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凌云根本不理会他那个茬,让护卫把诏书给他拿了过来。齐周见到此举,想说什么,却又忍住了没说,只呆呆地看着护卫拿着诏书递给凌云,不知道如何是好。

    凌云大大咧咧地打开诏书一看,是刘虞给他讨的封官诏书。这个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十分有意思。刘虞给他讨封的官职是幽州上谷郡太守之职。

    看完内容,凌云沉吟不语,只拿着诏书翻来覆去地看。看看做工,看看材料,再看看后面的玉玺大印。这玩意都是在电视里看到公鸭嗓一本正经地念过,却没想到他凌云也能接到这玩意。M的,老子以前应聘时盼个录用通知都差点望穿秋水,到了这儿,只动动嘴,太守的聘用通知就下来了。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哪里黄土不埋人啊

    凌云胡思乱想了一阵又收回心思,齐周被凌云的举动吓得不轻,那些动作落在他眼里,却是对当今天子的大不敬。按礼数,接诏书之前要焚香洗手,行跪拜之礼,接完之后还要将诏书供起来。

    这凌将军倒好,不遵礼数不必说了,拿了诏书就象拿着女人肚兜似的,又摸又看,又闻又搓的。

    齐周见凌云终于停止了动作,忙施礼问道,“凌将军可是对此官职不满意?”

    凌云板起脸反问道,“子元,你说呢?”

    

    

第八十七章 耍赖

    齐周听凌云发问,遂拱手解释,“我家主公官职只为州牧,今......”

    “子元”凌云打断道,“本将军所要的不过是虚职一个,只为你家主公买粮求一个名正言顺,以免有小人搬弄是非,陷你家主公于不忠不义之境。这官职是大是小,又与本将军何妨,你道本将军身为灵宵宝殿殿主还能在乎一介虚职?”

    齐周道,“凌将军所言极是,是在下多虑了。此次前来,主公让在下与凌将军商谈买粮事宜,既然凌将军已有了一郡太守的身份,不知可否就此事详细商谈。”

    凌云微微点头,暗道刘虞也颇为狡诈,上谷郡在公孙瓒的手中,给自己弄这个官职摆明了要利用自己对付公孙瓒,可谓是一石二鸟啊!

    实际上刘虞的意图不止于此,他之所以热衷于给凌云求官除了以上两种原因之外,还因为当时的一种制度。制度是这样的,凡朝中大臣举荐某人为官,那么此人便认做是举荐人的门生,须守门生之礼,天下许多势力集团便是由此形成。刘虞本想以此举把凌云拉拢在他的麾下,可凌云虽然知道有这个说法,却根本不鸟这个茬。倒让刘虞白费了许多心思。

    既然说到了买卖,凌云便和齐周进行了详细的磋商。价钱已无异议,在现行坊市的价格基础上降低三成,这是凌云早就允诺过的。交易的粮食是以小麦为主,谷物只占极少数。现行的谷物价格为一石十四万钱,小麦一石为六万钱。

    一石接近于现在的三十公斤,一万钱折合为当时的一金。这个价格可谓是相当昂贵,但就整个汉朝来说,幽州的粮价已经相当便宜。其他缺粮的地方比这要高许多,甚至有的州县谷物卖到五十万钱,小麦卖到二十万钱。这么贵的粮食不是说百姓多有钱,只是粮食太少了,百姓根本就吃不起。

    即便按幽州的粮价下调三成,凌云的利润相当客观,基本相当于九倍的利润。也就是说卖一石粮食所得金钱换成虚拟币后能买十石同种粮食。凌云对此早已算得清清楚楚,这也是他非常在乎这个买卖的主要原因。

    价钱说妥之后,便是交易地点。两人很快也达成一致,交换地点便定在渔阳城。虽说凌云因此要运输一段距离,但他考虑的因素较多。燕山一带绝不会让刘虞的人靠近,以免发生变故。反正他也要把粮食从大营中运来,粮食放在渔阳城,他可随时掌握主动权,卖还是吃,全凭他自己做主,还能以此要挟刘虞。

    首批粮食交易数量定在五百石,这个数量是凌云提出的,他推说眼下只有这么多粮食,以后逐批从灵宵宝殿到货。他担心一次拿出的粮食太多,肯定会使市场的粮价有所降低,到时就不能有这么高额的利润。更重要的是一旦暴露他存粮太多,或许刘虞动了贪念兴兵抢粮,会多出许多麻烦。

    商量完这件事,齐周话锋一转,开始朝凌云讨要被他占领的犷平、平谷、傂奚三县。凌云听齐周说完之后笑了起来,这感觉怎么和鲁肃讨要荆州一样。他在那三个县花费了大量心思,自然不肯让出来。

    凌云索性和齐周耍赖,他说道,“当初从事鲜于辅来时说你家主公将渔阳郡送与本将军,为何还要索回?”

    齐周闻言一楞,忙道,“凌将军此话怎讲,我家主公只是将渔阳县送与凌将军,交待鲜于辅时在下就在旁边,自然不会听错。”

    凌云皱眉道,“子元,那你可曾听到鲜于辅是如何与本将军说的吗?他说,是渔阳郡而不是渔阳县。”

    齐周,“这......”

    凌云站起身形道,“子元,难道本将军还能赖你的三个县不成,鲜于辅说此话时,本将军的护卫都曾听到。如若不信,可叫来本将军的护卫问问。”

    齐周知道不把此事弄清楚,回去不好向刘虞交待。自己此次前来,凌云绝对不会想到会索要三县之地。他虽说能掐会算,但对他身体损伤很大,肯定没算出自己的来意。这一点从他接到诏书时的表现便可知晓。

    想到这儿,齐周施礼道,“凌将军既如此说,在下绝不相疑。只是如不前去亲自询问,主公定会责罚在下行事懈怠。在下冒昧请凌将军降尊同去,不知可否?”

    凌云哈哈一笑,“无妨,若本将军让人去叫护卫,恐怕子元会怀疑,凌某派人事先串通说辞。便与你一起去吧。”

    齐周忙陪笑道,“如此有劳凌将军了。”

    凌云点了点头,对大堂中的两名护卫道,“你二人同去,不许离左右半步,不许与任何人交谈。”

    二人齐声答应着,规规矩矩跟在凌云和齐周身后。

    齐周见此情景,心中犯起嘀咕,看凌云此举胸有成竹,莫非鲜于辅从事来时果真说的是渔阳郡。

    他随着凌云行出数十步,走出太守府,府门前数之名长斧兵两边站立着。

    凌云扫视着这些人道,“前些时日,鲜于辅从事前来,都谁在场。”

    随着话音,立刻有六名军士站了出来。

    凌云双手一摊对齐周说道,“子元,请问吧。”

    齐周拱手微笑,“凌将军失礼了。”说完,他走到一名护卫前,用手指着远处说道,“烦请这位兄弟到那边百步外相候。”

    那名护卫看了看凌云,凌云微微点头。护卫立即手持长斧离开府门前,足足走出百步才停下脚步。

    凌云抽了抽鼻子,盯着齐周暗道,这家伙也忒谨慎,又多浪费了三千虚拟币。

    齐周如何知道凌云的心思,他再次走到一名军士跟前问道,“这位兄弟,上次鲜于辅从事来时,说要把渔阳县城送给你家主公,你可曾听到此话。”

    那名军士皱了皱眉头说道,“齐大人,鲜于辅大人来时小人在场,他说的是将渔阳郡送与我家主公。小人听得一清二楚。”

    这名护卫的回答自然是凌云通过智能管理告诉他的,只是这次通话,凌云花费了代价。

    齐周听完转身看了看凌云,凌云正背对着他们,望着远处的风景。

    他这种问法是在路上想出的,主要为了防止凌云在旁边摇头或点头提示,他如此一问,无论凌云点头或摇头,军士都无法领会他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如果按照凌云的提示回答,只能帮了他齐周的忙。

    见凌云不理会他,齐周又向先前支走的那名护卫走去。

    这次他又多问了几个问题,那名护卫对答如流,丝毫没有破绽。齐周不得不相信,看来应该是鲜于辅误把渔阳县说成了渔阳郡,以至出现这个误会。

    讪讪地走回府门前,齐周对凌云深施一礼,“凌将军,在下此举情非得已,还请将军海涵。”

    凌云冷笑道,“齐周,本将军念在你家主公颇具仁德之心,才率兵解昌平之围。后见你家主公遭到逆贼公孙瓒围攻,又多次出兵相助,今又以粮资助。你齐周也该知道,整个大汉朝哪有这个粮价,本将军就是卖与公孙瓒也不会低于此价吧。更何况,你觉得本将军是想从中获利吗?

    如今既已允诺将渔阳郡相赠于本将军,却又如此想尽办法抵赖。本将军倒不在乎一郡之地,可是本将军也是要脸面的人。在天庭之上,本将军说一句话,玉帝、王母也要思量几分,更何况在这里。”

    说着话,凌云胸脯起伏了几下,故做压了压怒火道,“今天,也就是你齐周前来,若换了旁人,本将军立即把渔阳郡还于你家主公。而后与你家主公一刀两断,老死不相往来。”

    齐周见凌云火气这么大,急忙在一边赔礼,“将军息怒,将军息怒。”

    凌云摆手道,“子元,你走吧。回禀你家主公,想反悔要回渔阳,尽管来取便是,无须再找什么狗屁借口。”

    说完,凌云看都不看齐周一眼,转身进府。

    “将军、将军”齐周喊了几句,见凌云头也不回地消失在府邸,只得叹了口气,带着随从打道回府。

    凌云进府喝了口茶水,旋即再次出现在府门前对护卫吩咐道,“通知其他人,立即前往平谷。”

    

    

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围

    凌云一声令下,立刻有军士打马向远处驰去。不一会儿,展熊带着一千精锐人马来到太守府门前。

    凌云一走,渔阳城的防务自然就交给了展熊,先前凌云已将有关事宜向他交待清楚。为了确保凌云在路上的安全,展熊亲自挑选完人马前来相送。

    看到展熊,凌云又把与刘虞买卖粮食的事交待一遍,让展熊通知董君着手办理。

    交待完,凌云翻身上马,带着这一千兵马驰出渔阳城。

    从渔阳到平谷,沿途都在两县境内,一路上并没遇到公孙瓒的一兵一卒。午夜时分,凌云顺利进了平谷城。

    经询问,城中并没有打探到赵云的最新消息。由于一路奔波,凌云简单吃了点东西便上榻安歇了。

    次日清晨,凌云还未睡醒,赵正便匆匆走进卧室。被赵正轻轻摇醒时,凌云尚睡眼朦胧。当赵正说完,他一下就完全清醒过来。

    赵正带来的正是赵云的最新消息,因为凌云吩咐过,只要得到赵云的消息,无论任何时候必须向他禀报。对于主公的吩咐,赵正自然不敢违背。

    赵正报说方才派出的探子送回消息,赵云于夜间带着一队人马离开潞县,途经平谷城与无终城之间向俊靡方向而去。赵云所带人马大约五百人,意图不明。

    听赵正说完,凌云立即调出幽州地图仔细观看。无终与俊靡之间除了建有一段长城外,并无其他重镇。显然五百人马是不可能攻打俊靡城的,若再往东,则是右北平郡腹地,赵云更没理由去那里。

    一时之间,凌云猜不出赵云此次出兵的真正意图所在。但有一点,他很清楚,赵云此去绝对是有所行动,而且会很危险。潞县以东都是他和刘虞的势力范围,单经心中肯定清楚,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势力分布下,依然令赵云出兵,肯定是另有用意。而他选择的出兵路线恰恰是自己与刘虞的地盘之间,无论哪一方都可以轻易灭掉这五百人。正常情况下,以单经的谋略应该不会做出这么愚蠢的事。

    想到这些,凌云令赵正立即召集两千兵马听候调遣。随即,他匆匆披挂上铠甲直接出了房间赶奔校军场。

    刚到校军场,凌云又接到了另一个与赵云有关的消息。消息的来源是一名平民,据他说,不久前无意间听到两名军士交谈,得知他们是赵云军中的逃卒。他们谈论的正是赵云出兵一事,说赵云带这么少的人马去俊靡与无终之间劫粮,肯定有去无回,他俩商量着该去哪里躲避临阵脱逃的死罪。

    听到这个消息,凌云心知情况不妙,如此机密之事,他能轻易知道这件事。相信刘虞那边也会得到消息,而对方一旦获悉赵云的意图,肯定会出兵劫杀。

    情况紧急,凌云来不及细想,令赵正带军即刻随他出发。

    连凌云的护卫一共两千二百人当即驰出平谷城东门,火速向俊靡方向赶去。

    此时,赵云亦带领五百兵马在大道上疾驰。昨夜,单经给他下达前去劫刘虞粮草的军令时,着实让他非常诧异。

    单经只让他带着五百人马深入虎穴,岂不等同于送死,即使劫到了粮草,也不能轻易押运回潞县。

    当即赵云请求单经多给他些人马,单经以人多目标过大,无法出奇制胜之由拒绝了。经过赵云分析此次出兵的困难,单经只同意不将粮草押运回来,就地烧毁即可。

    赵云见争取兵马已然无望,单经的军令又不敢违背,只得领令出兵。等到了校军场点兵时才发现,单经所给他的五百人全都是老弱残兵。

    见此情景,赵云的心中疑云顿起,看来单经并没安什么好心思。

    联想到之前公孙瓒派人索要信件一事,赵云立刻明白了这是公孙瓒的意思,不是试探他,便是把他当做弃子,欲置他于死地。

    赵云不动声色领兵出了潞县,他心中已打定主意,绝不带军去劫粮草,在那一带隐藏一段时间然后回返。毕竟五百老弱残兵也是五百条命,至于向单经交令的问题,他心中已有离开公孙瓒的打算。准备绕路至平原县见刘备一面,看其是否无意中对公孙瓒透露过什么,然后回常山等待时机。

    行至中午时分,赵云在一处山坡前勒住坐骑,五百人马随着停了下来。

    赵云缓缓催动战马登上山坡掉转马头扫视着众人,黯然道,“众军,今单刺史派我等前去劫粮,你们可有信心全身而退?”

    众人皆望着赵云沉默不语,脸上神色都十分悲壮。

    赵云继续说道,“如今粮草紧缺,刘虞定会派大批人马押送粮草,以我等区区五百人去劫粮草,无异于送死之举。今赵某将诸位带至此地,是想给众人一条生路。

    众军闻言都翻身下马,跪在地上叩谢赵云大恩。

    赵云摆了摆手道,“此处已是右北平郡地界,恐有敌军出没。本来赵某想早早放你等离去,只因为离潞县太近,怕不得走脱。如今左是刘虞领地,右是凌云领地,诸位投奔哪方全凭自愿。你等所乘坐骑,从即刻起全归个人所有,若投奔哪一方,以一马之礼,都可无妨。若双方都不愿去,可寻妥善之处将马匹变卖,亦可度过一些时日。”

    所有军士再次伏在地上齐声道谢,“拜谢将军活命之恩。”

    赵云高声道,“你等无须道谢,速速离去,以后多加保重。”

    众军士闻言,翻身上马,却没有一人离开。倒不是他们不想离开,只是去往何处,他们一时难以抉择。

    赵云叹了口气,喊道,“散了吧”

    随后枪杆轻拍马屁股,战马嘶鸣一声,甩开四蹄向前飞奔而去。

    没等战马奔出多远,猛听到后方传来马蹄轰鸣之声,蹄声越来越近,其间夹杂着喊杀之声。

    赵云再次打马登上山坡向远处观望,只见后东面杀来数千骑军,看旗号正是刘虞的人马。看到此情此景,赵云心中异常诧异。此地乃山野一带,附近并无交通要道,也非战略要地,刘虞怎么会派来如许人马。

    没等赵云理清头绪,那五百老弱残兵听到声音,立刻催马向赵云奔去,此时他们都心生惧意,只把赵云当做他们的主心骨。

    赵云不忍就此离去,若带这些人逃走,恐怕对方一路追杀之下,定会死伤惨重。无奈之下,他令众军稳住阵脚,静待刘虞大军。

    很快对方的兵马蜂拥而至,将赵云等人围在山坡下。赵云举目观瞧,见其为首的主将正是鲜于银。赵云在公孙瓒帐下,鲜于银在刘虞帐下,当初双方并未公开反目。二人同为幽州军将领,曾经见过几次,故而相识。

    赵云虽然与鲜于银无甚交情,却对他颇有好感,当下抱拳道,“鲜于将军,今公孙将军与刘州牧交恶,我等身为部属,多有难言之隐。赵某所带军马皆愿归降鲜于将军,云亦从此离开公孙瓒,去别处游历。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鲜于银哈哈笑道,“赵将军,非是本将军驳你情面。出兵之时,刘州牧曾有严令,对你这五百军士不可手软。州牧大人说,既然反叛就要承担反叛的后果,如若叛军势尽,想归降就容你等归降,那不是所有人都将生出反叛之心吗?我家主公威严何在。”

    赵云闻言一愣,急问道,“鲜于将军如何知道赵某率五百人马来此。”

    “哈哈哈,本将军不但知道你等来此,还知道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