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思顺想了想,断然道:“不去会州渡河了,直接从乌兰渡口过河。”

 

     乌兰县是黄河一个重要的隘口,在河对岸便是新泉军的驻地,不到半个时辰,大军便已抵达渡口,由于这里水势平缓,渡河较易,因此自古以来就是商贸繁盛之所,乌兰县也由此而形成。

 

     时逢大雨,大多数船只都停泊在渡口,乌压压地一眼望不见边际,中午时分,正是午饭时间,大多数船民都各自在船内吃饭,就在这时,一千先锋军呼啸而至,士兵们三三两两冲上大船,斥怒喝骂,抢夺船只,片刻,两百多艘客货船便被朔方军征收。

 

     不到半个时辰,安思顺大军便赶到渡口,先锋部队强行征集的数十艘客货渡船已经等候多时,安思顺立刻喝令上船,但这时却出了意外,军队中开始有流言,安思顺并不是要去河西抗击回纥军,而是朝廷大军即将来到灵州,安思顺是为了躲避才去河西。

 

     流言很快便扩大了,三军呐喊,都不肯上船。

 

     “安帅请说清楚再走!”

 

     安思顺无奈,只得命人搭一座高台,在淅沥沥的雨雾中,他走上了高台。

 

     “各位弟兄,现在有传言说我是躲避圣上而去河西,我知道这谣言是从何说起,我可以拍胸脯地告诉大家,绝无此事!我接到消息,回纥人从居延海南下张掖,形势危急,而河西军被哥舒翰调走,河西兵力空虚,我得圣上旨意,本来不能告诉弟兄们,但既然大家怀疑,那我就给大家看一看!”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圣旨,这是他被免掉朔方节度的旨意,他高高举起喊道:“你们看清楚了吗?这就是圣旨!”

 

     他走下台阶,将圣旨展开,一一举在士兵们面前,厉声喊道:“你们看清楚了吗?看见了吗?”

 

     且不说雨雾遮碍了视线,无法看清楚上面的字迹,就算看得清楚,士兵们也绝大部分不识字,谁也不知上面写的什么,但安思顺这个姿态却暂时消除了士兵们的疑虑。

 

     安思顺见众人相信,便立刻一挥手令道:“全军上船!”

 

     大军开始陆陆续续上船,这时一名心腹将领慢慢走到安思顺面前,低声道:“只可瞒一时,到了河西以后,没有回纥军,大帅以后又怎么解释?”

 

     安思顺望着黑压压排队上船的士兵,轻轻叹了一口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两百余艘大船在密集的飞雨中缓缓向对岸驶去,河面上雨很大,风急浪高,大船在河面剧烈颠簸,行驶异常艰难,稍不留神便有翻船的危险,在这种天气船只一般都不会出航,但在军士们的威逼下,船夫们只得硬着头皮驾船在风浪中航行,航速极其缓慢。

 

     足足行了一个多时辰,船只终于陆陆续续驶抵对岸了,安思顺的坐船是在中间,他的船只最大,足有千石,可以运载五百余人,坐着安思顺和他的二百余名亲兵,大船还没有靠岸,安思顺便发现了对岸的异常,只见一队队骑兵在岸上飞驰,将他的士兵分开,骑兵们在大声喧喊着什么,安思顺仿佛一脚踩空,跌下万丈深渊,他已经反应过来,这些骑兵不是他的军队,那只能是郭子仪的追兵赶到了。

 

     这时,岸边缓缓出现了大队军马,只见队伍最前面是一名老将,铁盔银甲、威风凛凛,冷冷地注视着他这艘大船,正式即将取代他的新朔方节度使郭子仪。

 

     他还是没有被自己骗倒,安思顺痛苦几乎想纵身跳下黄河,他太清楚郭子仪在朔方军中的威望了,除了自己的亲兵外,所有的士兵都信服于他,完了,自己算是彻底地完了。

 

     这时,岸边已经上岸的万余名士兵爆发出一声呐喊:“绝不背叛大唐,跟随郭将军!”

 

     甚至包括他的几名心腹将领也在振臂高呼,安思顺心中泛起一阵阵寒意,这时一名亲兵上前道:“安帅,我们立刻回对岸去!”

 

     安思顺轻轻摇了摇头,天下虽大,可哪里还有他的容身之地,安禄山是看中他的军队,现在他军队尽失,没有了任何利用价值,安禄山还会冒险收留他吗?况且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安禄山不过是冒姓他的安姓而已。

 

     “把船驶上去,我要和郭子仪说话!”

 

     大船缓缓靠上了岸,安顺思走到船头,高声道:“请郭将军上前搭话!”

 

     郭子仪催马上前,在马上抱拳道:“安帅,很抱歉,我不能让你去河西?”

 

     “你知道我要去河西?”安思顺紧紧盯着他的眼睛道。

 

     郭子仪点了点头,“事实上除了河西,你已经无处可去。”

 

     “那我若去投靠范阳呢?”

 

     “大帅与其投靠范阳,还不如投降陛下,以大帅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性格,我便知道,大帅一定不会去投靠安禄山,再说,高秀岩告诉我,大帅投靠安禄山不过是个幌子。”

 

     “哼!”安思顺冷冷哼了一声,道:“这次你拦截我成功,一定会得到李隆基的重赏吧!”

 

     “安思顺!”郭子仪猛地一瞪眼,厉声道:“你现在还不反悔吗?”

 

     安思顺笑了,他越笑声音越大,最后仰天大笑起来,笑得泪水都流出来了,他笑声猛地一收,鄙夷地对郭子仪道:“郭子仪,你以为李隆基是真心封为你朔方节度使吗?你别做梦了,他不过是暂时利用你,你早晚也会成他刀下之鬼,今天的我就是明天你的下场!如果你放过我,我会奉你为主,我做你的副将,咱们共同在河西开拓一番大事,如何?”

 

     尽管安思顺知道希望渺茫,但他还是想试一试,奇迹并没有发生,郭子仪轻轻摇了摇头,“安思顺,我最后给你一次机会,俯首就擒,我会给圣上说情,恳求他饶你一命。”

 

     “如果我不答应呢?”

 

     郭子仪不再说话,他一摆手,近千骑兵一齐端起了短矛,千支冰冷的矛头对准了他,虽然雨天无法用弩箭,但这千支短矛足以将他刺得支离破碎,他甚至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了,安思顺自知已经不能幸免,他忽然拔出佩剑,长笑一声,“我安思顺立于天地之间,不能独霸一方,又安能苟且于人世,今生我既已无望,那么就待来生!”

 

     他猛地将剑抹过脖子,鲜血迸射而出,染红了整支宝剑,他喉头咯咯响数声,大量的血再次涌出,他凝望着河面,最后望了一眼上万名呆呆站立在岸边的士兵,他脸上惨然一笑,就此直挺挺地向后摔倒。

 

     郭子仪低低叹息一声,吩咐左右道:“取了他的首级,好好装进匣中,传我的命令,大军再次渡河。”

 

     他调转马头,落寞地向军队中缓缓而去,安思顺的话仿佛还在他耳边回响:‘你以为李隆基是真心封为你朔方节度使吗?你别做梦了,他不过是暂时利用你,你早晚也会成他刀下之鬼,今天的我就是明天你的下场!’

 

     郭子仪抬头向灰蒙蒙的天空望去,密集地雨点拍打在他的脸庞上,他目光中也充满了困惑,难道真如安思顺所有,圣上不值得效忠吗?

 

     .........(恳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七章 庙堂断裂

    雨一直不停地下,据当地人说,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这样的连续下大雨了,就在次日凌晨,青刚山忽然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滑坡,淹没了过山的道路,泥石流一直滑到距离军营不到百步处,冲毁了一道哨岗,十几名巡逻的士兵不幸丧生。

 

     军队大哗,紧急向南撤退了三里,远离青刚山,紧接着的五六天过去,军队都没有起拔向灵州进军,李隆基已经得到消息,安思顺已弃城而逃了,大军不用再继续北上,现在李隆基关注的是安思顺下落,他带了两万军队,他会逃去哪里?

 

     直觉告诉他,安思顺极可能会逃向兵力空虚的河西,如果真被安思顺拿下河西,那将是一件极为麻烦之事,焦虑不安地李隆基躺在榻上,情绪异常暴躁,他已派出数百名斥候四处打探安思顺的消息,隔了片刻,他就要询问消息,若没有消息传来,暴怒的他便立刻会下令打人,短短一天一夜,已经有上百人挨了重打起不了床,他又命李璿率一万骑兵,由长孙全绪陪同,向会州方向前去拦截安思顺。

 

     李隆基病体未愈,心力憔悴不堪,但他心中的愤怒就就仿佛火山内无处宣泄的熔岩,奔涌沸腾,炽热到了极点,他就像一头被威胁的受伤野兽,半躺在榻上,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发散出一种可怖的目光,他已经完全没有了一代帝王的冷静和气度。

 

     “再把药取来!”李隆基指着木箱对武贤仪低声命令道。

 

     武贤仪心中惶恐到了极点,她流着泪水摇头道:“陛下,你不能再吃那药了!”

 

     “你拿还是不拿?”李隆基的脸庞开始扭曲,变得异常狰狞。

 

     武贤仪拉起裙摆,在李隆基榻前跪了下来,泣道:“陛下不惜龙体,天下苍生如何?”

 

     李隆基冷冷地斜睨着她,心中凶光渐聚,忽然,他猛地一拳向武贤仪击去,正中她的鼻子,武贤仪一声哀号,捂脸倒地,鼻血从她手指缝中渗出,旁边几名宫女吓得魂飞魄散,她们从来没有见过圣上如此失态,竟然亲自动手打人,几名宫女惊如泥塑,武贤仪躺在地上痛苦哀鸣,宫女忽然反应过来,一起上来将她扶起,武贤仪云鬓散乱,满脸血污,她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受过一点委屈,今天竟被圣上打破了鼻子,她不禁悲从中来,掩面大哭而去,帐外的侍卫们更是吓得战战兢兢,他们都知道,现在谁敢进帐,谁就必死无疑。

 

     一种恐怖的气息笼罩在大帐内外,就在这时,远方只见一群士兵飞奔而来,为首的军官手捧一只木匣,激动万分。

 

     “快去禀报陛下,紧急战报!”

 

     两名侍卫不敢怠慢,立刻转身进帐,禀报道:“陛下,紧急战报!”

 

     李隆基正吃力地起身,要去木箱处取药,听到这话,又停住了,“宣他们进帐来报!”

 

     片刻,几名报信兵被侍卫们带进大帐,为首军官双膝跪下,将木匣高高举起,昂声道:“禀报陛下,郭子仪将军在新泉军岸边拦截安思顺成功,二万朔方军全部归顺郭将军,安思顺走投无路,被迫自刎而亡,这是他的首级,特向陛下献功!”

 

     听到这个消息,本来病体无力的李隆基竟腾地站了起来,惊喜交集,道:“朔方军没有去河西吗?”

 

     “没有,全部归顺郭将军,安思顺之乱彻底平息。”

 

     “好!好!好!”

 

     李隆基一连说了三声好,他按耐住内心的激动,颤抖着手接过木匣,不料木匣沉重,他险些失手落地,一名侍卫连忙接住,将木匣捧到桌案上,小心翼翼打开了,只见在石灰中放着安思顺的首级,他双目难瞑,灰色无光的眼眸盯着他。

 

     “安思顺,朕可以封你为太守,甚至可以让你入相,可是你偏要违抗朕的旨意,所以你只能是死路一条,这就怪不得朕了。”

 

     此时,李隆基心中充满了喜悦,朔方的军权过渡终于得到成功解决,尽管波折不断,但只要他亲自出马,问题就一定能得到解决,这足以证明他的权威依然是谁都难以撼动,朔方军官得到解决,使他手中军队达到了二十万,那么解决下一个节度使,他就有了强大的实力,这个郭子仪是个人才,忠心耿耿,尽管年纪偏大,但还是可以留给皇孙,用来稳住他的江山社稷,不过现在最需要的是激励士气,想到这,他一指安思顺首级,命道:“将它挂在高杆之上,让所有将士,不!让天下所有人都看一看,这就是违抗朕旨意的下场!”

 

     众人拿起安思顺的首级向外而去,李隆基心情大好,他发现自己能走动了,便慢慢走到箱子前,打开了檀木箱,从里面取出一只紫檀木小盒子,打开,里面是一粒粒朱红色的药丸,李隆基的手慢慢伸向药丸,迟疑了一下,竟一下子取出了四丸,这是他平时的两倍剂量,李隆基凝视着这些药丸,眼中又出现了前几天那种妖异之色,这些药丸在强烈地诱惑着他,他猛地将药丸送进口中,嚼碎了咽下,又端起茶杯喝了两口茶。

 

     他走回床榻,又躺了下来,片刻,一股强烈的**从他小腹下沛然而生,这种**是他几年来没有过了,他现在就想要一百个女人。

 

     “去!把花蕊和思娇叫来。”

 

     片刻,两名庆州少女被领到了李庆安的面前,她们俩一个姓陆,一个姓尤,都是庆州大户人家的女儿,长得极为娇美,将李隆基伺候得很好,已被李隆基封为才人,两人跪下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宫女已将帘幔拉上,几名男侍卫都退出大帐,李隆基眯着眼打量她们胸腹,令道:“把衣服都脱了吧!”

 

     ..........雨势渐渐变小,杨国忠的营帐内,杨国忠正背着手,焦虑不安地来回踱步,他刚刚得到太原尹杨光翙发来的紧急消息,安禄山借口拦截安思顺,出兵河东,井陉守将赵亚光望风而逃,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史思明率七万军向南进军,田乾真率三万军向北,一路抢关夺隘,势如破竹。

 

     此时,杨国忠只觉自己焦头烂额,他万万没有想到安禄山会出兵河东,他前两天还在李隆基面前信誓旦旦拍胸脯保证,安禄山绝对不会有异心,可现在....杨国忠只觉得心中苦涩无比,安禄山送来的黄金原本是那么黄澄澄地诱人,可现在,那些黄金竟变得沉重无比。

 

     “杨相国很悠闲嘛!”

 

     一个声音忽然从身后传来,杨国忠一转头,只见陈希烈背着手站在门口,似笑非笑地望着他。

 

     “我哪里悠闲了,陈尚书说笑了!”

 

     杨国忠打了个哈哈,他实在反感陈希烈这个时候来找他,眉头一皱道:“陈尚书有什么事吗?”

 

     陈希烈走了进来,也不用杨国忠,便直接坐在榻上,阴阴一笑道:“其实杨相国应该很紧张才对吧!”

 

     杨国忠心中猛地一跳,警惕地瞥了他一眼,难道他也知道了吗?不可能,谁会把消息透露给他?

 

     他装糊涂道:“陈尚书在说什么,我一点儿也听不懂,如果陈尚书没有别的事,那我要休息了,陈尚书请吧!”

 

     陈希烈见他下了驱逐令,便站起身,哈哈一笑道:“可惜啊!可惜!”

 

     他一连说了两声可惜,便扬长而去。

 

     陈希烈这辈子最悔恨的一件事就是投靠了杨国忠,当初杨国忠权势如日中天,而李林甫日渐衰败,他羡慕其权势,便脱离相国党,投入了杨国忠的怀抱,不料李隆基却不容许杨党一家独大,便罢免了他的左相之职,而改任刑部尚书,把左相之位给了王珙,这也就算了,可谁又想到贵妃突然失宠,被武贤仪掌了后宫,杨国忠的后台轰然坍塌,谁都看出杨国忠做不了几年相国了,且不说杨国忠没有后台,能力也不行,更重要是一旦皇长孙上台,杨国忠肯定完蛋,一些准备依附杨国忠的大臣纷纷改弦易辙,而不少已经依附了杨国忠的中下级官员也另投了王党和东宫党。

 

     陈希烈便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状态,他背叛相国党,已经背了一种不忠的名声,如果他再脱离杨国忠,那他的名誉就算彻底完蛋了。

 

     陈希烈的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就自然转移到杨国忠的头上,他恨自己有眼无珠,但更恨杨国忠拉自己下水,今天,他从报信兵口中得到安禄山进军河东的消息,这个消息就像一把刀,陈希烈意识到,这把刀可以狠狠地捅杨国忠一下,杨国忠前几天可是当着他的面夸赞安禄山忠心,这下看他怎么解释?

 

     他来找杨国忠本来是想先狠狠奚落他几句,再看看杨国忠的惶恐模样,最后再向李隆基告状,不料杨国忠竟然如此冷淡他,这更加定了他告倒杨国忠的决心。

 

     出了大帐,他便立刻冒雨向李隆基的大帐快步走去,天空雨雾蒙蒙,片刻陈希烈便被淋湿了身子,他小跑着来到了李隆基的大帐前,几名侍卫却拦住了他,“陈尚书请留步!”

 

     陈希烈连忙拱手道:“我有紧急大事要向圣上禀报!”

 

     侍卫为难道:“陈尚书,现在圣上身体不适,不太方便。”

 

     陈希烈眼角余光向后一瞥,只见杨国忠也快步向这边走来,显然是来阻止他,他心中大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