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为了顾全大局,急流勇退,或者为了长远利益,暂时地退避,以退为进,都堪称“走为上”之计 。
走,要走的是时候。在事业如日中天未现败迹的时候走,好过在失败的时候退却放弃离开自己心爱的事业。功成身退,功不成,则一定要坚持。走,还要走得有艺术。不能被对手乘胜追击,落荒而逃。走避,离开,以退为进,退一步海阔天空。
柳传志在事业处于巅峰本人也年富力强之时,却让位于更年轻更有冲劲的杨元庆,一大批元老也纷纷让贤,使得整个联想集团高度年轻化,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在IT商海大潮中,一路领先,举世瞩目。
丰田英二也是如此,在事业取得成功后,急流永退,不再担任董事长,退居二线,当了会长。而且继任董事长并不是象其它家族企业那样传给自己的子孙,而是前任董事长丰田喜一郎的儿子。可谓“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小结
三十六计 ,因人而异,因时而化,应该随机而变,不然就会弄巧成拙,或被对方将计 就计 。诸葛亮如果胆敢对司马儿子用空城计 ,必败无疑。马谡之计 ,不可谓不高明,但在不对的情况下用对的兵法,是明显的不对。
老板新三十六计
其实三十六计 ,除了美人计 和一走了之,没有一个好用。瞒天过海,天可以瞒吗?老板可以瞒员工,员工可以瞒老板吗?瞒地过沟还差不多;借刀杀人,谁愿意被你使唤啊,没有利益,谁愿意狗咬耗子便宜那该死的猫。围魏救赵,谁象庞涓那么傻?将在外,君命谁管它,死了我正好可以取而代之。特别是,如果A方消息灵通,耳目众多,B方的一举一动被了如指掌,则不管B用什么计 策,A都会将计 就计 ,三十六计 ,除了走为上,简直都是狗屁。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为什么呢,因为你一撅屁股,上帝就知道你拉什么屎,还算计 上帝?你肚里有几个屎粒,上帝也一精二楚。当然,还有美人计 ,可以使,但如果对方不是英雄,过了这个美人关,再来个将计 就计 ,肯定赔了美人又折了兵。很显然,旧的三十六计 ,在新时期已经过时了。经过苦思冥想,将三十六计 与时俱进,继承发扬,变成新三十六计 。这新三十六计 ,多数以老板为“我方”,员工为假想的“敌方”,我方以实现经营目标、持续健康发展为成功标准;敌方以按劳取酬、升职加薪为胜利标志。
第一计 美人计
此丫头非彼鸭头,此“美”人,也非彼“美人”也。新“美”人计 ,就是投其所好,抓住其根本的欲望。成人之美,曰“美人”。
员工的工作动机和需要(欲望)虽然千差万别,但在工作方面,其主要需要或者欲望是取得成熟感或曰胜任感。员工获得胜任感的程度取决于他在其他需要上的满足和实现的程度,如:权力、独立、结构、成就和交往等。胜任感的实现,与其工作的职责和具体的任务是否与公司相适应密切相关。而且即使胜任感实现了,仍然能够起到进一步的激励作用,即可以激励员工树立更高的目标。不仅不同员工有不同的需要,甚至同一个员工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时间和地点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对于有些人来说,美人就是“美”人,有了美人,他就美了。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能够美之的就是钱,或者是权。让某个员工如愿当上部门经理,他基本就是上了贼船,死心踏地;给某个员工以他所期望的薪水甚至高于他所期望的薪水,使他足以养家糊口,扛起家里的五子(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山,他也就安居乐业了。
美女、金钱、权力或地位,并非要多少有多少,老板手里的钱是有限的,企业的领导岗位也就那么几个,而美人,美男子或者美女子,并不是老板想要给谁、决定给谁就可以给谁的,因而这三种资源当中,老板可以用来美人的,就是钱(薪水)和权(职位)。
而且,如此美人之法,对于两种人不合适。一是老子所说的无欲则刚的人,这美人计 是行不通的。然而,无欲的人,除了死人,恐怕比三条腿的蛤蟆都难找。二是欲无止境的人。你永远无法满足他。只好把他赶走为上计 。
所以,老板最可以用来美人的,是发现员工的兴趣,根据员工的兴趣安排合适的工作。用人从其所长,不如从其所好,投其所好。招聘员工时,写简历写兴趣,为什么呢?因为兴趣是如此重要。
比尔盖茨所以成为世界首富,就在于对所从事的事业的强烈兴趣。许多成功者都是如此。兴趣,热爱,是成功的最好的导师。索尼公司有数千名科学技术专家和工程师,为了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公司推行一种独特的用人制度,即允许并鼓励科技人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毛遂自荐”去申请各种研究课题和开发项目,允许他们在公司各部门、各科研组之间自由流动,各部门领导不得加以阻拦。索尼公司认为,一个人老呆在一个地方,会因为成功而过于自信,从而失去创造力。那些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在各科研组之间跳来跳去的人,最具有创新精神,能激发竞争,增强科研队伍的活力,开发出新的产品。例如,笔记本式电脑就是34岁的工程师平山“毛遂自荐”到英国考察后开发成功的。这种灵活的用人制度,使许多年轻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课题的负责人,或担任了公司的重要职务。
美人计 ,让员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安排相应的职位,给员工所期望的薪水福利。如此这般,员工如果不为企业卖命,那就是人品问题了或者另有特殊的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
可以说,美人计 ,是最容易用,最安全,最有效的计 策,故列为第一计 ,建议老板们常用常新,注意观察、发现员工们的兴趣喜爱,安排与之相应的工作,赋予相应的职权和工资福利及其它待遇,使员工获得成就感或者胜任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持续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互惠双赢的战略目标。
第二计 苦肉计
美人计 虽好,但一来资源有限,不可能使人人都美,也不可能使人永远都美,二来凡事要有节度,如果美人计 用得太多,尤其是以物质奖励为主要手段的美人计 ,就不仅不能美人,简直是害人了,就象家长对孩子一样,过分的爱护,就会变得娇生惯养了。这样,一旦企业经营状况不够理想,这些员工就可能会去寻找工作更舒心,工薪福利更满意的单位。另外还有一句话,已经满足的欲望,就不再会有激励的能量。太多的正面刺激,有时也会使人麻木。所以,聪明的老板,不仅会使美人计 ,也要擅用苦肉计 。
苦肉计 ,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苦人计 ”——让他人(即员工)受苦,另一个是苦己计 ——让自己吃点苦头,这与原三十六计 中的苦肉计 是一模一样的。
苦人计 ,老板欲降大任于某人时,最好对他进行一番磨炼,正如“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过去讲究忆苦思甜,还有团员干部到农村去挂职煅炼,都是一种苦人计 。只可惜走形式的成份大于实际的效果。老板完全可以借鉴,只要运用得当,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富裕家庭的孩子常常骄横跋扈,父母就可以告诉他,因为经商失败,欠下巨债,所以不能再吃麦当劳肯德基每天下下馆子了……这样坚持两年粗茶淡饭,孩子终于明白真相:父母为了改掉他的毛病,上演了一出“经商失败”的苦人计 ,让他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任正非写《华为的冬天》,号召过惯了好日子的员工,要有过苦日子的心理准备,想必也是为了实施“苦人计 ”做铺垫,降速降薪,渡过难关。
苦我计 ,做为老板,应该戒色戒贪、办事不铺张浪费、勤俭节约,给员工树立一个好榜样,身正不怕影子邪。早出晚归,每天上班提前一个小时,下班推迟一个小时,如此才能要求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骑自行车上下班的老总,比开私人飞机老板到处招徭的老总,谁更受员工敬重,恐怕不用费话。苦我计 ,还可以用在当公司出现重大问题,老板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对自己进行处罚,这不单包括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的问题的情形(如诸葛亮错用马谡,遂上书刘禅自),也包括因为员工的错误造成的问题,为了保护员工,使他不至于因为一点挫折而丧失信心不敢再放手施展才华。
高高在上的老板,如能放下架子,深入员工当中,与员工同甘共苦,往往可以产生巨大的鼓舞力量。古时候打仗,皇帝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呢?谁不知道呆在皇宫里舒服啊,却偏要踏上征途,一路辛苦不说,刀枪无眼,说不定连命都要搭上呢。这是皇帝的苦肉计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这是自我激励,是另一种苦肉计 ,勾践的故事,不知鼓舞了多少后人。共产党能够打败国民党,共产党的官兵一致同甘苦,不能不说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苦尽甘来。为了甘,必先苦。若一味地乐而不苦,则乐极生悲。
第三计 连环计
企业的运营,是一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许多过程有机组合在一起运作的系统。比如研究开发、市场调研、采购生产、人事资源管理等过程,过程与过程之间互为关联,上一过程的输出,正是下一过程的输入,就好比一个一个相互交叉、连在一起的圆环,只有每一个过程都能够实现过程目标——既定的合理的过程输出,系统的整体目标才可能得以实现。我们可以称之为“连环计 (划)”。在制定连环计 时,首先总体目标一定要十分明确,然后再一步步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过程,落实到过程的每一个参与者。
制定目标并分解的过程,就是PDCA循环中的P过程。完成了P过程,接下来就是D(DO,做)、C(CHECK,检查)、A(ACT,改进措施)。这个PDCA循环的设计 ,就是连环之计 。要实施这个连环计 ,并不是老板一个人的事,而是要全员参与。
以上PDCA循环,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可能影响总体的目标。所以要不断重复这个PDCA循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革新改进,就可以使公司不断进步发展,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实现老板与员工的共同理想。
第四计 权变计
老板应该采用因人而异灵活多变的管理之道,此即权变。对于员工,有两种假设,第一种假设认为:多数人天生是厌恶工作的,所以,如果可能的话,他就会逃避工作。由于人天生厌恶工作,因此,必须对大多数人实行强制的监督指挥和用惩罚作为威胁,迫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作出适当的努力。由于一般人想逃避责任,宁愿受到指挥,安全高于一切。因此,多数人不能自我管理,需要另外的少数人从外部施加压力。传统的组织结构、管理政策、措施和计 划都反映了上述假设。通常的激励措施是金钱刺激加严厉惩罚。而另一种假设则认为:一般说来,人天生并非就厌恶工作,在工作中消耗体力和智力就象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人们在自己对目标负有责任的工作中能够实现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而外部控制和惩罚只是迫使人们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手段之一。对目标负有责任往往是报酬的函数,而报酬又是与成绩密不可分的。在一定条件下,人不仅能够学会接受责任,而且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而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心、强调安全感一般只是经验的结果。在现代工业社会,许多人对组织具有相当高的想像力,人的智力潜力仅仅利用了一部分。所以,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完全可能的,通过组织一体化原则,创造一种条件,使组织成员通过努力争取企业成功,以最好地实现个人目标。
后一种假设,提出了把提高个人目标和公司(老板)目标一体化的思想,并体现了人性的发展。同时,把尊重员工个人人格当作企业管理目的本身,这其实是人性化管理的理论基础。而若以第一种假设为基础来指导企业的管理,根本无法实现雇员和企业之间利益的统一。
当老板的,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上述两种假设的人,在企业里都存在。对于不同的人,不可一成不变地使用相同的管理方法,适用于这种人的方法,用于另外的人群,就有可能弄巧成拙,不如不管。
抛开那些复杂的假设,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的人做事慢,但很有责任心,凡事追求完美。你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不要三天两头就催一次,这样的压力属无效压力——甚至有害压力,可能将员工逼出病来,或者把员工逼走。而有的人做事快,但缺乏责任感你要经常监督。明确一点说,对于前者,计 划和目标要长远一些,比如每月检查评审一次落实情况,根据评审结果,对目标值和完成日期适当进行调整;而对于后者,则需要将计 划和目标订得短一些,比如每周检查一次,及时指出值得改进的地方,给予适当的压力。
但是话又说回来,企业规定章制度,就是企业内部法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是不能权变的。不过,原则性加灵活性,这也不失为一种权变。
比如员工工资,经理级的应该是怎样的水平,主管级的应该是怎样的水平,普通员工应该拿多少……如果工资制度明文规定了,就应该严格执行,对任何人都一样,不能因为员工跟老板关系好就多给点,也不能因为有的员工跟你谈判向你索要、而其他员工只知干活不好意思跟你提,同样的工作岗位,工资就差一个档次。然而,这里面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必须加以考虑,并根据特殊情况,有特殊的规定。当海外业务的拓展遇到文化沟通等等瓶颈,本国员工难以胜任时,就得雇佣外藉员工。外藉员工的工资,就不可以用一个标准,因为他们不在中国,消费水平不一样,工资水平也不一样。附带说一点题外话,不要担心本土员工看到外藉员工工资比自己高出好多倍会感到不平衡。其实不平衡的产生,只是对于与自己条件相同的人,待遇与自己不一样,才会心理失衡。在一些外企,老外月工资十几万,不会不平衡,但同是中国人,同样是大学生,有的拿多,有的拿少,不平衡就会产生,就会对工作,对公司,对老板心生怨恨。
再比如升职规定,“绩效考核都是A、在公司连续工作年限三年以上……”等,有了这样的标准,当然要执行,但是一定还要有“破格”晋升的制度,鼓励新员工努力争取早日登上领导岗位;鼓励有进取心的员工争取连升三级。见微知著。员工是否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从他的言谈举丛就可以看出来。有的人一天到晚满面春风,脸上总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一看便知这样的员工有很好的心态,有发展潜力,就应该得到重用。这种情况下,就不要拘泥于既定的制度。有的领导干部心胸狭隘,满腹牢骚,张口闭口对谁谁不满,谁谁如何不好,仿佛天下人谁都欠他八百块钱似的,对上级分配的工作和自己所得到的回报不满意,总觉得自己付出得多,得到的少……这种人,自动请辞离开领导岗位最好,早走早好。
所以说,权变,既包含原则性,又包含灵活性,二者缺一,都不能称其为权变。变与不变的适当、有机结合,才叫权变。
第五计 缓兵计
冲动是魔鬼,当你与员工发生冲突的时候,你火冒三丈。这时候得赶快冷静下来,千万不要发作。最好是避一避。人在气头上,什么话都可能说出来,什么事都可能做出来,而且这时候说的话做的事,基本都不是建设性的,而是破坏性的。破坏之后,再来弥补,就悔之晚矣。
按照动量定理,动量的变化等于力量乘以时间,当动量的变化一定,时间越短,力量越大,而时间越长,则力量越小。老板从火气爆发,到最后平熄,总的“火气”(动量)的变化是一定的,如果能够延长火气发作的时间,就可以减少因为发火而对所发泄对象造成的伤害。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动量定理可以描写为:火气的变化=发火时间*伤害程度。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火气爆发(即发火时间极短),对人的伤害最大;而慢慢平息,发火时间足够长,则可以降低伤害程度。怒火爆发,它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搀回的,所以在冲动的时候,尽可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延长冲动发作的时候,那么它所造成的损失就会减弱,甚至,因为这段时间的缓冲,当缓冲的时间足够长时,你已平息了怒火,没有了冲动。
但是,如果总是上火,却隐忍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