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6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经常廷议时,不见踪影的陛下,今儿居然也来了,正襟危坐地坐在御座上,大殿之中,落针可闻,每一个人都总时不时地将目光投到他的身上。

    邓健和叶春秋行了礼,各自到了班中去。

    王华咳嗽一声,便开始启奏起了福建布政使司的事。

    其实这事很好办,几乎每年总会有土人为祸的,无非就是进剿和招抚而已,朝廷有既定的程序,其实按章办事就可以。

    接着,又有户部官员启奏道:“陛下,云南鹤庆、赵州、永宁卫地崩,黑气如雾,地裂水涌,到他城垣、官廨、民居不可胜计,死者数千人,伤者倍之,鹤庆府更甚,府治、正堂、经司、照磨所、中明、旌善二亭,知府、同知等诸厅舍,儒学、玄化寺以及前几年新建的尊经阁等,官民庐舍,倒塌殆尽,北胜州州城,乃是洪武二十九年用砖石砌成,周围五里三分,高一丈六尺,城脚厚五尺,垛口厚一尺八寸,四门各有城楼一处,俱都倒塌。丽江府民居倒塌了一半,剑州的州儒学,庙宇、明伦堂,亦是倾斜倒塌。”

    许多人都不约而同惊愕地看着这人,显然在此之前,还没有人接到消息。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不可多得

    这突如其来的地崩,却是让气氛变得诧异起来。

    朱厚照却在这个时候忍不住道:“那就尽力赈济吧,还有什么事吗?”

    那户部的官员听罢,忍不住道:“陛下,赈济倒是容易,可是收拾人心却是难啊。”

    朱厚照皱眉道:“什么,这和人心有何关系?”

    这官员便道:“陛下,前些日子,厂卫突然大动干戈,许多军民百姓私下流言,说这一场地崩,可能是上天的警示。”

    这句话就很没道理了,朝廷现在才得知消息,这里的许多大臣就完全一副刚听闻的惊愕模样,难道军民百姓得到消息的渠道会比朝廷和那些耳听四方的大臣还快?

    这人显然是想借着地崩大做文章,简单的一句,就是希望厂卫不要再折腾了。

    站在朱厚照身边的刘瑾,别有深意地看了此人一眼,却还是默不作声。

    朱厚照却是道:“刘瑾。”

    “奴婢在。”刘瑾笑容可掬地道。

    朱厚照道:“他说这是上天的警示,来,你来说说看,你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朱厚照这话虽有点不好听,可这里头的意思就深了。

    刘瑾却是从容不迫地道:“陛下,奴婢冤枉来着,这地崩啊,在奴婢看来,确实是警示,可奴婢却以为,警示的,应该是那一些枉法的读书人,他们真是胆大包天,胆敢聚众妄议朝政,甚至还丧心病狂,居然想将于国有功的鲁王殿下的府邸付之一炬,是以,上天才发了怒,降下了这场地崩。现在这个时候,正该是正本清源之时,奴婢现在已经查到了许多读书人的事了,什么卑鄙的行为都有,陛下,上天都已经发怒了,奴婢自该好生将此案办到底。”

    这刘瑾倒也聪明得很,你不是拿地崩做文章吗?那我也拿地崩做文章。

    刘瑾早不再是当初那个什么事都和人对着干的刘瑾了,他早也懂得了动脑子的重要性。

    朱厚照笑了笑,道:“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好好地办吧。至于赈济,就让内阁来,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能乱了套。噢,胡爱卿,你不是说有事要奏吗?”

    胡爱卿乃是胡富,正德九年所任的吏部尚书。

    胡富的嘴角不由地抽了一下,心里却在想,陛下你是不是搞错了,臣还没有说有事要奏呢!

    这陛下怕是满心思只想着邓健的事,没心思管其他的了。

    可陛下这么说,他能说不是吗?胡富只好站出来道:“右都御使邓健,为人清正,两袖清风,为朝廷,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在他任期之间,短短两年,弹劾且经查如实的官员,便有三十九名之多,兴利除害,为朝廷贡献极大。”

    胡富才说罢,紧接着……

    “是啊,是啊,邓大人乃是朝廷的栋梁,不可多得啊。”

    “朝廷有邓健这样的人,是朝廷的福气,也是万民的福气。”

    众人交口称赞,就恨不得翘起大拇指了。

    连王华都笑着点头。

    对于邓健的滚蛋,王华其实也是乐见其成的。自己就有一个门生,本来是打算安排上来,为了推行新政的,谁料被邓健弹劾了此人父丧期间饮酒,于是乎,直接滚去了南京,一辈子怕也别想再出头了。

    所以,王华的态度很简单,邓健令人钦佩,可是……不能留在都察院里。

    其实何止是王华,哪一个人不是这样的心思呢?

    就连蒋冕,虽然也喜欢直言,可对邓健的印象,也是不甚佳,这家伙太不懂事了,只想着自己成名,却从来不顾有些弹劾对朝廷的影响。

    这内阁里,杨一清是被邓健收拾得最惨的,他曾负责马政的事,门生故吏中,多是一些脚踏实地的官员,结果呢,被邓健弹劾掉了不少。

    朱厚照听着大家的畅所欲言,直接喜上眉梢,终于开始了……

    朱厚照忍住愉快的笑意,道:“朕也是这个意思,这样的好官,是我大明百官的楷模啊,朕思来想去,眼下京师还算太平,应该将右都御使邓健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朕听说关外百废待举,而鲁王叶春秋也再三向朕提起,说很是欣赏邓卿家,很愿意让他去青龙……”

    叶春秋听到这里,脸就变了。

    这是几个意思,你特么想赶人,还把我拉下水?

    叶春秋真恨不得跳出来,直接戳破朱厚照的谎言。

    可细细一想,却终是忍住了。

    而此时,朱厚照则继续道:“所以朕有意将邓健敕为鲁王长史,诸卿家以为如何呢?”

    “陛下圣明啊。”

    众人又纷纷点头,都觉得再适合不过了。

    有人摇头晃脑道:“臣等虽有不舍,可是想到不管京师或是青龙,都能为百姓办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土,青龙和京师,并没有什么分别。”

    朱厚照显得红光满面,道:“那么,此事就这样定了。”

    倒是这时候,那吏部天官胡富却是道:“臣有一言,右都御使邓健,乃正二品,可若是去了青龙,便是五品长史,如此,只怕不合规矩。”

    满朝皆是脸色一变,大家的神情很是复杂。

    王华道:“不如就让他领左都御史衔,拜为长史,如何?”

    一下子,大家又情绪激昂起来了,固然是内阁首辅,这个提议振奋人心啊。

    没错,领着一个正二品的衔,干五品的事,朝廷又不是没有有过这样的事,这正说明了朝廷对邓健的重视,是百官们对邓健的认可。

    而且,右都御使和左都御史虽然都是正二品,不过天朝是以左为尊,理论上来说,邓健又算是小小的提升了一些级别。

    这胡富点头,可还是不敢答应。

    他是吏部天官,这事儿是他负责的,既然负责,就不能让人诟病,否则别人骂的是他。

    邓健这个人,将来肯定要名留青史的,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明升暗降,到时这千秋史笔,自己岂不是成了构陷忠良的人?

    胡富是很爱惜自己的羽毛的,不想因为这个处理的不善,而掉进了坑里。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上斩昏王,下杀贪官

    由左都御史,去做长史的事,是个人都看得明白了。

    此时,胡富摇摇头道:“王公所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不过臣以为,邓健不可为长史。”

    这一下子,不少人懵了。

    这吏部天官什么意思?这是要砸大家的锅啊。

    朱厚照的脸色顿时就不好看起来了,质问道:“胡卿家,这是什么意思?”

    胡富自然知道大家的心思,却从容不迫地道:“京师的贪官墨吏,还有吗?是有的,正因为如此,朝廷才需要像右都御使邓健这样的人,所以老臣以为,邓健不可或缺。可是老臣听说,这关外的军民百姓,虽是藩属之国的百姓,可也饱受贪赃墨吏之苦,右都御使在京师,将贪官墨吏一扫而空,现在关外的军民百姓,苦赃官墨吏久矣,老臣以为,鲁国与我大明,休戚与共,陛下应当一视同仁,不能再让鲁国的百姓再受苦了。”

    沉默了。

    殿中陷入了一片沉默。

    站在这里的人,大多是人精,这逻辑,一下子就清晰了。

    鲁国的军民朋友们,邓健这个家伙,我们送得晚了,你们受苦了啊。

    大抵,就是这么个意思。

    朱厚照眼睛一亮,方才紧绷的脸也一下子松弛了下来,他明白了。

    随即,他拍案而起,激动地道:“说的好啊,怎么能去做长史呢?邓健就是朕的剑,横扫那些不法之徒,现在大明还有没有不法之徒,依着朕看,是有的,朕当然还要继续清扫。可是自从邓爱卿成为了右都御使以来,情况已经大为减缓,邓健就是老百姓心里的青天老爷啊,现在大明的军民百姓,已经受了他的恩惠,怎么可以这样自私,将他留在京师呢,不成,鲁国的军民百姓,朕也是牵肠挂肚,朕不忍心,让他们受贪官墨吏戕害荼毒,所以,朕有愧于鲁**民,此事就这么定了,那么就不做长史了,就让他做左都御史,钦临青龙,让他带朕的御剑,上斩昏王,下杀贪官!”

    上斩昏王……

    叶春秋的脸色已经开始急剧地变化了,陛下,你确定你不是在逗我?你塞我一个大爷,还要给他一把御剑?

    叶春秋的心里一片昏暗,可满朝文武,都欢欣鼓舞,纷纷称是。

    胡富抖擞精神道:“臣以为,邓健该为左都御史,以及鲁国监察使,陛下早有明言,鲁国非比寻常,并非是一般的藩国,否则,朝鲜、倭国国王,是郡王,何以鲁王为亲王呢?这监察使,该以右都御使平级,在鲁王之下,万万人之上,青龙也该设御史台,都察院分设十三道御史,现在可以增为十八道,关内十三道,关外,鲁国之地,分设五道,俱由邓健一言而断。老臣还建议,关外之地,因为较为特殊,所以监察使不可轻易撤换……”

    朱厚照又拍御案,居然和胡富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到底是读书人中的人精啊,朕的堂堂吏部天官,说的话,就是有水平!

    不可轻易撤换的意思就是,邓健你这辈子都别回来了,死在青龙吧,你以后就是青龙的人了,虽然朝廷给了你左都御史的名义,可你是监察使啊,在关外,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怎么能说召回就召回?

    这个监察使也是妙得很,算是恰如其分的,给予了邓健足够的待遇,现在该给的都给了,邓健,你可以好好地滚了,再见,不,这辈子别见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嘛。

    朱厚照昂首,将手背在身后,满面红光地道:“对,此言甚得朕心,朕心里啊,挂念着鲁国的百姓,如此甚好,就这般,传旨。”

    “陛下圣明!”

    那邓健本来是带着怨恨来的,结果,这满殿的君臣一顿勐夸,没一个人不说他好的,邓健当然心如明镜,终于明白了这些人想让自己滚了,偏偏,却是无法反驳。

    他幽怨地看着朱厚照,想不到陛下也这样巴不得自己出关,心里不禁万分惆怅,眼眸一转,却见叶春秋同样用幽怨的眼神看着自己。

    显然,这位鲁王殿下,邓健的好兄弟叶春秋,感觉自己心理受创的面积比较大,和他同样是郁郁的心情。

    叶春秋算是明白了,这些家伙是巴不得祸水东引。

    现在真是送了个大爷去了青龙啊,而且邓健这个监察使,等同于是青龙上下人的紧箍咒,叶春秋几乎可以想象,从小内阁到下头的各司各局会是什么反应了。

    而自己,怕也会被邓健给折腾死了。

    虽然,叶春秋想到了一个词儿,叫司法duli,理论上来说,这个监察使,因为地位超然,所以完全可以不避包括叶春秋这个鲁王,想查谁就查谁,再加上邓健的性子……

    可话又说回来,叶春秋却是深信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真要这家伙跑去折腾,却也未必是好事。

    总之,要严加防范。

    而且重点是,邓健是势必得去青龙了,他再怎么不愿意,也没办法了!

    这场廷议过去,大家心情舒畅地陆续出宫,叶春秋却是又留了下来。

    这一次,朱厚照也没想留着他,可见他不走,便晓得什么意思了,等其他大臣都出了殿门,便立即道:“哈哈,春秋啊,怎么,有什么话要和朕说?”

    叶春秋想了想,才道:“我代表鲁**民百姓,谢谢陛下。”

    嗯,讽刺,这绝对是讽刺。

    朱厚照脸皮厚,却是笑意盈盈地道:“不必谢,不必谢,这是该当的,不管怎么说,鲁国百姓,也是朕的子民嘛,朕让这邓健,即刻赴任。”

    说罢,他朝刘瑾使了个脸色,道:“今日就要让待诏房草拟出圣旨来,不必给朕看,直接加印,傍晚时分交吏部,吏部明日清早,就把任命放出去,让他正午之前,给朕滚蛋,噢,再安排一点车驾,将他送到山海关,省的这家伙,再磨磨蹭蹭了,出了关之后,不准让他回来了,给各个关隘都带上朕的话,谁放了进来,朕要谁的脑袋。”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紧箍咒

    朱厚照说得理直气壮,对于这事,可谓是迫不及待了,虽是这事情算定了下来,可他显然还是怕夜长梦多。

    刘瑾又怎么不明白朱厚照的心思,很识趣地忙道:“陛下圣明。”

    说罢,便一熘烟的跑去传话了。

    朱厚照这才心满意足,心情别提有多开怀了,甚至完全忽略了叶春秋的苦瓜脸,喜笑颜开地道:“朕是看着他前面,就讨厌他后面,春秋啊,你得多担待一点,其实也没什么的,就是屁事多了一点,动不动就有个人找你骂一骂,至多……至多也就是找你怒吼几句罢了,又不会让你少块肉的。春秋啊,你都是鲁王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你气量大嘛,朕可不一样了,朕这个人的性子不好,实在受不了他。”

    叶春秋的额头就快皱成一个川字了,就差对朱厚照翻白眼。

    最后,他吁了口气,道:“陛下,臣弟的小内阁,噢,就那唐伯虎,陛下还有印象吗?他是小内阁的首辅少学士,放在大明,也不过是三品,现在塞了个正二品的监察使去,只怕鲁国上下都要吃不消。”

    “怎么会吃不消?”朱厚照立即振振有词地道:“为官一任,难道还经不起查?只要行得正、坐得直,两袖清风,真正的为民做主,有什么吃不消的?春秋啊,你这鲁国的吏治,看来很成问题,朕在这里,却要申饬你一二了,你可不能这样放任啊,吏治是国家的根本,你得多为百姓想想,不能只顾着自己,顾着身边这些臣属,他们当然和你亲近,可是百姓,才是你的根本啊。这是先帝对朕曾经说过的话,现在朕原样送给你。你记好了。现在这么一说,朕倒是很庆幸将邓健交给你,这是为了你好啊。”

    叶春秋觉得这朱厚照脸皮厚度,几乎已经八尺了。

    好吧,他不得不承认,在这点上,他是远远不如朱厚照的,只好苦笑道:“臣谨记了。”

    看来是怎么也推不了了,叶春秋只好愤愤然地告辞而去,憋屈地回到了家里。

    次日清早起来,叶春秋便命人去请邓健,想和他聊一聊。

    毕竟将来这位邓御史算是自己的属官了,二人又是朋友,现在有许多事,要先和他好好聊聊才好。

    谁知道叶东来回禀道:“邓大人清早接了任命,就出京去了。官府还给他准备了车驾呢,他也没坐,说是既有了新的差使,一刻也不敢逗留。”

    叶春秋呆了一下,不禁愣愣地道:“这么快?他家里东西不需收拾吗?”

    听到这个,叶东却是笑了,道:“那邓大人家里也没什么东西啊,妻子都丢在老家,除了一个老仆人,就孑身一身在京师,家徒四壁的,穷得叮当响,卷一个包袱,就可以启程了。”

    叶春秋不禁汗颜,摇摇头,道:“他这一去,却不知会惹出多少鸡飞狗跳的事。赶紧以我的名义,修一封书信给唐伯虎吧,让他小心一些。”

    叶东想了想,道:“殿下,其实我看着啊,邓御史去了那儿,也未必是坏事,他性子甚是正直,这鲁国都是殿下一人的,让他管着下头的官吏,岂不是更好吗?”

    叶春秋道:“本王没说不好,他要去,爱怎么监察就怎么监察,可就怕他脾气坏,惹得大家心绪不宁啊。人戴了紧箍咒,做事就容易畏首畏尾,生怕被人抓住把柄,可一旦人人都照章来办事,许多紧要的事就可能要被耽误了。”

    叶春秋思来想去,最后终于哂然一笑道:“哎,想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