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贵娇-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皇上,奴才再三查过了。载着秦世子的马车,的确是从谢家会馆驶出的。而先前,皇后娘娘给谢家会馆送了几车贺礼,是在东宫出现刺客之后。”常康这样禀道,惊诧不解还是从话音中露了出来。

    他是奉崇德帝之令去查坤宁宫和谢家会馆的,与异像有关的事情查,却发现了这些特别踪迹。坤宁宫、谢家竟然与秦绩有所联系!

    常康能混到内侍首领这个位置,是人精中的人精,也是典型的阴险家。脑洞之大之错综复杂,是超出常人的,瞬间他便想到了一个可能:莫不是,东宫刺杀和坤宁宫、秦世子有关吧?

    不得不说,这个猜测十分接近事实的真相。

    崇德帝也想到了,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只波澜不兴地问道:“局中局?”

    常康点了点头,便小意地退在了一旁。谢家与秦绩的关系意味着什么,皇上肯定清楚,不用多说什么了。

    的确不用他多说了,崇德帝脑中已理清了事情的脉络。从东宫刺客到熹宁宫,在从熹宁宫到坤宁宫,从坤宁宫到谢家会馆,接下来的秦绩之死到林世谦死谏,事情已经如此明显!

    他勾起了嘴角,似笑非笑地说道:“朕的皇儿,一个个都有好本事!朕叹服!朕在他们那般大的年纪,可没这么厉害!”

    常康只能回一声“是”,心想道皇上您当年厉害多了,不然……

    他缩了缩,不敢再想下去,便听到了崇德帝的吩咐:“传谢道!”

    他倒想听听谢道怎么说,想知道在这些事情里,他钟爱的谢皇后做了什么!

    (章外:三更!对于死谏,作者君是持反对态度的。不管是对君来说还是对臣来说,死谏都是很讽刺的事。)(未完待续。。)

    ps:  三更!感谢kssherry的月票。推荐一本书,书名:《男配是女主的》,作者:烟青色,简介:娄筝没想到还能这么玩的。

    她一古代小姑娘竟然要去混末世、星际……

    这种种诡异的脑洞到底是谁开的啊,她不过是想要救她爹爹而已!

    还有啊,怎么每个世界都能遇到瑞王殿下。

    娄筝:我说,殿下,您也太惨了吧,为什么每次都是男配!

363章 自陈(四更求订阅!)

    (四更!)

    谢道接到崇德帝的传召后,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他再一次觉得,谢家出了一位继后,不是什么好事。

    谢道出任谢家会馆的主事,已经有好几年了。之前一直过得十分自在逍遥,但自从谢姿入主坤宁宫后,他就时时战战兢兢,生怕坤宁宫事有不周,会影响到陈留谢氏。

    所谓家族,必是同气连枝。谢姿虽然是陈留谢氏旁支,却是由陈留嫡枝的族长谢奎亲自挑选出来的。谢家出了一个继后,这不是谢姿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族的选择。

    谢道知道族长,也就是自己的父亲为何会有这个决定。作为古老世家,陈留谢氏也需要发展,也需要更多的繁衍空间。对于世家来说,固守不变只会逐渐消亡,最好的发展莫过于出仕谋势,出继后只是试探的一步。

    接下来还会有第二步、第三步。但这两步目前谢道还没看到,他在京兆时久,只看到谢家第一步走得并不稳,继后谢姿不是一步好棋子。

    实在地说,谢姿聪明而且不瞎折腾,父亲会挑上她,是有原因的。但在谢道看来,谢姿太聪明、心太大,又是国之皇后,这样的人,其实是一个家族的不安定因素。

    他担心,整个陈留谢氏会沦为谢姿野心的陪葬,繁衍谋势不成,最后还为家族带来祸害。

    这个担心,在去年唐璩、余涵远一事上作实。坤宁宫竟插手三皇子府之事,最后还灭了那两家乡绅全族。

    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姑娘,就能下灭两族之令,这令谢道浑身发抖,谢姿的心,太狠了。这样一个继后,不是陈留谢氏能容得下的!

    他多次将自己的安心告诉了父亲谢奎,但谢奎的回音只有一个:事已至此,不能轻退,全力助之。

    是了。事关家族繁衍的大策。一旦决定了又岂能改变?谢道只能按照谢奎的吩咐,以谢家会馆的力量来协助谢姿。

    不过,想必谢奎也有所顾虑,一直压着不走第二步、第三步。最起码。就压着家族子弟不出仕。

    所幸谢姿不妄动。这多少令谢道有所放心。但天杀的,他才轻松没多久,就有了秦绩这件大事!

    “她怎可如此大胆。她怎可能如此大胆!”谢道当时恨恨说道,很想当没看到谢姿的亲笔信。

    但秦绩人已经到了谢家会馆,便只能想尽办法用出去。谢道其时已有所感,觉会出些什么事,但他没有想到,会出这么大的事情!

    京兆城门外的血案,浴血而死的暗卫死士,还有秦绩身死,都让他觉得踏进了一个陷阱里。他还没想明白这个陷阱是什么,更严重的事就发生了。

    一言身寸,亡国妖后!这一下,被谢姿拖累死了,这是……这是会被灭族啊!

    谢道已不知该怎么办,只得十万火急将这八字送回陈留,边想着应对之策。然后,皇上的传召就来了。

    他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谢姿度过这次危机?才能令陈留谢氏逃脱这个危机?

    当他跟着内侍来到紫宸殿时,脑中纷纷乱乱的情绪已经沉了下来,应对之策也越来越清晰,然后肃眉宁神,等待崇德帝的问话。

    正如他所想的,崇德帝问的,果然是京兆异像一事。对此,谢道的回答也只有八个字:“位居中宫,无嗣众的。”

    位居中宫,无嗣众的。这八字,就是所有异像出现的原因。此外,他再没有别的解释。

    崇德帝默念着这八个字,眉头却没有舒展。这个解释,他勉强接受。但他更关心的,是另外的事情。

    “秦绩为何会出现在谢家会馆?是宫中送出来的?坤宁宫是否与东宫刺杀有关?”崇德帝问道,一连三个问题,直接将谢道砸懵。

    谢道强忍着心中恐惧,将惊愕表现了十足十,装傻充愣地问道:“秦世子出现在谢家会馆?呃,皇上,草民……草民不甚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他内心在狂叫:皇上怎么会知道这事?早知道绝不理会秦绩了,这下被谢姿坑死了!

    他脸上仍是懵然,愣愣等着皇上接下来的话语。除了抵死不认,他也没有别的应对了。

    崇德帝紧紧盯着他,试图从这张憨厚的面容上看出些什么来。但谢道能当谢家会馆的主事,肯定有几分火候,什么也没露出来。

    这时,常康走了进来,朝崇德帝禀告道:“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崇德帝略思片刻,便说道:“准进。”,这个时候,皇后为何会在这里?

    谢姿袅袅走进了紫宸殿,她穿着一身红色常服,映衬着年轻娇美的容貌,似乎为紫宸殿带来了一缕暖意,令崇德帝的心都不由颤了一下。

    美色者,的确能使人心情舒朗,难怪人人爱之,崇德帝的眉头不觉松了一些。

    谢姿没有看谢道,直接走到御前,跪了下来,身子深深伏下,然后说道:“臣妾,来向皇上请罪了。”

    谢道的心放下了一些,崇德帝则是问道:皇后何罪之有?

    他唤皇后,而不是平时的梓童或者姿儿,可见心底虽软,仍有恼怒。

    “臣妾怎么会没罪呢?一罪为无德主中宫,二罪为无嗣忝其位,三罪为无能平后宫……臣妾怎么会没罪呢……”谢姿低低地说道,谁都能感受到她心底的苦涩。

    “无德,是因为臣妾无令声令名,是因为天大福分得皇上点选,才能从陈留来到京兆。臣妾每行一事,都慎思谨行,怕有负福泽皇恩。”

    “无嗣,是臣妾数年来无所出,臣妾常恐,恨不能折半寿来为皇上添子嗣。臣妾吃斋礼佛,一心向善,只求能梦熊有兆。”

    “无能,是因为臣妾虽为皇后,却不能察觉熹宁宫之乱。细想来,臣妾除了皇上的宠爱和皇后之位,便没有多少仰仗之处。皇上,臣妾是不是有罪?”

    最后,谢姿呜咽,抬头看着崇德帝,眼中的泪滚滚而下。

    (章外:四更!其实谢奎和谢道是很无奈的,家族如此,没办法。)(未完待续。。)

    ps:  四更!感谢黑嫂的平安符!请让作者君更有动力吧!!!

364章 处置谢姿(五更!)

    (五更!爱书友,就是这么任性!)

    听着谢姿细碎的呜咽,崇德帝沉默了,谢道放心了。

    无德、无嗣、无能,哪里是三大罪,分明是年轻皇后在宫中的艰难处境,亦是最好的辩解。

    谢姿虽是皇后,但入宫时间尚短,没有太大的势力,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子嗣。对付太子或任何一个皇子,她有什么好处?不管是太子或任何一位皇子将来即位,她都会是太后,何苦要掺合到皇子间去?

    没有好处,吃苦不讨好,谁会做这些事?也就是说,谢姿没有理由安排东宫刺客。至于载着秦绩的马从谢家会馆驶出,那就更好解释了。

    只见谢姿惨然一笑,簌簌落泪:“皇上,欲加之罪,何患无征?就连这样的异像都有人弄得出来,还有什么不能出现呢?臣妾还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情等着。如此想着,臣妾倒想一死,只是死有何难?臣妾只是不舍皇上,不甘身死而已!”

    谢姿泣诉着,看向崇德帝的眼睛缱绻,泪眼汪汪的样子,让人见之心怜。

    这时,谢道恰恰加了一句:“皇上,秦世子没有在谢家会馆出现过 。京兆人都知道,谢家没有精铁打造的马车。草民想不明白,到底是谁针对谢家呢?有‘一言身寸,亡国妖后’的污蔑还不算,还扯出了秦世子之事?”

    他直接挑明了这八个字,皆因他判断皇上不会信这样的预兆。只要皇上不信。那么坤宁宫就有喘息之机,谢家也能渡过这难关。

    崇德帝迟疑了。他有自己判断力,谢姿的哭诉和谢道的辩解,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真的想不出,谢姿掺合这些事的动机和好处。

    见到崇德帝犹豫,谢姿咬了咬牙,孤注一掷地说道:“臣妾令皇上为难了。既然有林大人的死谏,那么臣妾恳请皇上……废后!赐臣妾三尺白绫,让臣妾了此生!”

    她的话一落,谢道就急得大喊:“皇后娘娘。不可!您如此做是陷皇上于不义。这岂不是公之天下真有亡国之祸?若是被敌国细作利用……”

    他的话还没说完,崇德帝就打了一个激灵,这才记得还有敌国细作这回事。是了,挑起这么多事。令几位皇子相争。使得朝政动乱。这看着也像敌国的手法,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大盛的废太子,还在天牢里面关着呢!亡国妖后的预兆。会不会是大盛的手笔?

    崇德帝沉吟不语,谢姿和谢道的心便放了下来。皇上表现如此,说明事有可为。谢家尽管临险地,但还能往回走。

    似乎,谢姿和谢道想得有些简单。事关“亡国”一词,那些京兆异像岂能轻易掩盖的?更何况,背后还有朱宣明等人在暗中推动民心,谢姿怎能凭辩解哭诉就没事?

    现在,京兆百姓已经炸开锅了,都在纷纷议论着那两个京兆异像。就算京兆府的官员跟他们说,戏台柱子那些是红水而不是鲜血,都没有多少人相信。

    百姓们最相信的,还是自己的眼睛,以及内心深处的惊恐。鲜血突然渗出,形成了“一言身寸、亡国妖后”这些字,他们亲眼看得清清楚楚。

    还有西山那些巨石。那几块巨石至今还横在西山脚下,谁能推得动这些石头呢?还有那些藤蔓字,这是上天的预警!

    天予不取,反受其诟。上天已经明明白白发出警示了,若是忽视它们,肯定会有大灾祸的。

    有这样想法的百姓,占了大部分。不知怎么的,这样的恐惧越来越声盛,最后有个百姓喊出了一句“除妖后,斩谢氏!”来,百姓们便找到了发泄恐惧的出路。

    除妖后,斩谢氏,除妖后,斩谢氏……一人喊声,应者千百!反正跟着绝大多数人喊就没错,法不责众,就算朝廷要究罪,也没有办法。

    百姓骚乱、民心沸动,遍及京兆两市各坊,就连京兆府衙也无法压止了。

    民心,是可导的。在亡国妖后这一事上,朱宣明等人就抓住了民心,用民心造势,逼迫崇德帝不得不慎重处置谢姿!

    ……

    ……

    转眼,就已经到年初三了,民心越发焦躁,似乎所有人都在等着谢姿的下场。有见及此,裴公辅、王璋和郑时雍三人便着急了。再这样发展下去,他们担心民心会失控!

    他们三个联合在一起,急匆匆赶到了紫宸殿,请皇上尽快下决定,尽早平定民心。——他们三个人一直看着京兆事态的进展,却愣是看不透,事情怎会这么迅速就发展到这种程度。

    背后,究竟有多少方的人在着力呢?这三人判断不出。

    这三人,是中枢大神(朱有洛暂时忽略不计),他们既然这么说了,就证明事情的确不能任由发展了,必须要做些什么,来平息当前京兆的局势。

    “难不成,朕要因为一些刁民的不满,就要废后杀后?裴公辅,你们的意思就是这样?”崇德帝满脸寒霜地说道。

    他不能接受,他才是大定的帝王,怎么能因为刁民的躁动,就要处置皇后?若是下一次刁民们说朕是亡国之君,莫不成朕要自断?

    裴公辅忙回道:“皇上,臣等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要阻止民心动乱……”

    这些话语,崇德帝自是听不进去的。就算他打算处置谢姿,但一想到是受制于民心,他就有一种不忿。——至尊帝王,有时候像孩童一样任性。

    郑时雍在来紫宸殿之前,就和裴公辅、王璋两人商量好了,有人唱红脸也有人唱白脸,相互配合平息此事。

    因此,郑时雍说道:“皇上,臣有一个建议。非是废后、杀后,请皇后将后宫之权叫出来,请皇后暂在坤宁宫不出,等此事过去民心平静,再一切恢复如常。”

    他的话说得隐晦,意思还是要将谢姿幽禁,这一段时间,是半年还是一年就另说了。

    郑时雍这个建议,还是很中肯的,既考虑了民心,又照顾到了崇德帝的情绪。

    崇德帝到底将他的建议听进去了。如此,也是一个解决办法。

    “朕会考虑此事。但京兆百姓们,朕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朕不想再听到有任何动荡!”崇德帝冷声道。

    这些话语,其实也是妥协。

    (章外:五更!其实这两天我难过得想哭,昨天一大早书评区就有人说我写得多么差,多更也没有用,票票少也不冤,若是有人反对就是脑残粉之类的。对此,我能说什么呢?

    ps:或许又要被说作者君玻璃心,不吐不快,仅此而已!

    再ps:章外之后的文字不计钱~)(未完待续。。)

    ps:  五更!感谢对啊买不起、小夜saya、小金虫虫牛、小秋青青、书香迷恋168的月票!

365章 震摄

    (一更!)

    崇德帝既然下了这样的指令,裴公辅和郑时雍等人当然照办。他们也知道,将谢皇后暂时幽禁,是皇上所能接受的底线。

    既然在处置亡国妖后一事上,皇上已经有了决断,那么宫外的民心,作为臣子的他们,当然要为君主分忧解难。事实上,在进宫之前,郑时雍已经想到了应该怎么做。

    民心乱成这样,声势如此浩大,没有人在背后推动,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百姓中必有一些刺头,是这些刺头在引导着民心,只要将这些刺头找出来,事情就好办了。

    如果这些刺头不肯合作,那么他不介意让他们知道朝廷的手段。——郑时雍这样想着,眼中闪过一丝杀气。

    他能将动乱的太原府整治妥当,靠的不仅仅是柔和政策。像他这样一步步走上来的文官,实在太清楚什么时候应该柔和,什么时候应该用雷霆了。

    如他所料的,京兆府兵找出了好几个刺头。这几个人平时不务正业,,在百姓骚动的时候,他们就躲在中间叫唤得最厉害。这样的人,什么时候都少不了。

    郑时雍听了京兆府兵的禀告,却没立刻将他们抓起来,而是吩咐京兆府兵细看,这些刺头的背后都有谁。

    林世谦已死,少尹耿介又一病不起,朝廷没来得及任命新的官员,京兆府事务就暂时落到了郑时雍手中。

    听到郑时雍这样吩咐,京兆府兵俱是领命。很快就摸清楚了这些刺头的去向。只是,层层追查之下,所得的结果令他们为难。

    这些刺头,最后与两处地方有所联系。一是与户部尚书张家下人有所接触,一是与林世谦的家人相关。事情很明显,在背后推动民心的,就是太子和二皇子。

    原来,太子和二皇子都想对付皇后啊。只是不知道“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