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柯云路2夜与昼-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不是进来了吗?就我一个。”有人嗓门洪亮地笑道。  
  进来一个微胖魁梧的人。是魏炎。  
  黄平平是又亲热又冷淡,又温柔又泼辣,又娇嗔又持重,让顾晓鹰馋劲儿直往上长,心中直发痒,口中直咽涎水。黄平平一直在忙着大家子的事,整理账本,计划经济,帮助祁阿姨安排中午包饺子的馅儿,里里外外不得停。顾晓鹰就一直搭讪地坐在她房间里。黄平平进来了,他就笑着说几句话,黄平平出去了,他就无聊地翻一会儿书报,也不知过了多久,黄平平又忙忙碌碌地进来了。  
  “你还没走哪?”她看了顾晓鹰一眼问道,又忙着寻找她的东西。  
  “我一直等着你答应我呢。”顾晓鹰说。  
  “答应什么呀?”        
  “一块儿去玩啊。要不我在这儿磨什么?”  
  “我今天没时间,你没看我忙着呢,待会儿还要张罗一家人包饺子。”  
  “我也和你们一块儿包吧,要是允许我凑热闹的话,我也在你们家吃上一碗水饺,然后再一块儿出去。”  
  “中午这么热,不休息了?”黄平平稀里哗啦地翻着东西,看也不看他。  
  “在北海公园里找个树阴下的长凳,一边聊着,一边就可以靠着懒一会儿嘛,要不,把船划到岸边的树阴下,在船上歇会儿就行了。”  
  “你就非今天去不行?”  
  “怎么?”  
  “那你找别的姑娘去吧——你不就是对漂亮姑娘感兴趣吗——何必非找我不行?”  
  黄平平的嗔笑揶揄更惹得顾晓鹰按捺不住。看着黄平平那娇小的身体转来转去,看着她那嫩润可爱的小手上下翻动,他真不知该怎么着好。那双手东翻西翻到他坐着的桌旁了,一股发香直扑他的鼻子,他在一瞬间生出一股死皮劲儿,一把抓住黄平平的手,一边捏着一边用力晃着:“你到底答应不答应啊?”  
  “松开手。”黄平平并不气恼,只是有些嫌麻烦地拔着手。  
  “你不答应我就不松手。”  
  “哪有这么厚脸皮的?”  
  “我就是厚脸皮了。”顾晓鹰抓着她的手不放。他发现拿出这股死皮劲儿,倒是对付黄平平的好办法。  
  黄平平站在那儿干脆一动不动了,手也停在他手里不再往外挣了,脸有些不高兴地放下了。“你松开。”她冷冷地说。  
  顾晓鹰看着她的表情,讪讪地松开了手,笑着掩饰自己的尴尬:“你还够矜持的。”  
  “对你就不能太给脸了。”黄平平转身要走。  
  “怎么?”  
  “你自己不要脸呗。”  
  “就算让你侮辱人格了,我再问你一句,你今天是去还是不去?”  
  “不去。”  
  “以后呢?”  
  “以后再说以后的。”黄平平走到门口。  
  “那我今天可留在你家吃饺子了?”  
  黄平平转身看看他。看他对四姐和嫂子的眼神,也绝不能留他。她自己对这种纠缠倒是无所谓的:“你不是很懂女人心理吗?就不知道你这样只会降低我的兴趣?你再在这儿泡蘑菇,我可真要小看你了。”  
  这就是他曾一手提拔今天又背叛了他的协会副主席,这就是现在把他甩在一边独擅大权、惟我独尊的魏炎。他不愿看见他。他倒还来了。是不是听说自己要召集协会的骨干在家座谈,他恐慌了呢?你如果地位牢固,你如果不把老家伙放在眼里,你尽可以不慌嘛。  
  “黄老,你这阵势是干啥呀?”魏炎指着客厅里的坐位,用他浓重的山西口音笑着问,“要来什么人呀?”  
  “啊……来几个人坐坐。”黄公愚不自然地抽出烟点着,不看魏炎。  
  魏炎心中笑笑,他一切早已知道。黄公愚通知的人到现在一个没来,这冷落很说明问题了。他感到对自己的自信和满意。他坦坦然然在黄公愚旁边坐下了。“您这儿经常来人吧,黄老?”魏炎很亲热 。  
  “啊,经常。”他没有好脸色,很冷淡。  
  “是啊,您现在年事已高,整天在家,应该经常有些人来看看您。”魏炎表示不安地笑笑,“我最近因为忙,来得少了,有些事本想来请示您,又觉着都是些小事,就不来打扰了。”他自己从茶几上的烟盒里拿出烟,点着,“协会里同志们也经常来您这儿吧?”  
  “经常来。”  
  “今天是不是他们来啊?”魏炎好像突然想到似地问。  
  “啊……是。”干脆把事情说穿,显示显示力量。  
  “您约他们聊聊工作?”魏炎又问。  
  “他们也想找我汇报汇报工作。”  
  “您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嘛。”  
  “可有人把我们看成绊脚石。”黄公愚说出这句话,才一下仰靠到沙发上,两手搭在扶手上,有了领袖气派。刚才他一直摆弄着茶几上的东西,回避着魏炎的目光。  
  魏炎看了看他那张石雕一样的冷面孔:“大多数同志是不会这样看的,要不,同志们会来找您汇报工作?”  
  “哼……”  
  “黄老,我今天来,是专门看看您,看看您生活各方面还有哪些要照顾、要解决的。”  
  “我生活完全能够自理。”  
  “我不是说您不能自理,不是那个意思。”魏炎连忙解释,“我刚才不是讲了,您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工作上,我们应该经常来请示您,生活上……”  
  “你就谈工作吧。”  
  “工作?咱们不是刚开过大会,您也出席了。”  
  “那工作报告我就不同意。”  
  “初稿不是送您审阅过?您提的几点都照您的意见修改了。”  
  “1980年承德会议上,我提出的‘三个结合’的战略方针,在工作报告的历史回顾部分中,为什么没写进去?”  
  “三个结合?哪三个结合?”魏炎也惊诧了。  
  “你根本没把我的话放在心上嘛。1980年8月15日,承德会议的第二天,我就明确提出:东方艺术的研究,要走业余与专业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根本的道路。”  
  好一个“战略方针”和“根本道路”。这样空洞的结合,真可以罗列上几十个: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挖掘与整理相结合,上与下相结合……  
  “您审阅初稿时没有提到这一点啊?”  
  “什么都要我提到吗?”        
  魏炎笑笑:“那可以再补充上。您还有什么意见和指示?”  
  “我不准备这样随随便便谈了,我到适当的时候,写封公开信给你。”  
  “那好,我及时把信传达给协会的全体同志看。”魏炎停了一下又说,“黄老,我今天还要告诉您一件事,分给咱们协会一套高标准的住房,一百三十平米,您是不是去看看,想不想搬去?”  
  黄公愚看了魏炎一眼。  
  “我看过了,相当不错,就是房租略高一些,一个月要三四十块。”魏炎说。  
  “我不要。”  
  “您还是看了再说吧。您如果不要,我们再做别的考虑。”  
  黄公愚用轻轻一哼,表示了同意去看。他不住,魏炎住?他一个小小的十六级,也想住一百三十平米?  
  “好,那我就走了。”魏炎站起来走到门口,又转过身,指指客厅里的坐位,“他们什么时候来啊?”  
  黄公愚冷冷地看了一眼座钟:“十点半。”  
  十点半没有人来。  
  十一点还是没有一个人来。  
  客厅里空摆着十把沙发椅子。  
  “爸爸,人不来了吧?”黄平平走进来问。  
  他仰在沙发上一声不吭。  
  “那椅子我们拿出去几把,在葡萄架下包饺子用。”  
  “不行。”  
  “人不是不来了吗?”  
  “谁说不来了?”黄公愚火了,声音都有些哆嗦。  
  是的,谁说不来了?十个人正朝他走来,一百个人正朝他走来,许多人在朝他走来,欢呼他是他们德高望重的前辈。他有些颤巍巍地站起来,要伸手迎接他们……  
  “约好九点半,这会儿都十一点多了,哪儿还会来啊。”  
  “来的,他们都要来的,他们不会忘记我的。”  
  黄平平看了他一眼,父亲正直愣愣地瞪着眼,样子让她有些害怕。  
  “平平,你们家还不太好找呢。”有人笑着出现在客厅门口。  
  找她的人来了,是李向南。  
    
 
                       
第十四章  
  星期天上午的北京,像一瓣被阳光照得透明发亮的橘子展开在林虹面前。奇怪,在经过那样一个沉重的夜晚后,北京能给她这样鲜活的印象。街道,人流,此起彼伏的孩童笑声,都在明媚和煦的阳光下。   
       
  “你昨晚有什么收获?”她问并肩而行的范丹林。在她另一边走着的是范丹妮。三个人早饭后一起从家里出来。        
  “你指什么,具体解决对象问题?”范丹林耸了耸肩,“那没收获,我就没期望有什么收获。我去以前就知道不会有。”  
  “那你为什么还去?”林虹问。  
  “和姑娘轧马路也挺有意思的——当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时候。”  
  “这算什么见解?”  
  “把生活给予我的再还给生活。”范丹林玩世不恭地微微一笑。  
  “还给生活,怎么个还法?”林虹疑惑不解地问。  
  “报复。”  
  “报复?”  
  “这也是个还法嘛。”  
  “他这个人是个怪胎。”范丹妮在一旁对林虹说明道,“有时候是个热情严肃的事业家——”  
  “而且还是个大名鼎鼎的改革家,我需要自我补充一下。”范丹林自我揶揄地插话道。  
  “——有时候是个虚无主义者。”范丹妮接着说。  
  “不光这些……”范丹林又要插话。  
  “我还没说完呢,有的时候挺温情,挺善良——”  
  “甚至还有些懦弱,我还得自我补充一下。”  
  “有的时候挺冷酷,不近人情。”  
  “就这些,还不够吧?”范丹林耸了耸肩。  
  “——有的时候好,有的时候坏,有的时候正经,有的时候没正经,闹不清你。”  
  “行了,这许多对立加在一块儿,就基本上是我。”范丹林把谈话转向林虹,“我告诉你,我轧马路,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看看虚荣心导致的虚情假意表演。我有时候是挺坏,很愿意折磨折磨人,觉得有趣。”  
  “你这不是施虐狂吗?改革家都要像你这样,太可怕了。”林虹说。  
  “我搞改革的时候是一本正经的,我搞事业时只折磨自己。”  
  “折磨自己?”  
  “绞尽脑汁啊,苦思苦想啊,熬夜奋战啊,那不都是折磨自己?”  
  “你在生活上为什么那样病态呢?”  
  “其实我刚才一开始就回答了,你肯定知道。”  
  “我怎么会知道,你又怎么能肯定我知道?”林虹说。  
  “凭我的感觉,我就知道你对生活有足够的理解力。”  
  “我并不了解你的过去呀。”  
  “人们相互理解,其实并不需要了解过去。你不是会画画吗?画是瞬间艺术,那上面的人物留下的是一瞬间的形象神态,可你一下就能看到他的历史。对不对?又譬如,我就并不了解你的过去,可三言两语一感觉,就知道你是个有阅历的人,所以我肯定你能知道。”  
  林虹看着范丹林笑了。这种谈话很有趣。  
  “看,其实就是你的笑,你在这一瞬间的气质,就显露出你了。不是任何一个女性都能这样恰当地用笑来代替回答的。这就暴露出你的处世经验和聪明。”  
  “可你那样无缘无故折磨人,那些姑娘又没有伤害过你,总不应该吧? ”林虹说。她并不希望话题转到自己身上。  
  “我那样做其实也是教育她们。不过,说老实话吧,我也挺喜欢和她们相挽着轧马路,到了树影下有时还可以放肆地拥抱一下,挺好。有的姑娘也比较有趣。现在年轻人选择对象,前后要介绍上几十个,来回挑,这非常合于现代文明,这是年轻人学习社会、学习生活的一种特殊交际。”  
  “你想结婚吗?”  
  “怎么不想?找到合适的,当天就结婚。”  
  “那你选择对象的标准是什么?”林虹一直保持着朋友般随便问话的坦然。  
  “我不要小香槟,我要茅台酒。”  
  林虹又一次为范丹林的回答惊讶了:“茅台酒?”  
  “我要烈性酒,要有点刺激和力度的。”  
  “找个泼妇?”林虹笑了。  
  “泼妇不是茅台,是搀了假的劣等薯干酒,一喝就上嗓子,上头,燥烘烘的,不能喝。茅台你喝过吗?有力度。可它一入口是绵柔的,黏稠的,带着很均匀的内力和后劲,有一股品不透的底蕴。它像逐步高涨的海潮,非常有力地上来,扩展到全身,使你周身发热。你觉着它了,可它的力量还在继续扩展着,征服着你。你一方面无法摆脱它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还想接着喝它,心甘情愿处在它的控制下。”  
  “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像你说的茅台啊?”  
  范丹林看了林虹一眼,一笑。“你们去哪儿?”他打住话题问道,到车站了。  
  “我和丹妮先去趟百货大楼。你呢?”  
  “我有我的事。咱们吃晚饭时再见吧。”  
  上车,坐车,换车。在林虹眼里,京都现在是个由各色女人及女性服装构成的世界。  
  ……范丹妮一早起来就问她外出穿什么衣服?林虹指着自己昨天穿的那件白色连衣裙说:“就穿这件吧。”  
  “你还带着其他衣服吗,每天总得换换色彩吧?”  
  “夏天的衣服我差不多都带了。”  
  范丹妮把林虹旅行袋中的夏装翻出来,一件件举着看了个遍:“就这些,你怎么不多带点?”  
  “我就是想多带,也就是这些了。”她笑笑。  
  “那你的衣服太少了,裙子就这么两条?”  
  她除了这件白连衣裙,还有一条深蓝色的筒裙。        
  “而且这两条裙子的款式也太一般了。这能在北京穿出去?我借你两条吧。”范丹妮打开箱子,一件件裙子从她手中飞到床上:百褶裙,筒裙,连衣裙——各式各样的连衣裙,斜裙,喇叭裙,西服裙,超短裙,拖地长裙,四片裙,六片裙,八片裙,旗袍裙;的确良的,绸的,丝的,毛料的;红的,黄的,蓝的,白的,咖啡的;花的……林虹面前堆起一个五颜六色的花摊。范丹妮不断地热心推荐着:“你穿这件好不好,要不穿这件吧?你先试试这件?嗳,这个颜色比较适合你。”  
  林虹只是偶尔拿起一件略看看。她既不太冷淡,表现着对范丹妮热心的领会和感激;也不太热情,保持着自己的尊严。  
  漂亮的衣服毕竟会刺激女人感官的。随着一件件飞出箱子的裙子,两个女人的心理都发生了变化。范丹妮的热情由关心林虹不知不觉转为关心自己了。  
  “你看,我穿这件衣服漂亮吗?”她双手提着一件款式奇特、金花闪闪的连衣裙贴在身上比试着,自己也低着头从前面、从左右两侧欣赏着。“你看这件呢,我穿着是不是显得比较年轻?配上这件上衣,像不像个旅游的学生?”她又比画着一件短裙。“你再看这两件哪件好,我穿黑的好呢,还是穿深红色的好?哪件和我的皮肤更相称? ……你说这件好看?这是从你的眼里,可你说,如果在男人眼里——比方说你是男人——我穿哪一件更好看呢?女人穿衣服主要是为男人穿的嘛。”  
  范丹妮特别注意她在男人心目中的形象。  
  林虹隐隐漾起一丝复杂情绪来。看着自己那对比下少得可怜的几件衣服,她感到了寒伧,涌上一种被现代时髦生活遗弃的发酸的感觉。“你的衣服我先不借呢,我准备买两件新的。”她笑笑,谢绝了范丹妮,并决定今天就上百货大楼……  
  范丹妮一路上在启发她观察女人的时装,喋喋不休地做着评介。她似乎负有引导林虹踏入京都生活的启蒙责任。“你看见那个刚下车的女孩没有?她的裙子好看吗?”她指着车窗外说道。一个二十来岁的像运动员一样的圆脸姑娘,穿着一件从右胸到左胯斜线分开的上白下蓝的连衣裙,步伐矫健地在人流中走着。  
  “那是二十岁姑娘穿的,我不能穿。”林虹说。  
  “怎么不能穿?我还想买一件呢。这裙子穿着能使人显年轻。你看,要是我穿上,像不像二十多岁的大学毕业生?”  
  林虹笑着看了看她:“也可能吧?不过,我不太具有这种想像力,想像不出你穿上会是啥样。”她只能这样敷衍。她会画画,怎么会没有这种想像力?她只一眼就看出了:范丹妮无论怎样打扮,都将显露出她是个已近四十岁的女性了。她对自己的年龄怎么这样没有自知之明?还老觉得自己像个年轻姑娘,这让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