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誉度。”宋江补充道。
“ 情感份额、心理份额是什么?它们与市场份额又有什么关系?”燕青问。
林冲丢了几颗花生米在嘴里,又喝了一口酒,与宋江对视地笑了一下,然后讲解道:
(1) 以市场调查为例,当问道:“在某类商品中,你第一想到的是哪个品牌?”倘若有60%的人回答,他第一想到的品牌是A,就说明A品牌的心理份额很高。可能是宣传投入大,曝光率和认知度高所致,也可能是品牌长期的文化积淀和外在品质,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使品牌的强势效果显著。
(2) 当问道:“在某类商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品牌?”倘若28%的人回答,他最喜欢的品牌是A,而40%的人回答,他最喜欢的品牌是B,就说明,A品牌的情感份额不如B品牌高,而A品牌在心理份额与情感份额上如此大的落差,还说明,A品牌很可能是通过大手笔的宣传,才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在产品品质、服务或其它方面,并未完全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3) 倘若A品牌的市场份额为40%,并不能说明它总能保持这种状态,如果其情感份额不能上升,仍维持在28%,甚至有下降的趋势,A品牌的市场份额也会走低。
(4) 心理份额更大程度地体现为认知度,情感份额则更大程度体现为喜好度或偏好度。情感份额和心理份额的大小决定了市场份额的大小,情感份额和心理份额越高,市场份额也越高,反之亦然,三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短期内,情感份额和心理份额可能会有所偏差,这就必须查明造成偏差的原因,并判定这种偏差是否正常。长期而言,情感份额会影响和左右心理份额,并对市场份额起决定性作用。
“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喜爱、偏好和信赖,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选购,进而影响到市场份额的变化。因此,如何增进并强化消费者的认同度,如何刺激并提升消费者的偏好度,如何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信赖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燕青似有所悟地说。
李逵一副探究的神情问道:“ 从图上显示,品牌资产是由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消费品牌三部分构成的,这该如何理解呢?”
宋江望着李逵笑了笑,而后耐心地讲述道:
(1) 品牌资产是由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消费品牌三者所构成的,企业品牌给品牌资产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企业特质;产品品牌使品牌资产具有实物性的价值支撑;消费品牌则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最大,最终决定品牌资产的价值大小和上升潜力。
(2) 消费品牌,是消费者在心目中对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感知和理解,不是企业传递和强加给他们的,而是他们通过广告宣传,或与企业接触,或购买产品等活动,自我体会而产生的印象。
(3) 消费品牌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情感份额的大小,进而影响到心理份额和市场份额的大小。一个情感份额、心理份额和市场份额较低的品牌,其影响力、号召力和美誉度是有限的,其品牌资产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 一个小小的品牌,里面却蕴含着那么深奥的道理和学问,是应该好好研究研究了。”李逵低声嘟哝道。
“ 不仅要研究品牌,更应善加管理和悉心呵护之。品牌的兴衰,关乎一个企业的盛衰。”林冲说,“ 中国有句古语:‘富不过三代’,而许多国产品牌却是兴盛不过三年。今年还风光无限、榜上有名的品牌,或许再过一两年便光晕褪尽,甚至消逝得没了踪影。品牌的折旧率和淘汰率高得惊人呀!”林冲感慨着。
解读品牌之精义(5)
“ 林总所言极是!巨人、春都、郑州亚西亚、三株、南京冠生园、秦池这些曾经叫得响的,传统行业中的重量级品牌纷纷轰然坠地,还有代表新经济的网络新锐———找到啦、MY8848,也相继在泡沫中破灭了。英年早逝、盛名早夭,这难道是中国品牌的宿命吗?”燕青流露出几分痛惜地说。
沉默片刻,李逵叹了一口气,“ 速成的品牌短命还好理解,有些品牌历经大风大浪,经 受住了风雨的洗礼,却在小河沟里翻了船。可见,品牌是多么脆弱呀!”讲到这儿,他看了看宋江和林冲,“ 各位说说,造成品牌之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宋江打了一个哈欠,看了一眼手表,“ 哦,现在已是大半夜了,咱们该回去睡觉了。”说完,他快步走到收银台结账,林冲、李逵、燕青只好跟随其后,孙二娘见四位要走,赶忙热情地迎送出来。
探秘品牌之死(1)
车子刚一起动,李逵又不依不挠地问:“ 在孙二娘的店里你们不便说,现在可以告诉铁牛了吧?”
“ 真是个急脾气!”林冲笑道,随后一脸深沉地说,“ 去年新龙门客栈一度被工商局查封,当时一篇报道《一盘猪肉包,吃出一截手指头!》,将此事渲染的恐怖吓人,说该店的包子馅是用人肉做的,并称一位食客在他们出售的包子里,吃出了一截人手指。”
“ 果有其事?”李逵惊诧地问。
“ 清平世界,荡荡乾坤,哪有什么‘人肉包子’?”林冲大声道,“ 后经查实,是竞争对手恶意中伤。”
“ 真该杀!”李逵气愤地说,“ 险些毁了这家百年老字号。”
过了片刻,李逵又道:“ 谁摊上这事,谁都窝心。对了,后来是如何处理的呢?”
“ 嗨,这还用问,肯定是危机公关呗。”手握方向盘的燕青不假思索地说。
李逵“ 哦”了一声,托着下巴沉思着,过了良久,只听得林冲说:“ 品牌的死因,概括而言,有三大类。”
第一类死因:盲目扩张,掉入多元化经营的泥淖,陷入品牌延伸的误区。代表品牌有:巨人、春都。
通常人们认为,实施多元化战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展业务领域,扩大业务范围,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增长点。然而,多元化尤其是非相关多元化,如果把握不好,非但不能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和整合,还会使资源分散,战线拉长,管理失控,丢失主业,核心竞争力大减。
巨人、春都等一批知名品牌正是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偏离了核心主业,丢弃了赖于生存的根本,才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巨人集团破产的直接诱因是巨人大厦,当巨人大厦不断码高时,巨人的负债也不断攀升。巨人向其明星产品———生物工程系列产品(如脑黄金)不断抽血,来填补巨人大厦这个无底洞的问号产品。结果是:短期债务加大,偿债能力锐减,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量化指标———权益留存率大大低于20%。不仅没有使企业价值增值,反而使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的明星产品在研发、营销和管理方面,因投入力度不足,发展受挫,使企业由盈利转为债台高筑。
李逵听罢,眨巴着小眼问道:“ 这样说来,巨人集团当初不盖巨人大厦,就不会破产喽。”林冲摇摇头,“ NO!”于是,他又进一步解释道:
(1)盲目扩张,盲目实施多元化,归结点在于企业战略定位和战略选择上的失误,这是品牌死亡的根本原因!
巨人和春都遭受灭顶之灾,归根结底就是败在战略定位和战略选择的失误上。巨人集团从电脑软件到生物工程再到房地产,每步的跨度极大,走得都是险招、奇招,一方面,反映了史玉柱的雄心、魄力和机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史玉柱在进行战略规划和战略选择上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未对自己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进行客观通盘的分析,仅是盲目乐观,将机会无限放大,被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冲昏了头脑,忽视了可能产生的巨大风险。其实,通过内外因素很容易发现,就当时而言,巨人集团的确面临着极佳的市场环境和机会,但反观其内部,涉足并不精到的房地产业,其准备大大不足,劣势突显,表现有二:
① 资金方面的不足。史玉柱建巨人大厦当初仅是想做办公楼用,但后来盲目扩张加高,需要大量资金填补这个无底洞,资金的巨大缺口,正是巨人的劣势所在,以致造成资不抵债,使巨人集团倾覆;
② 地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不足。后来的巨人大厦已与原设想相悖,房地产与软件和生物工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非相关性行业,关联度的降低,势必要求有不同的经营管理人才,而这方面又是巨人的弱项和劣势。巨人舍本逐末,丢失主业,涉足于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失败是必然的。
春都的死亡与巨人有许多相近之处。春都由火腿肠起家,其主营业务和核心能力在于此,春都的滚滚财源皆来自于此,火腿肠为其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使其资产由1987年的3950万元迅速膨胀到29。69亿元。企业神速的发展,令企业领导人头脑发烧。一系列兼并收购举措,把春都引入了一个怪圈。
春都先后以1。6亿投资参股和控股24家非相关性企业,其中17家企业中半数以上亏损,半数以上关门停产。这些亏损、停产企业吸干了能创造财富的春都火腿肠这头老母牛,致使母牛极度衰竭,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又由于春都跨涉数十个非相关性的行业,使春都处处成为外行,处处面临窘状。在技术、人才、资金、管理各方面暴露出严重不足。春都一味盲目地扩张,忽视了主营业务的投入和发展,使市场竞争力大大弱化,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市场份额下降,销量减少,最后走上了绝境。
讲到这儿,林冲拿出一张白纸,拧开车内灯,就着光线飞快地画了一张图(图4…2)
然后说道:“ 这是战略管理的机会、风险与优势、劣势矩阵图。当外部机会很大,但自身优势不明显或处于劣势时,明智的做法是放弃这样的项目,否则,就会导致惨烈的败局。在企业战略定位和选择上,一定要扬长避短,把握和利用机会的同时,要从自身优势入手,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千万不可将市场机会当成是企业机会,这两者有时是不重合的。”
探秘品牌之死(2)
“ 俗话说:地上的金子多的是,你只要拿走你能拿得起的那块就好了。”燕青接过话茬说道。
林冲点点头,继续道:“ 一个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协调活动可能造成的决策延误就越多。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应量力而行,根据实力和发展需要,慎之又慎地把好关,不能好高骛远,追赶时髦。”
沉吟片刻,林冲又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按常理依附于原有品牌开发新产品,进行市场推广,似乎可以借日生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品牌延伸运用不当,则会株连品牌,使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如,春都推出的春都饮料,不仅未使消费者对春都饮料青睐,反而使春都火腿肠的品牌形象模糊,继而使消费者的忠诚度降低。
可见,品牌延伸既能带来助力,也会产生阻力。宝洁(P&G)公司在品牌延伸方面的成功,对于中国品牌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2)个人决策失误是品牌早逝的又一原因 。
西方企业发展历程已走过了三个阶段:经验为王的能人时代;制度为王的科学管理时代;文化为王的企业文化管理时代。我国有许多企业虽也打着企业文化管理的旗号,但在实际管理中,仍延续着经验为王的能人管理。个人决策代替了群体决策,个人权威被高度神化,有些企业个人崇拜的风气盛行,似乎企业的领导人就是企业的标志,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企业。
听到此,李逵喃喃自语道:“ 倘若企业的导航者手指一挥,指错了方向,企业这条大船会驶向何处?会出现何种状况?触礁?翻船?闯过险关?”
沉默片刻,林冲继续讲述道:
管理学中明示:群体决策大大优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可以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同时更具有创造性。由于个人的知识、经验、能力有限,仅凭个人很难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每次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而领导者头脑一发热,或依照自己的好恶做出的决策,很可能缺乏科学的依据和论证。这样的决策,要么使企业错失大好机会,要么使企业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巨人的失败很大程度上缘于史玉柱的个人错误决断。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有效分离,经营者即是所有者,而“ 一言堂”的作风,使群体决策的作用被弱化,甚或被完全取代。
“ 呵呵,就巨人大厦而言,史玉柱想盖几层就几层,根本无须做财务预算,房地产市场调研、项目规划等可行性项目分析。只要市政府领导的一句话,史总就可以将巨人大厦无限加高。”李逵调侃道,“ 这是多么可怕,又可悲的呀!”
林冲挪动了一下坐姿,继续讲述起来:
第二类死因:企业危机公关能力欠缺,外部市场应变能力差,企业领导人缺乏权变的观念。代表品牌:三株、南京冠生园。
三株在企业快速发展,品牌盛极一时的时候,却因一篇媒体报道———《八瓶口服液,要了老汉一条命》,使三株命丧黄泉。南京冠生园也由于媒体的负面报道,导致了企业像过街老鼠般被大众讨伐和唾弃,以致退隐江湖。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为何会瞬间坍塌?
表面上看,这些猝死的品牌是被软刀子杀戮了。深究其原因发现,这些品牌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危机处理能力欠缺。面对突发的危机事件,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太差,应变速度迟缓,以致在大难临头时,不能力挽狂澜,化解危机。再就是企业领导人缺乏权变的观念,在动荡而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中,要么,过于自信,盲目乐观,轻视了问题的存在,对问题严重性判断不准,没有及早做出应对和处理;要么,在危机面前束手无策,应变能力低弱,致使企业找不到一条有效的快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方。
一直斜倚在座位上打盹的宋江,直起了身体说道:“ 三株、南京冠生园在危机始发阶段,倘若将负面报道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和范围内,不让事态恶化和扩散,并积极与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直接沟通,比如召开新闻发布会,用户恳谈会,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正面的、有创意的危机公关活动,化解危机,向世人昭示企业在处理此类问题上的积极态度和诚意,就能变危机为动力,在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在消费者心目中重塑品牌形象和信心。”
“ 说到危机公关,重庆火锅底料生产企业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林冲说道。
2004年初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报道了一件可怕的事:重庆某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以次充好,在重庆火锅底料中加入了工业包装石蜡(这是一种高致癌的物质),以增加火锅底料的硬度。此事一经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及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极大震动,并对重庆火锅的声誉和形象破坏力极大,原本在各地热销的重庆火锅底料,一时间,遭到了人们的全面封杀,每个地区、每个商场、每个品牌的重庆火锅底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和打击,产品销量锐减。
为了维护和捍卫重庆火锅这块百年金字招牌,严惩为了个人私利,侵害消费者利益,以及整个行业利益的不法之徒,重庆火锅底料生产企业迅速自发地组织起来,集体宣誓:誓死保卫重庆火锅,并以10万元奖金悬赏发现和揭发不法商贩者。重庆火锅底料生产企业这一举动,表明了其尊重消费者,并愿以积极、主动、真诚的态度来解决问题,从而得到了消费者的理解、认可和欢迎,不仅未使危局继续蔓延、扩散,有效扼制了这场可怕的危机,而且使全行业更加重视质量,更加珍视品牌,并进一步提高了重庆火锅的品牌透明度。
探秘品牌之死(3)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那些不法之徒真该杀!”李逵愤愤然地说。
“ 幸好引起了这些企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积极、快速的响应,否则,这块百年老字号的品牌就会轰然倒地喽。”燕青感叹道,“ 据悉,江苏太仓肉松今年也遭受厄运,同样被一些不法商贩所玷污、侵害,差点使这块百年品牌毁于一旦。”
沉默片刻,宋江说:“ 一场看似灭顶式的可怕危机,如果处理得当,却能化险为夷。上世纪八十年代,南京曾发生一起沙松冰箱爆炸案,由于厂商及时妥善处理,不仅避免了一场惊涛骇浪的危机,还大大提升了沙松冰箱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于是乎,宋江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来……
1988年7月20日晚10时左右,南京一幢住宅楼的五楼,突然响起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台沙松牌140立升电冰箱在房内爆炸了,拇指粗的冰箱钢门锁被扭弯,箱门炸出两米砸到了对面墙上,冰箱后面的墙上留下了几个窟窿。万幸的是,房主一家四口无一人受伤。
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