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统帅天下-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汉,络腮胡子,两只豹子眼,骑一匹红马,一看就知道定是一绝世猛将。

    骑黑马的中年人,见蒋琬几人来了,也翻身下马,和赵云、徐庶等人拱手问好。走到蒋琬跟前,面带微笑:“蒋先生大驾光临,我李辉受宠若惊,时常听子彻提到先生,都是一脸的仰慕,今日得见甚是高兴。”

    “大将军客气!”蒋琬不卑不亢。

    “来,先生请上车!随我一同回营!”蒋琬再三推辞,却架不住赵云、徐庶等人相劝,不得已做上了为自己准备的豪华马车,李辉骑马在旁相陪,在万军从中格外的显眼,士兵们都很奇怪,主公这是和谁一起,受主公如此礼遇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在李辉营中,一连三天蒋琬都没有得空,今天是徐庶,明天就是庞统,后天是郭嘉,大后天便是赵云。几人轮番宴请蒋琬,赵云更是带着蒋琬详细介绍和参观了整个大营。令蒋琬惊叹的是如此二十人的大营,竟然有序,每人各司其职,士兵士气高昂,军官不敢懈怠。

    蒋琬道:“都说河北军会打仗,能打仗,只看这军营就知没有严格的军纪,就没有精良的士兵!”

    赵云一笑:“呵呵,先生过奖了,如果先生有幸能去常山,自会有更大的感叹。”

    到了第四天,这天早上蒋琬刚刚起床,正准备去找李辉,谈谈撤兵的事情,一个身影风尘仆仆的走进了他的营帐。

    蒋琬大喜:“子彻贤弟,你怎么来了?”

    刘巴满身的灰尘,拱手道:“听闻先生光顾我军大营,我便向主公请奏三天三夜没睡,从常山纵马狂奔,一路赶来,就是向见见先生,还好来的及时,才得有缘相见。”

    两人便在蒋琬的营帐内对饮。刘巴道:“先生最近过的可好?”

    “哎!”蒋琬叹了口气:“悔当初没听贤弟之言,如今在刘封手下依然是个参军,人微言轻,抱负难以施展,今生恐怕就要如此虚度了!”

    刘巴点点头,一笑:“不谈这败兴之言,你我二人很多年未见,今日直话友情!”

    蒋琬一笑:“对!直话友情,来,贤弟,我们再干一杯。”

    李辉有些急了,四天了,蒋琬还是没有表露出留下的意思。从徐庶、庞统等人的口中得知,这个蒋琬乃是一大才。李辉就有了招揽之意,他也知道蒋琬在刘备手下郁郁不得志,这次蒋琬前来,李辉尽量做得让蒋琬感觉自己非常赏识他,就是希望蒋琬留下。

    郭嘉道:“主公不要着急,蒋先生是聪明人,何处能施展自己胸中所学他一定知道,我们需要的便是一个机会。”

    “何机会?”李辉立刻问道。

    郭嘉一笑:“天下有识之士,手孔孟之道影响颇深,将就忠臣从一而终,不可朝三暮四,如要让蒋先生留下,就需要从蜀人身上做文章,只有刘封舍弃蒋琬,蒋先生才能名正言顺的留下,在他的心里才没有背叛的阴影。”

    “嗯!奉孝说的不错,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给奉孝去办。”李辉拍拍郭嘉的肩膀:“不过要注意,不可伤及蒋琬家眷,这种事情我们不能干!”

第三章 欲擒故纵

    蒋琬一去了无音信。白帝城中各种谣言立刻就起来了。最为流传的便是,蒋琬乃是大才,在刘封手下不得重用,如今已经投靠了李辉,正在为李辉出谋划策,准备攻打巴东。事情本来早在刘封、诸葛亮等人的预料之中,可他们还抱有一丝幻想,认为蒋琬不一定会留在李辉那里,如今这种事情果然发生,刘封心中不免有些不舒服。

    张松建议道:“陛下,蒋琬投奔李辉,与我为敌,为了以儆效尤,属下以为应当斩了蒋琬家眷!”

    “不可!”诸葛亮道:“蒋琬投靠李辉尚没有真凭实据,即便真的如此,我们还有赖退了巴东之兵,放我大军回益州,如果此时杀了蒋琬家眷,只会让蒋琬死心塌地,李辉为人最为护短,定会兴兵为蒋琬复仇,到时候我大军必危!”

    刘封点点头:“相父所言极是,我们如今有求于李辉,便不能得罪他,即便蒋琬真的投靠了李辉,我等也只好作罢,只求李辉能撤出巴东,放我大军回益州,解决燃眉之急。”

    诸葛亮点点头:“陛下所言极是,依我看,不如将蒋琬家眷送往巴东李辉大营,一来表示我们的诚意,二来是向李辉示好,再派使者,对蒋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里,让蒋琬恳求李辉,兴许就能退兵。”

    “这一次可要选一个稳妥之人,不能在来一个有去无回!”刘封叹了口气。

    张松道:“我再保举一人,此人定能担此大任,他就是……”

    张松的话还没有说完,诸葛亮立刻打断:“陛下,张大人为人清爽,说话细腻,如果由张大人出使的话,定能说动蒋琬、李辉,巴东之兵自退也!张大人对我蜀汉忠心耿耿,断然不会出现叛逃之事。”

    刘封点点头,看着张松:“爱卿可愿往?”

    张松眼睛不断的乱转,脑子不断的思索,想着用什么理由能将此事推掉。诸葛亮道:“陛下,此事就这么办吧!张大人精明,一定事半功倍!”

    “张爱卿?”刘封叫道:“相父所说便是我的意思,明**变启程,此事办好则是大功一件,如果也同蒋琬同流合污,我可要……”

    张松见事情推不掉,也只好面前答应。马超占据成都出了将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家眷扣留之外,对其手下诸人的家眷只是赶出成都而已。蒋琬的家眷当然也在其中。江州太守李严将这些家眷统一安置,为的就是稳住大军的军心。

    张松带着蒋琬家眷来到巴东。他可没有蒋琬那样的待遇,尚未抵达大营,便被一对巡逻的士兵拦住。领头的队长见张松面貌粗陋,长相猥琐,不等张松分辨便命人绑了起来,用一匹战马驮着,回到大营。

    今天的值日将军乃是赵云,他自然知道张松是个什么东西,对张松不闻不问,慌忙将蒋琬家眷妥善安置,并派人前往中军帐向李辉报告。

    李辉听说,哈哈大笑:“这个刘封还真配合,这么快就把人送来了,走,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夫人!”

    蒋琬的母亲王氏,经成都一场大闹,心中对军兵有着强烈的恐惧感。如今周遭几十万大军,老太太吓的不轻。见几个将军打扮的人,领着一堆人走了过来。王氏老太太急忙起身,带着儿媳、孙儿等规规矩矩的站好。

    “老妇人安好!我等让老妇人受惊了,罪过罪过!”李辉见老太太有些哆嗦,急忙赔礼。

    “娘!娘!”蒋琬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跪倒在母亲身前:“孩儿不孝,让母亲担惊受怕,孩儿不孝!”

    一家人抱头痛哭。李辉等人就站在一旁默默地等着。蒋琬哭罢,这才想起李辉等人还在一旁,慌忙给自己的老娘介绍。老太太一定是大将军,就要下跪行礼,李辉慌忙扶起。问起原有,老太太才将事情的经过大概说了。

    蒋琬叹了口气:“蜀汉气数已尽,以没有挽回的余地,可叹刘备不会用人,才有此下场,哎!”

    刘巴道:“先生如今离开蜀汉,一家团聚应该是大展宏图之时,何必如此唉声叹气,俗语道,良禽择木而息,我主公开明大义,天下半数以属我主他日面南背北,正需要先生这样雄才大略之人,依我看先生不如留下,我愿让出东曹椽之位,让先生大展拳脚。”

    蒋琬一愣:“这……”

    庞统笑道:“先生大才,主公早有仰慕,愿与先生一起为天下苍生做些事情,先生就不要推辞了。”

    “是呀!”李辉道:“刘备、刘封父子不识人,我李辉可和他们不一样,先生能来,便如虎添翼,也能早些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希望先生留在身边,早晚听先生教诲。”

    蒋琬看看众人,有看看自己的家人,一时间不好决断。老妇人道:“我儿自跟随刘备,整日郁郁寡欢,母亲心疼,咱们也是穷苦人家出身,知道百姓的疾苦,李将军的所作所为,我这老太太也早有耳闻,如今李将军恳切邀请,我儿何必要执迷不悟?”

    蒋琬仰天长叹:“不是我蒋琬不能从一而终,怎奈君不正臣投外国,也罢!母亲放心,孩儿遵命就是!”

    蒋琬归顺,李辉大为高兴,于晚间大排筵席庆祝。李辉当即任命蒋琬为参军将军,协同刘巴、赵岩、糜竺一同管理河北政务,此事算告一段落。

    再说一直没人理会的张松,被几个士兵从马上拉下来,绑在拴马桩上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李辉巡视军营才看见他,一问之下才说是刘封的使者。李辉命人松绑,张松揉着捆的酸疼的手臂说道:“下官张松,奉大汉陛下之命,带蒋琬家眷前来,希望大将军能从巴东撤兵,从此两家互为友邦,互不侵犯!”

    李辉一笑:“刘封、诸葛亮还算识相,回去告诉刘封,这巴东我本不想要,以后,荆州的事情他最好不好插手,否则,休怪我不客气,滚吧!”

    就这样,张松被赶出了大营,连口水都让喝。刘备三十万大军西征,损兵折将,被人羞辱,益州被夺,客死他乡,兴高采烈的来,窝窝囊囊的回。计划的轰轰烈烈大战就这样莫名其妙,浑浑噩噩的结束了。

第四章 膨胀了

    李辉不想为难刘封,如今的蜀地还不能出问题,北面的曹丕虎视眈眈,蜀地一乱,曹丕肯定趁乱南下,夺汉中继而控制整个益州,关中、益州都是比较富庶的地方,凉州又是出产战马的好战士的所在,有了这两个地方,便有了和李辉争夺天下的资本。当年的秦始皇不就是这么干的?

    所以李辉放刘封回去,至少有刘封,或者说有诸葛亮在,汉中就不会乱,益州再有马超、司马懿之辈只要时间够总能吃力好。现在摆在李辉面前的是荆州。蜀军退走,吴军趁机占了荆州,重夺南郡、江夏等战略要地,再次回到当初和李辉平分荆州的状态。

    庞统道:“主公,如今刘封退走,按照我们和孙权的约定,荆州应当归还我们,是不是派人去让建业?”

    李辉摇摇头:“即便是孙权肯,陆逊也未必肯,不和吴军打上一仗,吴军是不会心甘情愿的将荆州交出来的!”

    “主公所言极是,谁也不想将吃到嘴的肥肉再吐出来,可属下以为,还是应当先礼后兵,如此,即便我们进攻,在道义上也占了一个理字!”庞统一向都是这么“讲理”,无论干什么,都要将自己的地位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

    徐庶一笑:“士元如是说,也是为了二弟的面子,不妨就拍蒋干先生再去一趟,至于孙权答应不答应,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

    蒋干再次受命出使东吴。刚刚走到建业城门,就被城内的气氛所感染。建邺城张灯结彩,欢庆荆州之战的胜利。陆逊被看成是江东的救星,说道陆逊很多人就拿他和以前的周瑜比较。都觉得陆逊和周瑜一样,力挽狂难乃难得的少年英雄。

    至于孙权更是在百姓心中有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任命周瑜为都督,战胜了曹操;任命吕蒙,从刘备手中夺下了荆州;任命陆逊,荆州之战大获全胜。孙权的已经成了古今用人的典范。

    “哈哈哈……”孙权哈哈大笑:“这是百姓的爱戴,有如此百姓,我江东基业何愁不兴盛!”

    虞翻道:“主公用人的当,乃旷古奇才,前些日,吴军的一眼枯井突然冒出泉水,甚是甘甜,到了半夜,有人看见一条巨龙从井中飞升,全身金光灿灿,乃是千年万年难得一见的奇观!”

    “这定时主公的大智慧感动上苍,才有此祥瑞之兆!”吕范赶忙说道。

    “呵呵呵……”孙权又是一笑:“我东吴国泰民安,也是上天垂帘,他日孤王一定前往亲自祭奠!”

    朱然道:“黄龙飞升乃是大吉,主公应当顺应天意,早日登基,想吗曹丕乃是阉宦之后,刘封更是山野村夫皆称帝,主公如今所向披靡,有大都督镇守荆州,李辉都不敢小看我东吴,主公应当效仿先贤,早日继承大统,也好名正言顺号令天下!”

    “请主公早日登基!”群臣一起跪倒,向孙权山呼。

    孙权点点头:“大家如此拥护,孤王甚是欣慰,等大都督搬兵回来,与大都督商定后再定不迟!”

    蒋干的到来,正好走在陆逊的前面。一些官员已经迫不及待,早早着手准备孙权登基的事情,所以整个建业才是一片喜气洋洋。百姓们穿红黛绿,各家店铺在官府的要求下,一律打扫干净,换上红对联,挂上大红花。就连一些小商贩,也在急的担子上弄一些红花以示庆祝。

    蒋干走进驿馆,驿丞看了一眼他,再也不是以前那种恭敬的样子,把嘴一撇:“你怎么又来了?是给我家主公贺喜的吗?”

    蒋干摇摇头:“快去告诉你家主公,就睡河北使者蒋干求见,有大事相商。”

    “我家主公没空!正忙着呢!等几天再说吧!”驿丞重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睡姿,继续休息去了。

    蒋干苦笑两声:“呵呵,行!你爱去不去,他**要是后悔了,这世上可没有后悔药!”

    陆逊的回来,收到了全城百姓的热烈欢迎。送水的送食物的已经差不多将道路堵死。陆逊高坐马上,频频向身边的百姓点头示意。顾雍看看四周,又看看喜气洋洋的百姓,对陆逊道:“伯言,我感觉事情有些不对!”

    “嗯!”陆逊点点头:“刚进城门我就觉得不多,主公乃是吴王,战旗应该是龙,可我看悬挂建业城头的军旗竟然是条五爪金龙,这可是皇帝的依仗,肯定是一帮大臣鼓动主公称帝。”

    “我们怎么办?”顾雍问道。

    陆逊解下马鞭,在战马的屁股上狠狠的丑了一下,战马杨凯四蹄,在石子铺成路上,朝着王宫的方向狂奔而去。

    孙权正在和一群大臣谈天说地,各种流传相见的小事,在孙权的眼睛里都是极其好玩。虞翻、吕范更是愿意讨孙权欢心,一个接一个奇闻异事往下降。眼看着就到了正午时分,宫人来报,大都督陆逊奉命回朝,正在门外等候。

    “哈哈哈……,咱们的大都督回来!快快快,迎接!”孙权立刻起身,率领众官员一同出迎。

    陆逊拜见毕。孙权扶起陆逊:“伯言征战大半年,今日凯旋,当属我东吴第一功臣,明日就在议事厅举办宴席,给伯言庆功!”

    “谢主公!”陆逊拜谢,看了看孙权身后的人,竟然没有张昭,陆逊立刻就明白了,问孙权道:“主公,我在进城之时,见您的战旗换了图案,不知主公是什么意思?”

    孙权好像不明白,扭头去看虞翻和吕范。一翻急忙道:“主公的战旗从来都是那个样子的,怎么可能说换就换?”

    “是吗?”陆逊冷哼一声:“我怎么觉得主公的战旗变成了五爪金龙?这只有皇帝可用,乱用是要灭九族的!”

    “大都督息怒!”吕范急忙道:“这也许是士兵们挂错了,说道皇帝,正又一件事情和大都督商议,经过群臣商议决定,希望主公能够继皇帝位,只要大都督首肯,再过十天,便是上上的大吉之日,可进行主公的登基大典!”

    “登基?”陆逊终于明白了,看样子孙权也已经同意。他重重的叹了口气,苦笑一声:“大敌当前,还要登基!可笑!真是可笑!”说完,扭头就走。

第五章 三国时代来临

    尽管陆逊没有赞成孙权称帝的事情。还是在虞翻、吕范等人的大力推动下得以成行。魏黄初三年,蜀汉章武二年,闰三月,庚寅日,吴大帝孙权,在建业登台称帝,国号为吴,改元黄武,正是称帝。

    孙权称帝,任命虞翻为司徒,诸葛瑾为司空,顾雍为司马,陆逊为大都督总领三军。其余个人皆有升赏。自然是人人欢喜,举国上下欢声笑语。唯有陆逊郁郁寡欢,整日饮酒作乐,不理国事。

    孙权称帝,第一个来祝贺的竟然是和他刚刚大战一场的蜀汉。刘封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特意派张松前往建业,一来祝贺孙权,二来希望通过这次的交往,让两家都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面对共同的敌人李辉。

    第二个来的便是蒋干。蒋干在驿馆中一住就是半个月,驿丞有没有向上报告,他也没问,他明白,李辉已经拟定了最后的期限,到时候无论孙权同意与否,都将大军南下收复荆南,所以他并不着急。

    今日便是最后的期限,也是孙权登基的日子。驿丞不知道出于什么用意,向虞翻说了蒋干的事情。所以蒋干才有幸朝见天下第三位皇帝。

    孙权高坐龙椅之上,虞翻率领文臣,顾雍率领武将分左右派好。宫人一声喊和:“向陛下行礼……!”

    众人起身,面朝孙权,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孙权伸手虚扶。众人起身站好。

    孙权道:“今日朕初登大宝,百姓归心,诸位爱卿也是劳苦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