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染的冬天: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20 多万,他们盘踞在170 公里的地盘负隅顽抗。这一带多为丘陵地形,有许多断崖陡岸的小山谷,居民点星罗棋布,易守难攻。下面我着重谈一下我军的对策。”
  罗科索夫斯基才思敏捷,他没有看桌上摊开的地图,敌我双方兵力部署、态势和走向,他早已研究透彻;说起来滔滔不绝,语气中流露着一种强烈的自信:
  “这个计划是由大本营副代表沃罗诺夫同志帮助我们制订的,同时听取了集团军司令员的想法。我军的防线是:在市内沿河区由第12 集团军防守,北面是第66 集团军防区,与崔可夫第62 集团军相隔5 公里,接着是第24集团军防区。西部地段由第65 和21 集团军共同防守;南部是第57 和64 集团军。我军从四面八方把保卢斯军队围得水泄不通。
  “再看德军,其阵地呈鸡蛋形,几十万人缩成一团,攻北南救、攻南北援,能从四面机动兵力,其核心在卡尔波大卡、马里诺夫卡、德米特里耶夫一带。
  “我军的主要突击方向应放在哪里呢?从北面突击,不行。保卢斯早在8 月份就从此地突向伏尔加河,那里工事坚固,防守严密。南面也只能作配合性的辅助突击。我们计划从西面沿韦尔佳奇、大罗索什卡、古姆拉克、戈罗季谢一带,从第65 和21 集团军的相邻翼侧实施猛攻。”
  罗科索夫斯基说完,大家都沉浸在思索中。
  斯大林吸着烟斗,注视着大家:“5 个月的血战,我们付出了极大的牺牲,终于迎来了总攻。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华西列夫斯基,你对计划有什么意见?”
  “我看不错。敌人现在已龟缩一团,如果只从一个方向或从外面零打碎敲,既费时伤亡又大。顿河方面提出中间突破,大胆穿插,把围困中的德军切割成一股股,使他们群龙无首,迅速瓦解”。
  斯大林回头看朱可夫:“你有什么建议吗?”
  朱可夫道:“总的设想不错,只是我担心主要突击力量是否是以撕开敌人防线,还有主攻和助攻如何配合?”
  “对,敌人阵地已经过几个月的苦心经营,虽已面临绝境,但狗急跳墙,垂死之敌不好对付噢。”
  会场气氛活跃起来,大家各抒己见,出谋献策。
  最后,斯大林集思广益,对“指环”作战作了重大修改,以命令形式下发给顿河方面军:“你们提交的‘指环’计划的主要缺点是:主要突击和辅助突击方向不够集中。两股突击力量不可能会师,以致使人感到战役胜利的把握不大。
  按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意见,战役第一阶段,你们的任务是分割和消灭克拉夫措夫、已布尔金、马里诺夫卡、卡尔波夫卡地区内彼围敌军的西部集团,使我军的主要突击从德米特里耶夫卡、一号农场和巴布尔金地区转向南方的卡尔波夫斯卡亚车站地区,而第57 集团军的辅助突击从克拉夫措夫、斯克利亚罗夫地区接应主要突击,这样两支突击力量应在卡尔波夫斯卡亚车站地区会师。
  与此同时,应该组织第66集团军经奥尔洛夫卡向‘红十月’居民区方向实施突击。第62集团军也实施突击,为了接应他们的突击,以使两军会合,这样便可将工厂区的敌人同敌主要集团栏腰切断。
  在总结第一阶段战果的基础上,请于1月9日前将战役第二阶段的计划经总参谋部呈报上来。N·斯大林T·朱可夫”
  沃罗诺夫和罗科索夫斯基接到大本营命令后,立刻修改了计划,1 月4日,计划被批准。
  最终确定的方案是苏军由西向东突击,支解被围德军,消灭包围圈西南突击部德军为战役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苏军继续分割被围德军,将其各个击破。
  “指环”作战定于1月10日开始。为避免不必要流血,炮兵司令沃罗诺夫上将和顿河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在进攻前2天向保卢斯发出最后通牒:“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德军第6集团军保卢斯上将并副司令官:德军第6集团军,坦克第4集团军各兵团及其配属的加强部队从1942年11月23日起,已陷入完全包围之中。
  红军已把你们围得水泄不通。从南和西南面挽救你们的曼施坦因集团已被击溃,其残部正向罗斯托夫撤退。给你们运送少量食品、弹药的德军航空兵也遭到苏军猛烈炮兵袭击,已无法完成空运任务。
  你们被围部队忍受着饥饿、疾病和严寒折磨。作为司令官,你非常清楚,突围已不可能,抵抗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投降,才是出路。。。。。 倘若你们拒不投降,我们红军和红军空军将全歼你们,一切后果由你们承担,特此警告。红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炮兵上将沃罗诺夫顿河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中将”
  1月8日清晨,顿河方面军司令部参谋斯梅斯洛夫少校作为军使,在翻译佳特连科大尉协同下,穿越德军阵地,将最后通牒交给了前沿德军军官,让他转交保卢斯本人。保卢斯接到苏军最后通牒,立即召集集团军各军军长商议。
  四面楚歌中的德军将采取什么对策呢?
  2。困兽犹斗
  古姆拉克,德第6 集团军司令部。
  六神无主的保卢斯在办公室不停地走来走去,此刻他就象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猛兽,头脑乱纷纷的,昔日矜持自信、坚定沉着风度已荡然无存。
  从7 月中旬攻打斯大林格勒,至今不过半年光景,竟落到如此下场,是他始料未及的。
  当初他挥师攻城,决没有想到斯大林格勒是一只大陷阱,几十万的兵马竟然都消失在那残破不全的建筑物和废墟瓦砾之中。等到10 月,部队已呈疲惫之态,预备队也抽空了。竟然还利令智昏地一再攻城,结果给苏军以可乘之机。11 月中旬,苏军反攻开始后,又没有及时洞察苏军意图,延误战机,等醒悟过来已落入合围圈中。
  至于被迫坚守在斯大林格勒,筑成环形攻势,从兵力调度到作战指挥,保卢斯认为那都是无可指责的。怪只怪过于轻信戈林的保证,说什么一天最低限度供应500 吨物资。可自从11 月19 日空运以来,不是天气恶劣,飞机无法起飞,就是苏军炮火太猛损失巨大。每天空运量最多不超过30O 吨,一般都在50—60 吨维持着。随着包围圈越缩越小,德国飞机到斯大林格勒的飞行距离也越来越远,一旦飞行停止,就意味着第6 集团军的灭亡,到时该怎么办呢?
  保卢斯实在看不到有什么出路,不由得长叹一声,早知如此,不如听从曼施坦因建议从西南突围,不过这谁又说得准呢?
  突围他不是没想过。可部队缺少燃料、弹药、粮食,坦克只够行驶几十公里,冲出苏军包围圈,还要在茫茫草原上行军100 多公里,才能到达顿河,这无异于加速灭亡。就是突出去,与元首命令相违背,不被撤职查办才怪呢?
  看来,失败已成定局了。
  这时参谋长施密特少将走进屋里,他铁青着脸,手里拿着一张纸。
  保卢斯接过一看,倒抽一口冷气,隔了半晌才回过神来:“通知各军军长马上到总部开会。”
  步兵51 军第79 师工兵营营长韦尔茨从他的同乡师作战科长那获悉军长被紧急召见去开会时,就立刻猜到总部的这次会关系重大,说不定与早晨苏军飞机散发的传单有关。
  今天清晨,韦尔茨忍着饥饿去查哨。此时,天空中传来飞机引擎声。那是苏军飞机,他立刻卧倒。那飞机转了几圈后飞走了。他觉得奇怪,突然发觉空中有无数张纸片在迎风飘,四下飘散。快落到地面上时,韦尔茨注意到那些纸片红、绿、黄、蓝各种颜色都有,他拾起落在脚边的一张彩纸,啊,原来是苏军传单,最后通牒,他惊恐地看看四周,见没人发现,就悄悄地把那张传单塞进怀里。
  10 月初,韦尔茨大尉率工兵营调到斯大林格勒攻打“红十月”工厂时,他是一个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纳粹分子,他是元首所喜欢的那一类理想的军人。进攻受挫后,他对胜利还充满信心,就是被苏军包围的最初几周,他虽然意识到局势严重,但仍然十分镇定。他指挥士兵修筑工事,向大家鼓劲道:“别泄气,元首一定会拯救我们。”他相信希特勒会用更大的包围圈来包围苏军,变“形式上的失败为辉煌的胜利”。
  事情终于有了转机,12 月中旬,“曼施坦因要来了”就象口令瞬时传遍军营,包围圈中的德军士兵如盼救星般翘首期待着,反复念叨着曼施坦因拍给第6 集团军的电文:“请坚守住!我们马上去拯救你们!”然而,援兵没来,曼施坦因又退向了罗斯托夫。
  德军中弥漫着沮丧失望的情绪,韦尔茨也开始消沉起来。看地图时,他发现集团军主要基地塔钦斯卡亚已成了战场。军火库被炸,飞机被缴获,他血管里的血都快凝住了。
  这时他才预感到要失败了。集团军已与外界断绝了联系。各分队弹药和粮食补给实际上已停止供应。每天每人只发100 克面包片。大家饿得眼冒金星,开始杀马、杀狗、捉猫、吃树皮草根,凡是能产生热量的物品都往肚里塞。可还是不解决问题,身边的人一个个快饿死了。
  每天夜里,韦尔茨和士兵们一起围坐在土屋里,倾听着空中飞机的引擎声,猜想这一回该有多少德军飞机飞来,真想饱饱吃一顿,可每一次都落空了。
  圣诞那天,营里士兵一早就盼望着圣诞礼物。到了黄昏时,屋门口有人喊道:“快来呀,元首送圣诞礼物来啦。”大家一听,立刻拥了过去。可打开箱子一瞧,是不能充饥的贺卡。要在过去韦尔茨看到这些有元首亲笔签署的精致的贺卡会奉为宝贝,可这会儿他连一点兴致都没有。晚上,躺在屋子角落里,又冷又饿,他把那张精美的贺卡撕成碎片,一行眼泪流了下来。
  在斯大林格勒西边几里的皮特姆尼克机场,一架Tu—290 运输机刚起飞就突然失去平衡翻转过来,在跑道尽头烧了起来。一架He—177 式飞机在空中盘旋。德军坦克14 军军长胡贝中将的脸紧贴着舷窗,心情紧张地注视着跑道,他看见下面德国人在激动地挥舞着手臂,这说明皮特姆尼克还未陷落。
  飞机着陆了,机场里一片忙乱,士兵们涌了上来卸下各种物质,同时,跑道一边的伤员神情激动地看着这一切,再过几分钟,他们就要被送回国。
  胡贝将军走下飞机时,与机长打了招呼,机长喊道:“祝你好运”。一小时后飞机轰鸣着飞走了。
  机场乱作一团,堆满了刚卸下的货物,胡贝知道,这些物资集团军是远远不够的。这次回柏林,他代表第6 集团军向元首汇报了被围德军困境,如果不是军务在身,他真想找个机会留在柏林。
  机场上人来人往,可他竟没有找到一部小车回司令部。他知道这是近来保卢斯司令官发布了一道命令,所有燃料全部归集团军参谋长施密特将军管理,结果被围德军不仅士兵打火机无法点燃,连堂堂将军的汽车用油也没有保障。
  没办法,只能搭一辆邮车回去。
  司机是一个20 岁的上士,他看看胡贝肩上的牌子,爽快的同意了。
  汽车沿着高低不平的道路飞驰,胡贝随车子颠簸左右摇晃着身子,道路上空不时有炮弹呼啸而过,传来了爆炸声。但汽车没有减速,上士对这一切早已司空见惯。
  车子却在一交叉口停了下来,上士连招呼都来不及打,跳下车朝路边跑去。
  围了一群人。胡贝定神细看,只见人群中躺着一匹倒毙的马,周围的人正用军刀、匕首在死马上割着一块块血淋淋的肉。由于气候寒冷,死马早已僵硬,割起来挺费劲。上士也挤进圈里,用匕首熟练地在马腿上割下一块约四、五磅重的肉,用铁丝串着在篝火上烧烤,这时,他才想起向车上的胡贝将军打招呼,他抱歉地对他笑着,让他下来一起聚餐。
  看得出周围的士兵早饿坏了,大概有几天没好好进食了,没等篝火上的冻马肉烤熟,就一个个把半生不熟的冻肉往嘴里塞,狼吞虎咽地大嚼起来,好象正吃着山珍海味,胡贝觉得一阵恶心,国内的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战场上德军会吃血淋淋的冻马肉,只有在远古蛮荒时代,人类祖先才如此进食。他感到悲哀,怎么能指望这些饥饿的士兵打仗呢?
  然而,元首命令是不能违抗的,这次他是带着元首嘱托返回包围圈的。
  上士大嚼了一顿马肉后,回到车上情绪高涨起来,边开车边哼着小调,对胡贝说:只要天天有这么一餐马肉吃,在包围圈里坚持几年都不成问题,胡贝无言以对,默默地看着车外。
  一月的白昼越来越短了,下午3点刚过,天色就变得昏暗了。总算到了古姆拉克。在苍茫暮色中,胡贝心思重重走进第6集团军指挥所。
  他到的正是时候。他走进会议室,会议才开始不久。参谋长施密特将军把苏军最后通牒一事作了通报。与会者正议论纷纷,胡贝的到来,带来了元首的指示。
  保卢斯接过胡贝郑重其事递来的文件,只看了一眼,就恭敬地立正宣读起来,各军军长也垂手倾听着。
  元首第2号命令补充件
  1。为解救第6集团军,将于2月中,在哈尔科夫东南地域将集结由坦克兵团组成的重兵集团。为此,从西面正在迅速调遣党卫队‘阿道夫·希特勒’、‘帝国’和“ToTeHKOI’3个师,及‘中央’集团军群的‘伟大的日耳曼’师。与此同时,还将在基辅以南地域集结3个从西面撤下来的步兵师。他们将在快速集群后面,从这里沿铁路开往前线。
  2。定下决心:根据天气情况,从2 月中大约在顿河以南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发动进攻,目的是解救第6集团军。此项任务将由坦克集群和从‘A’集团军群和‘顿河’集团军群调来的其它快速兵团执行。3。‘顿河’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应为快速集群创立和保障投入战斗所需的最好条件。阿道夫·希特勒”
  如一群垂死病人注射了一剂强心针,元首的新保证使在场军官精神重又振作起来,一个个变得慨慷激昂。
  “我们决不投降!”
  “为了帝国荣誉,为了元首,也要战斗到底。”
  “好”,保卢斯也情绪亢奋地喊道:“几小时前,我们将苏军最后通牒向大本营作了汇报。现在答复刚刚收到,全文如下:‘不许投降,集团军每坚守一天,对整个前线都是一个支援,可牵制苏军几个师的兵力’。我命令,立刻将大本营来电,通过无线电晓谕全军。第6集团军全体同仁,一定要振奋精神,为军人的荣誉而战,为第三帝国而战。”
  在一阵赌咒发誓般的喧闹声中,军官们各自散去。
  3。摧枯拉朽
  1月1O日晨,离总攻还有一小时。
  最高统帅部代表沃罗诺夫上将、顿河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来到第65集团军指挥所。担任主攻的第65 集团军司令员巴托夫将军已好几次看表了,他觉得时间凝固了。
  罗科索夫斯基理解巴托夫心情,这会儿身经百战的他手心上也微微出汗了,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桌上的作战图。主要突击方向:“马利诺夫斯基突击部,由第65 集团军主攻,第21、24 集团军助攻。在齐边科以南,第64、57集团军向巴萨尔基诺、新罗加哥克会让站发起攻击;而第66、62 集团军则从叶尔佐夫卡西南地区向戈罗季谢发动进攻。
  三箭齐发,能否穿透面前龟缩一团、状如刺猬的德军阵地?
  罗科索夫斯基把目光投向观察所外。
  湛蓝的天空下,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芒。65 集团军集结在那一片树林中,那里没有枪炮声、也没有鸟飞禽鸣,呈现一种特有的宁静。
  罗科索夫斯基知道,那里潜伏着一排排望不到尽头的炮兵阵地。为这次进攻,他调给第65 集团军25 个加强炮团、8 个近卫迫击炮团和4 个重炮旅,在部队突击正面,大炮密度达到每公里338 门,这在1942 年的战场上是少有的。他回过头,正好与沃罗诺夫眼光相遇,两人相视一笑,心有默契地等待着。
  巴托夫中将再一次看表,秒针指向8 时零5 分。
  “为了祖国”,巴托夫雄浑的声音通过电话传遍前沿,大地被数千门大炮雷鸣般的轰击震得颤抖。炮击闪射汇成的橙红的弹幕,在空中织成一片蔚为壮观的奇景。敌军前沿霎时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硝烟里,空中的太阳也变成灰蒙蒙的。
  9 时,炮火向德军阵地纵深延伸。田野里响起成千上万人震天动地的“乌拉”声,步兵开始冲锋。
  指挥所电话铃不停地响着。
  德军第一道堑壕已被攻占,战斗正向纵深发展。
  日终前,第65 集团军已深深楔入敌防御阵地1。5 至4。5 公里,其它集团军也突破了德军主要地带的防御。
  11 日、12 日两天,苏军继续扩大战果,第65、21 集团军已前出至罗索什卡河西岸和卡尔波夫卡一带。在南部作战的第57、64 集团军,虽遭到德军疯狂反扑,但亦进抵卡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