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恫穗人鞣缘貌灰嗬趾酢N忡哉饬礁鲂∽约航甑牡艿芤脖硐殖隽思蟮墓匕湟恢痹诿ψ盼礁龅艿芗胁耍醋帕礁龅艿艹缘美峭袒⒀时人约撼曰挂摹

……

“你以后对这两个孩子有什么打算?”

晚饭后,吴凡正看着与吴瑛在一起玩耍的贺源、贺泉出神,小乔端着一杯茶水过来递给吴凡后,随口问道。

吴凡接过茶水喝了一口,没有直接回答小乔,而是顾自说道:

“我们的老祖宗有句话说得好,子不孝,父之过。如果把这句话引申来理解,其实“孝”字可以不单指孝顺父母,还可以包括个人的品行和素养等等;而“父”也不单指父亲,而是包括孩子周围的人和环境;这些都可以影响孩子的成长,最终让孩子变得“孝”或“不孝”。”

说到这里,吴凡看向小乔,道:

“我决定要好好教育引导这两个孩子,让后世可以像敬仰他们的父亲一样去敬仰他们。我觉得这是对贺绍和贺丰两兄弟,尤其是对贺丰的最好报答。你觉得呢?”

小乔听得有些惊讶,道:

“这个目标……貌似有点太大了吧?要知道,很多时候是时势造英雄哎,他们的父亲是因为这次事件而被众人皆知;若非这次事件,他们这一辈子可能都会默默无闻。而你现在却要给自己定下个硬指标,把这两个孩子硬要培养成和他们父亲比肩的人物,这个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呀。”

吴凡呵呵一笑,道:

“你说的这些我早就考虑过了。这么说吧,我就是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抚平贺家上下的创伤,才能让我的内心得到安慰。”

小乔见吴凡这样说,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只好回道:

“那我也就只有深深地佩服你那远大的理想了。”

吴凡道:

“光佩服我可不行,我还需要你加入到这个计划中来。”

小乔瞪大一双灵秀悦人的眼睛道:

“我?为什么要我加入进来?我可没说过要不遗余力地支持你的这个远大理想啊。”

吴凡便笑着伸手抓了一下小乔的翘臀,在小乔慌忙打开自己手的同时,道:

“谁让你浪费了我那么多精华,却不肯给我生个儿子出来。”。

复回中原第316节策立新君

第316节策立新君

小乔和吴凡成婚的这一年间,无疑是五个老婆中侍寑吴凡最多最频繁的。出于这个角度,吴凡说小乔“浪费”了他好多精华却也是事实。

小乔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不过,小乔当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乖乖就范。伸出粉拳打了吴凡一下,随即又连忙地看了一眼正在玩耍的三个孩子,见三个孩子根本没在意这边的情况,这才对吴凡嗔道:

“浪费你那所谓精华的……又不止我一个人……”

话没说完,小乔的脸就红了一下,接着小声咕哝道:

“谁知道你是怎么回事,明明那么强,就是不能让我……连我姐姐都有喜了呢。”

说到这里,小乔一脸的憧憬和羡慕。

吴凡便喝了口茶水,笑笑道:

“也许吧,如果真的有天意,这就是了。是天意不让我吴凡抱儿子,正因为如此,才更加坚定了我的改革决心。”

一听改革,小乔来了兴趣,忙问道:

“你要改革什么呀?”

吴凡道:

“这话说起来可长了,三言两语说不完。总之,在我看来,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朝代的强大,都算不得强大;因为朝代有更迭,家族兴衰。只有当一个民族强大起来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强大。我要做的就是让我们中华民族强大起来,于世界民族之林脱颖而出。”

小乔听罢撇嘴道:

“切,越说越扯了,真是说你胖你就喘。刚佩服完你的远大理想,这会儿居然就站在民族角度上口若悬河了。”

吴凡摇头苦笑,道:

“你认为我在吹厉害?”

小乔道:

“恭喜你,都会抢答了。”

吴凡也不争辩,道:

“口说无凭,就让事实来证明一切吧。”

……

当晚,吴凡与崔鸯鸯同寝。

这不仅是出于对久别的大老婆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二人这一次差点天人永隔的一种心灵上的安抚。

当然了,这一晚二人什么事儿都办不了,一个创伤在身,一个尚在养病当中,都是病号,只是相依相偎说些心里话,互相道些冷暖。

仅此已是足够。

一晃十天之后,吴凡伤势早已痊愈,便离开洛阳,携张辽、荀攸等身在洛阳的曹魏奠基之功臣,前往邺城。

在吴凡来邺城之前,散居各地的老臣功臣们,已经接到吴凡发出的公文,提前在这里等候。

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献帝有名无实,不算)。曹操离世已有近三个月时间,继位人却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好在,全国统一的过程十分迅速,很多当年跟随曹操起兵的老臣尚在人间,而且手握重权,包括吴凡在内。正因为有这些人压着场面,国家才没有因为无君而引发任何形式的动乱。

吴凡这一次召集群臣聚会邺城,自然就是策立新君。

他虽年纪仅有三十二岁,但为曹魏之基业所做的贡献天下人有目共睹。可以说,曹魏能在短短十年间就统一天下,吴凡在其中发挥的直接作用要占到七成以上

于此,吴凡屡受曹操恩赏,曹营将臣们虽然羡慕不已,但却心服口服。而今,吴凡手中权力无人能及。曹操虽然由于死得极为突然,以至连托孤大臣都没有说出来,但是,没有人质疑与曹操生前关系就极为亲密的结义兄弟吴凡,此时担当这个托孤之任。

而吴凡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当仁不让,甚至没有假意地推托。因为他不仅要借此机会扶新君上位,还要实行前面就已经说过的他心中筹划已久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都是吴凡站在后世的角度上对比眼下社会感悟到的,换成别人,就算他智谋再高,目光再长远,也绝对想不到这些。

因此,吴凡绝不能把这个托孤之位让给别人。这一次,他必须要专断独横,以此换来后世长久地昌盛。

假设,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威胁到吴凡的托孤之位,吴凡不会吝惜动用武力将之灭了

到达邺城后,吴凡先是命邺城原任太守张昭主持了盛大的祭奠曹操的仪式。吴凡、华雄、颜良、文丑、夏侯惇、夏侯渊、张辽七位结义兄弟,与曹操诸子以及曹仁,曹洪等宗族将臣一起,连带其他文武将臣进行了祭奠。仪式共三天,既是祭奠曹操,又是等待那些接到吴凡亲笔文书后远道而来的人。

在这期间,吴凡又暗示郭嘉、程昱等人完成了让献帝退位的工作。献帝瞬间由挂名皇帝变为平民,暂住邺城城内,听候新君调封。

这个过程难免让人有些伤感,何况吴凡与献帝关系还算不错,经常在一起弈棋喝茶,亲密度已达67。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吴凡一直没有露面,让手下人全权操办这件事。

中国的政治斗争就是这样,残忍是它的本质,没有一点坚忍之心,就别想在这个圈子里站住脚跟。多少皇族的亲生兄弟都可以为了皇位而兵戈相见,杀得你死我活,就更别说异姓人之间了。

而在吴凡的诸多改革中,就包括这一项。他认为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斗争之所以尚失人性,残忍无情,其根本原因在于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就是说,皇帝的权力太大了。如果每个皇帝都像汉献帝这样只挂个名,当然也有一些实权,但绝非动动嘴皮子就可以随意地决定人的生死;吴凡相信,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争夺皇位而不择手段。

再辅以自己的其它方面改革,人们将对皇位不报以太大的兴趣,包括皇族子弟们亦是如此。这样一来,皇帝看似被削弱,实则却可以长治久安,代代相传下去。

……

三天过后,所有主要将臣都已齐聚邺城,策立新君的仪式正式开始。

上午九点左右,文武群臣来到铜雀台的宣和殿。由于人员太多,导致殿内爆满,很多功绩姿历尚浅的将臣只好站在殿外,听侯殿内宣读策立新君的文书。

过了约半柱香的时间,吴凡身穿一品紫金官服,腰挎斩蛇之剑,当先从殿后走了出来。扫了一眼殿内外的文武群臣,所有人都低垂着头站得恭恭敬敬。

见场面没有任何异样,吴凡便站到主座(当时没有龙椅)前的第一阶台阶上,以示自己低于君王身为臣子的身份。

回头看了一眼殿后,有近侍官立即引着曹冲走出,来到主座前,扶着曹冲坐在上面,随后侍立两边。

曹冲今年十二岁,年龄尚小,很多皇位嗣立之事都还不懂。他是昨天才被吴凡告知,将成为继父亲之后的曹魏君主,也就是一国之皇帝。对于权力还没有任何欲望的曹冲,此时无措胜过喜悦,一双难掩童稚的双眼好奇而又有些紧张地看着下面的众人,不时又看一眼站在自己面前的八叔吴凡。

只有目光停留在吴凡身上时,曹冲眼里的那层紧张才会散去,换之以坦然之态。

看到年纪尚小的曹冲坐在主座上,群臣不禁有些意外,悄声耳语随之而来,都在向旁人打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对此并无诧异,这些人中除了吴凡手下的将臣之外,其他的都是长期跟在曹操身边的人。他们都曾不止一次听曹操说过,想把王位传给曹冲,因此表现得理所当然。

曹操做事不喜欢循规蹈矩,包括在选定继承人这个问题上,曹操只在意谁最适合,而不是像其它诸侯那样首选长子。无疑曹操的这种行事风格也影响了很多跟随他多年的将臣们,因此对于曹冲此时坐在主座上感到意外的,基本上都是后期降于曹营的人。

这些人手中都没什么重权,纵使反对,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吴凡因此并不在意,让这些人耳语了一阵,随后咳了几声,殿内外立即鸦雀无声。

在这片寂静中,吴凡拿出事先早就写好的诏策文书,朗声道:

“先王创业大成,却遭奸人所害,遗恨离世。今中华一统,万民乞盼,天下百废而待兴,群臣亦是恪尽所职以献忠心。然新君尚未策定,群臣无统,犹如群龙无首,实乃当务之急。先王在世之日,曾屡次提及欲由五子冲承继王位,言之确切,犹在耳边。今先王虽离我等而去,然,先王之志愿我等自当戮力完成。故此,在下第二军团都督吴凡,提此策立之决议:遵照先王之遗愿,由先王五子冲继承魏王之位。”

诏书念完了,吴凡将之合起,看向下面众人道:

“诸位对此,可有异议?”

说话间没有任何刻意的情绪加在里面,但在每个人听来,却是无异于千钧压顶。

此时此势,谁能反对?谁又敢反对?何况曹操在世的时候也确实多次在群臣面前说过,想让曹冲继承自己的位子。就连曹昂、曹植、曹彰等站在众人前面的曹操的数个儿子都没任何不满的表示,其他人谁吃饱了撑的去找那个别扭?

——————

说到这里顺便交待一下:这次的策立新君仪式,曹丕缺席。原因是曹丕决定去父亲曹操的灵前守孝一年,以此做为对自己罪行的惭悔。至于曹昂等人没有表示不满,是因为吴凡昨天夜里就把他们召集到一起,与夏侯惇等人一起向他们细说了此事。

——————

吴凡见众人没有反对,便正式宣布曹冲为魏王。

接下来的一系列繁琐程序,由沮授、程昱等人来操持。包括献帝于众人面前正式宣布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冲;曹冲由此成为魏国皇帝,追谥父亲曹操为魏武帝。

单就这个谥号来讲,倒是与历史上一模一样。

新君由王登位为皇帝,身份上升了一阶,其下群臣由此也是俱自晋官加爵。

吴凡由于功绩巨伟,爵位由晋侯升为晋公,食邑五千户;官职由骠骑将军晋升为大将军。由于全国已经统一,不再有战争,军团分治也就没有了必要,军马全部收编。因此,吴凡和夏侯惇两人的都督之职被收回(都督为战时官职)。不过,吴凡却是又增加了一个头衔:大司马,掌管全国兵马。

吴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勿庸置疑,个人武力、统率、智力三者综合值更是无人能及。并且不论君主是此前的曹操,还是现在的曹冲,吴凡都深得信任,由此,由他担当大司马之职最为恰当不过(可能有朋友觉得这样不合乎情理,这么重要的职位怎么可能让皇帝亲族以外的人来担当?重甲建议这样的朋友别忘了这是游戏世界。重甲玩三国志全国统一的时候,最常被任命的就是大司马和丞相)。

丞相之职则由郭嘉来担当。

司空由荀彧来担当。

司徒由田丰来担当。

太尉由夏侯惇来担当。(此三人即三公。大司马位列三公之上)

骠骑将军为张辽。

车骑将军为曹仁。

卫将军为夏侯渊。

光禄勋为荀攸。

大司农为程昱。

卫尉为沮授。

延尉为杨彪。

至于赵云、甘宁、太史慈、周瑜、陆逊、徐庶等能力不俗的文武将臣,由于他们是后期投靠曹营,功绩自然较少,相应的官职也就不是很高。其中赵云为镇东将军(三品),甘宁为安东将军(四品),太史慈为安西将军(四品),周瑜为中书令(四品),陆逊为御史中丞(四品),徐庶为太常(三品)。

除此之外,吕布、颜良、文丑、华雄、典韦、许诸等一干虎将,冲锋陷阵虽然勇不可挡,但和平时期他们的武力却是难有作为,因此官职没有多大变化,都是以提升爵位增加俸禄来补偿。

一番封赏过后,吴凡向曹冲“请示”,封刘协一个无权爵位,安度此生,曹冲准奏。便封刘协为安乐公,食邑一千户,足够刘协这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忙完这一切,时间已是中午,吴凡示意曹冲“今天已经没事了”。曹冲便下达散朝的诣令。在文武群臣刚要散去之际,吴凡又告谕众人,明日要在这宣和殿上商议一件大事,所有人均要到场。

众人不知这大事到底是什么事,带着疑惑和议论纷纷散去。

而吴凡则来到曹冲近前,摆摆手让近侍官们退去,在扶曹冲从主座上下来后,鞠了一礼道:

“陛下,臣有一事,要向陛下禀奏。”

曹冲见吴凡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禁不住想笑,又觉得自己现在是皇帝,这样做貌似不好。只好强忍着道:

“八叔何必客气,有事尽管直说便是。”

吴凡便收回打拱的双手,直视着曹冲双眼道:

“陛下,臣,想要削你的皇权。”。

复回中原第317节由浅入深

第317节由浅入深

曹冲年纪虽小,但皇权之重他还是明白的。

听到吴凡说要削他的皇权,曹冲十分诧异,仰头看着吴凡疑惑道:

“八叔,冲儿知道您这样做必是经过再三思虑。但冲儿年幼愚钝,不知八叔之苦心,还望八叔使知之。”

曹冲现在最信任的人,莫过于三位,其一是生母环氏;其二是义母蔡琰;其三,便是八叔吴凡。

环氏和蔡琰给予曹冲的自然是母爱,包括照顾饮食起居,驱寒送暖等等。而吴凡给予曹冲的,则是一种类似于人生导师的关爱,几乎每一次叔侄二人见面,吴凡都要给曹冲讲一些仁爱为民的事迹和道理,问询曹冲在一些政治问题上的看法,并适当加以教导。

对于曹冲这种天性喜欢思考,又不乏仁爱的旷世奇才来讲,无疑吴凡的种种做法更深得他的相性,彼此内心走得更近。

更因为吴凡的宝贝女儿吴瑛,与曹冲无疑是一对青梅竹马,曹冲对这个小自己一个月的妹妹格外喜欢。由此,对吴瑛的父亲吴凡,关系自然更近一层。

而吴凡又是扶持曹冲上位的主要发起者和执行者。由此,综合种种考量,曹冲能够感觉得到吴凡虽然想要削他的皇权,但却绝对是出于一番苦心,全无恶意。

吴凡先是沉默了一阵,没有直接回答曹冲的话。他认为曹冲虽然天姿聪颖,但毕竟年龄在那摆着呢,如果直接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给他听,不见得能完全明白。

如果能用身边的一件什么事做为例子,由浅入深,以小事影射出深刻道理,那样才是最好不过的。

基于这个想法,吴凡沉默了一会儿后,心中便有了一个主意。

便和曹冲走出宣和殿,来到殿后铜雀台的深宫,这里有很多内侍宫女,见到吴凡和曹冲后纷纷退避路边俯首侍立。

吴凡叫过一名宫女,命她如此这般……在宫女耳边小声交待了一遍。宫女表情奇怪地看了吴凡一眼,不过却没敢说出心中疑惑,诺了一声后快步而去。片刻之后,宫女踩着碎步又匆匆赶回,手里捧着一个包装精美的锦盒,递给吴凡。

曹冲看到这里颇感疑惑,问八叔吴凡这是做什么?吴凡微微一笑,让曹冲继续往下看。

随后,吴凡又叫过几名附近的内侍,单手将锦盒托着,对几名内侍道:

“今日陛下登基,龙心大悦,举国欢腾,群臣俱有封赏。尔等自入宫以来,每日劳顿甚多,陛下亦常怀体恤之心。故此,就借此吉庆之机,赐尔等锦盒一个。”

说到这里,吴凡把手上托着的锦盒故意惦了惦。阳光下,精致黄绸包裹的锦盒异常夺目,让几名近侍看得眼都直了,暗中直吞口水,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