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牧大唐-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看起来都像是巧合而已,那个无意中犯下了错误的美厨娘又趁乱跑掉了,大概也是怕这俩脾气暴躁的主人,把火气撒在她的头上吧,这基本上是一定的,所以见机得早。

    而且这么漂亮的一位妹子,却是没有跟脚的,她的家人在哪根本就没人知道,还是哥俩当时花了高价买回来的奴婢,就是冲着她那一手做脍的本事去的,结果却没想到给自己招来了这样的祸患,如今想要报复,都找不到对象去。

    禽兽哥俩躺床上发了一通脾气,还是无奈的接受了自己变成太监的事实,想要自杀都没那个勇气,所以只好继续缠绵病榻,装起了孝子贤孙。

    除了他们的那些亲近狗腿子有些扼腕叹息,没法跟着他们一起去寻花问柳了以外,其他知道内情的下人们,都差不多要拍手称快了,对这俩禽兽主人,他们可真是一点好感都欠奉,还有不少私下夸赞那位厨娘做得好的。

    杨氏和武则天姐妹仨,对这俩目前的遭遇,也有种乐见其成的意思。这俩禽兽可不仅是觊觎杨氏而已,对她们姐妹仨也没少侮辱了。

    要不是有石磊安排的人手暗中帮忙,她们姐妹仨说不定也难逃那俩禽兽的毒手。这下哥俩彻底没了作案工具,她们总算都能松一口气了,少不了还要拜谢下满天神佛,能够听从她们的祈祷,派两条鱼来阉了这哥俩。

    显然没人会把这事,联系到仅有两面之缘的石磊身上,可这事恰恰全都是石磊给策划的。

    那两条鱼也是石磊给改造成了性情凶勐的真切蛋鱼,只是被厨娘逃跑时,顺手一起带走了而已,武家上下都以为让某个下人顺手给处理了,殊不知这是石磊毁灭证据的其中一环。

    而那位美厨娘,自然也是石磊早就安排过去的人手,针对的就是这哥俩好色的特点。如今看来,石磊的一番安排都没有落空,这下正好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如果那哥俩还有什么不好的举动的话,依然留在杨氏她们身边的人手,还可以有下一步动作,随便一点小手段,也能让变成了病秧子的这哥俩,早早的去和他们的老爹团聚了,说不定还能博个和父亲一样重情义的好名声,思父成疾什么的。

    行动成功的消息传回来时,石磊正在家听取手底下的汇报呢,关于各种隐藏势力的发展情况的。这事也算是他们的工作范畴内,正好一起听听,当个行动案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二章 异军突起

    石家在长安附近经营的各种私密力量,也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不仅能够满足石磊关于建设几条可靠的退路的要求了,而是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都有了一定的地位,完全可以说都是名列前茅的势力了。

    长安到蜀中一线,作为石家手底下发展时间最长远的势力,规模和实力也都是最为强大的,基本上这一路上叫的上号的绿林势力,都有石家的影子在。可以不客气的说,石家就是这一线实质上的总瓢把子,只是这一块大都在仍然呆在雅州那边坐镇的八臂修罗大叔手里掌控着。

    而白道势力上,同样有了长足的发展,因为在绿林当中的统治力,像是走镖和护卫这类的活,自然也有着天然的优势,商家们也都乐意找这样强力的伙伴。

    连石家自己的生意,都在逐步托付给这帮人来运输,这样既能建立明面上的贸易关系作为遮掩,也能解放出更多的护卫力量来,用来拓展更多的商道啊。

    而除去这些黑白两道的势力以外,山民和僚人基本也都成为了石家的依附,甚至在马帮和漕帮之中也掺了一股,而且从这条路线,也延伸出了通往高原上的线路,所以蜀中这一路是石家实力最为强悍的一支了,也是石家最为重要的一条退路。

    草原上的牧场,发展的同样挺不错的,那边有李牧这个名声响彻整个大草原的杀神在,还带领着一帮在草原上素有勇名的原突厥勇士们,更有几次战斗为他们扬名立万,如今同样也是稳固的很。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石磊真正对草原这条线更加放心,主要还在于他安下的那些钉子们。

    之前对付长孙家和窦家的联合攻击时,暴露的实力仅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罢了。那伙马贼势力越发巩固了,已经可以算作一个强大的部族,而不是简单的流窜贼寇而已,只不过还是不改他们劫掠的本性罢了。

    但真正更让石磊欣喜的,还是他之前随手撒出去的那些突厥贵族,如今的他们都已经渐渐的站上了权利舞台,石磊甚至在前来大唐朝贡的部族首领之中,见到了那么几个自家钉子的身影。

    而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吐蕃高原的那些钉子们身上。相比起那些别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势力,这些才是石磊真正的信心和后手所在。

    到广州的一线自然不用说,不仅有石家的势力在,其他叔伯也朝这边投注了不少的力量,毕竟牵扯到了倭国这条最重要的海上线路。

    而石家自己在海上的力量,也是目前所有勋贵之中最为强悍的,新型铁力木旗舰的不断下水投入使用,也在不停的扩大着这种优势,让石家在海上的力量越发的强悍,

    如果作为后路来说的话,背靠广阔无垠的海洋,好像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同样是石家不容放弃的一条重要线路。

    至于从长安到广州一线,石磊自然也是没少做布置了,山贼水匪们正在逐步被石磊手下人统领和蚕食,比照长安到雅州一路的方式来发展也就是了。

    不过真的有个万一的话,必须先确保石家的重要人员,先能够从长安这座雄城之中跑出来才行啊,所以近几年长安内部的自家势力,才是石磊关注的重点。

    水路方面有事实上变成了自家的码头,还有那些貌似和石家毫无关联,甚至连生意来往都从没有过的水帮,有那么一两个最隐蔽的线路,明面上还和石家有点冲突,投靠的也是和石家不太对付的势力。

    陆路上就更不用说了,很久以前就在长安城里安家落户的一些不起眼的普通居民,或者是武侯这种看似不起眼的职位,其实都有石家的力量在。

    这还是近期管家大叔他们,才重新整理好的东西,都是父亲那一辈就在经营的了,看起来哪怕是父亲这种和皇家关系颇为密切的人,也从来不缺乏对皇家力量的警惕,没少准备些后路以防万一了。

    其他或明或暗的线路同样不少,足以保证石磊他们哪怕陷在了长安城中,全城戒严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容的遁走了。

    长安城中管家大叔扶持起来的那些城狐社鼠,还有丐帮的力量相互协作之下,发展的也是顺风顺水的,也已经可以和那些明显属于其他世家的大帮派们分庭抗礼了。

    只是这些人更多的还是作为一条情报来源去经营,并不能完全作为隐秘的撤退渠道来使用,谁让他们现在也算得上家大业大的,盯着的人自然也要多很多,有些时候就难保能够一直不走漏任何风声了。

    好在知道他们和石家的这层关系的,也就是其中那些真正的骨干,都是从石家走出去的顶尖高手,给自家帮派镇场子的红花双棍,又或者是丐帮帮主洪三公这种,都是经过石磊改造以后,完全可以信赖的忠诚属下。所以这些力量必要的时候,用来当做烟幕弹,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次把这些人都召集起来,就是为了了解一下他们各自的发展状况的,同时也有让他们互通有无的意思,别真个发生什么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的状况。

    必要的对抗,方便隐藏这层关系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发展成了真正的内耗,就让人郁闷了,这次的碰面也就势在必行了,也算是一次划分地盘的洗牌。

    只是他们的发展也算不得一帆风顺,来自官面上的压力还好一些,他们各自都有应对的办法,还有人通风报信,能够造成的困扰是比较少的,真正造成困扰的,是最近又有一股新的势力在崛起中。

    虽然这些分散在各个领域的势力,明面上没什么联系,但凭着过人的直觉,再经过一番相互交流以后,就可以比较肯定的说,这些人应当是出自一门的。

    好在这些同样强力的家伙,虽然蹿起的速度挺快,刀头舔血的本事也很是过硬,不过和石家出身的这些真正顶尖高手相比,肯定还有不小的差距。

    双方也没爆发什么激烈的冲突,只是有过相互试探,就都很克制的后退了,之后对方也比较有默契的没再涉足石家的力量所在的领域,转而去挤占其他势力的地盘去了。

    也就是长安城中,双方的交锋要稍微多些,毕竟那些大帮派背后的主子,都不是什么好招惹的存在,手下硬点子也是不少,对方也只能从那些比较薄弱的地方开始蚕食。

    只是这股势力的崛起,本身就足以让人警惕了,这股力量太强大了,而且同时发力,多点开花,每一处都还能保持那么强的压迫力,看上去很像是有官面的大人物出手了,还得是真正顶尖的大人物才对。

    这点是非常让人费思量的,因为军方这边有意下手的人,早就已经开动了,长安城中不能动的几个大帮派,背后就有不少顶级军门的影子,而这些人的手段,虽然有军方的痕迹,但行事方法又不像军方势力那样直接和彪悍。

    可要说是秘谍司这类的官方机构出手了,也是不像,他们更多地还是采用背后掌控这类的招数,很少自己出动,费时费力的去打天下,人手也不太够用啊。而且这行事作风上也不太像,虽然隐秘,但是不够阴狠,所以也基本可以排除大唐情报部门出手的可能了。

    既然军方和大唐官方的可能性都排除了,那么目标只能是某些新近崛起的强势人物了。因为积攒的底蕴不太够,又有些急于求成,想要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扩大势力,所以才会有目前这种局面。他们的人手也显得杂乱了一些,既有军人的影子,也有江湖人士的手笔。

    虽然可能的范围一再缩小,但想要确定他们背后的关键人物到底是谁,还是没那么简单,因为能把这些人物统和到一起,本就说明了背后人物的强大,还有着隐秘的需求,想要从那些卒子身上,探究出主子的身份可能性真不大,石磊也只能让几位高参,凭着对朝堂的了解进行一些猜测了。

    首先排除掉的,就是石磊的老仇人,张孙家和窦家的可能。这两家现阶段还忙着舔舐石家给他们造成的伤口呢,那一番连消带打的,可是把他们折腾的不轻。

    后来的群起而攻之以后,更是让这两家很是有些元气大伤,现在还忙着稳固他们固有的根本之地,重新建设矿山,恢复生产,然后再把失掉的份额,尽可能的抢回来。为此甚至放弃了一些不太重要的非核心产业,集中全力在这些核心产业上。

    以他们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抽调些力量出来,对石家进行报复,搞点小动作,都不太容易,更别说像这样全面铺开了。

    新近崛起的势力之中,能够像石磊爬升的这么快的,好像也不常见,武官系统中貌似也就石磊一个,其他无不是靠着几十年的积累,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的。

    文官系统更是讲究资和人脉,而这些无一不需要长时间的积攒,同样不可能突然间就窜起来。

    排除了这些以后,好像能够怀疑的对象,基本都集中在皇家内部了。比如李承干和李泰哥俩,又或者是其他有什么别样心思的这王那王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三章 社区超市

    包括李承干在内,都很难摆脱这个怀疑。虽然李承干一直都有让原本出身石家的那些护卫,或者是通过薛仁贵这样和石磊比较亲近的人之口,将他的一些计划和想法传递给石磊。

    但是石磊很明白自己的定位,他只是想要做个李承干上台的功臣,没有做权臣的想法,更没有变成宠臣的意思。这样的人在台上时确实很风光,完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做派。但是这样的人,往往也很容易成为帝王的挡箭牌,必要的时候也被弃之如履,然后就变成了所有人唾弃的对象,很难有翻身之日。

    石磊对自己的优缺点,一直都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或者说挺有自知之明的,他就不是做个权臣的料子,老老实实的做个没心没肺的单纯勐将比较适合他。

    这种情况下,他和李承干的关系,还是公私分明的好。哪怕私底下的关系再好呢,这样牵扯到公事的,他还是少知道比较好,尤其是那些私密的事情,他毕竟也没打算变成给李承干干黑活的私人打手。

    成为侯君集那样的角色,前期自然是很好,那叫一个平步青云,可后期就很容易完蛋,你知道的皇帝的阴私事太多了点,人家上台以后,还能不能容得下你就难说得很了。

    出于这样的想法,石磊一直都没怎么接触东宫那边的具体事务,还为此专门和李承干进行了一番坦诚布公的谈话,石磊自然是一如既往的选择了直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李承干当然也很珍惜两人之间这种难得的私谊,而且石磊也说得挺对的,他就不是一个适合干这些事情的人,更不是个合格的谋主,所以也就没再勉强石磊,很干脆的不再朝他这送这类消息了。

    像是发展私人势力这种事,肯定都要是安排自己真正的贴心人去做的,现在石磊又上哪去知道,到底是不是李承干的手下在干这些活呢。

    虽然在他看来,李承干不像是这么不明智的人,哪怕真的有这个需求,也不应该是现在才开始动手。私心里石磊是不希望这些人出自东宫门下的,但难保李承干会不会急功近利一些。

    在石磊看来,反倒是李泰的嫌疑是最大的,关于立他为太子的唿声,都是近年才出现的,可见他原本的实力,还是相对薄弱一些。

    尤其是他身边的人大都是些文臣,其中虽然不乏老顽固,但工于心计的人可也没少了。文臣吗,就喜欢搞点弯弯绕的东西,这种私底下发展点手下的事情,他们干起来都挺顺手的。

    而他们一帮人也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因为李泰在武力和情报方面都是短板。他最大的依仗还是他文艺青年的身份,在文臣堆里还比较有市场,武将们可没几个对这位感冒的。他这属于典型的一条腿走路,对这事就比较迫切一些,有那样的行事方法,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李治小朋友,他的年岁太小了,上面还有俩能力突出的亲哥顶着,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希望的。错非石磊这样的穿越者,或者有什么预言术一类的传说级大能,肯定都不会朝他身上努力。

    烧冷灶都不是这个烧法,这可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不是随便套个交情,结分善缘就完事的。

    至于其他的那些难得活下来的李世民的同辈兄弟们,或者是他的其他儿子们,比如李恪那个倒霉蛋,也不排除有这个搞法的可能,谁让皇家当中从来都不缺少野心家呢。

    对那张椅子的渴望,这帮子家伙总有比其他人更加强烈一些,大概是因为看上去他们才是离那个位子最近的人吧。谁知道这帮子血脉中都透着疯狂劲的李氏后人们,会有多少不甘心的家伙存在。

    所以想来想去,倒是越发肯定是皇族中人所为了,但具体的人选,却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实在让人挠头的很。

    索性石磊也就不为这样的破事着急上火的了,无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就咱手底下这个实力,好像还是无惧这些力量的,真个惹到自家头上了,再把他们一并给端了就是。

    先放下这点心事,石磊熘熘达达的又跑去了蓝田县,打算马场那边看看。

    这边也是石家在长安城的另一处产业重心所在啊,而且还是维系周边的团队力量的一个重要基础,甚至可以说比长安城内的众多店面来的还要重要些,他是很有必要多上上心的。

    到马场这边一看,好家伙人是真多啊,大概是天气的原因,这季节正适合这些有钱有闲的观众们,跑到这地界来凉快。

    尽管不像后世的钢筋混凝土森林一样,热岛效应明显,城中比农村高出很多温度,但是架不住长安城那地理位置不太好,城里也是出了名的热啊。

    冬天不怎么冷,夏天却是热的呆不住人,甚至因此搞得长安城里的建筑风格,大都是几根柱子挑个屋顶的样式,尤其是顶楼,不论是不是需要保密的起居室,大部分都是凉亭的样子,凭栏远眺,边吹着风边过个夜生活,是长安城流行的生活方式。

    而相对来说,马场这边的环境那就好得多了,首先这边有很多树,比之长安周围那一圈都被砍的光秃秃的样子,天然就有优势啊,树多的地方本来就要凉快,水流同样是不缺少了,而这地又没有长安的人口密度,其他的地理环境,也决定了这边的温度要低得多,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