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新贵-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忐忑不安的挨过了换届,他连任省委书记,这让颜峰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也开始琢磨着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人事调整。要知道这一两年,他这个省委书记在人事问题上基本上是不作为,尽量的避开了黄家。

谢林此刻这样说也正是因为担心如此,他们这些黄系官员之前都能得到顺利升迁,那是因为颜峰不敢使什么绊。现在颜峰连任省委书记,难保不会做出什么变动。

习秋文颇有些担忧的看着黄安国,Q市作为F省经济排名前三的经济重市,他这个市委书记才是最有可能被调整的,像谢林已经官至副部,颜峰想要动都得仔细掂量掂量,况且副部级官员的变动也已经要经过中组部,颜峰要动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

“李家在这次换届当中隐隐又上升了几分,颜峰跟李家交流密切,也难怪他又开始蠢蠢欲动了。”黄安国微微皱了皱眉。

“李家毕竟也是曾经出过常委的家族,这十来年虽然没人跻身最高层,但李家的人脉一直在,况且李家这一代十分争气,一个家族出了三个中央委员,这样的底蕴足以让人感到震撼了。”谢林同样是苦笑,对李家这样的家族,他是只能仰望了。

“太过了兴盛了也不一定是好事。”想到妫镇东的执政理念,黄安国突然莫名的笑了笑。类似于李家,何家,乃至乐家这样的大家族,将来的日子可不见得就舒坦了。树大招风,妫镇东可未必没有那样的魄力,只要等妫镇东站稳脚跟,腾出手来,一切可都很难说。

其实这次的换届大会,老爷子是有意想压制一下李家的,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老爷子终究也是有所顾忌,若是因为跟李家纠缠不清而影响了自己的布局。那就得不偿失了。最终老爷子仍是放任李家得势,不过李家纵使是再春风得意,但没人能进权力核心,对李家也未尝不是一个讽刺。

“呵呵,盛极必衰,不过我看李家现在还处在上升的势头,离衰败可还是远着,颜峰书记跟李家遥相呼应,估计是底气十足。这一次,各个地级市党政领导的调整力度应该会挺大。”谢林在省里,得到的消息比习秋文多,也隐约听到了省委那边传出来的一点风声。

“只能先权且看看了,人家都还没做出什么举动,我们这边就自己反应过激,那到时就让人看笑话了。”

习秋文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保持沉默,瞥了一旁始终不发一言的古大志,古大志现在对金安市市委书记一职也眼热着,习秋文这会却没有心思跟对方说什么,各地级市的班子调整后才开始县区的党政班子调整,他这个市委书记如果能够继续稳坐在位置上,才有资格继续谈这个,否则。现在说什么都是空谈。

“古大志跟黄安国真正的嫡亲关系,就算是Q市变了天,怕是也没人敢直接动古大志吧。”习秋文突然有些苦涩的想到。

古大志今天坐在一旁,一直都不曾说过一句话,只是带着一双耳朵过来,黄安国、谢林口里谈论的不是省里的颜书记就是京城的政治家族,这些对他来说都是企望不及,就是想插话都觉得自己不够格,连习秋文都默默坐着,古大志自己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习书记,我看你也没必要太过担心。常委会上,颜峰未必能占据优势,现在他应该是先头疼省里的事才对。”

见习秋文还是有所担心,黄安国想到了省委组织部长张海鹏,“我跟张海鹏部长有点交情,习书记要是有时间的话,不妨到他那多走动走动。”

“哦?”习秋文听到黄安国的话,眼睛微微一亮。

黄安国安抚着习秋文,心里同时在琢磨着跟海江市的张一民书记也得好好联系一下了,海江市这个地方,黄安国敢肯定颜峰不敢乱动,张一民这个市委书记背后是妫镇东,颜峰还不至于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再者,张一民在地方上也不一定会久呆,哪天被一纸调令调回京城也说不一定,颜峰对海江应该会放任自流。倒是自己在海江留下的那些关系,还真得需要张一民来照拂,那样的话,即便是颜峰真要调整海江市的其他人,有张一民帮忙挡着,应该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戴寒光这个海江市市长在省里没有一丁点关系,最有可能成为颜峰调整的对象,黄安国可不希望看到那样的结果。想着自己离开海江前都有叮嘱原先的人要好好的配合张一民的工作,戴寒光这个市长更是十分本分,而张一民背靠着妫系这颗大树,黄安国相信其肯定志不在海江,只要好好跟他谈一谈,对方未必不会答应。

“韩济跟颜峰的关系有怎样?”黄安国突然转头问谢林。

“两人表面看起来是和和睦睦的,韩济省长只管自己分内的事,颜峰对省政府的工作也未多加干预,两人看起来倒像是有默契一般,井水不犯河水。”

“韩济当初能当这省长说是越级提拔也不为过,不过他也只能干完这最后一任,他在京城的靠山这次换届也退了,想必韩济也没有抱上升的期望,像他这样的人,要是许以足够的利益。未必就不能拉拢,要是他能站出来跟颜峰相互牵制,那颜峰可才真头疼了。”黄安国寻思道。

“话是这样说,但又谈何容易。”

“总要去尝试一下,我记得韩济有个儿子,我们未尝不能多管齐下。”黄安国看了谢林一眼。

几人都沉默了下来,官场上,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跟谢林、习秋文长谈了一上午,黄安国在金安市继续逗留了两天,在第三天,还是离开了。津门市政府的人已经打电话通知他,人大常委会议这两天就要举行,人事问题也将在会上讨论,他这个副市长候选人必须要过去了。

离开前,黄安国仍是同谢林,习秋文深谈了一次,并且在第三天离开的时候,黄安国转道省城,同省委常委,省城市委书记李孝义密谈了一个小时,又跟自己老同学许镇的父亲,现在的F省常务副省长徐元见了一面,黄安国才满意的离开了F省。

ps:晕死,就差了几秒钟。。。

第二卷潜龙在渊第649章

第649章

11月12日,黄安国抵达津门。

没有通知津门市政府的工作人员。黄安国低调的来到了津门。他这位才刚刚过完32岁生日没多久的‘年轻人’被提名为津门市副市长人选,消息一经公布,就立刻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巨大关注,黄安国想不出名都不行。

独自一人走在津门的街道上,黄安国除了随身带的一个小包,装有两件换穿的衣服,就再也没有带什么东西。

随手招来了一辆的士,黄安国提着包上车,“师傅,带我沿着市区绕一圈。”

“绕一圈?”司机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听到黄安国的话诧异的转过头来,上下打量着黄安国。

“对,绕一圈。”黄安国笑着点头。

“嗳,我说这位兄弟,你知道这市区有多大吗?”司机翻了下白眼,又细细打量了黄安国一眼,瞧那穿着,那样貌,那精神气,怎么说也不像是一个脑袋有问题的主啊。

“我说兄弟,给你钱还不赚啊。那我下车了。”

“兄弟,别介,别介,我多嘴,您坐好咧,咱这就上路,你就是要绕两圈,咱也绕。”那名司机一看黄安国作势下车,忙笑着伸手去拉了黄安国一下,手脚并用,车子已经开了起来。

“兄弟,我再多嘴一句。这市区可是很大的,绕一圈可是有很多绕法的,要是连大街小巷都穿过去,咱就是坐到明天,也不见得能绕完,这可是有1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不是那些小县城。”车子已经开在了路上,司机不时的通过后视镜打量着后视镜,心想今天不知道是碰到一位冤大头还是脑袋有问题的人,干完今天可是能连着休息好几天了。

“那我们就沿着主要街道大致绕一下,车开慢点。”黄安国笑道,对前面那位的哥的印象倒是好了几分,一般出租车碰到他这种,那还不得当成冤大头,专门往远的绕。

黄安国坐在车上注视着街道两边的一草一物,这还是他第二次到津门来。第一次是跟随妫镇东过来,妫镇东只是简单走访了几个地方,重点还是来看望宋定一,那时候他也没到过津门的什么地方,今天再次踏上这座城市,黄安国第一个想法就是好好参观一个这个城市。

津门作为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距离同是直辖市的京城仅有137公里,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环渤海湾的中心,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扼守京畿,地理位置再优越不过,是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北方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

道路两旁尽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直入云霄。

“兄弟,我看你是刚到津门的吧。”司机转过头冲黄安国笑了笑。

“对的,不知道这津门如何。”

“津门如何?那得看哪个方面了,你要单纯说这个城市的经济建设、生态景观,津门当然是好了,诺,路两旁你都不见着了。这一座座高楼大厦的可不是那些普通的一线城市能比的,你再看看两旁街道,可有见过什么垃圾?津门不仅漂亮,还是一座十分干净的城市。”

黄安国听了暗暗点头,津门是北方的经济中心,有全国第四大的工业基地,第三的外贸港口,不仅是国际港口城市,还是生态城市,若是连这些城市主干道的卫生都没搞好,那也没资格称得上是生态城市。

“我在津门也呆了十几年了,要说津门的变化,那真的是翻天覆地,特别是这几年,天天一小变,每年一大变,发展很快,提起这几年津门的发展,哪一个不得对宋书记竖起一个大拇指。”说起津门的变化,的哥顿时口若悬河,仿佛在说一部津门的发展史,“诺,你看到了没有,旁边那块正在建设的空地,又准备建设一座超五星的酒店,啧啧,那可才是有钱人才能去的地方。”

黄安国此时完全成了一名听众,其实要说对一个城市的了解,还没真人能比得上出租车司机这个行业。他们天天在一个城市里的马路大道,弄堂小巷里乱窜,足迹可以说是遍及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不为过,日复一日,最能感受到城市里的任何一个细节的变化。

车上正收听章着广播,似乎还是有关津门市时政方面的新闻,黄安国听到市委书记郑裕明连日来马不停蹄的调研滨海新区,并且走访了津门市下辖的所有县市区,考察民生民情,经济建设,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津门,不由得心里一动,滨海新区几乎可以说得上是现在津门市的一个招牌,上次妫镇东匆匆来到津门,视察的主要地方就是滨海新区,他倒是想现在也去滨海新区参观一番。

“你说这些领导是不是都喜欢作秀?你说一个市委书记他干点啥实事不成,整天这样跑来跑去,就叫体验民生疾苦,爱民如子了?”

“嗯?兄弟这话又是怎么说?”黄安国疑惑的望向司机,领导的这番做法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就是这样理解的?要是让郑裕明知道了,不知道会作如何感想。

“刚才我就说了,这津门市啥都好,但惟独一样不好。那就是官太贪。哪个在津门呆久的人没这种体会?”

“呵呵,我说师傅,你这要只是道听途说的话,可不能乱说。还有,我刚才可是听你说什么宋书记了,那应该是津门前任的市委书记宋定一了吧,听你的语气好像还交口称赞吧。”

“乱说?怎么会,不说我自己的亲生经历到的,就说我们这行业,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接触各行各色的人。知道的东西也比别人多点,津门官员的腐败可是臭名昭著了。嗳。兄弟,听你的话也有点见识,知道宋书记,我跟你说,宋书记跟其他官员怎么可不一样,就说这滨海新区,十多年前就已经规划成立了,但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宋书记来津门这几年,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现在每年来津门旅游的不知道有多少,我们这些出租车司机日子好过了很多,可也得得益于宋书记。”

黄安国笑了笑,在群众眼里,怕是谁能给他们带来好处,谁就是好官了,他们判断一个官员的好坏,可能只是以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却不曾想,宋定一书记在他们眼里是个清官,好官,津门的官员若真像他所说的那样,那宋定一这个书记是否也该负一定责任?

心里想归想,黄安国嘴上仍是说道,“兄弟,你这样说我还真不信,那些个官员真要是像你说的那样,哪个不是做的极隐秘,这可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一不小心,头上的乌纱帽去了还是小事,要是后半辈子都在监狱里度过,那可是要命的事了,你说哪个官员还敢张扬,还能闹的满城皆知?再说,一个好的领导者能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宋书记既然像你说的这么好,那他领导下的官员也不会差到哪去吧”。

“嘿嘿,兄弟你说的话有道理。但有句话也是这样说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瞒得了一人,瞒不了千万人。而宋书记再怎么好,终归只是一个人,一个人哪能管得了那许多。”

见司机如此说,黄安国笑了笑,没再多说,民众有时候认准了死理,任别人怎么说,可都改变不了,津门官场的问题他从高层知道的更详细,但眼见为实,他更相信亲眼所见的,何况他也不信津门的官员真有面前的司机说的这么不堪,民众绝大多数都是善良。单纯的,但也更容易被蒙蔽,以讹传讹。

“你知道现在大街小巷都在热议什么吗?”

“恩,热议什么?”

“这位新来的市委书记,听说刚到就召开了全市干部会议,在会上着重强调了三个‘不要’。”

“三个不要?那又是什么?”黄安国饶有兴趣的问道。

“那您可仔细听好了,‘凡是我的家属、子女、亲戚、朋友到哪个地方去,你们第一:不要接待,第二:不要给情面,第三:不要办事,谁给办事,我就追究谁的责任!我已经着市委办公厅就此发出通知,一直到县,谁也不要认为我是在开玩笑’。”司机仿若是在学着郑裕明的讲话,神情语气都模仿的有模有样。

“这不是好事嘛。瞧瞧,你刚刚还说津门的官员腐败,现在人家新来的市委书记都带头做出榜样了。”

“动嘴皮子的功夫谁不会,说出来容易做得到可就难了,现在只要是看过新闻的人谁不是在津津有味的讨论着这位新书记的‘三个不要’,都在打赌这位新书记能不能做到像宋书记那般。”

黄安国苦笑着摇头,幸好他不是郑裕明,若是听到了民众将他跟前任的书记这样比较,而且还是带着先入为主的看法,恐怕再好的涵养也要被弄出些许火气了,领导之间可都是讨厌这样被比较的,谁又肯承认自己比前任不如呢。

Ps:感谢牛气凌人的打赏,感谢xiaopang的打赏,感谢完美张丹的打赏,感谢扬名的打赏,感谢魔刀战神的打赏,感谢花地主的打赏,谢谢。

第二卷潜龙在渊第650章

第650章

市委。

书记办公室里。郑裕明脸色凝重的望着手上的资料,坐在他对面的是市纪委书记张越凌。略显单薄的身体,脸上戴着一副眼镜,短头发,高鼻梁,整个人显得十分的精明强干。

“越凌书记有什么看法?”放下资料,看着对面的张越凌,郑裕明着实没有想到对方会如此的雷厉风行,刚刚到任津门,就要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算一下时间,张越凌到津门来还不到一个星期,郑裕明今天也才第二次见到对方。第一次会面,是张越凌刚刚到津门任职,主动到市委来拜访他,之后这几天就好像销声匿迹了一般,非常的低调,根本不似新官上任一般。

今天是张越凌第二次到市委,郑裕明没有想到对方一来就给自己丢了这么一个重磅炸弹。

询问着张越凌的意见,郑裕明同样在暗中观察着张越凌,对于中央的态度,郑裕明有些把握不准。他也是才刚到津门,比张越凌不过早几个月,对津门官场的一些问题,他有所耳闻,但知道的并不清楚,毕竟还涉入不深,像黄天,身居纪委书记的要职,是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资料,才会对津门的问题看得透彻,黄安国也是从老爷子的口里,才能知道一些。而郑裕明,刚刚到津门不久,中央也未曾找他谈话,郑裕明又怎会知道津门的问题已经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我个人的建议是将王维暂时调离目前的工作岗位。”张越凌一丝不苟的看着郑裕明,他的声音不大,却让人感觉到了其中的坚决。

“调离。”郑裕明低声重复着张越凌的话,并没有马上回答,对于张越凌,郑裕明的态度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的支持其工作,张越凌到津门来,代表的是妫镇东的意思,张越凌的意见很有可能已经得到了上面的认可,由不得他不重视。

但他所处的位置又和张越凌不同,他是市委书记,要从方方面面去考虑影响。而张越凌,更多的是从查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两人的立足点不同,有时意见不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样吧,我们把邰升同志叫来,一起研究一下。”郑裕明手指轻敲着桌子,边说着话,已经提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