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不等他趴下,叶春秋却是另一只手抓起他的衣襟,使他暴露在叶春秋面前,提起手又是狠狠一拳。

    啪……

    这一次却是直接砸中他的面颊,他整个人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神志,身子已经摇摇欲坠。

    “住手,这是征夷大将军之子,足利义文阁下……”其他几个倭人慌了,纷纷拔刀,有人高声大呼:“他是奉命前来大明亲善,是你们大明的贵客。”

    叶春秋罢了手,却依旧一手提着这足利义文,这足利义文已是被打得奄奄一息,一只眼球直接爆了出来,显然是瞎了。

    叶春秋心里想笑,原来这些人都精通汉话,哪里是什么误入副楼,分明是早就打好了主意,然后假装醉酒欲要跑来这里施暴,他们假作不熟汉话,多半也是为了此后的事铺垫,到时候大可以说自己当初醉醺醺的,又远离异乡,以为自己进入的是烟花之所,所以方才如此。

    他们是使节,又因为‘不知道规矩’,多半最后是不知者不罪,随便被鸿胪寺敷衍过去。

    那几个倭人都拔了刀,将叶春秋围住,用纯熟的汉话道:“把足利义文阁下放下,这是征夷大将军之子。”

    征夷大将军,其实就是倭国幕府将军,位高权重。

    看他们紧张的样子,这个人的地位,只怕相当于王子,不过细细思来,大抵也是差不多,须知倭国的所谓tian皇不过是傀儡罢了。

    叶春秋倒也冷静,正色地道:“楼里的人呢,通报了顺天府没有?”

    楼上有人畏畏缩缩,一个老妇道:“已经……已经命人通报了。”

    叶春秋淡淡道:“这样就好。”

    一手将足利义文放下,他便整个人如死狗一般地趴在地,气若游丝,叶春秋却是知道,要解决这样的事,就必须理直气壮不可,你若是稍有一丁点软弱,这些人便会趁机反咬一口。

    (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八章:日防夜防(第五更)

    有了先前的教训,叶春秋只是背着手伫立不动,有倭人想要扑上来看看足利义文情形如何,叶春秋却是瞪他一眼,使他竟是不敢轻易上前,只是口里呼喝道:“你是大明国什么匪人,你可知道袭杀使节是什么罪,你们的大明律中,这是得斩立决……”

    叶春秋不禁冷笑,想不到这些人不但汉话纯熟,居然对律法也是清楚得很,只怕早就是使臣中的老油子,这都是蓄谋已久而为之的事。

    叶春秋抿着嘴,不做声,果不其然,过不多久,就有顺天府的官兵来,这些倭人一见,立即颐指气使地道:“就是此人……”

    为首的官差显得有些不耐烦,一看对方便晓得是鸿胪寺里来的,有些不胜其烦,偏偏还得低声下气,免得鸿胪寺那儿又来质问,正想呼喝几句,却见叶春秋还穿着麒麟服,也不禁愣了一下,忙是行礼道:“大人……”

    叶春秋便正色道:“我乃翰林修撰叶春秋,今日见到这几个倭人闯入这里行暴,这里是什么地方,想必公人是清楚的吧,立即将他们拿了交由顺天府治罪,过些日子,我会询问此事。”

    口吻里没有任何商讨的余地,这公人顿时为难:“大人……卑下人等无权管束使节,唯有鸿胪寺……”

    其中一个倭人道:“足利义文阁下快要死了,再不施救……只怕……”

    这公人吓了一跳,只好道:“大人,这些人反正就在京师里,要跑也跑不到哪儿去,不妨小人先带此人去救治,一切的事,大人自去鸿胪寺追究,可好?”

    叶春秋也懒得刁难这公人,便默言点头。

    那公人带着差役会同七八个倭人,七手八脚地将这足利义文抬起,一行人灰溜溜地走了。

    叶春秋回眸,却见那些小姐们大多已经躲去了楼上,只是自楼梯间探头下来,只有王静初担心叶春秋,却是死活站在他的身手。

    叶春秋上前,也懒得理会别人闲言碎语了,一把抓住她的手,感觉到她的手有些冰凉,道:“受到了惊吓没有?不必害怕,有我在。时候不早了,我先送你回谢家吧。”

    王静初只好缳首点头,她的丫头过来给她披上了一件披风,叶春秋牵着她出去,便见几个谢家的轿夫远远地躲在一边,叶春秋怒视他们一眼:“方才见他们闯入,你们为何不阻拦?”

    一个叶家轿夫胆战心惊地道:“他们拿刀抵着……抵着……”

    叶春秋的脸拉下来,厉声道:“抬轿去吧。”

    等到王静初上了轿,叶春秋则步行跟在轿后,直到见到王静初的轿子进了谢府,这才罢休。

    ……………………

    却说谢迁在书房里看书,听到外头有人咳嗽一声,他抬起眼皮子,慵懒地道:“进来,有什么事?”

    来人是谢家的主事谢忠,谢忠一脸忠厚老实的样子,垂手道:“老爷,今儿王小姐差点遇到危险了,又是几个倭使胡闹……”

    谢迁一听,立即震怒,狠狠地拍案都:“好啊,上一次纵容了他们,看在两国相交的份上,给倭国留了点脸面,而今想要太岁头上动土,静初呢?她没有事吧。”

    谢迁打了个激灵,这若真的有什么差错,不但有负老友的重托,连王静初的未婚夫叶春秋那儿也没法交代了。

    “恰好叶修撰途径那儿,与倭人厮打了起来,似乎还打坏了一个倭人的眼珠子,现在顺天府那儿已经解围了,后来叶修撰便拉着王小姐出来,一直护送到了家里,这才回去。”

    谢迁松了口气,又不禁心里咯噔了一下:“拉着出来?怎么个拉?”

    “手拉着手吧,轿夫是这样说的。”

    “这……”谢迁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这日防夜防,终究还是没有防住啊……

    他不知该说什么好,只好道:“和他们说,这件事谁也休要提起,倭使的事要压下去,春秋的事也不能说,这种事……总是怕闲言碎语的,即便静初未曾遭遇什么,可是只要有人说起倭人行暴,涉事的有静初,就不免要遭人非议,顺天府那儿,去打一声招呼,让他们噤声。”

    “是,老爷……”

    见那管事走了,谢迁皱起眉来,眼睛微微眯着,他心里感叹,眼下也只能如此处置了。

    ……………………

    次日清早,叶春秋到了待诏房,昨夜的事虽令他恼火,不过叶春秋却没有太过放在心上,自然,鸿胪寺那儿,他肯定是要去过问一下的,这样纵容使节不法,连翔鸾阁也敢闯,可见这些人在京师里有多骄横。

    他特意到了一旁备案公文的房里,寻了一些关于鸿胪寺的公文,不过大多是国书的递交,或者朝廷对诸国恩命,并没发现什么具体的东西。

    到了辰时末,有宦官过来道:“叶修撰,请去暖阁伴驾。”

    叶春秋早就习以为常了,和郑侍学打了招呼,接着便动身抵达暖阁,谁晓得这个时候,暖阁里竟有人在。

    叶春秋悄然进去,便见一个绯衣官员义愤填膺地道:“陛下,这还了得,被打的是足利义文,此人乃是倭国大将军之子,虽然现在东南沿岸有倭寇,可是倭国征夷大将军却是歆慕我大明久矣,屡屡派遣使节来朝,去岁,新的征夷大将军刚刚登位,这一次派遣了足利义文这次子来,就是希望向我大明输诚,谁曾料到而今却是被打成这个样子,一只眼睛竟是瞎了,伤重得下不了地,倭人副使向鸿胪寺交涉,严厉谴责,说是若是不给一个交代,只怕……”

    朱厚照听着也是恼火:“还有这样的事?朕对诸藩一向不错,只要他们肯乖乖遣使入贡,便从不刁难,咱们大明乃是上国,是谁有这样的胆子,做这样的事!”

    这官员连忙道:“翰林院修撰叶春秋。”

    叶春秋就站在他的身后,没有做声。

    朱厚照却是愕然了一下,然后惊诧地看了叶春秋一眼。

    叶春秋才上前:“臣叶春秋见过陛下。”

    (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九章:恶人先告状(第六更)

    绯衣官员听到叶春秋突然出现自报家门,先是愣了一下,而后禁不住冷哼一声。

    朱厚照便咳嗽一声道:“叶爱卿啊,你怎么可以如此?你好端端的,打倭国使节做什么?来者是客嘛,朕知道你讨厌倭人,当初就是你杀了倭寇,可是你要知道,这是倭使,不是倭寇,好了,好了,朕定要严惩不贷,非要罚俸你一年半载不可……”

    叶春秋不禁无语,他知道朱厚照想要和稀泥,不禁感激地看朱厚照一眼,可是他性子却不喜欢如此,倒不是不圆滑,而是厌恶倭人那儿恶人先告状,随即道:“陛下,倭人行暴,臣不过见义勇为。”

    绯衣官员顿时道:“这是什么话,他们远道而来,不谙世情,如何行暴?”

    叶春秋淡淡道:“他们调戏良家妇女,难道不是行暴吗?”

    绯衣官员冷笑一声,道:“哦,调戏良人?这倒是有意思,若是调戏良人,为何没有人去报官?若是无人状告,怎么就是行暴了?就请叶修撰请那苦主来吧。”

    叶春秋顿时明白自己疏忽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在这个名节大于天,即便是良家女子被陌生男子摸了手也得去上吊的时代,无论所谓的调戏是否成功,那些千金们都是绝不可能作为苦主去告状的。

    而她们若是当真被人调戏,结局也只有两个,要嘛是忍气吞声,另一个就是投河自尽,或是上吊自杀,否则一辈子都可能被人指指点点。

    虽说那些倭人并不曾染指到什么,可是这时代对于女性尤其苛刻,当时阁中的女子,大多是千金小姐,会有人作为苦主去指证吗?

    那些倭人熟谙大明的世情,叶春秋当初还曾在想,这些人怎么就这样的大胆,若是欺负寻常女子倒也罢了,居然敢跑去翔鸾阁,那儿可多是官眷啊,想必也正因为他们对此了若指掌,方才想要体验这种不同的感觉,才有那样的胆子吧。

    想到这里,叶春秋的目光一沉,却是看着绯衣官员,朝他行礼:“敢问大人高姓。”

    这绯衣官员道:“我乃鸿胪寺主客郎中张仪。”

    “张大人……”叶春秋耐心地道:“许多事连我尚且都知道,你是主客郎中,有些使节做了什么事,你心里自知,你我同朝为官,我不愿和你争论,只是……”

    张仪却振振有词地反驳道:“叶修撰,非是我要刁难于你,现在那倭国使节足利义文被打成这样,你可知道,这鸿胪寺各国使节都是莫名惊诧,大明既是****上国,也是礼仪之邦,现如今闹出这样的事,诸国藩使会怎样的议论,到时谁还敢来朝贡,又有多少人心寒?这诸国的使节现在都在看着我大明如何严惩肇事之人,叶修撰,你有罪与否,本官不敢定论,可是事关重大,少不得恳请陛下决断。”

    说罢,他的目光便落在了朱厚照的身上,不饶不饶地道:“陛下,若是纵容这样的事,非国家之福,恳请陛下还足利义文一个公道,否则消息传到倭国,倭人势必举国哗然……”

    朱厚照便沉着脸:“依卿之见,当如何处置?”

    “严惩凶徒,让三法司审理,明正典刑。”

    朱厚照沉默了一下,然后很认真地道:“罚酒三杯可以吗?”

    张仪暴怒了,你这是逗我呢!

    张仪激动地道:“陛下啊……”他开始泪流满面:“陛下……这关乎乃是礼法啊,若是陛下无动于衷,包庇……”

    “好了,好了。”朱厚照很是厌烦地道:“朕说了,这件事到此为止,让御医去给他治伤,嗯,告退吧。”

    张仪一脸郁闷,沉痛道:“陛下……难道就因为如此,而放弃两国邦交,更使各藩使节心寒吗?”

    朱厚照抬头看着他:“嗯……倭国离朕很远,叶爱卿却距朕很近;倭国人撕心裂肺,朕看不着也听不见,叶爱卿发肤受损,朕瞧着揪心。”

    张仪听得目瞪口呆,竟是一时语塞。

    朱厚照一摔袖子,毫不留情地道:“告退吧,有什么事,你寻刘师傅说去。”

    张仪脸上怒容却没有消去,瞪了叶春秋一眼,才是告退出去。

    待这张仪走了,朱厚照便道:“叶卿家,到底怎么回事,你如实告诉我。”

    叶春秋知道这时候没有必要隐瞒了,便将此事一五一十说了。

    朱厚照反而气着了:“岂有此理,他们反倒恶人先告状,哼,这件事彻查下去,朕非要整治那几个倭人不可。”

    倒是方才张仪的话提醒到了叶春秋,叶春秋深深地看朱厚照一眼:“陛下,此事还是莫要声张的好,否则,不知多少官宦女子为人非议。”

    朱厚照冷笑着道;“想必那些该死的倭人就是因为如此才如此放肆的吧,他们知道他们即便再怎样任性胡为,也不会有人敢声张,越是显贵之人,即便吃了亏,还得为他们遮掩。”

    叶春秋听这朱厚照一说,心中一凛,可不是吗?若是有朝中某位大人的女儿被他们糟蹋了,只怕就算有人去告官,也很快会被这些大人们遮掩下去。

    也幸好昨天他在场,以至于那些小姐们没有出事,否则这最坏的结果就是那些委人施了暴,不但无人状告,反而被苦主所包庇。

    想到这里,叶春秋的脸色低沉,而朱厚照一屁股坐下,气闷地道:“呵……看到没有,这就是朕的江山,这世上哪有什么对错是非……不说这些了,说了朕也难受。”

    叶春秋叹口气,他与朱厚照的心情一样,若说此前,他觉得朱厚照是个孩子,颇有些……瞧不太起,可是现在,叶春秋反而没有这样感觉了。

    从朱厚照屡屡无缘无故地信任和‘包庇’自己,再到现在朱厚照的率真,叶春秋反而有一种感觉,某些心思深沉,处处计较得失的人,未必能使人愉快,即便他们总是如沐春风,即便他们总是能取舍利弊,反而这个小天子……,理应是比自己大两岁的天子,却有一种相处一起很舒服的感觉。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章:又是廷议(第七更)

    叶春秋索性排除杂念,将心中的不快尽都抛之脑后,道:“陛下,不知王守仁到了哪里,可有消息吗?”

    “他呀?”朱厚照道:“已到了江西,不过瞧着方向,却是要先在南京驻留一些日子,多半是去看王师傅吧,朕就知道他是如此懈怠的,为何朕讨厌这样的人,就是朕在这儿急得要死,他却是不急不慌,这样的人最是讨厌了,叶爱卿啊,你莫要学他,呀,还是叶爱卿好,你这样关心他的行程,多半也是为练兵的事操心吧,朕也是如此,朕就盼着他进京来,你和他好生给朕把兵练了,不曾想我们又想到了一处,咱们还是很投缘的,难怪朕第一眼见你,就觉得你与其他人不同,哈哈……”

    叶春秋汗颜,其实他很想告诉朱厚照,我盼着大舅哥来,是想着赶紧完婚,免得夜长梦多的,不过想想,还是将这善意谎言进行到底吧。

    叶春秋便笑道:“是陛下圣明。”

    朱厚照摇头道:“朕若是圣明,就不会总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了,对了,你和王守仁新募军马,可想好了名儿没有?张永在扩招勇士营,你叫什么营呢?嗯……猛士营好不好?朕就记得一句诗,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叶春秋觉得不好,太绕口,听着倒像是一群傻大黑粗的逗比凑在一起似的,叶春秋便道:“既是镇国府辖下,自该叫镇****。”

    朱厚照眼睛一亮:“这名儿好,朕是镇国公,你是镇国府参事,自该叫镇****。”

    这时,朱厚照想起一件事来,道:“母后和皇后对你那水晶镜赞不绝口,朕觉得这水晶将来大有可为,你好生看顾着,咱们好好挣了银子练兵破虏,朕已有些等不及了。”

    和朱厚照闲聊了几句,不知不觉到了正午,朱厚照自去午休,叶春秋也回到待诏房里休憩片刻,下午无事,就在郑侍学的吩咐下拟了几份诏书,接着便下值回家。

    再过两三日就是廷议,又是一月一次的大朝会,不过此刻天气已经转凉了,一场秋末的雨下过之后,天气便一直阴沉沉的,满大街的落叶落在青砖上,最后**,又渗入砖缝之间。

    这几日都是无事,叶春秋也清闲,每日只在宫中和朱厚照说说话,若是朱厚照有事而没有传召,他便在待诏房里拟奏疏,他的行书虽没有到大家风范的地步,却已有了一番气象,连郑侍学都不免夸奖几句,至于无影剑自该勤加练习,不敢怠慢。

    其实无影剑最难之处就在于这炼体术,总计分为九重,每一重的练习难度都会剧增,叶春秋从第一重大成的时候,已是有一些脱胎换骨的感觉了,可是从第二重开始炼,这几乎比剥皮抽筋还要难受,这种类似于瑜伽一样动作,几乎是在不断挑战身体和骨骼的极限,幸好他还年轻,骨骼尚未完全闭合,若是再长一些,步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