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3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弹药,我们需要弹药。”

    “。。。。。。。”

    弹如雨下的局面,让师团长西川虎次郎终于明白为何国防军突破这么快了,这样的火力已经完全能媲美欧战,而他的第一师团总计才一个炮兵旅团54门75炮和12门150重炮,还要分散在十几公里长的防线上。等没他做出新部署,参谋却又大叫了起来:“将军,江岸阵地发现敌人的坦克。。。。。。。”一听又是坦克,包括西川虎次郎在内的日军将领脸色全变了。他们不怕大炮,不怕和对方步兵拼杀,偏偏对坦克这种武器完全没辙。皮糙肉厚连重机枪都完全没辙,除非是被炮弹击中才可能损伤,但炮弹想要击中行进中的坦克哪有那么容易。

    靠近大同河边的阵地上,一个日军军官痴傻的从掩体内走了出来,瞳孔完全散光。只见到他的正面两公里外,一道滚滚铁流正在向这里冲来,两个装甲连28辆t2型坦克成楔形队形,背着成捆的原木,以间隔50米,每小时15公里的越野速度向自己冲来,身后还跟着16辆上次大战时大出风头的灰狼装甲车。很多一路撤到这里的日军几乎要绝望了,从开战开始只要是野战攻坚对方就会祭出这种钢铁怪物!靠它的皮糙肉厚掩护步兵,突破一点后向两翼扩展撕开缺口。

    这次还是一样,103师装甲连缓慢地一路碾压逐步靠近,日军恐惧而疯狂的呐喊着,拼命对这些大家伙洒出子弹。机步枪打在钢板上叮当作响连成片,迸发出无数火星。但即使如此还是无法阻止坦克的前进!第一辆坦克在靠近阵地50米处停了下来,25毫米机关炮和重机枪向近在咫尺的宽深堑壕内疯狂倾洒火力,这种抵近射击实在是太可怕了,整条堑壕内的日军都血肉横飞。“轰!”两门37毫米步兵炮同时平射,总算把一辆t2型坦克打得冒起黑烟,但日军炮手还来不及欢呼,后面几辆坦克就对准了他们。一顿25mm榴弹过去,步兵炮和炮兵全被炸成零件。…;

    这种仗着绝对装备优势的仗势欺人打法让很多日军痛恨,他们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挖深堑壕,设置障碍,使用地雷等等,虽然也能击毁一些但还是无法挡住源源不绝的钢铁洪流。为此日军甚至还动用关系向英国求助寻找对付坦克的战术和武器,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使武器买到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装备部队的,所以这个军官嚎叫着鼓舞士气,将几个手榴弹挂在身上准备发动肉弹袭击。

    既然无法挡住,那么就同归于尽吧!

    被《上海公报》消息刺激得已经没有后路的日军发起了亡命突击,越来越多的日军士兵放下枪抱着手榴弹向坦克冲去。不料更绝望的一幕出现了,装甲车上开始跳下大量国防军步兵,这些步兵手中全都是特意拿来实战检验的半自动步枪,几百支半自动步枪瞬间就填满了坦克机枪的射击死角。

    两小时后,三发红色信号弹从江岸阵地方向腾空而起,数以万计的国防军将士从这个缺口向平壤城涌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2013年的第一次。。。。。。

    厚颜开个单章。

    大家可以看到,除了请假河马很少开单章,连章节里面的广而告之都很少,因为我讨厌看电影时突然插n多广告哈哈。

    求票!哈哈,这是肯定的,不然就白开了。月票双倍最后一天了,好歹咱加几张也行。

    其次书已经到了中段,历史将从这个小节开始彻底变化,所以河马也想说说心里话。其实上本书大家可以看出,河马比较喜欢写欢乐文,但这本我真是认认真真写的,或许有杂乱的地方,但那是笔力不够,可构架没什么关系。因为从大纲开始,河马就考虑了很多,一个20年初完整的中国,会给旧世界体系带来多大的冲击呢?如果想写简单些,河马完全可以按照历史脉络写一战二战,但我不想,因为那样写的话就毫无意义了,所以后面半部肯定是面目全非的世界,或许有大家认为不可思议的地方,但至少杨司令的存在已经产生了蝴蝶效应。

    这个效应河马没详细去描述,但不代表他不存在。

    还有杨司令是什么人呢?首先他是个私欲很重的人,这点我反复说过,但他的私欲是希望建设一个自己的国家,而不是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他又不能走皇权,只能一直走一条钢丝绳。再者他是个政治家,因为河马始终觉得,金钱、技术和军事是无法真正改变国家的,只有将它们糅合起来的政治家才能救国,但杨司令又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如果没有“目光远大”绝对翻车,所以他就必须往死里打一些人,哪怕他们后世的口碑不错。

    最后就是后面的情节,这个可以从再次和日本较劲看出一些。就是因为改变必须从近邻开始,当近邻的国策发生重大转变时,一连串的改变就将从东北太平洋向外辐射,欧洲此时是虚弱的,所以不会有太多描述,未来的较量始终是中美日苏四家。杨司令的民国肯定是三夹板,最苦最累的,这不是技术能改变的,日本的大陆政策失败后,地缘政治必定会导致他们向苏联倾斜,因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永远实用。

    再者就是穷党(解释一下,穷党这个词不是河马发明的,早年东北地区的人的确这样称呼他们),他们的诞生是有积极意义的,对旧世界和资产的冲击是无与伦比的。但他们的日子很苦,需要一个向外的突破口,杨司令不容他们往自己家里走,那么他们要走哪里呢?很显然,中亚波斯。

    一个牵制民国的朋友,一个向中亚波斯渗透突围的穷党。

    这就是下半部的总体脉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这点来推演日后的世界,发在书评区也有益于河马参考。

    最后,还是那句话,谢谢大家的支持,河马爱你们!!!rq

第五二四章 大米引发的血案!

    ……简单实用才是最好的战术。

    面对没有装甲力量,没有反击手段的日军,103师两个装甲连以损失6辆t2坦克的代价,在平城大同江防线打出个大缺口后,日军第一师团顿时陷入混乱。1师和103师这两支经验丰富的王牌部队立刻携手从缺口向大海方向斜插,导致两万余日军陷入被包围的绝境。

    西川虎次郎中将虽然快速收缩,还试图利用夜色发动日军最擅长的夜袭,但面对4个国防军主力师的迂回和强攻,苦战20个小时后不得不下令向南浦方向撤退,试图靠海军舰炮保护残存力量。残肢断臂尸骸累累,一路上被打死打伤的日军多达五千余,大量的技术兵器被摧毁丢弃,尤其是炮兵更是全部丢光。到第二天早上,国防军1师抵达平壤外围。驻扎在这里的日军第18和20师团立刻发动了疯狂阻击,他们炸断了平壤市区的大同江大桥,利用锦绣山幸存的几门重要作掩护,试图将国防军拖在这里同归于尽。

    与此同时,向元山方向横插的8师和朝鲜独立军3师在阳德遭遇向西赶来支援的大阪第四师团。这支最早由菜贩子和游商组成,整天喜欢讨价还价的部队完全没了日俄战争时的雄风,被第8师利用一次夜袭打得连战连退,最后连朝鲜独立军都敢撒开脚丫子狂追30公里。差点导致元山陷入危险。元山方向的威胁解除后,秦章书和方维等人开始强攻平壤城。连续三天的激烈战斗吓得平壤市民几乎全部逃走,使得大同江以北完全成了空城。面对这个情况。前线指挥部立刻从安东调来大量纵火弹。

    1月7日,国防军发动了开战后最大规模的一次炮击,总计577门各类大炮参加了炮击行动。在两个小时的炮击中,打出5万枚各种口径纵火弹。事后平壤大同江北岸和日本类似的木质结构街区几乎被彻底焚毁,大约有4千余日军被直接烧死,上万人受伤。还有两千多朝鲜平民死伤。没有民房阻碍后,平原地形上各坦克连好好发挥了一把,将剩余日军全部赶到了大同江以南地区。

    “失败了!平壤丢失了……尽管平壤南岸还在日军手中,日本军部也死死封锁这个消息。但前线失败的谣言还是如长了翅膀般在国内疯狂传播。姬路的渔人码头上几位渔夫坐在岸边嘀嘀咕咕,各自得到的小道消息让他们更加不安,很多人都开始担忧生活和前途。

    小松浩二也坐在他们中间,和几天前相比他的脸色似乎变了很多,阴郁却又透着某种奇怪的兴奋,伙伴见状不由问道:“小松君,你的伤好了吗?”

    “已经好了,谢谢你野田君。”

    “这没什么。只是现在粮食越来越紧张了,如果朝鲜真失败,恐怕……是啊。我已经无法想象了!”

    说起米价。渔民和四周的工人都被激怒,你一言我一语担忧口粮。反倒是小松浩二站了起来:“你们错了!你们以为我们姬路真的没有米吗?我告诉你们,米行里的大米足够吃到夏天收成的时节。但米价为什么还那么贵呢?是因为米行和资本家们故意剥削我们,他们为了养活军队,为了购买武器,就故意抬高大米价格,用粮食搜刮我们这些人的积蓄和钱财,然后供他们吃喝玩乐!你们知道吗?支那人现在的工钱和我们一样多了,但他们的米价只有8角一升!而且他们的农民都拿到了土地。田租也比我们日本要少一大半!”

    …;

    “什么!8角一升?”

    “小松君,你在开玩笑吗?支那人怎么可能超过我们日本呢。”

    “报纸上不是说支那非常穷困,所以才需要我国帮助他们振兴亚细亚,驱逐洋人鬼畜吗?”

    四周人都不信小松浩二的话,他也没生气而是神神秘秘的从兜里掏出几张大幅照片分发给众人,照片后面的日文说明顿时吸引了所有注意力。当看到上面的《程城法案》后,每个人都瞪大眼睛:“小松君,这是真的吗?”

    “永山君去年来往支那很多次,最了解情况,你们可以去找他。”小松浩二口中的永山君是大阪一家私营海运公司的工人,所在的公司是为数不多被准许来回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船务公司。能坦诚的让大家去找永山君,众人不由对这些话相信了几分。

    就在小松浩二准备继续为大家讲国社和《程城法案》时,一位街坊急急忙忙冲到了他面前,大喊道:“小松君,不好了,快回去吧!美津子出事了!”

    “什么!”听说妻子出事,小松浩二急的连忙往家里跑,伙伴们也一起跟着希望能帮忙。等到了家后才发现,美津子头被打伤了,四周还有很多被打伤的妇女和孩子。这幅惨状让小松浩二和家属们一下子愤怒起来,问道:“美津子,这是怎么回事?”

    美津子见到丈夫回来,陡然哇的痛哭了出来,凄惨哭声让四周围观者都不由自主的暗暗心惊。等她好不容易恢复情绪说完整个事情后大家才明白,原来早上传出朝鲜失败的消息后,米行老板就把米价提高到了1元一升,美津子和很多妇女正好在排队买米,就和米行老板理论起来,没想到那个老板却干脆不买米了,还把美津子等人打了一顿。

    “一元一升米了?这还怎么活啊!”

    “这些黑心的米商,走!我们去找他们算账!”

    “降价,把米卖给我们!”

    人群叫喊着向米行走去。一路上不断有人加入这支队伍,眨眼间就聚集起浩浩荡荡数千人的队伍。除了叫喊降价卖米的人外。还有不少人举起印有程城照片的宣传资料,操着五花八门的口音大喊:“我们要程城。我们要土地,我们要大米!”

    这些突然夹杂进来的口号开始还让很多人莫名其妙,但随着传言和解释大家才明白,原来大海对面他们一直看不起的中国居然出**了惠及四亿农民的《程城法案》,原来人家的大米才8角一升,原来落后的已经是日本!众口铄金三人成虎。程城和国社的名字越来越响亮,最后连小松浩二都举起程城的大幅照片,加入了呼喊中。

    当这道洪流抵达米行前时,却猛然一滞。因为大家发现米行前已经站满了警察。垣内八洲夫是姬路警队的队长,这次他是奉局长的命令来保护米行的,见到这些“暴民”真的赶来,正要让大家动手却被他们手上挥舞的照片弄糊涂了。这个年轻人是谁?难道是这些人的首领吗?“队长,照片。。。。。。照片上支那人,是程城法案的推动者,是支那杨秋的国社党的一个老师。”无论消息再怎么封锁,到底还是有人认出了照片上的男子。

    如果只是普通首领或许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但垣内八洲夫毕竟是警队队长。这几年日本上下对国社,社会、共产等字眼几乎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尤其是前年《程城法案》出**后更让日本高层惶恐不安,不仅严令国内禁止报道,还下达秘密文件要求各地警察监管。在这种措施下总算压了下来,但此刻突然出现国社,还出现程城法案和国社这些词语,一下子就触动了垣内八洲夫这些极端主义者的神经。

    …;

    “逮捕他们!逮捕这些通敌分子!”

    垣内八洲夫队长愤怒地挥舞警棍冲向人群,警员们虽然都比较同情大家,但严厉的条令让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向普通人挥舞警棍。“打死他们。打死这些暴民!”米行老板见状还故意煽风点火,这下顿时引爆了骚动,人群全都暴动起来,一些年轻人立刻架住警察扭打起来,场面顿时处于失控边缘。

    垣内八洲夫狠狠砸开一个工人后,见到小松浩二举着程城的照片还在煽动大家,气得挺起棍子就向他冲去。小松浩二开始并未注意,但背部猛地挨了一棍子后,扭头发现竟然是那天打自己最狠的警察。垣内八洲夫也认出了前几天抢米的小松,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大吼一声就向他冲去。

    疼痛、饥饿、妻子被打、差点卖孩子的等等憋屈和痛苦让小松浩二也忘记了一切,避开警棍后从怀里掏出了那把粗制滥造的手枪。垣内八洲夫队长见到枪顿时被吓了一跳,但由于警察平时不配枪,所以上前一步就准备打掉手枪抓住这个“叛国者”。啪。。。。。。枪声响了!暴动的人群顿时全部停顿下来,大家纷纷寻找枪声来源才发现,昔日老实巴交的小松居然手握一支土枪,而打他的警队队长垣内八洲夫则捂着胸口,鲜血横流缓缓倒在了地上。

    安静和紧张瞬间弥漫全场,谁也没想到小松居然有枪!要知道日本国内对枪支管理极严,普通人根本没法拿到枪支。米行老板第一个反应过来,指着小松大喊道:“快!快去报告军队!有人造反了!”

    这句话再次点燃了小松的怒火。此时已经没有后路了,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装入第二枚子弹,向米行冲去大喊道:“你这个奸商,资本家!把大米给我们!”

    米行老板见状吓得连连后退,几位扛米包的伙计也吓得丢下大米向后跑去。小松抓起一包大米狠狠撕开袋口,推到在地上,叫喊道:“拿回去,都拿回去!为了我们的孩子!拿回去吧。”

    雪白的米粒刺激着所有眼球,也摧毁了最后的理智。害怕担忧瞬间就饥饿和穷苦淹没,无数双手开始冲向米包。警察们见势不妙也着急了,吹着警笛试图抓捕小松等人。这时枪声再次响了起来,而且不到片刻就连成片!警察们被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十几把手枪打得抱头鼠窜,失控的人群顺利冲入米行仓库,一包又一包大米被抢了出来,黑心的米行老板全家都被打死,尸体被扔在了马路上无人问津。

    乱套了!彻底的乱套了!

    如同一声口号,当姬路发生抢米暴动后不久,距离不远的神户、大阪等地也都出现了抢米运动。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手枪拉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骚动,被讹诈剥削的日本农民和工人再也受不了了,数以万计的人群冲向各地米行和工厂,他们高举着程城的照片,呼喊着《程城法案》,呼喊着国社的名字!

    1920年1月9日,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涉及人数多达千万的骚乱和暴动拉开序幕。也正是这一天,两年前为未解决国内问题诞生的《程城法案》,成为了对外输出的利器……未完待续)rq

第五二五章 浩浩荡荡去东京

    南京。

    身处西历新年中的民国享受着冰火两重天的考验。西北大雪白灾严重,朝鲜和台湾的枪炮声也始终未消,同时《上海公报》又带来收复失地国土面积暴增的狂喜(具体国土面积计算,参考最下面的注1)。1920年年初的这段时间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眼瞅着美好年代即将拉开大幕,却始终无法突破这最后一层,让人不免担忧。虽然诸事烦多,上海公报后新增加省份的人事安排,北方移民俄国难民安置,还有进行中的台湾和朝鲜战场都让杨秋不敢停下脚步,因为收官阶段是否完美将关系到未来十年的国策走向,但突然到来的喜讯还是让他决定休息一天。

    芮瑶怀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