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警之索马里-第5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战争爆发一来,北约各国的主流媒体总共发布了上千条关于战争的报导。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用来讲述非洲人民急需从李岚手中解救出去的消息,剩下的就是军事国家消息。

    前面那三分之一。李岚都是以旁观者的心态去看一下,主要还是关注这些媒体对战争以及各国战争准备的报导。

    为了安抚民众。北约自然需要放出一些能够稳定民心的消息,现在战争刚刚开始,谁都没有获得决定性的胜利,用胜利来鼓舞民心时机还不够。

    所以媒体也只有采取了力量绝对论来加强向心力,结合对李岚的恶意宣传,以人类大义为主导,凝聚民心的战斗意志,让民意顺从国家的战争意志,从而让民众支持这场战争,不再以伤亡来考虑战争,而是以国家和民族大义来思考战争。

    从北约这些以宣传自己强大军事优势的报导中,李岚也找到了一些他所感兴趣的消息。

    主要还是北约方面的作战决心,他相信这些报导的真实性。在欧洲北约集结的飞行器,绝对有五万,甚至已经超过了五万。

    十几万的飞行员,也只是一个初步的数字,因为这个数字会更多,光美国的预备役飞行员,都不止这个数字。百万的地勤人员,也是正常的数据,否则谁来为几万的飞行器服务呢?

    这样的数据再结合情报人员收集的数据,微微一对比,就可以大体判断这些新闻中的露出的真实数据。

    李岚很快就有了答案,这份来至北约美联社的报导中,各种武器的数据都有了虚假的成分,都少报了数量,北约在欧洲集结的空军各类飞行器,最少在七万左右。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小型的无人机。

    至于北约所说的以绝对空军优势彻底掌控战争的制空权,李岚只是破感觉好笑。

    要是真的如同北约所说,只需要集结所有的力量,就能够一举摧毁索马里的空军,夺取制空权的话,那现在的索马里联邦,早已经被空袭的战火所笼罩的。

    因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首先北约不可能一口气派遣能够压倒索马里本土防空水平的空军力量,除非整个中东全部都被北约占领,非洲南部也都落入了北约的手中,另一边印度洋上也被北约空军掌控。

    然后经过最少几个月的准备,将大量的战机调集到索马里的周边,集结最少能够一次性出动三千架以上的战机数量,然后同时从四个方向压向索马里联邦,否则北约方面是不可能一口气摧毁索马里的防空和制空能力。

    而想要将如此庞大数量的战机从欧洲派往索马里联邦,是谁都无法做到的,战机作战半径本来就没有这么远,在如此数量下,加油机增加航程也不现实。

    就算真的可以决解这些困难,北约方面最少也需要准备半年的时间,所以,李岚纯粹就是把这个当成了笑话。

    基地的本土防御能力,就算没有战机的制空防御,光靠地面的防空武器。就不是上千架战机就可以威胁的。

    要知道,现在的索马里联邦。有着全世界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光陵塔。被世界称之为塔之国。之所以著名,不单单是因为光陵塔在夜晚的散发出来的美丽,更主要还是数量。在索马里联邦境内,不管是站在哪一片土地上,都可以看到这些塔的身影。

    特别是沿海线,整个沿海线每隔五公里就有一座这样的光陵塔,将索马里联邦上万公里的海岸线,变成全世界最美丽的海岸线,被誉为世界第一灯塔海岸线。

    只是外人不知道的是。这些所谓的高塔,并不是为了塑造索马里的特色,更不是为了吸引游客,打造属于索马里的别致景观,而是为了组成一片覆盖索马里联邦全境的激光防御网络。

    美丽的景色和外表下,往往隐藏着无穷的杀机,这些高塔虽然从未在外人展露其真正效果,但李岚从未质疑这些高塔的作用。

    和平时期,这些百米高的高塔。是国家的标志,也是夜晚城市和海岸线上的明灯,到了战时,这就是一道屏障。

    与其说这些战机的数量再多。还不如多来几艘武库舰,全部携带超音速巡航导弹,然后一起朝着索马里本土发动导弹打击。这样也才能够让李岚感到一些压力。

    不过,北约的这种宣传。还是很有效果的,就算进攻无力。但也足以告诉整个欧洲,索马里的战机是不可能打进来的,因为欧洲的天空是一道无法摧毁的防线。

    结合地中海一线的报导,北约不单单是对民众交代,北约有必胜的优势和信念,更有绝对守护国土安全的能力。

    对此,李岚并不打算反驳,也没有反驳的必要,他现在确实是没有能力去对欧洲本土这么样,战略打击武器也还没有到施展的时候,这时候让北约的宣传部门使劲宣传,将来也可以更好的打脸。

    反观,现在的索马里也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而他已经开始将可以投产的分基地战车工厂,都投入了生产,大量的技术工人已经都收到了上岗或者转换岗位的通知。

    随着整体工业链条的完善,一个真正强大的索马里联邦,即将爆发出令世界震撼的工业生产能力。

    “指挥官,反攻开罗前戏,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娜塔莎走到李岚的身后,汇报道。

    “真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台,那就开始吧!”李岚淡淡的说道。

    命令瞬间就被传达到基层的每一支部队中,开罗境内,四个行动小组同时行动起来。

    指挥小组正好干掉了开罗市政大楼指挥中心外的警卫,九个特种兵马上从餐车上拿出自己的武器,爆破组在指挥中心的大门上安置了定向爆破炸药。

    三秒后,大门被炸开,九个人突击进去,北约埃及战区司令部内,数十个参谋和工作人员,在爆炸的瞬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快速冲进来的九个特种兵,已经快速的开火了,指挥中心内的警卫,只是刚刚把手掌放在枪套上,就纷纷被击毙。

    然后是里面的参谋,再接下来就是那些工作人员,埃及战区的司令官,美国陆军中将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第一时间被干掉,自然从他的脑门上穿过去,留下身后窗帘上大片的血花。

    完成行动的九个人,自然也瞬间将他们彻底暴露了,大量的士兵纷纷冲了上来,顺利的完成斩首行动,他们也陷入了危机。

    以此同时,埃及国家电视台大门前,埃及副总统巴迪在大量士兵的护卫下,乘坐装甲车也抵达的电视台,然而就在他下车的瞬间,两颗子弹同时在他身上开了两个血洞,一个在脑袋上,一个在心脏上。

    这位埃及的副总统,还没有对国民宣布什么消息,就倒在了电视台的大门口,一切都太突然了。

    以此同时,关押埃及正规军的清真寺,也遭到了特种袭击,里面北约守军被清理干净,许多俘虏被释放,捡起了关押者的武器装备,参与到解救其他人的作战中,很快整个俘虏营就被解放了。

    接到命令的红警兵团,也同时展开了反击。

    为了夺回荣誉和刚刚撤退的耻辱,红警空军司令史密斯。凯。直接调集了两个航空师参与了开罗制空权的争夺,并且又调集了一个卫戍部队的空军师。从旁协助。

    卫戍空军部队虽然在索马里联邦算是二线部队,但装备的战机都是中华空军制式装备。无论是训练还是作训要求,都是世界一流空军的标准版。

    第一次参战的卫戍空军的飞行员,一个个都是嗷嗷叫的追上第一梯队的红警空军,一副不甘落后的样子。

    三个空军师,三百多架战机同时抵达开罗上空,一场新的制空战立即展开,本就是远程奔袭的北约战机,空战时间偏短的劣势就暴露了出来。

    尽管后续还有支援过来的战机,但也都是添油战术。

    地面的战斗在空军爆发之后。也随即展开。没有进行密集的火力覆盖,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轰炸,两个红警轻装步兵师直接从开罗的外围发起了进攻,在他们身边,是埃及的国防军部队。

    城内秘密防空洞内的埃及国防军士兵,也开始从防空洞的各个秘密出口突然出现,战斗再次在开罗这座有些数千年历史的城市展开。

    城市的争夺战,出人预料的温柔,因为双方的部队。都收到不能破坏这个城市历史遗迹。

    然而这种破坏随着双方的武装直升机和地面主战坦克的开进,开始变得有些失控。

    战火正在这座城市中肆虐,好在双方都有克制,尽量不对平民和那些有着珍贵历史价值的目标发动攻击。不过在远离这些地方的战场上。战争的残酷性一点都没有减少。

    到处都是燃烧的战火,尽管已经尽可能的远离平民,可依旧还是有很多平民都被战火波及。

    战争之初。北约部队由于指挥部被斩首,瞬间就变得群龙无首。使得北约部队不得不节节败退。

    随即临时指挥部快速的成立,加上后续两栖部队的进一步登陆支援开罗。战争的天枰才开始缓缓的放平。

    开罗的城市争夺战,在开始的一个小时后就进入了白热化,红警兵团在投入了两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旅之后,埃及方面也投入了两个步兵师,后续的卫戍部队也增援了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师。

    整整六个师近十万人,在六个小时内全部投入到开罗的战场,出动了两百多架武装直升机和三百多辆主战坦克,上千辆装甲车。

    而北约方面,也在六个小时内增兵到了十二万,并且有八万都投入到开罗的战场。

    战斗从开罗市区达到郊外,甚至延绵到苏伊士运河一线,十几万的部队,在这个地区,缠绵在一起。

    是本次战争爆发后,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而双方的空军也都毫不示弱。

    无论是北约还是索马里,都在这片空域投入了大量的空军主力部队,六个小时中,双方出动的上千架次,意大利各个空军基地,都变得无比的忙碌。

    这种进入白热化的争夺战,也自然带来的双方不小的伤亡,可在这个时候,伤亡早已经不是衡量战争价值的因素。

    双方都是赌上未来国运的一战,不是为了片面的利益,也不是一场生意,不成功只能成仁,除非是彻底战败,军队的伤亡已经无法干预到战争的继续发展。

    此刻开始,埃及也彻底成为双方战争的焦点,更大的战争序幕也就此拉开。

    这场争夺战持续了整整四十八个小时,双方都只是默默的增派兵力,战线也是再拉长。

    然而,令双方都感觉到郁闷的是,四十八小时后,谁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这种势均力敌的战斗,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可以说从二战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场对双方来说,都是残酷的消耗战,却谁也停不下来。

    一旦有任何一方泄气,就会马上处于劣势,都只能卯足劲不停的投入到这场战争中。

    然而这场战争对埃及人民来说,才是真正的灾难,战争已经让他们失去了平静的生活,家园每天都是子弹横飞,耳中的炮弹和爆炸声,从未平息。

    大量的埃及平民,不得不远远的离开战斗的中心,因为他们已经承受不住身边战火,给他们从身心带来的巨大压力。

    开罗大量的平民开始撤离,大量的聚集区开始在远离战场的地方建立起来,一顶顶帐篷都代表了一个个无家可归的家庭。

    学校停课,工业和交通瘫痪,通讯和网络被掌控,一切的正常生活都从埃及人民身上消失了。

    战火正在不停的夺去他们的生命,他们的家园正在被摧毁,唯有离乡才能暂免被战火荼毒。

    对战争双方来说,战斗也是前所未有的残酷,这不单单是对双方士兵的一种考验,更是对指挥层的一场考验。

    不管是对北约还是索马里来说,这种进退不得的战斗,令他们都深感陌生。

    除了把部队不停的投入到战场上,一个相同的问题都摆在双方的面前,战术必须有所改变。

    否则这些消耗持续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受不了的。(未完待续……)

第971章 防御武器上前线

    埃及的战事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礼拜,双方已经将兵力增加到了二十万,这也已经近乎达到了饱和的极限,现如今战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开罗。

    从开罗到亚历山大以及地中海一线,到处都是战场,双方的特种兵都渗透到后面,对补给和支援部队,进行特种作战。

    战斗到处都在蔓延,埃及文明的诞生点尼罗河,也是埃及人口的集中点,现在,战斗已经在整条尼罗河四周蔓延。

    北约大量的特种兵,渗透到整条尼罗河的各个角落,打击索马里后勤部队的河运和补给线路。

    反之,索马里一方的特种部队也快速的渗透到地中海沿海线,使劲的破坏从地中海运抵的物资。

    而正面战场上,双方的兵力已经达到了饱和,整个开罗以北,每一个城市都在爆发战斗,双方都是援军源源不断。

    最热闹的当属空军,据不完全统计,在长达十天的战斗中,双方已经在埃及上空损失了超过五百架的战斗机,然而无论是索马里还是北约,都依旧是卯足劲的想要夺取制空权。

    整个意大利已经成为北约战机前往埃及的桥头堡,每天都有上千架次的战机起降,因为除非是庞大的数量优势,否则他们根本无法挡住索马里战机的进攻。

    地面上,早已经是千疮百孔,城市中大量的居民区已经沦为了废墟,许多街道也没有了往日的整洁,随处可见的弹坑。以及彻响耳中的炮火。

    从埃及战争爆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九天了。双方最少分别阵亡了上万人,装备损失都在上千部。

    可是依旧没有哪一方选择退缩。后勤的补给依旧源源不断的送到前线。

    基地内,这个礼拜以来,李岚每天都十分的忙碌,他并没有特地去指挥部队作战,而是忙碌另外一个工作,建造防御武器。

    建造的种类也只有一个,哨戒炮,建造大量的哨戒炮。

    十三座分基地车都在不停的建造哨戒炮,短短的九天时间。他已经在开罗以北修建了密密麻麻的哨戒炮。

    将防御武器建造到战场上,这是他的第一次尝试,在游戏中利用游戏的BUG,也可以轻松做到。

    当年,李岚最喜欢的就是把巨炮建造在别人的基地四周,或者矿产,打击对手的矿产和基地。

    只是现实中没有这样的BUG;但如今埃及已经被纳入了友方阵营,可以在埃及境内建造防御武器。

    而他也一直都在这么做,只是这一次。他并没有选择建造防空武器,而是全部选择了哨戒炮。

    哨戒炮李岚十分的熟悉,当初刚刚拥有基地的时候,就可以建造这款武器。双联装30毫米速射炮,直线距离下拥有超强的杀伤力,直线强力杀伤范围三千米。有效杀伤距离五千米。

    这样的一款武器作为防御武器,也不需要人工操作。不需要弹药补给,只要不被摧毁。就可以长时间的工作。

    遗憾的是,这种防御武器,一直以来都无法走出国门,只能一直都在主权范围内进行被动的防御。李岚对此深感遗憾。

    现在他的遗憾可以弥补了,埃及的战斗已经进入的胶着状态,对双方来说,都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北约方面需要尽快改变战术,李岚也需要尽快改变战术。而他也很快就有了预案,目前战斗的一线已经无法改变,由于埃及和意大利的距离并不远,空军也很难尽快的取得优势。

    他也不是没有派遣战机前往意大利,打击意大利国内纵深的机场,但效果一直都不是很好,而北约方面偷袭的战机,也都是折戟沉沙。

    很快双方都放弃了这种偷袭,各种电磁武器也都试过了,电子战对抗部队的无声战斗,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过。

    各种新的战术都难以奏效,李岚便立即想到了防御武器上战场的可能性。

    一座哨戒炮的本钱也就6000基地资金,是十分廉价且高效的武器,论攻击效果,性价比极高。

    很快这个想法就坚定了下来,十三座分基地的所有防御武器全都被停止了,大量的哨戒炮被摆上的建造列表的优先行列。

    随后就是李岚最忙碌的时候,哨戒炮是防御武器,且一旦发现敌人,会进行反击,弹道内也会对己方的士兵和装备造成伤害。

    所以,在建造地点的选择,就需要他好好的规划。

    为了防止对自己部队造成误伤,李岚将所有建造的哨戒炮,都选择在北约重兵集结的四周,并且避免哨戒炮攻击到第他的哨戒炮,也是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想要把哨戒炮当作奇兵来使用,他又不得不关闭了基地的所有防御机制,将所有的防御武器都关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