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大军谁还能打得过?

    黄忠紧催战马,赶到前军与典韦见了,把凌云的令箭交出,而后随大队人马向攸县西方追去。

    五万大军都是骑军,大队人马扬起滚滚尘土,俨然遮天蔽日,大军所过之处漫天灰尘飞舞。

    刘磐带领的兵马有骑军有步军,倒不是他想带着步军,只是因为带着家眷,车辆行进速度不快,基本与步军行进速度相仿。

    既然跑不快,他只好把步军也带了去,若碰到敌军追赶还好让这些人迎敌。

    为了照顾车辆的速度,刘磐只好带着骑军随在左右。

    典韦等人带着大军行了不到一个时辰,便追上了刘磐的队伍。

    滚滚骑军从队伍后边分做两边,呈半包围的形势将刘磐的兵马围在当中。

    刘磐所带的兵马约三万多人,乍被大军追上,军士大多非常慌乱。

    刘磐见后军被围,惊恐之中他也顾不得后边的步军和家眷,慌慌张张地带着骑军向前方逃窜。

    这些骑军约有一万多人,张辽和高顺各带五千人马从两侧冲了过去,尾随在刘磐后方追赶。

    后方围着步军的人马在射程之内,手持弓弩对着刘磐的人马。那些军士惊恐过度,都锁在一起,手持刀枪不停地向后退着。

    终于这些军士都退到了一起,互相拥挤着,如待宰的羔羊一般。

    黄忠见此情景,不禁轻声一叹,这里有一些自己带过的兵,还曾受过艰苦的训练。大敌当前,表现得尚且如此不堪。那些抓来充军的百姓更可想而知了。

    就这样的队伍怎么和主公大军打,简直是不堪一击。

    他现在倒庆幸归顺了凌云,否则这些人的命运可想而知。

    “众位军士,切莫慌乱,我乃黄忠黄公覆是也。如今本将军已经弃暗投明,归顺凌州牧。此次是本将军顾念旧情,来救你们活命,所有军士听我号令,放下手中兵器。本将军担保你等性命无忧。”黄忠催马行出队列高喊道。

    “黄将军”

    “真的是黄将军”

    “我们听黄将军的”

    军士中立刻爆发出一阵喊声,而后众军士纷纷放下手中兵器,排着队走了过来。

    缴械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刘磐的军士无一抵抗,全部放下兵器归降。

    所有军士都排过队之后,黄忠看了看停靠在官道上的几部车辆对典韦说道,“典将军,此乃刘磐家眷,不知道典将军如何处理?”

    典韦问道,“公覆想如何处理?”

    黄盖犹豫了一下,“虽然刘磐对我无情,离开时都不曾想过我的家眷。但既然与其共事一场,黄某也不想刘磐太过凄惨。想请典将军高抬贵手,放过他们一行。”

    典韦赞道,“公覆真乃高义,就依公覆之言。”

    “谢典将军成全。”黄忠施礼道,而后对着车辆上喊道,“你等尽管走吧,典韦将军大发慈悲,饶过尔等,前方如遇军兵,只须如此说便是。”

    刘磐的家眷早在车冲吓得浑身发抖,此时都不知道该做出如何反应,倒是赶车的仆役慌忙下来跪倒在地,不住地磕头,“谢黄将军,谢典将军。”

    等车辆走后,黄忠问典韦,“典将军,黄某还想到前面去看看,莫不要混战之中多有死伤。”

    典韦微笑道,“公覆,想必现在已经晚了,你放心,张辽和高顺必不会多做杀伤,估计他们现在已经在返回途中了。”

    黄忠有些怀疑典韦的话,刘磐带着一万人,张辽和高顺也带着一万人,在不发上大混战的情况下,能如此快就拿下刘磐的大军。

    刚想到这里,猛然西方遥遥传来马蹄声,黄忠禁不住抬头望去。

第二百一十八章 进军南郡

    黄忠顺着马蹄声响起的方向举目张望,飞扬的尘土中约百余骑快速奔来。马蹄声同时也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

    很快,如飞的战马奔到典韦的身前,一名将官在马上施礼道,“报,典将军,张将军和高将军遣属下前来报信,刘磐的兵马已经全部俘获。”

    典韦点了点头,问道,“刘磐的兵马有多少死伤?”

    那名将官回答道,“还未曾与刘磐开战,张辽将军和高顺将军只是把他们拦住了,那刘磐立刻就率军归降,因而无一伤亡。张将军和高将军正押解着降军向这边赶来,让属下先来报信。”

    典韦听完,转过头对黄忠说道,“黄将军此时放心了吧?”

    黄忠表情有些发木,他没想到刘磐这小子居然如此软蛋,一万对一万,军士数量相同,居然连还手都不敢,就这样投降了。

    不过也好,总算少死了一些人,这刘磐也算做了一次好人。

    他们在这边收拢降军,同时等着张辽和高顺回来。

    时间不长,远处已经隐隐看到大队人马的影子,两万人都是骑军,居然是快速赶回来的。

    黄忠注意看了一下,等这些人到了近前,并未看到刘磐,也没有看到家眷的车辆。

    黄忠打马来到张辽跟前,问,“张将军,刘磐押在何处?”

    张辽回答道,“那刘磐在半路上见到他的家眷车辆,当时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哀求,让本将放了他。我见他实在可怜,就放了,现在他带着家眷,也不知道去了何处。走的时候,我跟他说,别忘了,你还是降将,等将来我家主公一声招呼,你就得来。那刘磐答应得倒也痛快。”

    黄忠道,“就这样走了。”

    张辽把手一摊,“是的,就这样走了。”

    黄忠有些无语,实际他也不想与刘磐再见面,如此情境之下碰面,多少都有些尴尬。但张辽的如此做法却有些让他吃惊,不管怎么说,刘磐都是主将,张辽如此轻易就把他放了,那不是擅做主张吗?若是主公怪罪下来,张辽的罪责可不小啊。

    “张将军如何向主公交令呢?”终于,他忍不住问道。

    “黄将军,对于刘磐这样的人,主公完全无视,即便在我军中也没有任何价值,就是回到刘表身边,只能给刘表帮倒忙。有黄将军在,主公又不会杀他,而又不甘心被他浪费粮食,所以干脆就放了,为主公分忧。”

    黄忠点了点头,虽然张辽分析的很有道理,但处于他的角度,肯定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由此黄忠对凌云与手下众将之间的相处之道又产生了一些好奇。

    实际上张辽并未完全说实话,放刘磐是凌云的意思,放了他比抓了他对凌云更有利而已。

    黄忠知道了大概情况不再多问,后来归降的那些骑军,有一些也是他的旧部。索性骑军和步军都编到了一起。在典韦等人的押解之下返回大营。

    此时的攸县已经被黄盖拿了下来,说是拿下的,其实并未发动进攻。黄盖的一万大军刚刚抵达城下,城中的守军就打开城门,全部归降。

    主将刘磐都跑了,把他们留在这里当替死鬼,他们都不傻,自然不会做没有意义的抵抗。

    郭嘉随着大军进城,立即出榜安民,稳定局面。

    凌云治军极严,绝不允许军士骚扰百姓,抢掠财物,因而攸县完全处于一片平和的状态,并未引起任何惊乱。

    黄忠随着大队人马返回营寨向凌云交令后,按照凌云的吩咐返回攸县。他先回到自己的府邸,见到了家人。一家人到此时才知道黄忠安然无恙,不尽喜极而泣。黄忠问起凌云派来保护的兵马,家人却都说不清楚,只是知道城中别处都很乱,只是自己的府邸附近却很安静。但什么人在暗中保护并不知道,家人都未与对方碰过面。

    黄忠听闻此言,不尽暗中感叹,主公实在是太可怕了。若是主公想取刘磐性命,就凭他的布置,刘磐都不会多活过一天。

    安抚好家人之后,黄忠正式接管了攸县,处理城中事务。郭嘉留在城中,帮助颁布凌云军中的各种律令。

    刘磐的降军进入凌云大营之后,典韦按照凌云的吩咐,对降军进行了整编。军中的精锐士卒保留了一部分,其余人都直接裁撤。

    那些被裁撤的军士都是老弱病幼,约占总人数的七成左右,全部撤去军籍,成为普通百姓。

    本来这些人也是寻常百姓,只是刘表的一道征军令下来,他们都穿上了军服上了战场。

    这些军士都是长沙各县的百姓,现在各县还在韩玄的掌握之中,他们被裁撤下来之后,无处可去,暂时住在营中,只是律令中提到的军饷却没有他们的份了。

    这些军士也毫无怨言,能逃出活命本身就是一件烧高香的事情。

    三日后,一切事宜都处理完毕,凌云再次升帐调兵遣将。

    长沙郡中此时兵力十分空虚,先前全郡的兵力几乎都集中在攸县,刘磐一败,长沙郡再无防守之兵。

    凌云令典韦、张辽、高顺、张任,秦涛、黄盖、韩当、周瑜等大将,各领军一万,兵分八路,同时进攻长沙各县。

    长沙太守韩玄在刘磐兵败之后,自知难以保全长沙一郡,匆忙带着家眷离开其所在的临湘城。

    八支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长沙全郡,并妥善地接管了所有城池的军政事务。历时不过半月之久。

    凌云将整个长沙郡都交到了黄忠的手上,开始在全郡范围内实行新的律令。那些先前被裁撤的军士都各回家乡,耕地的分配正在逐步落实当中。这些事务自然需要黄忠进行处理,凌云将那些挑选出来的军士留给黄忠,近一万多人,并留下一些有对政务有经验的低级官员协助黄忠。

    安排好之后,凌云带着兵马转道向北,进入江夏郡。

    此时的赵云也已经进入江夏,并率军拿江下郡大部分城池。

    江夏郡原来的郡守是黄祖,但在汉中一战之后,黄祖被凌云的兵马杀掉,刘表手上也无可用之人,只得在江夏郡提拔了一名官员。

    赵云率军来攻,郡内兵力空虚,且江夏的军士都无斗志,赵云的大军一冲击,便呈溃败之势。

    因而,十万大军轻而易举地拿下多座城。

    如今凌云又带军前来,两下兵力合起来二十余万,又完全是精锐的虎狼之师,江夏全郡三五天之内尽落入凌云之手。

    凌云的大军与赵云带领的兵马在江夏郡胜利会师,两下兵合一处,休整三天后,向南郡进军。

    荆州领土面积广大,凌云不想一一去攻。攻破长沙之后,打通了向南郡进攻的通道,他意在取到南郡,进入襄阳郡,直取刘表的治所襄阳。

    大军晓行夜宿,攻城掠地,十余天后,已连续攻下南郡的三座城池。

    这一日,二十万大军渡过沱江,来到了华容县境内。

    华容县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世人对它的了解多源于华容道的故事。但历史发展到现在,因为凌云的出现已经改写了很多,华容道虽在,曹操却已经没了。

    凌云率领大军在华容城外二十里的处扎下大寨。以前经过一座城池,如不是刚好日暮,他是不会扎营的。而是直接率领兵马破城,进入城中过宿。

    而这座华容城则不同,现在城中驻扎的主将是刘备。历史总有些偶然,刘备投在刘表帐下,并未受到信任,刘表处处防着他。与历史上相同的是,刘表让他暂时居住在新野,除了他本部的数千军马外,没有给他一兵一卒。甚至粮草也都是让刘备自行筹措。

    刘备粮少兵寡,到此时手下的武将还只是关羽和赵云二人。后来张锈被凌云所杀,并派军驻扎在宛城。宛城距离新野不远,刘备想扩充地盘,便打上了宛城的主意。

    不料,城中有守军两万,又有巨弩、连弩,刘备大败而回,还险些被乱箭射死。

    当凌云的大军从汉中一带进攻荆州时,刘表尚且能勉力支撑,并未起用刘备。前一段时间得到禀报,说凌云与赵云两路大军拿下长沙郡和江夏郡正在进攻南郡,刘表这才慌了神。

    听从部下的建议,他任命刘备为南郡太守,主持一郡防务,并给了他二十万大军。

    这二十万大军其实只有数千人是军中的军士,其余都是强行征召的百姓,给穿上军服发给武器就当军士使用。

    刘备带着这二十万人马来到华容城之后,稍做安顿,便听说凌云的大军将要渡过沱江。他便在华容城驻扎下来,令关羽、张飞紧急操练兵马,想在此地拦住凌云。

    刘备与凌云有过多次交战,最先是奉公孙瓒之令围攻燕山大营,而后在幽州的昌平城与凌云对战过,那一次他假装大败而走。

    第三次是投靠袁绍之后,与黑山军、白波军共同抵抗凌云。第四次就是进攻宛城。

    多次作战,多次摩擦,刘备知道凌云必然不能容他,现在对方大兵压境,他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带着关张二位兄弟解甲归田,隐姓埋名,等待时机图东山再起,如果没有机会就将老死田园。现在看来,凌云势力太大,如果选这条路,想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条路就是带军抵抗凌云,与刘表、刘璋一道为生存而战。

    这条路同样艰难无比,但刘备思虑再三决定放手一搏。

    此时的刘备心中极其后悔,当初凌云在燕山不过是一支山贼,兵不过数千,将更无几人,就是这样的家底居然在短短的几年间打下如此基业。他后悔当初不该与凌云结下这么大的仇。

    当初攻打宛城的时候,袁术尚未灭亡,孙策还在江东,诸葛玄还控制着豫章,刘繇还占据着大部分扬州。

    他没想到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天下大势改变如此之多,以前那些地盘现在居然都落入凌云的手中。

    但既然都已结下了冤仇,他也打算好了,与凌云背水一战。

第二百一十九章 阵前相见

    对于华容城中的情况,凌云现在并不十分了解,以前他曾派了一些人手在荆州和益州各城。但随着刘表和刘璋二人的战局屡屡失利,凌云派出的人中有很多都被抓去了充军,被带离所在的城池。

    有些没被抓走的也不敢再在城中居住,只得在城池外围打探消息,以便及时给凌云提供信息。象在攸县就是一个特例,凌云派在攸县的人并不多,但刘磐把大部分兵马都聚集在这里,倒让城中凌云的人聚集起来。所以凌云才能有足够的人手派去保护黄忠一家。

    而华容城中则不然,先期充军都是青壮年,那些人都被派到了荆州西部,而凌云派出的也都是青壮年,不幸就在这个行列里。而刘表再次抓丁充军时,所征召的却多是老弱之辈,里面并没有凌云的人。

    但从附近的探马那里,凌云还是知道了城中的一些情况,虽然不是很详细,但对于刚到此地的凌云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二十万大军选择了一处依山傍水之处搭下营寨。二十万人,连营所占面积极其广大,几乎一眼望不到边。

    凌云自扬州进入荆州以来,一路上虽然攻克一些城池,但城中的粮草并不多。因为近两年荆州农业发展形势不好,粮食欠收,而刘表却有从各地征粮,造成了粮食紧张的局面。而凌云为了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特意从军中拿出了一些粮食予以补贴。

    现在的凌云军中所用的粮草都是从北方运来,到荆州一带水路较多,所以运输速度受到限制。眼下凌云军中的粮食也并不充足,好在有糜竺不停地调运,才能供应上大军用度。

    凌云率领大军在营寨中等了五天,第六天的时候,后方终于又有一大批粮食运到。这时凌云终于放心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他开始准备攻打华容城。

    这五天凌云也并未耽误什么事情,利用五天的时间,他让军士做了一番休整。连月来长途跋涉,军士也很疲惫。只是一路连番胜利,士气十分高涨,军士显得都有精神,但凌云知道,一旦打起大仗,这样的状态肯定影响战斗力。

    次日一早,凌云留下少量兵马看守大营,率领众开赴华容城。

    大军浩浩荡荡来到华容城外,凌云远远地望着城头,只见城头上旌旗招展,人影浮动,整个城头上都站满了军士。

    凌云暗暗点头,刘备虽然一直不得志,但治军还有一套,能把那些老百姓管理到这个程度也实属不易。

    华容城与凌云以前所见的一些荆州城池相比,还算高些,占地面积也大,能容纳很多兵马。这也是刘备选择驻守在这座城池的原因。

    凌云一声令下,十几万大军散开,后翼向两侧一摆,排成队列。

    队列排成,凌云令典韦上前挑战。

    典韦得令,拍马来到城下不远处,冲着城上喊道,“上边的人听着,本将军典韦,奉我家主公之令,前来挑战。你等可敢出城一战。”

    喊完,典韦催马向后退去,静等对方出城。

    没有让凌云失望,时间不长,城墙上的旌旗一阵晃动,而后吊桥放下,城门打开,城中杀出一支人马。在城下不远处,也是摆开阵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