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5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

    他沉吟着,当所有人都看向自己的时候,这张饱经风霜地脸却看向了刘游击。

    他很认真的道:“刘游击,谢谢你。”

    这是发自肺腑的感谢,若不是刘游击感觉到有些不对劲,连夜带着叶景出了城,叶景是绝不可能出来的,此刻恐怕已经成了尸骸。

    叶景沉默了一下,疲惫的闭了闭眼眸,睁开眼眸的瞬间,继而接着道。

    “只是这个时候,老夫却不能走。”

    “不走?”这刘游击不由愣了一下,很是吃惊的张开嘴巴,“大人,这里的形势,已经彻底的糜烂了,辽阳被贼人占了去倒也不说,就算其他军镇,也未必能信得过。

    那杨玉做了数年的总兵,辽东遍布党羽,大人不走,可就来不及了。大人何不如现在就回京师,等到朝廷的兵马入辽东,岂不是好?”

    叶景似乎也有一些犹豫,回京师确实是再好没有的选择,只不过……

    叶景微微的眯了眯眼眸,徐徐给众人道来。

    “大道理,老夫也实在没有必要说,本官是巡抚,守土有责,若是落荒而逃,就算朝廷不责罚,老夫的心里也过意不去。只是……”任由冷风刮面,吹得戎装烈烈作响,叶景脸色却越发的凝重起来。

    “到了如今这个境地,忠君爱国,老夫就不说了吧,老夫有一个儿子,想必刘游击是知道的,这个儿子比老夫这把老骨头,实在是优秀了太多太多。

    说来也是可笑,我这做爹的,竟然远不如他,而今我作为辽东巡抚,若是落荒逃了,怎么对得住他呢?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人,老夫怎么能让他有一个临阵脱逃的父亲?

    哎……老夫也想活啊,谁会不怕死呢,可是这辽东,老夫既然守在这里,那么老夫要嘛死在这里,不失为英烈,要嘛就将朝廷失去的辽东,重新夺回来,唯有如此,老夫方才对得起镇国公父亲这个名字啊。”

    “我的儿子文武双全,深受陛下的厚爱,而今已为王侯,大有可为,我作为辽东巡抚,固然能力不及他的万一,却也绝不会给他抹黑和丢份,因此,我意已决,只好拼一拼了。”

    叶景说到这里,幽幽叹了口气,望着茫茫大雪,微微抿了抿嘴,眼眸里却已存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刘游击沉默了,他本还想开口去劝,可是听了叶景的话不禁哂然。

    “是啊,大家都有儿子,巡抚大人如此,卑下也有一个儿子,不过这个小王八蛋不学好……哈哈……不说这些,巡抚大人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只是……巡抚大人有何打算?”

    叶景将目光收了回头,看向刘游击,坚定无比的吐出话来。

    “我乃巡抚,那杨玉虽然裹挟了官兵反叛,可是这些官兵,却多是被他一时蒙蔽,只怕已经有不少人动手了,更有他的不少党羽,现在未必笑得出来,只怕现在也是担心,害怕朝廷派兵平叛,只要我一日不死,就代表了朝廷,若是在这时候,我能带一支兵马袭击辽阳,这辽东的情况,便能迎刃而解,我打算去朝鲜一趟。”

    “朝鲜?”

    这里距离朝鲜国确实不远,而朝鲜作为大明朝的藩属国,也一直和大明和睦友善,只是……刘游击皱眉,却是没有底气,声音不禁弱了几分。

    “朝鲜国只怕未必肯出兵,他们……”

    叶景却不以为然,微笑着说道。

    “假若女真人不反叛,反的只是一个杨玉,朝鲜人极有可能作壁上观,可是现在,女真人反了,大明一旦失去辽东,朝鲜必然出兵。我在辽阳,接待过许多的朝鲜国使,朝鲜人不忧大明,最担心的,却来是女真诸部趁势而起。

    因为女真一旦站住脚跟,第一个要侵夺的,就是朝鲜国。朝鲜国王与老夫有过一些书信往来,我能看出他的担忧,我只身入朝,以巡抚钦差的名义,只要告诉他,让朝鲜出兵,协助大明收复辽东,他们绝不会推辞。”

    “更何况,朝鲜的官兵,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把戏,据我所说,秦皇岛现在已经大规模的和朝鲜进行贸易,在辽东与朝鲜的边境上,那里有一个特地开辟出来的港口和市集,在那里,有数千上万的汉商和商贾们的护卫、伙计。

    你别小看他们,敢出海的人,大多都是亡命之徒,而且为了保障安全,他们大多佩戴了镇国府的兵器,一个个骁勇无比,我此番入朝,便是要在那里,以朝廷的名义招募死士。

    同时请朝鲜兵助战,而后趁着杨玉等人立足未稳,火速袭击辽阳,叛贼们虽是反了,且占住了半个辽东,可是此时人心却未稳,只要老夫带兵去,许多人势必以为朝廷已经用兵,一旦生了惧意,这些贼人,势必土崩瓦解。”

    叶景显出了几分把握的样子,身为辽东巡抚,他很清楚现在的时局如何,朝廷和鞑靼人已随时刀兵相见,已经很难有力量平叛了,现在唯一能平叛的机会,就是逃出生天的自己,他决心赌一把,输了,他便是英烈,而一旦大功告成,就是大功一件。

    刘游击皱着眉:“巡抚大人,卑下还是觉得有些不妥,无论是那些商贾,还是朝鲜人,只怕……”

    不是他没把握,他甚至觉得叶景有些迂腐,你让人家给你说漂亮话这倒是容易,可是在这辽东之地,想要让人为你拼命,可就不容易了。

    叶景却是一笑:“你错了,会有人为我效命的,你忘了我的身份,我除了是朝廷的辽东巡抚,还是镇国公的亲生父亲。”(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你还有朕

    叶景说到镇国公亲生父亲这几个字时,脸上带着骄傲。

    这或许是他人生之中,令他感到最为璀璨的一点,所以他的口气显得不容置疑。

    这倒并非是他盲目的自信,而是即便是迂腐的他,因为儿子创建起了镇国府,若是别的士大夫,倒也罢了,或许对于这种‘新事物’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甚至有人会生出反感,可是叶景因为叶春秋,却多有关注。

    不理解的地方,他努力去理解。

    无法想象的地方,他就努力去看透镇国府内在运营的逻辑。

    若说天底下,有几个士大夫能熟悉镇国府的规则,怕也只有叶景了。

    这时代的商贾,为了谋取暴利,都是一群将一只脚踏在鬼门关的家伙,他们可以驾着船,无惧风浪,航行几个月的时间将货物卖到价高的地方,他们也可以在关外建立牧场,甚至面对那所有人都畏之如虎的鞑靼人,他们拼尽所有的勇气,活在那残酷的草原之上。

    叶景是多么的明白自己的身份,他是叶春秋的父亲,更是代表了朝廷,到了朝鲜,汉商们一定会响应,因为叶景相信他们很清楚能够为叶家效命意味着什么,只要攀上叶家,那就是黄金万两。

    他们是从秦皇岛出发,穿越了汪洋大海抵达的朝鲜,虽然绝大多数海盗已经肃清,不过那里依然有不少海盗出没,所以这些水手、护卫、伙计,大多是亡命之徒,他们的舰船上有足够的火器,以应对突发的危险,至少叶景知道,许多人都藏着骑枪,或是刀剑,有些大商队,甚至船上还拥有镇国府兜售的小型火炮。

    现在能借助的,也只有抵达了朝鲜,悬孤海外的这些人了。

    眼下的辽东,除了一些大军镇落入了女真和杨玉之手,可是其他各处卫戍的军马,大多陷入了混乱,他们现在可谓是群龙无首,有的蛇鼠两端,观望着风向,也有人暗中与杨玉暗通款曲,更多人心里还是向着朝廷的,只是固守在本镇,生怕被抢打了出头鸟罢了。

    叶景深信,只要自己能带兵回来,打出巡抚钦差的旗帜,以朝廷的名义进行平叛,势必会大大的鼓舞诸卫的士气,而后便能集结更多的兵马,同时断绝那些妄图观望的人与杨玉勾结的心思,更能震慑那些叛军。

    但是叶景也很明白,时间一定要快,半分都不能耽搁,而这……

    这才不是为了鬼劳什子朝廷,也不是为了叶家……叶景心里想:“我只为自己的儿子,为了春秋不被人视作是鼠辈之子,为了他不被人轻贱,为了挣个满门忠烈,好使朝廷更加信任他。”

    深吸了一口气,叶景手拉着缰绳,他的手已冻住了,在这没有温暖炉火的辽东,野外就意味着无数的寒气席卷身体,甚至做出那些想法的时候,叶景的身子都不禁抖了抖。

    他终究是一个平凡人,他也有些胆怯和畏惧。毕竟从前,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读书人,此后即便飞黄腾达,也并没有经过什么,这辈子虽不说养尊处优,却也未必有什么天大的灾难,可是现在,他很清楚自己未来的路途上将会有无数的凶险,甚至可能鲜血洒在这茫茫的雪原里。

    可是……叶景咬了咬牙,却终究还是凛然无惧地驾了一声,座下的马便如箭一般冲下了山丘。

    他的勇气从何而来,叶景再清楚不过了,他知道,这一切是为了当初对绣娘的承诺,也有从前这天真烂漫的小子脆生生的喊自己的爹,更来自于当初自己陷入宁夏叛乱的泥潭,那家伙从千里之外追寻而来,父子并肩的战斗。

    现在,终于该自己要承担一切了。

    无非……一死而已。

    数十骑包括了那刘游击一并骑马飞奔追了上去,叶景唏律律地勒住了马,不禁道:“你们为何不回关中去?”

    刘游击沉默了一下,才道:“大人,卑下人等也有儿子,卑下人等不为别的,只想跟着大人,为子孙挣一场功名。”

    叶景莞尔,随即一笑。

    他突然明白镇国府的成功关键了。

    那些所谓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其实在这个世界是行不通的,驱使人真正去创造财富和建立丰功伟绩的,远不是那高大的理想,每一个人都很渺小,甚至绝大多数人放在这世上都如蝼蚁一般的默默无闻,可是想要让这些不起眼的人成就一件大事,绝不是高尚的说教,而是利益。

    叶景没有说出任何阻止的话语,冻得通红的手依旧勒着缰绳,而后继续埋头,驱马向南驰骋。

    ………………………………

    而在同一天空下,在繁华的京城里,今儿朱厚照将叶春秋留在了暖阁。

    此时,兄弟二人正四目相对,朱厚照显得很忧郁,叶春秋则还是那张看不出表情的样子。

    朱厚照幽幽地叹了口气,他很清楚,留下来的叶春秋并不开心,这一点他再清楚不过了,可是他能看出叶春秋那心中有愁,脸上却在拼命掩饰……

    哎……这个家伙终究还是不愿意让人为他担心啊。

    其实在朱厚照看来,这种行为挺虚伪的,他有时候很讨厌这种虚假的人,哭就是哭,笑就是笑,管这么多干嘛?心里不痛快,大哭一场就是了。

    而他发现叶春秋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却总是要摆出一副稳如泰山的样子。

    可就算如此,朱厚照此时却讨厌不起如此的叶春秋,他突然有种觉悟,原来对方掩饰哭的笑容,有些时候,只是希望身边的人心里好受一些罢了。

    群臣都已经散了,在暖阁里关上了门,说起话来也就没有什么忌讳。

    朱厚照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想了想,才道:“朕也有父亲,所以能体谅你的感受,朕只能说,即便你的父亲没了,可还有朕,朕是你的兄长,啊……算了,朕方才已经有头绪了,可是说到这里,竟发现又说得不好了,不过……总而言之,你放心,你还有朕呢!”

    (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出人意表

    朱厚照看着眼前一直强忍悲痛的叶春秋,心里挺于心不忍的,本是想好生安慰一番,可是话说到一半,他便感到一种无力,不由地抚额。

    他觉得有点无法组织措辞啊,毕竟捣蛋才是他的强项,可让他安慰人,这种事实在是有些赶鸭子上架。

    叶春秋沉默了许久后,终于抬眸看着朱厚照,道:“陛下,巴图蒙克会从哪里进兵?”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似乎有点前言不搭后语,让朱厚照不禁错愕。

    可朱厚照旋即便明白了,叶春秋既然决定留下来,就是预备和巴图蒙克决战了,最重要的是,他只怕也想排遣自己的郁闷之情,才转移开了刚才的话题。

    不过叶春秋提到这个,倒是令朱厚照顿时打起了精神,眼睛一眯,便道:“这个……朕也苦思冥想了几日,刘伴伴,刘伴伴,快,拿舆图,拿舆图来。”

    其实很多时候,对着舆图,总能消解掉许多愁绪,至少对叶春秋来说,大概便是如此了。

    叶春秋聚精会神地看着舆图,一点点地分析关外的兵力部署,眼睛扫视着每一处关墙。而朱厚照也在旁凑着脑袋,低声地念叨着什么。

    时间在飞逝……

    叶春秋对朱厚照是感激的,因为这些日子,他天天都被召入宫中来,每日被朱厚照拉着看舆图,偶尔会被扯去景山围猎。

    朱厚照此举,叶春秋当然明白朱厚照是不想他自己一个人带着黯然伤神,却也知道意味着什么,辽东的消息,实在太混乱了。

    各种各样真真假假的消息陆陆续续地被报了来,数十个军镇和卫所,各执一词,而朝廷根本无法分辨到底是谁反了,哪一处卫所已落入杨玉之手。

    想必也有着不少叛将假装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送来了急奏,希望能够鱼目混珠。

    叶春秋就这样度过了整整一个月,而这时,朝廷终于摸清楚了辽东大致的情况。

    那杨玉和女真诸部已经开始图谋锦州,大量的女真人开始在锦州一带活动,这就说明,整个辽东已经沦陷。

    而一旦他们拿下了锦州门户,就意味着固守在辽东的咽喉彻底陷入贼手,自此,朝廷与辽东便断绝了一切的往来。

    这对朝廷来说,不啻是一个极为糟糕的消息,辽东对于朝廷的意义重大,失去了辽东,无异于是一场大地崩。

    因此,各种坏消息便不禁传了出来,自然是引来许多人捶胸跌足,辽东的经营已经经一百多年,朝廷为了辽东,花费了无数的心血,甚至有人认为,一旦女真人占住了辽东,将来势必会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朱厚照和叶春秋也对此忧心忡忡,只是眼下被巴图蒙克所牵绊,却是无计可施,一筹莫展。

    而至于叶景的消息,却也是一片混乱,有说在辽阳城陷时,叶景已是死了,也有人认为他已被拘押起来,成为了杨玉将来保身的利器,也有一些流言,说是这位辽东巡抚并没有死,而是去了朝鲜。

    听到这里,叶春秋也只是苦笑着摇头,虽然朱厚照信誓旦旦地道:“锦衣卫传来的消息,想来是不会有错的,不过想要证实,却还需要一些时日,现在往朝鲜的陆路消息已经断绝了,海路倒是可以通,只是可惜这海路的往返,却需两三个月的时间。”

    叶春秋又是摇头,他又怎么不知道朱厚照想要安慰自己呢?

    叶春秋依旧是那副镇定的样子,道:“陛下,你的心意,臣弟明白,臣弟已经做了最坏打算了,现在针对辽东的消息,都是半真半假,消息隔绝,臣自然知道厂卫正在加紧打探,只是臣弟不敢有希望,一丁点的希望都不敢有。”

    有了希望,就怕将来要陷入更大的绝望啊。

    何况叶春秋深知父亲的为人,父亲并不是那种可以独当一面的人,假若他当真逃了出来,理应是赶在叛乱发生,叛贼们还没有站住脚的功夫,火速地撤去锦州才是,怎么可能会去朝鲜国呢?

    这不符合常理,有悖叶春秋对叶景的认知。

    听了叶春秋的话,朱厚照也只好苦笑道:“哎……你说的也是,就算要逃,确实不该是去朝鲜,那朝鲜与建州女真诸部相连,去那儿便要途径建州女真各部,若是往那儿去,和自投罗网有什么分别呢?哈,是不太可能。不过,带着些希望总是好的,不是吗?”

    不得不说,朱厚照确实是没有安慰人的能耐,叶春秋只是点了一下头,心里却是一片黯然。

    ……………………

    朝鲜的边界,是崇山峻岭,一条河流将辽东与朝鲜国隔绝。

    如朱厚照和叶春秋所知道的那样,在这里,有许多的女真人在此游荡。

    现在辽东已经变了大样,除了女真人与杨玉合谋,预备拿下锦州,彻底切断辽东与大明的联系,另一方面,就是防备朝鲜国了。

    这是那杨玉的主意,这位杨总兵做了这么久的大明武官,对大明的部署当然是知根知底的,虽说现在鞑靼人已经集结了无数的铁骑,随时准备挥师南下,在杨玉的判断中,朝廷理应不会派兵增援辽东。

    可是凡事就怕一个万一,朝廷若是当真大动干戈,一面是走陆路,先驰援锦州一线,还有一路,就可能在朝鲜登陆一支军马,随即直捣辽阳。

    只是虽是如此设想,这种可能依然是太低太低的,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