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嘻嘻地道:“春秋真是贵人啊,真是贵人啊……”

    他反复地说着,又觉得没什么话头,待到了仁寿宫,朱载垚自是被人抱去洗浴和喂食了,叶春秋坐下,便见张太后幽幽叹口气道:“现在事后想想,还是觉得吓人,那焦芳,可拿住了?”

    叶春秋道:“已经拿住了。”

    “这就好。”张太后冷着脸道:“此次镇国新军有大功,哀家呀,只是个女人,也没什么可赏的,命人犒劳吧,噢,哀家亲自下厨,给他们做一些酒食,命人给送去。”

    叶春秋一脸错愕,呃,虽然能吃到太后的做的菜,那可算天大的赏赐,可是这让叶春秋不禁想起了许杰包的饺子,吃了保准不会想吃第二次的玩意,这张太后乃是太后,她做的饭菜……

    见叶春秋那古怪的表情,张太后却是笑了,道:“你倒是放心,当初先帝在的时候,要节省宫中用度,宫里要做出表率,哀家可是亲自领着宫娥下厨和织布的,总不会让你们受苦即是。”说罢,她侧目看了夏皇后一眼,道:“皇后也去,镇国新军救的是皇后的孩子呢。”

    夏皇后已是调整了心态,站了起来,到了叶春秋面前,竟是屈膝要行个福礼,吓得叶春秋忙是站起,又不敢搀扶她,忙是侧身要避,便见夏皇后郑重地道:“多谢贤弟,否则垚儿若有不测,本宫也没法儿活了。”

    叶春秋只得还礼道:“皇嫂莫要如此,臣弟万万不敢当。”

    朱厚照反而在旁笑了:“不必对他客气,朕和他是兄弟,这是他该当的,呀,春秋的伤如何了,得叫御医看看才好。”

    张太后和夏皇后方才知道叶春秋身上带了伤,忙叫了御医来,到一旁的侧殿里诊视,朱厚照也跟了去,便见御医将叶春秋的上衣脱下,那防弹的里衣颇为厚重,几个铅子嵌在里衣里,不过后头的肌肤却已是烫伤了,有一枚铁丸破了礼衣,嵌在了叶春秋的背脊上,鲜血将他的伤口和里衣黏在一起,撕下来的时候,叶春秋不由龇牙咧嘴,朱厚照在一旁背着手踮脚来看,也是触目惊心。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八章:圣眷(第二更)

    待处理了伤口,敷了药,在仁寿宫陪着张太后用了早膳,叶春秋已是又困又乏,看起来非常的憔悴疲倦,朱厚照便道:“要不,老三就在暖阁里将就着打个盹吧。”

    叶春秋想了想,却是道:“臣去东阁里歇一歇吧。”

    告辞之后,叶春秋径往东阁,此时杨廷和已来当值了,意味深长地看了叶春秋一眼,关心地道:“昨夜的事,老夫也听说了,叶侍学再立新功,可喜可贺。”

    叶春秋只是平淡地朝他拱拱手道:“下官在这里将就着歇一歇。”

    杨廷和很是善解人意地道:“噢,这样也好,我请人去将隔壁的书阁收拾一下,就怕委屈了叶侍学。”

    他忙是热情地寻了两个宦官,命人去收拾,道:“叶侍学要不要喝一口茶水?”

    叶春秋已是疲惫不堪,摇摇头,要去隔壁的书阁,走了两步,叶春秋突然驻足,他回眸一眼,道:“杨学士。”

    “嗯?”杨廷和抬眸,朝叶春秋笑了笑:“不知何事?”

    叶春秋只是道:“杨学士理应……对焦芳很是了解吧。”

    “啊……”杨廷和料不到叶春秋突然问这个问题,不过他依然行礼如仪,脸上带着亲切的微笑:“噢,多少了解一些。”

    叶春秋没有再说什么,直接往书阁去了。

    杨廷和一定是很了解焦芳的。

    他在东阁里,一直在觊觎进入内阁的机会,显然资历最浅的焦芳,就是他的目标,叶春秋深信,杨廷和一直惦记着焦芳,他一直在耐心地等待着时机,似他这样的人,一定将焦芳已经琢磨透了,这天底下,若说还有人真正了解焦芳,那么就非杨廷和莫属了。

    既然如此,叶春秋心里想,那么杨廷和会猜测到焦芳会狗急跳墙吗?理应会的,连自己都察觉出了一些蛛丝马迹,他怎么可能全然不知?

    那么……叶春秋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何……杨廷和事先没有任何的示警?自始至终,他都像是没事人一样。

    叶春秋想到这里,心里生出了寒意,杨廷和这个人,比自己想象中的,心机更加要深许多,他不是焦芳那般,虽也精明无比,却因为聪明过了头,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属于那种自鸣得意的人。

    叶春秋什么也没有说,此时过于疲倦,直接和衣睡下。

    隔壁的东阁,在这很普通的小公房里,杨廷和照例又和往常一样提笔练字,可是笔蘸了墨,那毫尖却是落不下去,他若有所思,低声呢喃:“倒是很有意思……比我想象中要聪明一些。”

    他抿抿嘴,方才落了笔,只是今日的字,写得似有不顺。

    ………………………………

    叶春秋起来时,已到了正午。

    暖阁那儿有宦官来,道:“陛下请叶侍学去进膳,是小厨张罗的。”

    叶春秋起来,请人取了清水和青盐洗漱之后,方才动身,少不得还要去向杨廷和告辞,杨廷和很是欢喜地道:“叶侍学的圣眷实在令人羡慕。”

    叶春秋莞尔一笑道:“杨学士谬赞。”

    接着动身抵达暖阁,暖阁里已上了酒菜来,朱厚照却趴在案牍上提笔皱眉,抬目见了行礼的叶春秋,道:“你来,朕正要问你。”

    叶春秋便上前道:“陛下怎么了?”

    朱厚照道:“朕在琢磨镇国新军的徽章呢,你上次不是说镇国新军要有别于人,需设军旗以示区别吗?朕左思右想,也没个好主意,是你和他们救了垚儿,朕不能再懈怠这件事了,嗯,朕再想想。”

    却见朱厚照的御案上,已是绘了许多的草稿,有老虎、有豹子,朱厚照捡起那张豹子的草稿道:“朕本来最喜的是豹子,可是自老三空拳打死那只豹子后,朕就觉得豹子不厉害了,用在镇国新军那儿也不合适了,嗯……朕还要再想想,再想想才好。”

    他眯着眼,继续道道:“狮虎也不妥,朕不喜欢狮虎,太愚钝了,狼吗?狼如何?”

    叶春秋想了想,道:“一切凭陛下做主。”

    朱厚照搁笔,皱着眉头道:“那也不好,不妨……”他想了想,哂然一笑:“朕再思量思量,先用膳再说。”

    朱厚照心情显得颇好,进膳时不免说到邓健:“那个家伙,这一次怕是真的要瘸了,哈哈……在御医院嗷嗷的叫,像杀猪一样。”

    叶春秋悻悻然道:“臣弟该去看看他。”

    朱厚照立即道:“别去看,看了他不乐意的,他不愿意让人看到自己的丑态的,权且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

    叶春秋不禁抬眸看着朱厚照,心里想,在这一点上,朱厚照倒是也有熟谙人情的一面。

    进过了午膳,吃了几口茶,叶春秋便要告辞了,朱厚照却是叫住他,深深地看了叶春秋一眼,从嘴里艰难地吐出两个字:“老三……”

    “嗯?陛下有何吩咐?”叶春秋朝朱厚照行了个礼,只见朱厚照的反应很是别扭。

    朱厚照突然释然一笑,道:“朕谢谢你。”

    呃……

    很难得从他口里说出这样真挚的话,叶春秋双手一揖,只莞尔一笑,便扬长而去。

    叶府这儿,早已是炸开了锅,从叶老太公到叶景,再到各种的亲戚,一直都在中门前等着叶春秋回来,王家和谢家的人也早已经派人来问了,等叶春秋坐着车回来,下了车,平日连走路都显得颤一颤叶老太公,几乎是一个箭步冲过去,忧心地在叶春秋的身上摸索,边道:“没事吧,没事就好啊,真真是吓死了,来,进里头说,都让开,让让。”

    众人拥簇着叶春秋回到宅里,还未歇下,便有个管事打扮模样的人来道:“我家老爷和谢老爷一直催问,叶姑爷回来没有,叶姑爷无碍吧,若是无碍,小人正好回去复命。”

    叶春秋便道:“烦请告知恩师和谢公,就说无碍的,请他们不必担心。”

    这主事方才匆匆地离开走,叶春秋抬眸,看着叶老太公、叶景、三叔诸人都围做一团,一个个热切地看着自己,他不禁有些感动,却又有些烦恼,话说……亲戚太多,似乎也是一个麻烦。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九章:欣欣向荣(第三更)

    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少不得家人们的嘘寒问暖,好不容易从家人们的‘关怀’下摆脱出来,身体依然疲倦的叶春秋终于能好好地歇息一番,在家歇息了一日,叶春秋的伤倒也大好了。

    叶春秋的身体好,一些皮肉之伤,休养了一天,就恢复得差不多了,到了第三天清晨,起来漱了口,照例是练剑,一般情况下,正气喘吁吁地练完剑的时候,叶东就会如往常一样,大致地将家中的事禀告一遍。

    不过今儿一早不太一样,叶东带来了叶家阖族的人丁簿子,各房现在已将人丁汇报,由叶东造册。

    而所有的人丁,尤其是年轻的男子的意向也在其中。

    这个时代,你要做什么,当然不是想当然的,大多是长辈们来决定,所以那些后辈虽然多在浙江,可是真正做主的却是在京师的叔伯。

    他们的意向让叶春秋感到有些奇怪,叶春秋原以为,许多人会选择让自己的子弟去读书,毕竟读书进学,得了功名,在这个时代是最好的选择,可事实上,一百三十九个叶家子弟里,愿意让他们去读书的也不过七八个而已。

    至于其他的,有人想让自己的子弟去医馆,有的宁愿让他们去镇国府里当差,有人想去镇国新军,有的想去亲军,不一而足,绝大多数人都很‘现实’。

    看过之后,叶春秋不禁莞尔笑了,其实功名之路,虽能改变命运,却也是最难的,三年一考,也不过百来个进士而已,而大明的读书人何止是数十万,若只是想得个秀才,为此努力半辈子似乎也不值当,相对来说,去做武官,或者依托于镇国府、医馆去做些买卖,似乎不算是糟糕的选择。

    叶春秋大致地看过之后,便把人丁簿子交回给叶东,道:“这件事,你来安排吧,他们想做什么,就让他们去做,只是,得从底层做起,别把人养得骄横了就是。”

    叶东颌首:“是,少爷。”

    他是个很忠厚的人,转身便拿着簿子准备离开忙事情。

    叶春秋突然道:“东叔。”

    “啊……少爷还有什么吩咐?”叶东愣了一下,随即回身看着叶春秋。

    叶春秋便抿嘴笑道:“东叔不是也有两个儿子吗?也在名册中吗?”

    叶东便笑道:“是,我是不指望他们进学的,太调皮了,不是读书的料子,一个有幸中了县试的童生,就想让他去镇国新军里历练,另一个打算让他去镇国府里做事。”

    叶春秋颌首:“好吧,谁都想金榜题名,可是好高骛远也未必是好事。”

    叶春秋说罢,便动了身,赶去镇国新军大营,镇国新军的操练依旧没有搁下,只是现在的操练,不再只是起初时的炼体和刺杀了,而今又多了许多项目。

    等到操练解散,众人纷纷来见礼,叶春秋一一应下,正午的时候,宫中的赐宴便到了,几十个宦官,提着一个个的食盒到了营中,众人都知道是宫中的赐宴,心中不免兴奋不已,只是长期在营中守规矩,倒也镇定地摆出一副荣辱不惊的模样,如往常那般各自安静地蹲着用餐。

    叶春秋也尝了这宫中的美食,似乎口味还过得去,这令叶春秋不禁感慨,张太后的手艺还是不错的,不过一人也张罗不了这么多,怕是有不少人做帮手吧。

    这几日都在镇国新军和镇国府里忙碌,极少去宫中,镇国新军的招募已经摆上了日程,叶春秋打算将一百人扩编为五百人,兵贵精不贵多,这是他的原则,至于挑选兵源,却是慎之又慎之事,除了一部分叶家的子弟,还有一些优先招募的人手,比如大同府的生员就要优先招募,那儿遭了灾,不少读书人生活窘迫,优先招募大同府的读书人,也算是缓解一下他们的压力。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镇国新军已经不再是当初那般需要求爷爷告奶奶来招募新兵了,而如今,招兵的榜文放出去,应募的地方顿时一副水泄不通之景,这招募的标准,自然也就变得严格了一些,宁缺毋滥,这是叶春秋的原则。

    镇国府那儿,也已有了新气象,太后以修建寺庙的名义,令工部征发了一些民力,而这些人力却被镇国府劫为了私用,用于建设镇国府,有了充裕的人力和匠人,一些重要的工程很快便修建完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钢铁的作坊,一个木艺作坊,一个沙发作坊,一个机械加工的作坊,还有漆坊。

    有了这个,就意味着车坊这儿可以开始卯足了劲头生产了,因为之前就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匠人,而且这里的作坊待遇不低,所以一旦开始招募学徒,亦是万人空巷,银子只要给够,自然不愁没有人力,数千上万的学徒搭配上七八百个熟练的匠人,开始充斥在造车的产业链上,快速地生产起来。

    学徒虽然初来乍到,不过各个作坊采用的是流水生产的方式,这就导致每一个工位大致只需做一件事就可以了,有人负责拧螺丝,有人负责装弹簧,有人负责装轮,这样的工作,其实并不需要三年五年的时间去适应,基本上老匠人们指导几天,就可以独当一面。

    正是因为人满为患,导致整个镇国府显得有点乱哄哄的,不过到处是忙碌的人们,倒是一片欣欣向荣的。

    一些工坊附近的土地,而今也开始租售出去,城里的一些商贾,也愿意在这儿用高价买地,这儿可和其他地方不同啊,无论是匠人还是学徒,可都是有薪俸的,或多或少而已,他们成日要做工,其他的事暂时也顾忌不上,这和农户不一样,农户且不说没钱,就算是有钱,大多数也是自给自足,一年到头,到市集里买的东西,大概也不过是一些针线,几匹布,或者是去铁匠铺子里修一修自己的农具,可是在这儿,一个学徒的消费能力可能抵得上十几家农户。

    (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章:大礼(第四更)

    一群年轻力壮的人下了工,都喜欢喝两杯水酒解乏,有的人想给家里的女人寄一些时兴的绣花鞋或是扯几匹布回去,甚至连卖书的也有,这儿的学徒愿意识字,倒不是因为好学,只是在这儿,识字和不识字不一样,会算数和不能算数也不同,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看些能看得懂数据和图纸的匠人,往往薪俸很高,待遇也是不错,做事也轻省,反观寻常的学徒,两眼一抹黑,只有做苦工的命。

    因此不少人自发地去读书写字,这儿的夜校一到夜里,就是人满为患,虽然教授知识的只是一些老童生,没什么前途,许多人授馆在其他地方不过是得几斤腌肉而已,而在这里,却是另一种方式,许多老先生赶到这儿,随便租赁一个屋子,门口放一个碗,进来愿意听课的,便丢几枚钱进去,足足讲一个时辰,便散课,明日你来不来,也与他们无关,不得不说,有了这个需求,倒是让不少授馆的穷先生寻到了一个出路,现在镇国府这儿,各种名目的夜课班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虽然教授的都是一些粗浅的知识,基本的识字和算数而已,可在这儿,却是很受追捧。

    造车养活了许多人,而这些养活来的人,同时也渐渐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叶春秋一直忙着学堂和研究院的事,时间飞逝,转眼到了半月之后。

    这个时候,大婚之期已至,接着便是礼部的官员登门,自是安排礼仪的,毕竟是赐婚,是天下人的表率,怎可轻忽怠慢?因而现在的叶家,已有礼部的官员入驻,这儿该做什么,那儿要装饰什么,指手画脚的,倒是叶老太公很稀罕这位礼部来的大人,毕竟人家除了为了宫中的,也算是为了叶家的体面嘛,于是整日在这府里跟着那礼官瞎转悠。

    越是这个时候,叶春秋越是无语,婚礼的前一日,叶春秋心情不免激动,却受命入宫,朱厚照早已精神奕奕在此等候了,他在暖阁里,显得格外的神气活现,道:“老三,婚礼筹措得如何了?”

    叶春秋道:“陛下,已经妥当了。”

    “这就好。”朱厚照颌首道:“明儿就是你的大婚之期,朕这个做兄长的啊……”说到兄长二字,朱厚照不自觉地抬头挺胸,挺得意的。

    心里不免转过许多的思绪,虽然朕不如你,可朕是你的兄长哪,有一句话不是说吗,长兄如父,咦,好像这个是得等你爹过世之后才能说的,话又说回来,朱厚照突然有个莫名的猜想,这若是将春秋的爹弄死了,岂不……

    这个好像很有诱惑力啊,不过也只是一想而已……

    朱厚照总是脑洞很大,他自己都已经习惯了自己跳跃式的思维了,倒是适时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