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轮书地水火风空 及剑道心法总诀-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文译本:维克多·哈里斯
中文译本:白羽征一

目录
自序
  地之卷
  论兵法
  用木匠的工作来比喻兵法
  士卒之道
  论本兵法书五卷之结构
  论“二刀流”之命名
  论兵法基本之认识
  论兵器的特点
  论兵法之“节拍〃
  水之卷
  兵法之心态
  兵法之姿势
  兵法之眼法
  太刀握法
  步法
  五构
  太刀之道
  刀法五技
  无构之构
  一击制胜
  第二次跃出之“拍子〃
  无念无想斩
  流水斩
  机缘斩
  石火斩
  红叶斩
  身刀合一
  “攻”和“击”
  猿猴之身
  贴身战
  比身高
  粘刀法
  撞击术
  三种躲避之招式
  刺脸
  刺心脏
  呼喝
  闪击
  多敌刀法
  决斗中的有利时机
  一击必杀
  直通之心
  结语
  火之卷
  位置
  三先
  压枕
  横越津渡
  认清形势
  剑之踩踏
  论“崩溃”之认识
  变成敌人
  放开四手
  移影
  抑影
  感染
  乱
  威吓
  缠战
  攻其死角
  迷惑
  三吼
  “之”字战法
  击溃
  山和海
  攻心
  新开局
  小和大
  将敌如卒
  无刀
  岩磐之身
  结语
  风之卷
  其他流派之大太刀的使用
  其他流派的太刀之强击
  其他流派之小太刀的使用
  其他流派的各种剑招
  其他流派的持刀架势
  其他流派的眼法
  其他流派的步法
  其他流派之速度的使用
  其他流派之“奥”和“表”
  结语
  空之卷
  注释
自序
  
  我务于“二天一流”兵法之道十数年。而今觉得应该把这些心得录于纸上,这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在宽永二十二年十月份的头十天里,我登上了在肥后境内的岩户山,拜倒在佛陀的面前,向天致礼,向观音祈祷。我是熊本藩细川越中守忠利大人的一名武士,今年六十岁。
  自从年轻时我就致力于兵法的研究。我第一次决斗是在十三岁那年,我击败了一名新当流的兵法家有马喜兵卫。当我十六岁那年我击败了另一名但马国秋山的怪力兵法高手。二十一岁时,我去了京都,在那里几乎跟所有的流派都交过手,未尝败绩。之后我周游各国,不断和全国各种流派的兵法名家决斗。自我十三岁那年到二十八岁,决斗凡六十次,从未败北过。
  当我三十岁的时候,我回顾昔日的战绩,发现这些胜利并不意味着我已经达到兵法宗匠的境界。这也许是因为我欠缺兵法的才能吧,或者是天数如此,也有可能是其他流派的水准太差之故。于是我日以继夜地寻求着兵法的奥义,当我五十五岁的时候,我终于领悟到了所谓兵法的精髓所在。
  于是我不再刻意寻找特定的修炼方式,而是触类旁通,带着揣摩兵法的心思去练习很多方面的才艺,全部都没有老师的教授。在写这本书时我没有引用佛经或者儒家的典籍,也没有参照旧的战史和兵法书。我是由着自己的想法去解释“二天一流”的真意的,即所谓的“自然之道”。十月十日深夜寅时作。
概要

地之卷
偏于剑术之利,岂能窥剑术之秘乎? 喜兵法者鲜矣。治而不忘乱,国之本也。 武士务必文武皆精,始称合乎「武士之道」。 武士应视死如归,而后始称武士也。 兼具万事之用,始有剑法实际之用。 卖弄似懂非懂的剑技,无异自掘坟墓。 人之维生有四路:士、农、工、商。 剑法有如木匠之技艺,两者至为相似。 观其人而善于使用,则手腕尽展矣! 木匠之用具,务必恒保其利,时时磨快、擦亮之要。 既有双刀何不用双刀?武器尽出,胜算大矣。 以「二天一流」剑法而言,敌一人与万人其理雷同。 所知至多,以此磨练、辟新境。 随身之武器,理应长处尽展。 诸般武艺皆有特定之拍节,不可违也。
习我剑法者, 一:邪恶之心不可有。二:务必锻 其身,尽展能力。三:务必戒除修练之障碍。四:务必体认千行百业之要谛。五:务必认清物事之得失。六:务必具有眼力、鉴别力。七:务必敏察防范视界外之敌人。八:莫做无谓、无用之事。


水之卷
握剑而起,心必如常,勿有起伏。 「我执」与「慢心」乃剑士之大忌。 能不受世人之骗,方为拔尖剑士。 剑法之姿势,应与日常化姿势合一。 目之所视,亦大亦广,始为得宜。 视远为近,视近为远,乃剑道之技也。 勿动眼珠而观双〔月 〕,至为重要。 慎于握剑站立之时。 固定不灵,是为僵手;反之,称之灵手。 脚法或有大小快速之别,唯以如同行路。 只脚而动,乃脚法中之大忌,勿犯为妙。 勿拘于比斗之架势,只许一意砍倒强敌。 挥劈之时,务必手肘尽展,强劲一击。 刀法有五,熟于此道,即能尽悉敌人之刀法。 架势因对象、场合而变,切勿拘于一型贻失胜利时机。 趁敌人尚在犹豫不决时,迅捷劈砍,一击取胜。 故装欲砍,趁敌人松懈时,速攻致胜。 万念俱空,是攻敌之一大秘诀。 举刀连打,痛击敌人任何部位,使其惨败。 出刀接架,必以刺敌双眼之势,反客为主。 以一敌百而求胜,谓之「多敌剑法」。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火之卷
手巧,雕虫小技也,岂能赖以搏命耶? 运用场所之利,以求最后之胜机。 抢人先机有三要。交锋之时务必活用于先。 欲使敌人受挫,应予当头棒喝,使其无法回头。 预知敌人之盛衰,至关重要。 不予敌人可乘之机,抢先踩踏而胜。 敌人清象已现时,务必乘机而入。 故作强攻状,亲其反应,察其意图。 使其恐惧而生畏念,乘机取利而获胜。 以纠缠之法取利,能从容致胜。 逼敌人于惑乱、惊惶之境,即可轻易获胜。 敌人之弱点务必洞悉,而后趁势彻底压垮。 敌人以为是山,实则是海;敌人以为是海,实则是山;此谓出人意表。 纠结难分时,务必改弦易辙,寻出新径取胜。 我为将领,敌为兵卒;如手使臂,囊中探物。 无刀不能胜敌,无须为手无剑而忧。 无可憾动如巨 ,则所向披靡。


风之卷.空之卷
使用长剑并无不可,但是莫有喜用长剑的偏颇之心。 欲以短剑取利致胜,实非剑道之正理。 以心观敌,则胜券在握;以眼观敌,则迷疑而败。 求快之心,剑法所忌。悠悠然可也。 迷疑、惑扰一扫而空,乃为真实之空灵境界。

  
 地之卷  

序  

 兵法乃是武者的艺术。大将必须决策兵法,而部队则应该了解大将之意。今天已经没有能够真正理解兵法真意的武士了。  

 世间有无数种道。释道中有救赎之道;儒道中有学习之道;医者之道、徘人之道、茶道、弓术之道等无数才艺技巧。每一个人都挑选自己喜好的方面而行之。  

 据说武士之道兼具“笔”与“剑”两道之妙,身为武士应该在这两方面都颇具心得。即使一个人没有天赋异禀,只要坚持不懈地在这两方面努力,他也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武士。一般来说,武士之道是不屈不挠,决心向死的。虽然不独武士,僧侣、妇女、农夫和秽多们同样乐意为尽忠或者雪耻而死,但两者的意义其实是不一样的。武士学习兵法是基于超越人类的极限。从刀剑交错的个人决斗中,或者是大规模的合战中,我们可以为我们的主公获取力量和名望。这才是兵法的奥义之所在。  

兵法之道  

 在中国和日本,道的鼻祖被称为“宗师”,武士必须了解这一点。  

 最近很多人都得到了兵法家的称号,但他们中大部分人只是击剑者而已。熊本藩的细川越中守忠利的家臣在梦中得到了神灵的指导,基于在各国云游教授和学习兵法的经验而创建了他的道场,这是兵法的新意。  

 在古代兵法中,一共有十种能力和七项技巧是属于合用的修炼。这对击剑当然是有益处的,但这还不够。局限于击剑的技巧是无法窥破剑法的精髓的。  

 当我们观察商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商人们使用器具去卖他们的货物。比如果实和花,果实要比鲜花要少。因为商人的教授和学问都只注重鲜艳的色彩和炫耀自己的手段,尽全力去催促花尽快开放,他们关心利润。有人说“不成熟的策略乃是顿挫之源,”是的很有道理。  

 人生在世有四种活法,即所谓“士农工商”。  

 第一种是农夫之道,他使用农具,用眼睛去观察春秋的更替,季节的变化。  

 第二种是商人,酿酒师收集原料然后酿造成酒以维持生计。商人的生活风格就是无时不在谋取利益。这是商人之道。  

 第三种是贵族武士,他的生活之道就是挥舞武器。武士之道就在于主宰他手中武器的力量。  

 第四种是匠人。木匠之道是变成使用木工器具的达人,首先保证他的计划无误,然后按照计划行事,就这样度过他的一生。  

 这就是“士农工商”的生活之道。  

 评判木匠的作品是和房子联系到一起的。贵族的房子、武士的房子、四民的房子、房子的废墟、房子的重建、房子的风格、房子的习俗和房子的名字。木匠完全按照事先拟订的计划来建设。兵法也是一样,有一个战役的计划。如果你想去学习战争的艺术,就需仔细考量这卷书。教师就好比是一根针,而训练则是一根线,你必须不停地练习。  

 作为领导木匠们的工头,必须知道自然的规律、国家的法规、房屋的规格。这就是工头之道。  

 工头必须熟悉塔与庙宇的建筑理论,宫殿的建设计划,和如何雇佣劳力来建设房屋。工头之道其实和大将之道是一样的。  

 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木料的选择非常重要。笔直无节疤,且外形美观的木材用来做外殿的柱子;笔直但有一点点点瑕疵的木料用来做内殿的柱子;外表最美观的木料,即使硬度有一点点差也没关系,用来做门槛、横梁、门、拉门等等。坚固的木料即使存在木瘤和节疤也一样可以在建设中得到应用。那种品质差的木料则只能用来搭手脚架,然后拆掉做柴火。  

 工头根据各个不同的能力分配工作,比如地板的铺设、拉门的安装、横梁的吊装等。能力不够好的人去装托梁,更差一点的人去削楔子或者类似的杂活。如果工头部署得当,工作将会完成地更为出色。  

 工头应该经常深入到工人们之中,不提出无稽的要求。他应该了解他们中的道德准则和精神,在适当的时候鼓励他们。这和兵法的原则是一样的。  

 就象士兵一样,木匠会磨砺他自己的工具。他将工具放在他的工具箱中,在工头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他用斧子制作柱子和房梁,用刨子去制作地板和书架,对雕透细工精雕细琢,尽他能力所能达到的极限去完成工作。这就是木匠的艺术。当木匠技术日渐成熟之后他就会升迁为工头。  
 
 
  
 
 木匠的成就就在于他的作品完全忠于设计图纸,既没扭曲偏差,也没偷工减料。这对于木匠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你想学习此道,你就必须深刻地理解和思考这本书里所说的事情,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二天一流  

 在这五卷书里会写到关于兵法的不同方面,它们是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风之卷和空之卷。  

 在地之卷里我将解释一下我的二天一流。很难相信击剑者会悟到真正的奥义。在这卷里需要了解最微不足道的事、最举足轻重的事、最肤浅的事和最深奥的事,就如同在苍茫大地上勾勒出清晰的路径一样,所以这卷书叫做地之卷。  

 第二卷是水之卷,水乃是人心之根本。人的精神要如同水一般,水可以随容器的形状改变自己,有时候象小溪般潺潺流动,有时候却象是怒吼的大海。在这卷书里,就要解释二天一流如水般清澈明净的这种特性。  

 如果你已经精通了剑法的精髓,当你随意攻击别人时,你就能击败这世上任何一个人。击败一个人的技法和击败十万人时没什么不同,兵法家可以小中见大,就如同按照一寸高的木俑可以雕刻出极大的佛像一样。我无法用文字来说明这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兵法的精髓就在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水之卷中我将讲解在二天一流中的这些意义。  

 第三卷是火之卷。这卷书是讲剑斗。火的特性就是凶猛,不管火焰是大是小,这非常适合于战斗时。你必须确保斗志能够随心所欲地能大能小。什么是大很容易察知,但什么是小就很难觉察了。简而言之,敌人数量越多位置就越难做大的改变,所以他们的行动可以轻易察觉。一个人可以轻易地改变他的心态,所以他的行动很难被知晓。你必须要知道这点。这卷书的精髓就是将诡谋的训练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这卷书将描述在战场上的格斗技法。  

 第四卷是风之卷。这一卷将不只谈到我的二天一流,也会涉及到其他的各种流派。我的意思是风意味着古老的传统,当今的传统以及兵法的系统。因此我会很清楚地讲解世间的兵法。这是传统,如果你不了解其他流派,你将很难了解自己。所有的路都有岔路,如果你每天学习剑道,但你的精神却走向岔路,你也许会以为你还在正路上走着,但是实际上完全偏离了。如果你追随正道并且稍有偏差,这个偏差将会逐渐变大。你必须知道这些。这样的兵法家不过是一介击剑者,我这么说并不过份。我的二天一流的真意——虽然它也包括击剑——是基于与众不同的原则。我会在这卷书里解释其他流派对兵法的定义和理解。  

 第五卷是空之卷。“空”就是意味着无始无终。悟道即非悟道。兵法之道就是自然之道。当你重视自然的力量时,你就会体察到大自然的韵律,你就能够非常自然地击剑,打击敌人。在这卷书中,我打算说明怎样经由自然之道而追随剑术正道一途。  

 武士们,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在腰带里缚着两把刀。在古的时候把这叫做直刀与刀,如今则叫做刀与太刀。无论理由是什么,总之一个武士携带着两把刀才算是符合武士之道。  

 枪与剃刀是出门时才带的武器。  

 二天一流从一开始就应该训练双手握住刀与太刀。当你视死如归的时候,你必须充分利用你的武器,这就是真理。不这样做是错误的,即使牺牲时也不可以放开你的武器。  

 如果你双手握刀,很难左右运用自如,所以我的办法是一只手握刀。这对枪和剃刀等大型武器不是很适合,但刀与太刀却可以被一只手轻松运用。当你骑马在坎坷不平的路上、沼泽地里、泥泞的麦田中、崎岖的山路或者拥挤的人群中奔跑时,双手握刀会很令人烦扰。双手握刀并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当你用右手拿着弓箭、长枪或者其他武器时,你就只剩下一只手来握着刀。然而很难用一只手握刀的力量去砍倒敌人,你必须用双手。其实想要一只手熟练地运用刀并不是很难,训练的方法是使用两把刀,每只手一把。看起来虽然一开始很难运用自如,但是事实上万事都是开头难。开始学时弓箭也不好射,长枪也不好握。当你逐渐熟练以后这些武器的控制就会变得很容易。当你习惯于运用刀,你就会得到刀中所蕴涵的力量,到时候自然运用太刀也就变的很简单。  
 
 
  
   
 

 
 在第二卷水之卷中,我会告诉你们运用刀的熟练技巧没有速成的途径。刀的运用讲究大开大阖,太刀的运用讲究严密审慎,这些都是首先应该了解的事。  

 运用二天一流,你可以用长兵器制胜,也可以用短兵器制胜。简而言之,二天一流之道就是必胜之道,无论用什么武器,无论武器的长短。  

 当面对群体敌人时,双刀要比单刀要占更多的优势,尤其是当你要抓一个活口时。  

 这些事没办法做更为细致详尽的说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当你真正领悟到兵法的精髓时,就没有一件事你不能明了。所以你必须用功才行。  

兵法的特色  

 使用剑法的宗匠叫做兵法家。就象其他的军事艺术一样,运用弓箭的高手叫做弓之达人;运用枪的高手叫做枪之达人;运用火枪的高手叫做火枪之达人;但是我们不称呼善于使用刀的人为刀之达人,也不叫太刀之达人。因为弓箭、火枪、长枪和剃刀是所有武士装备的一部分。而为了发挥刀的优势,你必须更为深入地理解这个世界和你自己。因此刀是兵法的基础。“刀即使兵法”!如果一名武士能发挥出刀的真义,便可以以一当十,也就是说一百个这样的人可以击败一千人,而一千个这样的人可以击败一万人。在我的兵法里,一个人等同于一万人,所以这种兵法是彻底的武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