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艺术史-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这些对艺术的要求,他还对共和后期从希腊化各国吸收来的各种希腊风 

格作了有倾向性的选择。除了罗马本地一派而外,当时传于罗马的希腊风格 

还可粗分为三大流派,分别称为新古典派、新古朴派和希腊化派。新古典派 

提倡学习公元前5世纪希腊古典盛期的和谐与理想化的风格,新古朴派则更 

为强调复古,把仿效的目标放在更为古朴的公元前6世纪的艺术风格上,希 

腊化派则是公元前3世纪以来的新风格,华丽而又热烈,有希腊化的巴罗克 

风格之称。在奥古斯都看来,希腊化派华而不实,应予避免;新古朴派执意 

复古,学究气浓厚,缺乏帝国更新世代的气魄,也非上选;因此他最中意的 

是新古典派,认为其和谐理想既是希腊文明的精华,也足以为罗马帝国的文 

化建设服务,他力促此派与罗马本地流派合而为一,形成新的帝国风格—— 

奥古斯都风格。这种风格倾向的选择,构成了他的文化艺术政策中具有较多 

积极意义的一面,从而使得奥古斯都时期的艺术于稳健之中又有庄严典雅之 

美,具有后人赞扬的那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壮伟”的古典精神。就这一 

点说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艺术是在风格和精神上为日后的罗马帝国艺术作了 

示范。 

     在建设方面,奥古斯都时期的建树首选集中于罗马城本身。他把凯撒时 

期已制定的彻底改建罗马广场的计划予以完成,广场南边的辛普隆尼亚会堂 

已被凯撒推倒,新建一座以凯撒家族为名的朱利亚会堂,但凯撒之时只开了 

个头,大部分工程由奥古斯都续成,他把这座标志皇帝家族声威的大会堂建 

造得美伦美奂,全用大理石作豪华装修;此外,他还把元老院会议厅、萨冬 

神庙、协和神庙全用大理石改建,又把面对朱理亚会堂的埃米利乌斯会堂也 

用大理石建其门面,以华丽的拱廊装饰上下两层,于是两大会堂在广场南北 

两面互为呼应,使广场面貌焕然一新,气势的恢宏更非前时可比。最后,他 

还在罗马广场兴建一座重要建筑;神圣的朱里亚大庙,此地原是为凯撒举行 


… Page 34…

  国葬时火化遗体之处,现在把它建为奉祀凯撒之庙,作为崇拜凯撒之地,既 

  名正言顺又能以其空前的宏伟壮丽表示了对凯撒的崇敬。推而广之,也是对 

  皇帝的崇拜和皇族的崇拜,意义极端隆重。这样一来,整个罗马广场便显得 

  气宇轩昂,环顾四周但见庙宇林立,拱廊连绵,又有纪念柱、纪念碑,凯旋 

  门穿插其间,宏伟之余更添富丽,成为名符其实的帝国橱窗。 

       除了罗马广场这个自古以来便是罗马核心的最重要的建筑工程外,奥古 

  斯都还特别注意位于罗马广场西北面的凯撒广场,那是凯撒动了工却没能完 

  成的,他续成了凯撒广场后,就接着花大力完成了紧靠凯撒广场的他自己的 

  广场。这个奥古斯都广场最初是屋大维兴师为凯撒报仇之际向战神马尔斯许 

  愿而建,得胜后他就在此建复仇的马尔斯神庙,后来又把神庙所在的广场扩 

  建为纪念罗马历代英烈和爱国战绩之处,神庙大厅供奉战神与罗慕路斯 (他 

  乃战神之子),广场的众多廊廡则供奉罗马历代英雄的纪念像,既作了帝国 

  主义宣传,也歌颂了奥古斯都本人(因为他就是罗马历史上的第二个罗慕路 

  斯,而在他之前能拥有奥古斯都尊号的就只有罗慕路斯一人)。完成奥古斯 

  都广场时,已是他统治的后期,这时他及其部下已在罗马兴建了数以百计的 

  神庙、祭坛、广场、剧院,并且皆以大理石砌筑,从而使罗马全城面貌发生 

  了根本的变化。史家苏维托尼乌斯在其奥古斯都传中写道: 

        “奥古斯都使罗马的城市建设大有改进,以前此城常遭水火之灾,缺乏 

  一个帝国首都应有的宏伟与美丽,经他治理以后,罗马大为改观。他夸口的 

  一句话: ‘我把砖土的罗马变成了大理石的罗马’,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他 

  建造了许多公共建筑,其中尤为出众的有他的广场和战神马尔斯之庙,以及 

  巴拉丁山的阿波罗神庙和卡彼托林山的朱彼特神庙。建造他的广场的主要原 

  因就是由于人口猛增导致待审案件堆积如山,以前的两个广场(罗马广场和 

  凯撒广场)已远不够用,便必需建这第三个广场。正是为了这个原由,广场 

  很快就为公共事务开放,事实上甚至在战神庙尚未完工之时便已供公众使 

  用。除了其他用途外,他还命令公开审判和陪审员的抽签选派亦在此举行。” 

  ①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罗马史家在赞扬奥古斯都的建筑活动使罗马大为改 

  观之余,还很强调像奥古斯都广场的建设是服务于公众的需要,从而揭示了 

  这些广场虽为皇帝大作宣传,具体效用却有面向公民群众的一面。这种安排 

  反映着元首政治对共和公民传统的一定的尊重,不仅使当时的罗马公民感到 

  欣慰,也使这些建筑体现了古典文明的一定的民主精神。实际上,这个广场 

  紧靠着凯撒广场,凯撒广场和罗马广场上的元老院会议厅仅一墙之隔,而会 

  议厅外就是罗马公民大会的露天会场。这一系列对每一位罗马公民说来都有 

  无比重大的政治历史意义的建造物的组合,无疑突出了奥古斯都广场本身在 

  罗马民族传统中的重要地位。 

       当人们鱼贯而入马尔斯神庙之前的广场时,所见尽是光彩照人的白色大 

  理石的柱廊环绕四周。面前的神庙保持传统式样,在高大的台阶上排以八柱 

  门廊,上承三角形的山墙,但所有结构都覆以五色晶莹的大理石,山墙上的 

  雕像闪烁有光,它们的大理石身躯上还有黄金白银或珠宝等装饰。当人们看 

  到这些五颜六色的、来自以前属于异域,现在却是帝国行省的名贵石料构成 

  的广场与殿堂时,在心旷神怡之余,每个罗马公民还会油然而生一种帝国主 



① 《奥古斯都传》,第28 章,第3 节以次。中译文据 《罗马文化与古典传统》,第203 页。 


… Page 35…

人的自豪。何况柱廊间、殿堂里,独出心裁的半圆形凹廊的优雅空间中,还 

排列着一系列对罗马人说来可称列祖列宗的英雄雕像:从特洛伊战争中的伊 

尼阿斯到最近奠立帝国的凯撒,历历在目的各代英烈更突出了这个帝国广场 

的政治教育意义。有鉴赏力的观众还会注意到:不仅名贵大理石是道地真材, 

连雕工石匠也有不少直接来自雅典、罗得岛、帕加马和亚历山大里亚最著名 

的作坊,他们在罗马设计师的统一指挥下(有些设计构思可能还来自奥古斯 

都本人)各显其能,尽量以他们最好的技艺来美化这个天下万民共同景仰的 

都城。在这里,古典建筑的细部莫不丝丝入扣,与标准制式不差毫厘,做工 

的精细能使最挑剔的鉴赏家点头称颂。而整个广场和神庙的设计又不愧是罗 

马建筑界的骄傲,那些处处出自高手真传的古典制式在这个罗马设计的总舞 

台上汇聚成和谐的大合唱:宏伟的广场设计是罗马风格,华丽典雅的柱廊和 

神庙的科林斯林式是新古典主义和希腊化艺术融汇贯通的特色,而柱廊上最 

显眼的顶阁却用了纯正的雅典建筑宝库的明珠——雅典卫城厄瑞克透斯庙的 

女像柱,女郎以一脚立地一脚斜倚的悠然自得神态撑于柱梁之间,虽属模仿 

之作,却已得其神韵,它可说是罗马本地流派学习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一个最 

佳成果。因此,奥古斯都广场和它的神庙向人们展现了帝国艺术最光彩照人 

的形象,成为当时罗马全城以及帝国行省各地建筑仿效的样板。在日后的历 

史浩劫中,这个广场也同罗马广场、凯撒广场一样地遭到严重破坏,今天只 

剩残垣断柱留存于罗马城中的帝国广场大道之旁。然而,即使是仅残留于荒 

烟蔓草中的几根柱子,它的遗迹也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自文艺复兴以来许 

多艺术家对之观摩学习不遗余力,其残片即可想见整个奥古斯都时期建筑精 

美典雅的风貌。 

     罗马以外,行省各地建筑的活跃也是奥古斯都时期的一大积极发展。本 

来,帝制的建立便与发展行省经济、提高行省地位的历史使命有关,所以行 

省城市的广泛建设可算是帝制完成的最有积极意义的历史使命的一部份。从 

凯撒以来,法国南部的那滂高卢和西班牙一带,便是受到罗马文化影响最为 

强烈的地区,城市建设已很有规模;现在则北非、埃及、小亚以及希腊各行 

省的城市建设也随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而纷纷上马。奥古斯都经常巡视行省 

各地,并对其市政建设给予关注与鼓励。因此,这时帝国各行省无论东西南 

北都出现了清一色的罗马建筑的文化景观,大小城镇都有作为罗马文化标志 

的广场、会堂、神庙、剧场、浴室、引水道、竞技场和凯旋门。它们的庄重 

而有点过于整齐划一的风格既说明帝国威仪无远勿届,也表示罗马建筑确实 

适应了整个帝国范围的政治与社会需要,这在古代建筑史上也是前所未见 

的。如果要举这方面的一个杰出代表,那么法国南部的尼姆斯城可居首选。 

这个那滂高卢的重镇在奥古斯都时得到彻底重建,其建筑风格的卓越,技术 

水平的高超,即使和首都罗马相比也并不逊色,因此有些学者相信有直接从 

首都派来的建筑师在此工作,其中有些人可能还参加了首都的重点工程,如 

奥古斯都广场的建筑,因而对帝国风格的真髓体会甚深。在尼姆斯城内,固 

然不乏传统的罗马建筑的精品,但更为名闻天下的则是它城外的引水道,这 

条建于奥古斯都之时的引水道高居于加尔河之上,当地人称之为“加尔桥”, 

石构至今完整如初,是所有罗马引水道工程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它的拱券 

屹立于河床之上,底层大拱宛若彩虹,至今仍可作桥梁供交通之用;中层之 

拱则凌空而立,极其雄伟;上层之拱又小若链珠,承接引水渡槽,至今仍然 

能起供应城市用水的功能,它无论在工程的牢固、风格的雄伟和效用的卓越 


… Page 36…

  上,在古典建筑中皆称独步,所以后人以人类奇迹誉之。除了城外的引水道, 

  尼姆斯城内的奥古斯都神庙也是一大建筑杰作,它的保存尤其完好,是文艺 

  复兴以来人们研究古典建筑的一个最重要的范本。这个神庙约建于公元前16 

  年,正是奥古斯都建立帝制10年之后,虽规模较小(正面六柱)却气度不凡, 

  柱廊、檐壁、山墙的刻制无不紧追首都最高典范,因此在轩昂之中又有优雅 

  庄重之美,成为奥古斯都风格的一个最令人难忘的纪念物。 

       在奥古斯都时期的建筑成果中,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唯一留存 

  至今的古典建筑理论著作。由于希腊罗马的其他建筑学著述全都失传,这部 

  硕果仅存的古籍便有无可比拟的珍贵意义。维特鲁威这位建筑家也只凭这本 

  书而为人们所知。据他自述,他曾在凯撒和奥古斯都手下担任军事工程师之 

  职,并曾在意大利小城发罗建一会堂。然而,首都的各项重要工程他都未能 

  参与,可知在当时的建筑界他并非拔尖之才。但是,他有丰富的学识,正如 

  他在 《建筑十书》中谈到建筑师的培养时指出的:“建筑师的知识要具备许 

                                                ① 

  多学科和种种技艺”。为此他开了一个清单 :擅长文笔,熟习制图,精通几 

  何学,深悉各种历史,还要有哲学、音乐、医学、法律方面的造诣,并通晓 

  天文学或天体理论的知识。他的著作表明,他确实在上述各方面都具有较高 

  深的学识,反映了这时期从事建筑这个“大技术”(这是希腊文“建筑”一 

  词的原义)的人士一般皆须具备的高度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奥古斯都时期 

  大兴土木给建筑界带来的丰富实践和当时艺术文化融希腊罗马成果于一炉的 

  特点,也使维特鲁威的建筑学著述有其总结综合的优势。他正是有感于当时 

  建筑业宏图大展的形势,愿以这部献给皇帝的书同时向有关方面和广大建筑 

  界同仁提供一个建筑学的明确规范与完整体系。正因为这样,虽然此书并非 

  名家专著,却由于它视野开阔,论述全面,讲求实用,有理论结合实际、总 

  揽前人成果的长处,所以能流传不衰,成为保留至今唯一最完备的古典建筑 

  学著述。由此可见,它对于西方建筑的影响和在古典传统中的贡献,当不在 

  奥古斯都时期的其他建筑遗物之下。译者高履泰先生曾把此书中这些卓越贡 

  献归纳为四大点: 

        “一、它提出了建筑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科学的基 

  本体系,通过大约两千年的考验,证明这些理论是科学的,至今仍具有相当 

  的效力;二、它提出了建筑师的教育方法和修养要求,特别强调建筑师不仅 

  要重视才,而更要重视德,为后世的建筑师规定了准绳,树立了楷模;三、 

  它把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结合起来,既总结出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建筑实践 

  经验,又创立了城市规划和各种建筑物的设计原理,为后世制定了规范,它 

  提出的 ‘实用、坚固、美观’的设计原理至今仍然对建筑创作起着作用;四、 

  它介绍了当时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成就,并把这些和建筑科学结 

  合起来,而使建筑科学成为有学术根抵的科学分科。”① 

       在雕刻艺术方面,奥古斯都时期的最大杰作当推和平祭台的浮雕,它所 

  以称为和平祭台,是为了纪念奥古斯都于公元前13年完成对帝国行省广泛巡 

  视后举行和平大祭一事,因此它的制作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0年。据推测,举 

  行和平大祭时已有临时祭台之设,在台四周围以木栏,现在则用大理石把整 

  个祭台建成永久性的纪念建筑,祭台位于当中,四周立大理石墙垣,墙上刻 



① 《建筑十书》第1 卷,第1 章,第1—10 节。中译本第4 — 5 页。 

① 《建筑十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译本,译者序,第4、5 页。 


… Page 37…

满浮雕。这样一来,这个形制较简单的建筑却配置了当时水平最高、规模也 

最大的浮雕作品。这些浮雕主要刻于四面围墙的外壁,内壁仅刻花环纹样; 

外壁则下刻花草,上刻一系列人物,表现奥古斯都朝野上下举行和平大祭的 

情景,大门两边则刻以历史寓意情节的浮雕。可庆幸的是,这些浮雕尚有较 

多碎片遗留,经发掘整理,现在已把整个祭台按原样重建于罗马城中,可供 

公众游览。这些浮雕中最重要也最精彩的是右墙上表现奥古斯都率皇室家族 

举行祭祀的浮雕带和后门左边的大地女神哺育万物的浮雕,其刻制之精美与 

形象之生动在罗马艺术中都是未之前见的。它们显然代表了奥古斯都极力扶 

植的新古典风格的最佳成果,也可看作罗马艺术家和来自雅典的艺术家通力 

合作的结晶。就像奥古斯都广场柱廊顶阁的女像柱一样,这里也有直接仿效 

雅典的东西:它左右两墙的长列人物浮雕带 (前述表现奥古斯都及其家族者 

是其中之一)就是以雅典卫城帕特农庙的节日游行队伍的浮雕带为样板,从 

衣褶的灵活、体态的明晰、节奏的精彩看,它确实有力追希腊最高典范的气 

势;但它同时也显出罗马固有的叙事浮雕的特色,因而绝非机械地抄袭。雅 

典的节日游行浮雕虽取自现实生活习俗,却不是反映某次具体的游行;和平 

祭台浮雕刻画的却是具体的真人真事:公元前13年的和平大祭,奥古斯都 

家成员以及当朝显贵,莫不有名有姓,在具体的肖似中又要有古典的庄重风 

格把他们表现得气度非凡,这就是集希腊罗马优秀成果于一炉的新古典风格 

的奥古斯都艺术的首务。在奥古斯都及其家族的浮雕带上,皇帝本人的形象 

已有较大残损,但其他家眷却保存完好,从其中可以看到各人肃穆认真的面 

容宛如罗马肖像雕刻的翻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