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社怀抱。经过十年折腾,不仅把手下那些见不得人的生意全部洗白,还成了上海市市议员。上次南洋危机后,他得知建立中荷自由贸易区,就意识到杨秋是要向南洋发展,干脆就把手下的三鑫公司开到西婆罗洲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俨然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公司,粮食、造船、办报、生丝橡胶样样都做的红红火火,所以三年前被公选为副会长,成了商会的三号人物。

    纵观前半生,杜月笙最擅长的就是投机。此次荷属东印度危机加剧后,既让他看到机会,又很担心,说道:“刚才还和海东商量这事呢。照我看,总统把移民送到婆罗洲来,也算是看得起我们这些人,只是原本这里就有四百余万人要吃要喝,如今爪哇这些地方已经撤来三十余万,苏门答腊估摸也要过来五十万,实在是有些紧张。”

    难怪他这样能折腾的人都头疼,要知道上次暴乱后,西婆罗洲就成了华人避难区,加之欧美洋商撤离,华人从众等习惯,越来越多华工从南洋各地来西婆罗洲定居,此次危机前这里的华人总数就超过了四百万,占全婆罗洲已经统计出来的人口的六成还多,加上沙捞越等地的华人,可以说华人已经成为婆罗洲的最大族群。

    人一多麻烦就多,加上此次撤侨一下次涌入近百万,说没压力那就是扯淡。所以庄美生进屋后眉头就没伸展过,说道:“吃住倒是问题不大,这几年年景好,我们手里还有些余粮。住也不愁,只要让兄弟们辛苦些,去东边多搭建木屋就行。只是。。。。。。海东,月笙,你们说这次到底会不会打起来?”他一边说一边用眼睛看两人,那意思明显是担心战火波及西婆罗洲。

    张海东是前16旅旅长,为把持保安队所以调来西婆罗洲任职,虽然表面上已经脱下军装,但实际上却还挂着国防军少将的军衔,手下的保安队在国防军内也是有编制序列的。但这次会不会真会打,他真不知道,毕竟他现在长居海外,对国内的心思不太清楚,回答道:“此事我也不知,不过从目前看;日本已是骑虎难下,英国解决欧洲的事情后恐怕也不会任由他们继续霸占巴达维亚,至于什么时候打。兄弟还没得到上面的消息”

    “哎,这闹得!”庄美生确实是紧张,几百万人的安危让他很担心。倒是杜月笙还是那副轻松的模样,笑道:“会长你也别急,总统既然把小百万人丢我们这里,又怎会没后手呢?现在不派兵来,我估计应该是还没撕破脸。你们想,现在我们这地方虽说荷兰人不管,可好歹名义上还属于荷兰。日本又没有彻底撕破脸,要是派兵来。反而会让日本觉得咱们和荷兰人穿一条裤子。何况昨天还得到回报说,英国新加坡司令已经下令新加坡和马来亚的部队动员,英日还在巨港发生了小冲突,连咱们的护航队都在港外撞见过日本军舰好几次,所以我看也快了。”

    听他分析的头头是道,庄美生立刻追问道:“依老弟之见,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杜月笙早已想好对策,说道:“先得把付给荷兰人的款子想办法扣下来,免得到时候这些洋人捐款跑路。白白便宜了他们。”

    “行。反正荷兰人的心思暂时都在日本身上,扣几个月问题不大。”

    “国内赶来总要时间,巴厘巴板被炸日本肯定是不甘心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好死守待援的准备!等撤侨结束。就有五百来万人,不妨联系国内再运些军火来,多组织些民团,海上有纳土纳策应倒也不用太担忧。照我看。日本肯定是先打英国,撑死了派个万把人来,只要有足够民团。倒也不怕偷袭。”

    “哈哈。。。。。杜老板果然是非寻常之人,今日能见实在是戴某的荣幸。”杜月笙正说出对策,外面忽然传来一阵笑声。三人的脸色同时一变,要知道商会保护严密,寻常人连门都进不来,谁那么大胆敢直闯?可等看清楚来人后,庄美生和张海东脸上率先一喜,前者更是连忙起身:“戴局长,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庄大哥客气了,叫我小戴就行。”

    进来的正是现任国家安全局局长戴雨农,虽然他嘴上客气,但庄美生和杜月笙可不敢怠慢,所以一口一个戴局长叫的亲热。三人都没想到他会忽然前来,寒暄几句后张海东率先追问:“戴局长此行是。。。。。。。”

    “日本动员了!”戴雨农一开口,就让三人浑身一震。

    戴雨农挥挥手让探员关上门,脸色沉了下来:“昨日刚得到密报,日本军部已经向裕仁递交动员的折子,首批动员的规模在30个师团左右!今日还分别向我们、美国、英国、荷兰和法国派出特使。”

    “30个师团?!”

    两次战败后日本陆军大规模收缩,虽然也有20个师团的编制,但大部分都是骨架。直到几年前军备开始才逐渐满员。按照一个师团2万算,陆军总兵力在40万上下。没想到巴厘巴板被炸后,居然翻个倍还不止!!

    杜月笙更是脸色不好,他刚才胸有成竹,是因为觉得日本顶天了派个10来万人南下,英国现在在新加坡和马来亚也有十几万部队,所以两边人数相当打起来肯定是僵持,最多也只能抽调万把人来打婆罗洲。却没想受刺激的日本居然一口增加30个师团,就算来一半,也是三十几万训练有素的大军啊!

    连张海东脸色也变了变。

    作为参加过两次对日战争的老军官,他深知西婆罗洲的重要性。没有西婆罗洲,就没有纳土纳,所以这些年一直在加强保安队的力量,如今已经秘密拉起一个师的兵力,而且大部分人都参加这些年对土著的围剿,都是见过血的老兵。但戴雨农这个消息,却让他一下子揪起了心。

    “你们也不用担心,上面估计日本会先和他们谈判,所以即便打也可能暂时绕开这里。总统也已经决定,只要日本一动手,就会立刻向这里增兵。”戴雨农说道:“此次来就是给你们提前打个招呼,要尽快把驻军所需的物资和军营都建设好,免得到时手忙脚乱。”

    三人连忙点头,总算冷静下来的杜月笙更是手指轻敲桌面,心里盘算一圈缓缓抬起头:“是要抓紧了。算算日子,今日出发去欧美,算上谈判和路上来回时间。。。。。。日本这是要在大年里动手啊!”

    。

    。(未完待续。)

第768章 预置船和慕尼黑协议

    日本秘密动员的消息,宣告远东和平的彻底破裂。

    所以戴雨农在抵达西婆罗洲后第二天,就和庄美生一起召集商会展开动员。无论是刚撤下来的华侨,还是西婆罗洲当地商人,得知战争即将在身边爆发后,全都积极地行动起来。杜月笙也利用安置撤退华侨的机会,在坤甸等地大肆兴建宿舍、仓库和机场,并在重要地区修建防御工事和阵地,为国内部队进驻做准备。他还把西婆罗洲的工厂全都组织起来,主动联络国内,投入到浩浩荡荡的军备制造中。张海东也立刻将原本为隐瞒英荷散落各处的保安队集结起来,在坤甸进行统一训练,还开始组建民团。按照他的计划,要在日本开战前组织起至少三万预备役,这样才能确保国内主力部队进驻后,有足够的二线补充力量。

    国内也趁着撤侨的机会,不断向西婆罗洲运送物资和武器弹药进行提前储备,还首次带来数百门高炮,防止日本飞机的突然袭击。现在英荷的眼睛全在日本身上,加上他们都希望联合北京,所以对这种行动也采取了默认态度。同时,第二舰队也行动起来,将包括两艘台湾岛级重巡洋舰、两艘图门江级轻巡洋舰、十二艘驱逐舰和十六艘潜艇首次前出部署到纳土纳基地,并再次增强基地的防空力量,还将化蛇战斗机改为航海的厉风战斗机,增加了俯冲轰炸机和双发重型轰炸机的数量。本来秉文还想派遣两艘安海级战列舰进驻,但纳土纳毕竟不是檀香山,缺乏驻扎大舰队的良港,所以这个规模已经是目前基地的最大可容量。而且这还是建立在控制西婆罗洲安全上的,如果西婆罗洲丢失,那么纳土纳是无论如何都守不住的。当然,如果能拿下拥有良好深水湾的阿南巴斯群岛。就可以确保驻扎大舰队,但现在那里还被英国控制着。

    英国啊,实在是控制太多好地盘了。杨秋拿起茶杯抿了口,看着被他自己拒绝的阿南巴斯群岛,心里暗暗喊了几声可惜。才扭向看向来商讨军情的宋子清和蒋方震,问道:“张海东的保安队你们怎么安排?西婆罗洲还缺什么东西?”

    “谢谢夫人。”

    宋子清从吕碧城手中接过红茶,润润嗓子后回答道:“保安队建立之初就按照海军陆战队标准,军官也都是从陆战队选拔后派出,所以我和陈绍宽的意思是等日本开战后,就正式将他们组编为陆战队三师。现在西婆罗洲已经不缺人力资源。造船炼钢齐全,就是规模稍小。我已经和李石星打过招呼,他会趁最近撤侨之机,以交通部的名义向婆罗洲先期运送物资。我们的计划是,等开战后立即以保护华侨为名,派遣陆战队二师,陆军第十一军,独立17旅,外加空军三个混成联队从山口洋、坤甸同时登陆西婆罗洲。”

    “六个师。一个旅,运力安排好了?”

    “年初至今总计已经交付11艘滚装轮,161艘万吨轮和7艘油水船,这批船我已经以国防征用的名义扣下来集中到广州、湛江和钦州附近。这样十一军就可以就近上船。再加上临时征调的运输船,最多半个月就能凑足400艘以上的远洋轮确保首批输送任务。”宋子清的计划还是很扎实的,先不说目前就已经开始囤积物资,光是四百艘运输船一次就能确保投送两百五十万吨左右的物资和装备弹药。可以确保六七个师打几场硬仗。但西婆罗洲毕竟还不是主要目标,杨秋更担心遥远的沙特,继续问道:“开战后。日本肯定是先打苏门答腊,马来亚、新加坡、泰国和缅甸,马六甲海峡被切断的概率很大!一旦海峡中断后伊朗出事,你们准备怎么应对?”

    宋子清说道:“最坏的可能是丢失沙特,但我国目前的石油储备已经有一亿桶,国内油田也基本能满足战争需要,所以即使失去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不过总统放心,想丢失沙特也没那么简单!去年起我们就开始在沙特储备物资,并以海湾石油公司的名义运去大量卡车、弹药和备用零件。这是第一步,第二部就是您提出的预置船办法。您看,这是雷州半岛深处的安铺港。海军已经按照您的预置船想法,将66艘塞满坦克、装甲车和武器弹药的万吨散装轮部署在这里。从现在到年底还有51艘万吨轮要交付,它们随后都会装满货开到这里做为预置船暂时封存。只要等日本开战,第二舰队就会护送这批预置船抢在日本前面通过马六甲,前往马尔代夫的阿杜环礁。”

    预置船是后世美国全球海军战略的一种手段,为实现快速干涉,提前装货然后连船一起封存,这样就可以减去复杂耗时的装运时间。当然,美国的预置船需要靠庞大工业能力支撑,因为预置船内就等于要备下两套装备和物资。现在的民国肯定不敢这么浪费,也暂时没机会把预置船部署在世界各大战略港,但在明知战争即将爆发之前,预置百来艘货轮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倒也不是太大问题。所以宋子清继续说道:“印度洋虽然是英国传统势力范围,但我们只要躲在阿杜环礁里,他们也没办法。不过照我看也不需要躲太久,因为莫斯科那边已经传回消息,斯大林听说我们轰炸巴厘巴板油田后非常高兴,当夜便召集里海和高加索方面军的高级军官开会,估计是准备趁日本南下马六甲不太平的机会,一口吃掉伊朗。”

    “这个预置船的办法很好。”蒋方震听完后在旁边连连翘拇指,笑道:“阿杜环礁南北70公里,东西50公里,可以避8级以上狂风,环礁内能停几百艘船。现在海军在那边部署有一个航空大队,一个水上侦察机中队,储备有20万吨油料和足够弹药,还有6艘驱逐舰负责印度洋巡逻,雷达站的设备都已经运到,随时可以搭建起来。再加上第二舰队准备派2艘航母保护船队,除非英日主动进攻我们,否则不会有太大麻烦。只要等伊朗那边传来消息,就能立即启程去沙特,这样士兵就可以走喀什到沙特的空中航线,省去了重装备运输的时间和麻烦。”

    听到苏军的消息杨秋心里开心,但马六甲事关能否在苏联南下后迅速以保护石油的名义出兵沙特,即便有预置船,也只能确保首批物资而已,所以他不敢有任何怠慢,问道:“你们说,日本出手后会不会立刻对我们封锁马六甲?”

    宋子清摇摇头:“这要看苏军何时南下。若是明年年中,日本断不会来找麻烦。因为日本军部既然下决心要南下,那么目前的二十个师团中至少要动用十个。这次动员的三十个师团,从征召到训练最快也要半年,考虑到部署所需的运输能力,起码要多加两到三个月时间。也就是说,这波动员的部队要上战场,起码要等明年十月底。所以这段时间是日本朝鲜和本土最虚弱的时间!日本军部再傻,也知道马六甲是我们的命根子,谁掐断就打谁!所以只要不犯傻,这段期间肯定是想尽办法与我们交好,要是真封锁马六甲海峡。。。。。。哼!我倒不介意先打了再说。”当了几十年国防部长,宋子清是看着国防军由弱到强一点点成长起来的,所以不仅不紧张,反而还暗暗期待日本先封锁海峡,这样就能名正言顺的去抢新加坡和苏门答腊岛。

    “呵呵。。。。。。看来子清是被岳鹏那厮带坏了。”蒋方震哈哈一笑,起身走两步想想也说道:“巴厘巴板被炸已经让日本看到我国在航空上的优势,再不能弥补短板前怎么也要忍一忍。可以确认,日军一旦出手必定是横扫的雷霆之势,马来亚等地是万无幸免的道理,至于菲律宾和新加坡,打不打要看我们和美国是什么态度。不过现在英军在新加坡、马来亚总计有十三万部队,守几个月应该没问题。。。。。。。”

    几个月?杨秋不想打击蒋方震,在他看来英军能挡一个月就算逆天了。现在的关键是新加坡怎么办!如果抢在日本前拿下新加坡,那么日本肯定会不顾一切和自己拼命,如果放弃日后再打,又不能确保海峡安全。

    就在他考虑如何处理时,吕碧城忽然姗姗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电报:“辰华,是少川的加急电报。”听说是顾维钧的电报,杨秋顾不上两人还在边上,一把抢过来。宋子清和蒋方震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见到他的嘴角猛然弯了下去,不由去看拿点报进来的吕碧城:“夫人,出什么事了?”

    吕碧城说道:“是少川从巴黎发回来的。说是英法已经妥协,在捷克政府代表没出场的情况下,和德国签署了慕尼黑协议,将苏台德割让。。。。。。。”

    “一群蠢货!”

    听到这里,蒋方震再也顾不上礼节,不顾吕碧城在场就拍着桌子破口大骂。虽然苏台德危机闹得沸沸扬扬,让张伯伦连远东都暂时顾不上,但这种结局却实在是让他们这些当兵的人难以接受。在兵力占优,力量占优的情况下,居然软骨头去向德国妥协,大英帝国几百年的脸面全丢了!

    。

    。(未完待续。)

第769章 战争爆发

    “。。。。。。战争的阴霾自巴黎和会后就从未过欧罗巴大陆,当德国高呼需要正常国家待遇,却用铁蹄吞并奥地利时起,凡尔赛条约就已经解体。尼维尔(张伯伦)在慕尼黑的愚蠢和胆怯让英格兰蒙受耻辱,从今以后日不落的景象只能存在于油画中。”

    “。。。。。。他走下飞机,双脚打着颤兴高采烈挥舞协议,高呼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时,当他呼喊着让我们上床安心睡觉时,却忘记远东日本还在磨着牙齿。”

    “。。。。。。他们叫它绥靖政策,但我更认为那是一个偏执小老头想出的偏执政策,当我们不顾奥地利人民的自由选择权,出卖捷克割让苏台德时,自由其实已经死亡!欧洲已经被独裁笼罩。从今以后,我们无法再去告诉世界如何追求民主和自由,也无法在苛刻的对待苏联,因为是我们自己亲手将自由与民主丢入了地狱。”

    ………《伦敦时报》著名政治评论家,格里高利…阿尔佛。

    1938年9月的最后一天,从慕尼黑传出的消息震惊世界。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到达顶峰,英法两国在战争面前将盟友捷克当众抛弃的画面,让无数人和国家彻夜难眠。

    尼维尔张伯伦这个名字被历史记录下来,当他在机场高呼为英格兰带回和平时,却不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和整个大英帝国的未来都被葬送。

    德国高呼着胜利,希特勒的威望再也无人撼动。但没有人想到,此时还弱小的德军在吞并苏台德后会变得如此强大,著名的斯柯达公司也正式被绑在了纳粹战车上。而这仅仅是表面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