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金主-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振权想的是:哪家还有年纪大点的姑娘可以娶进来传宗接代,最好也别太大,过了二十就不合适了。

    徐元佐想的则是书坊该如何打造品牌。对于那些捐钱买个监生头衔的人,开书坊刻书能给他带来儒商的头衔,然而这对于徐家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徐阶是大儒,根本不需要这种名头。

    所以要为大儒增添光彩,所印的书就必须有格调。

    徐元佐回想了一下前世口碑极好的图书公司出版社,发现要想格调高。只有出能够“蔑视一切”的学术著作。

    所谓“蔑视一切”,自然是所有做学问的人。都绕不开的基础学科。

    在大明就很简单:文史哲,以及小学。

    小学也就是训诂学,简而言之就是研究文字的学问。明朝的训诂学并不闻名后世,但并未停止发展。徐元佐本想编个小字典,既实用,又抬身价。是比《幼学抄记》适用更广,更有格调的进阶读物。

    可惜这事在徐阶看来却是大不易做,自己将此事揽了过去,却又跑出去访友了,真让徐元佐无从吐槽。

    如果要出专著的话。倒是有必要将品牌细分。出通俗读物用一个品牌,出专著再做一个品牌……

    徐元佐边走边想,猛一抬头已经到了新园的拓展工地。这些天罗振权督工着紧,再加上天气转暖,土地解冻,工程进度倒是明显快了。

    “老罗,天气转暖了,园子里的生意也该渐渐起来了。”徐元佐道:“到了三月,就是游园踏青的时节了。”

    没有双休日的好处就是天天都是休息日。

    一进入三月,风和日丽,江南人家都会找机会出去游玩,蔚然成风。只是因为交通不便,所以大多是郊县一日游,当天去当天回。这种时节,正是来园子里消费提升境界的好时候。

    “该准备的都准备妥当了。”罗振权道:“各家也还在走动。”

    徐元佐一直盯着下面小朋友的工作报告,当然也很清楚,不过他现在想的却是这个高档俱乐部的横向联系。

    如今的客户和园子是纵向关系,只是单纯出售阁老的名望,叫他们镀金。这样的关系并不能长久,随着徐阶的年迈,朝堂局势的变迁,阁老名望也就渐渐消散了。如果不进行服务升级,只有关门一条路。

    其实现在就很严峻了,等到高拱重回朝堂,定然会迎来第一波冲击。

    好在徐元佐已经有了腹稿,正是走大众音乐路线,而且这件事应该可以同时解决俱乐部的平台定位,以及郑老师的经济拮据两个问题。

    ……

    “什么约稿?”玉玲珑好奇地看着茶茶。

    茶茶今日到县衙求见玉玲珑,正是带来了徐元佐稿约:“我家公子打算出一本小册子,讲些曲艺门道。姑娘您是懂家,知道那些俗人只看热闹,不看门道,这样岂不是辜负了姐姐妹妹们十年苦练么?”

    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要想当个取悦男人花魁也不是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光靠脸蛋就能赢的话,谁还肯苦练基本功?

    就玉玲珑所知,身价高的姑娘未必就是长得最好看的,但肯定在天资和勤奋上超过那些身价低的。

    她自己也是如此。

    “这些东西写出去有人看么?”玉玲珑迟疑道。

    茶茶婉儿一笑:“姐姐只管写成文章,自有润笔,至于有没有人看,却不需要劳神了。”

    玉玲珑顿时会意:这是送钱来的!(未完待续……)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小汤明天要出远门,一整天大概都在路上,今晚努力赶出明早的一章,然后第二更可能要晚点,提前跟诸君道个歉。谢谢支持~~!

一五七 约稿(二)

    徐元佐当然不会用这种肤浅的借口行贿,他是真的需要有人开创曲艺评论写作。

    自古诗词理论书籍不少,但是针对时下的曲目、针对具体的表演者进行品评,却是一块空白。即便偶尔见之于散文小品,也多是对技艺精湛者进行赞赏,并不能算是曲艺评论。

    不过稿酬的确算是丰厚。

    百字百钱。

    若是按照大米折价,等于后世人民币计价的百字三十元,千字三百元,已经可以跻身优秀作家行列了。

    当然,文言文字更加精炼,日产千字已经算是高产了。而且很少有评论文章可以千字一篇,往往会拆成两三篇成文。即便如此,按照三天千字计算,一月下来十两银子的稿费收入。

    这可是净收入,不用缴税。

    对于有文字能力的书生而言,绝对是高收入行业。

    茶茶抛出稿费标准之后,自然还要连带敲打玉玲珑:“如今可不是在楼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事再也没了。想郑老爷一年能挣得银子也不过四五十两。”

    玉玲珑何等玲珑剔透的人物,在她眼里:将茶茶可不是一个小小婢女,而是“徐元佐”的影子和声音。她自己也有感觉,老爷虽然对她无不应诺,但内有勉强之意。看来肯定是在学生面前有过什么口风。

    “若是写得多些,也够贴补日用了。”玉玲珑道:“只是哪里有那么多可写的呢?”

    茶茶笑道:“若是将曲艺门道单列成册,恐怕是没多少可写的。不过若是将这些门道揉入人物品评之中,岂不是大有文章可做?譬如花幽意花姑娘,每每唱《白蛇传》都喜欢变两个转音,玉姑娘以为这等手段如何?”

    玉玲珑当下会意。笑道:“只是我已经离了火坑,却回头品评姐妹,好不厚道。”

    “谁知道呢。”茶茶抿嘴笑道:“姐姐只须起个别号,将稿子给我,我将润笔送来,谁知道出自哪位大才之手?再者说。姐姐中肯直言,优劣褒贬出乎公心,对别的姑娘而言,自该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或许因为姐姐而技艺大进呢。”

    玉玲珑仔细想了想,暗道:我若是写出了内中隐情,多半会被人知道,但是……反正我已经脱离了火坑,就算惹恼了旁人。她们又能奈我何?

    “若此,自然是极好的。”玉玲珑道:“不过我在郑家不过是个婢女,这稿酬……”

    茶茶心中一颤,暗道:相公果然料事如神,竟然预先就猜到了她想存下私房钱!

    因为徐元佐已经给了茶茶腹稿,茶茶自然气定神闲,从容道:“姐姐,您在此间若是只以女色事人。终究不是稳妥之策。我家公子的意思是:给您百字百钱的稿酬,您最好报上去一半。如此一来。县尊老爷也知道您的好处。”

    玉玲珑一想也有道理,又暗道:这本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的事,如今倒不必焦急。若是吃药调理不好,注定无子,再预备也来得及。

    青楼女子为防止怀孕,都服用虎狼之药。有些人因此终生不孕。不过也有人从良之后又调理回来,产下子女的。如今玉玲珑就指望有子护身,晚年不至于太过孤苦。不过这一时间也未必就能有消息。

    茶茶眼睛在左右一飘,轻轻上前按住玉玲珑的手:“姑娘的苦处我如何不知?说起来我也是托了姑娘的福泽才跳出火坑。日后姑娘换个无人知晓的别号,写了文章。只从我这里偷偷混过去,稿酬自然不为外人道。”

    玉玲珑深知青楼女子并无情谊可言,仍旧双眼泪光充沛,“激动地”握住茶茶的手,颤声道:“多谢妹妹,日后定不忘妹妹好处。”

    茶茶给自己预备下一条后路,心中也轻松了许多。她虽然年纪还小,却在风尘之地看多了悲剧,知道秋娘凄凉,一旦年老色衰就被弃如敝履。如今她虽然跟了徐元佐,作为婢女,但也害怕自己沦落这般境地。

    一时间与玉玲珑签订了口头盟约,倒是叫茶茶放心不少,但是再想到徐元佐智多近妖,于人心洞若观火,不由多了一重畏惧。

    只是话已出口,只求这点小心思不要被徐元佐发现了。

    偏偏玉玲珑问道:“茶茶,你在那边如何?徐相公是怎样人物?”她从郑岳口中探知徐元佐是他的得意门生,中了案首,便怀疑自己并非康彭祖有心要送给郑岳,暗中必有徐元佐的缘故。

    由此想来,自然对徐元佐颇为好奇。

    茶茶不禁打了个冷颤,暗道:我原本只以为他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小子。这几日来察言观色,却发现他颇能掌控人心,是个人见人服的高才大能……

    “他呀,总有些异想天开的主意,叫人捉摸不透。”茶茶叹了口气。

    玉玲珑细细在心中品味一番,道:“这种人往往善于藏拙,还是要小心伺候。”

    茶茶道谢。

    两人又说了些闲话,茶茶方才告辞而去。

    玉玲珑送走了茶茶,回到屋里,铺纸研墨,一边细细将自己十余年来苦学在脑中过了一遍,诸如唱腔如何,身段如何,手势如何……大约有了个品论人物的方向。然后便是寻个突破口。

    像花幽意这样的红牌姑娘,玉玲珑还不敢就此惹上门去。大家都是一个行当,彼此知根知底,若是被花幽意反咬一口,惹得郑老爷不悦,再被卖回青楼怎办?

    柿子要挑软的捏。

    当然先写清倌人啊!

    清倌人多有一技之长,而且往往有惊人的天赋,加上积年累月的苦练,可褒扬之处甚多,而缺陷之辞也不怕惹来报复。

    之所以这些清倌人没能接客,自然是因为长相身段不讨喜。

    客人或许喜欢其曲艺,但绝大部分人连名号都不会打听,更谈不上替她们出头了。

    这些人在青楼之中也是边缘人物,妈妈对她们或有尊敬,可也谈不上宠爱。

    玉玲珑一念及此,已经回想起了几个望月楼颇有资历的清倌人,其中还有两个是她的老师,曾传授过她琵琶和筝。里面有些秘传秘授的东西,还是她磕头换来的,自然只能“绣出鸳鸯凭君看,不将针法度与人”。

    ====

    才回家,今日还有一章!(未完待续……)

    PS:一路奔波,才坐在电脑前。闲话少叙,小汤先码字了~!求月票,求推荐票!!!

一五八 编辑部

    徐元佐本以为玉玲珑的约稿需要过几天才会有回音,到底她的本职工作是照料(魅惑)郑岳郑老爷。

    谁知茶茶回来第二天,玉玲珑就差人送了三篇稿子过来。这每篇稿子都讲了一位望月楼的清倌人,详尽地描述、分析了她们的拿手曲目,以及技艺流派,从而给人的感受。

    “从内容上看,真是写得不错,让我这个门外汉都有观赏一番的冲动。”徐元佐读罢稿子,只觉得青楼校书的文字婉约而不华丽,没有文士那样多的典故,平易近人,只要是个识字的人,大体上都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就是好多术语,啰啰嗦嗦写了一大段,颇有骗稿酬的嫌疑。”茶茶皱着眉,挑出毛病。她虽然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但是读还能勉强胜任。

    “不怕。”徐元佐暗笑:这部分才是读者拿了可以装逼的干货啊!他道:“照样算字数付酬,跟她说,就照这样写。”

    茶茶笑道:“相公真是慷慨。”

    徐元佐摇头道:“生员衣冠还没到手呢,别乱叫。”他又道:“不过这三篇笔意显然出自一人,若要撑起一期刊物,有些单薄了。”

    茶茶大奇:“莫非公子是要混编多人的文章,出个集子?”

    徐元佐微微闭目,大脑转得飞快:“叫老梅来。”

    茶茶依言而出,去大办公室叫梅成功。

    梅成功知道徐元佐如果要在会议室找人说话,必然是很重要的事,一路上都在回忆书坊的各个细节,准备应对徐元佐的提问。进了小会议室,他见徐元佐闭目靠在椅背上,一时不敢出声。

    徐元佐感觉到有人进来。方才睁开眼睛,精光四射,可见并非在打瞌睡。

    “振之,你去过青楼么?”徐元佐问道。

    梅成功微微一愣,暗道:吃饭都吃不饱,还去青楼?

    见梅成功摇头。徐元佐又看了一眼故意没有出去的茶茶,对二人道:“书坊搬来之前,你们二人先组建一个编辑部。”

    茶茶浑然不知道什么叫“编辑部”,只听名字似乎是跟“市场部”、“客服部”并列的重要堂口。想想自己一介奴婢,竟然能够能够与读书人一起办事,不由激动得浑身发颤。

    “准确地说,是咱们三个人。”徐元佐想了想,还是决定自己掌控这个编辑部。

    “我负责决定稿件,振之负责修改文字。茶茶你负责统计字数。”徐元佐大致布置了分工,将玉玲珑的三篇文章给了梅成功,道:“文章质量起码要这个水准,尽量保持作者文风笔意,只修改病句、错字。”

    梅成功扫了一眼这近乎白话的稿子:“经理,这里面的俗字要改么?”

    俗字就是后世的简体字,最典型的就是“群”字。君羊并列,则为俗字;上君下羊。则为正体。曾有某生乡试时写了俗体“群”字,被主考从解元调到了榜尾。为此耿耿于怀,在中了进士之后还将官司打到了皇帝面前。

    “俗字就不要改了。”徐元佐道:“反正这东西就是娱乐罢了。”

    梅成功飞快看完了这三篇浅白的稿子,疑惑道:“经理,咱们就刊印这些?给谁看呢?”

    “给闲得没事的人看。”徐元佐自信笑道:“而且咱们还要收钱。”

    梅成功仍旧不得其解,暗道:这种文章也有人出钱买?既不是话本小说,又不是时文制艺。谁会买这些废话连篇,又毫无主旨的东西?

    徐元佐却在刚才的闭目沉思之中整理了思路,首先取了一张纸,靠右写下了四个字:

    《曲苑杂谭》!

    “我要立一份期刊文字,尽量定期发送。”徐元佐觉得既然自己在创造期刊的鼻祖。那么偶尔不能按时发行,问题也不大,应该能被历史原谅。

    “凡是关于曲艺、诗词、杂剧的典故、轶事、技法、品评,都发在这上面。”徐元佐道:“每期刊登文章在十篇左右,大约万言足矣。”

    如此稿费成本的上限是十两,算上纸张油墨和人工,每份的成本不会超过十一两。

    “可以用木活字印刷,降低成本。”徐元佐补了一句。

    梅成功静静听着,脑中印出一本书册的模样,封面上是《曲苑杂谭》,内中却寥寥书页,轻薄得不像话。

    徐元佐接下来的话却打破了梅成功的幻想:“用轻薄些的纸,不要封皮不要线装,一整面的大纸,印了之后折叠起来便是。”

    这时候的纸张和油墨要是双面印刷,很容易产生墨透纸背的现象,以至于影响阅读。即便是书册,也是只印单面,然后对折钉线,如此便成了双面。

    而徐元佐更是简单,连装订都不需要,就是纸张叠起来,乃是报纸的雏形。

    “每份售价五十钱。”

    约莫一钱五分银子,略有浮动。

    ——疯子才会买!

    梅成功暗吸一口气,心中暗道。

    “这报纸印得越多,每一份的成本也就越低……”徐元佐心中默算:印一份,稿费成本是十两,排版成本算五钱。如果印一百份,则每份的成本就平摊到了百分之一。不过印得多并没有意义,反倒会显得很廉价,不值标价上的价格。

    说起来,若是后世一张万把字的简陋报纸竟然要卖二三十块钱,的确有抢劫嫌疑。

    不过这个时代是文字崇拜的时代,白纸黑字就有无上的魔力,要价高些自然也是应该的。

    徐元佐从未接触过出版业,但是此时脑中计算之后也觉得成本还是过高,无师自通想到了稿费分级,敲了敲桌上的稿件,道:“这算是特约稿,所以稿费价格高些。茶茶,你可以将约稿的事传出去,稿费在百字十文到百文之间,全看稿件质量。”

    茶茶眼睛圆瞪,问道:“去青楼邀约类似的稿件么?”

    “嗯,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嘛。”徐元佐道:“乃至于风尘生活的杂记也可以拿来发表,不过稿酬却未必会高。”

    涉及从业人员的自我宣传,非但不该给稿酬,还应该收取平台费、广告费呢!

    茶茶似懂非懂,又问道:“那我能写么?”

    “当然可以,人人都可以写,欢迎来稿嘛。”徐元佐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只是未必会被采用罢了。”

    茶茶觉得自己被戏弄了,顿时丧气。(未完待续……)

    PS:求推荐票,求月票,求各种支援~~~!

一五九 创刊号

    这个时代实在缺乏有效的传播手段,基本靠口口相传。

    茶茶是个勤奋的小姑娘,也很珍惜自己得来不易地信任,非但去了望月楼,还通过介绍,去了其他一些大小青楼,发布了约稿的信息。

    徐元佐很爽快地给了玉玲珑第一笔稿费。三千字,润笔三千贯,折成二两雪花银送去。

    一日功夫就挣了二两,而且还是鬻文雅事,自然令人喜上眉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