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人方才愤怒的脸渐渐松弛了一些,无论怎么说,即便他们脸皮再厚,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单凭这一篇文章,叶春秋就很对得起会元这个称号了。

    却有人嗤之以鼻,冷笑道:“他料到如此,搜肠刮肚想一篇文章来又有什么稀罕,他确实有文采,却也未必就没有作弊。”

    “是啊,弘治十二年的徐经和唐寅,难道不是也能做文章吗?只怕搜肠刮肚之下,好生精雕细琢做出的八股文也不会在这叶春秋之下,这叶春秋,怕是想借一篇文章来博人同情。”

    有的人似乎觉得这样的解释有些牵强,可是话又说回来,这牵涉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却都表示沉默。

    叶春秋回到了国子学,安顿陈蓉和张晋住下,说是安顿,不过是把自己的卧铺收拾起来一下,然后三个人挤一挤而已,陈蓉和张晋倒是并不在意,有两个朋友陪伴,叶春秋的心情轻松了一些。

    等到了去次日清早,艳阳高照,他照旧去练了刀,接着便又在案头上铺开纸,接着下笔:“今使徒行仁政,而不……”

    他凝眉写下一篇文章,却又整了整衣冠,和陈蓉、张晋一道出门,经过叶景的寝卧,叶春秋不由多看了一眼,这个老爹,最近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难道在谋划什么?

    叶春秋心里吁了口气,而后便抵达了贡院。

    在这里依然盘踞不散的举人们见叶春秋三人又来,这一次却没有上次的剑拔弩张,反而是因为天气好,所以叶春秋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叶春秋微微笑着,和他们一个个作揖:“赵年兄,你好。”

    “陈年兄……”

    一下子,许多人鸦雀无声起来,被叶春秋叫到的人,一个个胀红着脸,显得有些羞愧,不过也有人阴阳怪气:“哼……现在倒是想收买人心了。”

    叶春秋对此充耳不闻,却又到了文轩亭下,照旧刷了米糊,再将一篇文章盖上去。

    自始至终,他显得很沉默,也并不在此逗留,贴上文字,便匆匆离开。

    众人不得不到了亭下来看,便有人道:“今使徒行仁政,而不当时之可为也……”

    “好精湛的破题,如此巧思,可为空前绝后。”有人开始忍不住赞叹起来。

    和上一篇八股文一样,这一篇八股也是精妙到了极点,大家都是识货的人,如果说昨日的文章,还是叶春秋事发之后,搜肠刮肚所想出来蛊惑人心的,那么才相隔一日,这篇文章从哪里来的?

    这才一天啊,已经有两篇堪称是空前绝后的八股出自叶春秋的手里,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妖孽。

    有人露出了惭色,他们突然觉得,事情似乎和他们起初想象中有些不同,看着这样的文章,只给人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那些本来还想发表阴阳怪气论调的人,现在也哑了火,你去侮辱人家,你配吗?莫说是一天,就算给你十天、二十天、一个月,你就能保证能做出这样的文章?

    那一张张本是义愤填膺的脸,此刻却大多松弛了一些,有人不由拂袖,然后径直离开了人群。

    大喊不公?

    喊什么不公,还嫌不够丢人吗?

    虽然还有人依然不肯走,心里总带着一丝希望,期盼着朝廷因为这场弊案而有恩科,直毕竟这关系到的是自己的前途,可是此时此刻,让他们振振有词的高喊什么,却有些喊不出口。

    …………

    本来这场科举舞弊的案子,早就震动了整个南京城,从各部堂的官吏再下到坊间的市井小民,大抵都在议论纷纷,可是又有消息不胫而走,说是那据传可能牵涉到弊案的会元叶春秋每日在文轩亭张贴文章,这件事顿时引发了无数的遐想,更有人索性将这些八股文抄录出来,于是许多官员和文吏,乃至于读书人纷纷拜读,居然一个个都觉得获益匪浅。

    一开始,所有人都孜孜不倦的谈着弊案,可是现如今,大家的目光却都关注在了叶春秋的身上。

    第三天,贡院外头多了许多‘闲杂人等’,再不只是利益攸关的考生们来闹了,而是乌压压的在凑热闹。

    “那叶会元今日还会来吗?”

    “这哪里知道,或许会来吧。”

    “我看未必,三篇文章啊,春闱时一篇,前日昨日各一篇,这文思哪里说有就有,我就来看看凑凑热闹的,不指望他来。”

    许多人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六章:妖孽(第三更)

    既然连续发了两篇八股,而且都是最极品的佳作,每一篇拿出来都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可是这文思固然如泉涌,却也不是这样冒出来的,是谁都会有灵感枯竭的时候,到时即便再聪明的人,怕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

    谁知这时候,人群中有人叫道:“叶春秋来了,来了……”

    无数人兴奋的看着叶春秋,却见叶春秋依然还是昨日的行头,面色冷静,和陈蓉、张晋徐徐而来,众人自发地让出一条道路,叶春秋纷纷向他们致意,等到了亭下,还是像是前两日一样贴出了一篇文章。

    没有太多的言语,也不需要去辩护什么,叶春秋消失在人群之中。

    “夫论天下之大计者,当为仁政……”

    呼……

    又是一篇,又是一篇……

    所有人都哗然了,大家纷纷念着这篇八股,依然精彩绝伦,依然是上品的佳作,依然足以将当今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文章吊打。

    有人喉结开始滚动,有人激动得眼睛发红,无数的读书人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切。

    这……怎么可能?

    就算是文曲星下凡,大抵也只能如此吧?

    三日三文,每一篇都可堪为八股文的顶峰,哪一篇放到任何人手里,都足以金榜题名,即便是会试,让你作一篇八股,考试的时间也是三天,三天的时间让你写一篇八股文,许多人都觉得时间紧凑,即便作出来,那也不过平平之作,可是现在,一日一篇,篇篇吊打同行。

    南京城轰动了。

    从未见过这样玩的啊。

    这天底下,有谁可以做到这个地步,一篇八股,就算想一个精彩的破题,都足够让人苦思冥想数月功夫都未必能到精彩的程度,何况是似叶春秋这般……

    消息像是疯了一样的传递,这种跌破人眼球的事,足以制造各种舆论的轰动。

    已经没有人去关注什么弊案了,那些考生们也懒得再去义愤填膺的陈情了,现在每一个人口里谈的都是叶春秋,都是他的八股。

    “况齐东有泰山,西有琅邪,地如此其广也……民如此其众也……有时而无其势,仁政固不以势而阻……于以省刑罚、薄税敛,勤勤于王道之始……”

    每一篇文章都在被人传唱,都在被人评议,都在被人惊叹。

    世上竟有这样的妖孽,有这样的人。

    ………………………

    第四日,贡院外头,已是人满为患,人数竟多达数千,甚至有官吏索性销假而来,他们的生活本就过于平静,而今,这一层层的巨浪已经激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今日叶春秋还会不会来,还会张贴文章吗?不会依然还精彩绝伦吧!

    各种各样的议论,各种各样的争论,无数的流言蜚语,每一个人都乐在其中,每一个人都在做着各种无端的猜测,这已成了某种风尚,成了一段雅事,造就了一段佳话。

    每一个人都在激动地等待,仿佛他们现在正在造就一段史诗。

    有人语带失望道:“都到了午时,却还不见踪影,看来是不会来了。”

    有人满怀希望道:“一定会来的,定会来的,咱们叶会元是文曲星,真正的文曲星。”

    也有人摇头:“连作三篇,只怕不会来了。”

    然后……一个瘦弱的身影徐徐而来,他腋下夹着油伞,依然是那样不徐不慢,嘴角轻抿,不骄不躁的样子,便连脚步,虽不轻浮,却也绝没有带着急躁,只是慢悠悠的,宛如陪着佳人踏青的才子,闲庭散步。

    他的剑眉没有因为自己造就的风潮而露出喜形于色而挑起,也没有因为牵涉到弊案而微微凝着而露出忧心,一切都是这样自然、随和。

    无数的人纷纷让出道路,有人高声跟他招呼:“叶会元好。”

    “春秋又来了啊。”

    “叶会元今日来迟了……”

    叶春秋带着微笑,很腼腆的向每个人致意,他徐徐到了亭下,深吸一口气,拿出了文章。

    看到那张满是蝇头小字的文章,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第四篇,第四篇了,这是第四篇了。

    有人激动得手舞足蹈,这是他们一辈子都不曾见过的事。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只是惊叹,也只剩下了惊叹。

    他们一个个伸长着脖子,站在前面的人已经开始急不可耐的念起来:“时势之所系重,岂得谓仁政之行!”

    “好,精彩绝伦,一篇破题,就足以使天下八股失色了!”

    有人夸张的大喊,这时叶春秋要原路而返,更多人敬畏地朝他致意,有人拦住他,朝他深深作揖:“叶会元好。”

    叶春秋不疾不徐,朝他们微笑。

    好不容易才从人群中挤出来,带着扬眉吐气的陈蓉和张晋消失在大家的眼帘。

    “快念,快念,前头的人快念……”

    “方今卫、宋、中山之属,地不满千里,车不过数十……”

    承上启下,又是难得的佳作。

    无数人在叫好,人群已经沸腾了。

    能站在这里的,自然都是读书人,而读书人,哪一个不知八股文要做起来有多大的难度,洋洋千言,不但要有巧妙的破题,有极高的智慧去启程,更要有丰富的经验去收尾。灵感、智商、经验,缺一不可。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对仗,也都要前后呼应,这就相当于让你作一首千言的诗篇。

    可是……依然还是无懈可击,整篇文章,即便你如何枉费心机,竟都寻不到一丁点的破绽,就宛如浑然天成一般。

    什么是天才,这就是天才啊,不不不,天才算什么,神童算什么,天底下这样多的天才和神童,在大家眼里,连给春秋提鞋都不配。

    若说第一篇文章还可以给人口实,第二篇文章给人震惊,第三篇的文章使人有一种高山仰止的自惭形秽之感,那么这第四篇,就足以使人绝望了。

    这是一种油然而生的绝望心理,每一个读书的人,眼睁睁的看着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在眼前。

    …………………………

    时间过得真快,还有六天,这个月就结束了,越是这个时候,老虎越是感到压力大呀,希望有票儿的同学能再支持老虎一把,老虎也会鞭策自己继续努力,好好思考剧情,坚持下去。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七章:文采无双(第四更)

    现在,这些看过叶春秋几篇八股的人,心头唯一的念头就是,自己只怕再如何努力,穷尽一生,无论怎样用功的苦读,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人家的万一吧,自己就算是有千百年的寿命,阅尽天下的经文,或许都做不到这个人这样的地步吧。

    这种绝望,已经让人再难产生跟叶春秋一较高下的心理了,就好似一个练武之人,看到一个镖局的镖头,将一把大刀耍的虎虎生风,必定会生出一种心理,总有一天我会超过他,可是特么的一个练武之人,看到了割了jj之后神功大成东方不败那种挥舞之间便无数人死于非命,剩下的只是绝望,因为这就是差距,差距不是一点两点,甚至不是百丈千丈,而是永远不可企及地彼岸。

    这种心灰意懒的感觉,使任何一个曾经踌躇满志的人,现在都变得沉默起来,只剩下沉默,再无惊叹。

    而现在在贡院之内的王洪,正在努力搜集着证据,外间的事,他怎么会不知?

    此番奉命而来,王洪早就得到了上头的授意,这当然是一桩冤案,不过为了自己的前途,自己必须制造这个冤案。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包括了锦衣卫那儿得来的各种有力证据,也包括了贡院之外齐聚的读书人。

    他要的就是这种气氛,这种效果,让外间那些举人为了再加恩科,为了他们的自己的利益,在外鸣冤呐喊,只有如此,自己才能显出是为民做主、伸张正义的姿态。

    王洪很享受这种感觉,既可以为自己得来一个查处弊案的美名,同时,还能得到上头的奖赏。

    起先几天的时候,外头鸣冤呐喊声浪如潮水一般,这当然和王洪的默许有关,可是他还未得意多久,当叶春秋第一篇文章出来的时候,他只是冷冷一笑,这个小子,以为一篇文章就可以翻案吗?真是愚不可及啊。

    可是当第二篇文章出现的时候,惊慌失措的差役报到这里,他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他能察觉到,外间大喊不公的声音开始日渐凋零,很是不妙。

    而到了第三日,外头已是人山人海,万众瞩目,王洪便想,呵,不信他还能作出第三篇,便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可是当外头传出欢呼,他心有些乱了。

    这怎么可能,忙是让人将文章截下来送到自己的案头,看着这三篇文章,他脸色更加凝重。

    这个叶春秋……还真是……

    当第四篇出现的时候,贡院外头到处是沸沸扬扬的呼喊时,不安的情绪已经开始在王洪心里弥漫开来了。

    他感觉到了不对。

    不过……显然一切都已经迟了,难道现在将人全部驱走?这只会给人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自己是钦差,是来办弊案,若是闹的沸沸扬扬,终究影响官声,他只是焦灼不安的等待,心里禁不住在想,理应不会出现第五篇……断然不会的……

    第五日……

    贡院外头几乎已经形同于是菜市口了,王洪心里,没来由的烦躁,他知道,贡院外头的人又增加了不知多少倍,那些该死的读书人,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热闹的。

    偏偏这南京城,多的是的读书人,且不说国子监,就说这南京的举人考生,还有那多如狗的秀才,就是数千上万。

    今日……难道还会来?

    他命人观察着贡院之外的动静,虽是表面老神在在,却有些焦灼不安。

    这时,有个差役跌跌撞撞的道:“大人,大人,来了……又来了……那叶春秋……又来了……”

    又来了……

    王洪的脸顿时垮了下来,他震惊了。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这位北京来的佥都御史,也算是见过诸多大风大浪的人,可是现在,他却有点发懵,难道又要贴文章?这……

    过不多时,又有差役连滚带爬地进来道:“大人,大人……又贴了一篇文章,无数人在传唱,无数人在传唱,个个说好,个个说叶会元文采无双……”

    王洪怒气冲冲的道:“来人,请他来,请他来,不能再让他放肆了,不能再放肆了!”

    再这样下去,还怎么得了,若不是因为上头已经言明,先不要动叶春秋,等掌握了所有证据再动手,现在的他,已经恨不得立即让锦衣卫去拿人,将这个臭小子剥皮拆骨了。

    可是……已经失态的王洪却还保留着一丝理智,既然宫里的人和部堂里的那位大人物已经授意,这就意味着这个人暂时绝不能动,要动,那也等案子定巚再说,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这个叶春秋住嘴。

    一群差役已经明火执仗的呼喝而去。

    王洪怕有麻烦,又命人道:“请锦衣卫的张千户带人死死守住贡院,以防不测。”

    他有些怕了,万万想不到会节外生枝,闹出这样的事来。

    那差役应声而去,整个贡院,立即变着紧张起来,好在……一切还算顺利,那叶春秋似乎并没有抗拒,他的淡然态度,反而使外头人山人海的人潮,虽然有些惊愕,却无人敢闹出什么事来。

    叶春秋徐步而来,被带到了明伦堂里,王洪只是冷着脸看他,嘴角露出几分狞然。

    平时的王洪,一向是笑容可掬的,在北京城里,大家都给他一个笑面御史的绰号,可是现在的他,却连这一张面具都撕了下来,眼睛如刀子一样在叶春秋身上刮过,叶春秋却是好整以暇,朝着王洪作揖:“学生见过大人。”

    见过大人……哼……

    王洪阴森森地看着他,想说什么,却不知从哪里说起的好,他终于还是道:“你便是叶春秋?”

    “正是学生。”

    叶春秋的表现,可谓是无懈可击。

    王洪的唇边泛起一抹冷笑,道:“大胆叶春秋,你竟敢在贡院外头胡闹。”

    叶春秋抿抿嘴,却是淡定地道:“敢问大人,学生如何胡闹了?”

    对啊,如何胡闹了?就算是胡闹,那也得给一个说法吧。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