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很难说是谁的错。人生的很多事原就是在人掌握以外的。一个得意的陈百强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失意的朋友,本就是一个难题。何况,有些事他也无力改变。一起拍戏,总是陈百强演主角、正面角色,张国荣演配角、反面角色;陈百强收到的是观众的欢呼和喝彩,属于张国荣的一份却是痛恨和辱骂。公平而论,张国荣的演技非陈百强所能企及,陈百强性格里故有的拘谨使他很难做到张国荣的收放自如。无奈时运不济,他却始终只能做陈百强的陪衬,心里郁结可想而知。陈百强对此也未尝没有感觉。和张国荣合作对他是无形的压力,这样尴尬的处境使两人都很不愉快。双方很快宣布不愿再与对方合作。两人友情也就此中断。而多年后,兜兜转转张国荣成为凌驾于陈百强之上的一刻时,陈百强也许终于体会到张国荣当年的心情,而张国荣是否也可以了解陈百强当年作为优势一面的不得已呢?然而过去的毕竟已经过去,张国荣和陈百强夭折的友情只能成为回忆中的一片怅惘。1992年陈百强故去后,红着眼睛的张国荣说“他始终都是我的朋友。”也许,这只是两人心里未实现的愿望吧。流年似水,只留下这个古老到已经被人淡忘的故事,静静地折射着娱乐圈的沧桑恩怨。失意的日子在感觉里总是分外漫长。张国荣在等待属于他自己的一天。他等了很久,而等到的也比他所曾希望得到的更多。
…
谭咏麟与哥哥的故事
…
寂寞中,张国荣的歌声里渐渐有了成熟迷人的光彩。幸运之神也终于降临:火辣辣的舞曲《Monica》令张国荣拥有了足够的知名度,从此远离令人沮丧的酒吧舞台。
1985年的某个夜晚,一曲《Monica》唱完后,台下奇迹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可张国荣已笑不出来了,那一年,他29岁。两年过去了,他开始被人们所接受,他的歌曲也入选“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并拥有了年度销量第一的专辑。尽管他的歌曲质量很高,但大部分是改编作品(如山口百惠原唱的《风继续吹》),自己作曲的不多,尽管质量都很高。可是还没来得及细品成功滋味,张国荣就已开始头疼不已,因为他惹来了谭咏麟歌迷的不满。香港歌坛有史以来最狂热的歌迷之争“谭张对垒”开始了。在谭咏麟宣布不再接受任何奖项之前,张国荣一直处于下风。1987年的颁奖会上,谭咏麟唱着《无言感激》宣布从此不再接受任何奖项,当场有歌迷跳起来大骂:“都怪该死的张国荣!”在这场歌迷对垒大战中,张国荣始终深受伤害。那个年代,每当张国荣出场时,观众总是不理三七二十一恶性地嘘声四起,有时还夹杂着一些粗言秽语。大家都不甚明白何以歌迷会偏对张如此看待,也许他的台风太新颖,在那个年代观众普遍都不大接受一个大男孩在台上搔首弄姿;也许张国荣说话太率直了,谁会爱听张国荣坦白地说:“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但我会继续努力地唱,直至你们喜欢我为止!”
在《StandUp》、《爱火》、《爱慕》三张唱片后,1987年的《SummerRomance》成为当年香港销量之冠“全年销量冠军大碟奖”。虽然张国荣获得乐坛大奖,但是却常自问“有谁共鸣”。在1987年无线“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张国荣原应是获当晚最受欢迎男歌星呼声最高的人选,华星方面亦一早预备庆祝会为张国荣庆祝,但不知为何缘故,庆祝会后来被取消。而此奖亦由谭咏麟获得。颁奖礼当晚的现场气氛恶劣,张国荣一出来便被谭咏麟的歌迷狂嘘,令张国荣心情大受影响,脸上出现不快,获得“金曲金奖”的那一刹那,他面上也欠缺笑容。到完场时,张国荣演唱获奖歌曲《有谁共鸣》时,有部分谭咏麟的歌迷立刻离场,并怒言道:“没有那么大的头就不要戴这么大的帽子。”
他讨厌人们窃笑着私语:“那家伙是个同性恋。”痛恨那些恶意地关心他私生活的摄像机,但却无力摆脱这一切。但无论如何,张国荣如愿以偿成为当红巨星。可接踵而至的,是和谭咏麟之间的争夺。这段不愉快的经历,直接导致了他后来的引退。于是,33岁的生日晚会上,张国荣突然走到一块牌匾前揭开帷幕,显出“张国荣退出歌坛”七个大字。人们震惊、诧异、惋惜、理解……百感交集,这种出位的选择同时也是张国荣永恒之所在。
…
独领风骚空寂寞
…
1988年到1989年是张国荣在各大颁奖礼独领风骚的时代。因为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奖,“谭张争霸”的局面被打破,后起之秀们全部未成气候,张国荣蓦然间有了一种独处高峰的寂寞。1988年他远赴日本灌录了《VirginSnow》,此专辑创造了许多优秀作品。顾嘉辉为《英雄本色Ⅱ》创作的《奔向未来日子》是最得歌迷心意的歌曲,而翻唱关正杰的《雪中情》诚意与情意并重;结尾曲改编自李宗盛创作的《最爱》,比起原唱者张艾嘉,张国荣的歌声更加苍凉豁达。同年7月举行的23场《百事巨星演唱会》,张国荣舞台技艺更加娴熟,巨星魅力喷薄而出,当之无愧登上天王位置。在当年的颁奖典礼上,张国荣第一次获得无线劲歌金曲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放眼乐坛,谁与争锋?1989年初发行的《侧面》,继续让张国荣独占巅峰,讽刺时政的《侧面》、舞厅劲曲《暴风一族》、表露心迹的《由零开始》等歌曲占据各大排行榜前列。
《SALUTE》这张专辑在粤语流行曲历史上占有绝对重要位置。首先,这张著名的翻唱专辑是张国荣向香港流行乐前辈们的一次崇高的致敬;其次这张精雕细刻的专辑本身,灌注了张国荣深厚的歌唱功力,也为香港流行音乐树立了一座高峰,让后来者难以超越;最后,它还是张国荣在退出乐坛前回馈社会的一个公益行动,专辑收入所得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张国荣退出前最后一张专辑《FinalEncounter》,其纪念意义大于音乐本身。《风再起时》与他一举成名的个人专辑《风继续吹》前后呼应,再次显示其追求完美的天性。
除了在歌坛呼风唤雨让张国荣感到高处不胜寒之外,在银幕上,张国荣也到了一个高峰。“不要叫我阿Sir,叫我阿杰”,《英雄本色》中的宋子杰还只是一个冲动的小子,而“古装版人鬼情未了”《倩女幽魂》中的宁采臣虽不妩媚倒也倜傥风流。他已经完完全全地走上前台成了无人不知的双栖红星。此时的张国荣早已不是当年初出茅庐的小鸟,他已然成为翱翔在中天的凤凰,可那也是只失去了双脚的凤凰,他不能停顿,只能孤独飞翔,孤独涅槃,没有人了解他的情感和他背后的男男女女。1988年由张国荣主演的《胭脂扣》大卖,“十二少”的形象更是深入民心。此后,张国荣不甘只做英俊小生,努力突破以往略显青涩与平面的表演,加强与王家卫等前卫导演合作,之后有了广受好评的《阿飞正传》。
1989张国荣举办了告别演唱会。告别演唱会的第一站是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这次演出十分成功,反应可谓空前热烈,而他也花了很多心思,无论在服装还是制作方面,张国荣都是不惜工本。当他在台上宣布这是我在大马的最后一次演出时,在场的歌迷都很伤感,同声高叫‘唔好呀!’,气氛十分感人,这也是让张国荣在吉隆坡登台最难忘的一件事。
1990年1月22日晚,海风从维多利亚港吹来,从红馆边呼啸而过。33岁的张国荣,正在里面举行他33场“告别乐坛演唱会”的最后一场,时针无情地转动,终于接近尾声。一身雪白西装的张国荣,独站在空旷的舞台上,强忍着泪水的侵袭,轻轻地说:“我珍惜今晚的每一刻,也珍惜在座每位朋友对我付出的感情。你们来送我,我好满足。多谢!”台上烟雾弥漫,台下泪如雨下。最后一首歌《风再起时》已经唱完,张国荣默默凝望了舞台四周的每一个角落,然后走向台中央的“咪座”,把麦克风徐徐放于其上,完成了“封咪”仪式。舞台一角亮起了一条七彩的光柱,张国荣移步其中。时空一阵恍惚,岁月突然失重,张国荣就在最灿烂辉煌的一刻,告别了他最爱的舞台,挥别了一个时代。
这此之前,张国荣随心所欲地做了些想做的事:请张曼玉合拍音乐特辑《日落巴黎》,在简单而伤感的故事中重温名曲;开了33场告别演唱会,并相约将来开个咖啡馆,所有度过和他告别的夜晚的人都可以凭入场券去喝一杯咖啡;推出翻唱别人旧作的专辑《Salute》,展示了他驾驭歌曲的能力。而最后一张专辑《月正亮》上市时,他已远赴异国过他向往的隐居生活。
独居异国的日子里,小道消息不曾间断:他买下一栋别墅,听风水师的话,和邻居互相到对方家里烧一壶开水提走,以求吉利;他和一位年长于他的男人同进同出;他经常开车到很远的市镇看电影……
…
亮丽复出(1)
…
1995年,在千呼万唤下,张国荣终于宣布复出舞台。关于张国荣的复出,曾有过激烈争论。而重新归来的张国荣,呈现给了世人一种蜕变后的成熟和美。国荣复出歌坛,这个消息令张国荣迷颇为振奋。毕竟LESLIE六年前的退出,令不少人感到遗憾。经过两年多的内心挣扎,张国荣终于冲破承诺的束缚,重新踏足乐坛了。对于他的复出,各人反应也迥异,也有人说他自打嘴巴。张国荣本人倒也干脆承认,因为他早有思想准备,两年的时间不算短,对复出时的闲语他已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他说:“我是反悔了,但这并非自掴嘴巴。六年前我毅然退出乐坛,当时并非做戏,而是真的这么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年纪的成熟,我的心路历程已改变了,想法与当年不同。而且,在这几年间,我时时都在想唱歌,不过,多数时间是关在房中自己唱,有时也会在朋友的派对上唱;我实在是非常喜欢唱歌,现在,我做回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有什么不对?”张国荣认为,他的偶像派时代已经过去,歌迷也长大了,不会似以前那样为偶像斗生斗死。所以,复出唱歌,不再令他担心。不过,张国荣表示:“我现在可以过到自己一关上录音室录歌,但尚未能过到上舞台这一关,所以尚未有心理准备出来做‘骚’。”尽管如此,能再听张国荣复出唱歌,已令他的歌迷乐不可支了。
复出后第一张大碟《宠爱》收录了他出道以来多首电影歌曲,其中许多都是他亲自操刀作曲。《追》、《红颜白发》、《一辈子失去了你》等深具悲剧味道的爱情歌曲,配合电影情节深深感动了电影观众与听众,交出了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复出的第二张大碟《红》是当年最受瞩目的唱片,一片血红的唱片封面在香港流行音乐史上从来未见,引入世界流行的TripHop音乐更加强了整张专辑的可听性。妖艳、浮华、暧昧、感性,完全颠覆了张国荣以往情深款款的白马王子形象,进入一个渐渐成熟的艺术境界。碟中多数歌曲出自张国荣与词人林夕手笔,达到了从形式到内容上的统一。《红》、《偷情》、《有心人》、《怪你过分美丽》在各大排行榜上轮流高居榜首,获得了行内人士与歌迷们的一致认同。
复出后的张国荣可谓潇洒做人,他说:“我以前做事很紧张,尤其是见到人多时,我便会惊惶失措。但现在我则不会这样了。可能今天我追求的东西已不再相同。我是性情中人,不会为别人而改变自己。”事实也正是这样,张国荣未复出前也是敢做敢为,对娱乐圈中的新一辈一向都是直言不讳,例如看到有潜质的,便赞其好,不管外间会有何传闻,如古巨基、古天乐、邓一君和辛晓琪就被他提点过。
很多人认为,以张国荣这种性格,似乎不太适合娱乐圈这个名利场。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张国荣仍是张国荣,他凭着自己的实力在这日新月异的乐坛中稳占一席之位。
1996年到1997年的《跨越97演唱会》,不论是从听觉上还是视觉上都给死水一潭的香港乐坛带来了强烈的冲击,1996年12月12日晚,张国荣重返挥别七年的红堪体育馆,为他一连24场的“跨越97演唱会”拉开序幕。“重生”后的张国荣果然让人刮目相看。当《红》的暧昧节奏在红馆中响起,脚蹬一双大红高跟鞋的张国荣,竟然与男舞蹈员跳起了贴面艳舞,其动作大胆激烈,不但投怀送抱抵死缠绵,还互相抚摩敏感部位,刹那间让台下观众群情汹涌。这是香港演唱会历史上最具冲击的一幕。而在演唱会上张国荣公开感谢唐先生,并献其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同性恋身份表露无遗,强烈震撼了抱残守缺的传统人士。
不过,1997年台湾滚石为张国荣所制作的国语唱片《Printemps》显得有点保守,利用浓厚的日本味道带出的春天气息不免过于刻意,音乐不见讨好,既没有讨好到市场,也不能让人留下什么印象。在此之后,张国荣与滚石的缘分慢慢走到了尽头。
1999年张国荣从滚石跳槽环球唱片,更加注重在香港的发展,此时的他随性而为,早已经不需要用奖项或销量来证明自己的地位了。
世纪末到来之前,张国荣推出了新唱片《陪你倒数》,与歌迷们一同迎接新世纪。主打曲《左右手》暗喻了自己的性取向,是一首难得的一语双关的爱情歌曲。这张专辑在C。Y。Kong的电子编排下甚为精彩抢耳,也在年度颁奖典礼上获得了认同。同年的香港电台举行的“世纪金曲”选举中,张国荣的成名曲《Monica》高票入选世纪十大金曲,让一众后辈高山仰止。
…
亮丽复出(2)
…
2000年配合《热·情演唱会》推出的唱片《大热》,在炎炎夏季掀起热浪。唐奕聪的华丽编曲为点题曲《大热》添上热力万钧的热带风情,张国荣的演唱自然驾轻就熟。主打歌《我》浓缩了张国荣一生的不羁气质,“IamwhatIam,我是我,多么特别的我”,在素净的钢琴声中一把醇厚的声音悠然响起,仿佛怀着天地初开以来就存在的单纯与自豪,向世人宣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本质;“神造世人,种种色色都有他公允”,理想的世界是多么公平而美好,没有歧视没有战争,自我本色获得最大的认同和尊重;“我很庆幸,万物众生中磊落做人,怀着诚恳,告诉世界何谓勇敢!”不经修饰的美丽与刚强,在明亮而坚定的歌声中完全呈现,原始的感动穿过被人类污染的大气层重临大地,背景声中澎湃如海的弦乐,便是无数心灵的共鸣与广阔天地的和唱。张国荣与林夕是一对音乐上的绝佳拍档,也只有林夕能雕刻张国荣难以捉摸的敏感心灵,从若隐若现凄冷暗晦的《红》,到寓意明显缠绵悱恻的《左右手》,再到这次无畏无惧昂然挺胸向世界宣布自己的《我》,这一路坎坷跋涉而来,碰撞出无数闪亮的火花,纵然必将随风而逝,也创造了一瞬的永恒!如果看了《奇迹》的歌词,相信没有人怀疑这是张国荣对自己拥有的不容于世间传统感情作的一个小结,“多少艰苦不可告人,多少哀伤刻骨铭心,才能换取今天的情感”,相信唐先生听到也会黯然泪下吧。
碟中最后的两首国语歌《发烧》和《我》,是《大热》和《我》的国语版本,“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多么高兴,在琉璃屋中生活,对世界说,什么是光明和磊落!”,前后呼应的歌词,汹涌澎湃的音乐,为整张碟写下一个绝美的感叹号!
2001年推出的《Forever》精选辑中,张国荣在《梦到内河》的MTV上与一位日本男舞蹈艺员共舞,一面世就让大众哗然。
2002年7月31日,《张国荣热·情演唱会》在炎热夏夜中拉开帷幕,期待已久的表演开始了。脱下《跨越97演唱会》的红色高跟鞋,《热·情》更加开放,性别界限更见模糊,张国荣一身女装出场,更用发簪在头上卷髻,唱功精深舞步流畅,在Encore时更身穿浴袍脚踏拖鞋,坐在高椅上与台下观众谈笑风生,他那无法挑剔的舞台功力,轻易让他夺取香港“最完美艺人”的称号。
2002年他与黄耀明合作的专辑《Crossover》是他最后的绝响,时移世易,春光依然乍泄蔷薇依然怒放。《Crossover》由五首歌曲和一首MTV组成,“哥哥”和明哥各自翻唱对方一首创作歌曲(《春光乍泄》和《如果你知我苦衷》),然后明哥为“哥哥”和唱《十号风球》,哥哥为明哥的《这么远那么近》配上独白,最后两人合唱一首《夜有所梦》,就在一唱一和中完成了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专辑。这两个极度自恋的人,在音乐上各走各的路,却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十字路口,不约而同选择左转,这是纳西瑟斯的情结,还是佛洛伊德的巧合?现在回想,这其实是一个完美的歌手、艺人留给这个世界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