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预备。。。。。。。”

    “目标方位55…10,距离6500,左右范围248,前后范围70!阶梯状预设工事。。。。。。急促六发。”

    凌冽的寒风中首批接受训练的重炮连迅速冲向炮位,按照军官给出的参数快速摇动手柄调整炮口姿态。为了模拟实战。训练中不仅全部使用野战电话联络,还出动一架从国内带来的海东青侦察机/战斗机。炮兵侦察班也带上了光学测距仪、炮兵罗盘。炮位都构筑了简易工事,每门大炮上都挂上了从国内带来的伪装网,弹药排紧随其后跟上,引信、炮弹、药包分门别类。后面的指挥中心更是完全进入实战状态,骡马、车辆、电台还有铺满桌子的炮位图和作业表。

    调整好姿态后,士兵飞速拉开炮栓填入模拟弹。拉栓、开炮和叫喊此起彼伏,即使没听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大家也都神色严肃不敢怠慢。直到最后一发填弹手才塞入实弹。8门155重炮猛地爆发出齐声轰鸣,巨大地后坐力让重达数吨的炮座狠狠跳动一下,六公里外几乎同时腾起高高的蘑菇云,隆隆的爆炸声隐隐传来。

    等这波射击完毕两个连撤出阵地后。军官们立刻拿出记录本详细检查每门炮上的表尺是否到位。炮弹落点是否准确,凡是不合格的就打个叉。。。。。。那些没打叉炮班大松口气,而自己炮位被打叉的炮班士兵则脸色发黑,这意味他们又要进行足以让人累到口吐白沫的加练。

    颜佑冰和军官们永远不会同情这些家伙,即使他们中很多人还都是原来的战友也同样毫无表情的狠狠打叉!因为他格外清楚。炮兵就是西线远征军将士们的胆量!是步兵能活下去的最重要支援!每一门炮,每一个炮班都必须严格要求,只有训练中多流汗才能在战时减少步兵战友的伤亡。

    这点。。。。。。没有折扣!

    几个派来联络的法**官坐在旁边翘着脚观看训练,也和颜佑冰一样用小本子记录什么,还时不时商量几句。等这波训练结束后其中一位军官拉着翻译官走向颜佑冰,双手比划指指炮兵射表似乎在讨要,可颜佑冰怎么可能把这个给他,国防军炮击射表可是绝对的机密!这些分别为不同类型火炮编撰的射表凝聚了杨秋的全部心血,上面不仅有非常详细的火力投送效率、密度、毁伤等等后世计算方法。还有多达十几种炮兵战术,更有炮弹大仰角和低角度时选择不同炮击方式等等核心机密!就连国防局内部也只有团长才能得到详细的射表,而且为防止泄密还用了很多专业符号代替。…;

    这东西就算总司令答应给法国,也至少要用几个重炮旅来交换!

    岳鹏和没有去打搅颜佑冰他们训练,更没有去管这种面红耳赤的争执,上层协调一致不代表下面互相信任。所以出发前所有人都被告知要做好最困难的准备。

    看到那个法**官吃瘪气呼呼跑走,岳鹏也继续去步兵营检查。和炮兵们训练不同,法国人似乎对步兵训练不感兴趣,来了这么久都没认真看过一场训练,当然这也和他们在时部队故意胡乱比划有关。现在没有密探了训练自然要集中在单兵战术、战术配合和跑位上。为模拟实战同样是全副武装还带上了英法送来的防毒面具,即使累得汗流浃背呼吸不畅都不准拿下。炮兵可以在冲锋时提供支援压制敌人火力,但面对泥泞的环境和密密麻麻的堑壕步兵们依然要靠自己,所以战术和配合就极为重要。从中日战争后的总结看,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进行突击战时能比没经受过训练或者训练不足的同等部队减少两成伤亡。

    但这仅仅是士兵的准备。从国内启程开始他和所有军官都知道以前的经验、指挥技巧和办法在这里全部要暂时忘记,一支好军队必须学会适应战争而不是跟着战争惯性的脚步走,对他们这些军官来说指挥技巧和周密计划最为重要,只有两者结合才是中国远征军能走多远的唯一保障。

    这些都像一座大山般压在他肩膀上,挑战、机遇的背后是失败和死亡。

    指挥部设立在军营中央,对于城市里法军提供更舒服的指挥部岳鹏和所有指挥部将士看都没看,越是这种时刻军官就越需要和士兵同甘共苦。等他和卫兵回到指挥所时,里面却难得喧嚣和吵闹,走进入才看到柯韶那家伙将一封电报高高举起神色激动,赶来的军官们笑闹哄抢。

    “怎么了?有什么好事?”

    “司令!”柯韶和大家敬礼后。张孝准立刻笑道:“是总司令发来的,说苗姑娘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还说柯韶的媳妇也生了个小子!两人恰好同天。”

    “行啊!我记得你都两小子了吧?顺便大家一起给司令写封联名道贺信。”

    “呵呵。。。。。。其实是想要闺女的,哎!这婆娘肚子不争气。”

    “你就得瑟吧!快把私藏的好烟拿来,不然今天绝不放过你。。。。。。。”

    军官们笑闹一团将柯韶按在桌上硬生生摸走两包好烟。但这种笑闹更让岳鹏担忧,作为远征军司令他非常清楚接下来要进行的是怎样一场战争,这些脸庞中到底有多少人能最终坚持到战争结束回国呢?张孝准看出他有心思,掏出烟递给他走到旁边:“担心战事?”岳鹏没瞒他点点头,后者比他早来西线所有更清楚这场仗有多艰苦,尤其是亲自看了几个月凡尔登战役后,拿人命填的残酷打法实在是让人心有余悸。

    但现在这事谁也没有好办法解决,必须真枪实弹过过手才能得出经验和教训。所以他撇开压力开始和张孝准研究起目前的状况。不到一会石小楼和邱文彬也得到消息赶来。当四人对着地图指指点点研究时,第三次当父亲的柯韶带着一个法国上校走了进来。

    “格朗梅松上校,很高心又见到您。”

    岳鹏伸出手时,随军翻译官立刻将原话翻译一遍。为确保指挥上不会因为语言障碍导致严重事件,不仅国防军从旅法华侨中聘请了数百位翻译官。还从英美等国华侨中找来很多翻译,英法方面也调集很多懂中文的人配合,连朱尔典的儿子据说都被征调赶来。…;

    “中将阁下,作为盟友我觉得我们彼此之间不应该有什么秘密,所以我希望您能提供一份贵军使用的炮兵射击表给我们!”和所有白人一样,这个已经四十多岁皮肤却还比女人还白的法军上校态度傲慢,在他眼中这些中国人仅仅是花钱雇来的炮灰而已。对待炮灰。。。。。。需要尊敬吗?他们的射击表能被世界第一的法国陆军看上已经是荣幸了!

    “抱歉,无法提供!”

    对这种傲慢的家伙,岳鹏根本没给好脸色!这个法军联络团团长从抵达第一天就横挑鼻子竖挑眼。何尝正眼看过自己?今天见到炮兵训练数据比你们好就来要射表,要是明天见到三三步兵战术,见到装甲步兵战术,步炮结合战术是不是也要手把手指导呢?开什么玩笑!

    岳鹏冷冰冰地态度让格朗梅松上校脸色铁青,但还没说话一叠清单就扔在了他面前,既然得罪了不妨狠一点。反正这家伙的汇报上面看不看还两说呢,所以指着清单咆哮道:“格朗梅松上校,请你明白一点!《梅花协约》中写明我们是盟友,不是殖民地军队!所以我需要一个合理解释!为什么到现在配属的五个重炮旅才到两个?我国从美国订购的第一批温彻斯特霰弹枪和弹药已经抵达马赛七天为何还没运来?我们第一批9个师已经有7支抵达,但坦克才到了26辆!大炮、弹药、卡车油料和物资数量还不到一半!防毒面具只有3万只,难道您不知道如果德军进攻这里也处于毒气覆盖范围边缘吗?还有。。。。。。把这些红酒和雪茄都从补给清单上划掉,我需要的武器弹药而不是这些东西!”

    这顿大吼让四周围观的军官和卫兵顿时觉得全身舒坦,从第一批进驻已经两个月了,这些法国佬就没给过好脸色!“骂得好!玛德,老子可是来救你们的,没让你献上娘们就不错了!”军官叽叽喳喳让格朗梅松上校脸都绿了,即使翻译没说话他也知道肯定不是好话。

    他没想到因为听说中国炮兵训练中展现出来的技巧非常好,才动心思想要射表参考,却引来这顿大骂。虽然他有心回敬,但岳鹏是中将军衔他不过是上校,要真是闹起来没什么好果子吃,只得梗着脖子说道:“装备和弹药需要提供给一线部队,而不是堆在后方腐烂!”

    连华侨翻译官都听出这句话中的隐射,明显是说中国远征军不出力,等他看向岳鹏暗想这个将军会怎么回答时,后者已经冷冰冰抛出一句话。

    “请转告福煦和贝当将军,我们已经准备好出发了!”

    刚才还火冒三丈的格朗梅松上校听到这句话明显呆滞一下,片刻后才回味过来惊讶道:“你们要上前线了?”

    “是的!但不是全部。。。。。。只有首批完成训练的2个师。”

    “两个师也行,总比在这里偷懒怠工好!该让这些黄皮猴子见见血,让他们明白自己不该来!”格朗梅松上校话也不回,恶狠狠瞪一眼岳鹏带着诅咒冲回驻地去报告这个大消息。等他走后大家的目光已经全部集中到了岳鹏身上,张孝准代表所有人问道:“子安,你想好了?”

    “想好了!司令让我们来是为国家打出一片天空,不是来吃干饭的。”岳鹏狠狠一捏拳头,目光坚定下令:“各师抽调一个步兵旅组编为两个师,让颜佑冰他们也做好开拔准备!去告诉每个士兵。。。。。。。”

    “狗娘养的战争要开打了!”

    。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一零章 工兵先行

    “这个子安,会不会太仓促了?”

    武昌小院门槛都快被陆陆续续来道喜的人踏平,由于苗洛才生产无法回南京,所以杨秋干脆多休息一段时间陪陪夫人,但随着张孝准发回来的电报,小书房内再次被挤满。1小;说;网;

    杨秋还没从初次当父亲的兴奋中缓过神来,抱着小家伙逗乐,手指每次轻点在小家伙鼻子上都会引来咿呀咿呀的抗议,惹得他眉开眼笑连萧安国的话都没听到,直到芮瑶替大家泡好茶才过抱走孩子,离开书房前还幽怨的瞪了眼他。 苗洛产子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连吕碧城都发电报“委婉”说要在南京买房常住。面对这种眼神杨秋只能轻咳两声权当掩饰,扭头问道:“萧大哥,你们刚才说什么呢?”

    “。。。。。。。”

    蒋方震笑得最大声,相伴来汉阳视察预备役师训练情况的蔡锷、何熙和冯国璋也抿着嘴。萧安国一拍额头只能把岳鹏准备参战的消息重复一遍,说道:“才两个师是不是太仓促了?第二批抵达法国也有一段时间,按日子算后面三个师到月底就能训练完毕,现在拉出去。。。。。。。”

    萧安国虽然能力不强和蔡锷等人比距离遥远,但这番话还是有道理的,首先就是2个师出征必定无法获得协约上给予的指挥权,要知道西线每次投入都是至少50个师的兵力,2个师撒进去根本看不到,就连杨秋开口英法都不可能给两个师独立的指挥权,所以此次投入必须肯定是加入目前存在的战线上协同配合英法。指挥上掣肘必定会导致部队无法完全发挥全部作战能力,光这点让大家担心了。

    杨秋想想迅速抓住话语中的关键,问道:“是那两个师?”

    “是由各师抽调混编再加706和705两个重炮旅组成,对外无线电番号使用5和8师的呼叫代码。”白崇禧和李宗仁都去西线锻炼,邝煦堃又不懂军事所以蒋作宾暂时充当起杨秋的军务秘书,负责处理前线战报。蒋方震待他说完后分析道:“子安(岳鹏字)这个时间选的不错,目前西线最大的仗就在凡尔登和贡比涅,前者德军已经转入全面防御,贝当统帅的法中央集团军也已经筋疲力竭不可能有所作为,贡比涅英军开始占据优势,德巴伐利亚皇太子集团军现在不得不大幅后撤转入防御。兴登堡在接替法金汉后开始构筑新防线,预计德军会全部退缩回这条防线内进行大调整。从一些迹象看,兴登堡已经暂时放弃了拿下巴黎的奢望,倒是因为俄国国内局势出现不稳开始积极调整东线力量,我们猜测明年上半年主要战争将集中在东线而非西线。所以子安他们的想法是利用这个空档期,用一些零星实战机会磨练部队。”

    蔡锷同意他的看法,也说道:“百里分析的很有道理,子安他们这个时间也选的很好,但战果恐怕。。。。。。不会乐观。”

    杨秋走到地图前。凡尔登战役进入尾声后兴登堡开始构筑新防线,所以半年内整条西线其实都不会再出现大战役,并非双方不想打而是需要时间积蓄力量,在4月尼韦勒战役前最主要的战斗都集中在兰斯附近。这些小仗规模都不大,最大投入不过七八个师。但问题是目前德军已经转入了全面防御!要知道德军可不是日军,别以为德军在屡次攻势中打出进攻方比防守方伤亡还小的战例就以为他们最擅长进攻,事实上德军最厉害的是防守反击,毛奇时代起德军的最终目的预防法俄夹击所以在防守反击中下了很大力气。尤其是兴登堡上台德军西线回到最擅长的防守反击战术后,构筑起上万个由简易堡垒组成的“兴登堡防线”,这道防线因为出击阵地短、更加平直火力均衡所以非常厉害,虽然他们依然喜欢使用重机枪而不是轻机枪,但掷弹筒和迫击炮却加强不少,配合简易工事、主要由重炮和马克沁组成的防线牢不可破,所以中日战争中国防军在班组火力上的优势荡然无存。何况德军已经在这种拉锯式堑壕战中打了两年多,经验丰富士兵老练,战斗力非常的可怕。…;

    想要在这种小冲突中磨练部队的想法是对的,毕竟没有那支“神兵神将”再没和对手交过手前就能组建起适合的作战计划,岳鹏他们需要通过一系列实战熟悉德军打法和弱点才能想办法发挥出国防军战术体系的优势,由此可见前线指挥官们也在思索如何打这场仗,但具体到磨练战斗操作起来也非常考验人,稍有差池必定会引来德军的反击,甚至出现重大伤亡的概率也很大!想到这里他扭过吩咐蒋作宾:“发电报给大总统和总理,军事行动即将开始,为给前线将士创造个好的环境,这段时间必须加强新闻管制,军队也要派人24小时盯住胡乱说话的报纸。我们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众人全都点点头。

    虽然外界无法得知欧洲打得到底有多惨,但不排除有些人会散播谣言所以新闻管制很必要的。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更说明杨秋已经做好失利甚至出现大伤亡的准备。这不是危言耸听,去陌生国家和陌生对手作战,后勤、装备和补给磨合并不完善的情况下首次作战就大杀四方这种事只能存在于幻想中。现在就看岳鹏他们是否能利用好这个冬天,如果能实现用小规模实战锻炼部队这个意图,在控制好伤亡比例的话,那么等到明年4月战机就会出现。想到这里杨秋的目光迅速转向兰斯。。。。。。一个位于凡尔登和巴黎之间的重要战略节点!

    迪里耶,距离兰斯20公里连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韦尔河畔小镇,却因为一支东方战斗工兵团的抵达变得异样。利用夜色掩护,一辆辆崭新的雷诺卡车冲到岸边,工兵们首先放下铁皮浮筒将其推入河中,然后用螺栓将这些浮筒一个个连接起来。片刻后一个更大的浮筒出现在冰冷的河面上,其余工兵见到浮筒架设完毕就开始卸载国内带来的贝雷桥钢结构件,随着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响起,很快一座简易桥梁的雏形就出现在河面上。

    当然对宽达四十多米的河面来说需要将四截贝雷桥用浮筒拼装起来,所以工兵们的工作还远谈不上结束。但这种快速架桥技术却让被吵醒的镇民目瞪口呆,纷纷涌到岸边好奇地瞪大眼睛。镇子上也几个应征入伍却落下残疾回到家乡的老兵,他们瞪大眼睛似乎不敢相信世界上有那么快的架桥速度,所以挑着马灯将同样目瞪口呆的法军向导围住:“少尉,为什么要将这么先进的架桥技术交给中国人?而且他们。。。。。。不应该是扎猪辫子和抽鸦片的吗?”

    少尉苦笑着摊开手:“事实上。。。。。。我们没有这种技术。”“上帝啊。。。。。。。”他的话惹来一片怀疑目光,实在不敢相信这种快速架桥技术居然是中国人自己的!很快第一段浮桥的桥面设完毕,卡车沿着桥面继续行驶将第二段浮桥钢结构运过去,一个瘸腿的老兵看看表目瞪口呆:“从开始到现在。。。。。。上帝,2小时!按照这个速度他们明天早上就能打通河面。”

    他们的惊讶中,一位中国士兵不小心掉入河里引发阵阵惊呼,尤其是那些穿着睡衣的法国女人更是纷纷捂住嘴巴。好在他很快就被伙伴救起回到岸边,当那个士兵腼腆的躲到卡车后面去换衣服时,几个大胆地法国女人居然冲到近处,大概是想亲自“研究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