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手中地茶杯放下。郭嘉对着张辽说:“幽州这里封锁严密。即便是山间小道都被你封地严严实实。并州那边也被子廉封锁。雁门郡又有你家地势力在。鲜卑人也不可能从雁门、上党过来。

如今就只有一种可能。鲜卑人从我军根本没有控制地朔方、上郡进入河东。直接进了~=阳城。”

“河东郡可是有我军精锐驻扎地。难道没人发现?”张辽有些奇怪。

“自然是有人指点。否则焉能躲开我军哨探?而且指点之人必然对我军相当了解。应该是我们内部地人。或者是我们内部有人泄了密。”郭嘉摇着头。略有些不甘。

“有目标吗?”张辽问道。

“现在只知道鲜卑人南下~阳应该和荆州有关系,我地部下打探到在去年秋末曾有荆州的商人陆续拜访过鲜卑步度根部和轲比能部,你这里应该也有消息的,难道你不知道?”郭嘉好奇的问。

“见鬼!我哪里会关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联系。”张辽似乎回忆起枢密司汇总的情报中有这样一条消息,可是他当时压根就没有注意,毕竟自从他命幽、冀商家大力收购北方地皮毛后,等于让曹操一系垄断了皮毛的生意,荆州有商人绕道北上也不算什么大事。谁会知道这竟然可能和鲜卑人进京有关系?

“所以啊!我当时也没注意。”郭嘉地嘴

了一下。

“能肯定和荆州有关系?”

“不能。不过我已经命令在荆州的部下全力搜集各方情报,只要有踪迹,一定会找出来地。”

郭嘉倒是很自信,张辽对此可以理解。然而张辽却觉得这件事似乎有点……怎么说呢,应该是有点儿戏。即便鲜卑人能够打动刘协,可是只要曹操下定决心进攻,又怎么可能找不到借口?想借此事来打击曹操的声望,根本就是不可能地事情。这种计策根本就不像是成熟的谋士能够制定的,也不符合张辽了解的目前掌握着荆州大权的那些人的性格。

突然间,张辽的脑海中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似乎想到了什么。张辽闭上眼睛,在继续寻找刚才触动他神经的那个念头。

心念转动之下,张辽忽然意识到他忽略了一个问题,不!应该是忽略了一些人,一些如今已经成年的人!

今年已经是建安十年,那几位在后世被人们耳熟能详的智者如今已经都过了二十岁了,诸葛亮、庞统、徐庶,还有那演义中毫无出彩表现,但历史上相当有才华的孟建等人。虽然张辽知道演义中夸大了诸葛亮等人的能力,可是即便是历史上的记载也完全可以看出这几人确实是荆襄之地难得的才俊。还有他们身后的庞德公和黄承彦,这可是荆州黄、庞、习、蒯、蔡等几大世家中的成员,若事情真的和他们有关,那就要好好计较一下了。

“奉孝,让你的人关心一下被蔡家和蒯家排斥在荆州权利中心的庞、黄、习等几家,尤其是重点关心他们的那些年轻子弟以及那位荆襄大儒庞德公的弟子们。

”张辽想了想,还是决定提醒一下郭嘉。

“嗯?为何?”郭嘉却是不明白张辽如此安排的用意。

“鲜卑人到~阳叩:,若是天子接纳,势必要封爵封官,此时若主公再要讨伐,便有不尊天子诏令之罪,给杨彪等人落下口实。可是话虽如此,但此事奉孝不觉得实在有点儿戏吗?真想要动手打,随便都能找到借口。更何况那些鲜卑人根本就禁不起详查,逾制犯禁的事比比皆是,甚至都用不着我们用心去搜罗证据。这种计谋,若真是荆州所为,你觉得会是蒯越、刘先、韩嵩或者庞德公等人的手笔吗?就算是蔡》这个如今脑子有点不清醒的家伙也断不会使出如此损人不利己,却也对主公无甚杀伤力的计策?”

“你是说我们被一群小子给耍了?”郭嘉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哼!可能性极大!”张辽用同情的眼神看着郭嘉。

“我不信!”郭嘉有点木然的摇摇头。

“那就让你的手下证明吧!不过我估计你失望的结果更大!”张辽此时已经在心里基本确认了此事应该出自荆州年轻人的手笔,更有可能的主谋甚至应该是那个天性谐的庞统,也只有他能琢磨出如此玩笑的计策。而且张辽还能够从中感觉到这似乎是庞统在向他们表明自己的才华,挑衅的意味并不浓重。

“呵呵!有点意思!”郭嘉口中不认,心里却也认同的张辽的判断,不过此时的他却从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昂扬的斗志。

被张辽干预了生活习惯的郭嘉如今的身体可不像历史上那般虚弱,远离了“毒品”,又坚持着锻炼的郭嘉此时的身体状况完全是一个健康的人。加上他为曹操出谋划策,入徐州、灭袁术、吞吕布、平袁绍,也是声名远扬。可是却被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后辈给耍了,这让郭嘉有点难堪。

“若真是他们,我倒要好好的和他们较量一番啊!”郭嘉笑着说道。

不过张辽却总感觉到郭嘉实在咬着牙说话,而且话语中总透着一股寒意。不过张辽能够理解郭嘉的心情,毕竟不是谁都像他这样了解荆州那帮家伙的能力的。诸葛亮、庞统这两人可是被后世的好事者评为汉末三国时期十大军师的人物,而那徐庶也是位列在五十大谋士之中。更有好事者对诸葛亮、庞统与郭嘉、贾诩、荀等人的孰优孰劣争执不休,亦为郭嘉英年早逝而未能和诸葛亮、庞统一较高下而感到遗憾。而如今……嘿嘿嘿!郭嘉出道早,和诸葛亮等人应该算是两代谋士,这回好像是有机会看郭嘉大战诸葛亮的戏码了。不过若是此事真的只是庞统想向大家打个招呼,那他可就有点得不偿失了,他们成功的挑起了郭嘉的对抗意识。

“有好戏看喽!”张辽心中坏坏的笑着。

第三卷 第433章 组建枢密院!

“别想了!等查明白了再决定如何做就是,现在多想又有何用?”

张辽见郭嘉还在想着他刚才有关荆州才俊的话,很干脆的轻轻推了一把郭嘉,让他从自己的思考中暂时摆脱出来。

“唉!过于纠结啦!”郭嘉自嘲的笑着摇摇头。

“奉孝,主公的意思是否是对鲜卑的手段要灵活些?”张辽右手将茶杯举到眼前,似乎在欣赏着茶水碧绿的汤色。

郭嘉这时候也将刚才的懊恼抛开,回复了一贯的自信的笑容道:“主公说了,文远最擅长打闷棍这类背后阴人的手段,既然鲜卑人自以为找到了靠山,咱们的兵力也有些不足,那就干脆先解决一个塌顿,再稳住一个公孙康,剩下的鲜卑人就让文远去收拾他们。”

“主公倒是会给人找麻烦!”张辽笑道。

“还不是跟你学的。你在青州、幽州两任州牧上均大肆放权,自己轻松自在。主公现在也是如此,只管下令,怎么做你们自行决断,主公只看结果。”郭嘉撇撇嘴,“狠狠”的瞪了张辽一眼。

郭嘉虽然说得随意,但张辽却知道,曹操这是允许他在对付鲜卑人的事情上可以自行定夺,酌情处置。也就是说,只要张辽不搞出什么天怒人怨,让中原也为之动容的大动作,曹操可以一概无视。这倒是可以看出,鲜卑人玩了这么一手却彻底激怒了曹操,若是郭嘉真的证实此事还与荆州之人有关,那荆州也必然会在时机成熟时承受曹操的怒火。

最关键的还有一点,曹操能如此让郭嘉转达这层意思,则说明对张辽做出了承诺,即便日后有战事可能会征召张辽南下,但张辽镇守北疆一事已近被曹操确定并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改变的政策。这是曹操许可了张辽可以用自己的办法来治理北疆,解决民族问题。

至于是否有人回来摘桃子?这一点单就是目前地曹操自己也不会允许!从张辽离开青州之后曹操根本不设青州牧。只是任命了一个青州刺史。并在青州将张辽所留政策悉数保留便可见端倪。更何况张辽也是曹操地亲戚。曹系地核心成员。谁又敢轻易前来捋虎须?

自己地努力被人认可。心血能够保留。张辽虽然面色自若。但心中止不住欣喜。大概从郭嘉到幽州之后。唯有这一瞬间张辽地心情最好!

“得!主公之意我明白了。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客气了!”对曹操这种默许地态度张辽自然是心中有数。至于引起民怨?呵呵!鲜卑人地凄惨遭遇或许会打动部分吃饱了撑地没事做地士子。也会招引部分心怀鬼胎地实力派。可是要论操纵民意。这个时代又有谁比张辽更拿手?后世那些个炒作地手法和舆论战手段只要稍稍改动一下便能让民间地大部分声音倾向于张辽。再加上张辽地利益集团中实力派亦不少。又怎会被人拿捏?

“这是第一件事。还有第二件呢?”张辽可没忘记郭嘉之前地话。

“这第二件事倒没什么难为之处。不过是主公要将枢密院正式建立起来。故而要我此次顺便将子丹他们一并带回去。”郭嘉解决了此行最大地难题心情十分放松。虽然其中也有些让他不愉快地插曲。可这与张辽没关系。他也不会再长久未见地老友面前摆脸色。

“倒也是!”张辽对曹操要曹真他们回去丝毫不吃惊。

枢密司地成功运行之后可是让张辽相当的轻松。不但军队的训练、计划都有专人负责,就是辎重后勤和军需装备也有专人负责,甚至张辽还分别增设了专门负责军官和士兵的部门,他基本上属于甩手掌柜,有事情直接找各部门负责人就成。如此地情况,怎能不让整日被各种繁琐的杂务包围的曹操心动。而且枢密司军官均是有实战经验的军人,制定的作战和训练计划直接联系实战,效果十分明显。

郭嘉这种虽接触过军队,但却不真正了解军队的人或许看不出分别,可是自从上次曹操巡视幽州见到了整编后地幽州军后便明白了幽州军和其他军队的不同之处。

那根本就不是所谓地训练和装备能够解释的,曹操前思后想也只能归结为张辽说过地信念、理想以及周密的计划安排这类软实力上去。这也是曹操欣然接受裁军并加快了枢密院地建设的原因。

当然,这种心底的秘密曹操不会告诉任何人,即便是郭嘉这样的亲信也不例外。可是郭嘉和张辽却都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些

只不过老大不开口,大家做小弟的也都闭口不言,:了。

“此事不为难你吧?”郭嘉暂时抛开心结,自然又恢复了那个伶牙俐齿,活泼好斗的郭奉孝。

但是郭嘉也知道,张辽这里接受了曹真等人,名义上是让他们接受培训,实际上因为张辽这里也是人手不足,曹真他们根本就是培训加实践放在了一起。而且这批人数量超过了张辽的部下,若一下抽空,张辽这里就有点麻烦了。所以曹操在他临行之前曾叮嘱过,此事只需交待给张辽,至于怎么放人,则由张辽自己根据幽州实际情况决定。

不过郭嘉此时却并没有将曹操此言托出,他也想看看自己的这个朋友究竟会怎么做。现在的局势不同以往,人心也是会变的,郭嘉不希望自己的好朋友出什么意外。虽然郭嘉明白以张辽一贯的心性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可是长时间不见面,郭嘉觉得还是先看看清楚的好。

郭嘉抬起头看着张辽,此事的张辽虽然没有眉头紧锁,但也确实面容严肃,一看便是正在考虑问题的架势。郭嘉心中倒是有一个办法,不过此时他还不准备立刻揭开。

确实如曹操所料,张辽现在的确有点为难,若一下子将数十名军官抽走,幽州枢密司的工作虽不至于瘫痪,但其他人的担子立马就要加重数倍。而郭嘉的心思张辽虽然不知道,可是若是拒绝会发生什么后果,张辽心中比谁都清楚。或许曹操不会介意,然而某些人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离间曹操与其麾下重将的机会。三人成虎,众口金,张辽不能不好好想想。

“奉孝,此时将这批军官一起抽走会使幽州枢密司的日常事务陷入短暂的停滞,不过既然主公有意要从速建立枢密院,这也是紧要之事,却也容不得反对。”张辽顿了顿,接着说道:“这样,我有个建议,你看看是否可行?”

郭嘉微微颌首,心中暗道:这才是张文远!既没有唯恐避之不及的立刻答应,也没有以困难为由断然反对,却依旧是尽力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这个张辽依旧还是那个顾全大局的张文远啊!

张辽此时可没心思管郭嘉的想法,他在开口前又将自己的想法顺了顺,然后才字斟句酌的说道:“奉孝,枢密院是为了军队和战争而存在的,而今年我军必然要参加的战争就只有幽州边境的大战。我的意见是这批军官不动,而让主公迅速调集枢密院的官员将领北上,在幽州会合这批军官,首先搭起未来枢密院的架子,立刻投入到即将到来的战争的准备工作中去。我这里也在两三个月后就要有一批军官补充入枢密司,如此一来既不耽误枢密司的日常事务,也等于枢密院已经建立,同时还让枢密院提前介入了战事准备,在实践中检验了枢密院人员的能力。你看如此安排是否可行?”

“好!”郭嘉闻言不由得抚掌叫好。

张辽处理事情总能够面面俱到,一举多得,而张辽时常挂在嘴边的“双赢”一词也让郭嘉能够理解其中意味。而郭嘉自己之前想到的解决之法也正是将枢密院暂时移到幽州来组建,反正大军北伐曹操是一定要前移指挥的,枢密院这样的军事机构自然也要随行,如此不就等于他们提前来给曹操打前站嘛。等北疆的战争结束,有了实践经验的枢密院再跟着曹操回去就是,也根本就不耽误事。只不过郭嘉和张辽的想法虽然不约而同,但思维方式却不太一样,对于此事的解释也就不大相同,郭嘉的理由就未必有张辽这般详尽明白。

最关键的是张辽的理由冠冕堂皇,同时还给枢密院就近挖幽州枢密司的墙角提供了便利。郭嘉可不认为以张辽的头脑会看不到如此大的破绽,唯一的解释就只能是张辽故作不知。这样一来,即便有人想在其中寻找问题,也不能随意发难,否则得罪的人可不是张辽一人,连曹操以及那些被曹操任命的枢密院官员都会一并得罪。再加上一直和张辽交好的自己以及曹军中的元老重将,这股力量不是如今那些豪门望族能够轻易得罪的。

“如此处理最好,两边均不耽误。文远,嘉以为此时就可以禀报主公,请主公立刻派人北上,接着幽州枢密司的架子,将枢密院先行组建起来。你看如何?”郭嘉问道。

“此事宜早不宜迟!奉孝可即刻行文,我自附名其后,以待主公决断!”张辽欣然同意。

第三卷 第434章 立足自身,苦练内功!

好!奉孝、文远果然不会让孤失望!”

曹操接到郭嘉和张辽联名的回信后心中大喜,同时也对自己的部下能如此为自己的大业着想而欣慰。

曹操行事一贯是雷厉风行,如今曹军虽然占据天下八州之地,但却依旧未能扫平诸侯,曹操也还没到松懈的时候,对郭嘉、张辽的建议自然是立刻命人执行。

刘、董昭以及夏侯尚和一批军中抽调出来的军官和谋士们迅速被集结了起来,他们将提前赶赴幽州,在蓟县为曹操未来掌控军队的机构枢密院打下基础。

而曹操同时还将已经转迁为执金吾,但实际依旧留在自己身边参赞军务的贾诩也派去蓟县,在还有先期到达的郭嘉,,他们将一并参与到此事中去。

曹操如此的举动,所有人都明白了曹操对枢密院这个机构的重视。曹操的几大谋士中,除了镇守~阳的荀、程昱以及远在豫州的陈登之外,就只剩下留在他身边的荀攸了,其余人全部被曹操送到了蓟县。这让那些之前就看好枢密院,早早的就将自己的子弟派到蓟县的家族感到欣喜。自然也免不了有那些事先未曾重视的家族有些后悔。不过这已经无济于事,枢密院的建立已经不可阻挡,他们只能再等待机会了。

在曹操眼里,张辽幽州整军之后的枢密司的结构是最合理的,所以他毫不客气的原样照搬,只不过将主管官员的级别统统提了一级。其他人就是有意见也不能随便说话,毕竟枢密院、枢密司的职能虽然是掌握军队,但同时还受到文官在军需粮草上的制约,又避免了武将直接掌军有拥兵自重的弊端,如此有利于国家社稷的事情,没人敢冒大不韪出头反对。就算是杨彪等人虽感到希望不大却也依旧有借此来制约曹操在军中实力地期盼,毕竟人多了就好从中谋利,万人一心这种话在官府机构中根本就是不可能出现的奢望。

可惜的是他们这些文人在亲身经历了十余年的战乱后虽然对军权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然而却依旧对武将、对军队的特有的气质丝毫不了解。曹操对于张辽极力主张以出身军旅的将领担任枢密院主官的理由深为赞同,枢密院自成立伊始便彻底归到了军方一边,这也埋下了保皇派未来在决定冒险一搏,军中却根本无人无人响应地结局。

曹操的这些动静同样没有对外界隐瞒,那些个各自拥兵的诸侯对曹操此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地北方的态度是相当的“欣慰”,再加上曹操之前的裁军行动,这让那些诸侯顿觉压力大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