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4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大名们却是哗然了,这分明就是打劫啊,本来还是面无表情的众人,已经有人露出了愤慨之色。

    足利义材只是轻描淡写地看着他们一眼,随即道:“这是本将军的决定,到时请各家踊跃缴纳,若有不足,幕府将视其为倭寇的同谋,武田和大内就是榜样。”

    许多人听罢,足利义文的话却是犹如给他们投下了一抹炸弹,众人的脸色顿时面如死灰,偏偏又是作声不得。

    若如此,就相当于是倭寇了,不但受到幕府的打击,还可能遭受大明舰队的攻击,这样的结果,是绝对无法让人接受的。

    此时,只听足利义文继续道:“除此之外,为睦邻友好,镇国府与本国将进行长期的贸易,交易的地点,本国理应欢迎镇国府在此经营,有鉴于武田家族私通倭国,本将军将收回他的领地,将这份土地当做本国赠予镇国府的大礼……”

    贸易……是好是坏,许多人并不知情,不过赠予土地,无非就是割地罢了,好在这对诸藩来说,似乎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这个时代,倭国并非是铁板一块,各家大名,他们所属的藩镇本就是国中之国,只不过现在他们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一个新邻居罢了。

    对足利义材来说,这似乎不算很坏的结果,镇国府只要没有吞并倭国的野心,他甚至乐于割让速浪给镇国府,如此一来,镇国府在倭国就有了一个立足点,作为扶持他的一股力量,这有利于强化幕府的统治。

    足利义材之所以肯放心,倒也不是他天真浪漫,这实在和大明数年来对外藩的德政分不开,大明与诸藩国打交道,从没有表露出侵占领土的野心,即便是大中原王朝最强盛之时,却依然保留了高丽和朝鲜作为藩属,只这一点,足利义材对于镇国府是抱有信任的。

    大名们的心思就复杂了,后面两个条件,和他们关系不大,可是第一个条件,却令他们为难,不过大将军所说的,理应是镇国府的意思,这就非让人接受不可了。

    可有什么办法呢?

    难道就真的不怕成为第二个武田家族?

    足利义材在接受了大名们的礼仪之后,便动身去了港湾,登上了秦皇号会见叶春秋。

    足利义文到了秦皇号的时候,叶春秋正坐在舱中喝茶,足利义材便来到他跟前,恭谨地将事情的经过大抵说了一遍。

    叶春秋便露出笑容道:“果然,有将军襄助,事情就好办得多了,将军既然遵照了我们的约定,那么镇国府也将信守承诺,从此之后,任何人挑衅幕府,便是挑衅镇国府,请将军放心。”

    足利义材心里却想,今次召集了大名,搜刮他们的金银,许多大名都是敢怒不敢言,从此之后,一旦脱离了镇国府的保护,只怕本将军势必会遭致报复,将来足利家的幕府,怕是永世都需得到镇国府的庇护了。

    所以他显得很是诚恳,道:“能为镇国公效劳,已是欢喜无限了。”

    叶春秋请他喝茶,足利义材便道:“速浪藩的土地,从此便为镇国公所有,镇国公可有什么计划吗?打算屯驻多少舰船和兵马?”

    叶春秋呷了口茶,道:“这个倒是不急,这一次确实是为了剿贼而来,所以有些仓促,随员也是不多,不过虽是如此,日本和秦皇岛的航路倒是可以先行开起来,舰队可能要在这里耽搁一些日子,不过再过一些时候,我却要成行了,这里毕竟是异国,现在舰队离开大明太久,还需有回去处理一些事情。”

    听到叶春秋说要先行回去,足利义文便猜出,其他的事,肯定是打算交代其他人去代办了。

    此时,足利义材苦笑道:“其实……若非是镇国公来到这里,足利家就完蛋了,镇国公可知道,原本倭国内部将会有一场混战?可是现在,事态可能要平息下去了,所以虽然我和镇国公曾经是敌人,可是对我来说,镇国公的出现,却是拯救了许多人。”

    “是吗?”叶春秋盯着足利义材,突然发现,这个幕府的将军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他显然对于时局有着清醒的认识,也大抵感觉到倭国的战国时代即将来临,也正因为如此,他自知自己实力浅薄,幕府已经无法维持,所以才会对做傀儡感兴趣吧。

    一个人能够识时务,其实已算是难得,毕竟这世界多的是不知好歹之辈。

    叶春秋站起来,带着浅笑道:“其实还有一个忙,还需劳烦将军。”

    足利义材连忙道:“镇国公但有所命,义材自然全力以赴。”他很是温顺地继续补上了一句:“镇国公将我当做家臣就可以了,其实不需要这样客气,我虽贵为征夷大将军,实则很清楚自己的境地。”

    “是吗。”叶春秋也不知该对他报以何种表情,只好道:“这就好极了。”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盟约

    叶春秋发现自己很喜欢和足利义材打交道。

    足利义材是一个很能审时度势的人,这样的人,也算是个聪明人,而对叶春秋说,跟聪明人打交道,能省下很多唇舌。

    若是镇国府和幕府实力相当,叶春秋或许对足利义材有所警惕,可是现在在镇国府水师力量的完全辗轧下,叶春秋十分相信,这已足以让足利义材心悦诚服地俯首帖耳。

    这种感觉,叶春秋真的感觉挺好。

    到了次日清早,倭国的神官便开始在海湾处布置起来。

    这里曾是武田家覆灭之地,而如今,却被摆成了类似于道场的样子,镇国新军的生员背着步枪登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两三百个大名和守御,此时纷纷跪坐于此,屏息等待,神官们开始吟唱起来,虽然他们所吟唱的东西使人分辨不清,他们穿着神官的服饰来回舞动,长袖飘摆,犹如鬼神上身,大抵的动作无非是祭祀,祈祷,赐福罢了。

    红布从沙滩延伸到了道场,当叶春秋登陆,便踏上了红毯,身后是潮汐的声音,而在这里,两个倭人武士跪坐两侧,叶春秋甚至怀疑,这两个家伙可能会刺杀自己,不过自始至终,他们都只是默然地跪坐垂头。

    于是叶春秋继续举步前行,徐徐沿着红毯至于道场,只见这里,已摆着一方书案,长案之上,放着笔墨纸砚,纸上已用汉语和倭语书写了盟书。

    足利义材跪坐于长案一旁,叶春秋走来,两侧的大名和守御纷纷叩首行礼,这显然和对待征夷大将军的礼仪相同,足利义材则起身,他穿着一身和服,取出了一个纹章,送到了叶春秋的面前。

    这是一个花菱纹章,所代表的,正是这里原本的守御者武田一族,而如今,武田一族自此已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却是叶春秋。

    叶春秋将这绣着纹章的绸布放到了案前的油灯上,那纹章立即便被火烧成了灰烬,这也代表,武田家族最后一丁点留存在这个世界的证据也已消失殆尽了。

    长案前有两个蒲团,叶春秋当先坐下,足利义材则坐到了另一侧,而后二人一起提笔,在这盟约上各自署名。

    倭国自称是神国,虽然这是扯淡,不过但凡祭祀或者是订立盟约,大多时候都带着那么点儿神话色彩,盟约中的内容,除了叶春秋所提出的三条,便是一些细节方面的补充。

    如叶春秋将这速浪改为大阪,原因嘛,只能用任性来形容,或许是速浪这个名儿,让叶春秋感觉实在有点猥亵,怪怪的,还是后世的大阪让他觉得耳熟能详。

    至于那三条主要的盟约,大抵就奠定了镇国府未来的方向,割让土地,说是殖民地也好,说是定居点也罢,反正无论怎样称呼,既然要通商,各国的法律对于商人来说过于复杂,毕竟各地的习俗不同,随时可能会闹出纠纷,那么直接开辟出一处港口,就成了必要,这里所行的,将是镇国府的通商律令,自然,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口岸,是不需要向倭国缴纳税赋的,这就完全可以使大家安心。

    除此之外,不久的将来,镇国府可能在此屯驻一支军马,既可保护自己的定居点,同时如有必要,也可用以干涉倭国的时局,既然决心扶持室町幕府,总要信守承诺。

    至于五百万两纹银的赔款,自是有叶春秋的打算,镇国府需要银子,出了海,若是没有带着银子回去,那么出海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句不好听的话,大家毕竟不是做善事的,这笔巨额的赔款一旦到了大明,所带去的必定是一次思想上的冲击。

    叶春秋签署了自己的名字,算是正式缔结了盟约,足利义材则是红光满面,接着跪坐着朝叶春秋深深一弓,叶春秋则回礼,只是这……

    怎么感觉有点儿像是夫妻拜堂的既视感?

    好吧,差点让叶春秋想偏题了,待叶春秋和足利义材都坐直了身体,两侧的大名则纷纷弓下了身子,深深一礼,神官又开始吟唱起来。

    旋即,便是舞姬上台,画着浓妆,开始即兴舞蹈。

    叶春秋憋着勉强看下去,却发现不少守卫于此的镇国新军生员个个露出了一点饥渴的表情。

    这……很好理解啊,在海上漂泊的男人,大抵是连母牛都会垂涎三尺的。

    不过叶春秋倒是对他们并不担心,镇国新军的军令极其严格,可谓是令行禁止,他们的忍耐力,通过日复一日的操练,也早已非同一般,这一点诱惑,却也承认得住的。

    倒是一旁的足利义材微微倾着身子,对叶春秋道:“若是镇国公有兴趣……”

    叶春秋抿抿嘴,莞尔一笑道:“将军美意,本该却之不恭,不过我与诸将士同甘共苦,还是不必了。”

    足利义材便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轻一笑。

    这几日在倭国的时光,叶春秋本想在此一览风景,毕竟是异国他乡,难得来一趟。

    不过得知这里绝大多数古迹都已被炸了个稀巴烂,叶春秋也只好摇头了,足利义材几乎隔三差五便要登岛来,求见叶春秋,他很清楚与叶春秋打好关系的必要性,而且……他已经尝到了一点甜头,至少那些大名,对自己已经不敢再放肆了。

    两百多个大名,现在谁敢冒头就打谁,而且这种揍绝不是倭人相互攻伐那般,今天你拔了我一座堡垒,明日我打下你一个村,而是实实在在的火炮洗地,灭你满门,在倭国内部,即便是你的敌人,人家也认你的姓氏和身份,可是对于明人来说,你不过蝼蚁罢了。

    也正因为如此,大名们知道得到了镇国府保护的足利义材已经不容小觑,似有重整幕府的样子了,对于这位足利家的统治者,大抵都表现出了较为恭顺的态度。

    足利义材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这样的感觉了,他欣喜地发现,自己算是撞了大运,幕府的崛起,似乎已经在望。(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宾主尽欢

    叶春秋对足利义材这个新伙伴,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善意。

    叶春秋并没有将足利义材当做傀儡看待,更确切地说,镇国府是没有能力去统治整个倭国的,即便你打服了所有的倭国大名,接下来接二连三的起义和反抗也会令镇国府焦头烂额,所以有足利义材的配合,对镇国府来说,只只会利大于弊。

    而叶春秋之所以决定在此逗留,是因为还有一些事需要去办理。

    在这大阪的区域,有一座巨大的金矿,除此之外,在岛根,还有一处储量惊人的银矿。

    倭国多金银,而且储量十分惊人,在未来几百年来,会有诸多金银矿被发现,而且多为浅层的金银矿,十分容易开采,甚至在美洲的矿产没有开发之前,一个小小的倭国,金银的开采量居然占了整个世界的四成。

    这是何其大的财富,若是能全部发掘,这就是数以亿两的黄金白银,最重要的事,许多的矿脉还未真正开始发掘。

    叶春秋通过光脑,心中早有数十个金矿和银矿的分布,尤其是那石见银矿,规模更是极大,它被源源不断地开采了几百年,甚至在一百多年后,成为了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主要军费。

    将来镇国府会在大阪设立总督,进行通商和交流,而这些矿产,自然也会成为未来开采的目标,现在若是能以低价将其买下,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所以这时候,叶春秋偶尔也会请一些大名登上秦皇号交谈,趁机大致地摸清了底细,而后便提出购买的要求了。

    叶春秋的价格还算合理的,而且矿山大多都是山,本来就无法给大名带来多少的收益,大名也是聪明人,都晓得这位镇国公未来将会在倭国发挥巨大的能耐,于是对于这样的土地买卖,可谓是乐见其成。

    很显然,倭人在这一点上,一直是比较明智的,他们总是能屈能伸,既能作为最凶残的劫掠者,却也完全能摇身一变,成为你的朋友,而一旦成了朋友,反而许多事都不是事儿了。

    一份份土地的契约在手,叶春秋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快意,他一丁点都不担心有人敢毁约,于是宾主尽欢,叶春秋高兴之余,也不免贪杯,喝得微醉。

    终于等到大名们一告辞,钱谦和邓健二人便在外探头探脑,钱谦率先冲进来,埋怨道:“哎呀呀,真没意思,何苦要喝这么多来着?和咱们喝也没见你这般尽心,到了倭人那儿,反而就拼命了。”

    邓健倒是一瘸一拐地去给叶春秋寻了毛巾来,叶春秋用温水擦拭了一下脸,钱谦眼尖,看到了那些立约的文书,不由道:“这是什么?嗯?春秋,你好好的不去抢地,却去买地,这是什么意思?咱们带着炮舰来,难道就是做买卖的?春秋,国仇家恨哪,哎……”

    说着,钱谦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看着叶春秋,甚至忍不住跺脚,很是为叶春秋的善良而遗憾的意味。

    叶春秋反而一笑,舌头有些打结:“我只是良心过不去而已。”

    “良心,呸!”钱谦怒气冲冲地道:“你怎么不和我讲良心?我跟着你山长水远地来到这里……”

    叶春秋却是突然认真地看着钱谦道:“你说,我该留谁在这里?”

    “什么?”钱谦和邓健都不约而同地愣了一下。

    叶春秋徐徐道:“而今这大阪已为镇国府的囊中之物,这是镇国府的第一片飞地,将来势必要树立模范作用,该让谁来治理呢?哎,这似乎又是一桩头痛的事,既要可靠,又不能贪墨钱财,更该有几分能力,好吧,且回去再说,过几****便回程,叶斯和王猛还有王参事将留在这里等着倭人筹措赔偿的钱粮,方能返航回去,你们愿不愿随我先返航?”

    钱谦笑了笑道:“自然是要走的,你去哪儿,我们当然就去哪儿。”

    邓健似乎也没什么意见,随意地点了点头。

    叶春秋便笑道:“这一趟,我们在宁波港靠岸,而后再走运河北上,在京师呆了太多年,不妨我们回去看一看吧。”

    叶春秋在心里不由地想着,这一趟从宁波回去,本意是想趁机摸一摸那些私商的底细,当然,回去省亲也是一个理由,现在私商的船队已经和倭人的船队一起葬身鱼腹,他们已成了没牙的老虎,现在,是是时候一锅端了。

    于是休息了几日,叶春秋便不再耽误,带着钱谦和邓健乘坐了吴文进号,其余的人,则依然停泊这里,有王守仁在此坐镇,叶春秋并没有担心,倭国的局势已经平稳,无需自己过多干涉。

    得知叶春秋要走,足利义材既是有点担心,又是大喜过望。

    镇国公急迫地想要离去,这就证明了自己的断言,他们对于过多的干涉倭国没有太多的兴趣,可他们又盟誓保障了自己幕府的统治权,这既给了幕府发挥的空间,同保证了幕府对倭国的统治。

    毕竟,被大内义兴那样的权臣所把持,幕府的征夷大将军就真正成了傀儡,时刻都在管领的控制之下,而镇国府需要的不过是一个时刻合作和配合的傀儡罢了,其他的事,他们不会有兴趣去过问。

    足利义材心情愉快地亲自在港口处相送,他带着依然盘桓在此的诸大名,远远眺望着那一艘舰船徐徐离开港湾,看着那巨大的船影渐渐消失在海平面上,足利义材不由长长地吸了口气。

    足利义材不由有些感慨,这些日子的际遇,实在是跌宕起伏,不过对他来说,似乎并不糟糕,他甚至对叶春秋的感觉极好,也不知从什么时候时候,双方已能放松地把酒言欢。

    他回头看了一眼众大名,看着他们各异的表情,虽然见到征夷大将军的目光逡巡而来,他们连忙点头,尽力想要掩饰自己的心思,足利义材却是知道,属于足利家的时代还没有结束,现在,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

    又是深夜了,老虎又能去睡觉了,顺道给书荒的朋友推荐本书《权臣风流》,好了,各位晚安了。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衣锦还乡

    十几日之后,一艘舰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