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春一楞,道,“主公,真别说,我还真想起了我那些弟兄了。”

    “那你还吃得下吗?”凌云意味深长地看着庞春。

    

第十七章 招降

    凌云的话把庞春说得楞眉棱眼的。

    “主公的意思是......”

    咂了咂嘴,他停止了咀嚼,脑筋转了几圈,感觉到主公话里有话。

    凌云嘿嘿一笑道,“不错,就知道你庞文定是个够义气的汉子,有肉大家吃,你还真没忘了那帮兄弟。”

    似乎听明白了凌云的意思,庞春谨慎地问,“主公真有那么多猪肉?”

    凌云莫测高深地道,“你说这世道是猪多还是人多?”

    “人多”庞春想都没想立刻回答。

    “猪能生,还是人能生?”

    “当然是猪”庞春咧嘴一笑,总看见猪一窝弄个十个八个崽子,人可没那水平。

    “回答得好,最重要的一点,猪不像人,猪之间没有战争。猪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人不曾加增,何愁猪肉不够吃。”凌云不能暴露购买猪肉的事情,直接胡乱解释一番。

    庞春挠着脑袋想了半天,似乎有点道理,又不完全理解。

    看着他的样子,凌云暗自感到好笑,丫的,就这嗑,老子都没弄明白到底说的个啥,你还能想明白。

    为了表示自己并非弱智,庞春的思考适可而止,点了点头,“主公高论,令文定茅塞顿开。”

    猪肉怎么来的,他也不想管了,只要主公说肉够吃,肯定有他的办法。

    凌云的心里笑得如同开了一朵小野花,这马屁拍得太偏了,根本就没拍到马身上。虽然上哲学课时,经常给MM传纸条,还是那种类似于“在吗?”“你在哪?”之类的脑残内容,却一点没耽误他长出一身辨证唯物的细胞。

    又往嘴了塞了一块肉,庞春站起来道,“主公,文定这就去办。”

    “不忙,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再去你的兄弟也不会怪你。”凌云摆手阻止,卸磨杀驴的事不能干,但驯完驴就上磨的事也绝对不能干。堂都拜了,早晚都是自己的菜,也就不着急入那个洞房了。

    本来凌云想要那些残兵直接命令庞春去收拢即可,他这样拐弯抹角一说,立刻把黑白颠倒过来。从他需要那些黄巾军变成了黄巾军需要肉。

    丰盛的晚餐结束后,凌云将降军安置在外营,并将他的部分军队也驻扎在了附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后手必须得留一些。

    内营大门也做了严密的布置,就连将军府门前都安排二十四名长斧兵担任警戒。

    他不担心黄巾军诈降,只防着个别对程远刚死心塌地的军士会有不轨之举。如此布置,将军府可谓固若金汤。

    然而,凌云躺在床榻上却如同烙饼似的怎么也睡不着。晚餐的时候,他说想父母那是假想,但现在他真的想了。

    要拿下十三州说起来容易,那些一方霸主哪一个没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军。自己这点人手,在他们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比来说,说是蚂蚁比之于大象有点夸张,但怎么说也算是蚂蚁比之于小象。

    要想不被人打爆,只有在被打趴下之前坚挺起来,而且要持续地坚挺下去。

    几乎大半夜,凌云都在思考着以后的发展战略。

    翌日清晨,庞春带着数十名黄巾军离开大营出去收拢残军。

    凌云安排人手打扫战场后带着数十名军士与方信和孙横到附近考察地形。自从来到这里,不是忙着生产,就是忙着御敌,他都没有时间到大营三里之外的地方去看看。

    考察了整整一天,凌云心里有数了。随后,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

    增建四座采石厂,增建五座马厩,增建三座兵工厂,在大营东南方六里处建四座养猪厂,在大营南方十里处建三座马场,又把山溪水引入宽沟开始养鱼。仔猪、马驹和鱼苗在资源库里都有得卖,只要花出虚拟币随时都能买进来。

    住宅的建造一直没有停止,不做另行安排。

    养猪厂只是一个幌子,凌云没指望他能出多少猪肉,做给那些降军看的,让他们知道猪肉到底是从哪来的。

    砍树地点主要集中在山溪上游两侧,由于树木运距越来越远,凌云准备利用溪水运输。砍下来的树木放到山溪中,漂到大营后专门有人等候在岸边打捞上来。

    启动兵营培训功能,将平民培训成军士。兵营的额定数量只有一座,每次最多培训二十四人,因培训兵种的不同所需的培训时间也各不相同。

    凌云首先安排培训的是巨弩手,这个兵种需要十八小时才能合格毕业。每人的培训费用为三十虚拟币。

    兵工厂安排生产的兵器为巨弩,每张巨弩的制造时间为六小时,成本为三百四十虚拟币。

    一张巨弩配备两名巨弩手只需花费四百虚拟币,比从兵营中直接购买足足节省了一半。

    凌云准备暂时停止其他兵种人数的增加,尽早建立一支颇具规模的巨弩部队。这样就可以在不增加食物开支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加强防御力量。

    黄巾军的降卒的驻地从外营换到了大营四里外,凌云的长斧队也跟了过去。除受伤的降卒之外,全部加入砍树大军行列,以他们的技术水平,只能当伐木工。

    马上要进入春耕季节,凌云考察了几处适合耕种的地方,但一想到摊子铺得太大,收益回收慢,几经考虑还是放弃了农业生产。

    号令下完后,所有人手日夜轮倒地忙开了。

    第四天的时候,庞春带着一批黄巾军回到了大营。

    这批黄巾军共有一千六百余人,如同搬家似的,破破烂烂的东西着实带了不少……

    据庞春禀报,那日离开大营后,他在回老巢的路上遇到八百多溃军。这些人都有归顺凌云的心思,却不敢前来。因为孙横最后一次警告后,他们依然参加了进攻,惟恐凌云怪罪。

    因为兵败时跑得太快,庞春归降的情景他们并没有见到。

    这次进攻中黄巾军战死九百余人,其余人有的走散了,有的随程远刚的亲兵抬着他的尸体逃回老巢。

    庞春把来意详细说了,这八百多人自然喜出望外,立刻同意随庞春一起归降。

    考虑到老巢还有些人马,庞春索性带着这些人去了那里,在路上又收拢了三、四百人。

    程远刚已死,黄巾军群龙无首,偏将耿忠暂时主持大局。早先听军士禀告,说庞春身陷险境,恐难逃得活命。

    见庞春带着人马露面后,耿忠亲自率人出迎。听庞春交待完事情的来龙去脉,耿忠当时就翻脸了。

    按现在话说,庞春回来是挖墙角的,一顿游说使得手下的兄弟纷纷想跳槽。

    这还得了,耿忠拔出宝剑就要和庞春PK。

    庞春与耿忠相识日久,都是一口锅里抢过粥,一起蹲过臭茅楼的弟兄,自然不想使事件升级。

    耿忠见庞春势大,也没敢太过嚣张,手持宝剑挺没意思地自己玩了两手太极便杀猪不吹——蔫退了。

    除程远刚的亲信和耿忠的死党外,老巢的大部分军士都加入了归降队伍。所谓好聚好散,庞春所带领的降军只带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其余物品都留给了耿忠。

    这些东西中绝大部分是帐篷,穷家富路,庞春没舍得丢掉。凌云对此大大称赞了一番。帐篷虽然破了点,但还能居住,小蜗牛搬家,随身带房子,省去了他许多开支。

    其余的有旗鼓一类的,个别物件凌云勉强能用得上。再就是黄巾军军士的随身物品,诸如某某某某,不一一细说了。

    最让凌云兴奋的是,庞春居然交上来三袋子铜钱。

    打开口袋,凌云伸手捧出一把,又缓缓撒落进袋子里。这种铜钱比凌云后世所见到什么“乾隆通宝”、“道光通宝”之类的要粗糙许多。凭着他对汉朝铜钱的了解,一下就认出了袋子里装的正是五铢钱。

    “要是能回到二零零一年,这就是古董啊,那可发了,连吃饭的碗、打仗的刀,对了还有那个掉了碴子的夜壶也一起带回去。”

    凌云YY地想着,可惜这个梦想一辈子都无法实现了。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情绪,虽然知道这些铜钱的购买力相当有限,但他现在的确很需要它们。

    

第十八章 动静

    三袋子铜钱,凌云全部交给了方信。

    这年头,联通移动之类的东东都没出现,更别说上网了。他在燕山犹如坐井观天的小青蛙,对外面的事情一知半解。就是这点可怜的消息也是从方信那伙人了解到的。

    凌云早就想派人出去打探打探天下大事,看看到底和历史上写的一样不?可是,派出去的人不能光喝风啊,粮食和肉是有,但一个人能带出去多少?蹲下几次就得给弄光了。

    有钱了,这个难题很容易解决。

    按照凌云的命令,方信选了五十名精干人手,把铜钱分发下去。目标,天下十三州,能跑多远跑多远。任务,打探消息,别管是谁和干爹抢娘们,还是谁谁霸占了人家婶子,或者谁谁谁的老婆被人当面杀了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只要是消息全都得及时给带回来。

    临出发前,凌云做了紧急动员,“现在你们有钱了,但别以为有钱就是大爷。有钱了就要专心干正事,你们的任务就是打探消息,那些大爷能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去,要是谁因为一小块肉而放弃了一大块肉,本将军保证,肯定让他少一块肉。任务完成好的,本将军会用大红笔给他记上一功。任务完成不好的,本将军也用红笔,但不是记在功劳簿上,而是在他脖子后面插一根木牌子,把上面的字用大红笔画一个圈。你们明白了吗?”

    众人齐声答应着,背着食物分头行动。这些铜钱明显不够用,凌云给带上吃的,多少能缓解一下。至于弹尽粮绝之后,只能小鸡不尿尿,各凭各的道了。

    凌云特意吩咐方信,要格外留意幽州的事情,尤其是幽州军的动态。

    方信觉得纳闷,却也不敢多问,到现在他开始有些怀疑,主公到底是什么的?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个谱来,索性不再浪费脑细胞,主公是干什么的与我何干,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才最重要。

    而孙横则被凌云留在了大营,年纪大了,身体各个零件都不好用,经不起折腾。那时候也没有一片顶五片,一口气爬五楼不费劲的高钙片。就是有,孙横老头也爬不上去,因为整个大营里就没有超过二楼的建筑。

    送走了方信等人,凌云着手军队编制的事情。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到现在止,购买的士兵加上黄巾军的降卒总共近三千人。随着军队的不断壮大,原有以队为单位的编制已经不满足灵活作战的需要。

    几日来,他和孙横、方信闲聊,套出了许多有用的消息,其中就包括现在的军队编制问题。他俩虽然地位不高,但与官军接触较多,如同后世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一样。

    起初,凌云想要沿用后世的军队编制,这样比较轻车熟路,便于操作。深思熟虑之后,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既然穿越到了东汉,就得入乡随俗,如果胡乱弄出点夭蛾子,肯定弊大于利。

    经过两天时间的缜密思考,军队的编制方案终于出炉。

    整个大军暂设六部,巨弩军为飞虎部;连弩军为飞鹰部;弓箭军为飞狮部;巨斧军为飞熊部。黄巾军分为两部,分别为飞豹部和飞狼部。

    庞春任飞豹部军司马,其余部的军司马均由凌云挑选得力干将担任。部以下将官均由各部军司马拟订人选报由凌云审批。

    按东汉的军队编制,一部的军士人数为四百人,凌云军中除飞虎部、飞鹰和飞熊部暂时不足此数外,其余三部都远远超编。

    通常来说,部的最高长官为校尉。但凌云没有设置此职,一是给那些军司马留些念想;二是给自己留点余地,以后如果有更合适的人选,不至于措手不及。

    其他民事和后勤的职司也均有任命,相关制度亦迅速出**。

    就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衙门同意,没有任何人允许的山寨版草台班子隆重出**。

    可是凌云不在乎这个,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落后就要挨打,而且是往死里打。

    所以他把新归顺的黄巾军全部安排到生产上,东汉版的南尼湾在燕山火热上演。

    ...

    幽州,燕国蓟县东南六十里处的一座无名小城。

    奋武将军公孙瓒自界桥兵败后暂居此处。界桥一战,虽然折损了白马义从,让他大为恼火,但其根本尚未动摇。

    本来想在此处重整军马,择日再与袁绍决一胜负。奈何他的顶头上司幽州牧刘虞与袁绍素来交好,而与他又颇有嫌隙。所以在粮草供应上,根本无法满足公孙赞兴兵之数。

    无奈之下,公孙瓒只好派遣部曲四处筹办粮草。说是筹,其实就是看哪有粮食,拿着就走。如果对方不给,那也得拿走。

    只是春荒之际,百姓手中的粮食都少得可怜,筹粮事宜进展颇为缓慢。

    此时,行营之中,公孙瓒正跪坐在案前,漫不经心地翻着手中的竹简,脸上一筹莫展。

    从事关靖报门而入,“主公,近日风闻大燕山内出现一支州军,击溃黄巾军程远刚部,射杀贼首程远刚。”

    “哦?竟有此事。”公孙瓒放下竹简,“可属实?”

    “回主公,传闻不只一处,属下这几日派人多方查探,事情属实,也探明那支人马的详细位置。”

    “呃”公孙赞点了点头,沉吟片刻问,“可探知是否为刘虞所部。”

    “与守常联系的人刚刚回来,他从未听到半点风声,但守常断定绝非州牧部曲。”

    守常是刘虞的从事公孙纪的表字,虽然同属一姓,但二人连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都没有。因公孙赞待之甚厚,二人感情挺铁,公孙纪便在刘虞那边玩起了无间道。

    听关靖说完,公孙瓒站起身,在草席上跺了几步,“士起(关靖的字),想必所谓的州军不过是盗匪、山贼之流。程远刚部乃乌合之众,久困山中缺乏粮草,被击败也属正常。着渔阳太守邹丹前去招抚,如招抚成功,该部划归田楷统领。如对方不受招抚,让中阳(邹丹的字)临机决断,确保后方稳定,不得有误。”

    “诺”关靖答应着,恭身退出房门。

    ...

    幽州蓟县,州牧府。

    刘虞跪坐于上位,从事鲜于辅和齐周跪坐于两侧。

    三人也正在商谈有关燕山突然出现一支幽州军的事。程远刚身亡后,其部分属下不愿再战,索性趁乱开了小差,逃到了山外。这件事因此被传了出去,这才传到了公孙瓒和刘虞的耳朵里。但后来的事情,包括庞春归顺凌云的情况,他们并不知道。

    “东良(鲜于辅的字)、子元(齐周的字),二位有什么高见。”刘虞问。

    齐周答道,“前些时日公孙赞兵败界桥,如今他的部曲四处掳掠,从未听说在燕山尚有驻军。如果这支人马是公孙瓒的,为何养在深山,其用意何在?粮草如何供应?这些都很难说通。属下认为为,那些人一定不是公孙瓒部曲,如果不是士族的部属,就一定是占山的贼寇。”

    “属下同意子元的判断。”鲜于辅附和道。

    刘虞点了点头道,“二位言之有理,既然已经大概猜出去他们的来历,可有何良策。”

    “主公,前些时日准备兵马欲讨伐程远刚部,恰巧其被贼寇所灭,不如立即出兵剿灭,以绝后患。”鲜于辅道。

    “不可,东良太操之过急了。主公,依属下之见,先派遣一人前去招抚,允诺其头领别驾司马之职。如其归附,自然不用动一兵一卒。如其不识时务,可令公孙赞前去剿灭。如此一石二鸟,若公孙瓒不同意,抗命之罪可握在主公手里。只是此事宜早不宜迟,若迟了公孙瓒先招抚了去,于主公不利。”

    听齐周说完,刘虞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子元之言,甚合我意,不知遣何人前往招抚合适?”

    闻言,齐周站起来施礼道,“子元愿往。”

    

第十九章 内务府总管

    (推荐期间,来回打滚求收藏。)

    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凌云倒好,来了一个前人栽树,后人盖房。

    长得又高又直又粗又大的树都用来盖房子了,一些像小姑娘一样的树,还有一些像老太太一样的树,凌云也没放过,来了一个老少通吃。只要是划定区域内的树木全都砍光。

    能干什么的就干什么,统统物尽其用,实在不堪重用的,都拿去烧火煮饭。

    前几天出去考察地形时,凌云才发现,大营房所处的位置刚好四面环山。四

    处的山头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