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帮了乌桓人。

    阎柔眼看着指望不上刘虞出兵,无奈之下只好同意这个办法。当即阎柔的人马接管俊靡城,刘虞率领属下从南门撤往徐无县城。

    事情一经谈妥,阎柔立即派人向乌桓大人蹋顿求援。刘虞离开俊靡不久,薄奚达便带着残军到了北门。

    他们刚刚进入城中,凌云的骑军已风驰电掣般杀至城下。

第九十九章 意图何在?

    凌云率领大军抵达俊靡城外,一声令下,所有兵马在城北侧一字排开。战马嘶鸣,旌旗招展,军士全都杀气腾腾,气势逼人。

    乌桓兵若想返回乌桓境内,无论他们从哪个城门出来,最后都得转向北方。只须守住这个方向,他们必定插翅难飞。

    凌云手握缰绳向城上望去,视线中,城头的守军全是乌桓兵,幽州军一个都看不到。

    此时阎柔率领的那部分乌桓军全换上了乌桓军服,这也是刘虞把俊靡城交给他的条件之一。

    看到这个情况,凌云皱了皱眉头。他之所以放少部分乌桓军逃回来,就是想让他们把刘虞私自勾结乌桓的事给抖露出来。或者他们出来接应这部分乌桓军,或者乌桓军进城。无论哪一种情况,刘虞都无法继续掩盖与乌桓勾结的事实。现在这情形有些不对,看来刘虞采取了应对措施。

    本来凌云在燕山查看刘虞资料时,看到一片好评,什么发展生产、仁政爱民、节俭自律等等。但经过几件事一揣摩,他发现刘虞这人比较阴险。先是在公孙瓒大兵压境时将渔阳县送与自己,想借自己的力量替他阻敌。而后公孙瓒败退时,又找他要回那三个县。并且为他求的上谷太守一职也是别有用心。几次接触,刘虞不是过河拆桥,就是想把他当枪使。

    因为这个原因,凌云对刘虞的好印象大打折扣。本来他对历史记载的东西就不完全相信,如今一品再品,他逐渐认清了刘虞的狡诈和虚伪。因而他才毫不手软地鲜于银动手,又大大地敲了刘虞一笔。

    按理说,刘虞借用乌桓兵马对付公孙瓒还属有情可原,毕竟谁都不想坐以待毙。但刘虞在自身危险消除之后再指使乌桓人抢掠,这件事让凌云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别说是抢凌云治下的地盘,就是幽州任何一座城池,凌云也不会坐视不管。他乌桓算是哪根葱,居然屡次侵犯大汉疆土,烧杀抢掠,视天朝人如无物。

    要说以前,凌云想管可能会力不从心。但现在不同了,他的力量迅速壮大,短短半月间,人马总数发展到近四万人。虽说其中有数千是新招募的军士,但现有兵力足以让他与刘虞正面抗衡。甚至是公孙瓒也可以全力一拼,当然那是公孙瓒受到袁绍制约的情况下。

    但不得不承认,刘虞的表面文章做得非常好,他在幽州百姓心中的威信极高。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对他动手,恐怕会留下许多后患。所以凌云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准备把他的画皮揭开,然后进一步采取行动。

    发现俊靡城头的异常之后,凌云没有立刻采取动作,他准备弄清楚里面的情况再说。刘虞的尾巴藏得好,这次不给踩住了,以后找这么好的机会肯定更加困难。

    正当他暗中盘算的时候,从远处驰来一匹快马,马匹奔到凌云面前时,一名平民打扮的人翻身下来,单膝跪在凌云面前。

    “报主公,小人是平谷三十八号密探,有重要军情禀告。”

    凌云不可能认识所有探子,所以他采用这种方式让各城主将把派出去的探子编上号,以便管理和确认。

    听对方的报号方式丝毫不错,凌云点了点头,“讲”

    “主公,小人负责俊靡一带的消息打探,不久前在城南发现刘虞的大队人马向徐无方向行进,刘虞也在军中。小人本想回平谷报信,远远看到主公的大旗就立刻赶来禀告。”

    “刘虞军中有多少人?”凌云问。

    “军中带有辎重,行进速度不快,小人粗略算过,约一万余人。”

    “好,退下,回去后到赵校尉处领十金奖赏。”

    那名探子谢过之后,喜滋滋地上马向远处驰去。

    凌云略一沉吟,将陈前叫到跟前,对他吩咐一番。听凌云说完,陈前带上百余名军士打马远远绕过俊靡城向南追赶刘虞。

    近中午时,陈前等人回到凌云身边,“主公,属下见到刘虞后,把主公交待的话都问了。”

    凌云点了点头。陈前继续说道,“刘虞说,乌桓军混入城中,他们措手不及只得弃城而走。属下问把主公的意思告诉他,说主公要和他兵合一处收复俊靡城。那刘虞推说兵力不足,徐无城还有要事无法脱身。属下问他,俊靡城被占,城中百姓怎么办?刘虞说他日后会调集兵力收复此城。属下质问他有什么事比百姓的生死还重要。他把属下训斥一顿,让军士把我等赶走。”

    “哈哈哈”凌云笑了起来,“让陈校尉受委屈了,你与刘虞对话时,都有何人在场?”

    “属下认得鲜于辅和齐周,还有一些人不认识,看穿着打扮也有些身份。普通军士倒是很多都听到了。”

    凌云点了点头,“这刘虞真够狡诈啊,还学人家小壁虎断尾巴,本将军倒要看看他什么时候调集兵力来收复俊靡。”

    随后他令三百名弓箭手跑马放箭,射那些在墙垛间暴露出来的乌桓兵。战马跑起来,箭矢纷纷射向城头。数名乌桓兵躲避不及被箭射中,城上的乌桓兵纷纷躲在墙垛不敢露出身体。

    凌云见此情景嘿嘿一笑,大手一挥,十余名弓箭手点燃火箭,策马射向吊桥的绳索。

    吊桥的两根绳索各中数枝火箭,缓缓燃烧起来,时间不长,两根绳索先后烧断,吊桥咣当一声落了下来。

    紧接着,数十名刀牌兵缓缓靠近吊桥。阎柔与薄奚达见此情形,不敢任由凌云的刀牌兵接近城门,立刻命令乌桓兵放箭阻止刀牌兵前进。

    不料那些乌桓兵刚刚出现在墙垛口,城下准备多时的箭矢如雨点般射来。顷刻之间便有数十名乌桓兵中箭。

    阎柔和薄奚达对此大为头疼,对方弓箭手太准了,几乎所有箭矢都瞄准垛口,他们这边一有动静,对方的箭就射到了,弄得他们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对方跑马射箭,你不瞄准根本射不到人家,而墙垛是固定的,人家跑动着也能瞄准。

    至此阎柔算弄明白了,不是薄奚达太过无能,而是对手太厉害了。他们乌桓军一向以骑射见长,但和人家比起来,差得实在太多。

    虽然知道射不过人家,但也不能任由对方的刀牌兵靠近城门。眼看着凌云的人马过万,一旦破城,他这点兵马肯定抵挡不住。

    于是他二人又令弓箭手在墙垛后朝天空中射箭,至于落到哪里,他们就控制不了。

    那数十名刀牌兵看到对方乱箭从空中掉落,立刻聚集到一起,数十面盾牌把上面遮得严严实实,没有一枝箭能伤到他们。

    一待乱箭停歇,这些人又排着防御队形缓缓前进。

    阎柔简直要疯了,按刚才的射法,有多少箭够射啊。只要射箭一停,对方就向城门移动。你还不敢探头去射,那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此时,他对守城已不报什么希望,只想等凌云的兵马破城之后展开近战。能支持到蹋顿的援兵来时,或许他们还有一线生机。

    当他与薄奚达商量之后,下令军士在城门附近防御,无须再阻挡城外的兵马。乌桓兵得令,立即在城门附近设置障碍,想在城门被破之时,多拖延一段时间。

    但令人奇怪的是,当他们完全放弃了城上的防御时,城外的刀牌兵却撤了回去。

    阎柔和薄奚达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凌云这样做的意图何在,后来索性也不想了。凌云不继续进攻,他们也乐得清闲,刚好利用这段时间等待援兵。

    之后,他们严密监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直到入夜,对方都没再有什么动作。二更的时候,城外传来人喊马嘶之声,凌云那边又有一队人马赶到了。

    二人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没有进攻是在等待援军。二人当即命令所有乌桓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随时抵挡对方的进攻。

    然后,又一个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凌云并没有因为援军的到来而展开进攻。而是在城外搭起了大批帐篷,还开了许多军灶。时间不长,饭菜的香味便传了出来。

    阎柔和薄奚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弄明白怎么回事。难道凌云想长期围城,没有道理啊。很可能是凌云的用计麻痹他们,趁他们不备突然发动进攻。

    两人心中极度忐忑,想突围又怕中了凌云的埋伏,只得率领军士在城上轮流防御,严密监视外面的动静。

    一夜过去了,凌云没有什么动静。

    一上午的时间又快过去,凌云那边依然没有什么动作。

    越是这样,阎柔和薄奚达越不敢大意,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

    快到中午的时候,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视线中,他们看到乌桓的援军正从城北方遥遥赶来。

    

    

第一百章 不信你试试

    见援军来到,阎柔与薄奚达分头行动。薄奚达带领乌桓兵集结在北门内,准备随时出城突围。阎柔在城头寻找战机,只待有合适的机会立刻给薄奚达发送突围信号。

    等薄奚达下了城头,阎柔目不转睛地盯着己方的援军。因为距离过于遥远,现在只能影影绰绰看到大军的影子,别的细节根本无法辨清。

    随着援军不断靠近,他的心逐渐下沉,燃烧起来的希望在一点点破灭。目光所见之处,他逐渐看清来的援军顶多不超过三千人。加上城中的五千多人,依然比凌云那边少了许多。凌云的兵马勇猛异常,即使与他们人数相当,肯定也是有败无胜。现在己方人数又处于劣势,恐怕突围无望啊。

    边看着,阎柔边苦着脸暗自摇头。他本以为蹋顿大人能多派些兵马,没想到来的人这么少。但一细想,他也就理解了,可能蹋顿大人担心这边战情危急,没来得及召集更多的兵士。以他们乌桓的经济能力,根本无法设立常备军队。平时乌桓族人散居各地,短时间内召集起来很困难。现在蹋顿大人能派来三千人,肯定是做了不小的努力。

    想到这儿,阎柔叹了口气,虽然来的援兵不多,但怎么说也是增加了一点兵力,总比没有要强。念头转过,他突然睁大了眼睛,当援军更靠近了一些,他看到了一面熟悉的大旗。

    没错,那正是蹋顿大人的旗帜,难道大人亲自前来支援了?

    虽然阎柔不相信蹋顿大人会亲身犯险,可他又不得不承认,乌桓一族没有别人敢打出这面大旗。

    阎柔还想等援军再近一些后仔细看看,不料那支队伍在远处停了下来。这个距离,想看清人的面目根本办不到,若不是那面大旗太过特殊,他也无法辨认出来。

    见此情景,阎柔知道此时不是最佳突围时机,先看看那边的情况再说。他与蹋顿大人没能联系上,无法形成统一行动。

    阎柔一边注视着远方的情形,一边派人去找薄奚达。让他立即派兵士将城中百姓抓到城门口,以备急用。

    刘虞把俊靡城交给阎柔时,曾交待不许祸害城中百姓。当时阎柔也是答应过的。现在情况紧急,他再也顾不得这个约定,只希望能以城中百姓性命胁迫凌云,让他们得以脱身。

    下达命令时,阎柔的视线一直没离开那支援军。当他看到援军停下以后又向两翼运动,呈一字形排成阵势。

    他立即意识到蹋顿大人肯定带来了乌桓第一勇士辗迟鲁,看这架势,蹋顿大人想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不与对方全面开战,而是要采用主将对阵的方式取胜。

    那辗迟鲁力大无穷,在乌桓族中赫赫有名,整个乌桓族中无人是其一手之敌。在与幽州军对战时,许多幽州大将都死于他的狼牙棒下。既然蹋顿大人采用这样的战法,肯定是带来了辗迟鲁,只要辗迟鲁来了,相信凌云军中必然无人能敌。看来突围的希望又增大了许多。

    如果凌云不敢接战,那他们就先在气势上输了一次,致使凌云颜面扫地,他的大军士气受损。即使突围有所损失,也算得上虽败犹荣。

    阎柔边想着边注意北面的动静,蓦地,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看到凌云果然带着一部分兵马缓缓向蹋顿大人的军队迎去。没想到凌云还真不量力,看来他肯定不知道辗迟鲁的厉害,一场好戏就要上演了,倒要看看他凌云该如何收场。

    阎柔洋洋自得的表情真有点像井底之蛙,不过,他的猜测却丝毫不错。

    乌桓的援军的确是蹋顿大人亲自带队,而且他真的带来了乌桓第一勇士辗迟鲁。之所以带来这么少的人,其原因与阎柔的判断完全一样。接到求救后,他立即召集人马,星夜赶往俊靡。派出来的这两万人马全都是乌桓族中的精锐,如果全部折损在幽州,对整个乌桓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一路疾驰。等他们接近俊靡时,远远看到凌云的人马。蹋顿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凌云的大军还在城外,说明他们还没有破城,阎柔和薄奚达暂无危险。但是当他看到凌云的兵马如此多时,他的心又悬了起来。凭他这点兵力肯定无济于事,还是先向对方挑战,如果能生擒对方的大将,就有了和凌云谈判的资本。再不济杀了他的大将,挫挫凌云的锐气,对营救阎柔和薄奚达也有莫大的好处。

    于是他排开队形准备讨敌要阵。

    早在蹋顿的人马还未接近俊靡城时,凌云便得到了探马的飞报。他早已防着乌桓的援军,在刚一抵达俊靡城时就下令让飞狼部校尉董君带着辎重赶来支援。董君一直负责往各城押运粮食,他手下的两千人马全都是自兵营购买的军士,可以说全是精锐。几方人马加起来,凌云聚集在俊靡城的人马总数已达到一万五千人,即便乌桓来人支援,他也有信心将其击溃。

    之所以堵在俊靡城没有发动进攻,凌云有着自己的几点考虑。一是想多围一段时间,让整个幽州百姓都看看,他刘虞是什么人。自己远路赶来帮他收复俊靡,他却不出一兵一卒,其心昭然若揭。围得越久,对刘虞名声的损害就越大。

    另一方面,若他强攻俊靡城,必然要与对方在城内展开血战。所谓困兽犹斗,他想不损失点兵马就消灭乌桓军是不可能的。而凌云恰恰就不愿意损失这点兵马,而且一旦攻入城中,难免百姓不受到伤害。

    就是凌云的这个决定,让阎柔和薄奚达疑神疑鬼,以为凌云有什么诡计,弄得他们白白守了一夜城。

    听到探马的报告,凌云下达几项命令,分派好兵马准备分别对付两个方向的乌桓兵。谁知,乌桓的援军远远地停了下来,凌云带着赵云、董君二人,率领五千人前去一探究竟。

    距乌桓军二百米左右,凌云止住大军,令军士排开阵势,弓弩手在前,其余军士在后,随时听候号令。

    凌云这边刚排好阵势,对面乌桓军中奔出一骑,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凌云都听清了,但一句没听懂。

    幸好旁边有一名军士懂得一点乌桓语,他告诉凌云,说对方让主将出去说话。

    凌云听完向乌桓军望去,对方阵营中有一名将官拍马向前驰出一段距离。从他的穿着打扮,一眼就能看出绝不是普通乌桓将领。

    这倒有意思,凌云笑了笑,拍马迎了上去,倒要看对方说些什么。

    “哈楼。”在距离那人二十米处凌云停住战马。看那人长相和汉人明显不同,凌云习惯性地打着招呼。

    “请问来人尊姓大名。”蹋顿操着生硬的汉语问道,他曾跟阎柔学过汉话,简单的交流没问题,只是发音不太准。

    “凌云”凌云简单回道。

    蹋顿闻言一惊,仔细打量起凌云来。没想到,名震幽州的凌云居然如此年轻。“我是乌桓大人蹋顿,对于我们之间发生的误会,我表示非常的抱歉。我想

    和凌云将军握手言和,就此罢兵,不知凌将意下如何?”

    凌云冷笑道,“那好啊,等本将军率领大军到你乌桓抢掠之后,咱们再谈罢手言和的事!”

    蹋顿听出凌云不买他的帐,立刻又说道,“凌将军,多年以来,幽州与乌桓之间互有侵犯,不能说是谁对谁错。你我互为邻邦,应以和为贵,如果交战下去,双方都会有很大的损失。凌将军也不想看着你的军士血染疆场吧?”

    “哈哈哈”凌云大笑起来,“蹋顿,幽州乃是我大汉疆土,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让来犯之敌化做这片土地的肥料。”

    “我知道凌将军是想以多取胜,我们乌桓个个都是勇士,凌将军可敢与我们单打独斗?”

    凌云嘿嘿冷笑,“少来这一套,你以为是《三国演义》啊,动不动就单挑,在我这儿只带群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