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8中国部分-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担子倾斜了。” 

     彭永思一听,心中有了底,对地方官说:“你们一行人随我同行。”说 

完就关照备轿,将那块石头装于轿中,沿着地方官来的那条路往回走。 

     一路上,彭永思细心察看路边的石头,只要遇到与它有些相像的石头, 

就拾起来,居然拾了十几块,拿来比较,却又不相像。 

     走着走着,便到昨夜地方官打点住夜的客店。店主外出迎接,一见地方 

官等人,面露惊慌之色,但随即正常。这一闪的神情已被彭永思看在眼里, 

但他丝毫不露声色。 

     傍晚,彭永思装作散步,在客店旁踱来踱去,忽见竹林处有人私语,细 

窥,只见地方官的侍从正和店主在窃窃说着什么。彭永思仍不惊动他们,转 

到后屋见角落处有堆乱石,上面有许多虫窝。上前捡起一块石头细瞧,心中 

大喜:此石与饷银箱中的极为相似。 

     彭永思把石头带到客店,当即吩咐手下就地升堂,并唤来店主和地方官 

的侍从。 

     众人到齐,彭永思正色道:“关于饷银失窃一案,本官已有眉目。今日 

且看我审问石头。” 

     众人不解。石头何能语言?如何审得? 

     只见彭永思微微一笑,取出饷银箱中的石头,和那一路上捡到的石头, 

叫地方官的侍从和店主一一比较,都说:“不像。” 

     彭永思又拿出刚才捡到的石头给他们看,问:“像吗?” 

     两人则都说:“像!” 

     彭永思听罢厉声说:“这种石头为什么出在你的后屋呢?”店主顿时失 

色,无言以对,只得伏罪招认:原来他和地方官的侍从是共同盗窃银子的罪 

犯。 



                              胡县官断替罪案 


… Page 17…

     河北省有一位姓胡的县官,某天受理这么一桩奇案:有个瞎眼的中年男 

子来到县衙门,声泪俱下地说,自己在狂怒中不慎失手打死了年老的父亲, 

要求胡县令给他治罪。 

     胡县令随即去现场查勘。进门一看,只见一位白发老翁面朝黄土,倒在 

血泊中。胡县令发现死者后脑勺有三个伤口,这些伤痕有规则地分开排列着。 

胡县令心生疑窦,这似乎不像一个瞎子干的。他不露声色地对瞎子说道:“你 

杀了人,是要抵罪的。跟我们走吧!你这一去再别想回来了!家里还有什么 

人?叫来和你诀别!” 

     瞎子脸色阴沉地说,家里仅有一个儿子。儿子被传来了,畏畏缩缩地站 

在瞎眼父亲的身边。此时,胡县令在一旁大声地说道:“你们父子有什么话 

就快说罢,今天可是最后的机会了!” 

     听罢这话,儿子抓住了父亲的手,低头呜咽起来。父亲也哭着对儿子道: 

 “儿啊,以后可要好好做人,只要你今后好好地过日子,你父亲此去也没什 

么牵挂了。不要想念我,我眼睛瞎了,也不值得想念!”那儿子神色凄然而 

又慌乱,一语不发地低着头。 

     县官立即喝令他儿子退下。过了一会儿,他又叫瞎子退下,立即将那儿 

子叫来铁青着脸高声叫道:“刚才你父亲把一切都招认了,是你打死了你祖 

父,还想要你父亲来抵罪,你知道该当何罪吗?还不快招供?否则……” 

     那儿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哆嗦着说:“我确实打死了祖父,但我 

父亲前来投案认罪是他自己的主意,这跟我不相干,请大人饶命!”说完连 

连磕头。 

     原来他家共有四口人,他还有位叔叔,那老翁由于大儿子是瞎子,所以 

常常偏袒小儿子。这孙子就记恨在心,趁着有一天老翁一人在家,抡起石块 

就砸。父亲回来可吓坏了,为了门庭这条根,就想出了替罪的办法。 

     事后,人们惊奇地问胡县令怎么会得知其中的曲折。胡县令说:“你想 

啊。瞎子发怒打人,一般都是乱砸一气,而那三处伤口却排得清楚整齐,这显 

然是眼明之人所干的!我一看现场,就有怀疑。随后我叫来了他的儿子,故 

意让他们生离死别,一看那儿子不自然的举动、不符常理的神情,我心里就 

有了谱,再趁他心神不宁之时一追问,实情不就水落石出了吗?” 



                              张胜改一字救命 



     从前有个专帮穷人打官司的讼师叫张胜,常能反败为胜,化险为夷。 

     一次,当地流氓刘金宝调戏农民林阿狗的妻子,正巧被林阿狗撞上,两 

人就打了起来。那流氓有些武功,把阿狗打个半死。阿狗妻急了,随手拿着 

一把斧子朝流氓劈去,谁想正劈在要命的地方,竟把他打死了。于是官府把 

阿狗夫妻俩抓到县衙门去。 

     阿狗的穷乡亲请张胜去为阿狗主持公道。张胜查了案卷,见上面的结论 

是:阿狗妻见丈夫被刘金宝打伤,急了,就用斧子劈死了刘金宝……如果按 

照这个结论,会将阿狗妻判为故意杀人罪,这罪名可大了,轻则要判十几年 

甚至无期徒刑,重则要偿命。办案的法吏是张胜的朋友,张胜对他说:“刘 

金宝要入室欺侮女人,而且把阿狗打得要死,阿狗妻是为了自卫才动了斧子, 

按情理应该轻判,请老兄笔下留情。” 


… Page 18…

     法吏说:“已经记录在案,盖上了官印,不能再更改啦。” 

     张胜说:“小弟倒有办法,只需改动一笔,就可救她。” 

      “改一笔就能救人?”法吏忽然想起了两件事: 

     前些时候,斗笠湖口漂来一具浮尸,法吏前去验尸,呈报单上写了“斗 

笠湖口发现浮尸”,湖口岸的老百姓很着急,怕官府因此来找麻烦,敲竹杠, 

张胜就请法吏把“湖口”的“口”字当中加上一竖,改成“斗笠湖中发现浮 

尸”,这样就使湖口的老百姓没了关系。 

     又有一次,有个农民因交不起租,家中的东西全被财主抢去。那农民一 

时性急,奔到财主家夺回一只锅子。财主就告农民“大门而入,明火执仗。” 

张胜知道后,在“大”字的右上角加了一点,就变成“犬”字。这样就显得 

不符合事实了:既“明火执仗”却“犬门而入”,使财主落了个诬告的罪名。 

     法吏想到这里,想看看张胜这次有什么妙计。就说:“我也同情阿狗夫 

妻俩,如果你能改得巧妙,就请吧。” 

     张胜笑了笑,挥笔在“用柴刀劈死”的“用”字上轻轻一钩,改成“甩” 

字。“用刀劈死”,是故意杀人,要偿命;可“甩刀”就不一定致对方死命, 

只是甩得不巧,失手劈死。这样就把故意杀人罪降为误伤致死的过失罪,至 

多判二三年刑。 

     法吏笑道:“你真是改一字救一命啊!” 



                             赵大明善察贼踪 



     有个商人被强盗杀死,一时抓不到凶手。县令严令衙内捕役,限在十天 

内一定要捕获凶手。那些捕役一个个愁眉苦脸,一筹莫展。 

     其中有个叫汪小二的捕役说:“我有个朋友叫赵大明,在邻县当捕役, 

十分聪明,且听我讲个有关他善于明察的故事吧——” 

     这一天赵大明在河边散步,忽然跳上一只空船,对船夫说:“你船里有 

物,我要搜查!”那船夫生气地揭开舱板说:“你搜查吧!”结果里面什么 

也没有。赵大明又命令他打开底板,可船夫坚决不肯,赵大明强行打开一看, 

底下全是金银布匹,下面又有底,都是为了隐藏赃物。赵大明把这船夫押送 

到县衙,一查,原来他是个大盗贼。有人问赵大明,根据什么知道船里有偷 

盗来的赃物?赵大明说:“我远远见这船很小,可是风浪却不能动摇它,而 

且系船的缆绳,拖着小船显得很沉重,所以知道船底里有夹层,而夹底板中 

有东西。那船夫把东西隐藏得那么好,不是赃物又是什么呢?” 

     捕役汪小二讲完这个故事,又说:“你们瞧,善于观察分析的赵大明不 

是比我们强得多吗?为什么不向他求教呢?” 

     赵大明被请来了,他听完案情,说:“既然商人是在船上被杀死的,那 

帮强盗很可能经常出没于水道,我们应该经常在河边察访,看看有什么可疑 

的迹象。” 

     一天,赵大明坐在河边的茶店中,见一条船经过,他放下茶盅,对身边 

的汪小二说:“快叫弟兄们截住那条船,强盗肯定在船中!” 

     那只船上的人被押到公堂一审,果然是杀死商人的强盗。 

     众捕役问赵大明:“您怎么知道船中有强盗呢?” 

     赵大明笑笑说:“很简单,我看见那船尾上晒着一条新洗的绸被,绸被 

上聚集了很多的苍蝇。要知道,人的血迹虽然可以洗掉,可血腥气难以洗掉, 


… Page 19…

那么多的苍蝇聚在上面,很可能是上面有血腥气。再说,船家即使怎么富裕, 

也不会用绸被,而且,绸面不是另外拆去,却连同布夹里一起洗,这就证明 

船上的不是正派人,强盗才会这样大手大脚。” 

     众捕役十分佩服赵大明善察贼踪。 



                              张老翁遗嘱奥秘 



     清朝,某地有位姓张的富户,妻子只生了个女儿便死去。张老视女儿为 

明珠,百般溺爱,养成一副刁蛮习气。待女儿出落成大姑娘后,张老选了个 

上门女婿。成亲后,小夫妻待张老并不孝顺。张老为此十分伤心,寂寞之中 

便重纳一妾。小妾待他百般温柔,照料体贴。过了一年,小妾为他生了个胖 

儿子,取名一飞。奇怪的是,自生下一飞后,女儿女婿一改常态,居然对张 

老孝顺起来。为此,张老心中倒也很高兴。 

     在一飞四岁时,张老染病卧床不起。病危时将女婿唤于床前悄悄说:“我 

将不久于人世,关于财产问题,小妾不是正房,她儿子没有资格继承我的财 

产,财产当归你们夫妇。但你们要养活她们母子,不能让他们饿死在山沟里, 

这就是你们积了阴德了。”说完便拿纸写道:“张一非吾子也家财尽与吾婿 

外人不得争夺。”写完念道:“张一,非吾子也,家财尽与吾婿,外人不得 

争夺。”女婿大喜,一口应诺丈人的请求。 

     没多久,张老便去世。留下的小妾和儿子却开始受罪,被张老女婿逐到 

后院草房居住。小妾充当佣人,被百般使唤,吃尽了苦头,过了几年,被疾 

病缠身,丢下小一飞赴了黄泉。一飞在家处处遭白眼,好不容易熬了几年长 

成了人。他觉得自己完全有理由得到自己的一份财产,便告官要求明判。可 

县官一见张老女婿递上的那张遗嘱,就无话可说,对一飞的状子不再理睬。 

     有一天,奉命查访的官员到了这里。一飞不服气,决定直接向这位官员 

上诉。听完他的诉辞,官员思忖了一下便传唤张老女婿到堂。女婿仍然以岳 

丈遗嘱为证据递交官员。 

     这位官员看后微微一笑,这样读遗嘱:“张一非,吾子也,家财尽与。 

吾婿外人,不得争夺。”说:“你岳父明明说‘吾婿外人’,你还敢占有他 

的家业吗?假意把 ‘飞’写作‘非’字,是你岳父顾虑一飞幼小,恐怕被你 

所害啊!” 

     张老女婿目瞪口呆,无可辩驳,眼睁睁地瞧着那份家业全部被判给了张 

一飞。 



                              县官断兄弟夺田 



     清朝,有一百姓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叫阿明,次子叫阿定。弟兄俩成家 

后不久,父亲便病逝。留下七亩田,弟兄两人互相争夺,无人能调停。最后 

上县衙门打官司。 

     县官见双方都有父亲的遗嘱在手,难以定案。眉头一皱,心生一计,说: 

 “田产事小,你们兄弟反目,不讲手足之情争夺诉讼,实在可恶。我不能断 

此案。不过有一个办法,你们两人各伸出一只脚来,合在一起上夹板,能忍 

耐而不叫痛的,田产就归他。”衙役上前照命执行,阿明和阿定连呼疼痛。 

县官见状命停手,笑道:“你们两只脚尚且不忍心舍弃其中一只,你父亲难 


… Page 20…

道肯舍弃两个儿子中的一个吗?这件事过几天再审。”说完,用一条铁索把 

两人拴在一起,封上锁口。 

     这一来,使阿明、阿定十分难堪。两人锁在一块,一同吃饭,井头睡觉, 

要走就一同起来,要站就一起站,大小便一同蹲下,一同站起,一刻都不能 

离开。起初两人互相怨恨而不理睬,过了一二天,就相对叹息,再过了三四 

天,两人开始搭话,有了悔改之意。 

     县官见时机已到,便再传弟兄俩上衙门,问:“你们有孩子吗?”回答 

各有二子。县官说:“很不幸你们又都生了两个儿子,以后争夺家财没完没 

了。今天我代你们采取预防措施,你们两人各留一个儿子就足够了。”说完 

叫衙役去将阿明次子、阿定长子送往收容院,日后送给乞丐为儿,省得兄弟 

相争。 

     阿明、阿定闻言魂飞魄散,叩头嚎哭道:“今后再也不敢了。” 

     县官问:“不敢什么?” 

     阿明说:“我知罪,愿把田产让给弟弟。” 

     阿定说:“我不接受,愿把田产让给哥哥。” 

     县官说:“你们俩如有这份心意当然不错,但不知你们的妻子同意否。 

回去商量一下,三天后再来作定论。” 

     第二天,阿明弟兄、妯娌邀请了族长一块来到公堂,痛哭流涕,深觉悔 

悟,宁愿不要这份田产而施舍给佛寺长老。 

     县官叹了口气摇摇头说:“真是不孝啊!你们父亲流血流汗而积下这份 

产业,你们弟兄俩鹬蚌相争,却使和尚得利,老父亲在九泉之下能瞑目吗? 

做兄长的应让弟弟,做弟弟的应让哥哥,推让不得就还给你父亲,现在把这 

田产作为你们父亲典祭的资财,兄弟俩轮流收租祭祀,子子孙孙永无争端, 

一举而多得。” 

     众人齐声称好。当场再三拜谢而去。果然,从此阿明弟兄妯娌之间相亲 

相爱,不再生什么口舌。 



                              小贩智斗十强盗 



     从前有一天,北方某家旅店里走进来一位卖瓷器的小贩。此时已近傍晚, 

他和众人合住在一个房间,开始歇息。刚进店时,他发现隔壁房间已经住着 

两个人,一看那模样好像是贩布的商客。此时,外面涌进去八个人,还抬着 

一只大木柜,住进了两个布商的房间。卖瓷器的小贩的床铺就靠近墙壁,所 

以隔壁的动静他听得一清二楚。 

     半夜时分,天气很冷,小贩一觉醒来,翻了个身,刚想舒舒服服再睡下 

去,突然觉得隔壁房间似乎有什么动静。他轻轻地钻出了被窝,把耳朵贴近 

隔墙,仔细一听,有一个声音在哭着说:“东西你们都拿去吧,只求你们给 

些银两,好让我做回家的路费……”小贩吓了一跳,更加屏息细听起来。他 

听见隔壁嘀嘀咕咕的声音,似乎是有人答应了刚才那人的乞求。但突然又有 

一个恶狠狠的声音说道:“如果你不杀他,他就会杀你!”小贩暗叫不好, 

心想一定是碰上强盗了。 

     此时,屋子里又恢复了宁静,静得令人可怕。小贩心里明白,肯定发生 

了什么可怕的事。他蹑手蹑脚地走回床边,偷偷地踢醒了睡在旁边的一个瞎 

子。急忙把事情告诉了他。瞎子顿时吓得直打哆嗦。小贩拉过瞎子的耳朵, 


… Page 21…

悄悄地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瞎子。过了一会,瞎子就起身穿好衣服往外走, 

刚走到门边,只听“哗啦叮当”一阵响,小贩的瓷器担给他碰翻了。小贩上 

前一把抓住瞎子,两个人就吵起来。一个叫:“你赔我的货担!”一个嚷: 

 “我眼睛瞎了看不见!”就这样,一直吵到了店门口。喧闹声立时传遍了整 

个旅店,店主和客人们纷纷从被窝里爬出来,睡眼惺忪地来到外面,互相询 

问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一片拥挤和嚷嚷声里,小贩乘机拉过了店主,一 

五一十告诉了刚才的隔壁戏。店主秘密作了准备。 

     第二天大清早,隔壁房间的那伙人又抬着大木柜出来了,准备离开旅店。 

一数还是10个人。此时,店主不露声色地迎上前去,故意问道:“哎呀怎么 

少了两个人?” 

     那10个人异口同声地答道:“我们进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