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原来忙活的伙计都回避了,林宛如便拿了放在柜台的账本翻看,虽然一笔生意未做,可开铺子的花销已经记在了上面,短短几日,竟然已经支出了两千两银子,林宛如看着店里摆放的鸡翅木打成的柜台,黄花梨木的书架,还有桌案上放置的汝窑瓷器,不禁无语。
沈爱萧这哪里是做生意,比在家里过日子还讲究,光这店里的一套桌椅,都抵得上铺子一年赚的钱了。
沈爱萧学问好,谈论起诗文来信手拈来,水柔和柳萱都是受益匪浅,及到了中午,沈爱萧大手一挥:“我请你们去福喜楼吃饭。”
先叫小厮过去打了招呼,包了个雅间,沈爱萧带着四个女孩子浩浩荡荡的过去了。
饭吃到一半,林宛如悄悄朝绿霓使了个眼色,绿霓会意,下去把帐给结了,看沈爱萧的样子,还是叫他留着钱花在铺子里吧。
等结账的时候,掌柜的一说结过了,沈爱萧先是一愣,继而看向了林宛如,笑着很是满意的样子。
回到府里,林宛如便和沈氏说起这件事:“看外祖父的样子,大手大脚的花钱。只怕等铺子开张,手里连个周转的钱都没有了。”
沈氏笑道:“你真当是让他赚钱么?放心吧,我爹走之前给我留了一大笔银子,若是一开始就给他们,说不定就给挥霍了,单等着他们日子过不下去再送过去,爹说,先让他们过过苦日子,得得教训再说。”
林宛如恍然大悟,觉得沈悦明真是厚道。
晚上陈瑞文满脸是笑的回来了。道:“你可知道,卫君子在西大街开了一间书院。”
林宛如惊讶:“也在西大街么?”
陈瑞文笑道:“可不是,这几日邓师傅和闻凌风天天过去帮忙。眼见着要开始收学生了。”
林宛如道:“外祖父的书坊也快开张了,到时候两家不得打擂台?”
陈瑞文不以为意:“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更别说他们两个人岁数加起来都过百了,能闹什么事?卫君子虽然有几个弟子帮衬,可邓师傅他们也都明白着呢。闹归闹,却不敢闹大了。”
林宛如叹气:“这下京城可是热闹了。”
过两日便是冬至,皇上有意热闹热闹,原本说要在宫里设宴,可宫里规矩多,二皇子便提议改在畅熙园设宴。畅熙园也是皇家园林,皇上有时候也过去小住,闻言自然高兴。这几日,不光皇上搬过去住了,连太后也住过去了,热闹极了。
陈二奶奶便找了沈氏商议,说替陈瑞雪相中了一户人家。想借着这个机会相看相看,沈氏忙着这事。便把一部分家务交给林宛如打点。
林宛如每日卯时一刻起床,给沈氏请安后,辰正就在沈氏院子前头的花厅处理事情,屋檐下常常站了一溜等着回话的管事妈妈。
林宛如虽是新媳妇,可她也是沈氏的外甥女,和陈瑞文夫妻又是恩恩爱爱的,家里上到管事下到小厮,谁都不敢小瞧了,都是恭恭谨谨的,林宛如刚开始还抓不到头绪,后来上了手,按着往日的例子回话,倒也得心应手起来。
及至了冬至那天,一大早陈家上下聚在一起吃了顿饺子,便各自忙各自的去,陈永明带着陈瑞文先行过去了,沈氏等女眷则回屋各自装扮,坐马车过去。
畅熙园早就装扮一新,林宛如也不是第一次参加皇家宴会,少了几分紧张,环顾院子里的景致,果真如同人间仙境一般,虽是冬日,百花凋谢,树枝上却系了纱堆成的假花,足以以假乱真,看上去依旧是满园子的花团锦簇。
陈家三个姐妹一进去便被带到一处花厅,和年龄相仿的姑娘们说笑去,林宛如作为新媳妇则要在沈氏身边服侍,跟在沈氏身后给贵人们请安。
正殿灯火通明,已经坐了不少来请安的诰命夫人,林宛如匆匆抬眼一扫,便看到了贾母,王夫人,以及侍立在王夫人身后的林黛玉。
坐在宝座上的太后对沈氏很喜欢,免了她的礼,让她坐下说话,又朝林宛如招手,拉着她的手笑道:“你成亲的时候我也没讨一杯喜酒喝,真是可惜了,在陈家过的怎么样?你婆婆有没有欺负你?”
林宛如笑道:“娘对我就如同亲生女儿一样,怎么会欺负我。”
太后笑道:“瞧着也是。”又道:“你不是有个姐姐么?今儿可曾来了?”
林黛玉便站了出来,给太后重新行了礼,太后也拉到跟前细细打量了,笑道:“林家的姑娘都是美人,姐姐瞧着比妹妹还俊,贾家真是好福气呀。”
贾母起身谦虚道:“谁说不是呢,我这个孙媳妇聪明大方不说,行事还稳重,上上下下没有不敬服的。”
太后满意的点头,赏了两瓶梅花香露和两支宝簪给林黛玉:“内务府新倒腾出来的新鲜花样儿,当个玩意儿玩吧。”
林黛玉谢了恩,太后又看向了林宛如:“你想叫我赏你点什么?”
林宛如见太后和蔼,开玩笑的模样,笑嘻嘻道:“您给了姐姐好东西,还少得了我这一份么?”
太后大笑起来,点着她的鼻子道:“你还真是机灵。”遂照样子赏了两瓶香露两支簪子,还多给了几匹料子:“你新婚,这些料子鲜亮,你正好拿去做新衣裳穿。”
林宛如谢了赏,太后却没叫林宛如退下,反而拉着坐到了身边,笑着问坐在旁边的保夫人:“我记得你的那两个姑娘都是花容月貌的,也到了年纪,可曾许人了?”
保夫人忙道:“还没定呢,您若是赏个体面,给挑一门亲事,是再好不过的了。”
太后笑道:“说起来,到了婚配年纪的姑娘也不少,爱珠,萱儿,朝凰,还有柔儿,不都到了年纪?一会皇帝在前头见各家的少爷公子,咱们就在后头瞧着,若是有中意的,就叫皇帝当场赐婚,也算是一曲佳话了。”
众位夫人都笑着附和,心里却各自盘算各自的。
王夫人见林宛如陪坐在太后身边,太后笑眯眯的和她说话,跟自家孙女儿一样,暗暗地咬牙,什么姓林的都是美人,依她看,姓林的都是狐狸精才是。
黛玉嫁过来也有几个月了,身上没动静不说,还拘着宝玉不往别人屋里去,袭人和麝月虽然抬了通房,却跟没抬一样,她原本想借着这次机会让贤妃娘娘好好敲打黛玉,却不想黛玉竟得了太后的赏赐,太后都赏赐东西了,谁还敢说一个字的不好?
殿里正欢声笑语的热闹着,柔嘉贵妃并吴贵妃,陈盈妃,明华长公主,顺华长公主到了,大家纷纷起身行礼,又重新按次序分派了座位,有两位长公主在,一人占了太后的一边,连柔嘉贵妃都坐到了旁边。
林宛如因坐在太后旁边,明华长公主笑道:“宛如竟在这里,才刚爱珠嚷着去花厅找你,看来得扑个空了。”
太后闻言便想起了朝凰,问柔嘉贵妃,柔嘉贵妃笑道:“您还不知道她,哪里闲的住,往东苑去瞧人嬉冰了。”
太后便对林宛如道:“我们说话,你在这儿也闷,和你姐姐一起去找她们玩去。”
林宛如笑着应了,看了看沈氏,沈氏点点头,她这才拉着林黛玉出去了。
出了大殿,便觉得冷意铺面而来,姐妹俩手牵着手,林黛玉笑道:“没想到太后这么喜欢你。”
林宛如笑道:“我也是沾了前人的光,算不得什么,倒是许久没见姐姐了,最近如何?”
林黛玉笑道:“日子还是那样过,如今不是到了年下?越发的忙了,凤姐忙的团团转,你呢?如今成了陈家大少奶奶,是不是风光了许多?”
林宛如笑道:“你居然打趣我?”
姐妹二人笑闹起来,迎面遇上了抱着小公主来请安的贾贤妃,贾贤妃却一副冷淡的模样,见林黛玉和林宛如向她行礼,看也未看,就匆匆走了过去,林宛如心里疑惑,这么急匆匆的,是发生了什么事么?
两姐妹到了东苑,几乎年轻的姑娘都在,笑闹声不断,薛宝钗见了两姐妹过来,走过来说话,脸上却没有笑,林黛玉觉得奇怪,刚想打趣两句,却被薛宝钗拉住往僻静地方说话,林宛如也不好跟过去,便站在不远处给她们望风。
不过是几句话的功夫,林黛玉脸上也没了笑容,反而神色凝重,林宛如好奇道:“是贾家发生了什么事么?”
林黛玉蹙着眉头点点头:“好像是小公主不好了,娘娘托宝钗告诉我,让我转告老太太,在宫外延请名医。”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冰山一角(二)
林宛如吃惊道:“宫里的御医不够好么?还用的着外头寻?”
林黛玉不做声了,既然不是医术的问题那就只有一个理由,娘娘不想叫宫里的人知道。
林宛如也想到了这层,她想到刚才贾贤妃抱着小公主匆匆的样子,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若是小公主身体不好,宫里这么多太医,宫女,早就发现了,不可能遮掩到现在,不知道小公主究竟得了什么病?石爱珠和柳萱玩的满头大汗,出来后见林宛如站在一旁,道:“傻子,过来玩呀,站在那里做什么?”
林宛如赶忙推辞:“到时候一身的汗,粘腻腻的可不舒服,你们饶了我吧。”
后头水柔跟上来,道:“好容易这么热闹,你若是不来,那可真是可惜了。”
林宛如被几个人死拉硬拽着在冰上玩了一圈,她本来就不大精通,摔了好几次,有一次一个拽着一个,石爱珠柳萱和水柔都跟着跌在冰上,却都哈哈大笑,跟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一样。
及至了饮宴的时间,有宫女过来传话,姑娘们便簇拥着到正殿领宴,林黛玉和林宛如也各自回到各自的婆婆身边。
林宛如敏锐的发现,沈氏脸上虽然带着笑,却很勉强,再看上首坐着的柔嘉贵妃和陈盈妃,吴贵妃,都是不怎么高兴地样子。
林宛如肯定,这中间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众人也很快感觉到了这种诡异的气氛,欢笑声慢慢安静下来,大家几乎是悄无声息的吃了这顿饭,还未结束的时候,几位宫妃都纷纷离席了,大殿里这才想起嗡嗡的私语声。
林宛如没问沈氏,沈氏也没说。原本说宴席过后有歌舞的,可却临时取消,天还没黑就令各家女眷打道回府了。
沈氏和林宛如回去时,发现陈翼,陈永明并陈瑞文已经回来了,且都是面色凝重,见沈氏回来,陈翼便急切道:“娘娘怎么样了?”
沈氏连口茶也来不及喝,道:“爹放心,娘娘很好。这次幸而有四皇子,不然真是掉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林宛如越发懵懂,陈翼和陈永明却是面有怒色。也没多说什么,就各自回去了。
回到陶然居,林宛如这才问陈瑞文:“今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陈瑞文道:“贾贤妃抱着小公主去给太后请安,结果拐弯的时候和四皇子撞在了一起,小公主险些摔在了地上。”
林宛如不禁惊呼。小公主才多大,若是这么摔在地上,岂不是没命了?
陈瑞文道:“幸而四皇子眼疾手快,跳起来把小公主接住了,自己却跌下台阶摔断了腿,皇上听了大怒。赶忙让太医去诊治四皇子和小公主,谁知太医又发现小公主似乎有残疾,耳朵听不到声音。皇上不相信,让人拿了铜锣来在小公主面前敲,小公主却一点反应也没有,皇上伤心极了,宴席也没参加。”
林宛如蹙眉道:“今天宝钗姐姐把姐姐拉过去说了悄悄话。就和请大夫有关,好像是小公主不好。所以贤妃娘娘想让贾家帮着在宫外找大夫。”
陈瑞文道:“这么一来就说得通了,许是贤妃娘娘怕皇上知道,想偷偷地治好罢了。”
林宛如前后一思索,道:“这件事和咱们家里的娘娘又有什么关系?我看祖父和爹都很生气的样子。”
陈瑞文意味深长道:“若没有四皇子,和贾贤妃相撞的就成了姑母了,只是因为恰巧遇上四皇子,姑母让四皇子去找六皇子,四皇子应了,这才走到了前面,而且听当时在场的小太监说,贾贤妃当时像是拼尽了全力撞过去似的,你想想,一般贵人身边前头都有引路的宫女,怎么偏生贾贤妃身边就没跟着?若单是意外就罢了,若不是意外呢?只怕贾贤妃想算计的是姑母而不是四皇子。”
林宛如几乎是立刻就想通了这件事,贾贤妃先是发现小公主耳不能听,怕皇上震怒,索性算计陈盈妃,让小公主摔那么一下子,即便是后来有人发现了,也可以说是那一下摔得。
到时候,说是意外也好,有意为之也罢,总之陈盈妃是脱不了干系,只可惜造化弄人,竟让四皇子遇上了这件事,偏偏四皇子还眼疾手快的把小公主接住了,贾贤妃的计划就成了泡影。
林宛如道:“那贾贤妃又何必让贾家帮着找大夫呢?不是多此一举吗?”
陈瑞文道:“所以说这后头一定有人指使。”
林宛如恍然大悟:“是太子!小公主摔在地上,极有可能就一命呜呼了,贾贤妃身为生母,应该不会这么狠心,她的本意应该是想偷偷把小公主治好,极有可能是太子知道这件事,让贾贤妃借机陷害娘娘。”
太子想借这件事陷害陈盈妃,继而让二皇子受到母亲的拖累,失去皇上的宠爱,这一招真可谓心狠手辣,贾贤妃居然也答应了,她居然拿着自己女儿的性命做赌注。
要知道,小公主还是婴儿,摔在地上,生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只是不清楚贾贤妃是自愿的还是被逼迫的。
陈瑞文道:“这次贾贤妃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皇上生气,说,好好的小公主怎么会耳不能听,叫太医查,看是不是贾贤妃有孕期间犯了什么禁忌,这才让小公主先天不足,太后也说贾贤妃不精心,孩子还在手里呢,即便是摔倒,那就更该紧紧地抱住才是,怎么偏把小公主给丢了出去,还不如摔断了腿,舍身相救的四皇子,皇上听了便叫贾贤妃禁足思过,把小公主交给柔嘉贵妃暂时抚养,说她养大了朝凰公主,对于养女儿有经验,又派了太医为小公主诊治,还赏赐了不少东西给四皇子,说他爱护幼妹,善心可嘉。”
林宛如没做声,看来贾家人今天晚上可要心急如焚了,那计谋失败的太子接下来又会有什么样的举动呢?
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瞒得住,只不过两天,京城就传遍了,因为快到年下了,连过年的喜悦和热闹也被冲淡了几分,贾贤妃被禁足,贾家人更是战战兢兢,担心不知哪一日灾祸就降临到头上。
林黛玉却在这个时候来陈家看望林宛如。
见林黛玉来,林宛如心里也能猜到她的目的,亲亲热热的留了林黛玉吃饭,林黛玉也没有推辞,屏退丫头和林宛如说起了来意:“老太太不知道娘娘怎么样了,心里十分担心,偏生往日能托着打听消息的太监个个唯恐避之不及,皇上虽然只是禁足,可宫里人惯会捧高踩低,小公主又交给了柔嘉贵妃抚养,老太太真怕娘娘一时羞愤,做出什么事来,今天叫我过来,就是想托妹夫打听打听,只要知道娘娘安好,就一切放心了。”
林宛如却觉得这件事有些麻烦,要知道贾贤妃一开始想算计的就是陈盈妃,只不过计谋落空罢了,如今再叫陈家人帮着贾家打听贾贤妃的消息,陈家人肯定不愿意。
只是不知道贾家是否知道贾贤妃的谋算,若是知道,此番再叫林黛玉上门就真是有些厚脸皮了,若是不知道,那此番登门还情有可原。
林黛玉哪里做过求人的事情,即便是对自己的亲妹妹,也觉得有几分羞愧,林宛如不忍心她为难,就应承下来,道:“若是打听了消息,我就叫谢娘去给姐姐送东西。”
林黛玉松了口气,连声说好,林宛如道:“说起来老太太怎么不去求保家?保家在宫里行走更方便,又有迎春姐姐在。”
林黛玉提起这个就黯然伤心:“你别提迎春姐姐了,迎春姐姐在保家跟活死人一样,平日里吃喝连个下人也不如,保长凌更不是东西,搬去了别的地方住,已经快半年没见迎春姐姐的面儿了,迎春姐姐几次哭着求老太太把她接回去,可姑娘家嫁了人,又怎么能往娘家住,保家巴不得老太太去接,好找借口把迎春姐姐休了,我跟着凤姐姐去看了两回,瞧着真真是心酸。”
林宛如气愤道:“保家如此欺负人,倒不如赶紧和离,再给迎春姐姐找一户好人家,总强过那样受罪。”
林黛玉道:“女子的名声这么重要,即便是再嫁,也找不到多好的了,要么是续弦,要么是年纪大,总有不如意的地方。”
林黛玉留下吃了饭才走,沈氏那边听了便叫了林宛如过去:“你姐姐来可是想打听贾贤妃的消息?”
林宛如道:“是,贾家还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担心的不得了,老太太叫姐姐来,想求瑞文帮着打听打听。”
沈氏没说话,叫林宛如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