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6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春秋却是抿嘴笑了。

    朱载露出不解,忍不住道:“亚父,你笑什么?”

    叶春秋意味深长地道:“在这个世上,从来没有一个人人满意的盛世。现在不是,推行了新政之后,也不会有。”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一针见血

    看着叶春秋,朱载久久不语,一双剑眉轻轻皱起,似是在深思着什么,过了好半响,终究似有所悟地道:“亚父的意思是,这天底下,绝不会有令所有人满意的事。”

    “对。”叶春秋温和一笑,和太子聊天,倒是令他的心情渐渐舒展了起来,伸了个懒腰,道:“当然,若是太子殿下将来做了皇帝,肯定要告诉天下人,殿下的施政,是要令天下人都满意的。要使人人安居乐业。治天下的人,就得这样说,可是真正当殿下要做事的时候,却只能偏向一部分人,打击一部分,再绥靖绝大多数人。”

    “从前是士大夫与皇帝坐天下,士大夫就是天子拉拢的对象,可是现在,士大夫已经成了绊脚石,那么……天子就该再拉拢一批人,去坐天下。”

    叶春秋看着年岁还小的朱载,不由懊恼自己是不是说得有些深了。

    不过他依稀记得,李东阳也说过这么一番话,可见李东阳对此,是看得清的。

    那么,现如今闹出今天太和殿这场僵局的杨一清,又如何看不清呢?他分明的感受到,新政的推行使得国家大政已经逐渐的转向,旧有的模式开始发生了巨变,想必,这也是他不甘心的缘故吧。

    叶春秋沉默着,想起了心事。

    朱载看着一时安静下来的叶春秋,忍不住道;“亚父,你在想什么?是在想父皇吗?”

    “啊?”竟朱载如此一提,叶春秋回过神,禁不住莞尔笑了:“陛下?我想他做什么?你的父皇……嗯,是个天上的人……”

    见朱载歪着脑袋不理解的样子,叶春秋便叹口气道:“他是一个不坏的人,只是做这个天子做得……,哈,还是不说了,现在说这些,也没什么意义了,太子殿下,眼下已到了紧急关头,正因为如此,殿下才要表现得像一个一家之主的样子,太子虽然年幼,可是………这时候却非要像大人不可了。好啦,你和母后且先睡下吧。”

    叶春秋说罢,对张太后行了一礼,便又回到了殿中去。

    几个大臣已在这里闹着了,要人弄些吃喝的来,可一见到叶春秋出来,却顿时噤声了。

    叶春秋也懒得理会他们,过了一会儿,只见外间的钱谦在殿外探头探脑的,叶春秋徐步走出去,道:“钱大哥,情形如何了?”

    钱谦叹口气道:“那兴王父子,果然狡诈得很,三千营暗中护着他们,我带着人去了那,三千营居然都在那附近巡守,我怕引发冲突,只好命人退了开去,春秋,这三千营,只怕已和兴王父子狼狈为奸了。”

    叶春秋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道:“就不知道这三千营是得了什么好处,居然有这样大的胆子。”

    钱谦摇摇头道:“这你就不知了。”他沉默了片刻,道:“当初陛下曾弄过京营和边军互换边防,三千营曾去过边镇,其中有不少人,都曾和管理边镇马政的杨一清关系匪浅的。”

    想了想,钱谦叹了口气,又道:“春秋,老哥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其实……而今不服气你那泰山,还有太子的人,如过江之鲫,陛下从前要练兵,一心要练出百战强兵来,故而京营那儿,裁撤了不少的冗员,将士们很是不满啊,还有调拨京营去边防戍守,也曾惹得怨声四起,你想想看,这京营的武官,十有**都是京师人,家里的婆娘和孩子都在这儿,日子好不自在,结果却要去大同和锦州各地练兵,一去就是三五年,换做是谁,也是不乐意的。”

    “所以眼下,陛下传来了噩耗,据我所知,有不少京营指挥,面上虽是悲痛,只怕这心里,却是乐开了花。陛下在乎军备的事,本也没错,可是京营这百五十年,早就从根上烂了,带兵的,哪一个都是世袭的武官,就靠着吃空饷和喝兵血过日子,你说,这陛下隔三差五的整肃,他们的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吗?”

    叶春秋默默地听着钱谦的话,不得不承认,钱谦所说的,可谓是一针见血。

    有了叶春秋练就出镇国新军这个榜样,朱厚照当初便想要揭开大明军中的烂疮来,可这一揭之下,却是不知多少人的损失巨大。

    同样练兵,可实践起来是有区别的。

    要练强兵,对叶春秋来说,倒是容易,他只需要重新编练新军就可以了,一切都是重新开始。

    可是朱厚照不同,他也想练兵,可若是练新军,就难免要将旧有的军队全部裁撤掉,这是朝廷,也是无数世袭武官不能接受的。

    可若是在旧有的基础上练兵,问题却又出现了,这些世袭的武官,肯跟着一起练兵吗?一旦要整肃,就免不了大量冗员要裁撤掉,可这些冗员都是什么人呢,那可都是武官们的亲朋故旧,表面上,陛下重视军务,对于武官们有好处,能够提高他们的地位,可实际上,却又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军务要改,政务也要改,朱厚照整肃军马,而后王华推行的新政,无一不是触犯旧有势力的利益。

    可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人,别看他们平时没什么用,腐化不堪,看似陛下的一道旨意,就可以让他们喝西北风。

    但事实上,这些人在本位上经营已久,可谓树大根深。

    要知道,盘踞了大明一百五十多年,哪一个会是省油的灯?

    叶春秋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却是淡然一笑,道:“你的意思是,这京营,没一个可靠的?”

    钱谦则道:“我可不敢这样说,事实上,何止是京营,你别看我掌着禁军,可是下头这些人,到底有几人可靠,这又有谁能说得清呢?哎,所以我一直想着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现在既然跟你聊开了,也不想你是不是不高兴了,就干脆说了。春秋啊,你若想快快活活做你的鲁王,还是不要掺和这京里的浑水为妙了,我老钱是没法子,你呢,是真的不要命了吗?。”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肃杀漫天

    叶春秋听了钱谦的话,没有半点迟疑,便接口道:“可是人活在这个世上,并不能只为了自己一个,有些人,就算是拼上我们的性命都必须保护!”

    叶春秋说罢,心里却还有些话没对钱谦说。

    那些我们最亲的人,就算今天是他有危难,想必也会同样奋不顾身的。

    朱厚照对他来说不只是一个帝皇,还是在这个世上,他们彼此誓要互不相负的亲人。

    钱谦皱着眉头,却是摇了摇头道:“自然,你和陛下兄弟情深,我也晓得你是个讲义气的人,可是啊,哎……罢了,我说的话,你必定听不进的,可这样僵持下去,实在是对大家都不会有好结果。”

    顿了一下,钱谦深深地看了叶春秋一眼,又道:“其实,太子殿下做了一个藩王,也没什么不好的。”

    叶春秋抿嘴一笑,目光遥望着夜空,却似乎在想着一些事,口里道:“我只记得陛下说过的一句话,卿不负我,朕不负卿。哈……你早些歇了去吧。”

    钱谦张了张嘴,却终究还是没有再说下去,点点头,才看着叶春秋道:“那么,你也歇一歇。”

    “我不敢歇。”叶春秋耸耸肩,苦涩一笑,道:“等一切安稳下来再说吧,至少,我现在控制住了百官,那兴王父子,除非真想铤而走险,敢闹出夺门之变,否则,他们决不可能轻易能克继大统。”

    月色撩人,叶春秋再没有再殿外久留,已回了殿中去。

    钱谦凝视着叶春秋的背影,什么话都没有说,吩咐了禁卫好生守卫这里,转过身,便去偏殿里和衣睡下。

    到了半夜三更,一个禁卫却是慌慌张张地将钱谦摇醒,惊慌地道:“都督,都督,不好了,不好了,鲁王殿下带着一些人,押着大臣们去了后宫,说是要移去寿宁宫。”

    钱谦勐地坐榻而起,错愕地道:“什么?好端端的,为何要转移去内宫?”

    “这……”禁卫犹豫着道:“卑下哪里知道,他只说太和殿也不安全,便要带人去后宫,卑下们未得都督的指令,哪里敢拦?”

    钱谦勐地目光一冷,旋即一巴掌如风般噼在了他的脸上,喝道:“为何早不叫我?”

    禁卫下意识地捂住火辣辣的脸,一脸委屈地道:“卑下倒也想叫,可是……可是……那鲁王殿下极为仓促,实在……实在是没有时间啊。”

    竟然去了后宫?

    这后宫就是禁地了。

    除非有人想要谋反,因此连禁卫,不得旨意,都是不可闯入的,谁曾想到,这叶春秋居然会半夜三更的时候,突然采取这样的措施呢?

    钱谦想了一下,便厉声道:“好生守住后宫的各门,一只苍蝇都不得进出。”

    这禁卫连忙道:“是。”

    钱谦则已是豁然而起,脸色开始变得紧张起来,直接叫人备了一匹马,匆匆地出了皇城。

    这皇城外,早有无数军马在此将这里团团围住了,乌压压的兵马隐在黑暗之中,肃杀漫天。

    有人一见到钱谦出来,连忙上前拜倒道:“见过都督大人。”

    钱谦不予理会,语气肃然地道:“死死将这里围住了,稍有差池,尔等死无葬身之地。”

    那人凛然,还没看清钱谦的表情,钱谦却已是飞马带着数十个禁卫往鸿胪寺而去。

    等快马加鞭地赶到了鸿胪寺,叫了宦官去通报,过不多时,兴王父子的厅里便灯火通明。

    钱谦下马入厅,便见朱和着衣衫,而朱厚倒是衣冠整齐,一见到钱谦来,朱便一脸紧张地道:“怎么样?情形如何了?那叶春秋,可听了钱都督的劝吗?”

    钱谦冷冷地看了这父子一眼,最终却又做出了恭敬的样子,道:“叶春秋押着百官去内宫了。”

    “什么意思?”朱厚眼眸一闪,皱着深眉道:“你的意思是,这叶春秋已经察觉出了什么?”

    钱谦表情复杂,似在回想着什么,须臾,便道:“按理,他不该察觉出什么来,不过他一向过份的谨慎,也是说不好看出了什么。殿下,事到如今,看来只能夺门了。”

    朱厚和朱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对方阴暗的脸色。

    夺门,是最坏的打算。

    若是能让张太后乖乖地下了懿旨,这才叫做顺天应命,可一旦动了刀兵,许多事可就不好说了。

    一旦没了名正言顺的名义,将来即便是做了天子,那也是大打折扣。

    朱厚犹豫了一下,道:“那新军,什么时候入关?”

    钱谦便道:“听叶春秋的口气,似乎还需要一些时日,最少,也得要用上个七八天。”

    朱厚便开始焦躁起来,不禁站了起来,便渡步边道:“七八日,七八日……不能再冒险了,不如还是再试一试吧,钱都督,你入内宫一趟,且去看看那叶春秋会怎样说,若是再冥顽不宁,就只好动手了。”

    钱谦却道:“以我对叶春秋的了解,他是绝不会妥协的。”

    朱厚心里正急得上火,便气冲冲地道:“我知道叶春秋不是个容易说服的主,可是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若真要夺门,这名不正,则言不顺。再说现在京师和内宫,都控制在了我们手里,怕个什么?”

    钱谦一想,也觉得有几分道理,即便是对方有了防备,可又如何呢,禁卫和许多京营都在他们的手里,而叶春秋,此时在自宫中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依仗,能量如此悬殊,他们确实没有什么担心的。

    钱谦点了一下头,道:“那么,卑下去了。”

    虽是很多事情都布置好了,可钱谦依旧显得很是烦躁不安,匆匆地赶回了宫里,便命人先行通报,太后立即下了口谕,请他进去。

    钱谦一人不敢,便带着数十个禁卫腰间藏着火铳到了寿宁宫。

    在寿宁宫外,钱谦远远就看到了叶春秋。

    “钱大哥。”叶春秋远远朝他一笑,道:“钱大哥上前说话。”

    钱谦正要踏步上前,脚步却突然顿了顿,看了左右的禁卫们一眼,却是驻足。(未完待续。。)

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刀剑才最有效

    暗淡的夜色,掩盖了钱谦脸上的不安之色,而他依旧站在原地,扯了扯唇角,笑道:“春秋,你近前来。”

    二人相距十几丈,叶春秋的手按着腰间的剑柄,却不知什么缘故,他所带来的数十个新军随扈,竟也都在左近。这数十人,本该在午门,可在夜里的时候,太后下了懿旨请他们进来。

    二人的面色,都故意装作是轻松的样子,可是他们身后的侍卫,却都是不约而同地剑拔弩张。

    叶春秋没有动,可他的脸色异常冰冷,目中流露出肃杀之色,只是在这幽森眼底的最深处,却突然涌出了一股悲凉,此时,他道:“钱大哥不是要觐见太后吗?请吧。”

    钱谦显得很犹豫,左右张望了一眼,心里疑虑重重,终究,他叹了口气,像是下了某些决定,道:“春秋,你早就防备着我了,是不是?”

    叶春秋却没有立即回答他的话,只是静静地立在那里,深深地凝视着他。

    遥想当初,从自己还只是一个小秀才开始,他便认识了钱谦,二人也曾经是过命的交情,说是兄弟,也一点都不过份,可是……

    叶春秋依旧深深地看着钱谦,似乎想着看清钱谦此时是何种表情,口里则道:“是啊,从我寄书信给你的时候,我就怀疑上你了,你口口声声说是谷大用从中作梗,使太后没有发出懿旨,命我入关,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你骗了我。”

    钱谦愣了一下,难以置信地道:“这……这怎么可能?你和谷大用……”

    不等钱谦说下去,叶春秋便摇着头道:“你一定没想到,其实在更早以前,我就觉得不对劲了,你还记得太子中毒的时候吗?”

    钱谦此时不再做声了,只有一双眼睛直直地看着叶春秋。

    叶春秋苦涩一笑,继续道:“太子殿下突然中毒,能下毒的人,其实只有宫里的人,可到底是谁呢?起初,我一直怀疑是谷大用或者是张永,可等到张永畏罪自杀时,我还以为这个人可能就真的是张永。是张永勾结了杨廷和,想要借此机会毒死太子,以此嫁祸给叶家。可是……我仔细想了想,却还是觉得不对。这个动机呢?他们的动机是什么?我越想就越觉得动机不明,若是想要对付我,即便是毒死了我的父亲,或者是毒了太子,可是我还好好活着啊……又何须如此大费周章?于是我事后想了想,为什么这个人是张永,等发现张永一死,你成了禁卫都督后,我才猛然醒悟了。”

    “这其实并不难想明白,张永若是死了,最大的受益人,一定就是你,陛下能信任的人,寥寥无几,张永乃是陛下身边的伴伴,是最亲近的人,若是连这样的人都不可信,陛下还会相信谁?这世上,就再没有几个人可以相信了,可是钱大哥,你却是例外,陛下每次微服出巡,都会带上你,可见他对你是极为放心的,我不知道你是如何取得了陛下如此的信任的,可是……我只知道,其实当初下毒的人,表面上是针对叶家,甚至可能是针对太子的阴谋,可事实上,却根本就是针对张永,因为有人想要张永死,只有张永死了,你钱大哥才能真正得到高位,这一点,钱大哥无法否认吧?”

    叶春秋感觉说这些话到的时候,有种无形的疲累感,可是有些话,他还想道个明白,于是继续道:“只是,我虽然想到了这一层,我却没有说,因为我实在不敢去怀疑,和我这么多年的老兄弟,会是这样的人,我虽有疑窦,却一直告诉自己,一定是错了,或许只是那张永真的吃了猪油蒙了心,也是未必的,毕竟这世上,总会有蠢人……”

    “可是,当李东阳告诉我,有人要向太后逼宫的时候,我才真正地警惕起来。”

    “杨一清不蠢,朱厚也绝不是一个蠢货,他们两个人,恰恰是最聪明的人,他们如此聪明,怎么会铤而走险,做这样的事?除非他们有极大的把握,可他们又拿什么把握呢?靠一群读书人?还是靠一群士绅?哈……秀才谋反,三年不成,靠着这些人来逼宫,只要太后娘娘稍有主见,一声令下,便可命人将他们统统杀个干净,很多事,光用嘴皮子,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只有刀剑,才最有效。”

    “那么至关的是,谁才是他们的刀剑?”

    叶春秋在这里,叹了口气,遥遥地看着钱谦,他一脸失望地接着道:“我思来想去,最大的可能就是你了,因为只有你,才掌管了宫中的防禁,所以你们没有先动刀兵,是因为大动干戈是你们最后的手段,朱厚要的是名正言顺的克继大统,而不是靠夺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