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词鉴赏辞典-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洌【锻ㄓ模逑绱讨袢普U饫锩挥泻蠲派钫穆ヌü阆谩⒏叱垫崧怼⒕坡痰坪欤挥蟹衬值乃屯矗挥形蘖牡捏细柩缂挥胁徊舛恋姆缭票浠谩U饫锏闹魅丝梢苑傧阒筌兄裣幸鳎巧匠ばィ虼沟銮逑<偃缛耸兰涿挥忻褡逵爰夜嫘枰シ芏罚庵稚罘绞揭残砦蘅珊穹恰H欢庹悄纤吻愀睬岸⑷昙洌皆扑暮希昶纾嗜硕憬嗌剑幻夤诶淠谕椤
  下片言处世的随和与闲吟的自在。“客来便请”,一个“便”字,既无热情,亦不冷面拒人于千里。抽身世外而并不与世隔阻,清高中含着通达。“若肯”二句,仍旧是待人以不即不离。正如他《西江月》所说,“世上风波任险,门前路径须宽”,他老实道来,始终没有斩断与尘世关联的尾巴;而不像另一些隐者,过分疏狂,夸张其绝俗而有悖于人情。“吟诗”二句,既应开篇“懒”字,又呼出下文“不关心”云云,是说随意写点文词,吟风弄月,而决不关涉邦国民生。结末三句,是“风月任招呼”的进一步渲染。但说多了,似乎反出破绽,“不关心”反而像是并未忘怀。天公,天地造化;或另有人事所指。那么末句则是一种对于“管”者有所愤愤的讥诮。他的《西江月》说:“心无妄想梦魂安,万事鹤长凫短”,鹤颈长则自长,凫胫短则自短,造化安排,一切命定,管者自管,我欲何为?联系他也曾那样地想参预与投入,那么这消极里或都含着对于“管”者、统治者的无能的愤愤之音。当然字行间的这种声响极其微弱。
  全词措语平白,疏于锻炼;顺序而写,无意谋篇。唯用意老实,接物通达,于世情世事并未完全忘怀,故不妨一读。(夏春豪)
隔浦莲
  荷花   
  黄载   
  瑶妃香袜透冷,伫立青铜镜。玉骨清无汗。亭亭碧波千顷。云水摇扇影。炎天永。一国清凉境。 晚妆靓。微酣不语,风流幽恨谁省?沙鸥少事,看到睡鸳双醒。兰棹歌遥隔浦应。催暝。藕丝萦断归艇。
  读了这首词,便仿佛看到了“碧波千顷”的平湖水面盛开着袅袅婷婷的荷花,如瑶妃刚出浴池,含情脉脉,风姿绰约,幽幽之香浸肤,冰凉之气透骨,令人心旷神怡。好一个“炎天”下的“清凉境”。
  上片,词人满怀着温柔,描写了夏天白昼的荷花。“瑶妃香透袜冷,伫立青铜镜”,作者一开头便以瑶妃的清香秀美喻荷花之冰洁高雅,仿佛它正伫立于铜镜前左右顾盼,婀娜多姿。接着,词人描写了荷花的茎叶以及叶下之水:“玉骨清无汗,亭亭碧波千顷。”荷茎如清凉无汗的“玉骨”,令人一见,便顿生凉意。至于荷叶则绿意盎然,亭亭伫立于层层碧波之上,绵延一浦;“云水摇扇影”,湖水洁净清新,微微荡漾着,荷叶的倒影如扇子随水波轻轻摇动。此情此景,在炽热如火,昼长日永的盛夏里,不就构成了“一国清凉境么?
  下片,词人略带忧愁,叙述了傍晚的荷花。夕阳西下,夜幕渐临,荷花仍“晚妆靓”,楚楚动人。可它“微酣不语,风流幽恨谁省?”即使有万方仪态、千种风情,却无人知,无人问。而相对照的却是“沙鸥少事,看到睡鸳双醒。”汀洲上的沙鸥早已栖息,悠闲得没有什么事儿,便偷偷看那睡鸳双双醒来又相互依恋的情景。它们似乎都非常满足。至于人们呢?已是“兰棹歌遥隔浦应。”他们划着船儿逐渐离去,只有相互应和的歌声还不断飘来。人说“销魂最是黄昏”,而荷花啊却无处诉情愫,这怎么不让它更添幽恨呢?“催暝”,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在催促夜晚早来;“藕丝萦断归艇”游人远去,而荷花心中的藕丝还在缭绕,仍牵系着归去渐远的船儿。
  这首词实为借物言情,词人在赞美荷花冰清玉洁,香透四周的同时,把自己不为人知,不为人解而生的愁闷寓于其中。白天,一浦荷花自是“一国清凉境”,固然为人青睐;到了傍晚,荷花仍是千娇自媚,别有一番风姿,但此时已是人去浦空、舟远歌遥,谁还顾怜呢?如此道来,词人内心深处先还为人赏识,后却因故受到排斥而顿生的晚景苍凉之感,不就从中透露出来了么!(曾艳)
谒金门
  春恨   
  王平子   
  书一纸,小砑吴笺香细。读到别来心下事,蹙残眉上翠。 怕落傍人眼底,握向酥胸儿里。针线不忺收拾起,和衣和闷睡。
  这是南宋平子留下的唯一的一首词。
  词写一女子收到旅外情郎寄回的信时的心情和动作,表达了对远方情人的深深思恋。
  词开始写一闺闺女子握着情郎的信,想急于看又有某种担忧而又不敢看的矛盾心情,以致于弄皱了信纸。现又“小砑吴笺”,细心地碾平这精美的信笺。(砑”音gà,碾磨,此处为铺平。)这信笺是情郎从家乡带走的(王平子是江苏苏州人),现又用它写信寄回,睹物思人,倍感亲切。此处一个“砑”字,描出此闺人接信后既高兴又担忧的矛盾心境:高兴的是情郎终于有了消息;担忧的是情郎是不是仍如从前一样爱恋她。此动作,能使她的心情得以暂时地平静,又传达出对远方情郎的切切思念。这种动作和情思,令人想起现代著名诗人刘大白的《邮吻》:
  我不是不能用指儿撕
  我不是不能用剪刀儿剖
  只是缓缓地
  轻轻地
  很仔细地挑开子紫色的信唇。 
  待到她心情平静之后,才慢慢地读着情郎信中所道的“别来心下事”,这可是一位多情的郎君,他一定有“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的至情倾诉,也许还有“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慨叹。这满纸的春愁引起了她深深的回忆,触动了她脆弱的情弦,以致“蹙残眉上翠”。相思的愁苦啊,使她紧皱蛾眉,残损了眉上粉黛。
  下片笔峰转写她另一特征性动作。她生怕这愁苦情状以及情郎的来信落入“傍人眼底”,引出笑谈,赶紧把信“握向酥胸儿里”,把它紧紧地贴在胸口;同时也好让它听听她急促的心跳吧!这信纸是情郎的手拿过的,就让它抚慰相思的苦心。她在收信之前还在为他缝衣,用缝衣来寄托相思之情。也许时时都暗中在问“何日归家洗客袍”?(见蒋捷《舟过吴江》)可现在“针线不忺收拾”了,(忺,音xiān,称意、高兴)她已经再也没有心思缝衣织袜,再也没有心思收拾好针线,就让它们散乱在一旁吧。这时,她只好“起”,离开缝衣之地,也许她更急于想在梦中依偎着那们多情郎君,向他倾诉离情别绪。她这样想着,走到床边“和衣和闷睡”了。她连衣服都不脱就和着相思的愁苦睡下了。词在此处收笔,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那位闺人在梦中或喜或忧的情景就由读者任意去想象好了。
  全词画出了处于念远思绪中的美人,有情思,有动作。写情思时,丝丝入扣,间有动作;写动作时,精细入微,紧贴情思。(叶松林)
喜迁莺
  俞文豹   
  小梅幽绝。向冰谷深深,阴云幂幂。饱阅年华,惯谙冷淡,只恁清癯风骨。任他万红千紫,勾引狂蜂游蝶。惟只共、竹和松,同傲岁寒霜雪。 喜得。化工力。移根上苑,向阳和培植。题品还经,孤山处士,许共高人攀折。一枝垂垂欲放,只等春风披拂。待叶底、结青青,恰是和羹时节。
  这首《喜迁莺》是作者仅存的一首词。为咏物写志词,如果给它拟出标题,可以用“咏梅”二字。咏梅是我国古代文人诗词中的传统题材,多数不是为梅而咏,往往寄托作者性格、赋予人格化。这首词也没有超出这个窠臼。
  “小梅幽绝。”古人写梅,好用幽静、洁身自好、甘居寂寞等,来状写梅的性格。“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这是林和靖眼中的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卜算子·咏梅》)这是陆游眼中的梅。近人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也称梅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向冰谷深深,阴云幂幂。”梅花甘愿生长在深深冰谷,阴云覆盖的地方。“饱阅年华,惯谙冷淡,只恁清癯风骨。”这三句词人赋予梅花以人的性格。虽然风骨清癯,处境冷淡,但是它能看透了人世间繁华竞逐的无聊。梅花终于站出来表明自己的心愿。“任他万红千紫,勾引狂蜂游蝶。”那些烂漫的山花,搔首弄姿,引出蝶乱蜂狂。它并不眼红,甘愿“惟只共、竹和松,同傲岁寒霜雪。”坚持着松竹梅岁寒三友的操守。作者表明了梅的性格之后,就结束了词的上片。
  “喜得。化工力。”梅花有幸,喜得自然造化之工,将它“移根上苑,向阳和培植。”梅花进入文人学士的高贵雅境,在西湖的孤山上,有林和靖处士,“梅妻鹤子”来赏识。“题品还经,孤山处士,许共高人攀折。”梅花并不因此昂首孤傲,也还是“一枝垂垂欲放,只等春风披拂。”不愿意在环境变了,改变其高洁的性格。“待叶底、结青青,恰是和羹时节。”只希望在春风吹拂之中,绿叶底下,结出青青的梅子,供世人作为调味品也就满足了。这是多么质朴无私的奉献精神。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词前小序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假如毛要读到俞文豹的《喜迁莺》(小梅幽绝),也只能是顺其意而和之了。(刘世潭)
念奴桥
  吴渊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词。作者吴渊,在南宋时曾任兵部尚书、参知政事等军政要职,就本词词意来看,他是一位抗金御侮的主战者。“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牛渚,即牛渚山,又名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长江岸边,历来都是渡江的军事要地。作者站在牛渚山上北眺,隔着滚滚浩淼的长江,面前呈现出广袤无垠的江淮大地,胸怀为之豁然开朗。“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在牛渚山西北的危崖上,有亭一座,名曰“燃犀亭”。这是由一段神话引起的。《晋书·温峤传》:“峤至牛渚,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水族覆火,奇形怪状,或乘车马赤衣者。”诗人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长江天险,虎踞鲸奔,自古称为天堑。“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几十年前,曾在此击败了几十万金兵。历史是这样的:
  “绍兴和议”以后,宋王朝以为和平可靠了,而金完颜亮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一心想“立马吴山第一峰”。绍兴三十一年(1611)金主完颜亮发动六十万大军侵宋,兵分四路,水陆并进。南宋负责淮西统制王权,丢弃庐、和二州,金兵就直抵长江北岸。宋高宗又想浮海避敌。当时中书舍人虞允文,以参谋军事的身分,到前线去劳军。到采石后,见宋军士气低落,溃散无主。虞允文当即鼓动士气,重整兵力,在江边一仗大金兵。金主完颜亮在转移扬州时,为部下所杀。国家的一场危亡得救了。吴渊对此,赞叹长江的天险可恃。上片怀古作结。以“我来牛诸”开始,由今写到古。
  下片则相反,“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则是由古写到今。
  温峤能燃犀灭水怪,虞允文能挽危破狂虏,温、虞这都是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国家危难,方显出男儿的英雄本色。时到如今,“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岁月如流水,双鬓已白发可数。“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词人年老之日,也就是南宋王朝末日来临之时。身为国家栋梁大臣,看到烟昏大地,能不悲痛断魂吗!“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捶碎燃犀亭上的栏干,是因为酒狂,还是因为忠愤,二者是不可分的,忠愤激发出酒狂,酒狂勾引起忠愤,二者同时并发出来。以义愤填膺的气氛结束了全词。(刘世潭)
清平乐
  赵汝迕   
  初莺细雨。杨柳低愁缕。烟浦花桥如梦里,犹记倚楼别语。 小屏依旧围香。恨抛薄醉残妆。判却寸心双泪,为他花月凄凉。
  《全宋词》里,只收赵汝迕的《清平乐》一首词。知人论事,要理解这首词,就要了解赵汝迕的坎坷经历。他是赵宋王朝的远代皇族,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签判雷州,谪官而卒。”古代雷州,是蛮夷烟峦瘴疫之地,北方人到那里是不易生活下去,所以他就早早死去。
  这是抒发怀人愁怨之情的小词。古人写抒情怀人的诗词,多在春秋两个季节。一个是春季,多写怀远之情。“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一个是秋季,多写离别之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这首是写春愁怀人的词。
  “初莺细雨”。“初莺”,可以理解为习飞的幼莺,也可以理解为开春季节,初啼的黄莺,总之是为了界定时间是在春天。“细雨”,是江南的黄梅雨。“杨柳低愁缕”,杨柳刚萌发出的嫩芽,生满在低垂的枝条上。词人把它比作是一缕缕剪不断的愁思。细雨柳丝,弥漫六合,犹似“泪湿春风鬓脚垂。”(王安石《明妃曲》)王昭君出塞的气氛。“烟浦花乔如梦里”。面对着浓若烟雾的水气,笼罩着江浦水滨,花桥如染,似人间犹似梦境。“犹记倚楼别语”。还记得当年楼台惜别时的绵绵细语。上片写到这里,描绘出春愁烟海的气氛。
  下片则是词中的主人公出场,好似是一位闺中少妇。“小屏依旧围香 ”。“小屏”是门前的屏壁,还是室内的屏风,都可以讲得通。“香”是院中的花香,或是室内的芳香,也都能讲通。就是往日的香甜生活犹记。但是离恨使她“恨抛薄醉残妆”。也就是薄醉不成,残妆不想理。“判却寸心双泪,为他花月凄凉。”分离的人寸心难断,双目垂泪。为了他,就是在“花月正春风”之中,也会是倍感凄凉的。
  该词是什么政治内含,是看不出来。要结合其人生蹉跎,人们也可以作深入一层去理解。(刘世潭)
好事近   
  雷应春   
  梅片作团飞,雨外柳丝金湿。客子短篷无据,倚长风挂席。 回流水小桥东,烟扫画楼出。楼上有人凝伫。似旧家曾识。
  这首词是写一个长期客游在外的游子,在梅片纷飞,细雨绵绵的日子里,乘船归来。穿过小桥流水,雨过天晴。画楼远现,抬头无望,楼上伫立着一位佳人,曾似旧家相识的她。
  “梅片作团飞,雨外柳丝金湿。”梅花片片,随风飞舞,嫩黄的柳条,沾满细雨,随风摇摆。“客子短篷无据,倚长风挂席。”游子乘坐一只小篷船,没有在边停泊,依仗着长风,扬帆航行。上片是写,在梅雨天气,一位游子,扬帆归来,归心似箭的心情,全写出来了。
  下片,“回流水小桥东,烟扫画楼出。”船在东风中向西航行,转眼间穿越小桥流水,烟消雨霁,回望画楼高耸。“楼上有人凝伫,似旧家曾识。”远望有位佳人,伫立高楼上,还像是似曾相识。楼上的佳人,也会同样在 想“似曾相识燕归来”这首词,在结尾时收得好。在文学史上,有好多诗词,由于结尾收得简洁,成为名篇名句。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些诗的结尾,都是符合本文前面提出的三条。本词的结尾,也显示出这种妙用。(刘世潭)
念奴桥
  武夷咏梅   
  刘清夫   
  乱山深处,见寒梅一朵,皎然如雪。的妍姿羞半叶,斜映小窗幽绝。玉染香腮,酥凝冷艳容态天然别。故人虽远,对花谁肯轻折。 疑是姑射神仙,幔亭宴罢,迤逦停瑶节。爱此溪山供秀润,饱玩洞天风月。万石从中,百花头上,谁与争高洁。粗桃俗李,不须连夜催发。
  这也是一首咏梅词,不是泛写咏梅,而是把梅花所在地限定在武夷山范围之内,题为“武夷咏梅”。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城西南10公里,为福建第一名山,名胜古迹很多。产“武夷岩茶”、方竹及灵芝。武夷山脉,地处暖温带和中温带交界处,气候变异特色显著。广东大庾岭又称梅岭,这个也是地处暖温带和中温带交会处,气候温差变异大,春天梅树开花,南枝先北枝后,形成梅岭上梅花的一大奇观。
  “乱山深处,见寒梅一朵,皎然如雪。”武夷山,从大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