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廷玉连忙躬身道:“使君,从这里向北都是葛逻禄控制的土地,属下建议分兵进军。”

 

     李庆安对众人呵呵一笑道:“我们的赵都督想抢头功了。”

 

     众人都哈哈笑了起来,李庆安笑容一收,又问他道:“赵都督准备怎么个分兵进军法?”

 

     虽然有些不好开口,但赵廷玉还是硬着头皮道:“很简单,瀚海、天山、伊吾各自行军,最后三军凯旋时会师。”

 

     “这怎么可以!”

 

     不等李庆安开口,监军王廷芳首先反对了,他拉长了脸道:“怎么安排行军打仗是主将的事情,应该由李将军来决定,赵都督请不要越俎代庖。”

 

     “不敢!不敢!我只是提一个建议。”

 

     李庆安淡淡一笑道:“建议可以提,但赵都督的建议我不打算采纳,我不认为我们一定会凯旋。”

 

     赵廷玉愣住了,他不甘示弱地反驳道:“使君刚到北庭,当然以为葛逻禄很强,但在我们这些北庭老将的眼里,葛逻禄人不堪一击。”

 

     “或许葛逻禄你不放在眼里,那回纥呢?”

 

     赵廷玉愣住了,回纥也参战了吗?

 

     李庆安一摆手,几名亲兵抬上一张桌子,桌子上是这一带的地图。

 

     众人都围了上来,李庆安指着金山对众人道:“我刚从土城问到了消息,回纥骑兵出现金山一带,极有可能是回纥拔野古部的军队前来支援,现在我们已经进入葛逻禄人的控制地,我们兵力本来就少,若再分兵,正好给他们各个击破。”

 

     众人都纷纷点头,赵廷玉脸胀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李庆安又摆摆手,让大家坐下,继续道:“在出兵之初,我没有考虑到回纥人出兵的可能,以为葛逻禄人会向我们认罪,可现在看来,葛逻禄准备孤注一掷,和我们一战了,从他们请回纥援军来看,他们的退路就是并入回纥,现在我最担心回纥人或葛逻禄人绕到我们身后,偷袭后军,所以我决定重新部署一下兵力安排。”

 

     李庆安的一番分析合情合理,现在后军距离前军足有四百里,一旦被偷袭或拦截,后果不堪设想,王廷芳叹道:“李将军考虑周密,后军确实有危险。”

 

     虽然听起来似乎和自己没有关系,但赵廷玉心中还是觉得有些不安,尤其李庆安要重新部署兵力,让他心中打起了小鼓。

 

     李庆安瞥了赵廷玉一眼笑道:“本来我是想请韩都督一起来开会,但听说他感恙,只好明天再单独和他谈了,我决定从明天开始,翰海、伊吾、天山三军不再单独驻扎,大军共扎一个营寨,赵都督可有问题?”

 

     赵廷玉绷紧的心顿时松了,原来是为这个,他立刻拱手道:“卑职没有问题。”

 

     “好!果然是军令如山。”

 

     李庆安又对众人道:“但我最担心的还是后军,由杨副都护统领,他是文官,一旦遇到敌军来袭,我担心他无法应对,所以我必须要派一员威信卓著的大将前去统领。”

 

     说到这,他的目光又凝在赵廷玉脸上,“赵都督,我深思熟虑,此人非你不可。”

 

     大帐里一片寂静,人人都盯着面如死灰的赵廷玉,赵廷玉慢慢站起身,颤声道:“卑职不能从命。”

 

     李庆安冷冷地注视着他,“你再说一遍!”

 

     赵廷玉深深吸了一口气,毫不妥协道:“卑职确实不能从命,请使君听我解释。”

 

     “我不听你解释,我再问你第三遍,我的军令,你接不接?”

 

     两人彼此盯着对方的眼睛,目光仿佛电一般交织在一起,强硬、冷酷、心照不宣。

 

     赵廷玉忽然仰天大笑起来,“好!好一个李庆安,你为夺我军权,处心积虑,步步连环,用计可谓毒辣,我佩服,万分佩服!”

 

     李庆安不为他所动,依然冷冰冰道:“我最后问一遍,我的军令,你接不接?”

 

     “我不接!”

 

     赵廷玉话音一落,猛地拔剑向离他最近的监军王廷芳扑去,王廷芳吓呆住了,一动不动,就在赵廷玉勒住王廷芳脖子的一瞬间,一支黑线从李庆安手中射出,迅疾无比,‘扑!’地射进了赵廷玉的眉心。

 

     赵廷玉的身子陡然间僵住了,已经架在王监军脖子上的长剑慢慢从他手中滑落,眼睛里出现了死亡的灰色,他直挺挺地摔倒在地上。

 

     王廷芳这才大叫一声,吓得软软瘫倒在地上,目光恐惧地望着赵廷玉额头上的短箭,大帐里一阵骚乱。

 

     这时,南霁云出现在帐门口,他向李庆安做了一个手势,意思是赵廷玉带来的亲兵已经全部解决。

 

     李庆安赞许地点点头,高声道:“赵廷玉违抗军令,胁迫监军,罪当斩首,来人!”

 

     “在!”

 

     几名士兵闪身而出,李庆安指着赵廷玉道:“斩下他的首级,悬挂示众!”

 

     士兵们将赵廷玉的尸体拖下去了,王廷芳爬起来战战兢兢问道““若天山军闹事怎么办?”

 

     李庆安哼了一声道:“军法如山,若天山军闹事,那他们就是造反。”他又高声令道:“传我的命令,全军集结,去天山军宣布军法。”

 

     说完,他大步向帐外走去,“李将军!”王廷芳忽然叫住了李庆安,他凑上前低声问道:“请问将军,这下谁去指挥后军?”

 

     李庆安优雅地微微一笑,“不瞒监军,指挥后军责任重大,非大将不能担任,我准备让韩志韩都督去指挥后军。”

 

     .........(七千字大章,写了整整一个下午和晚上,老高向大家恳求月票和推荐票,望大家能够支持一二)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六章 深谷藏胡

    夜色深沉,一轮弯月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中,将无边无际的草原撒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色,在拔扎曳土城东南约二十里的草原上,一座军营孤零零地矗立在草原上,这里便是天山军营地,此刻行军一天的士兵们皆疲惫不堪,早早地入睡了,大营里一片寂静,只有大营四角的岗楼上有士兵在来回巡逻,忽然,一名哨兵快步奔至岗楼边,神情紧张地注视着远方,他看见了,月光下,一条黑线出现在草原上,正向这边疾速奔来。

 

     “他娘的!斥候都死光了吗?”

 

     哨兵破口大骂,猛地轮起铁锤‘当当!’地敲响了警钟,同一时刻,另一个岗楼上可敲响了警报,刺耳的钟声响彻军营,士兵们从梦中惊醒,军营里一阵大乱,主将赵廷玉去大寨未归,只有一名副将卢向阳,他衣衫不整地奔出营帐,大声问道:“出什么事了,敌军杀来了吗?”

 

     可是谁也不知道,混乱中岗楼上忽然有哨兵大喊,“不是敌军,是自己人。”

 

     随着喊声不断传开,军营里渐渐平静下来,是自己人,不是敌军,许多唐军都涌到营门口张望,只见数百步外一支骑兵排成长行,呈扇形缓缓向军营包围而来,大旗在月光下格外清晰,正是唐军的赤龙旗。

 

     这时,十几名骑兵飞驰而来,在营门口高声喊道:“李庆安将军有令,所有队正以上军官都出来集中,有要事宣布。”

 

     副将卢向阳奔出营门厉声问道:“我家将军去大寨未归,现在何处?”

 

     “你是何人?”

 

     “我乃天山军兵马副使卢向阳。”

 

     喊话的骑兵不理睬他,继续高喊:“节度使李将军有令,所有队正以上军官出营集中,否则以造反论处!”

 

     躲在营门后的数十名军官听见‘以造反论处’时,皆心惊胆战地走了出来,卢向阳大怒,转身拔剑驱赶道:“谁让你们出来,全部给我回去!”

 

     十几骑兵对望一眼,猛地催马上前,三支长枪同时刺透了卢向阳的前胸,卢向阳不可思议地望了一眼插入前胸的长枪,就此倒地死去。

 

     一名军官催马上前,再次对军官们厉声喊道:“赵廷玉刺杀监军,欲造反,尔等也要追随吗?”

 

     天山军的军官们终于陆续出来了,近百名军官站在空地之中,心情忐忑地等待发落,数千唐军将他们紧紧包围,不使一人脱逃,军营里没有了军官约束,二千士兵纷纷挤到营门前,低声议论着,谁都明白天山军要换主人了,相比军官的忧心忡忡,士兵们心中更多的是期待。

 

     这时,数百骑兵簇拥着节度使李庆安从队伍中出来,后面跟着监军王廷芳,李庆安缓缓勒住战马,扫了一眼天山军的军官们,道:“西州都督赵廷玉违抗军令,挟持监军,严重违反军法,已被处斩!”

 

     军官群中顿时发出一片惊呼,每个人的眼中流露出震惊之色,其中不少人眼中闪过一丝悲愤,随即低下了头。

 

     “我知道你们不少人是赵都督的老部下,铁杆心腹,但大唐军队军纪如山,军法面前无人例外!”

 

     李庆安的声音异常严厉,他脸色冰冷地注视着每个人的目光,一字一句道:“现在赵廷玉已经处斩,新都督将由朝廷任命,本帅暂代天山军兵马使,介于天山军军法不严,本帅决定,天山军副尉以上军官统一学习军规军纪三个月,学习结束后重新任命,现在旅帅和队正可以回营,将军队带出来集合。”

 

     旅帅和队正们都如释重负,纷纷奔回军营整顿军队,空地上只剩下十几名垂头丧气的校尉和副尉,李庆安使了个眼色,上前一队骑兵将他们押走了。

 

     这时,军营门大开,一队队士兵从军营里走了出来,都没有携带武器,二千士兵在旷野中整齐地排成了十队,李庆安纵马上前,朗声道:“我李庆安受圣上委任,统领北庭军马,无论是翰海军、天山军还是伊吾军,我都一视同仁,我本人也是从戍堡小卒一步步走到今天,深知士兵疾苦,在此,我重新立下四条军规,第一,从今天起,北庭军军官一律不准替士兵保管钱物,作战时,钱物统一由行军司马暂管,并立下收据,战后交还本人,若不幸阵亡,将交给其指定家属;第二,北庭军将改善伙食供应,统一立下标准,将抽调士兵组成巡视组,检查各军伙食状况;第三,北庭军军假由三年一个月,改成一年一个月,另外准许家人来探亲;第四,北庭将成立军纪稽查司,稽查司将巡视各地军队,准许士兵向稽查司投书,稽查司将直接向本帅负责,此四条从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李庆安宣布一条,士兵们就欢呼一阵,不仅是天山军,就连瀚海军也跟着欢呼鼓掌,他的四条新规条条切中军中积弊,别的不说,一般士兵的财物都是由军官来保管,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很多军官为了谋取士兵财物,都变着法折磨士兵致死,以吞没其财物,至于财物短缺遗失的情况,更是家常便饭。

 

     欢呼声响彻夜空,李庆安这四条新军规一出,便彻底赢得了天山军的军心,原来的都督赵廷玉已经从他们脑海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次日一早,伊吾都督韩志赶到了大营,昨晚发生在天山军身上的详细经过他都知道了,一直到昨天晚上他才明白过来,攻打葛逻禄人不过是李庆安用来夺权的一种手段,沙陀人和葛逻禄人的矛盾估计也是他一手炮制,从玉门之战起,沙陀人就成了李庆安的一条狗,一步紧一步,一环扣一环,李庆安没有人事权,无法罢免他们,所以就有了攻打葛逻禄的战争,在军中以军法处置,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韩志一阵阵胆战心惊,他知道昨天杀的是赵廷玉,那下一步就轮到他了,韩志不仅看到了李庆安的手段,看到他铲除异己的决心,也看到了圣上对李庆安的支持,没有赵廷玉这片让他浑水摸鱼的泥塘,他还有什么必要和李庆安对抗呢?

 

     韩志和赵廷玉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没有后台,什么庆王东宫,统统和他没有关系,他没有任何顾虑。

 

     韩志来到大营,除去了上衣,袒露上身跪在营门前请罪,片刻,李庆安快步从大营走出,急将他扶起来道:“韩将军万万不可如此。”

 

     “卑职一时糊涂,不明军规,以至于窃军权自重,请使君发落。”

 

     李庆安将他扶起,又命亲兵拿来一件衣服,亲手给他披上了,笑道:“亏得这里是草原,否则韩将军还要行廉颇之事么?”

 

     两人对视一笑,李庆安揽着他的肩膀就向大营走去。

 

     “我颁布的四条新规,韩将军有看法吗?”

 

     “使君不愧是小卒出身,深知士兵疾苦,不过使君不怕得罪军官们吗?”

 

     “做事情哪有不得罪人的,不过士兵可以提拔为军官,但军官就难以贬为士兵了,韩将军以为如何?”

 

     “呵呵!使君说得有几分道理,只是上有规矩,下有对策,使君的方案还要再细化才行。”

 

     “我知道,先给弟兄们吃颗定心丸,鼓舞士气,咱们一战击破葛胡。”

 

     ..........葛逻禄的长老大会带了新的变数,结果出乎谋刺黑山的意料,大部分部落长老都赞成大王子的方案,向回纥求援,逼迫唐军南撤,然后灭掉沙陀部。

 

     尽管谋刺黑山本人不赞成这个方案,但为了给次子思翰争得一定地位,他最终也同意了向回纥求援,与唐军对抗。

 

     就在北庭唐军进入葛逻禄控制地同时,回纥拔野古部的一万骑兵也越过金山,进入了葛逻禄控制地,与此同时,葛逻禄的两万骑兵开始集结,三万胡人骑兵汇集在玄池以东,准备与北庭唐军一决胜负。

 

     这是一场算得上中等规模的战役,就俨如安西对吐蕃,范阳对契丹,剑南对南诏一样,这场战役也关系到大唐的西拓国策,大唐一心恢复碎叶军镇,而葛逻禄同样对碎叶川野心勃勃,至于第三者回纥,这是一头狡猾的狼,他等待着机会,如果有可能,他会毫不迟疑地一口将葛逻禄和北庭吞掉。

 

     但对于李庆安,这场战役已经不仅仅是摧毁葛逻禄对碎叶的野心那么简单,他的目光放得更远,他盯住了夷播海流域,后世叫做巴尔喀什湖的广袤土地。

 

     拿下巴尔喀什湖流域,他就站在了中亚的屋顶之上,而葛逻禄,就是他前进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五月初一,经过数天休整后的唐军先头部队抵达了葛逻禄的腹地,多逻斯河的上游地区,多逻斯河就是今天的额尔齐斯河,这里是山区和草原的结合部,大多是低缓的丘陵,分布着大片茂密的森林,远处便是黑黝黝的金山山脉。,唐军先头部队有一千骑兵,由七百唐军骑兵和三百沙陀骑兵组成,主将是南霁云,还有一名沙陀将领朱邪盛义。

 

     朱邪是沙陀人的族名,也就是处月的谐音,沙陀人也就是处月突厥人,因此朱邪便成为沙陀人贵族之姓。

 

     朱邪盛义是沙陀叶护骨咄支的侄子,今年约三十岁,长得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是沙陀人著名的勇士之一,他手下的三百骑兵也都是长年活跃在金山内的猎人,个个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追踪野兽的经验,他们的任务便是寻找葛逻禄人的主力踪迹。

 

     朱邪盛义略懂汉语,但不是很精通,他和南霁云的很多交流都要通过连比带划来实现。

 

     “南将军,我们沿着大河可以到达大水面。”

 

     朱邪盛义比划了一下,让南霁云明白他是在说一面大湖,也是葛逻禄的核心地区:玄池。

 

     南霁云听懂了他的意思,笑道:“葛逻禄人可不是羊群,任由我们进他圈里去,我估计半路上就会遇到他们大队。”

 

     朱邪盛义挥大刀摆出一个砍杀的姿势,道:“南将军的意思是和葛逻禄人打一架吗?”

 

     “不一定,人少咱们打,人多咱们撤。”

 

     他话音刚落,从前面奔来几名沙陀人,他们指着远处山脉,用突厥语万分激动地说着什么。

 

     “他们说什么?”南霁云听不懂突厥语。

 

     朱邪盛义也激动起来,结结巴巴道:“他们说在山间发现很多很多葛逻禄人,好像都是女人和孩子。”

 

     不能南霁云下命令,兴奋的沙陀人已经纷纷催马向山脉疾奔而去。

 

     “将军,快去吧!晚了可就没有了。”朱邪盛义一催马,也跟着追了上去。

 

     片刻,除了唐军外,沙陀骑兵已经跑得没有了踪影,南霁云喊之不及,只得对唐军一挥手,“大家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