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5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健很惯性地怒了,气冲冲地道:“我绝不做这样下三滥的事。这是指鹿为马,是颠倒是非黑白。你另请高明吧。”

    叶春秋当然是知道邓健的脾气的,能听自己说了这么多‘龌蹉’的计划,还没有翻脸,没有直接拿起砚台来给自己脑勺来一下,惩奸除恶,邓兄已经很给自己面子了。

    叶春秋连忙拉住他道:“若是我们要弹劾的那些劣迹都是事实呢?邓兄,我只希望借助你右都御史的身份,一切的罪证,我会请人搜罗,绝对真凭实据。”

    邓健看着叶春秋一脸的认真,那牛脾气倒是给慢慢安抚了下来,最后叹了口气道:“你……你们……哎……”又重重叹口气,朝叶春秋作揖道:“春秋,告辞。”

    一甩手,邓健竟是直接地走了。

    留在书房里的唐伯虎等人都默然了,虽是不是第一回领教了,可除了叶春秋,其他人还真是受不了邓健的性子。

    在大家面面相觑之际,叶春秋道:“噢,我还有事要交代,张兄……”

    一旁的唐伯虎道:“公爷,要不要追邓大人回来,他……”

    叶春秋摇头,倒是勾起浅笑道:“你放心,我晓得他的性子,他是想要做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不过……他迟早还是会帮忙的,他是外刚内柔的人,现在不必逼他太紧。”

    叶春秋说着,又开始布置起来。

    这是大明第一个后援会,一切都以公推选举为目的,叶春秋为首,邓健、陈蓉、张晋这些人为副。至于如何招揽人手,却也多的是,叶春秋现在需要各种的人才,除了读书人作为帮手之外,还需一群怪才,比如……

    叶春秋道:“伯虎兄,你认得化妆师吗?”

    “啊……什么?”唐伯虎给难住了,一脸迷惑地道:“这……这是什么?”

    叶春秋自嘲一笑,想了想,才找到了一个切当的说法:“去请一个给戏班子化妆的来。”

    现在有太多的事了,不过对叶春秋来说,这个化妆,却是重中之重。

    叶春秋当晚便带了一个雇请来的化妆师到了王家请见王华,王华刚要睡,听是叶春秋来了,却也不得不在厅中见他。

    叶春秋先仔细端详了王华一眼,方才道:“泰山,我是来给你修容的。”

    “什么?”王华感觉自己的思维变迟钝了,这是什么意思?

    叶春秋却是道:“有些事,确实费解一些,不过不打紧,总而言之,泰山从现在开始,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泰山了,泰山大人现在是读书人心中的典范,要存在于读书人的心中。嗯,泰山大人的眉毛稀松了一些,眉毛稀松,不能给人庄重的印象,要将这眉化浓一些,如此,才显得老成持重。”

    那化妆师并没有带化妆的用具来,这一次主要是来负责记录的,然后大致地制定出一个化妆的方案,之后就按妆容来画。

    王华还是弄不明白叶春秋要闹那样,却是被叶春秋盯着看,觉得渗得慌,面上顿时变得不自然起来了。

    此时,叶春秋又道:“胡子黑白掺杂,显得略老,不像精干的样子,这长须,需染黑。”

    “这……不可……”王华气得想吐血,他终于听明白了一件事,是要动他的脸?

    叶春秋确实正色道:“泰山大人,非如此不可,我们现在是在问鼎首辅之位,不容的半分的马虎,人对一个人的印象,往往最初起于外貌,请泰山大人不要任性。”

    任性?

    王华哭笑不得。

    不等王华反对,叶春秋便又道:“泰山大人的嘴唇略薄,可惜不能增厚,不过无妨,泰山大人,往后嘴唇要抿着,笑不露齿,方才显出贵气。”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崩溃了

    王华的眉头越皱越深,连额头都给皱出了许多道深痕。

    叶春秋此时却又道:“皱眉固然显得有几分威势,可皱得太过,反是令仪容不好看,甚至令人感觉难以相处,还有,往后泰山大人出门在外,除了必要的朝会,都需要准备纶巾儒衫,官服是不可穿了,这样使人产生疏离感,这儒衫,半新半旧为好,既使人生出亲切之色,又不失两袖清风的本色。”

    看着王华,叶春秋很显然是将王华脸上的郁闷忽略掉了,想了想,又道:“若是会客,似泰山大人这样坐着可不成,身子前倾的厉害,威仪不够,需像我这般。”

    说着,叶春秋给他做了一个示范。

    可是随即,叶春秋又摇头道:“若是后仰了一些,又显得不近人情,嗯……泰山,若是见到了晚生后辈,你需微微前倾,如此,显出对后辈的亲切,若是所见的是同同僚亦或者是老书生,却需后仰,增加一些威仪,才能使这些年长者生出敬仰之心。”

    王华拼命咳嗽起来,见鬼了啊这是,他只能忙是提起茶盏要来喝好掩盖他尴尬起来的心情。

    “不可以如此。”叶春秋又突然道:“泰山大人,若是会客,喝茶万万不可这样直接喝,显得太轻……嗯,太轻飘飘了,使人觉得轻浮,需先抱在手里,捂了小片刻,再轻抿一口。”

    王华眼睛瞪大了,道:“我……我……”

    叶春秋叹口气道:“泰山大人,也就吃这几个月的苦而已,熬过了这几月,大局可定,噢,还有,往后啊……”叶春秋朝化妆师道:“往后本公爷的泰山大人出门,要特意给他靴上沾一点灰尘,这样才显得泰山大人是个勤干之人,能够体察下情,而非坐而论道之辈。”

    “还有,一旦泰山大人被人问及,为何要出来参选首辅,泰山大人打算如何回答?”

    王华吹着胡子道:“怎么答,我如何知道,自然是说我心中并不情愿。”

    叶春秋摇头,笑了笑道:“这些太轻薄了,稿子我已准备好了,一律都要这样回答,就说老夫本是闲云野鹤,万万料不到承担此大任,老夫穷经皓首穷经,饱读四书五经,所为的,固是为了造福天下之人,而今廷推之中,诸官选了老夫为候选,且喜且忧,所忧者,乃是诚恐自己能力不足以担当大任。所喜者,亦可以这老迈之躯,而做一些造福苍生之事。说完这些,便念一首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又可借用我在宁波时的那一句,你要调侃之态,便说,丰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王华忍不住苦笑不得,道:“这……这……也太……”

    叶春秋不等王华说完,却是摇头道:“泰山大人,往后每一句话,都需慎之又慎,所以小婿已经准备好了专门的应对的词稿,泰山大人定要熟读。”

    说着,叶春秋从袖子里取出了一沓讲稿来,道:“现如今,泰山大人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拉拢到一个读书人,也可能失去一个读书人,所以决不能出任何过错。”、

    叶春秋将讲稿搁到了桌上,又打量了一下这厅堂,道:“这厅里的书画,暂且都收起来。”

    叶春秋看到了厅里的许多字画,有李太白的诗,也有一些画作。

    叶春秋摇头道:“李太白太轻浮,爱的人爱极了,不喜他的读书人,觉得他过于狂妄,这样不可,让人换上孔圣人的一些言说,噢,诸葛孔明的出师表也可以,这二人是无人能挑刺的,两个大舅哥,从今儿往后随时要随泰山出去,即便会客,他们也在场,需得摆出父慈子孝的样子,一个人只有能齐家,在人眼里,方能治天下,所以往后啊,泰山若是出门,让大舅哥去牵马驱车,其他的不论,但是定要有孝心,泰山往后也别老是板着脸训斥他们兄弟了,听了不好,摆出严父的样子固然也要紧,只是不可太苛,若是苛刻得太过,不免使人有刻薄的印象。”

    叶春秋想了想,又挤眉弄眼地道:“泰山大人,你外头没有女人吧?你说实话,这事挺重要的,莫要让人抓了把柄去,纳妾倒是可以,可若是置了外室,这个……这个……就显得家事不和,还令人觉得岳母大人是母夜叉,河东狮吼啊,还有泰山大人,也会给人……”

    “老夫不干了,打死也不选。”王华终于崩溃了,几乎要吐血三升……

    他怒气冲冲地道:“走,带着这什么妆师,一并走,老夫要睡觉,睡觉!”

    叶春秋还想说些什么,却是给没了耐性的王华很直接地赶了出去。

    灰熘熘地出了王家,叶春秋心里不禁疑惑,莫非……真的有外室……心虚了?

    自己这老泰山,可从来没有对自己发过这样大的火气的啊,哎,忠言逆耳啊。

    叶春秋在夜色之中,登上了车,那妆师道:“公爷,小人是不是……”

    叶春秋坐在车上,推开窗来,道:“不打紧,你后日见早就来这儿等着。”

    “好呢。”

    叶春秋安坐在车上,心里却在想,走到了这一步,自己这老泰山,是不想干也得干的,他现在在气头上,没必要触他的霉头,回去寻静初,明日就去见岳母,明晚岳母吹一晚上枕头风,不怕老泰山不干。

    这样一想,叶春秋又感觉心又定了下来,这才只是开始呢,万事开头难啊,这一次公推,固然是没有胜算,可是无论如何,非要胜不可。

    马车滚滚,此时已到了子时,叶春秋下车,回到王静初的房里。

    之前王静初见丈夫不见踪影,去了二房的琪琪格那儿问,那边也说没去,心里略有担心,辗转睡不着,便起来做女红。等叶春秋回来,不禁喜上眉梢道:“怎的回来得这样迟?”

    叶春秋含笑道:“当然是为了泰山大人的事了,泰山大人脾气不好,骂了我一顿,好静初,你来,我有事非得请你来办不可。”(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王静初见叶春秋突然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反而失笑了:“呀,在外头威风凛凛的镇国公也有这样的时候?怎么,你今儿莫不是得罪了我爹?”

    叶春秋也只有在王静初的跟前最是放松自己,对王静初带着几分少有的俏皮地眨了眨眼,翘起大拇指道:“聪明。”

    王静初倒是好奇起来了,按照往常,她的父亲不都是对叶春秋满意至极的吗?

    看着王静初一脸新奇宝宝的样子,叶春秋尴尬一笑,才将事情完完整整地说了出来。

    虽是这天没有成功,可是叶春秋要做的事情,怎么会轻易放弃?

    次日一大清早,叶春秋又不顾泰山大人的感受,便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叶春秋比谁都清楚,从现在开始的每一日,他有许多的事要做,而这一切的目标,都是为了将泰山大人拱上文官集团的顶峰。

    哎,他都这样操碎了心了,泰山大人竟然还小媳妇上花轿似得扭扭捏捏,真让人挫折啊。

    好在叶春秋毕竟是叶春秋,他的脑子不是平常人的脑子啊,自有对付老泰山的办法,不,理应是岳母大人有对付他的办法,所以素来对泰山恭敬有加的叶春秋,觉得不必在乎泰山大人是否同意了。

    在叶家不远处,叶东早已租好了一个巨大的宅子,这里便是后援会的地址,人手招募了不少,多是镇国府里的读书人,这些人用起来放心一些,他们主要负责公文的传送,还有舆情的调查,张晋那儿已经准备好了新刊物的筹备工作,无非是寻了几个印刷工坊,随时待命,除此之外,便是大肆购入纸张,油墨之类。

    唐伯虎见早也去镇国府那儿了,自然是筹款,他是代表叶春秋去的,许多大商行肯定愿意给这个面子。

    说得直接一些,以叶春秋在商贾们中的地位,莫说筹款,某种程度来说,叶春秋只要勾勾手指头,人家不难过要送钱给他,难过的是没办法送钱给他。

    这个时代的商贾都很识趣的,倒不怕打点破费,最怕的就是想要送银子,都没有门路,你想送,人家还瞧不上你呢。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叶春秋在这儿走了一遭,接着便出了门,开始拜访亲友了。

    第一个步骤是廷推,所以某种意义来说,候选人是谁,也是很关键,这候选人都是百官选出来的,章程之中,按的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可是却没有特意表明是文官还是武官,这就有了运作的空间,再加上,不少爵位,享受的可都是高级别待遇,似寿宁侯、建昌伯这样的,也有资格推选,大抵会有四五百张票,有一百张票,就可进入候选的名册。

    这事儿,不但叶春秋要出力,叶老太公和叶景也都发动了起来。

    叶春秋先是去见过了谢迁,赶在谢迁入宫当值之前,和谢迁见了一面。

    谢迁喝着茶,看着叶春秋,苦笑道:“春秋啊,你啊,真是……”摇头叹口气了一声,才又道:“现在满大街都说这是善政,可是老夫呢,却是不以为然,而今朝廷最大的隐患不在于谁是首辅,而在于户部亏空严重,财政愈发的难以维持,这其中,既有你们这些宗室的问题,又何尝没有朝廷的官员争相借着权利之便,贿赂读书人呢?正因为士人的权利愈发的大,而今田地日多,却免了徭役和赋税,才使国家日渐艰难,你倒是好了,如此一来,人人争相贿赂士人,最后非要出乱子不可。”

    谢迁说出了自己的隐忧,其实这话也没有错,士人本来就已经成了尾大不掉的特权阶级,现在又给他们这样的权利,使他们的特权更加巩固,谁若是敢触动他们半分利益,他们立马便让人完蛋,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叶春秋却是深深地看着谢迁道:“那么为何谢公不反对呢?”

    “反对?”谢迁瞪大眼睛,一副看白痴的神色看着叶春秋道:“普天之下,谁敢反对?你将这个提了,天子想要反对都难,更何况老夫只是一个内阁大学士罢了,就算想螳螂挡车,挡也挡不住,老夫也是俗人,下不来这决心,闹个轰轰烈烈,最后落个身败名裂,对事则毫无用处。”

    叶春秋听罢,笑了笑,而后道:“谢公这形容不错!不过连谢公这样德高望重的内阁大学士,在牵涉到士人的问题上,都如此小心了,可见士人已经到了无法根治的地步,既然如此,有没有这个公推,又有什么分别?莫非没有公推,朝中诸公就不争相贿士人了?我看不是。到了这个地步,我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这些年来,姑息养士的,并不是春秋,而是朝中的诸公啊。”

    谢迁摇摇头苦笑道:“所以才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叶春秋道:“春秋此来,其实是想问,谢公是否有意争一争首辅之位?”

    这是礼貌问题,虽然叶春秋想要将泰山大人推上去,却还需问一问谢迁,否则,就太不把谢公当一回事了,何况他还需要寻求谢迁的鼎力支持呢。

    谢迁很干脆地摇头道:“老夫老了啊,哪里还有这个精神力?你们啊,争权夺利的,老夫不参与。”

    叶春秋感叹道:“其实谢公不老,只是谢公累了。”

    这句话,倒是令谢迁颇有感触,他很清楚,叶春秋所谓的累,是因为经了太多的事,他的心累了。

    谢迁便笑道:“你这个滑头,只怕早想让你的泰山大人去争一争吧,德辉也是运气不好,有你这样的女婿,少不得要受罪了,你其实不必来问的,老夫自是支持德辉的,李公呢,我与他共事多年,也算是至交好友,可终究不如老夫与德辉的交情啊。”

    叶春秋连忙行礼道:“有谢公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放心个什么?”谢迁依旧摇头:“老夫难道是瞎子吗?这一次公推,德辉根本没有任何的胜算,莫说一成,就连半分都没有。”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意想不到

    不是谢迁故意当李东阳之气,而且他跟王华一样,都很清楚李东阳在那些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

    “有与没有,不重要,努力了,就没有遗憾了。”叶春秋很直接地说了一句很装逼的话。

    谢迁本想苦口婆心地再说几句,结果听了叶春秋这么句话,竟发现没法儿说了,最后索性笑起来道:“好吧,后生自去努力,我且作壁上观,就等着看你如何化腐朽为神奇。”

    叶春秋便笑嘻嘻地道:“谢公若是肯助一臂之力,努力才有结果。”

    “老夫就知道你来此不是闲坐聊天的,你说吧,你想做什么?”谢迁又瞪他一眼,却是对叶春秋带着几分无可奈何。

    叶春秋这才正色地看着谢迁,娓娓地道出自己心里的想法。

    叶春秋拜访了谢迁后,接下来就到了廷推的日子,廷推是在保和殿进行的,叶春秋和李东阳联名的章程奏了上去,宫中立即批准,紧接着,礼部便按着章程,按部就班地开始进行一切的程序了。

    现在的李东阳,不过是代首辅罢了,在结果出来之前,虽然依旧还是位高权重,不过……多了一个代字,想必总让人觉得很不好受的。

    这天,叶春秋早早动身,参加了朝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