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4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步兵的支持,印军装甲部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一味进攻,很容易遭到伴随巴军装甲部队作战的巴军步兵的围歼。要知道,在依托阵地的防御作战中,只要拥有合适的反坦克武器,步兵就能成为装甲部队的克星。如果减缓进攻速度,就无法顶住巴军装甲集群的冲击,甚至会被巴军装甲集群切割包围。

可以说,打到这个时候,印军已经失败了。

当然,印军也不是无所作为,至少在面对面的坦克决战中,M1A5的140毫米电热化学炮表现出了足够的威力。不是DZ…21P的装甲防护不够强大,而是巴军一直舍不得为其采购增强型装甲组件。

DZ…31A量产之前,中国北方重型装备集团公司(被中重集团并购,是共和国两大地面装备生产商之一)就针对DZ…21A的防护问题进行了改进,研制了增强型装甲组件。因为共和国陆军已经决定采购DZ…31A,所以增强型装甲组件完全针对采购了DZ…21系列主战坦克的海外用户。按照北方重装开出的售价,1套增强型装甲组件的售价为750万元,相当于DZ…21P单价的40%,能够使DZ…21P的防护能力达到DZ…31A的水准,将其服役时间延长20年以上。因为巴基斯坦是DZ…21系列主战坦克的最大海外客户,所以北方重装还专门派人去巴基斯坦推销。问题是,巴基斯坦陆军一直想购买DZ…31A,希望获得生产许可证,对改进DZ…21P没有多大兴趣。

正面冲击中,至少有30多辆DZ…21P被M1A5的贫铀穿甲弹击穿了正面装甲。

不得不说,印度陆军的“非对称发展”收到了效果。如果M1A5采用的仍然是M1A3的140毫米坦克炮,而不是电热化学炮,根本不可能打穿DZ…21P的正面装甲。半岛战争期间,美军的M1A3就是因为火力过弱,才败在了共和国陆军的DZ…21A手中。印度陆军不惜重金,从德国购买了140毫米电热化学炮,虽然没有全面提高M1A5的防护能力,却有效的提高了M1A5的火力,使其具备与DZ…21P对抗的基础实力。

当然,仅有火力,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半个小时之内,印军3个坦克营全军覆没,近140辆M1A5被DZ…21P摧毁。

更重要的是,印军损失的坦克是“硬损失”,在印军全面溃退的情况下,装甲抢救部队没有时间把受损的坦克拖回去,甚至不得不抛弃一些原本可以修复的坦克。巴军第7装甲师要幸运得多,虽然有30多辆DZ…21P被打穿了正面装甲,但是只有11辆彻底报废,另外20多辆均被装甲抢修车拖了回去,返厂修复之后,又能投入战斗。

半个小时的装甲战,完全体现出了双方的“质量”差距。

直到这个时候,袁晨皓才让巴军陆航的武装直升机群上场。

趁着印军装甲集群全面溃退的机会,上百架巴基斯坦陆军的WZ…15PZ型武装直升机发起了最后的攻击。

作为WZ…15系列武装直升机的终极改进型号,WZ…15PZ不但拥有更强的武备,而且战斗重量比WZ…15A增加了6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用来增强战场生存能力,比如增强座舱与发动机舱的装甲厚度,加强机身结构等等。为了不降低飞行性能,WZ…15PZ的两台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在WZ…15A的基础上增加了75%,同时采用了五叶浆翼。作为最后一代武装直升机的最终型号,WZ…15PZ的绝大部分作战性能都超过了印军的AH…72I,在某些方面甚至不比QW…26B差。

即便只是普通型号,武装直升机也是坦克的最大克星。

作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冷战期间诞生的新机种,武装直升机自诞生的那天开始,首要任务就是反坦克。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各国都在探索对付武装直升机的方法,比如为坦克配备可以打击超低空目标的炮射导弹,但是在与武装直升机对抗的时候,受到自身性能的限制,坦克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如果不是垂直起降低空攻击机的出现,武装直升机至今都是超低空霸主。

所谓兵败如山倒,溃退开始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5日凌晨0点25分,第7装甲师在武装直升机群的掩护下,开始向东攻击。

为了达到最大突击效果,袁晨皓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第75炮兵旅。

炮击从0点3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2点30分,整整2个小时!

炮击的重点仍然不是印军装甲部队,而是提前开始撤退的印军步兵。从一开始,炮火就越过印巴国境线,落在了印度境内。

到这个时候,巴军作战参谋已经对袁晨皓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重点炮击印军步兵,不是为了消灭更多的有生力量,而是阻止印军进入防御阵地,为第7装甲师发动反击创造机会。

以当时的情况,印军装甲部队全军覆没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如何在越过印巴国境线之后,让第7装甲师走得更远一点,才是袁晨皓追求的目标。

0点45分,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术航空兵再次参战。

这时,裴承毅干预了袁晨皓的战术指挥工作,没有让袁晨皓把共和国空军的战术航空兵派上去。

即便如此,对战局也没有多大影响。

随着反击开始,第7装甲师不但让第71坦克旅以最快的速度向东挺进,还让之前跟随第71坦克旅作战的第72与第73装甲旅在装甲集群后面展开,扩大进攻宽度,撕开印军的边境防线。

在第7师的少将师长准备把第74步兵师投入战斗的时候,袁晨皓立即下达了相反的命令,要求把第74步兵师留在后面,充当战术预备队。

这一命令及时纠正了巴军的错误。

不管怎么说,东面的印军有5个师,8万余人。第7装甲师只有3万多人。虽然在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下,第7装甲师歼灭8万敌军不是大问题,但是要在数个小时之内吃掉这么多的敌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换句话说,当印军的防御空间缩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进攻难度就会大增。狗急尚且跳墙,更别说几万军人了。如果巴军过早的投入全部力量,没有留下战术预备队,在印军发起反击时,就没有兵力可以调用了。

事实证明,袁晨皓的判断相当准确。

2点30分,巴军越过印巴边境线,进入印度境内。

印军减缓了撤退速度,开始进行小规模反击。

这时,巴军指挥官差点犯了相反的错误,那就是过早动用预备队。

在袁晨皓的明确命令下,第74步兵旅才留在了后面。

在稳步推进的情况下,第7装甲师以平均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向东前进,缓慢的压缩着印军的机动空间,迫使印军以添油的方式发动战术反击,消耗印军的有生力量。

5点50分,第7装甲师将战线推进到了菲罗兹布尔,也就是拉贾斯坦运河西岸。

到此,印军已经无路可退。

经过一个晚上的战斗,8万印军只剩下了不到3万,大约有7000名印军战死,2万多印军做了战俘,另外2万多印军零星分布在巴军战线后方,正在遭到协同第7装甲悼作战的另外2个巴军师的猛攻。

直到这个时候,袁晨皓才吹响了总攻的号角。

随着第7装甲师的4个战斗旅,第72步兵师的2个战斗旅投入战斗,被围困在拉贾斯坦运河西岸的印军只有两种结局:要么缴械投降,要么战死沙场。

毫无疑问,绝大部分印军官兵选择了前者。

作为二线部队,5个印军师的绝大部分官兵都是贫民出身,参军服役的主要目的不是为国家服务,而是混口饭吃。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谁愿意死得不明不白呢?

此时,另外两个方向上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卷十 龙腾九天

第80章 死亡之路

与卡苏尔会战同时进行的,还有由印度西北集团军群B集团军主导的查谟会战。

查谟位于克什米尔西南部,紧邻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东北部锡尔亚科特。虽然在很多地图上甚至找不到这座人口不到5万的小城市,但是在克什米尔地区,查谟是与斯利那加同等重要的战略要地。

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前,查谟由印度控制,是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最重要的军事据点之一。第四次印巴战争期间,巴军全力攻打斯利那加,为了达到牵制印军主力部队,阻止印军增援斯利那加的目的,巴军出动最精锐的山地步兵师,在空军与远程炮兵的支援下,攻占了查谟。按照巴军当时制订的作战计划,占领查谟后,还将攻打紧邻克什米尔的伯坦果德,切断印度与克什米尔地区的主要地面通道,为控制整个克什米尔地区奠定基础。只是巴军的胃口太大了,而且共和国并没有发动地面战争的计划,所以在第四次印巴战争结束前,巴军不但没有能够把停火线推进到伯坦果德,甚至因为在查谟投入了太多的兵力,最终没能占领整个斯利那加。从克什米尔的战略局势来看,巴军为了查谟,丢掉部分斯利那加城区,不是得不偿失。战后,印度媒体一度疾呼,由巴基斯坦控制的查谟,就是顶在印度心口上的一柄匕首。巴军控制了查谟,等于绕过了严密设防的斯利那加,能够在2日之内到达伯坦果德,在10天之内到达昌迪加尔,在1个月之内兵临新德里。

正因为查谟如此重要,所以印巴双方一直在该地区角力。

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巴基斯坦在全面削减军费,加强国民经济建设的情况下,仍然投入巨额资金,修建了从斯利那加到查谟的高等级公路,在沿途设置了多处军事据点。为了巩固查谟的防御力量,巴军聘请共和国军事顾问,重新设计与修建了查谟防御体系,力图将查谟变成克什米尔的头号军事要塞。

20年来,印度一直没有放弃打回查谟的想法。在巴军全面巩固查谟的防御时,印军针锋相对的提高了伯坦果德的地位,在伯坦果德设置新的防线,同时在面向查谟方向上部署重兵。为了打下查谟,印度陆军司令部制订了数十套与之相关的作战计划,部分作战计划甚至提到在查谟使用战术核武器!

可想而知,在印巴相互宣战后,查谟再次成为争夺的焦点地区。

4日夜间22点50分,在卡苏尔会战爆发后不到20分钟,印军B集团军就从伯坦果德出发,向查谟推进。

受地形条件限制,印军的主力部队是山地步兵。

巴军早就料到印军会攻打查谟,所以在印军发起进攻的时候,巴军已经严阵以待。

与印军一样,巴军的主力也是山地步兵。

似乎对山地作战很有信心,巴军并没有向前线指挥部求援。

实际上,裴承毅也不打算插手查谟方向上的作战行动。

对交战双方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过于糟糕的地理环境。换句话说,从伯坦果德到查谟,复杂的地形成为了防御一方的天然屏障。当初巴军在占领查谟后,没能迅速向伯坦果德推进,也与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因为在巴基斯坦工作了2年,所以裴承毅很清楚查谟的情况。

第四次印巴战争后,印度在制订攻打查谟的作战计划,巴基斯坦也在制订守卫查谟的作战计划。

战后,巴基斯坦陆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总结攻占查谟的经验。

要知道,在前三次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都在打查谟的注意,甚至在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采取过实际行动,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而在第四次印巴战争期间,巴基斯坦陆军非常轻易的打下了查谟,肯定有内在的因素。

按照巴基斯坦陆军总结的经验,攻占查谟的要素有三个:一是制空权,以及由制空权带来的空中支援,与之相关的火力支援;二是在其他方向上的牵制性进攻行动,由此分散查谟守军;三是突然迅速的进攻行动,特别是不依赖道路交通体系的低空突击。不管是巴军还是印军,都只有在具备这三个要素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打下查谟。

根据总结出的经验,巴军在共和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调整了查谟的防御部署。

制空权是空军的任务,巴基斯坦陆军没有多少发言权。按照巴基斯坦陆军的评估,只要与共和国的同盟关系没有改变,那么在未来的战争中,巴基斯坦空军就有足够的能力夺取制空权。

巴基斯坦陆军能做的,就是在另外2个方面做准备。

为了达到牵制印军的目的,巴基斯坦陆军全面加强了斯利那加北部城区的防御,让斯利那加与查谟相互依托,相互支撑。如此一来,不管印军攻打查谟、还是攻打斯利那加,都会受到另外一个方向上的牵制。而以克什米尔地区的交通条件来看,印度陆军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持两个方向上的进攻行动。虽然印军在20年间也调整了陆军的兵力结构,重点发展以低空突击部队为主的山地作战部队,但是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印度陆军仍然得依靠地面交通系统,不可能像共和国陆军那样,以低空突击的方式发动进攻。为了万无一失,巴基斯坦陆军在构筑查谟防区的时候,非常重视防空,特别是对付超低空目标的防空力量。也正是如此,部署在查谟的巴军步兵配备了更多的防空武器,甚至组建了专门的防空部队。巴军做得更绝的是,在几乎每一处可以供直升机起降的地点都埋设了大量遥控感应地雷,不给敌人一块进行机降的空地。

与巴军相比,印军更加重视进攻,毕竟打回查谟是头等大事。

为此,印军的山地部队在2025年左右开始全面变革,以往的山地部队,基本上就是能够在高原地区与崎岖地形条件下作战的步兵部队。在得到美国的全力支持之后,印度陆军半数以上的山地部队转变为了低空突击部队。仅在藏南冲突之前,印度就从美国采购了上千架直升机(大部分都是免费获得的美军淘汰装备)。到战争爆发前,印度陆军总共装备了2500架直升机,其中近八成是能够在高原地区活动的CH…60M与CH…47I,适合用在平原战场上的武装直升机反而偏少。由此可见,印度陆军非常重视山地作战,甚至把山地作战部队当成了主力。

问题是,没有制空权,低空突击部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当印度陆军开始向查谟推进的时候,不得不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原本应该用来运载进攻部队的直升机,要么躲在地下洞库内,要么撤到了南部地区,山地作战部队恢复了本来面貌,只能徒步或者搭乘车辆前往战场。

掌握了这一情况之后,裴承毅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让空军安排2个中队的J…16A战斗机在克什米尔上空巡逻之后,裴承毅没有给巴军提供太多的支援。

以印军的突击速度,就算没有阻挠,最快也要花2天时间才能到达查谟。

2天之后,战场上是个什么样子,谁又说得准呢?

当然,巴军指挥官没有裴承毅这么轻松。

印军出发之后,巴军就把重点转向了查谟。虽然不能丢掉卡苏尔,但是相比而言,查谟更加重要。

同样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巴军只能用步兵打阵地防御战。

如此一来,在21世纪30年代中叶,出现了一场很奇怪的战争,交战双方都没有大规模动用装甲力量,也没有大量投入空中力量,而是出动成千上万的步兵,在一块荒芜贫瘠的土地上展开“肉搏战”。

不管有没有人愿意相信,这就是一场步兵之间的对决。

印军的进攻打得很顽强,因为从斯利那加南下的巴军主力将在6日夜间到达查谟,如果不能在此之前攻占查谟,就将失去占领查谟的机会。更要命的是,巴军主力从斯利那加南下的目的是参加拉合尔方向上的作战行动,如果让巴军在拉合尔方向上发动反击,印军就将失去战役主动权。对印军来说,攻打查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且必须在6日傍晚之前占领查谟!

巴军的防御打得很顽强,因为丢掉查谟,等于葬送5个主力师。

战斗中,印军拥有兵力上的优势。

印军总共投入了8个师,并且将唯一的装甲师打散编制,协助前线主攻的步兵师。8个师的总兵力超过10万,即便间隔1米排成一排,也能从查谟一直排到伯坦果德了。如此庞大的兵力,对仅有2个步兵师的巴军来说,绝对是艰巨考验。

巴军的唯一优势就是火力。

因为查谟与伯坦果德的直线距离超过80千米,距最近的印度城镇在40千米以上,所以除了伴随步兵与装甲兵前进的少量火炮之外,印军只能动用为数不多的远程火箭炮,几乎所有身管火炮都派不上用场。

与印军相比,巴军完全不存在火力问题。

获得共和国提供的电磁炮系统之后,除了为几个主力装甲师配备独立炮兵旅之外,巴军把半数以上的电磁炮系统编在了由军区与集团军指挥的炮兵旅中,其中两个炮兵旅部署在距离查谟不到100千米的杰赫勒姆与古杰拉特。因为巴军电磁炮的射程超过150千米,所以两处地点的炮兵旅可以在不转移阵地的情况下,为查谟守军提供炮火支援。2个炮兵旅,总共12套电磁炮系统,216门电磁炮,其火力投掷能力相当于6个传统炮兵旅,或者4个火箭炮旅。

在山地防御作战中,炮火的重要性超过了空中支援。

可以说,巴基斯坦军队与印度军队最清楚炮兵在山地作战中的意义。

数十年来,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炮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