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楼传说(全文完)-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陈军到底人多势众,渐渐稳下阵脚。卢东篱也绝不肯贪功冒进,便鸣金收兵了。

    此后,陈军多次组织攻城,都被他们稳稳击退。

    转眼间攻防数日,胜负还未分,陈国的八万大军,就已经开始组织退兵了。

    众将大多喜形于色:〃定是劲节那边得手了。〃

    卢东篱却神色凝重,面有忧色:〃我从没有怀疑过劲节会不能得手,但是。。。。。。各位不觉得奇怪吗?他们八万大军,如此声势浩大地来袭,可是前几天的攻防,都不过平平而已,既未出尽兵力,也并不特别激烈,甚至还不如以前三四万人马来攻时那么拼命,倒像是有意保存实力,半点也没有誓死夺城的样子。〃

    众将脸上喜色渐褪,大家互望几眼,终于有人道:〃其实我们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我们城坚军锐,从不松懈,他们被隔在城外,就算有什么诡计,也难有施展的机会啊。〃

    〃是啊,若是他们人数少,有个三四万,我们还猜他们是认定攻不下城,索性随便攻几场,打不赢就走,也好交差。可他们有足足八万人马,我们城中军士加起来还不到三万,在这种绝大的人数优势下,任何有志气的将领,都会尽力尝试一下才对啊。〃

    卢东篱定定望着城下,那一队队整齐划一撤走的陈军:〃还有,他们撤兵撤得太快了。就算劲节截断了他们的粮道又如何呢?他们才刚来没几天,随队带来的存粮最少还能保证再战半个月,他们撤兵撤得这么快,只怕这其中另有我们所不清楚的内情。无论如何,八万大军,绝不可能儿戏般地白白发兵一场。〃

    他心中飞快地回忆古今战役中,大军临时撤兵的诸般可能,粮草用尽之外,最常见的可能就是主帅战死,和国内有变。

    这主帅战死,虽然他们在战场上并没有发现,但就算是最了不起的将军,在战争眼看就要胜利时,被某个毫不起眼小兵的流箭射死,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的。

    若是敌军的主帅在战场上受伤,被亲卫救入营帐,伤重身死后,部将们瞒丧不报,及时退兵,这倒是最正确明智的作法。

    可是看那些陈军退兵,井井有条,毫无慌乱之态,后军拔营起寨,前军列阵护卫,一队队整齐划一地离去,若无很多将领沉稳冷静地指挥,绝没有可能做得这么好。

    如果主帅身死,将领们还能有这么沉稳吗?

    如果是国内生变,那么。。。。。。

    他正暗自思忖,身旁将领低声问:〃大帅,要派兵追击吗?〃

    乘敌军退兵时,以轻骑快马追击,这是战时最常见的战法。在技巧上,退兵有时候比进兵还要难,毕竟士兵人数太多,最高的帅令一层层传递下来,意思上难免有偏差。在军队退却时,任何一点小变故,小乱子,都可能引发整个军队的恐慌变乱。

    乘敌军退兵来追击对方,有时候,就算是战败的军队,都能从战胜者那边得到大大的甜头。

    史册上就有很多战役,明明大战优势的一方,就是因为在退兵时的失策,而损失惨重。

    定远关诸将一早知道,如果风劲节的行动成功,陈军早晚会退兵,他们也一早准备好了追击的精锐骑兵。

    然而此时卢东篱却只是沉静地摇头:〃你看城下军队运作分合,如此整齐精微。看来这一场退兵他们早就准备良久,断不会给我们一丝可乘之机,我们若是派出骑兵,不但占不到便宜,反而极有可能叫他们白白吞掉我们一支精锐,暂时还是静观其变吧。〃

    众将皆服其言,便都伴着他在城楼静静地等陈军完全撤走,然后再派出探马查探陈军动静。

    陈军确确实实是在撤退,其中并没有什么玄虚古怪,浩浩荡荡的队伍横穿沙漠,一直向来路而去。

    定远关的探马,不断向回飞报陈军的消息,陈军的退兵路线,每日的行程,所有情报,巨细无遗,这其中,竟是找不出半点古怪来,但这却又是最大的古怪。

    大家看了这样的情报,愕然之余,竟然感觉不出多少欢喜。

    这么着就结束了啊。没有浴血苦战,没有搏命一击,没有坚持不懈,就这么轻飘飘地打两架便跑,这八万人干什么来的?

    大家都算是百战沙场的将领了,竟是从来也不曾遇上过这么古怪之事。

    卢东篱与大家连日商议之后,也只得先修本向朝廷通报战况再说。一方面探马仍要不断派出去,谨防陈人另有诡计,一方面,全定远关上下不得松懈,继续防备,大家先等风劲节回来吧。

    也许身在沙漠,身在陈军后方的风劲节,会知道一些其他人都不了解的内情呢。

    可惜的是,风劲节基本上什么也不清楚,所以打完一仗之后,他身边的军士们欢天喜地,他自己却始终闷闷不乐。

    那一次劫粮,陈军是预先布了埋伏等他跳进来。

    可惜啊,他不是乖乖束手就擒的猎物。

    以前历次袭扰都是漠沙族人出手,拼着损失多少人,也要把粮食抢回去占为己有。

    风劲节却没有这种顾忌。他知道,隔着陈军八万大军,他不可能把粮车运到定远关,所以一打垮运粮队,立时浇油就烧,在冲天的火光之下,领着身边的铁骑,如钢刀般直插入四下合围的陈军中心去。

    他们没有辆车的拖累,整支骑兵无比灵活,也无比勇悍。在风劲节的带领下,所向披靡,所过之处,硬是在刀丛剑林中生生撕开一条口子。

    但他却并不只求逃脱,只是带着骑兵队四下转战。他的部下久经战争,迅猛强悍,虽说人数极少,但来去如风,上万陈军根本无法对他们造成合围形势,反倒不断被他们来去冲击,每次都把数百人卷入他们的包围之中,让他们就这么一小股一小股地消灭掉。

    就在这样的缠斗厮杀中,赵军的斗志战意越来越盛,而陈军以万人大军尚且不能奈何得了三千人,渐渐便有些疲惫散乱,斗志消弥。

    这个时候,收到风劲节的烟花讯号的漠沙族全族勇士,才忽然出现,四面伏击,和风劲节精锐骑兵内外兼进,前后交逼。

    本已疲乱的陈军因此又是一惊、一恐,军心早散,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御和坚定的反击。明明人数仍然占优,却没有足够的斗志,挺身迎敌者少,四散奔逃者众。

    如此一番激战下来,陈军几乎被全歼,只有千余骑勉力逃逸而去。

    风劲节原本还防着自己在这一战中身死的,毕竟个人的勇武再厉害,在万马军中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从来将军难免阵上亡,英雄一世的人,一个不小心,让无名之辈无意中宰掉的事,多得数不清。

    可没想到,一仗打完,他连油皮也没蹭破一块。愣愣得看士兵们欢呼连声,漠沙族长以无比崇拜的眼神望着他,他也只得应应景地挥挥手,说几句鼓舞军心的话了。

    当然,危险还没有结束。

    这一仗打完了,他们肯定是无法通过陈军的大营,回到定远关的。

    他带了人马回漠沙族的驻地休整,准备找机会,去袭扰陈军后方,跟定远关来个前后夹攻,到那时,在战场上,也是一样有危险的。

    可没想到,他这里还没开始布署,那边陈国军队就开始撤兵了。

    风劲节的人马少,当然不会跑去硬冲攻击陈军的撤退队伍,只能躲在陈军回国的路上,怔怔得看他们的军队飞速离去。

    小刀等士兵无不欢喜莫名,这一仗结束了,他们赢了,陈国人退兵了,应该又有一段省心日子过了。

    说起来,这帮陈人,可真是越来越没用啊,八万人马啊,就这么不声不响得跑了。

    风劲节也纳闷来着呢。怎么搞的,陈军就算断了粮道,随军的粮食也至少能用一个月呢,可现在,还不到半月,他们就要回家了。

    这八万人浩浩荡荡跑来干什么?过家家吗?
 

小楼传说 第四部 风中劲节 灾难
章节字数:3120 更新时间:08…07…17 09:51
    陈军退兵之后,两天,风劲节派的传讯队就到了定远关。

    他那边大队人马,回程速度毕竟略慢,又恐定远关这边担忧,也想知道,对于陈军忽然退兵,定远关那边有什么别的看法或情报。所以,照以往历次出征的旧例,先行派一小队人马,飞骑兼程赶回定远关,禀报一切。如果定远关有其他的命令或别的消息通报,也可以知道他的路线和位置,及时派人来联络。

    可惜的是,对于这件事,定远关上上下下,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想明白,大家只得等待风劲节全军返回再说。

    没想到,这只小队刚进关不久,卢东篱与诸将才把分别诸事、战事情况细细问了一遍,外头便又有传讯兵飞快来报:〃大帅,这。。。。。。队伍到了。。。。。。〃

    众人皆是一愣,风劲节那三千人没理由来得这么快吧。

    幸好这传令兵接着又道:〃是从关内来的,大队人马。〃

    卢东篱倏然起身:〃多少人,还有多远?〃

    〃估计还有十里左右,看人马,怕也有两三万。〃

    卢东篱再不多言,快步便行出了帅府,其他诸将互相望望,都难掩惊愕之色,一齐跟了出来。

    卢东篱行到定远关最高的瞭望台前快步登台。

    瞭望台是为了观察敌情所设,位置极高,因此空间有限,只有两名将领,动作较快,抢到位置能跟着卢东篱一起上瞭望台。

    定远关之内,那是千里沃土,广阔平原,视野极之开阔,且天气晴朗,目光更能望远。待他们三人登上瞭望台时,远方大队行军扬起的黄尘已颇为明显,虽然还看不清旗号衣甲,但人头涌涌的队伍已依稀可辨了。

    二将满心迷茫:〃怎么回事?咱们这鬼地方,可很久没来过这么大队的人马了。〃

    〃是啊,就算以前历次增兵,也不过是几千人一队罢了。〃

    卢东篱目光遥望远方,淡淡道:〃隔得太远,看得不是很清楚,不过那军队前方的人马,衣甲鲜明,仪仗华丽,必是从京城而来。但是行军扬起的烟尘,却条条而起,清而不乱,数万人马行军,竟能如此井然有序,京城里那只用来摆设,从没经过任何实战的御林军、飞虎营,断然没有这样的精兵。〃

    〃大帅的意思是说,这支队伍里,有来自京城的官员仪仗,但兵马,却是从别处调来的?〃

    〃哪来的呢?咱们大赵国,可以称得上精兵的队伍,用五个指头数都绰绰有余。〃

    卢东篱目光定定遥望远方,沉默不语。

    赵国虽一向不修武备,但也不是全国的军队都是窝囊废,好好歹歹,也总有几支可以勉强说得过去的。

    虽说赵国因仗着三面环海而少外敌威胁,但却免不了面对海盗的骚扰。

    当然,海盗再厉害,顶多也就是抢掠杀戮沿海的百姓,绝对无法动摇赵国的根基,因此赵国朝廷,对此也不是十分上心。

    不过,世代以来,赵国为了对付海盗,沿海倒是真出过几个不错的将军,和几支还算出色的军队。

    而在国内,除了一堆干拿俸禄不干活的无能将军之外,确还有一两支军队,因为多次成功剿灭山贼流寇以及几次平息乱民造反的行动,而磨练得差不多,也成就了将军们的军功。

    当然,这些将军们打的仗,再大,也比不上国与国之间的争战,在定远关诸将眼中看来,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立的功劳再大,这些年,也一直是被定远关抗击陈军的光芒所掩盖的。

    卢东篱沉默了一会儿,终于道:〃派人快马去问问,来的到底是什么人?我们这边先着手准备再说。〃

    二将一齐应是,不管这支军队的来意是什么,不管来的人是谁,总会有旨意或命令,需要以正式的礼仪来迎接。

    不管来的军队是要长驻还是暂停,这么多人,驻扎的地方,食物饮水,一切安顿都是繁琐和麻烦的。

    乘着对方军队还没有到,就要立刻全军动员准备,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应付不佳,平白叫京城来的官员看了笑话。

    但是应诺完了,两名将领却谁也没动弹,过了一会儿,才有人略略迟疑,且有些底气不足地说:〃大帅,你看会不会是来增援我们的?〃

    这一次查知陈国大军集结,他们的确上过请求增援的文书,却一直没得到任何回应,总不成是人家陈国人刚一退兵,这边大队增援就到了吧。

    所以,这一句话,说的人,听的人,其实都不敢当真。

    可是,不知为什么,每个人心头都莫名地感觉到一点惊惶,本能地想要找寻一些可以让自己安心的理由。

    卢东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脸色已略略有些苍白,目光定定望着远方,在下属面前,还要努力压抑心头那奇异的不详预兆,强笑道:〃何必站在这里自行猜疑,等他们来了,自然就知道了。〃

    风劲节派出报讯小队后不久,也领上三千人马,踏上了定远关的道路。眼见的定远关越来越近,心头的忐忑抑郁之情越浓,虽然努力开解自己,说不定一切只是张敏欣的戏言,到底仍觉心神不定,所以当那远远的疯狂大叫传来时,他身子微微一震,心头倒反而一松,略有苦涩地想:〃终于来了。〃

    王大宝单人独骑拼命冲了过来,堪堪到了面前,那马儿惨嘶一声,屈前膝倒地,王大宝从马上滚了下来,用双手支地,用了两次劲,竟没能站得起来。

    可见他这一路赶来,为了把速度提到最高,已是透支了全部的力量。

    小刀等两名亲卫飞快下马,把王大宝扶起来,惊问:〃大宝,出了什么事?〃

    王大宝却目光呆滞地在人群中寻找风劲节的身影,然后猛扑到风劲节马前,嘶声喊:〃将军,快跑,快点逃,皇上派了钦差来杀你。〃

    一语既出,全军皆震惊莫名,除了风劲节。

    这一刻,他竟似连眉毛也没动一下,只是定定看了王大宝一眼。

    这个高大勇悍的亲卫,满脸都是风尘,满身都是沙土,手指因为拼力握缰和死命挥鞭而隐隐有鲜血溢出,脸上神色,木然而疲惫,眼眸中全是惊慌和焦虑。

    他本来,只是小小县城的牢头,在那阴暗而不见天日的牢狱中,见多世间惨状,人间不公,也很习惯地把自己当作压迫者,很多百姓认定的恶行,他都干过做过。

    然而此次,面对如斯巨变,他依然觉得惊恐、愤怒、迷茫、不解,以及,无法接受。

    为什么当一个人,为了国家吃了无数的苦,立下无尽的功劳后,国家却要用死亡来报答他。

    为什么当一个将军,在外为国征战,带了一身疲惫和风尘,载了一路荣耀和功绩回来时,却会跑来一位宦官老爷,直接用一道杀戮的圣旨来施以死亡的惩罚。

    过度的震惊和不平,让他已经没有什么力气思考了,他只是拼命地大喊着:〃将军,元帅让我通知你快逃,如果你回了城,他救不了你,也不会救你,你。。。。。。〃

    风劲节在马背上欠身,轻轻拍拍他的肩,淡淡地笑一笑:〃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别着急,慢慢说。〃

    他的眼神柔和温润,即使是惊惶失措,对这一切不敢置信的士兵们,和因为情绪激动和慌乱,有些崩溃迹象的王大宝在这样平静的目光下都觉莫名地镇定了许多。

    风劲节目光环视诸人,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他始终是最镇定安静的一个,只是宁和的目光,这一刻却自然而然,穿越了所有人,所有时间和空间,仿佛在这一刻,望到了隐藏在整件事背后的真相和始作俑者。

    陈军异乎寻常的举动,京城忽然传来的圣旨,狡兔未死,飞鸟未尽,却忽然要烹狗藏弓的不合情理,一切的一切,在这一刻,完整地被联系了起来。

    他心中也不知道是无奈还是苦涩地叹息一声:〃原来如此,唉,没有完善的情报网果然是致命的啊,赵陈两国都出了这么大的事,我却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这样的后知后觉,被人整死,当真是活该了。〃

    而此时,王大宝也镇定了许多,沙哑着声音开始讲述整个惊变的过程:〃前两天我们忽然发现,关内有大军向我们这边进发,大帅派人前去问讯,回来的人报称。。。。。。〃
 

小楼传说 第四部 风中劲节 真相
章节字数:7199 更新时间:08…07…17 09:52
    瑞王府中,热闹繁华已至极处,戏台上一出二进宫,也早演到了高潮之时。

    一净一旦一生,皆是京城名角,此刻尽展所能,端的是歌能裂石。

    三个人,一句赶着一句,一句紧似一句,声声唱下头连天叫好不断。

    那徐延昭才朗朗说得一声:〃这都是前朝的忠臣良将。〃杨波已是应声唱道:〃哪个忠良又有下场。〃

    瑞王原本倚窗而立,眼睛正好望着窗外诺大戏台,泼天热闹,偏偏却一直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然而这两句却是分分明明传到耳中,竟叫他莫名得震了一震,眼神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