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子风流-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便是萤火之光与日月争辉,老夫何德何能,能和他们相较?于是老夫便自己请命,恳请投笔从戎,燕王见老夫心诚,便许诺让老夫负责斥候之事,老夫之所以从戎,是因为老夫比那些将军有一个长处,那就是脑子,老夫不但有脑子,而且还能读会写,并且更懂博闻强记,果然,在那任上,老夫立即发挥所长,不但能安排好斥候的巡视,滴水不漏,而且将他们得来的许多消息,统统梳理一遍,总是能将一些有用的消息,立即报知燕王,好使燕王,总能根据这些,做出最有利的判断,而由此,也深受青睐。一个读书人,想要从戎,何其难也,老夫却毅然决然,为的是什么?为的不过是这场富贵,为的,也只是不愿甘居人下,为的是让那些曾经瞧不起老夫的人刮目相看,为的是这世上,再无人以小子相称。而如今,老夫也算是功成名就。刘将军,你知道这一路,老夫能有今日,何其不易,何其的艰难?这些,本就是老夫应得的,如今老夫忝为锦衣卫都指挥使,自成体系,手握数万锦衣卫校尉、力士,甚至能与阁臣、尚书分庭抗礼,这些,都耗费了老夫的心血,老夫问你,汉王那厮,想要老夫跟着他一起去送死,老夫肯么?”

“不,此事,断然是不能肯的,汉王疯了,老夫却没有疯,不只是如此,老夫还要拿着他,求取一场更大的富贵,老夫这个人,别的不成,可是却能将这大势瞧得清楚,将来这天下,必定还是太子的,你以为老夫跟在汉王跟前,俯首帖耳,所为何故?你当真以为,这只是因为老夫愿意将宝押在汉王身上……”

纪纲冷笑:“你却是错了,汉王怎么可能是太子的对手,虽然在他身边,有许多将军支持,可是莫要忘了,这朝廷,什么时候轮得到将军们说了算?靖难依旧功成,陛下将来要仰仗的,终究还是那些大臣,汉王以为凭着这些老兄弟,就可以问鼎,那是痴心妄想,得不到大臣的支持,得不到天下读书人的支持,他便永远不会有机会。老夫之所以倒向汉王,是要给汉王增加一些份量,给另一边呢,增加一点紧迫感,东宫那边,见汉王这边势大,才会焦虑,才会忧心仲仲,才会寝食难安,也唯有如此,老夫在这其中,才更有份量,锦衣卫倒向汉王,则太子恐有闪失,可若是锦衣卫倒向东宫,则太子便可高枕无忧,刘将军若是太子,会如何选择呢?是选择寝食不安呢,还是选择大局已定呢?老夫,就是这枚秤砣,老夫挂在哪里,哪里就有十足的胜算。因而老夫越是和汉王交好,太子那边,就从不曾放弃暗中和老夫的联络,这几年来,太子的人不知向老夫许诺过多少次,对老夫礼敬有加,可谓风雨无阻。而如今,老夫也算是大功告成,这一场豪赌,怕是要收官了。在太子眼里,汉王完了,而整垮汉王的大功之臣,就是我纪纲;拿下了汉王,制止了动乱,在陛下眼里,稳固了边镇的大功臣,也还是我纪纲,这是一箭双雕之策,汉王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个莽夫而已,若非他生在天潢贵胄之家,在老夫眼里,连爬虫都不是,即便他是藩王,是皇子,在老夫看来,也不过是块敲门砖和垫脚石。哈哈……等着看吧,此番回京,就是老夫荣归故里之时,陛下早就有意,效太祖之法,重设亲军都尉府,管理亲军二十六卫大小事,这都尉一职,怕是已经虚位以待了。”

刘碧越听越是心惊,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纪纲的心机,竟是如此重,一切的谋划,只怕早在永乐天子定鼎天下时,这纪纲就依旧萌发,并且已经开始着手预谋,那么这个人……何其可怕?

可是……这个人为何要对自己说这些?刘碧一想,似乎明白了点儿什么,如今自己跟着他,拿下了汉王,二人早已成了一条线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己即便听了去,又能如何?反倒是这纪纲,蓄谋已久,一肚子的阴谋算计,却是绝不敢向人吐露一字半句,只怕这些年憋在肚子里,如今几乎要大功告成,得意之下,实在有点儿忍不住,这才说将出来。

刘碧哭笑不得,他万万不成想,从一开始,这都是人家谋划好了的,汉王是敲门砖和垫脚石,那么自己呢?自己也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已,只怕这纪纲来寻自己密谋之前,早已分析了自己的性子,也熟知了自己的喜好,自己尚且没有自知之明,只觉得是因为自己聪明,做出了正确选择,岂不是人家早就给自己做好选择了。

只是事到如今,刘碧却又觉得,即便如此,虽然纪纲让人反感,可是他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却无异于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个人是好是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心机深沉,最擅隐忍,一个这样的人,一旦谋划出了大事,那么想必,这事儿绝不可能失败,只要不失败,自己的功劳是跑不掉的,纪纲如愿以偿,自己虽被利用,又何尝没有从中得到好处?

纪纲端起茶盏,又喝了一口,心情渐好,旋即道:“老夫和你说这些,无非就是想告诉你,人活着才最紧要,人不但要活着,还得富甲天下、权倾一时,如此,才不枉来这世间一场,你心存担忧,怀着愧疚,如何做的了大事?这些话,你好生思量和咀嚼吧,老夫有些乏了,该去小憩片刻,汉王那边,照看仔细一些。”

这口吻,完全是上级吩咐下级,偏偏刘碧却是鬼使神差的点头,道:“纪大人放心,绝不会有丝毫差错。”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

第四百七十八章:永世不得翻身

北京那儿大雪纷飞,可是京师却是大大不同,这儿虽已到了秋末,天气却并不算冷。只是一大清早,金陵被皑皑的薄雾笼罩,带着几分凉意。

阁臣们照理,是要在卯时入京的,这时候空气湿冷,大家的身子吃不消,所以总会加一件皮绒的护肩和披风披戴着,自从内阁里没了杨士奇,阁里显得清冷了许多,不过大家都避而不谈相关于杨士奇的任何问题,那位阁臣,现在还在诏狱里待着呢,看上去这阁臣是光鲜,手握权柄,好生风光,可是现在大家才意识到,这手掌天下权的人物,不过是一份旨意,便可以什么都不是。

兔死狐悲的心理甚至包括解缙都是有的,当然,给了杨士奇当头一棒,这一次打的杨士奇眼冒金星,倒是大大的让解缙出了一口气,杨士奇的那些个党羽,听到了消息,早就惊慌失措了,左右摇摆,打算改换门庭之人,也是大有人在,就在这么个紧张气氛之下,解缙的声望,如今又一次开始膨胀。

不过解缙并未为之欣喜若狂,他当然清楚,杨士奇是弹劾汉王而下的狱。如今汉王反了,恰好证明了汉王的正确,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要重新起复,这一次虽然让他吃了大亏,而且接下来,还会有一些算计用在他的身上,可是终究,打蛇不死,往后,更该有所提防。这个人,终究是个很大的隐患。

到了午门的时候,就不能再批披风了。解缙照例会将披风解下,其实穿着也没什么关系,不过解缙性子谨慎。不愿让天子知道自己的‘娇惯’,即便是大红的官袍容易灌风,他依旧如此坚持。有他带头,其他人自然也就不便如此了,即便是几个年迈的部堂,也都照例如此,由此可见。解缙所带来的风气,倒是颇好,入宫的大臣。都很有大臣仪容。

这一路抵了内阁,闲坐片刻,大家就都到了,解缙显得很平静。不过其他人就未必能淡定了。因为昨夜刚刚传来的消息。说是汉王抵北京,妄图说服北平都指挥使刘碧谋反,锦衣卫都指挥使和刘碧见事情紧急,立即当机立断,将汉王拿下,如今,纪纲已押着汉王,正在来京师的路上。

这消息传出来。立即便引起轩然大波,莫说是其他人。即便是内阁胡俨、黄淮人等,都忍不住精神一震。

这是好事儿啊,汉王府前些日子的事,已经有人嗅到了许多味道,天子要动汉王的事,大家也都知道,朝野上下,支持太子的声音很高,内阁之中,绝大多数也都是极力支持太子,现在汉王垮了,当然是天大的利好,再好不过,不过此前大家总有隐忧,一方面,汉王不是省油的灯,陛下如今撕破脸皮,而汉王远在大同,谁知道汉王会不会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反了,一旦边镇动荡,朝野也必定震动,外有群狼环伺,内里又祸起萧墙,那可当真要酿成大祸了。

这一次,纪纲可谓功勋卓著,不但阻止了一场巨大的危机,而且还拿住了反贼朱高煦,谁都知道,纪纲和汉王的关系极好,此次他能大义灭亲,委实难得。

对于此事,解缙倒是显得有几分淡然,似乎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如往常一样吃了早茶,打算伏案票拟,这时候,倒是有黄门奉旨过来,道:“解公,陛下有旨,请解公与诸内阁大臣一道入暖阁觐见。”

“哦?不知所为何事?”解缙抬眸,风淡云轻。

这黄门道:“事涉汉王。”

在此之前,大家就预料到陛下要召见,终究汉王这么大的事,确实该有个交代了,总不能这么一直含糊下去。

解缙不敢怠慢,连忙与大家一同抵暖阁,进了暖阁,却是发现这儿早有人到了。

天子脸色苍白,仿佛几日之间,苍老了许多岁,整个人显得有几分沮丧,当今天子,一向龙精虎猛,只是今日,却很是无精打采,让人只一看,便晓得近来发生的事,已经耗去了天子太多的心思。

天子的左手位置,正是太子朱高炽,朱高炽一脸沮丧,显得有几分不可置信,满带着吃惊,只是抿着嘴,不发一言。

值得一提的是,在太子身边,却是大家的老熟人杨士奇,杨士奇不知什么时候已从诏狱里放出来,欠身坐在这里。

杨士奇的对面,就是郝风楼了,郝风楼既没有太子的沮丧,也没有杨士奇的谨慎,从外表上,没有什么异样,出奇的平静,却不知在想些什么。

大家见过了礼,朱棣显得有那么几分无力,道:“不必多理了,朕请大家来,是有一件事要相商,其实朕不必说,想来你们也已经有了耳闻,大家都说说,说说看吧,这汉王,理当如何处置,大家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众人默然,谁也没有说话。

朱棣见状,竟是苦笑,平添了几许白发的他只得叹口气,道:“怎么,都不肯说?既然不说,那么朕就先抛砖引玉。”

“朕呢,有个儿子,为人甚是乖张,仗着朕的恩宠,平时呢,嚣张跋扈,朕从前只是想,他是天潢贵胄,跋扈一些,倒也无妨,因此多有纵容,只是想不到,他胆大包天,竟然私藏金刀、龙袍,事发之后,朕本指望他能幡然悔悟,立即赶回京师请罪,可是谁知,这孽子更加狗急跳墙,竟然妄图在北平举事?他想做什么?想要谋反么?这样的人,朕若是不处置,如何以儆效尤,又如何,让后世的臣子,谨记着臣子的本份?”

说来也是好笑,汉王处处效仿天子,竟连这靖难也学了去,偏偏这汉王什么都可以学,这个却是万万不能学的,朱棣的脸色,冷若寒霜,并无半分恻隐,目露出凶光:“朕请诸卿来,就是要问一句话,如何惩处,方能服众?诸卿不必疑虑,大可以畅所欲言。”

话说到这份上,大家已经非要说几句话不可了。

太子朱高炽眼睛红肿,期期艾艾的道:“父……父皇……此事尚可商榷,不妨等汉王入京之后,父皇问他缘由,且问他有什么冤屈……”

朱棣大怒,怒斥道:“冤屈?他能有什么冤屈?事实如此,铁证如山,还能有什么冤屈?你是太子,他要谋反,谋的是朕的君位,难道谋的就不是你的储君之位么?他要做李世民,朕是李渊,尚可以做太上皇,你这李建成,还有你那远在岭南的臣弟,还能活么?妇人之仁,妇人之仁啊,你身为储君,岂可有此妇人之仁,岂可……如此不分好坏,大丈夫当断则断,否则迟早有一日养虎为患,这些道理,你不明白么?朕让你多读书,不是让你学那些腐儒扭扭捏捏,是要让你明白道理……”

朱高炽‘吓’得脸色煞白,踟蹰道:“父皇教诲,儿臣铭记于心。”

朱棣看向解缙:“解卿怎么说?”

解缙沉吟道:“陛下,其实太子如此,也是顾念兄弟之情,臣斗胆以为,陛下不必过于苛责,兹事体大,确实还是小心为妙,微臣也是建议,从长计议为妙。”

说来也是奇怪,本来这太子和解缙,早已将汉王恨之入骨,谁知道这时候他们反而开始为汉王开脱了。

当然,他们如此假惺惺的开脱,只是为了避嫌,太子终究是汉王的兄弟,说出这些话,才最是妥当。

郝风楼在一旁冷眼旁观,心里便想笑,因为他知道,这太子和解缙能如此淡定,是因为必定会有人跳出来反驳他们的观点,这个人……就是杨士奇。

郝风楼情不自禁的将目光落在杨士奇身上,似乎期待着杨士奇说些什么。

果然,接下来杨士奇便发话了,杨士奇正色道:“荒谬,越是兹事体大,就更该严惩,若是左一个从长计议,又一个有待商榷下去,事情拖得越久,反而会引发不安,解公之言,杨某恕难苟同,反而以为陛下所言甚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历朝历代,有多少这样的事?现在汉王反迹已露,若非及早察觉,届时不免要生灵涂炭,天下大乱不可,微臣以为,对待汉王,绝不能有恻隐之心,理应严惩。”

杨士奇的态度,其实没有出乎任何人的预料,太子和解缙可以假惺惺,可是杨士奇却是不能,朱高炽乃是凤子龙孙,又是藩王,只要他还活着,或者只要这一次网开一面,谁能保证,他不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此前弹劾汉王的是杨士奇,让汉王‘功败垂成’的也是杨士奇,他日汉王若还有机会翻身,他杨士奇,就真正死无葬身之地了。

杨士奇并不愿意整死汉王,可是现在情势如此,已经由不得他了。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

第四百七十九章:明正典刑

杨士奇的坚决态度,通过振振有词的建言,倒是掷地有声,让人侧目。

太子和解缙,自然没有心思去反驳他。

朱棣则是脸色漠然,谁也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帝心难测,方才他还或许还痛斥太子妇人之仁,可是天子到底怎么想,却是未知之数。

“杨爱卿的意思是,朕应当立即昭告天下,重惩汉王么?”

杨士奇心里却是苦笑,事情到这个地步,一直都在被解缙利用,这一次,确实是吃了大亏,可是偏偏,他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微臣以为然。”

朱棣抿嘴一笑:“卿之所言,不无道理,家国天下嘛,朕是天子,自然是以天下为己任,家事就是国事,国事就是天下事,朕自然不会因私而废公,杨卿所言,甚是啊。”

朱棣似乎还有些犹豫,虽是这样说,却一时还是难以决断,最后他想起了郝风楼。

郝风楼的态度,其实并不重要,这家伙只是个锦衣卫同知,况且他和汉王的关系,在郝风楼看来,其实也只是不咸不淡,可是在旁人看来,却是如漆似胶,这些,朱棣当然清楚,朱棣也清楚郝风楼去见了徐皇后,徐皇后对郝风楼说了什么,朱棣即便不去问,也知道那么点儿眉目。

这些个大臣,其实朱棣心里自知,无论他们说什么,其实本心上,都对汉王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有人口里满是怜悯。心里却是求之不得,巴不得那汉王死无葬身之地。

朱棣绝不是傻子,当然清楚这其中的关节。所以这时候,朱棣很想问一问郝风楼的意思,他抿了抿嘴,道:“郝风楼,你呢,你怎么说?”

郝风楼本来是没有资格来此商议此事的,可是宫中召问。这才来了。既然天子特意请他来,郝风楼便知道,肯定想要征询自己的意思。所以在来之前。他早有腹稿,倒是并不显得失措,沉吟之后,郝风楼道:“儿臣不过是一介同知。本不该奢言此事。既然陛下问起,微臣的答案只有四个字。”

郝风楼咳嗽一声,接着一字一句的道:“明正典刑!”

阁中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都落在郝风楼的身上。

这姓郝的,莫非也是要墙倒众人推,跟着落井下石一把?明正典刑这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汉王犯的事,若是明正典刑。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这郝风楼。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怎么看着,似乎和杨士奇一个路数?

汉王在军中的影响力很大,不只是边镇,在亲军之中,地位也是坚若磐石,郝风楼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同知,关键时刻踹了汉王一脚,难道就不怕遭人鄙视?

不过,大家绝不是傻子,仔细一琢磨,将这四个字嚼烂了,却又发现了这四字的玄妙。

郝风楼说的是明正典刑,按理来说,这几乎和要人家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