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听到这儿发生了事,忙是带着几个人赶来,一进这秦淮楼,已是花容失色,这儿哪里还有半分雍容和堂皇的样子,那些花费了无数钱财和精力添置的字画、瓷瓶、桌椅乃至于屏风都散落的满地都是,恩客们早已走的一个不剩,自己栽培的那些伶人和ji女,而如今也都一个个披头散发,哪还有半分妩媚或是强作端庄的样子,早就是一个个面目全非了。

    只有一群秀才像是野兽一样,一个个红着眼睛,吓得赵嫣儿后退几步,忙是低声让人去官府和某些重要的人士报信,这才怒气冲冲的进去,她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叶春秋。

    本来,她还指望着明日跟叶春秋摊牌,若是叶春秋再不识相,那么接下来将对这叶春秋致命一击,可是万万想不到,这个小秀才居然……

    她咬牙切齿,怒道:“叶春秋,你疯了,你可知道,可知道……”

    叶春秋拉了把椅子坐着,笑吟吟的看她。

    赵嫣儿心里发寒,她一直觉得看不透这个家伙,而现在,当这个小秀才露出了凶恶的面目,做出践踏一切律法,且最无情的事之后,居然还能面带着纯善笑容的时候,赵嫣儿遍体生出了寒意,这个家伙,本来就是疯子,疯了,绝对是疯了。

    她咬着银牙,这可是自己多年来的心血,而如今,已经是毁于一旦,她便恨恨道:“你……你这个大胆的秀才,你等着看,等着看吧,我已经报官了,你胆大包天,你……我一定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叶春秋却是出奇的镇定:“哦,嫣儿小姐要报官,那就好极了,却是不知,嫣儿小姐想要去哪里告?是去鄞县县衙,还是去知府衙门,是去省城的提刑使司、布政使司,又或者是要去京师里告御状?”

    赵嫣儿被他的镇定气坏了,她反而不担心叶春秋气急败坏或者是怒气冲冲的样子,叶春秋越是平静,越是漫不经心,她便越是恨之入骨:“自然是去知府衙门里告,别以为你是知府的门生,他就会偏袒你,哼,你砸了这么多人的饭碗,他断然不会偏袒你,你以为你一个秀才又什么用,今日就要革了你的功名,要打你板子,要你死无全尸。”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官司(第九更求月票求订阅)

    叶春秋不以为意的样子,轻描淡写地道:“哦,若是如此,那么就悉听尊便。”

    悉听尊便……

    赵嫣儿气的吐血。

    她本来还想算计叶春秋,可是如今,却被叶春秋弄成这个样子。

    知府衙门的人来的很快,毕竟出事的是秦淮楼,而且据说惹事的还是秀才,秦淮楼跟许多重要人物有关系,这衙里的人怎会不知,这儿出了事,若是怠慢了一些,可不是闹着玩的。

    过不多久,便有一个典吏带着数十个差役明火执仗的来了,这典吏一出现,赵嫣儿便像是恢复了生气一样,立即大叫:“就是他们,官爷,就是他们,打头的是这个叶春秋,官爷看看,快看看,这些恶徒,把秦淮楼砸成了什么样子,官爷要做主啊。”

    典吏看的也是心惊肉跳,本来还以为只是一群吃醉酒的读书人胡闹一通,最多也就是一点纠纷罢了,可是进了这秦淮楼,眼看这一片狼藉的样子,地上居然还有血迹,噢,地上这人不是赵二虎吗?赵二虎可是衙里某个都头的小舅子,他怎么打成了这个样子,整个人趴着,也不知死了没有,有个差役上前去探了他的鼻息:“大人,还有气息,不过……”

    不过肯定是已被打的差不多半身不遂了,这辈子恐怕要完,即便身体还能养好,没有几个月怕也下不了地。

    至于其他的泼皮,典吏多少都是有耳闻的,他管着的本就是街面上的事,有一些人是作奸犯科的常客,不过这些人大多都和衙里的人有些牵连,大多数时候,只要他们不要太过分,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可是这些平时在街面上都是耀武扬威的家伙,此刻却都一个个跪着,到现在居然都不敢起来,一个个惶恐到了极点,哪里还有半分英雄好汉的样子。

    典吏倒吸了口凉气,然后目光才落在了叶春秋身上,秀才们已经闹够了,也都凝聚起来,乌压压的在叶春秋的身后。

    大家既有些紧张,又有些害怕,不过……事后想想,嗯,挺过瘾的。

    反是那个头不是很高的叶春秋却显得老神在在,一副淡漠的样子,这典吏心里大怒,不知死的秀才,伤了人,砸了铺子,把秦淮楼得罪到死,居然还这副样子,知府衙门若是不能严惩不贷,只怕往后对上头无法交代了。

    他便趾高气昂的上前,厉声道:“大胆,到底是哪个恶徒,如此放肆。”

    叶春秋掸了掸身上的血迹,好整以暇地上前,作揖道:“正是学生。”

    一句正是学生,让典吏又是倒吸一口凉气,怎么瞧着,这家伙不是激情作案啊,他是老刑名,也知道秀才犯法的事,不过一般秀才犯法都是情绪上头,脑子发热,一般情况还是很明白事理的。

    叶春秋主动承认,其他人怎么干休,这里的生员半数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嘛血气方刚,而且不少人家世也不低,平时就人五人六的,于是纷纷道:“学生也有一份。”

    “还有我,我也是一个。”

    “我也动手打了人。”

    “屏风是我砸的。”

    典吏脑子发晕,嚣张,太嚣张了,这样违法乱纪的事,这些人却是争先恐后的承认,这……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典吏便厉声喝道:“来,把这些人统统带到衙里去,一个都不能少,到时,自有知府大人裁处!”

    一面又命人去请学官来,毕竟这些人都是秀才,既然知府大人要审断,不动刑是不成的;那么就少不了让学官在场,先革了一些功名再说。

    这是很严重的事,尤其是事太大,牵涉的人也是极多,破坏就更不必说了。

    典吏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差役便要上前,叶春秋却是正色道:“我们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既然大人让我们去衙里,我们自己会走,不劳诸位官人。”

    典吏脸上阴晴不定,最后从口里蹦出一个字:“好。”

    赵嫣儿心里已是松了口气,眼下该砸的也砸了,秦淮楼的生意嘛,自然也别想做下去了,想想看,那些恩客们遇到这样的事,以后还敢来吗?这么多年积攒的名声,而今毁于一旦,眼下计较这些已经没有什么意思,最重要的是无论如何也要让这些暴徒伏法。

    此时叶春秋已经迈步出去,其他人纷纷在差役的监视下鱼贯而出。

    外间早已聚满了数百上千的看客,这时被差役们纷纷驱开一条路,可是耳边却是无数的七嘴八舌,都是情绪激动的议论声音。

    ……………………

    赵知府的‘病’刚刚好转了一些。

    这些日子也是太平无事,眼下马上要入冬,秋收已经结束,所以接下来衙里的许多事务都可以放下,算是到了一年最清闲的时候了。

    本以为今年会和往常一样,年底之前至多也就是在农闲的时候,让下头各县征发一些徭役,修一修河堤,谁晓得秦淮楼的事传来,已是吓得他面如土色。

    秦淮楼的背景,他是深知的,这座楼里,牵涉到了方方面面的人,而这些台前幕后的人,就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其实幕后的那些人,对于他们来说,秦淮楼不过是许多个金母鸡中的其中之一而已,甚至是微不足道,可是被人砸了,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不说别的,秦淮楼平时节庆和入夏、入冬的时候,都会按时给自己送来节敬、冰敬、炭敬呢,虽然银子不多,可是积少成多也是不少。

    现在是谁这样胆子,什么地方不砸,偏偏要砸这秦淮楼。

    他不敢将这件事等闲视之,因为他很清楚,到时候肯定会有上头的人来问这个案子的结果,所以连夜召集了三班差役,而后那杨学正也被他请了来。

    ………………………………………………………………

    第九章了,好累,继续,还有第十章很快出来,弱弱的问句,月票支持可有?看着月票数据很伤心的,老虎需要点劲呀,有木有?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住口(第十更求月票求订阅)

    杨学正平时生活很简单,这个时候已经睡下了,却是连夜被人叫醒,听说是生员闹事,他满肚子都是火啊,他是学官,生员闹事没什么,一般情况下,遇到这样的事,地方的衙门直接告知一下学政衙门也就是了,对于犯事地生员,一般是学官关起门来处理的,毕竟是家丑不可外扬。

    可现在知府衙门却是让自己协办此事,这意思就是公审了,一点面子都不给杨学正留。

    杨学正也是无奈,只好抵达知府衙门,和赵知府见了礼,平时大家都在宁波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大家还算是相熟的,偶尔寒暄几句,譬如吃过了吗,或者是前几日某篇文章看了没有,意下如何。可是今日,杨学正感觉到了不同,因为这位赵知府脸色铁青,很有一副铁面无私的样子。

    杨学正暗暗惊诧,到底出了什么事,如此的严重。

    差役们已经站了班,将这衙门里外都围了个水泄不通。过不多时,鼓声响起,便有典吏拿着拘押的牌票来报:“大人,犯事的生员已经带到。”

    “统统带上来,再传苦主赵氏。”赵知府冷面道。

    谁知那典吏却是一脸为难:“大人……犯事的生员太多,只怕这衙堂站不下。”

    赵知府气的吐血,他只知道生员闹事,可是过多是多少,他没有多少概念,只好道:“将主犯人等带上。”

    典吏忙是去了。

    侧坐一旁的杨学正吐血,过多,这闹事的生员到底有多少?

    他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若是闹事的生员过多,现在又是公审,事情很快传开,如此一来,自己这个学正,督导不利的罪名肯定是脱不开身的,在自己的治下,闹出这样的事,自己的官声怕也是完了。

    赵嫣儿被带了进来,这妇人可不是省油的灯,故意一副披头散发的样子,一进了衙里,便立即喊冤:“大人要为小民做主啊,秀才们拆了我的铺面,还打伤了许多人,还……”

    赵知府一拍惊堂木:“休要一惊一乍,给本官从实说来,本官问什么,你答什么就是,堂下何人?”

    赵嫣儿只好一脸幽幽怨怨道:“民女赵嫣儿,鄞县人氏。”

    赵知府又问:“你的铺面是何处?”

    “在永春坊,永春坊的秦淮楼。”

    灯烛之下,赵知府的脸色骇人的可怕。坐在一旁的杨学正老脸也拉了下来,秦淮楼……他对秦淮楼有一些耳闻,于是他眯起眼,心里似乎已经有所了然了些什么。

    “砸你铺面的是谁,打人者又是谁?”

    “是一伙秀才,有许多人,天哪,这些该死的秀才……”

    听到这些该死的秀才,杨学正差点一口老血没吐出来。

    “其中有一个打头的,民女认得他,叫叶春秋。这杀千刀的……”

    她满口粗鄙之语,让赵知府和杨学正听了都连连皱眉,其实平日的赵嫣儿不是如此的,好歹也是掌着一个青楼的人,无论说话做事总是能让人如沐春风,可是青楼给人砸了,打手给人打废了,就连恩客们都吓得只怕再不敢登门,几年的经营,瞬时化为乌有,她现在的心情可想而知。

    赵知府挑挑眉,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将被告带上来。”

    带上来的被告有七八个,都是‘打头’的,叶春秋为首,陈蓉和另一个王权的生员,其余几个生员则尾随其后。

    读书人嘛,温文有礼是必备的功课,所以不等赵知府说话,叶春秋几人便作揖:“见过知府大人。”又向杨学正行礼:“拜见大宗师”。

    向赵知府只需作揖就可以了,不过面对宗师,却是当真要拜见的,众人屈膝跪下,恭恭敬敬行了礼,这才起身。

    赵知府冷冷道:“堂下除了生员叶春秋,还有何人?”

    陈蓉道:“生员陈蓉。”

    “生员王权。”

    “生员赵毅成。”

    “……”

    赵知府眯着眼,他和叶春秋也算是有一面之缘,双方曾经还算是有那么点交情在,可是如今,想到叶春秋居然做出这样的事,心里固然可喜他的才华,怜惜他的庶子出身,现在却也知道包庇不得了,他厉声道:“尔等可知罪吗?叶春秋,你出来,本官要问你,你为何要打砸秦淮楼,为何要伤人?尔等乃是读了书有功名的生员,明白事理,本该好好读书,安心举业,却是聚众一起,惹是生非,现在虽非青天白日,可是宁波也是有王法纲纪的地方,事到如今,你们若是知罪,倒还好说,本官自然请学正革了你们的功名,就此打将出去。可若是死不悔改,抵死不认,那么可就别怪本官翻脸无情,今日学正在此,本官可要动刑的。”

    他的话语之中,带着肃杀之气,事到如今,不给出一个交代,他这知府的日子也不会安生。

    倒是杨学正很是诧异,白日他还见过叶春秋呢,叶春秋虽然年纪轻轻,可是他的温文尔雅却是留给了自己很深的印象,可是万万料不到,几个时辰不到,他就上房揭瓦,还真是恶贯满盈了。

    只是今日牵涉到了这么多生员,杨学正即便想包庇也不成了,何况瞧这知府的态度,似乎是兹事体大,所以他只是在旁捋须不言。

    叶春秋上前,又给赵知府重新见了一次礼,道:“回大人的话,学生才是苦主,还想上告,恳请大人为学生和宁波生员们做主,万万料不到,这赵氏巧言令色,反而告起学生来了。”

    呃……

    你才是苦主,你好意思吗?

    赵嫣儿勃然大怒啊:“什么,你说什么,叶秀才,你不要脸啊这是,秦淮楼是你们砸的吧,人是你们打伤的吧,还有……”

    叶春秋突然厉声道:“娼妇,住口!”

    …………………………………………………………………………………………………………

    十章已出,已累成狗,预告一下,明天继续八更起跳,求月票,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问罪(第一更求月票求订阅)

    一声厉喝,却是吓了赵嫣儿半死,她居然开始对叶春秋有了一种出自本能的畏惧起来,虽然心里不忿,居然乖乖的闭了嘴。

    赵知府皱眉,这叶春秋很嚣张哪。

    杨学正的脸色依然是一副淡漠的样子,脸上看不清喜怒,也没有跳出来指责叶春秋咆哮公堂、有辱斯文。

    便听叶春秋继续道:“大人,学生乃是读书人,其余的这些同窗,平时也大多都是老实本分,大人治下有方,而杨学正治学严厉,也正因为如此,宁波的教化素来在浙江省内首屈一指。”

    狠狠的夸了两位大人一通。

    叶春秋抬起头,道:“可是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同窗荒废了举业,却是流连于秦淮楼,沉醉在温柔乡中,将家中的父母和妻儿抛之不顾,读书、科举之事,也是不闻不问,有多少同窗大好的前程,就此毁于一旦?”

    “秦淮楼是烟花之地,她们要接客是他们的事,那些富商、走卒,想去那儿逍遥快活,也与学生无关。可是学生不忍自己同窗误人误己,是以和大家一道去秦淮楼寻同窗出来劝导他好生读书,又何错之有?太祖、太宗皇帝早有定制,生员当以读书为己任,不得放纵自娱,不得流连青楼酒肆;难道学生与同窗去劝说沉湎于秦淮楼的同窗也有错吗?”

    赵知府不吱声了。

    这倒真没有错,太祖、太宗也确实对生员早有定制,尤其是太祖皇帝在时,是决不允许生员放纵自己的。

    杨学正依旧捋须不做声,叶春秋的辩解还是很给力的,去劝同学浪子回头,这理走到哪里都说得通,杨学正觉得叶春秋这个说法,让自己面子上有光,难为还有这么懂事的生员啊。

    不过赵知府熟谙刑名,可不会听叶春秋忽悠:“你口口声声说劝说自己同窗,这固然不是坏事,可是何以要打人?”

    叶春秋毫不犹豫道:“学生等人进去,谁晓得还未开口,便有市井无赖上前来,其中一个叫赵二虎的,学生也听说过他,一向在宁波城里为非作歹,害人无数,他不分青红皂白,就是纠集市井之徒殴打生员,甚至还侮辱学生说,说学生是什么东西?大人,学生自幼咏诵经义,通读至圣先师的道理,不敢自比自己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可是四书五经,尽在胸腹之间。我朝素来敬重读书人,沿袭宋制,内阁诸公,也素来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来勉励生员。怎么到了那个无赖口里,学生就不是东西了呢?一个下九流之辈,在学生面前耀武扬威,口出粗鄙之语,学生与他发生争执,这才动了手,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