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牧大唐-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长孙家他们这些等着看好戏的对手瞠目结舌,让他们好好看看,自家到底是怎么变废为宝的。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这帮家伙会不会因为变相的成全了石磊而吐血三升。

    想着这些有的没的,石磊笑眯眯的跑去皇城里面报名去了。

    就像名字说的,这监门卫,顾名思义就是替皇帝看大门的。主要的职责就是把守好皇宫,掌宫城及京城诸门禁卫事。

    除此以外,每月还要查一下九品以上官员的门籍上报情况,还有给那些等着入宫的人验明正身,当然入宫的货物,也是需要好好检查一下的,还有关门和开门的任务。

    总之基本就是小区保安的业务范畴,只不过看管的物业不一般,里面的住户更是不一般,时不时还要给大老板李二皇帝站站场子,负责一下他的出行安全问题。

    具体分工上也挺简单的,左监门卫负责入,右监门卫负责出,而石磊这个中郎将,负责的正是皇城与宫城的连通处,也是所有大兴宫的十个城门之中最重要的一个,位于南墙正中的承天门。

    当然这地位比之玄武门,还是要差上那么一筹的,因为玄武门是大兴宫的北门,直接面对着龙首原,外面没有别的建筑保护了。而承天门前面还有个皇城呢,不会直接面对可能的攻击。

    只不过能把石磊安排在这里,是真的说明了皇帝对石磊,特别的信任和恩宠,直接把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了他,石磊身上的责任,也是特别重大的。

    也就是今天上班第一天,还需要走一下交接手续,要不然石磊哪能这个点,才悠哉悠哉的朝这跑,天不亮就得蹲这等着了。

    哪怕明知道石磊也算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之一了,这一路上进宫,石磊还是经过了多道盘查,才得以顺利的来到自家的军营里。

    和早就等在这里的前任,进行的交接仪式很简短,但也足够正式,和石磊比较熟悉了的那位内侍,还受到皇帝的指派,过来做个见证。

    恰巧当值的张士贵,也赶过来亲自见证了交接仪式,还给石磊交代了半天,他的任务都有哪些,也少不了对这个关系颇为亲近的后辈,多勉励了两句。

    也是在这次的交谈中,石磊才总算知道了面前这位内侍的名字,张阿难,一个挺普通的名字。不过只看张士贵对这位的态度就知道,这人一定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

    张士贵对这位内侍当然算不上谄媚,身为玄武门长上的他,也没那个必要,更不应该,和一个内侍走的那么近,只不过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得罪对方就是了。

    而且这还是一个真正的有品级的内侍高官,绝对是李二皇帝面前的红人一个。

    送走了前任和内侍阿难以后,张士贵少不了又交代了石磊几句贴心话,尤其是一些必须注意的地方,顺便还说明了一下这阿难的另一重身份。

    原来这阿难还是内宫之中武太监的统领,至于背后是不是管些秘谍口的事情就不好说了。

    两边的职责有些重叠之处,少不了有过些合作,所以才比较熟悉。

    私底下交代完这些,张士贵才在众多军士们面前,亲切的拍了拍送出来的石磊的肩膀,笑了笑走人。

    以两人之间亲似一家的关系,张士贵当然没必要,摆出这样一副做派。

    之所以有这么一番,在石磊看来略有些刻意的表演,还不是为了给石磊撑腰来的。

    告诉这些个军士,这可是我看重的后辈,你们可别搞兵油子那一套。

    这些在皇宫里听差的精锐军士,最服的肯定还是强悍的将领,而消息灵通的他们,肯定很清楚石磊在这个年纪能够出任中郎将的高位,肯定非常不简单呢。

    不说背后那一票,对他寄予厚望的老一辈武勋们,以及在很多场合,都曾经对他赞许有加的当今陛下,只看眼前和张士贵好的跟亲爷俩似的,再想想他是老程家的姑爷,这背景对他们来说也够深厚的了,绝对能让他们好好掂量一下。

    更何况还有那些实打实的彪悍功勋在,石磊可是差不多以一己之力,生生的打散了颉利可汗的队伍,最后更是生擒活捉了颉利,这位曾经的草原帝王,真真的一号猛将,更是年轻一辈中有数的翘楚,这些家伙也不至于跟石磊耍什么花招。

    给皇帝看门的活计,看着挺风光,可其中蕴含的风险也大啊,不敢说每天活得提心吊胆吧,可小心翼翼总少不了的,真的出点状况,最先倒霉的肯定是他们这帮家伙,所以给石磊捣乱什么的,还是免了吧,一不小心再把自己的小命赔进去。

    吩咐这些人先一切照旧后,石磊先了解起了自己的职权范围,到底都有哪些。

    新工作总要有个熟悉的过程吗,首先就要把自己今后工作的重头,规模不小的承天门里外看个遍。

    这承天门上有高大的楼观,面积可是不小,门外左右有东西朝堂,门前还有广三百步的宫廷广场,功能很是齐全。

    承天门作为大兴宫的正门,也是皇帝举行“外朝”大典的地方。比如元旦、冬至,设宴陈乐都在此处进行。

    朝廷遇有赦宥,或除旧布新,或接待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皇帝也要御承天门听政。

    所以石磊其实早就来过这里,除了在这候着等待接见以外,上次石磊在各国使节面前露脸那次,也是在这里。

    不仅参与了国宴招待会,还在这和各国的猛士们好好切磋了下,把除了雄熊以外的所有对手全玩死了。

    这也是他新接手的手下们,之所以不敢捣蛋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是见识过这个新上司,人形暴龙的一面的。

    论武力,整个监门卫都没有敢在石磊跟前炸毛的,不服气不行啊。

    不过他们这乖巧的跟鹌鹑似的表现,就让石磊有点郁闷了,他还想有几个不服气的家伙跳出来,自己也好杀鸡给猴看来着。

    不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吗,自己这火要是烧不起来,烧的不旺,怎么建立自己的威信呢。

    一边转悠着,石磊一边其实都在为这事头疼着。(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章 长安纸贵

    花费了一整天的功夫,石磊才总算是把自己需要管辖的所有区域都转了个遍,也大体的对工作的所有流程都有了个了解。

    承天门是他的主战场,可左监门卫下属,就只有四个中郎将而已,他也不可能只负责这么一个大门的管理,其他大小宫门还是有几个的,总面积可是不小。

    只不过这宫墙如此高大结实,中间那宽广的道路和广场,让所有人都能对周围的情况一览无余,所以基本只要把守住宫门不失,就不虞有什么危险发生。

    只是负责准入的左监门卫,相对来说责任会更大一些,万一放进去一些心怀不轨的人物,这事就大发了。

    不过能进出宫城的,一般都是熟面孔,偶尔有些外臣,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求见皇帝,也还有通传制度在。

    所以总体来说,这危险性不是很大。除非真个有哪些家伙要造反,那动静就大了。

    给石磊的感觉,这份工作是很重要,但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吓人,平时多留心些,把工作做的细致一些就可以了。

    哪怕面对的都是这些熟面孔,该履行的手续和过程,也要一个不落的认真履行,别在自己的岗位上出现失误,问题就不大。

    要说还是守卫后宫,和玄武门那边的兄弟,才是真的辛苦,非正常死亡率挺高的。

    那小日子过得真叫一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整日里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

    虽然不是石磊当值夜班,他还是留在了军营里,赶紧趁着这段时间,把业务都弄熟练了才好。

    万一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漏洞,也好尽早做好应对措施才行,这关系到的,不仅是皇帝的身家性命,更重要的是自家的。

    真的出点纰漏,李二可不会仔细分辨是你的错,还是前任的历史遗留问题。是不是拉出去砍了,完全要看皇帝老子的心情如何,石磊又怎么可能不上心呢。

    这么一天下来,石磊才真切的感受到了其中的不易,单纯站在那里快要无聊死了,虽然石磊自己不用和其他小兵一样一直站门口,但还是挺无聊的。

    因此每当有人进出的时候,石磊都要屁颠屁颠的跑出来,跟人打个招呼,混个脸熟,这也是他的工作内容来着。

    这也让他手下那帮人,好好见识了一下他这个当上司的,能量是有多大,关系网多深厚。

    基本上每一个到一定品级的高官,都和石磊亲切的聊了两句,那些武将们,更是不分老幼,多少都和石磊招呼了几声。

    连当朝太子李承乾,都和他有说有笑的,让这帮手下那是刮目相看啊。

    白天时不时还能碰到个熟人,算作一种调剂吧,到了晚上才是真的无聊的很。

    大半夜的,皇宫里除了他们这些驻守和巡视的卫士,连个人魂都没有,安静到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和呼吸声。

    偶尔相互之间说个话,都跟闹鬼一样,在这寂静的地方,传的那叫一个遥远。

    这还不是后宫那里,除非有十万火急的大事,没哪个不开眼的,跑去打扰李二的欢乐时光。

    哪怕宫里有急事安排下来,需要出门,或者有那些秘而不宣的勾当,一般也不会跑承天门这边来,哪还有什么秘密可言,当然都是直接走靠近后宫的宫门出去的。

    哪怕是经过了不止一天的养精蓄锐,这些被分到夜班的卫士们,也少不了要无聊到犯困啊。

    连石磊这个向来精力旺盛的家伙,都差点扛不住睡了过去。或许这就是石磊一直想找的改革突破口了。

    一直等到把当值的差使都干完了,轮到副将再次上岗了以后,石磊这才火急火燎的跑回家去。

    有几天没见到老婆孩子了,石磊忍不住有些想念他们了。

    回到家别的事情可以先不管,还是得先和老婆孩子们温存半天再说,当然也不会冷落了玉玲珑姐妹俩。

    石珝这小家伙也不认生,在这姐妹俩怀里,也少不了拱来拱去的,看来对这俩博大的胸怀也很是认可。

    只要和家人们呆在一起,石磊的劳累和疲倦,就全都不翼而飞了,更是不存在无聊一说。

    再美美的吃上一顿,李福做的好吃的,石磊就重新变得精神饱满起来。

    叫上几位大叔,一起去了他的茶歇室,石磊把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都详尽的说了一遍,好让大家一起帮忙给出谋划策呀。

    对于目前这种局面,家里也做过预测的,只不过是作为最好的一种情况。原本以为不论到哪,总要碰上几个刺头,需要收拾一番,才能有这么好的待遇。

    看来还是低估了石磊,在大唐军人之中的声望和威势了,尤其是在这帮子消息灵通的宫廷卫士们之中。

    如今的情况呢,其实也是有利有弊的。好处显而易见,石磊去开展工作非常的轻松,不需要漫长的过渡期。而且原本的工作就有成例可循,只要照章办事,怎么也能落个不好不坏的局面,胜在一个稳字。

    可坏处就在于过分稳当了些,或许会给上级一种领导能力很强的第一印象,但是真正的指挥起手下人来,只会循规蹈矩,没法做到如臂指使的程度。

    因为没了这个互动的过程,大家虽然维持表面的平和,其实相互之间,反而会有种看不见的隔膜存在,没法交心。

    真要是有个什么突发情况,他搞不好就会成为背锅的存在。

    所以在保持现有良好局面的基础上,还是得想着法的多来点互动,该找茬的找茬,该搞事的搞事,总要有点变化,才能显出他这个新上司的本事来不是。

    当然也不是大动干戈,只要发挥他的骨干带头作用就好了。

    商定了这事以后,石磊少不了又得关心一下,那些说书人们上岗后的表现如何。

    他还幻想着,自己变成说书行当的祖师爷来着,咱也算是赚个万世师表。

    几位大叔还是很有节操的,没有狠狠夸奖石磊,不过只是客观陈述的事实,也让石磊很是骄傲和自豪了。

    这些说书人的出现,成功的给自家的酒楼,拉来了更多的新客人,也让客人的阶层更加多样化。

    有些客人纯粹为了过来听评书,可也得进店里消费一些啊,这么高大上的店面,你什么东西都不买,就赖在那里个把时辰,一般人也实在没那个脸皮厚度。

    顶多原本的空闲时间,错过饭点了,有那些囊中羞涩的再凑过来,少点一点酒菜,只为能够听一席完整的评书的。

    在这样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之下,基本上各家酒楼里,都不存在真正的空闲时段了,从早忙到晚才是常态。

    每当评书开始的时候,说是万人空巷,或许有些夸张,围个里三层外三层,是绝对少不了的。

    有些小书局看到了其中的利益,还有直接派人在那边听边誊抄的,当然这么光明正大的不要脸的还是少数,雇佣几个博闻强记的人,回来默写的更多些。

    可还没等这些盗版厂商,打响他们的小算盘,石家早就印好的那些《说唐全传》,就已经铺货到位了,一时间简直是长安纸贵啊。

    程处月又故意搞了个饥饿营销的策略,这书卖的那叫一个火爆,差点抢破头。

    等到大家的热情,全被调动起来了,好像没有一本说唐在手,就显得你家很落后了,长安城的居民那都是很讲脸面的,哪能受这个气,少不了就要去催货。

    然后大量的说唐到货,既好好满足了长安居民的愿望,更让石磊家赚了个盆满钵满。

    而且就算这样,也不用担心评书那里没有人捧场,大家都觉得好的氛围烘托下,没听过的都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况且看书的毕竟还是少数,买书贵不说,懒人也多啊,要不为啥后世的听书软件能够大行其道。况且大唐这识字率可真心不高,总之是不如听书来的实惠的。

    哪怕看过书的,也少不了去感受下听书的气氛,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要追赶上潮流。(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章 怨念突破天际

    蓝田县的那块面积庞大的地皮,也正在有条不紊的,按照石磊的设想进行着改造,尤其是有了其他几家的力量进驻以后,进度着实加快了不少。

    石磊家里的人是挺能干,可毕竟发展的年岁短了些,人数还是少了点,哪怕加上程家给的庄子上那些人手,也有点守成有余,拓展不足的感觉。

    这么大一块地,对人力的需求就更多了,因此这个问题,也显得更突出了些,最后不得不雇佣了部分当地的农户,才算是得到了缓解。

    而等到了其他几家的人手进驻以后,石家在畜力方面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基本人手一头耕牛或者马匹,这干起活来,效率肯定要高得多了,尤其是耕地这类的活计时。

    毕竟没人牵着,这些大牲畜,也不会自己就懂得怎么干活不是,起码还得有个人掌控下耕犁吧。

    石家这种土豪的做派,简直让其他几家的庄户,看的眼珠子都发绿了。

    人和人果然是不能比的啊,咱们庄子上有一头耕牛,那都得当祖宗一样供着,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不说,自己不吃也得先把它伺候好了,就这用起来还得小心翼翼的。

    能靠人力完成的,就尽量别麻烦牛爷爷了,能干也能吃啊,一般人家连这位的出场费都付不起,哪敢随便动用这样的神器。

    可再看人家石家呢,尼玛牛比人都多,能靠畜力搞定的,从来不靠人拉肩扛的,牛马都是敞开了用。

    自家过的还不如人家的一头大牲畜,好吧,本来也没比上过自家大牲畜,但是这个差距要不要这么大,要不要这么夸张?

    这帮子没见过世面的庄户们,总算捞着不要钱的大牲口了,那还不可劲用啊。

    虽然开始有点放不开手脚,毕竟放自家都是爷辈的,这个观念一时还转变不过来。可慢慢的看人家石家庄人,自己用的都那么泼辣,不用白不用啊,这些来帮忙的,才好好爽了一把。

    关键是人家的牲畜也确实好用,比自家好好伺候着的那些,用起来还顺手,不仅力气大,也够听话,还有长力,干上半天的活,都不带尥蹶子的,这叫一个舒畅。

    而且人家石家庄子的人也够敞亮,连这些大牲口的伙食都包圆了,这简直是难得的好事啊。

    往常谁家用到别人的大牲口,求爷爷告奶奶的才能用到,还得好大面子呢。

    完事你不给人伺候好了就送回去,别人指定喷你一脸唾沫,你还得陪着笑,哪有如今这个待遇啊。

    这活干的,硬是要的,以后有这样的好活,肯定还要第一个冲上去,哪怕只是为了能够指挥着大牲畜,肆意奔跑的爽利,也要多和石家搭伙干活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