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4年第4期-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心里都明白,罗老师这样警告华大傻,是指他的“地排车”。 
  那时街上的小孩子正时兴玩一种“地排车”。 
  这种车的构造很粗糙,只是用两根木条和几块木板钉成一架木排子形状,底下再安装四个轴承当轱辘,玩的时候只要匍匐在上面,一只脚用力向后一蹬,“地排车”就可以在马路上飞快地跑起来。华大傻也制造了一架这种“地排车”,但他的确与众不同,看上去比别人的要大,也更为结实,而且四个轱辘没有使用轴承,而是从输电设备厂附近捡来的废瓷别子。这种瓷别子原本是安装到高压线塔上用来固定高压电线的,它的形状看上去很像车轱辘,而且由于是陶瓷制作也非常耐磨。华大沙将它们装到车轴上,为了减震还在外面套上一层坚实的胶皮圈,又搞了一个简单的传动装置,而最为惹人注目的是,他还安装了一只简易的小型汽油发动机,用一只方形塑料桶当油箱,将其固定在“地排车”的表面,这样,他驾驶的时候只要将身体趴到车上,两手搂着汽油桶,轻轻一拽引擎的拉绳就可以将车发动起来,然后,这架“地排车”就会如同一只撒腿的兔子在马路上四处乱撞跑得疯快。这当然还称不上动力车,只能算是一种很简陋的动力装置,但这种动力装置一上路就显示出其新奇之处,同时也暴露出致命的弱点。它由于速度太快,控制起来就相对困难,尤其是转向和制动,而更危险的是,华大傻驾驭时是要趴在上面,倘若前方遇到什么障碍物,一旦转向和制动不及时就会一头撞上去,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华大沙一发现这个问题,立刻就对这架动力装置做了修改,在增强转向和制动功能的同时,还在车前安装了一只用充气橡胶制作的“A”形清障架。这种清障架的功能有些像蒸汽机火车头前面的那个清障装置,在行进过程中遇到一般的障碍物如果绕不及时,可以将其挑出去,即使撞上较大的障碍物,也能起到一定缓冲作用。 
  华大傻曾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驾驶着他这辆新颖独特的“地排车”来学校上学,当时在全校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那时我只有四五岁,还没上学,后来据亲眼见过的人说,在那个早晨,几乎全校同学连各年级的老师都被惊动了,大家围拢来挤得风雨不透,只在中间让出一条通道,就那样看着华大傻驾着他的“地排车”轰然驶过。 
  其实罗老师早就警告过华大傻,说他这样搞下去弄不好会出危险。 
  后来事实证明,罗老师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据说早在华大傻研制阶段,罗老师得知此事后,就曾与他有过一番对话。 
  罗老师是在一天中午临放学前的十几分钟,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很认真地对华大傻讲这番话的。当时罗老师对大家说,现在街上的孩子都爱玩一种“地排车”,这很不安全,街上来往的车辆那样多,不仅影响交通,搞不好也会造成交通事故。 
  罗老师说,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去玩那种东西。 
  应该说,罗老师这样D丁嘱大家是很正常的,即使在今天,小学或中学的班主任老师仍会这样教育学生。但接着罗老师将话锋一转,就又说到另外一件事情。罗老师说,此外还有一件事,大家放学后最好呆在家里,踏踏实实地复习功课,写一写家庭作业,写完了作业唱唱歌啊,想一想老师给你们讲过的事情啊,这都很好,千万不要胡思乱想,更不准去搞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这样弄不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罗老师说到这里,就将华大傻叫起来。 
  罗老师问,听说,你最近也在做那种“地排车”? 华大傻说,是。 罗老师又说,我还听说,你准备在“地排车”上安装发动机? 
  华大傻又点点头,表示承认。 
  罗老师问,是……什么发动机? 
  华大傻说,汽油发动机。 
  罗老师立刻伸长脖颈,把头向前探出来,你是说……汽油发动机? 
  华大傻说是,是汽油发动机。 
  罗老师又慢慢把头收回去,与此同时摇了一下,说,在“地排车”上安装汽油发动机?在那种破木板钉的“地排车”上怎么可能安装汽油发动机?真是笑话! 
  罗老师说到这里,就又把头转向全班同学。 
  他问,大家知道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吗? 
  全班同学立刻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知——道——! 
  罗老师说,好,等有时间,我来给大家讲一讲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然后,他又对华大傻说,一只真正的汽油发动机,是不可能随便安装到什么地方的,它由于转速很高,所以对传动装置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这不是轻易就可以做到的,明白吗? 
  罗老师这样说罢点了点头,又冲华大傻微微一笑说,好吧,你坐下吧。 
  华大傻并没有坐下,也不说话,就那样眨着眼一下一下地看着罗老师。 
  罗老师问,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华大傻仍然不说话。 
  罗老师嗯一声说,我知道,你懂的事情很多,也很聪明,但聪明要用在正道上,比如课本上的内容啊,老师为你们讲过的知识啊,要记就记这些东西,不要总想些莫名其妙的事。罗老师这样说着,将那只夹香烟的手用力一挥,以这个习惯性的动作得出结论说,今后不要再搞这种事了,你那台所谓的“动力地排车”是搞不成的,无论如何搞不成! 
  罗老师断言,华大傻的“动力地排车”搞不成。 
  所以,在那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当华大傻驾驶着他制作的“地排车”来学校上学时,就令罗老师大为吃惊。当时罗老师站在许多老师和同学的中间,面孔像竹帘一样耷拉着,两只眼却用力睁大起来。但是,罗老师的脸上很快就又恢复了常态。罗老师回到班里并没提及此事,只是在那天临放学时,很严肃地向全班同学宣布了一条纪律,他对大家说,今后无论谁,都不准去玩曾被老师宣布带有危险性的东西,否则不仅写检查,还要停课! 
  罗老师这样说完又补了一句,还要请他的家长! 
  罗老师在宣布这条纪律时,眼睛有意无意地朝华大傻那边瞥了一下,然后,就又将目光睃向立在教室墙角的那架“动力地排车”。罗老师这话是什么含意,全班同学当然心知肚明。因此,当罗老师向大家问,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 
  全班同学立刻齐声回答:听——明——白——啦——! 
  那以后没过多久,华大傻果然就出事了。 
  华大傻出事是在一天傍晚。那时为学生上下学方便,我们学校门外的马路有一段较宽,很像一片开阔的空场。那天放学后,华大傻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仍然驾驶着他那架“动力地排车”在空场上跑来跑去。当时空场上很清静,华大傻一定是想试一试这架“动力地排车”的极限速度,所以就越开越快,发动机也随之发出震耳的声响。 
  也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在我们学校附近有一家运输场,过去只是一个畜力运输社,里面养了许多骡马,后来随着城市发展牲畜都被淘汰掉,换了汽车,运输社也就更名为“东方红汽车运输场”。在那个出事的傍晚,“东方红汽车运输场”出去拉货的汽车陆续开回来,学校门前的那片空场也就渐渐繁忙起来。起初华大傻对身边开过的汽车并没有太在意,他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他的“动力地排车”上。但就在这时,一辆南京产的“嘎斯牌”大型货运卡车突然朝他驶来。事后据目击者说,这辆“嘎斯车”开过来时速度也相当快,而且由于工作一天,大概驾车司机已有些疲劳,所以反应也就相对慢了一些。不过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华大傻的那架“动力地排车”过低,他驾驶它时几乎是趴在地上,而“嘎斯车”的驾驶室又非常高,这就使匍匐在“地排车”上的华大傻很难进入司机视野。但尽管如此,应该说,那辆“嘎斯车”的司机反应还是相当及时,当他发现从斜刺里突然蹿到自己车前的华大傻,一脚就将刹车踩到底,车后拉出两道黑黑的轮胎印迹足有十几米远,制动片也随之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叫。但是,这辆“嘎斯车”的行驶速度毕竟太快,而且华大傻的“动力地排车”又是从斜刺里冲过来的,这就有了一些迎头相撞的意味,因此无论是两辆车的速度还是冲力,也就大大增加。当时华大傻的反应速度比那辆“嘎斯车”的司机还要快,他连忙调整方向,使他的“动力地排车”转头朝另一个方向冲去。在此之前,华大傻已对转向装置做了改进,不仅更加灵活,也大大提高了转向的灵敏度,但这一来也就使这起事故变得更为严重。当时华大傻将转向手柄轻轻一推,他这架“动力地排车”立刻调转方向,与此同时巨大的离心力也使他无法再去顾及制动装置,于是,这架“动力地排车”就像发了疯似地在“嘎斯车”的两个车轮前一掠而过,然后划了一道角度很小的弧线就一头朝街边的马路牙子撞去。安装在车前的那个“A”字型缓冲装置在如此大的冲力下显然已失去作用,这架“动力地排车”撞到马路牙子上立刻发出响亮的一声,直到翻在路边,发动机仍还冒着蓝烟嗡嗡地转动,看上去就像一只正在狂奔的乌龟突然被掀翻过来,四只爪蹼仍然朝天一下一下地蹬动。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当那辆“嘎斯车”的司机和路边目击了整个过程的人们朝这边跑过来时,华大傻却不翼而飞,人们找遍四周,甚至 
连他有可能沿着惯性飞出去的最远距离都找遍了,却仍然没有找到踪影。后来两个交警闻讯赶到。就在这两个交警忙着用皮尺丈量出事现场时,突然发现了问题。那时的交警在春夏秋季还穿白色制服,其中一个交警正手拿皮尺撅在地上,突然就觉得有一滴温热的东西落到脖颈上,再看,又有一滴落到自己的衣袖上,竟是猩红颜色,猩红的一滴液体落到白色制服上,可以想象非常的刺眼,而且立刻绽放开来又慢慢洇进布丝,看上去就如同一朵盛开的梅花。这位交警已四十多岁,毕竟有些经验,他先是一惊,然后慢慢抬起头朝上望去,果然,就发现了倒挂在树上的华大傻。 
  华大傻倒挂在树枝上的样子很奇特,也非常骇人,他就像是一只栖息在树上的巨大蝙蝠,而且,浑身上下竟无一点外伤,只在鼻子和耳朵里流出几缕涓细的血水。 
  事后警方在调查事故原因时,对这辆肇事的“动力地排车”进行了仔细检查。这辆车的设计和具备的性能使他们大感惊讶,据一位对动力车研究颇深的老交警推测,这架看似不起眼的“动力地排车”一旦开动起来,可以达到的速度相当惊人,当然,它所具有的危险系数也就可想而知。警方分析,在出事时,一定是由于这辆“动力地排车”的行驶速度过快,所以当它一头撞向马路牙子时,驾驶它的华大傻也就随着一股巨大的前冲惯性像个鞍马运动员一样腾空而起,然后空中翻腾两周半,就那样倒挂在了树上。 
  那一次将华大傻从树上弄下来很费了一番周折,由于他那样摇摇欲坠地倒挂在树梢上,又不知死活,救援的警察也就不敢贸然动手,惟恐稍有闪失让他大头朝下地掉下来,那样即使没有撞死也会被活活摔死。后来警方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终于还是没能将他弄下来,只好又求助于消防部门。消防队开来一辆紧急救险车,架起云梯,才将华大傻像一枚果实似的从树上摘下来。华大傻的浑身已软得像一团棉花,显然,没必要再送去医院。 
  这件事在学校引起不小的轰动。校方当即决定,借此事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罗老师也更加理直气壮,那时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早说过,华大沙那样会出危险的,肯定会出危险,怎么样,他不听老师的话,到底出了危险!”后来在罗老师的一再要求下,学校还从交通管理部门借来当时拍摄出事现场的照片,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图片展,将华大傻那辆被撞得面目全非的“动力地排车”和他倒挂在树上的恐怖照片贴得满楼道都是。罗老师也在一次全校师生大会上,被学校安排做了一次很长的报告。罗老师在做那次报告时说到后来就已声泪俱下,他哽咽着告诉坐在台下的所有同学,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老师所说的话不会害大家的,从华大沙同学这次血的教训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不听老师的话,只会是这样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罗老师这样说着,又无比深情地向台下问了一句,大家说,应不应该听老师的话? 
  当时坐在台下的所有同学立刻异口同声响亮地回答:应——该——! 
  华二傻比他哥哥华大傻小六岁。 
  华二傻入学时,罗老师已送走那一届毕业班,又来一年级当班主任。 
  尽管那时罗老师还不知道,这个华二沙就是当初那个华大沙的弟弟,但他一接手这个班,立刻就对华二傻有些反感。罗老师一向有个习惯,每接手一个新班,都要搞一至两周班风教育,在立下规矩的同时,也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老师的绝对威信。这时他训话的神情极其严厉,内容也极具知识性,还总要旁征博引大量古今中外的事例和掌故来作为自己讲话内容的佐证,同时,也会以先前他教过的某届某某学生作为例子,来说明如果不听老师话会产生的严重后果。那一次在班上,当罗老师又讲到这个问题时,就举出了华大傻当初被撞死那件事。当时罗老师并不知道华大沙的弟弟华二沙就坐在下面,同学们却知道,于是就都歪过头来,一边偷偷地看他一边吃吃地笑。起初华二傻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后来周围的同学越笑越起劲,他的脸色就开始涨红起来。 
  偏巧在这时,罗老师突然将华二傻叫起来。 
  罗老师这时已由华大傻被撞死那件事又讲到了艰苦朴素问题,罗老师说,艰苦朴素是什么?艰苦朴素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也就是说,艰苦朴素的关键在于废物利用,但是,如果我们搞不好,一些原本有用甚至用处很大的东西,也会变成废物,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问题,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浪费问题。 
  罗老师说,所以,这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罗老师就是讲到这里突然将华二傻叫起来的。他对华二傻说,华二沙同学,听说你很聪明,还没上学就能在家里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小东西,那么你来为我们举出一个例子,在咱们学校,什么东西曾经有用,而后来又变成废物了呢? 
  华二傻眨着眼想了想,搞不懂罗老师提的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意思。 
  其实罗老师在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已经明显提示他,他一边说话,两眼还朝窗外用力瞥一下,又瞥了一下。但华二傻依然愣呆呆地看着罗老师,一脸的不知所云。 
  罗老师哈的一声说,就在眼前嘛!你怎么看不见嘛! 华二傻还是一脸茫然。 罗老师摇摇头说,看来,你的脑子也并不比别的同学聪明多少嘛! 
  罗老师这样说着挥挥手,示意让华二傻坐下。 
  罗老师所指的,是堆在窗外院子里的一堆白蜡。据说再早学校附近的街道居委会曾组织起一伙家庭妇女搞了个绱鞋社,专门做一些“实纳帮”、“千层底”的灯芯绒布鞋,冬天也做各种棉鞋,搞得非常红火。后来随着销路越来越好,家庭妇女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于是其他居委会也都纷纷效仿,一时街上到处都挂起“绱鞋合作社”或“绱鞋互助组”的招牌。这件事我还有一些印象,那时走在街上,常能看到围坐在树荫下的妇女,她们说笑着一边绱鞋一边聊天,街角的墙根里也到处晾晒着用浆糊打起的布来。这样一来,绱鞋用的蜡线也就成为紧俏商品,商店里一时很难买到。后来我们学校得知此事,就组织起学生搞课外加工,从工厂弄来一些废弃的白蜡,专门为一些大的绱鞋合作社加工蜡线。那大概是校办企业最原始的一种形态,操场上经常架起一口大锅,里面用熔化的蜡汁煮着一些细细的棉纱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时学校搞这种课外加工绝非像今天为利益驱动,而仅仅是出于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的目的。再后来不知为什么,绱鞋社纷纷解散了,再没有人需要蜡线,于是那些白蜡也就丢弃在学校的院子里,渐渐被太阳晒得化成一团,又沾了许多泥土,成了一堆碍事的废弃物。据说学校曾准备将这些白蜡当垃圾清除出去,但有关管理部门坚决不允许,说白蜡是易燃品,属特殊物质,根据国家管理规定不准随意丢弃。 
  于是,学校只好将这些东西就那样堆放在院子里。 
  罗老师在向华二傻提问时,显然是指这堆白蜡。 
  罗老师示意让华二傻坐下,然后为大家讲,比如那堆白蜡,它过去是用来浸棉纱绳的,棉纱绳被它浸透再绱鞋就可以更结实,也不怕泥水,同学们,它是不是很有用? 
  大家立刻回答,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