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统帅天下-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惨死,孙权岂能不生气。

    吕范假装忘了东西,偷偷流出皇宫大门。借了匹马直奔驿馆。蒋干正在和驿丞下棋,吕范一把将蒋干拉近屋内,贴着耳朵将自己听到的事情说了。蒋干也是大惊:“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是我亲耳听到!”吕范焦急的道:“先生,建业不可久留,还是赶紧走吧!”

    蒋干一拱手:“先生的救命之恩,蒋干终身不忘!”

    “事不宜迟,趁孙权还没有改变主意,先生尽快出城,从此往北,便是大江,有河北水军,只要将军上船,就算没事了!”

    蒋干点点头:“这点我知道,先生冒死救我,一定多加小心!”

    “嘎嘣!”房门外一声轻响。两人都是一愣,急忙开门,只见蒋干的一名亲卫对蒋干点点头,说道:“先生放心,人我已经打发了!”

    蒋干跑了,又让孙权怒了一把。虞翻趁机道:“我说杀了蒋干,司空、司马大人都说不行,怎么样?人跑了,回去告诉李辉我们要杀他,岂不更糟?”

    顾雍道:“此事只有我们几人和陛下知道,怎么如此快就被蒋干得知,难道这皇宫之中也有李辉飞龙营的人?”

    孙权眼睛一转:“此事一定要查的清清楚楚,如果真有李辉的人,朕那天被人杀了也不知道是谁!”

    事情翻来覆去,那天去过皇宫和驿馆的只有吕范一人。孙权不由分说,立刻让朱然将吕范收监。打的变体鳞伤,吕范抵死不认,这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飞龙营将消息送到蒋干手中,蒋干正中的道:“吕先生放心,我就算拼了性命也要救你出来,孙权,咱们的仇算结下了!”

    没再建业再做停留,蒋干就让潘璋派船将自己送往南郡。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说服李辉,攻下江东,将吴国彻底抹去。

第十一章 伐吴否?

    蒋干还没有回来,东吴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南郡。当然,姜维的属下将诸葛恪弄死的事情,李辉也知道了。虽然觉得姜维有些草率,不过对军士维护自己的做法李辉相当的受用。那个叫张老七的士兵李辉竟然亲自接见了他,表扬了几句。张老七受从若惊,从此以后,只要有人听到对李辉不敬的话语,自然上去就是两巴掌,就算打死了你也是理直气壮。

    蒋干风尘仆仆的回到南郡,见李辉第一面就道:“主公,孙权不可再留!”

    李辉呵呵一笑:“看来我们的子翼是受了莫大的委屈,呵呵呵……”

    众人跟着也一起笑。蒋干板着脸:“主公,我说的可是正事!”

    庞统道:“孙权这些年凭借其父与主公的交情,总是将我们和他的关系搞的很微妙,往往利用主公的旧情,化解一些东吴自身的麻烦,可谓一个边缘人,如今他既让已经称帝,便是我们的敌人,也是到了收拾他的时候!”

    郭嘉道:“孙权占据江东,控制大半海洋,有和海外一些岛屿往来密切,对于这点主公不得不防,他以一旦闯祸便是天大的祸事,我也觉得,不如趁现在,刘封苦于内部争斗,曹丕的目光尚在汉中,一鼓作气拿下东吴,也接触一方的隐患,如此我们占领荆州才能安稳。”

    李辉想了想:“必定我和孙坚有些交情,抢夺他子孙之地,心里上……”

    “主公不可有妇人之仁!”庞统大喝:“孙坚一死多年,江东已历经三代,早已不是当年的孙坚掌权,再说主公几次三番就孙家与危难,最近一次要不是主公出手,刘备恐怕已到了建业,对孙坚的情谊总该有个头吧!”

    “士元兄说的不错,二弟不可执着!”徐庶道:“天下之事,自由上天看着,如今上天给了如此好一个机会,就说明孙家气数已尽,如果二弟再极力维护,恐寒了众人之心!”

    李辉默默地没有说话,转了两圈,径直走出门外。“主公!主公!”蒋干连喊两声,李辉始终不应。徐庶对蒋干道:“子翼也不用着急,我们也知道吕范乃是子翼的救命恩人,让二弟好好想想,放心,二弟一定会给子翼一个满意的答案。”

    “哎!”庞统叹了口气:“本以为拿了荆州,无论是攻蜀还是伐吴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奈何主公竟然这么重情义!”

    郭嘉一笑:“如果主公乃薄情寡义之人,士元兄还愿追随其左右吗?”

    庞统一愣,两人呵呵直笑。

    李辉出了属衙大门,来到大街之上。南郡的战后整顿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街道之上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游手好闲的士人们被赶走之后,地痞流氓也少了很多。李辉还命人从常山迁来一些工厂,让那些无依无靠的百姓也有一个活命的渠道。比起以前的南郡,如今的南郡虽然还没有达到其鼎盛时的繁华,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随便走进一家小酒馆,李辉找了一个靠窗的位子,要了半斤酒,几盘小菜,一边喝一边想着心事。文丑见李辉不高兴,也不敢太过放肆,闷头喝酒吃菜。

    过了很久,李辉突然问道:“你说应不应该伐吴?”

    文丑嘿嘿一笑。李辉瞪了他一眼:“问你也是白问!”

    文丑到来了精神,说道:“我虽然不明白,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不过这些年跟着老大干了这么多事情,只记住了一点,只要对百姓好的事咱就干!要说伐不伐吴,不如问问他!”文丑一把拉过从身旁经过的店小二,指给李辉。

    李辉没有说话,就是看着他。文丑以为李辉让自己问,就扯开嗓子问店小二:“问你一句,你说该不该伐吴?”

    顿时,整个酒馆的人全都定格。众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边。店小二都要吓哭了,哆哆嗦嗦:“大爷,您就饶了我嘛,我怎么知道?”

    文丑脸色一沉:“说!不说就是看不起我,我就拆了你的店!”

    店小二看看四周,没有一个人能帮子自己,说道:“大爷以为该不该伐吴?”

    “废话,我要是知道,还问你干什么?快说!”文丑一把拍在小几上,震的杯盘上下跳动。酒客门一看这个粗野的大汉是来找茬的,急急忙忙起身,跑了出去。

    “那就伐吧!”店小二看着文丑怯生生的说。

    文丑一乐,放开店小二,笑呵呵的对李辉道:“您看,他说伐!”

    “哈哈哈……”李辉被文丑给逗乐了,笑的前仰后合:“如果他说不伐呢?”

    “那我就劈了他!”文丑怒目而视,目光在小店里寻找店小二。找了半天,一个人也没有看见。

    李辉摇头苦笑:“虽然他的话不可信,不过我倒有一个好办法,既然在伐吴这件事情上我拿不定注意,就让南郡的百姓帮帮忙!走,回去就办!”

    “谁在这里惹事?”一个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店掌柜急忙从柜台后面钻出来,迎上进来的一个官差。

    “是他!就是他们俩!”店掌柜指着文丑和李辉。

    官差看了李辉和文丑两人一眼,愣了半天。很久之后,那官差突然给这两个“凶徒”跪了下来:“大哥!小五子给你磕头了!”

    “哈哈哈……”李辉急忙扶起小五子,上下打量了半天:“原来是你呀!都长胡子了,呵呵,不错,壮实了不少,现在过的怎么样?”

    小五子的眼泪都下来了,他擦了擦:“以前的那些兄弟,死了一部分,不过大部分还在,都不错,就我到现在还只是一个捕头!”

    掌柜的见官差给“凶徒”跪下,还叫什么大哥,立刻后悔报官,这下不用说,自己肯定要倒大霉了,吓得在一旁不断的哆嗦。李辉和小五子叙旧喝酒,整整过了一个时辰,这才想起掌柜的,想起小五子是来抓自己这个闹事的凶徒的。

    李辉瞟了一眼掌柜的。小五子也是跟随李辉的老人,如果从黄巾时期算起,也不下二十五年了。李辉的一个眼神,他就知道怎么办。转过身对掌柜的招招手:“你过来!”店掌柜心道这下自己要完蛋了,小酒馆开不成不说,小命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了。

第十二章 全民公投

    这两天,有两件事情在南郡城传的沸沸扬扬。第一件,名叫好再来的小酒馆一夜之间声明鹊起,那个被文丑问过是否伐吴的店小二成了南郡城的名人。酒馆掌柜的,将李辉做过的那张小几原封不动,连酒杯酒壶,小菜以及筷子的摆放都照原样,供前来喝酒的人参观。店里自制的烧酒,也从原来的一个钱一壶,破天荒的涨到了十个钱,依然是供不应求。

    第二件乃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南郡太守府贴出告示,大将军李辉为了伐吴的事情,希望征求全体南郡百姓的想法。就在太守府的门外,一左一右有两个大木桶,他们的旁边有一袋子黄豆,无论是谁,只要你认为该伐吴,就拿一粒黄豆扔进左边的木桶中,反之则扔进右边的木桶。

    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荆州可以说经历了刘备、曹操、孙权、李辉几家的轮番占领。荆州的百姓完全有资格评判这些诸侯的优劣,谁好谁坏的评判权完全交给普通老百姓,过去的历史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庞统笑道:“先不说结果是什么,我担心百姓们不敢做这个评判!”

    “士元兄说的很对!”徐庶道:“自古以来都是官说什么百姓干什么,现在二弟要将这颠倒过来,恐怕不那么容易吧!”

    李辉道:“不容易也要干,为什么就不能百姓为自己的命运做决定,打仗是要死人的,死的百姓可比官要多得多,既然自己要付出生命,为什么不能自己说了算!”

    “道理是不错!能不能成功我也是拭目以待!”徐庶摇头苦笑。

    三天时间过去了,没有一个百姓前来投票,那一袋黄豆一粒未动,两只木桶空空如也。虽然李辉的这个官府和别人的不一样,他们打击士人,重视商贩,将这么重大的事情让百姓们做决定这肯定是开玩笑,既然是个玩笑,也就没有必要参加。即便是真的,也要看看再说。

    第四天一大早,李辉起的很早。昨天晚上他一夜未睡。三天没有一个人投票,自己的努力就算是白费了。他独自一人来到太守府门前,看着空空荡荡的两只木桶,心里很不舒服,自己抓起一粒黄豆,往右边的木桶里一扔。“噹!噹噹噹……”一连串的响声。豆粒在木桶内滚了好久。直到豆粒停止,李辉闷闷不乐的回去了。

    来来往往的行人从府衙门前经过,都会不自觉的往桶里看上一眼。当有人看见右边的木桶里竟然有一粒豆的时候,感到很奇怪,眨眨眼睛,确定桶里却是有一粒豆,摇头笑了一下。可能处于好玩的心里,有人抓了一粒豆放到了左边的桶里。

    “你听说没有?有人已经往桶里扔豆子了!”

    “是吗?也不知道这位李将军是真的征求百姓的一件,还是做做样子,还是看看再说!”

    “你们不知道,李将军行事不拘一格,也许是真的!”

    “真的最好,要是引诱百姓,如果谁认为不该伐吴,拂了大将军的面子,说不定就再也找不到了。”

    “慎重!看看再说!”

    “呵呵,没那么可怕,就一粒豆他们又不知道是谁投的,我还真像投一粒!”

    “你不怕?”

    “怕什么?如果大将军和以往的那些人一样,搞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也没什么用!我觉得是真的!”

    茶馆、酒肆、大街小巷都是这种议论之声。很多人不约而同的前来观看,有些人还真的响应府衙的号召,自觉地拿起一粒豆扔进左边或者右边的木桶里。

    离截止日期还有一个时辰,整整三袋豆子都已经放进了大木桶里。木桶粗大,两边看上去相差悬殊,左边那个写着“伐”的木桶已经有了一多半,右边的那个木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稍微一看就能知道结果。

    李辉领着徐庶、赵云、郭嘉、庞统、文丑等人站在府衙门口。看热闹的百姓将整条街都站满了。赵云一声令下:“数豆!”

    十几个军士当着所有百姓的面,将右边的木桶放倒,一粒粒的开始数里面的黄豆。有些百姓也跟着士兵一起数数。天色已晚,灯球火把将整个南郡照的如同白昼,谁都没有睡觉的意思,这一次是百姓们自己意愿的一种表达,他们要看一个结果,还要看看李辉是不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右边的桶里,一共三千五百七十二粒,左边的桶就要多上很多,整整三万粒。李辉对于结果不是怎么高兴,百姓们的热情他非常的满意。南郡城有百姓八万,虽然不是每人一粒豆,这总数加起来也近乎一半。这第一次的全民公投的效果非常不错。

    徐庶代表南郡属衙说道:“这次大将军将伐吴的决定权交到你们的手里,这是开天辟地一来从未有过的,其实大将军并不愿意伐吴,你们其中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可能知道,大将军和江东的孙家有很深的情谊,不过大家放心,从刚才的投票结果看,大家的意思相当的明确,既然如此我相信大将军绝不会有违百姓的意愿!”

    “好!好!”一lang高过一lang的叫好声响彻整个南郡的上空。

    李辉挥挥手让大家安静:“我李辉是个说法算数的人,我大哥说了,这是大家的意见,自古到民为水、君为轻,百姓的意见大于一切,我宣布,从明天开始,无论是河北、塞外、还是中原、荆州,全部进入备战时期,调集大军准备伐吴!”

    “伐吴!伐吴!伐吴!”整整一个晚上,南郡的百姓兴高采烈,就像过年一样,有些酒肆通宵开门,南郡人人都议论李辉,议论这次投豆子的事件。有些人后悔自己没有投上一粒,那些投了豆子的人满脸通红的讲述这自己当时的心情和决定。

    这么大的事情,这么大的动静,孙权当然不能不知道,也不会不知道。开始的时候,他当着群臣的面取笑李辉是一个没脑子的人,等结果出来,南郡百姓三分之一的人同意伐吴,孙权害怕了。

    虞翻沉思良久:“陛下,事急已,请陛下立刻派出使者前往长安、成都,联合曹丕、刘封联合抵御李辉,我们东吴一家万万不是李辉的对手!”

第十三章 三国联盟

    刘封、曹丕接到来自南郡的消息。都大感意外。以以往的估计,李辉在占领一地之后,绝不会这么快的对另外一处发动袭击,这一次李辉竟然刚刚占领荆州,立刻就要伐吴,这是为什么?

    陈群道:“陛下,李辉伐吴是迟早的事情,微臣以为,我魏国不可坐以待毙,唇亡齿寒,如果没有东吴在东南牵制李辉,我们魏国也是危在旦夕!”

    “太尉的意思是,我们和东吴联盟,共进退,一起对付李辉?”曹丕道。

    陈群摇摇头:“李辉雄兵数百万,东吴弹丸之地,只需派其水军和些许步足、骑兵,东吴便望风而逃,微臣要说的是,东吴亡国后,我魏国的未来!”

    “哼!”满庞一笑:“未来,如今我魏国被李辉两面夹击,南面还有刘封虎视眈眈,西面便是一望无际的大漠,除了投降还有什么应对之策?”

    曹丕一听这话,非常不高兴,脸立刻拉了下来。

    “满大人错了!”陈群接口道:“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计划未来,孙权如今已没有了退路,从哪里走都逃不脱李辉的手掌,我们不同,西面大漠,根据汉博望侯张骞的记载,大漠以西尚有若干小国,如果我们能将他们一一统一,凭借大漠天险,可以李辉决战!”

    曹丕点点头:“爱卿此言说的不错,我魏国的确应该效仿武帝,派人结好西域诸国,为日后做好准备,既然如此,那位爱卿愿替朕走一遭?”

    众人沉默不语,出使大漠可不是好事情,弄不好就会命丧大漠,所以谁都不愿意去,曹丕的眼光从群臣的脸上一一扫过。众人急忙低头,避开曹丕的眼光。

    “微臣不才,愿往,替陛下分忧!”文臣队伍的中后部一个身穿黑衣的人站了出来。此人仪表堂堂,年纪在五十对所,稿子不高,几缕胡须飘散在胸前。他便是司马朗,司马懿的哥哥。

    “司马爱卿果忠臣也!”曹丕大喜:“爱卿既然愿替我大魏国分忧,朕也绝不亏待你,封司马朗为中军将军,博望侯,总督出使西域一应事宜,各部须极力配合,不得有误!”

    刘封率领大军赶回益州,在诸葛亮的设计之下,先后占领了江州、梓潼、涪陵等大城,将马超压缩在成都之内不得动弹。以马超的脾气,早就想领兵冲出去和诸葛亮大杀一阵,可马玩、杨秋等人还是不想死。

    杨秋道:“几位,现如今这城中所剩的可全都是我们的西凉人马了?看来马超已经大势已去,现在该怎么办?都说说吧?”

    “要不我们投降刘封算了?”程银说道。

    “投奔刘封,你不怕他杀了你?”马玩问道:“依我看,咱们不如走吧?如今我们要钱有钱,要兵有兵,出了益州就什么也不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