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7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份旧情,他很清楚自己在苏丹的心里,绝非是独一无二。

    而这……便是他最大,也是最致命的隐患。

    易卜拉欣帕夏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一个能够在残酷的奥斯曼宫廷之中保存自己,并且能和苏丹结交良好关系的人,怎么可能不聪明呢?

    此刻,他居然陷入了沉思,神色越加的沉着。

    而叶春秋离开了船首后,便直接走回到了自己的舱中。

    事实上,他知道易卜拉欣帕夏必定会动心的,因为他已查过光脑,十分清楚易卜拉欣帕夏最后的下场。

    起初,他是个寝宫侍卫长,之后,他很快就成为了苏丹的第一大臣,即是宰相,他在奥斯曼的历史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代名相,辅佐这苏丹,立下了不少功劳,可是很快,却因为遭人妒忌,最后被人不断在苏丹跟前进谗言,最终被苏丹杀死。

    历史上的事,叶春秋相信现在如斯聪明的易卜拉欣帕夏也可能会想到。而作为臣子,想必易卜拉欣帕夏很有做臣子的觉悟,既然有了这觉悟,叶春秋就不担心他不会动摇了。

    虽然叶春秋也觉得自己的这个行为显得有些莽撞,甚至可以用冒失来形容,不过他在这时候对易卜拉欣帕夏说出这些话,某种意义来说,其实就是向易卜拉欣帕夏展现出自己的自信。

    易卜拉欣帕夏这种人,是既狡猾,又是极聪明的,对付这样的人,反而用这种单刀直入的方法最是管用的,因为你无论动用任何的方法,都可能会使他生出怀疑之心,他会判断你是否在使用什么手法欺骗他,猜疑你的用心。

    反而是现在这般,直接告诉他,自己需要什么,可以给予他什么,这里头少了许多没必要的猜测,更容易交流。

    舰队在海面上从容而过,已经一路西行,穿过了半个黑海,而这沿途上,叶春秋可以看到沿岸的不少港口,这毕竟不是海船,所以船队只是沿着海岸线前行,而叶春秋这时,恰好可以一览奥斯曼的风貌。

    这座横跨了三洲的大帝国,某些地方,甚至不在大明之下,尤其是港口和舰船,在这平稳的黑海之中,更是不少。

    有些时候,叶春秋甚至忍不住有些小小的嫉妒这里的人了。

    要知道,在大明,出海永远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所以海贸,要嘛必须动用举国之力,缔造庞大的舰队去出使,要嘛,就只能单靠民间少部分不畏死的人,冒险出海。

    可是在这里,出海则成了一件很轻易的事,因为他们的出海口,不是地中海便是黑海,这两个海,最大的特点便是几乎都被陆地所包围,海面上没有大风大浪,没有所谓的波涛汹涌,因此佛朗机人,还有这奥斯曼人,他们自几千年前开始,便学会制造一些简单的船只,下海经营、运输,或是互通有无。

    叶春秋这时突然想到了什么,他不禁喃喃自语道:“这海洋对大明来说,便是进入了游戏就要打**oss,若是没有足够的实力,没有足够坚固的海船,不动用足够的物资,百姓们下了海,便几乎等于是在赌命了。可是这里的人,特么的居然还有一个新手村给你练着,先从简单的船造起,反正也不打紧,因为这海相当于半个内湖,即便是有一些颠簸,普通的船只,也勉强可以应付,这足以给他们相当长的时间从这下海之中,尝到甜头,等到他们尝到了甜头,技术进步了,方才可以走出这黑海和地中海,去面对真正的汪洋了。”

    假若在大明,也有一个内海,那么朝廷又怎么可能还会挖掘运河,去维护一个庞大的漕运系统呢?而一旦使用的是海运,便会有无数人投身进造船和在海中为生之中,或许……当大家对于海洋都不感到陌生了,没有对未来的那么多的恐惧,造船技术一日千里,无数人对海洋了若指掌的时候,叶春秋能想象得到,历史又将是另一番的模样。

    就这样两日之后,眼看着伊斯坦布尔已经遥遥在望了,而这时,在叶春秋的预想下,那易卜拉欣帕夏终于找上了门。

    易卜拉欣帕夏的脸色很差,看起来很是疲累。

    显然,他的内心是挣扎的,他其实在这两天里已经经过了长久的思考,他很清楚,时间容许不了他一直的犹豫不决。一旦到了伊斯坦布尔,自己必定是不可能和叶春秋继续有什么秘密相处的时间了。

    而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足以令他改变一生的问题。

    这两日,他只要合上了眼睛,就就忍不住想到了那草原上的火车轰鸣着前行,想到无数的钢铁,如母鸡下蛋一般,源源不断的自那一个个烟囱的房子里运出来。

    直到现在,他依旧对那样的情景感到震撼,他甚至难以想象,这个陌生的文明,到底创造了多少的财富。

    他的脑子里,一直都是这些东西,甚至令他已经失眠了两天。

    对于他来说,今儿已经是他最后的机会了,若是再过一天,等到叶春秋抵达了伊斯坦布尔后,自己的机会就再不存在了。

    所以……他终究还是来了,只是神色中,依然还有着犹豫和焦虑。

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一不做二不休

    易卜拉欣帕夏的心情依旧纠结,可终究还是步入了叶春秋的船舱。

    他看了叶春秋一眼,朝叶春秋行了个礼。

    叶春秋只是平淡地抬起眸,随后,他看到易卜拉欣帕夏的通译也走了进来。

    叶春秋露出微笑道:“怎么,贵使有何贵干?”

    易卜拉欣帕夏顿了一下,道:“殿下,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抵达伊斯坦布尔了。”

    “噢。”叶春秋点头道:“本王已让人问过船工,说是明日就可到达,走了这么多日子,将士们也是人困马乏,实在是辛苦。而今总算是到了,这样也好,可以让将士们好好休整一下,那佛朗机的大军,只怕也要快兵临城下了吧。”

    易卜拉欣帕夏道:“是的,我刚刚收到了伊斯坦布尔那儿的消息,说是佛朗机人已跨越了保加利亚,不日即要抵达伊斯坦布尔。”

    叶春秋对此倒是没有显出意外之色,只是别有深意地看着易卜拉欣帕夏。

    “那么,敢问贵使,你现在来此找本王,可有什么事吗?”叶春秋的目光灼灼地落在易卜拉欣帕夏的身上,仿佛想要一眼将易卜拉欣帕夏看穿。

    易卜拉欣帕夏定了定神,才道:“前日,殿下和下臣说了一些话,下臣一直寝食难安。”

    “然后呢?”叶春秋反问,可是在他看来,既然易卜拉欣帕夏来此找他,就算不是一下子答应他的提议,心里也该是犹豫了。

    这可以理解,对方是个聪明人,绝不是一个愚忠之辈,他能全面地衡量出什么对自己才是最好的选择。

    易卜拉欣帕夏咬了咬牙,道:“我仔细权衡了殿下的提议,也历来对殿下慕名已久,殿下与其他君主很不相同,我心悦诚服,愿为殿下效力。”

    叶春秋不禁笑了,道:“是吗?这样就好极了,本王正需要你这样的人,其实本王这一趟来,心里还是有一块石头一直悬着放不下。本王千里来此,人生路不熟,其实并不惧任何敌人,只要有人敢和本王战场上相见,本王即便不可将其歼灭,自保却是足够了。只是本王所畏惧的,却是自己的盟友在本王背后捅刀子,现在有了你,可就好极了,你现在深受那苏莱曼苏丹的信重,到了伊斯坦布尔之后,只怕就要伴驾在苏丹的身边,有了你,本王就可以随时知道苏丹有什么谋划,如此一来,这苏丹的小心思,也都能在本王的掌握之中,易卜拉欣帕夏,迟早有一日,本王定会成为这伊斯坦布尔的主人,而你,将会成为本王的左右手,你自管放心,他日事成,本王绝不会亏待了你。”

    易卜拉欣帕夏面露感激的样子,学着新军的礼仪朝叶春秋行了个礼,才道:“臣多谢殿下。”

    叶春秋用着手指头,在稍稍晃动的案上打着节拍,随即道:“你到了塑莱曼苏丹身边,其一,是随时监视他的一言一行,有任何消息,要想尽办法报到本王这儿来,其二,便是私下联络你在伊斯坦布尔城中的人,接下来,本王会给你下达指示。”

    叶春秋将眼眸微眯,目中掠过了杀机,接着道:“既然你已说了,这苏莱曼苏丹雄才大略,那么他固然眼下的心腹大患是佛朗机人,可历来狡兔死、走狗烹,一旦佛朗机人不成威胁,那么他势必会忌惮着我鲁国,这不正是他彻底解决鲁国的良机的吗?他若是一个雄主,便一定不会放过的此等机会,既然如此,那么索性……本王也一不做二不休。”

    叶春秋的意图,暴露了出来。

    他从来都不相信苏莱曼是个守诚信的人,如易卜拉欣帕夏所说,一个仁慈的苏丹,统治不能奥斯曼,一个守诚信的奥斯曼皇族,就根本无法成为苏丹,十之**,已经被自己的兄弟给宰了。

    正因为如此,叶春秋决心在解决掉佛朗机问题之后,一劳永逸地解决掉奥斯曼的问题。

    只要奥斯曼苏丹一死,届时的奥斯曼,便再没有可以凝聚所有帕夏的力量了,因为苏莱曼苏丹,已经杀光了所有的兄弟,而他现在正处壮年,儿子尚小,各地的帕夏,一定不会服气。

    这既是苏莱曼苏丹的机会,对于叶春秋来说,又何尝不是机会呢?

    他劳师而来,之所以收买易卜拉欣帕夏,说穿了,他比虽都明白,在这伊斯坦布尔,若是没有一个易卜拉欣帕夏,自己即便拥有足够的实力,也无法面对伊斯坦布尔,以及奥斯曼帝国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了易卜拉欣帕夏之后,他就有了一个能够掌控这些所有状况的支点,他的劣势才会得以扭转。

    此时,聪明如易卜拉欣帕夏,已经明白了叶春秋的意图,脸上却没有惊异,而是正色道:“臣下一定尽心竭力,随时等候殿下的吩咐。”

    双方约定之后,易卜拉欣帕夏的神色显得轻松了许多。

    这个时候,在伊斯坦布尔,这里已经聚集了无数的军马,近四十万从各地征召来的军队,还囊括了苏丹的禁军,已将伊斯坦布尔围了个水泄不通,不只如此,还有四面八方的奥斯曼领主们,在获得了奥斯曼苏丹的命令之后,或骑着马,或乘着舟,抵达了这里。

    而此时,奥斯曼在北方的三个基督教附庸国摩尔多瓦、瓦拉几亚以及特兰西瓦尼亚大公,亦是各领着万余骑士抵达了这里。

    这北方的三个大公,都臣属于奥斯曼帝国,乃是奥斯曼在东欧扎下的三个钉子。

    苏莱曼苏丹亲自宴请了三个远道而来的大公之后,便回到了内廷,等待着他久侯的那支东方军队。

    显然,他对于东边的鲁国,是极为的关注。

    现在大战已经一触即发,奥斯曼帝国,已经动员了所有的力量,试图在此进行决战,而出于对佛朗机人火器的恐惧,苏莱曼苏丹便将克制佛朗机人火器的希望,都放在了鲁军的身上。

    总算,易卜拉欣帕夏的消息来了,鲁军来了。

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世界的心脏

    在此之前,苏丹本已命第一大臣,即奥斯曼大帕夏,宰相阿曼德前去迎接,此刻却是心念一动,吩咐道;“我要亲自去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客。”

    他突然很想快点见到易卜拉欣帕夏口中所说的这些东方人。

    这倒不是因为闲情雅致,而在于,他希望亲眼去看看这鲁军,心里可以对其做出一定的评估,唯有如此,心里才能有底。

    他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一旦下了决心,便随之行动。

    他这边才吩咐,不多时便带了禁卫,浩浩荡荡地出了宫廷。

    奥斯曼的君主,历来以勇气为尊,自奥斯曼建立起来,便灭国无数,想要让所有人臣服,除了奥斯曼的苏丹自称为哈里法,加强其宗教上的合法性之外,便是彰显其勇气。

    因此,苏莱曼几乎自幼便弓马娴熟。此时,他骑着骏马,浑身披带着皇袍,腰间插着一柄镶嵌了宝石的弯刀,一身英气地抵达了码头。

    而在这里,早已是热闹无比了。大战在即,现在无数的军马都朝这里涌来,各地的领主,都带着军队自这里抵达伊斯坦布尔,整个码头,到处都是腰间系刀和武士以及随从,人声鼎沸。

    而一队舟船慢慢靠近码头后,无数人见了舟船上的旗帜,顿时便开始嘲讽起来。

    原来这旗帜,乃是阿塞拜疆帕夏的船队,而阿塞拜疆处于奥斯曼西部的边陲,曾有相当一段时间,受波斯人的影响,何况与奥斯曼土耳其人,本就并非一族,在许多人心里,这些人虽与自己同一信仰,却属于东边来的蛮子。

    舰船靠岸,浩浩荡荡的新军士兵开始列队登岸,他们显得极有秩序,每一个人都是全副武装,嘎吱咯吱地踩着栈桥,宛如长蛇一般,登上了岸。

    在这座酷热的巨城里,远处可以看到寺庙的圆顶塔尖,亦可以看到一些东罗马拜占庭时期的建筑,这里的人肤色各异,服色也是各异,几乎见不到任何的女子。

    在这嘈杂声中,新军的官兵,却是显得极为的与众不同,他们一直保持着沉默,脸上看不到一丝的表情,似乎对于一切的杂音,皆是充耳不闻。

    “他们不是阿塞拜疆人,是鞑靼人。”

    有人高声道,随即,许多人的脸上都显出了复杂的神色。

    这里的人,对于鞑靼人是没有好感的,他们对鞑靼人的印象,其实多是从草原上败退来的民族迁徙而来,在他们认知里,这些民族被中原王朝打得落花流水,转过身便索性进入这里,征伐这里原有的民族。

    别看他们在草原上,被中原王朝打得如丧家之犬,可到了这里,凭借着和中原王朝多年的战争经验,在这上千年来,也曾崛起过无数的辉煌的部族,何况上帝之鞭的印象,实在给人过于深刻,起初的匈奴人向西迁徙,便曾让这里血流成河,此后,辽国灭亡,西辽开始西迁,更何况还有赫赫有名的蒙古人西征,曾在这附近建立无数的汗国,更是让人闻之色变。

    这里的人,将一切自东边来的部族,统统称之为鞑靼人,在他们心里,鞑靼人残忍无比,动辄屠城,杀人无数。

    现在,他们看到一群黑头发、黑眼睛的鞑靼人,便忍不住争先惊呼起来。

    可是……这些人似乎并没有他们以为所想象的那般‘野蛮’,这些人太沉默了,自觉地上了码头后,依旧没有散漫下来,安静而迅速地开始列队,而后等候后队的伙伴。

    在这酷热的天气里,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将大袍子遮住自己的头脸,可是这些家伙们,却在这酷热的天气里,背着数十斤的各种家当,虽是挥汗如雨,却没有人躲在荫凉之下。

    能培养出这样一支军队,不得不说到新军的操练。

    新军的操练,刻苦得到了极致,甚至完全可以说,在军营中,是没有人将士兵当作人来操练的,无休止的操练,使他们早已习惯了任何的严寒酷暑。

    此时,叶春秋已经登岸,易卜拉欣帕夏尾随其后。

    叶春秋远远眺望码头数里之外,这座曾经屹立千年的都城,也忍不住为之赞叹,他朝身后的易卜拉欣帕夏笑了笑,似是意有所指地道:“这里便是世界的心脏。”

    易卜拉欣帕夏看了叶春秋一眼,点点头道:“是的,谁夺取了这里,谁就跨越了东方和西方,成为世界的主宰。”

    这句话是极有道理的,说是世界的心脏,意在这里的地理位置。

    这里的地理位置确实堪称中心,它的西部是佛朗机大陆,东部则是大明,而向南,则是非洲。

    所以,这里可谓是整个世界岛的枢纽,是世界的中心,谁得到了这里,便能掌握整个世界。

    叶春秋看着那无数斑驳的石墙,脑海里隐隐能感觉到,在这座屹立千年的城市,那满朝的岁月里,有多少王朝和民族在这里疯狂地砍杀过。

    半响后,叶春秋总算将目光收了回来,朝易卜拉欣帕夏道:“为何没有人来迎接?”

    不等易卜拉欣帕夏回答,便突然见一队人马朝他们而来,无数围看的人群则被人用鞭子驱开。

    易卜拉欣帕夏看了来人,连忙道:“殿下,苏丹来了。”

    叶春秋只一抬眸,便见一个青年打马而来。此人显得十分有威仪,包在头巾之下的脸,不怒自威,身后呼啦啦的骑队尾随着他,而这个人,虽骑在高马之上,却也在打量着他。

    在马上的苏莱曼,其实有些诧异,他想不到,这个从易卜拉欣帕夏口中所知的东方国王,居然是如此的年轻。

    他在离此远远的时候,已经查探过这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给他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怎么说呢,太过于静默了。这便使他心里反而有些轻视了,在他心底,他自认为一个所向披靡的军队,定当是威武雄壮的,可从这些鲁军身上,他没有看到这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