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个事情的出现对凌云来说也是有利的,乌桓人出面至少能暂时维持住刘虞与公孙瓒之间的平衡。他便能多一些时间发展自己的力量。

    只是这样一来,形势更加复杂,暗潮汹涌难测。

    发展军事力量,说到底离不开发展经济。这两天,上次在居庸县抢的粮食已经吃完。凌云不得不花费虚拟币从资源库买粮,如今大营中连军士带平民已达一万六千人,那就意味着每天他都要拿出三万多虚拟币。帐户上虽有六十多万虚拟币,拿计算器算算吧,能吃几天?

    想到经济上的压力,凌云立即带着护卫去采石场。

    近一段时间的开采,石山山形发生了变化,石山前被开采出一大片开阔地。经过精密计算,凌云在那片开阔地又建造了四座采石场。

    离开采石厂,凌云转道西北去铁矿厂。

    铁矿厂是所有产业中投资最大的一项,故而凌云对它们的期待值相当高。从大营到铁矿厂共十二里,其间山峦起伏,地势复杂。凌云安排了大量人手修建道路,幽州军的那些苦力便是安排在这里干活。

    由于工程量太大,道路还没完全修好,但也算初具规模。预计过几天便可投入使用。

    到现在为止八座铁矿厂已经全部建成,八个巨大的竖炉耸立在铁矿山前。大量铁矿石从矿山上开采下来,在各个竖炉附近堆积着。这种竖炉是用来冶炼矿石,熔炼出海绵铁的设备。

    只看了一会儿,凌云便发现了一个问题。平民冶炼矿石时使用的燃料都是木材。风炉一吹,木材倒容易燃烧,只是用木材做燃料,效率低,而且需要的木材量相当大,就需要在燃料上增加更多的劳动力。

    凌云很清楚后世的主要工业燃料是煤炭,虽然从资源库里也可以买到煤,但他的虚拟币数量有限,不可能再买煤炼铁。而且他也不想在炼铁上增加更多的成本。

    要解决燃料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凌云想到后世燕山一带建有煤矿,他便生出建矿采煤的想法。只是他不知道后世所建煤矿的具体地点,只得买了十名矿师,专职寻找煤田。

    而后,凌云在铁矿厂附近转了转,在一座石山前,凌云碰到了几名勘探铁矿的矿师。

    据那几名矿师说,附近的三座石山只有一座铁含量较高,但比已建造铁矿厂的那座矿山要低一些。而另外两座山含铁量甚低,没有什么价值。

    凌云随那几名矿师分别到那两座石山看了看。最后他决定,含铁量低的两座石山不建铁矿厂,而是建采石场。有了现成的运输道路,采石的成本大大降低,应该很划算。

    采石场的数量最终定为七座,回到大营后,凌云立刻安排人手开始实施。

    这一趟走完,凌云的心里塌实了许多,有了新建的十一座采石场,他就不担心挨饿了。

    从铁矿厂回来的第二天,他又陆续接到探子的报告。

    先是知道了刘备的消息,自昌平城败走,刘备于半日后又回到了昌平。而后退兵回范阳,再然后率兵返回平原。经过打探获悉,袁绍得知刘备离开平原,平原县兵力空虚,于是遣校尉张郃领兵犯境。

    实际上,袁绍所得的消息正是刘备让人偷偷散布出去的。刘备第一次离开昌平后,在僻静的地方将他所带领的渔阳残兵悉数斩杀,随后派出了散布消息的亲信。之后他假借处理了叛军回师增援单经而返回昌平,那时他已得到准确消息,知道刘虞已经安然离开了昌平。

    在昌平停留了两日,刘备把关羽和张飞率领的部分渔阳军留给了单经,估计袁绍在这段时间应该把兵马调派完毕,他便带着关、张二人到范阳郡复命。

    其时,公孙瓒刚好接到袁绍将要兵犯平原县的战报不久。见刘备归来,只简单问了一下昌平的情况,也未做责罚,便让他带军返回平原。

    这也是刘备抓住公孙瓒的心理,大战将临,正是用人之际,公孙瓒肯定不会过于深究。如此一来刘备可以回到平原县安心防御,无须再趟刘虞的浑水。

    只是有一件事让刘备很不爽,那边是公孙瓒将爱将赵云留了下来。赵云原是公孙瓒的人,在白马义从任职。界桥兵败后,白马义从名存实亡,公孙瓒便让赵云到刘备处掌管骑军,实际上也有让赵云控制刘备兵马的意思。可是赵云偏偏和刘备处得挺好,公孙瓒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同样也很不爽。

    之前刘关张和赵云同去田楷军中听调,便是公孙瓒的意思。如今刘备两战皆不称公孙瓒之意,虽然他还需要刘备为他出力,但也不得不给他点戒示。刚好那时他接到了夫人的书信,想让公孙瓒派赵云到燕山去救刘真。索性公孙瓒顺水推舟将赵云留了下来,待日后另派亲信去刘备处掌管骑军。

    刘夫人写此书信自然是听信了魏辰之言。魏辰从昌平退走很远后才收住大军,他去见单经说通往平谷的要道还留有一支人马与平谷援军恶战,此时若去追刘虞显然来不及了。如不去救援那支留守人马,恐怕会全军覆没。

    单经见魏辰的人马的确比预想中要少,自然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实际上,魏辰所率人马的减少,有一些是凌云给射死的,还有一些是拦截平谷县援军时战死的。他敢撒这个谎心里早想好了说辞,若是单经要亲自跟着去救,他便领着单经一路到了拦截平谷援军的战场上。当然,那处战场上肯定是满地尸体,到时就说那支留守军士已全军覆没,单经还能说什么。如果单经不跟去最好,连圆谎都省下了。

    当即单经便让魏辰去救,他则率军返回昌平。

    那条要道没有留守兵马,魏辰根本无须去救,与单经分开后,他直接带领大军杀奔平谷。平谷的人马多在支援昌平的路上战死,城中防守力量薄弱,魏辰轻而易举地便拿下平谷县城。

    进了平谷县,他的心里总算塌实了。如今他的军马驻守在平谷县,肯定不会再被调去打凌云。他宁愿和刘虞做战也不想和那个爹对着干。

    而后,他立即修书向单经上报,说他在支援地点遭遇平谷兵马,大败平谷军。他乘胜追击,一举拿下平谷城。

    派人送走战报,他布置好城中防务后,立即带着亲信飞驰蓟县。

    见到刘夫人后,他把刘真写给他的那份人员名单拿给刘夫人看。但此时的名单已被魏辰做了手脚,赵云的名字下边被他画了一条横线。夫人见了刘真手书,心中一阵难过。魏辰趁此机会一阵花言巧语,大意就是这名单是刘真写的,意思只有名单上的人来救才有希望。他特意强调,刘真划那条横线的意思是最希望赵云去。

    刘夫人不知其中原委,心中挂念弟弟安危,自然魏辰怎么说怎么是,当即便给公孙瓒写了信。

    魏辰返回平谷后便接到了单经的军令。

    凌云知道的第二个消息便是和这份军令有关。单经不但下达了军令,还把赵青的人马派到了平谷。

    同时接到军令的还有潞县的偏将军李甘。

    单经令渔阳郡的傂奚、犷平、狐奴三县兵马配合,魏辰、赵青、李甘三支大军同时行动,目标是渔阳郡的安乐、泉州、雍奴三县。几乎一天之内,刘虞所控制的这三县尽落公孙瓒之手。

    至此,渔阳郡所属九县都在公孙瓒的控制之下。

    凌云接到的第三个消息,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消息,公孙瓒控制渔阳全郡之后,将郡内大部人马集结在平谷县东北。就连渔阳城的守军也被调去了三分之二,看样子要对驻有刘虞兵马的俊靡城动手了。

第七十三章 兵临渔阳

    凌云等的就是这个消息,只要刘虞和公孙瓒打起来,便是他动手的时候。

    当即凌云击鼓升帐,让展熊、陈前、赵正做好出征准备,一旦军令下达,随时出发。

    这三人欣然领令,渔阳城一行倒让他们的心变野了,早就等着出山的那一天。

    事实没有让他们失望,次日上午,凌云便再次升帐调兵遣将。

    就在升帐之前,凌云再次得到探子送回来的情报。

    情报共有两份,一份是渔阳城的消息,一份是刘虞与公孙瓒的战况。

    渔阳方面,自单经进驻之后,城中四门紧闭,除军中人员,任何百姓不得随意出入。

    如此一来,城中百姓都很不满意。凌云分派的粮食本来数量就不多,而且分到粮食的百姓只占少数。大多数百姓都指望到外边挖些野菜度日,如今不让出城,就算断了他们的活路。

    单经带八千人离开渔阳城后,留一名叫秦涛的副将带两千人守城。这秦涛见百姓生活可怜,便下令打开城门,让他们随便出入。

    细心的探子经过观察发现,这两天从城外回来的人总要比出去的人多了许多。经过打探,发现有许多回城的人都进了几处被严密封闭起来的军营。探子们分头打探,初步确定那几处军营大约容纳了六千多平民。

    而后城中探子分做两批,一些在城外打探多出这些人的来处,另一批则监视这些平民的情况。

    就在昨天午后,渔阳城突然关闭,再不允许任何人出入。城外的探子立刻返回大营禀告。

    至于那份战报,则是公孙瓒对刘虞正式开战的消息。在平谷东北方公孙瓒共集结了三万多人马,单经一到那里,近四万人立即向俊靡县城发动攻势。刘虞在此处布置的人马也不在少数。几次进攻无果后,单经这边驻扎在俊靡城外,不断有少量援军前去增援。但单经始终未再组织大规模攻城。

    本来双方是属于相持阶段,但俊靡没出事,右北平的无终县城却出现了情况。渔阳郡潞县的大多数兵马本来都去了平谷那边,可是在前天夜里,突然从潞县出来两万多人马,星夜奔袭无终县城。无终守军毫无防备,被公孙瓒的大军一举破城,而后留下人马驻守,其余人赶奔俊靡县。

    就是这两份战报促使凌云立即采取行动。

    中军大帐中,凌云一次次下令派遣兵将。

    令飞狮部校尉陈前领军两千,出燕山南麓向上谷郡居庸城方向运动,行出十五里后绕道兜回守在燕山南麓与渔阳城之间,凡有去往渔阳城的百姓全部就地扣留,等待凌云的大军。

    令飞鹰部校尉赵正领军一千,于陈前出发出发两小时后赶奔燕山南麓。在那里仔细搜索,凡发现有人,无论是谁一律扣留。随后原地等待凌云。

    令飞豹部校尉庞春领军一千,飞熊部校尉展熊领军一千,随凌云一起出征。

    令飞虎部校尉杨昭率军防守大营,飞狼部校尉董君协助。

    出发准备昨日便已做好,凌云军令发出,各校尉立即分头行动。

    ...

    夜晚,渔阳城。

    四面城墙上稀疏的守军漫不经心地来回走动,整个渔阳城都沉浸在夜的静谧之中。

    太守府中,副将秦涛在灯火下正拿着一卷竹简全神贯注地看着。

    单经把他留在渔阳表面上是驻守渔阳,实际是用来防备凌云。秦涛是他的爱将,一向有勇有谋,在军中屡立战功。

    临出发前,单经千叮咛万嘱咐,让秦涛务必小心燕山凌云。说此人横空出世,屡战屡胜,颇令人看不透。在昌平一战的表现,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他曾派出大量人员打探凌云的来历,却一无所获,让秦涛切莫掉以轻心。

    秦涛未曾参加昌平之战,却多次听闻凌云的威名,又有单经反复的叮嘱,心中自然不敢大意。

    作为久经沙场的副将,他倒有些期待与凌云一战。只是单经给他的任务是守住渔阳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而且单经已经为他做出一些布置,表面上只给他留了两千人马,实际上还另有安排。

    秦涛本人亦往燕山方向派出了大量探子,如果凌云有什么动向,他肯定会提前得到消息。到时如何打,将根据情况而定,毕竟手里的底牌不到关键的时候不能暴露。

    就在不久前,秦涛派往燕山南麓的探子回城禀告,说燕山大营中有近两千人步军往上谷郡方向去了。已经有其他探子前往上谷郡通报这一情况。

    上谷郡的事和他关系不大,听完就过去了,他依然继续看他的竹简。派出了那么多的探子,如果凌云对渔阳有什么动作,自然逃不过他的眼睛。除非凌云是从天上掉下来,或者从地底下冒出来。

    此时,一向安静的武库中传出了细微的动静。

    单经进入渔阳城时曾派人到武库查看军械情况。派去的人挨个库房打开,大多都空空如也。查看到建造兵营的那间库房时,看到里面乱七八糟的,就随意看了看。当看到兵营上的牌子时,没敢随便乱动。便向单经汇报说武库全部被凌云搬空,那人根本没把兵营当回事儿,对单经连提都没提。

    单经早料到凌云不会那么善良,他本来也没指望里面能给他留下什么。反正他只是暂时驻扎,便让人把武库外围的大门上了锁,不再理会。

    武库中的动静正是凌云购买的军士弄出来的。在成功购买了一个军士后,凌云便知道兵营没有被破坏。而后凌云又花费三千虚拟币与这名军士进行了通话,得知整个武库都很安全。于是凌云便将任务分配给这名军士,让他继续安静地呆在兵营里,等待其他军士出现。

    此时的凌云,在清理了燕山南麓的探马后,留少部分人将他们押回燕山大营。而后他率领五千大军,趁着夜色绕路接近渔阳城的南门。

    抓获的人是探子还是平民,凌云察言观色便能料个大概,经过审问,他得知秦涛在燕山南麓到渔阳整个路途上都安排有探子。于是他按探子所说的安全路径摸了过来,当然探子的小命捏在他的手里,自然不敢胡说八道。

    夜色已深,凌云带着大队人马轻手轻脚小心前进。在堪堪能看清城上的火光时,他让军士就地隐蔽。

    然后安静地等待城中新买的一千大军发出联络信号。

第七十四章 夜袭太守府

    太守府中。

    秦涛将手中竹简轻轻放在案上,闭上了眼睛。那年代根本没有电灯,一个小灯盏,里面倒点油,放一根灯芯,点着了也就跟萤火虫屁股似的。在这样的光线下看竹简,虽然比整天挠键盘码字省眼睛,但也够累的。象有的故事里说什么把邻居家的墙凿开,借着那个窟窿传过来的灯光就能看书,纯属扯淡。说是偷光,估计那个窟窿的亮光只够偷窥的。

    按常理,夜色深沉之时,他早该抱着枕头闷一觉了。只是他今夜还有事要做,看看竹简只是打发打发漫漫长夜的寂寞时光。竹简差不多都被翻烂了,里面的内容他也烂熟于心,看着看着就索然无味。若问他看的是什么玩意,要说是《金瓶梅》,估计某人得被人骂死,他看的正是《孙子兵法》。

    休息了一会儿眼睛,秦涛又拿起竹简。这次他没再继续看,而是一手持简,轻轻而有节奏地拍着另一只手的掌心,脸上若有所思。

    少顷,房间外传来一阵杂沓的脚步声,而后一个声音传了进来,“启禀秦将军,末将前来交令。”

    秦涛应了一声,让那人进了房间。

    “用了如许时间?”他有些不满地问。

    进来的这人是一名低级将官,他见秦涛脸色不对,立即施礼说道,“禀将军,将军令末将秘密擒拿那几名行迹可疑之人,末将随即前往。不料那几人均不在房内,末将便确定他们都是贼军细作,便将军士埋伏在房屋四周。等了好多时候,才见他们回返。末将即令众军一拥而上。将军特意嘱咐要生擒他们,末将不敢有违。不料那几人厉害非常,空手夺了兵器,与我等死战。末将奋勇当先,最终擒获三人,如此才用了如许时间。”

    “三人?不是说有五名可疑之人吗?那两人到底给杀了?”秦涛皱眉问。

    那名将官忐忑地回道,“将军恕罪,这三人拼死抵抗,让那两人......让那两人......”

    秦涛将竹简狠狠地摔在案上怒问,“逃脱了?”

    “是,将军说要生擒,末将......”

    “废物,一帮废物。”秦涛恨恨地骂道,“那三人呢?”

    “正在府外”

    “还不快带进来”

    那名将官擦了擦脑门上的汗,答应着快速走了出去。

    很快,十数名军士压着三名五花大绑的平民走进房间。这三人都是凌云留在渔阳城的卧底。

    秦涛进驻渔阳城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关闭城门,秘密派出军士扮做平民,明察暗访,他料到凌云不会不留点后手。前几天,因为城门被封闭,城中的卧底没有什么异常表现,所以均未被发觉。

    直到秦涛实施他的计划,不得不敞开城门。那几名非常敬业的卧底频繁活动,终于让人看出了破绽。秦涛于今夜得到禀告后立即派人前去捉拿。能在短短几天便让他找出了几名卧底,不得不说秦涛还真挺厉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