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之吾名元始-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

    “……”

    “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证离生法,获陀罗尼,清净欢喜,得平等往,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得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南无阿弥佗佛!”

    准提与接引连发下四十八大宏愿,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场面。只等两人发完四十八大宏愿后,天地感应,才有大功德出现。

    看着眼前出现的大功德,两人心中不是滋味,看看人家三清,随便立个教,便出现无量功德,而自己两人,却是要向上天发出四十八道宏愿,这无量功德才出现,这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两人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也不知道这是对还是错,他们不知道这发出大宏愿成就圣位会不会给自己将来带来不利影响,不知道是否会影响到自己以后对修炼,但为了成圣,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功德入体瞬间,两人的身体与鸿蒙紫气融合在一起,元神跳动,道机显现,他们的道行在不住地不断上涨,对大道的领悟也在这一刻变得清晰起来,他们身上的气息,瞬间便突破准圣限制,进入到圣人境界,两道混沌色光芒冲向三十三天外的混沌之中,洪荒出现佛音袅袅,异香缥缈,如同极乐世界!

    然而,两人虽是同时成圣,遭遇却是各不相同!

    接引在功德如题之后,利用自己对大道的领悟,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忍受住立刻成圣的巨大诱惑,成功斩出自己的执念,成为了斩尽三尸的天道圣人。准提却是没能忍受住诱惑,而且他对道的领悟也不及接引深刻,所以他只能斩去两尸,就成圣了。

    “轰!”

    无边浩瀚的圣人威压再次降临洪荒,有这之前的经验,大神们早已做好准备,倒是没有被两人的圣威所压倒,但实力不怎么样的洪荒众生们,即便不想跪下,但也因承受不住这股圣压而被压倒在地。

    接引、准提以无量功德证道,成就天道圣人!

    短短一天之内,便四教分立,五圣当空!

    在这一刻,洪荒彻底沸腾了,这实在是太震撼了,太不可思议了,甚至许多大神通者们都纷纷在想,是不是自己也应该立下一教,来赚取无量功德,借此成圣呢?但他们也明白,这只是想想而已,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且不说有没有那么多生灵给你教化,你能得到多大的功德,更不用说你有没有镇压气运的灵宝?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没有圣道之基鸿蒙紫气啊!

    这想法虽然看似无稽,但却是洪荒生灵内心深处一种最为真实的想法。其中,以冥河最为典型,早在女娲成圣之时,他心中便有了一丝想法,如今再次见到几位圣人立教成圣的经过,他心中的想法更加坚定了。

    此时,洪荒中的其他大神通者们,却是都将目光投向五庄观。当初道祖鸿钧分发鸿蒙紫气,三清以及女娲、西方二圣都已成圣,只有红云这个幸运得到鸿蒙紫气的大神通者,还没有成圣,大家都不禁在想:

    “这红云是不是也要成圣了,他会立什么教呢?”

    可惜,诸神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红云成圣。不要说成圣了,就是连个异动都没有。直到许久,人们才确定,红云这货只怕是不会立教成圣了。

    五庄观中,众人自然也听到了洪荒之中成圣的声音,红云实际上心中也想成圣啊,但,虽然大家都是准圣强者,其他人成圣了,奈何自己感受不到丝毫的机缘,对此,红云除了苦笑之外,再无他法了。

    同时,他心中也颇为焦急,就连他的好友镇元子,都在为他着急。但成圣这种事情,可不是着急就能成功的,没有机缘,一辈子也休想成圣!

    且不说红云的圣位有多么惹人眼红,却说自从众生立教之后,洪荒中的众多生灵便争先恐后地跑去昆仑或者西方灵山,准备拜圣人为师。

    有一个圣人为老师,到时在洪荒中还不横着走?再说,就算拜不了圣人为师,就是混入圣人门下,也是极好的。毕竟,上面有圣人罩着,做什么事都便利的很,更不用担心自身安危问题。

    一时之间,昆仑山变得热闹非凡。

    对此,元始与通天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态度。昆仑山外前来求圣拜师之辈,有好有坏,有仙有魔,有妖有怪,什么三教九流都有。对此,元始的态度是:

    心性不定者,不收;

    道心不坚者,不收;

    悟性不佳者,不收;

    根骨不良者,不收;

    气运不浓者,不收;

    看不顺眼者,不收!

    为此,元始特地在昆仑山上设下三重考验,一重为六欲惑心阵,以迷惑人心灵为主,若是心性不定者,可能一辈子沉沦其中,不可自拔。此阵可考验修士的心性、心灵。

    二为百级求道路,共设有一百级台阶,每一级台阶上,都有元始特意刻下的禁制阵法或者符篆,能够根据每一个修士的修为,分别对应不同的重力威压,每上一级台阶,重力威压便会增加一倍。可以说,即是两个人同时在一道台阶上,只要他们的修为不同,他们对应的重力也会不同。能够走上六十级以上者,视为通过。此重考的是修士的向道之心。

    三为三千问道台。此重共设三千道台,修士站立其中,由问道台提问,修士回答问题,回答正确者,能够到下一道台,这些问题中有好有坏,有难有易,有与道相关的,也有无关的,简直是包罗万象,什么问题都有。你可能一直遇到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也可能遇到的都是最难的问题,亦或者是最简单的问题。

    能够答出五十或者五十以上道问题的修士,便视为通过考验。此题既考悟性,也考修士气运,又考修行的知识面。可谓是一关万重难!

    最后三关够通过者,即是心性坚定、道心坚固、悟性良好、气运深厚的修士,之后便可面见元始圣主,简称面试。

    前三关通过者还不算,最后一关在最为重要,元始看得顺不顺眼是最重要的,若是他顺眼了,前面三关不过者,他也可以收位弟子,若是看不顺眼的,就算前三关都通过了,他也不会收。

    面对这三重考验,真不知道洪荒之中有多少人能够满足这种近乎苛刻的考验,能够成为元始的弟子?

第一百六十一章 元始收徒(三更)

    元始面对收徒一事,如此严谨,近乎苛刻。而作为元始的兄弟通天,态度却是与元始截然不同。

    通天认为,道法自然,天地万物,都具有道性,三界之中,芸芸众生,万物皆可成道,凡有向道之心者,皆可拜入他的门下。

    不分美丑,不论善恶,不划高低,凡有向道之心者,即是有缘。在通天眼中,成道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向道之心。

    通天的想法,元始也是有些赞成的,要不然他也不会设下一重考验要考道心的关卡了,只不过,他的对于向道之心的看法要比通天更加苛刻。

    向道之心,谁都有,要不然也不会人人想着修仙问道,长生不死了。但只有向道之心还不够,决定一个修士未来的可不只有向道之心那么简单。元始认为,决定修士一生的主要是看:一命二运三道心四功德五天赋。

    没有那个命,就算你向道之心再坚固,也不可能成功,因为你没有那个命!气运同样重要,气运深厚者,能走的更远,缺乏气运者,一路磕磕碰碰,说不定一个不小心就一命呜呼了,哪还有命来向道?

    三道心,这里的道心不仅指向道之心,更重要的是指修士自己本身,若是自己本身足够努力,又有向道之心,命是可以改的,运是可以夺的。

    功德关乎因果,功为因,德为果。有功德庇护,一路之上,能够走得更远。

    天赋排在最后,那是因为,在元始眼中,就算天赋再差者,他也能够将其变成一个天赋异禀者,天赋在元始眼中就是一个笑话。只要其他方面满足,天赋弱者,一样可以成为强者。能够成为真正的强者,靠的从来不是什么天赋,尽管天赋也占其中一部分因素,但它一定不是最主要的。

    通天的选徒标准是向道之心,真的有向道之心就可以了吗?那为何通天收下无数修士,号称万仙来朝,可最终能够真正成为强者的,也就只要那么几个?

    三重考验一开,无数修士便涌上前去考验,尽管他们中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不可能通过,但他们心中仍然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若是我通过呢?更可况,就算没有通过,自己也不吃亏。

    “兄弟,你也去闯圣主所设的收徒考验啊?”一个散仙对着身旁的一个小妖问道。

    “是啊,你也去?”小妖道。

    “对啊,兄弟,通天圣人那边考验最为简单,以你这点修为,为何不去那边考验,而要来来这边呢?”

    散仙问道,他看着眼前的小妖,一眼便能看清他只有炼虚合道境界,还没有成仙呢,就如此修为,想要过关,难啊。

    “谁都知道,圣主为圣人第一,修为最强。最先选择当然是圣主了,若是没有通过,再去找通天圣人也不迟。”小妖不假思索道。

    “也是,圣主的确是最强圣人。”散仙这样说道,

    “兄弟,祝你好运,我去也!”说完,他化为一道风,便向着百级求道路飞去。

    小妖:“……”

    像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虽然大多数人抱着侥幸的态度,但最终大多都失望而归,能够通过第一关的便已寥寥无几,更不用说其他几关了。

    元始并没有限制时间,也就是说,什么时候都可以前来通关。

    经过百年时间的筛选,最终能够通过三关的也就那么十几个人。洪荒数以百万计的修士,能够通关这,只有十数个,这种几率,真是不知怎么说才好。

    失败的,大多都转而拜入了通天门下,虽然如此,但通天也并没有全部收下,他也是有选择的收徒,要不然,他都可以做整个洪荒的圣师了。

    但即便如此,他也收了上千弟子,其中,大多数都是记名弟子,或者普通弟子,真传弟子依旧还是之前的三个,真传之下,普通之上的核心弟子也有数十近百个。

    对此,元始无比淡定,洪荒从来不缺少人才,他能够收到十数个,他已经很满意了,毕竟,他准备走的是精英路线,弟子在精不在多。

    他收到的弟子共有十七个,其中,除了之前的广成子、玉鼎真人外,阐教的其他十二金仙也凑齐了,他们分别是五龙山的文殊广法天尊、九宫山的普贤真人、普陀山的慈航真人、夹龙洞的惧留孙、乾元山的太乙真人、本来是在太华山,但后来因万劫魔尊占领了,就另选了五华山做洞府的赤精子、二仙山黄龙真人、金庭山道行真人、青峰山清虚道德真君、崆峒山灵宝**师。

    除了十二金仙外,还有身具福缘的终南山云中子、曾在紫霄宫中听过道的燃灯道人。燃灯本人天子不错,可惜运气不太好,当初燃灯听道之时,却是道祖最后一次讲道,他并没有听到多少,以至于至今仍停在大罗金仙巅峰境界。

    除了他们,让元始真正惊讶的是,竟有一只孔雀与一只大鹏鸟,他们的名字叫孔宣与迦楼罗,想不到他们也来拜师了,真是让人意外。

    元始转念一想,又有些明白了,自己如今所处的洪荒已经与原来轨迹中的洪荒变得不同了,孔宣与大鹏鸟前来拜师,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还有一人,是一种顶级仙材道劫黄金开启灵智所化,为黄金道人。这又让元始有些惊讶了,原著中他并没有听到过这人的名声,按理来说,能够通过他考验之人,不会是平凡之辈啊。

    同时他也有些释然了,这里是洪荒,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可不会只有书上所写、故事中所记载的那些人。

    这十七个徒弟除了孔宣兄弟两人以及黄金道人外,其他的都是原著中原始的徒弟,这让元始不得不感慨,这些人还真是与他有缘啊,他都换了考验程序了,这些人竟然还能与他牵扯在一起。

    看着眼前的十七个徒弟,一排排的都是男子,只有一个女的,那便是慈航道人,她是普陀山的一朵白莲所化,倒是与他之前的徒弟风晓月一样。元始不禁感慨道,真是阳盛阴衰啊。

    这时,他也想起了若是按原来的轨迹,他的这些徒弟之中,有好几个都叛出了阐教,投入了佛教之中。要不要将这些人剔除呢?

    但他仔细想了想,便作罢了,因为他知道,那是原来的轨迹,自己如今已经不是原来的原始了,若是如此,还能将他们教跑了,那可才是真正的废物。而且原著中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一心想要叛出阐教的,若不是原著中的原始太废,又何至于如此?

    为了以后发生类似的情况,元始在他们拜师时制定以下门规:

    第一,尊师重道!

    第二,不得离经叛道!

    第三,圣主的话即是真理,门下弟子不得不遵守!

    三道门规一下,弟子拜师后,便与元始结下了因果,而元始又是因果之主,他们以后若是想要背板,可就要好好考虑这因果的反噬了。当然,这只是暂时的限制,至于以后他们会如何,可就要看元始怎么教徒弟了。

    元始怎么教徒弟?这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一百六十二章 仙神楼,三界楼

    元始想了想,首先将自己本门传承心法《玉清元始经》赐予每人,这是阐教的传承仙法,乃一教之根本,不能动摇。

    其次,元始在玉虚宫中建立起两座楼阁,一座名为仙神楼。一座名为三界楼。

    其中,仙神楼共分九层,每一层都包罗万象,阵法、傀儡、剑道、遁术、雷法、磁光、箭术……种种法门神通秘术尽皆都有,从低到高,越往上越加玄妙。这第九层自然是最玄妙的。

    仙神楼,来着不拒,只要是昆仑山的生灵,尽皆可以进来学习。不过,正所谓道不可轻传,想要学习一门秘术,可以,但是需要通过相应的考验。每一门秘术神通都有对应的考验,度过考验者,才能学习到这些法门。

    能在昆仑山待的生灵,元始自然是算在了昆仑三清一脉,或者是他徒弟的坐骑、或者徒子徒孙,或者哪个人的仆从、灵兽等等,总之,一切属于昆仑一脉的,他都允许进去仙神楼学习秘藏。

    他这也是为了增加昆仑山的底蕴,正所谓肥水不流外田嘛!当然,在这些神通秘籍之中,他也设下了相应的禁制,防止有向外人泄露的可能。

    而三界楼,顾名思义,就是他将三界有名大神通者们的各种仙法、神通、道法、秘籍、秘技、道藏收集在其中。炼体、练气、炼神、炼器、炼丹、布阵、杀伐、战斗、控兽、等各类顶尖神通典籍,就连元始所创的各种元始九印、《玄黄不灭》、《元始无名经》、《神元九转》等都被他放在其中,还有老子与通天的一些秘术神通,以及其他洪荒之中有名的神通。

    以元始掌控天道因果天罚的能力,得到这些神通秘术并不困难。更何况,除此之外,他的元心印也能够轻易入侵一个人的内心,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轻易得到他人的神通。

    这里收集的是三界真正的顶尖大神通与一些可怕的秘术,不可轻易学得即便是亲传弟子,学得数门后,元始也会禁止再学习。

    仙神楼是昆仑山所有生灵都可以进去,但三界楼却必须是元始的亲传弟子或者得到元始允许的人,方能进去。

    三界楼中的秘术神通,能够学到一门或者数门便已经是天大的机遇了,毕竟平常仙神能够学得一门手段,便足以仗之纵横三界了。

    进入三界楼,学习秘术,同样要完成相应的考验,只不过这里的考验要比仙神楼中要高级艰难许多。

    而进入三界楼的另一个限制就是,要能够在仙神楼第九层学到一种秘术。能满足此条件者,才有资格进入三界楼,因为三界楼中最低级的神通,都要比仙神楼第九层要高级。若是你连仙神楼第九层的法门都弄不到手,你自然没有资格去学习三界楼中的手段。

    至于如何培养门下弟子们对阐教的凝聚力或者依赖性、以及弟子之间的友情,师兄弟之间的相互帮助,弟子对老师的感情等,就要从这些考验之中下手了。

    元始不会去管自己的弟子今后是善是恶,他只管弟子对门派的归属性。

    最后,元始立下五百年一小比,三千年一大比的规定,规定自己门下弟子要进行比试争斗,比试胜利者,赐下奖励。

    这样,可以使门派中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可以不断督促门下弟子们努力修炼。因为同为老师的弟子,他们谁也不想在比试中输掉,被别人嘲笑。

    作为拜师的礼物,元始每人送他们一件灵宝,至于以后的灵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