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刀客-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明月道:“他凭什么这么嚣张?”崔兴道:“他的一个远房亲戚是完颜昌的爱妃,完颜昌在金朝位高权重,他就是占了亲戚的光,没人敢惹他。”公孙明月道:“那太好了,你这就给他写信,让他捐二十万两,他要敢不捐,就抄了他的家。”崔兴诧异道:“抄家?他没有犯法,抄家是不是太重了?”公孙明月道:“就说他私通金国,是金国内奸,这个理由完全可以抄家了吧。”崔兴道:“他的远房亲戚跟他多年没有来往,这强加的罪名只怕让人难以心服,要激起民变就麻烦了。”公孙明月笑道:“历代只有穷人造反,你何时见过商人造反?金大官人的产业都在长安,借他个胆子也不敢跟我们作对,这叫杀一儆百,只要他老老实实的拿出银子,还怕其他大户不从么?”崔兴想了想道:“确实如此,下官明白了,我这就去给他写信了。”待他走后,公孙明月对洛天初道:“属下擅作主张,还望堡主不要介意。”洛天初还没说话,令雪儿抢先道:“军师你就别谦虚了,也只有你才能想出这么好的点子,这个人啊,只会打仗,处理这种事脑子就是一团浆糊。”洛天初大笑道:“雪儿说的正是我想说的,就按军师的意思办好了。”公孙明月笑道:“那就好,这件事属下自会办妥,无须堡主劳心,属下先告辞了。”

到了傍晚,洛天初,朱雨时,令雪儿,何月莲,姜奴儿前去皇城参观。他们对皇城一无所知,便叫上了顾遥和严魏风这两位见多识广的“文人”作陪。顾遥年少时曾潜入过皇城,那时皇城已经无人,他年少轻狂,竟在太极殿中喝了个酩酊大醉,睡到第二天中午才拍拍屁股离去。此时要是旧地重游,心情却大不相同。那时他无忧无虑,任剑豪侠,只想游遍名山大川,踏遍名胜古迹,斩尽天下奸佞,赏尽天下美女。几十年过去,当年的热血豪情渐渐消退,心中更多的是感慨和惆怅。

七人来到皇城的承天门下,仰望皇城,城墙的高度与外城城墙相当,虽多年不曾翻修,依旧难掩当年的宏伟壮丽,那逼人的威严气势令人望而生畏。顾遥说皇城分为三大内,第一大内以太极宫为主体,太极宫共开十道城门,南承天门,永乐门,长乐门。北玄武门,安礼门。西嘉猷门,通明门。东通训门。他们从承天门进城,每人拿着一支火把。顾遥道:“这承天门是太极殿的正门,也是皇帝举行外朝大典的地方,不是一般人可以走的。”洛天初指着坐落在前方的宏伟大殿道:“那个就是太极殿了吧。”顾遥道:“不错,当年我就是在那里吃酒睡觉的。”严魏风笑道:“要不我回去买几壶酒,咱们在也太极殿开怀畅饮一番。”洛天初道:“我和小朱可喝不了,明天还要出兵呢,参观一下即可。”

太极殿是皇帝听政视朝之处,在三殿中地位最尊,如今里面空旷无物,什么摆设也没留下。洛天初道:“想必值钱的东西都被金兵洗劫一空,搬到上京会宁府去了,他们没有把这座皇城烧了已是手下留情了。”他的话在大殿萦绕不绝,更显出大殿的广大。

出了太极殿,顾遥说左边的东宫是皇太子的居处,右边掖庭宫住的是宫女。皇城实太大,不可能全部走完,只能挑重要的地方看看。顾瑶带着他们来到凌烟阁前。凌烟阁只是三清殿旁一座不起眼的小楼,楼中空荡,墙壁上挂着二十四副图像,正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从左至右分别是“赵公长孙无忌,赵郡王李孝恭,蔡公杜如晦,郑公魏征,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卫公李靖,宋公萧瑀,褒公段志玄,夔公刘弘基,蒋公屈突通,勋公殷桥,谯公柴绍,邳公长孙顺德,郧公张亮,陈国公侯君集,郯公张公瑾,鲁公程知节,永兴公虞世南,刑公刘政会,莒公唐俭,英公立即,胡公秦琼。”

这二十四位前朝英杰的英雄事迹至今都让人肃然起敬,洛天初在图像前恭恭敬敬鞠了三个躬。顾遥道:”这些画像皆是出自唐大家阎立本之手,题词为褚遂良,每幅画都弥足珍贵啊。”严魏风早被图像上的画工和字体吸引,在火把下聚精会神的欣赏,手指不时在空中虚画,嘴中啧啧称赞。朱雨时道:“这些画然如此珍贵,为何金兵不将他们收走?”顾遥道:“金兵虽然残暴,却对神明十分敬畏,平时烧杀抢掠却不动寺院道馆的一砖一瓦,也不伤害僧道。这二十四位功臣深入民心,据说都已位列仙班,金兵自然不敢触犯他们。”洛天初道:“当年带兵攻进长安的是哪位金将。”顾遥道:“是完颜娄室。”洛天初道:“这就是了,若进城的是完颜兀术,他才不会忌讳什么神明,肯定全部拿走。”

接着他们又参观了两仪殿,甘露殿,和三内中规模最大的大明宫。大明宫中的主要建筑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以及太液池以北的后花园。他们到达太液池时天早黑透,只好提前返回。在回去的路上,朱雨时道:“皇城如此之大,四下漆黑一片,皇帝住在这里不害怕么?”顾遥笑道:“以前皇城里有十万宫女太监,晚上灯火辉煌,亮如白昼,歌舞升平,怎会害怕。”朱雨时羡慕道:“当皇帝真好啊。”何月莲淡淡道:“适才你在内廷流连忘返,是不是羡慕后宫的佳丽三千呢?”朱雨时赶紧道:“不不不,我只是好奇皇族住的地方是什么样子。”何月莲哼哼一笑,不再说话。朱雨时忽然道:“小洛,你已是长安之主,可以搬进皇城里来住啊,再找些宫女仆人,这皇城不就热闹了么?”洛天初苦笑道:“你就别挖苦我了,我算什么货色,怎配住进皇城,那不成了暴发户了嘛。”

。。。

第九章 关中霸业(上)一更

次日天还未亮,血刀堡的一万士兵已在操场上集合完毕。这么早出发是因为现在街上无人,行军不会造成百姓们的恐慌。朱雨时,赵横山,李晓,东郭问刀,崔兴也都随军出征。军队出了西门,直奔咸阳而去。

咸阳太守邓隐林原也是长安的官家子弟,与崔兴从小相识,又同年金榜题名,关系一直不错。咸阳距长安不远,城高池深,人口数十万,乃关中第三大城,自然便成了洛天初的首选目标。四十里的路程,不到中午便抵达咸阳城下。邓隐林已得知了长安被袭的消息,咸阳城上的四千士兵严阵以待。正中站着一位白脸将军,长得文质彬彬,气质与崔兴相似,便是邓隐林了。洛天初令军队列阵排开,由崔兴策马上前,道:“邓兄,还记得小弟么?”邓隐林看了他一眼,道:“这不是崔大人么?来我咸阳有何贵干啊?”崔兴道:“在下现为血刀堡效力,奉堡主之命前来和邓兄谈判。”邓隐林冷笑道:“书香门第,三代金榜的崔家竟出了个投身山贼的后人,真替你崔家感到汗颜。”崔兴没有生气,侃侃道:“邓兄错了,金国是豺狼虎豹之国,杀害了我们多少同胞,若我们再为金国卖命且不是助纣为虐?那样才是辱及祖先。血刀堡高举义旗,向金国开战,欲救万民于水火,其志向和勇气令崔某钦佩,这才誓死追随!适才邓兄说人家都是山贼,试问哪家山贼能在一夜间连破长安,潼关两座坚城?又有哪家山贼进城能秋毫无犯,免除全城一年税赋。英雄莫问出处,白身起家的将相王侯数不胜数,只要能成就大业,那就是王。”

邓隐林道:“你想让我怎样?开城投降么?”崔兴道:“不是!投降是屈辱的,弃暗投明的却是高尚的,以前你我不得已委身金国,如今机会来了,金国大军在东西两线频频失利,损兵折将无数,正是我们反戈一击的大好时机,邓兄饱读诗书,见识卓越,怎会看不到金国日落西山,大势已去,关中已是血刀堡的囊中之物,洛堡主不愿惊吓城中百姓,更不愿伤及同胞,这才让在下前来相劝。说起打仗的话邓兄自比完颜兀术,完颜娄室,韩常如何?此三人皆是堡主的手下败将,只要堡主下令攻城,咸阳怎能守得住?邓兄就算战死也是背负着一个汉奸的骂名,城中军民也要殃及鱼池,还望邓兄三思。”

邓隐林想了片刻,道:“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但事关重大,我现在无法答复。给我一天考虑如何?”崔兴道:“当然,我们这就退兵二十里,静候邓兄佳音。”说罢便转身回队,洛天初在马上道:“崔兄有几成把握说服他?”崔兴笑道:“大事成矣,堡主退兵便是。”洛天初喜道:“好!退兵二十里扎寨!”

扎下营寨后,洛天初在大帐内询问崔兴道:“崔兄怎知邓隐林必降?”崔兴笑道:“我和他相识多年,彼此再熟悉不过,我一开始就知道他会降,他也知道我是做说客的,所以便演了出戏罢了。”洛天初不懂道:“什么叫演了出戏?”崔兴道:“他是个聪明人,家中富裕,有妻有妾,有儿有女,打死他也不会与咸阳共存亡,但他又极好面子,若轻易的开城投降脸上难免挂不住,所以我便说了那番言辞,并不是对他说的,而是对城上的士兵和百姓们说的,让他们知道太守投降并不是因为惧怕,而是为了全城军民的安危,更要让他们知道投降并不耻辱,在道德上给予安慰。邓隐林说要用这一天来宣传我的说辞,再投降便顺应天时了。”洛天初大笑道:“原来如此,还是你们文官了解文官,那种哑谜我可猜不透,只听他开场的奚落之言还当要大战一场呢。”崔兴笑道:“明日必有好消息传来,恭喜堡主不战而得咸阳!”

崔兴所料不错,第二天中午便有咸阳信使来到军中,呈上了邓隐林的降书。信中大体写着“闻公之言,彻夜思虑,终大醒大悟,醍醐灌顶。罪臣愿大开城门,迎接堡主入城,牵马坠蹬,誓死效忠。”洛天初看罢大喜道:“好!既然邓太守相邀,那我们就去咸阳城中走一走吧。”朱雨时道:“要带多少兵马进城?”洛天初笑道:“就带十名亲随,全都要精干之士,配以高头大马,不能让新降官员们小瞧我们。”朱雨时点头应是,下去准备了。东郭问刀泄气道:“本指望能打一仗,没想到竟投降了,真没意思。”赵横山也道:“可不是么,要是以后都这样不战而降,那咱们还来干什么。”洛天初沉下脸道:“这种话你们想想也就算了,进城后要胡说八道,每人赏二百军棍。”现在的洛天初已有了统帅的威严和气度,赵横山和东郭问刀只能甘心听命。

中午时,洛天初一行人率领十名骑兵来到咸阳城下,城门已然打开,邓隐林手捧咸阳印绶,在洛天初马前恭敬呈上道:“罪臣邓隐林,奉上咸阳印绶,请堡主笑纳。”洛天初下马将他扶起,笑道:“邓太守的一念之仁免去了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乃咸阳之福。印绶还请邓太守继续保留。”邓隐林躬身称谢,闪身让到路旁,请洛天初进城。咸阳百姓都聚在道旁向洛天初行注目礼,当看到传说中的血刀堡主竟是位英俊少年,都发出惊叹了之声。

在城中转了一圈后,邓隐林邀请洛天初赴宴,来到了咸阳最高档的“秦风楼”,作陪的都是城中的官员富贾。席间尽是珍奇野味,陈酿美酒,对洛天初很是巴结,尽说些歌功颂德的话。洛天初不太喜欢逢场作戏,觉得太过虚假,但也只能保持微笑,跟每个人客套了一番,好在有崔兴左右逢源,席间的气氛相当融洽。血刀堡其他人另坐一桌,甩开腮帮子将桌上的饭菜扫荡干净,只是洛天初有令在先,谁都不许饮酒。

宴席结束后,洛天初对邓隐林道:“多谢邓太守的款待,军务在身,不便久留,我们改日再叙吧。”邓隐林道:“我知堡主事忙,但也不差住这一晚上了吧。下官在楚月楼安排了歌舞,还望堡主赏光。”洛天初道:“下次吧,我真的不能久留。”邓隐林见他去意已决,对旁边的一个富商使了个眼色,那富商忙笑呵呵上前,取出一叠银票,道:“堡主征战辛劳,这是大家凑的一万两银票,以供堡主消遣,还望笑纳。”洛天初本想拒绝,却见崔兴连使颜色,便接过银票,见每张都是一千两的,共有十张,笑道:“一万两银票做消遣,这可真不少。”姓张的富商笑道:“这只是小小的见面礼,以后孝敬堡主的地方还多着呢。”洛天初也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罢将银票揣了起来。邓隐林等一干人大喜道:“多谢堡主赏光。”

。。。

第九章 关中霸业(下)两更

在回营的路上,洛天初问崔兴道:“崔太守为何让我收下这一万两银票?”崔兴笑道:“这是官场的规矩,堡主慢慢就习惯了。”洛天初奇道:“我已答应过他们官位不变,他们无求于我,何必要送我钱财?”崔兴笑道:“他们是买个安心。”洛天初失笑道:“安心?他们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又不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崔兴道:“堡主怎么想他们可不知道,他们只认破财消灾,这一万两只是小头,用来试探堡主的,若堡主接了,他们以后便可放心大胆的继续送银票了。”洛天初惊道:“那我就更不该接了,这种事开头那还了得。”崔兴道:“水清则无鱼,堡主若想让手下安心办事,就必须遵守官场的规矩,若堡主不接,他们便会惶恐不安,疑神疑鬼,以为堡主对他们不满。”洛天初摇头叹道:“这是什么狗屁规矩。”崔兴道:“官场上这些根深蒂固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如果堡主硬要去改,只会适得其反。”洛天初想起了吴阶评价岳飞的那席话,岳飞想必也是不喜欢官场这一套,所以他战功赫赫,却被同僚排挤。洛天初心想要在关中长期扎根,就必须得到那些官员富商的支持。当下叹了口气,道:“我明白了,以后官场的事,还请崔太守多多指教。”

有了咸阳做先例,血刀堡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关中大部分的城关。只有少数的几个县镇不听劝说,执意不降,洛天初发兵攻城,只用了半天便攻下了城郭。两个月后,只剩宝鸡一城还在僵持不下。宝鸡地处陈仓道,与大宋相邻,乃金国的军事重镇,常驻八千金兵,守将本是完颜娄室,病故后便由其弟完颜智极接任。完颜智极得知洛天初一路横扫关中,急忙向金国求援,可他哪知完颜兀术所率领的金国精锐再一次被岳飞打败,金国兵力空虚,实在调不出兵来援救关中,而且援助关中必须经过潼关,陆飞在那里驻守,金兵又且能飞渡。

洛天初在宝鸡城下连续挑战三天,金兵不敢出击,洛天初只有一万兵力,强行攻城将伤亡惨重,他便采用疲兵之计,每到夜里让鼓手在宝鸡城下擂鼓,搞的满城军队一惊一乍,夜不能寐。洛天初又从附近镇上找来几十名善伐刀笔的先生,一遍遍的抄录着崔兴拟定的“招降信”,再由箭手从四面八方射入城中。信的大致内容是完颜智极不顾军民的安危,负隅顽抗,愚蠢至极。无论谁能擒住完颜智极并打开城门,赏金五百两,加封宝鸡太守。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僵持到第七天晚上,忽听城楼上有人喊话,原来两名副将生擒了完颜智极,并掌控了城中军队,大开城门请洛天初入城。洛天初大喜,为了以防万一,他先率了五百骑兵进城,见情况属实,再传令大军跟进。洛天初说话算数,当场任命那两名副将一人为太守,另一人到其他城去做太守。洛天初在城楼上审问完颜智极,完颜智极虽被五花大绑,但神色倨傲,只求速死。他的谋略武功虽远不及兄长完颜娄室,却一样颇具胆色,洛天初敬他是条好汉,但仍把他给斩首了。

洛天初取得关中之事很快便被金宋国两国得知,金国连遭重创,无力反击,只能加强关外防御,休养生息。宋廷却是亦喜亦忧,喜的是血刀堡成为了大宋在西方的屏障,忧的是怕血刀堡成为第二个洞庭,来和大宋作对。吴阶亲上了一道担保书,担保洛天初绝不会倒戈。宋高宗回信吴阶,让他全权处理川陕事宜,时刻注意血刀堡的动向,提高警惕。

洛天初率军回到长安,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大部分的关中士兵调往长安,每城留五百士兵维持治安。并召见关中所有太守,将士,挑选有能力,有担当者加以培养,派遣到边关驻防,却将他们的家人留在长安,以作牵制。在公孙明月的建议下,备了两份厚礼送往吐蕃和西夏,拉近邻国的关系。公孙明月还遵从洛天初的提议,关中免税一年,只向大户征收钱财。那些大户以金大官人为首,只能忍痛割肉,捐出钱来。

期间洛天初收到了几封书信,一封是来自吴阶的,赞他有勇有谋,仅数月便收复了关中,有古良将之风,望他再接再厉。第二封来自楚来客,他是以吐蕃国师的身份来的信,望两家和平相处,加强生意合作。并附送了礼物。第三封来自湖湘杨太,大赞血刀堡的丰功伟绩的同时还透露出一起打天下的意愿。最后一封信却是来自刚刚收复襄阳六郡的岳飞,他虽是名闻天下的大将,但信中语气甚是客气谦和,多以寒暄问候为主,期望以后见面畅谈。公孙明月替洛天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