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5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无论是译码机还是卡茨马尔兹,落在英法手中最多就是破译电报。但在杨秋手中意义完全不同,如果能将他们和华罗庚领衔的计算机,pn晶体管等等结合起来,就是。。。。。。真正具有逻辑运算能力的晶体管计算机!

    想想都令人兴奋!

    陈浩辉也不是真关心这些东西。听他说完后又问起油田的事情:“宝航,那个油田是真的?”

    “是真的,六年前我们就组织专家去利比亚秘密勘测过,还找了几个美国人以开矿为名买下整片的地区。钻出油后。因担心被英意发现又用水泥全部封死掩埋。从瓦斯的量来看,下面至少有七十亿桶储量,李四光教授还给出了这片地区蕴藏一百三十亿桶的可能。”

    一百三十亿能否达到不敢保证。但七十亿也不是小数目啊!联想到油田的位置,陈浩辉一下子明白了:“总统是想让德国人去北非威胁埃及吧?这下英国真要麻烦了!”

    “苏联被我们牵制,无法再威胁德国后,英国就必须拖美国下水!而且这个油田会让德国意识到地中海危机,光靠意大利海军又不足以打败坎宁安的地中海舰队,所以德国极可能考虑。。。。。。。”

    “西班牙!”阎宝航还没说完,陈浩辉就喊出了关键。

    阎宝航点点头:“西班牙的重要性一下子上升了,弗朗哥这个人虽然很精明,但为了石油和北非,难保希特勒不会进攻西班牙抢直布罗陀,以便彻底关闭地中海大门。要真是这样,美国就很可能要面对一个投降的英国的局面,罗斯福是不可能看到亚欧被我们和德国瓜分的,所以肯定要支持英国卷入战争!这样他就必须暂时放弃太平洋。”

    陈浩辉的双眉逐渐皱紧,从刚才的话来看,杨秋这步棋走的很妙,但其中有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怎么办?难道去和德国结盟?面对问题,阎宝航有些犹豫,公布苏德密约这件事机密程度极高,陈浩辉虽然是前情报大员,但到底已经退休,可他又不想编瞎话,所以最后老老实实回答:“老师,恕我不能说。此事总统亲自下过封口令,您等着看就行了。”

    陈浩辉是知道规矩的,所以呵呵的摇摇手:“看我,不在其位不谋其事都忘了。不问了,不问了!还是说说金丫头吧,照你刚才说,卖掉油田她就能回来了吧?”

    “还要去一次比利时,帮陆征祥大人处理些事情。”

    “帮子欣处理什么事?”陈浩辉有些纳闷。自从培德夫人病故后,陆征祥就领了个比利时大使的身份,其实是躲去养老怀念妻子。虽然这些年依靠“比利时女婿”的身份也帮助国内处理过不少事情,但已经很少出面,什么事情又要动用他呢?

    这次阎宝航没有隐瞒,说道:“比利时在刚果有个铀矿,总统让陆征祥联系他们的老板,准备高价买下全部矿石。”说起采购铀矿石的事情,他也是满肚子怨气:“这个叫埃德加…森吉尔的老板很滑头,不知从哪里得知铀矿的用途。就秘密联系美国准备把矿石运到纽约去,幸好美国没什么兴趣。陆征祥找到他后,他居然狮子大开口,报价4美元一磅的价格。妈的!他去年才卖1点6美元一磅的。本来陆征祥还想压压价,但总统回复要求不管价格全部买下。我算了下,比利时欧伦镇有1200吨高品位矿石,刚果的欣科洛布韦矿里还有1250吨品味稍低的矿石,全加起来要2200万美元了,用民元,就是4400万呢。”

    “这么多钱?”陈浩辉离任前。核弹计划就已经开始研究,所以铀矿的用途他非常清楚。他吃惊地是价格,要知道每辆36坦克是20万,每架轰七轰炸机军方采购价也不过55万民元而已,所以惊讶的问道:“我们不是不缺铀矿石吗?”

    “还不是英美闹的。”阎宝航解释起来。

    原来,自从去年起,英美纷纷传出要研究核弹的消息后,杨秋开始担心中国的核武计划被发现。要知道,核武器研制涉及的面很广。物资调动很大,一旦英美有了核武器概念,就会关注这方面的事情,泄密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所以就干脆大肆购买铀矿石。还让战略情报局组建一个假的高能物理机构,摆出要也要研究核弹的架势,将英美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假机构上,然后不断放出开发困难、研究不成功等等假消息迷惑外界。

    除此之外。杨秋心里也有阻挠美国核武器进度的想法,但这件事阎宝航和大家都不知道。因为目前世界上能提供铀矿石现货的除了民国外,就只有刚果欣科洛布韦。历史上美国制造核弹的铀。靠的正是埃德加提前运到美国的1250吨矿石。要知道,制造一枚核弹需要消耗数百吨矿石,而且欣科洛布韦的铀矿场已经基本开采完毕,也就是说,只要买下这批铀矿,美国将很难在1944年前凑足足够制造核弹的铀。

    加上海森堡的钚裂变理论是1943年才被他的好友,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带往美国的。所以如果没有这批铀矿石,全部用钚的话,美国很可能在1945年前,只能储备一枚或两枚核弹的材料。

    陈浩辉深吸了口气。杨秋这一步步,给人感觉就像长了双能看到未来的眼睛。在大家都盯着大炮飞机时,他已经开始算计国际上的铀矿石,拖延人家制造核弹的时间。这就说明,他已经不仅仅在想打赢这场仗,更是把英美甚至整个世界都算计进去了,战争不过是被他利用来奠定世界性大国地位的工具罢了。

    如此的缜密,也让他对即将开始的战争多了份期待,靠在椅背上问道:“总统决定了吗?什么时候打?”

    阎宝航说道:“不是我们要打,是苏联也忍不住了!瓜分波兰暂缓欧洲压力后,斯大林认为欧洲就剩下波罗的海和芬兰这么点小事,所以这几天已经将朱可夫等人全部召回莫斯科开会,还积极地向高加索调兵。从阿瓦士战役结束至今,又有12万苏军进入伊朗,还有至少两个团进入了伊拉克北方。据说斯大林的要求是,必须在10月前将高加索的总兵力增加到110万军队和至少3千坦克、4万门大炮。

    如果这些情报属实的话,从兵力调动数字计算,大概会选在10月中旬对我们全面动手。选这个时间是因为苏联一直觉得比我们更擅长冬季作战,恰好进入11月后哈萨克和西伯利亚都会降雪,进入12月就基本不能大规模作战,连阿富汗和伊朗都处于高原会变得很冷,所以这个时候打就算出现闪失,只要坚持到12月初,天气也能帮他们争取到5个月的冬季,重新调整回来。”

    陈浩辉下意识的挪动一下有些燥热的身体,随着逐渐响亮的号角,血液仿佛又开始燃烧。

    。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806章 大战起(一)

    ps:首先要向大家道歉。

    昨天下午临时有些事去了次常州,因为没带电脑,所以没法更新请假,让大家白等。

    陈浩辉抵达北京的第二天,伪装成意大利商人的德国石油专家秘密来到利比亚的艾季达比亚市。在金壁辉的带领下,德国人炸开被水泥密封的苏尔特盆地勘测井,用储存在附近的钻井设备重新加压,仅仅一周油井就再次井喷。

    协议达成的速度很快,法本公司出面用6200万民元加三千名波兰、捷克等占领地的技术人员,买下这片表面上属于美国弗吉尼亚矿业公司的土地,然后又以意大利的名义进行前期建设。由于局势紧张不可能建设炼油厂,所以法本公司的目标就是尽早向国内提供原油。雷德尔也以德国海军缺乏跨洋作战能力为由,采购了天山级登陆舰的全部图纸。考虑到国内船台任务都排满,而且还要用于地中海,所以安排在由德国控制的挪威和意大利船厂建造。

    处理完油田后,波兰战役也落下帷幕。历时一个月的鏖战中,德军伤亡5万,波军死伤20万,被俘69万。与阿瓦士战役相比,德军的伤亡相当高,除了波兰军民的奋力抵抗外,更多要归咎于闪电战推进过快后,时常导致薄弱的侧翼暴露出来。苏军也在12天的行动中将欧洲防线向西推进数百公里,总计阵亡734、伤1862人。稍有不同的是,在原来位面中,希特勒为避免两线作战,委曲求全,将大批已经缴获的物资送还苏军,并主动退回分界线,但这回他却大手一挥揽走绝大部分战利品。

    斯大林也顾不上生气。东方现在已经成了他的头号心腹大患。为避免两线作战,还主动的要求德军在波兰举行联合阅兵式,并派莫托洛夫访问柏林,希望继续苏德友好。面对苏联的讨好,希特勒顿时意气风发,大嘴一张要求莫斯科在现有的矿石数量上再提高一倍,同时要求在友好协约的基础上,再签署《苏德石油协议》,要求莫斯科向德国免费提供300万吨原油,并从1940年起每年都要以成本价格出售400万吨。

    苏联是世界第三大产油国。年产原油亿3000万吨,但炼油能力每年只有1900万吨,而且都是低端产品,所以实际产能是过剩的,很大部分都是送往寒冷的西伯利亚当煤发电或取暖。所以斯大林考虑再三,咬牙答应了希特勒的《苏德石油协议》,不过考虑苏联没有高品质航空汽油,所以要求德国每年向苏联出口高品位航空汽油,并用原油抵偿采购费用。但他也害怕德国背信弃义。所以除了首批300万吨外,其余的全部按月供应,这样只要德国背叛,就可以立刻停止供油。

    处理完石油协议后。斯大林又将目光投到波罗的海三国。日本重新开放航道和中国船队重返波斯湾的事情已经传到莫斯科,面对越来越大地东方威胁,他已经不能多等,必须赶在中苏全面开战前彻底解决欧洲问题。

    就在波兰战役结束当天。苏联塔斯社突然宣布两艘苏联货船在爱沙尼亚外海遭遇进攻,恰好此前爱沙尼亚还放走一艘波兰潜艇,于是斯大林立刻以“波兰潜伏力量破坏”为名。出动六万海陆士兵强行进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接管三国海港,以防止破坏事件继续发生为由解除了三**队的武装。

    苏军开进波罗的海三国的消息,让希望苏德在波兰开战的张伯伦很失望,尤其是他们居然默契的在分界线上友好握手,还举行联合阅兵式的消息!更让他感觉五脏六腑都火辣辣的。

    德苏联手上演哥俩好的画面,让欧洲不寒而栗。泰晤士报甚至用《两兄弟的婚礼》做标题,在头版刊登了一幅斯大林和希特勒手牵手身穿婚纱的漫画,讥讽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但英国也没放弃积极备战,不仅从世界各地的英属殖民地和英联邦国家大肆征兵,还开始向世界各国采购军事物资。

    9月19日,也就是波兰沦陷后的第七天,顾维钧抵达伦敦,与英国政府签订了包括1027架轰六型轰炸机、588架运六、826架厉风和1302台备用双野马1200马力发动机的合同。根据合同,英国政府不仅需要支付4亿2千万民元,还要中止与巴林、卡塔尔和特鲁西尔阿曼(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波斯湾和平条约》,将上述地区管辖权交给中国政府处理。但杨秋最希望弄到手的阿曼和索科特拉岛,英国拒绝交易。

    除签署军购协议外,顾维钧还会晤了包括丘吉尔在内的英国各界代表,并首次向记者暗示苏德已经实质结盟,德国的下个目标很可能是法国。这番话一出,顿时在欧洲引发轩然大波,德国政府立刻提出强烈抗议,连英法各界也深表怀疑,认为他是危言耸听。因为法国不仅有坚固的马其诺防线,还有比德国强大数倍的陆军力量。

    欧亚大陆的局势,就在这些秘密交易和政治扯皮中,一点点向无法预测的深渊滑去。

    。。。。。。。

    苏德继续默契的瓜分游戏时,卓凡已经坐上从乌鲁木齐前往喀什的军列。

    由于第十军在阿富汗的行动又被国防部推迟,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考察西北后勤和战备情况。一个多个月跑下来,让他收获良多。不亲眼看看根本无法明白,保障三百万军队和后勤人员,每月向几千公里外的偏远地区投送数百万吨物资,是何等艰难地任务。

    车厢内闹哄哄全是声音,这些从河南调来的新兵还不懂战争的艰苦。

    “听说了没有?”

    座位的后面,几名刚毕业的士官生一边吃着罐头,一边议论报纸上的消息:“这上面说,总统和日本签署密约了!用菲律宾换马六甲通行权。怎么不可能!你看,新加坡已经看到三波几百艘海轮,广州上海月底也有两波要出海。这么大规模,不去波斯。是去哪里?”

    “放你娘的屁!总统怎么会和小日本妥协。我看八成是日本怕咱。哈哈。。。。。。要我说,小日本指定听说阿瓦士战役后怂包了,所以讨好献媚敞开路,盼着求着咱不打他呢。”

    “让我看看。华新报?这份报纸你也信,这是民党的报纸。这些人,眼瞅着要打仗了,就一个个站出来瞎嚷嚷,搞得自己像多厉害的战略家似的。他们要是真有本事,为何辛亥年会被北洋打得丢盔弃甲?若非总统站出来收拾河山,哪有国家的今天!现在日子好过了。就站出来指手画脚,算什么个玩意!”

    “也不能这么说,民党这些年监督出不少贪污舞弊的案子。总统虽然好,但国社那么大一家子,他也管不过来,有个监督也能促进进步。”

    “国内监督,咱没说不好,可对外。。。。。。哼!除了添乱还能干啥?”

    “这倒是,听说民党议员宋子文和孔祥熙每天都在叫嚷要求总统停战。他妈的!也不想想。不赶走毛子,西北不宁,波斯湾的石油也没了,还扯个蛋的太平日子。要我说。。。。。。。”

    “静一静。都给我闭嘴!”

    和午餐肉较劲的下士还没说完,车厢那头忽然传来大喊。卓凡扭头看去,一位连长正站在座位上,耳朵差点贴到列车广播喇叭上。随着车厢渐渐安静。本来听不清楚的广播声逐渐清晰。“现在播报新华社紧急新闻。今天凌晨,我国驻波斯部队遭苏联军队的全面进攻。据目前得到的消息,苏军此次投入的总兵力约有三十万。动用三千门大炮,五百余辆坦克等先进兵器。战斗主要集中在伊朗胡齐斯坦省最北的凯什瓦尔、西面的伊拉姆、沙赫尔库尔德省,霍尔木兹省以北的巴姆等地。。。。。。。。”

    “好家伙,三十万!”

    “这些毛子,真是不怕死啊!”

    “谁去找师长,把调我们去波斯得了。去那边拼毛子,总比在西北受冻好。”

    “哈哈。。。。。。。”

    女播音员带来的消息,让车厢瞬间炸开。大部分士兵都不觉得苏军反攻有多大威胁,还嚷嚷着要申请调去伊朗。但卓凡清楚,随着波斯集团军进入伊朗北方高原,加上阿瓦士战役让苏军提高了警惕,再想复制已经没有可能。不过在他看来,想要解决伊朗其实并不难,只是政治上风险比较大太大。

    就在他考虑第二阶段波斯战事,模拟如果是自己指挥该怎么打时,旁边几位士兵忽然指着窗外大喊起来:“快看,那是什么?”

    “是飞机吧,不对,怎么没翅膀呢?”

    “你们看,螺旋桨在头顶,应该是靠桨叶提供升力。”叫喊让士兵纷纷涌向左边,只见一架怪模怪样的飞机正贴着地面和火车平行。

    “是直升飞机。”卓凡为大家解惑。

    他从空军同学嘴里听过国内在研究直升机,也知道英美都在研制。不过空军和国防部似乎不太喜欢,因为直升机生存率低,制造难度大,操作困难,所以一直没听说有列装。

    这架外形像s…55的直升机跟着火车飞了几分钟后,渐渐消失在视线中。本来大家还以为看不到了,没想到火车抵达巴仑台车站时,它居然直接停在了车站外面。

    “谁是卓凡?谁是卓凡!”

    卓凡和大家一起细细打量直升机时,几位荷枪实弹的空降兵进入车厢不断大喊。

    “我是卓凡,你们是。。。。。。。”卓凡有些纳闷,空军找自己干吗?空降兵见到卓凡,立刻敬礼:“报告中校,猎鹰突击队奉命接您去北京。”

    “北京?”卓凡惊讶,四周的士兵也惊讶,他们没想到这位乌鲁木齐上车的战友居然是中校,而且看起来好像还是了不得的大人物,要不然怎么会派飞机,不,派直升机来接呢。其实就连来接人的猎鹰突击队也不清楚,他们正在乌鲁木齐附近测试直升机和演练机降战术,是突然接到命令来找人的。

    钻入直升机后,卓凡才知道这是重庆和成都西科斯基公司联合研制的“轻骑兵”直升机,空军编号直3。有两位驾驶员,机头下颚处装有一台750马力活塞发动机,最大可装十名全副武装的空降兵。不过和其它直升机一样,工艺复杂制造困难,面对战场上大量的防空武器生存率堪忧。

    快抵达乌鲁木齐机场时,五架结束测试训练的直3从后追了上来,不过他已经没时间欣赏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