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3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为什么呀!”田如芝这回是真的有些震惊了。

她是在高校里工作过的人。对于高校招生的情况非常清楚。重点、一般本科、大专、中专,这几类院校的招生分数相差是非常大的,偶尔也有一些学生会降级报考,比如说明明上了重点线,却报了一般本科,或者能够上本科的报了大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是因为这些学生的成绩原本比分数线就高不了多少,与其上一个不太好的重点学院,不如挑一个好一点的一般本科学校。

可是,这种需要上了重点线才能够报考的大专院校,就超出了她的常识范畴了。上了重点线的学生,基本上可以挑选一个最理想的一般本科了,有必要再到大专去找学校吗?是什么样的大专院校,能够有这样大的吸引呢?

出租车司机是个话篓子,见田如芝露出惊讶的表情。他便来了情绪,滔滔不绝地介绍道:“你不是我们安河人吧?难怪不知道材料学院的厉害。我跟你说,这个材料学院原来只是一家技校,就是我们安河原来的农机技校。后来大秦集团把农机技校给买下来了,改了名字叫作材料学院,对了,大秦集团你晓得吧?就是……”

“大秦集团我知道,师傅。你往下说吧。”田如芝赶紧阻拦住司机的意识流,否则一会司机就该给他讲秦海的什么奇闻轶事了。

“嗯嗯。你知道大秦集团就好。”司机的思维转换得很快,他接着说道:“这个大秦集团可了不起,他们从全国很多大学里招来了一大批教授,都是国家顶顶有名的教授,随便拿一个出来都能够在国际上得奖的。这些教授来了以后,一边搞发明创造。一边给农机技校的那些孩子上课。

你说这些孩子也是祖坟上冒烟了,本来都是一些成绩差到哭的学生,才会考到技校去。结果呢,让这些教授教了两年,学到了一身的本事。前年技校毕业了第一届学生。出去找工作的时候,把安河大学、工业大学的毕业生都打得落花流水,一下子就轰动了全省。”

“有这样的事情!”田如芝目瞪口呆了,可是转念一想,似乎这一切又都是合情合理的。

据秦海向她介绍过的情况,材料学院总共笼络了1000多名各高校的中青年材料学者,这些人都是才学过人而且精力充沛的。农机技校一年招生也不过一两百人,相当于平均四五名专家带一个学生。这些学生也许先天资质并不算很高,但有名师指点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除了有名师这个因素之外,材料学院所提供的实践机会也是其他高校所无法比拟的。材料学院一年的科研投入达到上亿元,每天都有无数的实验在进行,一种材料技术在实验室得到验证之后,还有后续的小试、中试。这些技校学生跟在老师身边打下手,耳濡目染的都是至少在国内顶尖的实验设备和实验过程,这样磨砺出来的一帮毕业生,还真是能够把工业大学的本科生都给比下去了。

学生的水平高了,不能不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估计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材料学院才会在短时间内从技校一直升格成了大专。田如芝知道,学校升格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要经过从地方教育厅到国家教委的层层审批,能够在两年内从技校升格到大专,已经是非常不易了。

不过,中学老师和家长的嗅觉是极其灵敏的,材料学院的实力一经展现出来,立即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安河省的许多中学老师都向学生灌输着材料学院不亚于重点本科的观念,这种观念也是有着实实在在的数据作为支撑的。

去年,材料学院毕业的200多名技校生中间,有40多人考取了国内多家高校的研究生。而且最为诡异的是,他们的学籍挂在那些高校,做研究的地点却仍在安河材料学院。他们在那些高校里有名义上的导师,但实际指导他们做研究的,都是安河材料学院里的专家。当然,那些高校也不是白白担了个名声,安河材料学院答应,每名学生在读期间,至少会以那些高校的名义发表一篇sci级别的论文。要知道,去年一年中,安河省最好的高校安河大学全校发表的sci论文也没超过五篇。

取得这样成绩的一帮学生,还仅仅是当年连中专都考不上的技校生,如果把生源换成各中学里的学霸或者准学霸,经过三年的调教,会教出什么样的水平,每个人都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在国内考个研究生之类的,已经不是安河材料学院毕业生的目标了,出国留学才是最有诱惑力。材料学院有十几个领域已经做到了世界一流,教授们推荐几个学生到国外去留学,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当然,前提是学生的外语水平能够过关,而这恰恰是技校生们的短板。

有了这样一些传闻,材料学院的地位便远远高于安河大学、安河工大等省内重点高校了。有些中学老师甚至声称,除非学生能够考上京大、华清等几所顶尖高校之外,否则就应当优先选择材料学院。你进材料学院的时候也许只是一个大专生,但从材料学院出来的时候,起码也能带着一张重点院校的博士入学通知书了……

“听你这样一说,我对材料学院真的有些兴趣了。”田如芝笑道,“这么了不起的一所学校,真的值得去拜访一下。”

出租车司机用手一指前方,说道:“你看,前面就是材料学院的大门了。不过,你要去材料学院的什么地方,最好还是让我送你过去,要不学校太大了,你从门口走进去,说不定还要走半个钟头呢。”

“我要去……”田如芝这才想起在电话里联系王瑾时对方给她报的楼号,赶紧从兜里翻出来,对司机说道:“是梅园7号楼……”

司机对于材料学院还颇为熟悉,开着车进了校园,便径向教师宿舍区开去,依次经过了什么松园、竹园。田如芝坐在车上,忍不住一阵阵地心惊,虽然秦海向她介绍过材料学院的情况,但她还是万万想象不到,这所学院竟然有这么大。

最初王瑾跟她说什么楼号的时候,她还有些不屑,觉得一家省里的学院能大到什么程度,进门随便问问不就能找到了吗?现在看来,她真是低估了学院的规模,如果要从门口走进来,半小时或许有些夸张,但十几分钟是最起码的。

“大姐,你看,这就是梅园7号楼了。”司机停下车,对田如芝说道。

田如芝给司机付了钱,拎着包走下车来,认真地打量着眼前这幢住宅楼。这是一幢极具现代风格的6层住宅楼,外墙刷着米黄色的涂料,所有的玻璃窗都是国内很少见的棕色铝合金窗。透过一楼住户硕大的玻璃窗,田如芝能够看到屋里漂亮的板式家具和彩电、冰箱等电器,显示出户主的生活水平丝毫不亚于京城的富裕人家。

王瑾真是一步进入小康生活了……田如芝在心里感慨道,一股羡慕与嫉妒交织的情绪悄悄地涌上了心头。

第六百一十六章失落的田如芝

“如芝!”

“王瑾!”

房门打开,两个分别已经四五年的闺蜜互相夸张地呼唤着,拥抱在了一起。孙玉智帮田如芝接过了包,然后笑呵呵地站在旁边,看着两个女人重逢的场景。

对于王瑾和田如芝二人来说,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重逢,因为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她们分别都经历了人生中重大的变化,都有过痛苦的煎熬,也有过绝处逢生时的欣喜。相比之下,田如芝的感慨又远比王瑾要多得多,看到闺蜜的身材、皮肤都保养得颇为讲究的样子,田如芝不禁偷偷地藏起了手,不敢让王瑾看到她手上因为常年端盘子、洗盘子而留下的粗糙痕迹。

初见面时的激动终于过去了,王瑾让着田如芝在自家客厅的沙发上坐下,又端来了茶水和水果,然后兴冲冲地说道:“如芝,快说说,你在美国这几年过得怎么样?肯定比国内强得多吧?对了,我听说美国家家户户都有车,你家老刘是不是也已经成天开车上下班了?”

“老刘刚刚毕业,我们现在还没有闲钱买车呢。至于生活嘛……唉,真是一言难尽,如果不是秦总给我们雪中送炭,我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你们呢。”田如芝百感交集地说道,虽然自曝家丑是一件难堪的事情,但她还是不想欺骗自己的好朋友。再说,留学基金是由秦海建立起来的,说不定孙玉智、王瑾他们早就知道她和刘汉松在美国的窘境了。

孙玉智在旁边插话道:“我上次去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听几个在美国的中国学者说起过,说他们刚到美国那几年,生活非常艰难,想必你和老刘也吃了不少苦吧?”

“是啊。这种苦是你们想象不到的。”田如芝说道,“有好多次,我都后悔出国去了,在国内虽然苦一点,可好歹还能受人尊重,我在美国餐厅里打工。完全就是下等公民啊,那种滋味……唉!”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你看现在老刘已经博士毕业了,你们也算是在美国定居下来了,咱们过去的同事有多少人羡慕你们啊。”王瑾说道。

“羡慕我们什么呀!”田如芝道,她用手指了指客厅里的各种陈设,说道:“我看他们应该羡慕你们才是,孙老师成就这么高,你们的生活又这么好。你们家这套房子。最起码也有100平米吧?”

“是124平米,阳台算是送的,不在124平米之内。”王瑾略带得意地说道,在那个年代,124平米的楼房绝对算是豪宅了。以往也有京城工业大学的同事到红泽来开会、出差,到她家来的时候,都被房子的面积之大给震住了,这算是王瑾最为自豪的事情。

“这都是学院分配的?”田如芝问道。

王瑾道:“我们学院的住房。可以租,也可以买。我们是自己买下的。一平米240块钱,这一套房子足足3万块钱。买下来的好处就是自己可以装修一下,而且以后即使我们不在材料学院工作了,这房子也还是我们的。”

“说什么呢,不在材料学院工作,我上哪去?”孙玉智瞪了王瑾一眼。对她的这种说法颇为不满。

“我只是打个比方嘛……看你,对材料学院比对自己的老婆还忠心耿耿……”王瑾佯作嗔怒地对孙玉智说道。

“3万块钱……王瑾,你和孙老师的工资够买得起吗?”田如芝关注的,却是房子价格。她这趟回京城的时候,曾经回工业大学去走了走。也了解了一下工业大学老师们的收入。她了解到,这两年老师的收入比以前有所上升,但平均月薪也就是在400至500之间。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其实家家户户的余钱并不多。拿出3万块钱来买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还好吧。”王瑾轻描淡写地说道,“玉智现在算是有突出贡献的教授,工资有4000多;我的工资低一点,只有1500,我们两个人一年就差不多能够赚到6万多块钱了。另外,玉智刚刚搞出来的铈基稀土永磁材料,市场前景非常好,集团一次就发了10万块钱的奖金,所以买房的钱不算什么大问题了。”

“你们的工资竟然有这么高?”田如芝的眼睛瞪得滚圆,心中五味杂陈。

当年,她和刘汉松毅然辞去了在京城工业大学里的公职,自费前往美国留学,就是为了追求一种更富裕的生活。在经历了两年苦不堪言的打工生活之后,他们幸运地遇到了秦海,通过秦海设立的留学基金改善了自身的生活,不过这也仅仅是改善而已,距离他们期待的富裕还相差甚远。

好不容易等到刘汉松博士毕业,在美国公司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他们算是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像很多美国人那样生活了。刚才王瑾问她家里有没有买车,其实他们已经有了一个买车的计划,打算在一两年后买一辆二手车。在他们看来,能够开车上下班,无疑是融入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能够在国内的朋友面前炫耀一下的资本。

这次回国,她见了几位在工业大学时候的同事,和他们聊起美国的生活时,田如芝是带着几分自豪的,而大家看着她的眼神,也是充满了艳羡。的确,他们曾经吃过不少苦,刘汉松现在的工作也不算轻松,但他们能够住上100多平米的公寓,能够有买车的可能性,至于各种家电,那更是不在话下,用她对同事们说的话来说,“家电相对于在美国的收入而言,根本就不贵”。

所有这些自豪的感觉,在她站在王瑾家的楼下时,就已经开始消退了。及至进了王瑾的家门,看到屋里应有尽有陈设,再听王瑾说到两个人有6万元的年薪以及一次性拿到的10万元奖金,田如芝感觉到自己和刘汉松是两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自己两口子吃了那么多苦,最终反而不如留在国内的孙玉智夫妇,这让她情何以堪呢?

如果要拿汇率来算,刘汉松的年收入也能到10多万人民币了,如果拿回国内来花,当然能够找到富豪的感觉。可他们毕竟是要在美国生活,2万多美元的年薪,只能算是过得去,要想稍微奢侈一点就远远不够了。可孙玉智夫妇的10多万人民币可就值钱了,没听王瑾说吗,一套124平米的住宅,也不过就是3万元而已。

“王瑾,听你这么一说,我真觉得我和汉松出国去,是大大的失误了。”田如芝用酸楚的口吻说道。

“可不能这样说。”王瑾道,“国内这几年经济状况比你们出去之前稍微好了一点,老师的待遇也有所改善,可是和美国还是没法比的。至于说我们家,这只能说是托秦总的福,如果不是秦总把玉智调到材料学院来,我们估计现在还住在筒子楼里呢。”

“这倒也是。”田如芝稍稍地把心理调整过来了一些,她说道:“来安河之前,我回工业大学去看了一下,真的还有很多老师还住在筒子楼里呢。不过,现在的筒子楼倒是比咱们过去住的强一些了,都有了厨房、卫生间,起码生活上是方便多了。”

“这是国家的筒子楼改造工程,各高校都是这样做的。”孙玉智笑道,“其实就是在原来的筒子楼外面接了一截,算是人性化了一点吧。”

田如芝道:“是啊,怎么也没法跟你们材料学院比啊。我原来听秦总说起过材料学院的生活待遇,心里还没什么感觉。看了你们家,我才知道,你们这是提前进入了小康社会啊。”

“如芝,你说什么呢,什么叫‘我们’材料学院,你现在不也是集团的人吗?咱们还是同事呢。”王瑾笑着纠正着田如芝的措辞。

有关田如芝的使命,在大秦集团内部是保密的,不过孙玉智和王瑾却知道其中的内情。按照集团的设计,田如芝要来找孙玉智合作开发铈基永磁电机,孙玉智如果不了解田如芝的真实身份,就很难开展合作,所以秦海便让人把具体情况都向孙玉智夫妇做过通报。当然,这个消息仅限于孙玉智夫妇知道,材料学院的其他老师是不了解这个情况的。

“没错,从现在开始,我也算是大秦集团的一员了。”田如芝说道,“我想好了,要认认真真地把秦总交代的工作做好,对得起他当初给我们的帮助。”

“如芝,我告诉你,秦总这个人虽然年轻,但非常有魄力,而且非常体贴职工。只要你好好工作,做出了成绩,他是绝对不会亏待你的。”王瑾郑重其事地向田如芝交代道。

“嘻嘻,我可不在乎什么亏待优待,只要未来秦总能够给我分配一套在材料学院里的房子,哪怕没有你们家这么大,我也知足了。说不定,过几年我就让汉松把在美国的工作辞了,也来材料学院工作呢。”田如芝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ps:推荐一下上山打老虎的新书《唐朝小官人》。老虎是历史大神,前面已经写过4本精品书,这本我一直在追,感觉比前面4本写得更有趣,大家不妨去看看。

第六百一十七章非常看好安河

最早接到秦海的要约,让她扮演外商收购红泽电机厂的时候,田如芝想得更多的是感恩和回报,对于自己能够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利益并没有太大的期待。在她心目中,秦海算是她和刘汉松的恩人,没有秦海的留学基金贷款以及给她安排的基金会的职位,她也许会累死在打工的餐厅里,刘汉松也不一定会如此迅速地拿到博士学位。

刘汉松和田如芝都算是比较传统的中国人,知恩图报这种观念,在他们心里是根深蒂固的。秦海帮助过他们,那么现在秦海又需要他们的帮助,他们自然是无法拒绝的。秦海其实也对田如芝说起过做这件事情的报酬,田如芝只是付诸一笑,说自己并不是为了报酬而答应做这件事,报酬多少对她而言是无所谓的。

田如芝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想的。她家的经济状况已非两年前可比,秦海能够给的那点报酬,对她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这件事情需要耗费的精力和时间都不少,甚至会影响到她正在读的博士学位。她能够舍弃这些来给秦海帮忙,自然就不会太在乎报酬与否了。

可是,这种想法在她与孙玉智、王瑾夫妇的交谈之后便发生了改变,她突然意识到,成为大秦集团的一员,远比在美国拿个学位再找一份不上不下的工作要好得多。孙玉智夫妇所以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