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满宠商谈完毕,凌云开始着手准备。

    同时令魏辰为主将,满宠随军,发兵五万兵临陈留郡。

    一切安排妥当,凌云带领护卫,赶往河内徐晃处。

    几天的时间,凌云从各郡调集了数万人马,与郭太、徐晃的兵马合在一起,达十五万之数,陈兵河内郡,与郭汜遥遥相对。

    果然不出满宠所料,郭汜自到达河内边境后,并未发动进攻,只是扎下连营,日复一日地休整。

    凌云并未着急与郭汜见面,一面令徐晃加紧练兵,一面等待时机。与郭汜所议之事,犹如打铁,得看火候,凌云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数日之后,凌云陆续获悉赵云和太史慈等两路大军的消息。

    果然如荀彧所料,赵云攻占任城国三县,太史慈统一整个济阴郡。同时赵云得知另一个消息。

    赵云攻占任城县后,将所得粮食分发给城中百姓,城中百姓有十几人吃了粮食之后,七窍流血而亡。

    好在赵云及时得到禀报,通知城中百姓,将粮食收回。通过给家禽喂食,确定所得粮食含有巨毒。

    凌云知道事情紧急,立刻通知太史慈,务必仔细验证所得粮草,以免受到毒粮所害。

    凌云的消息非常及时,赵云与太史慈同时攻城,二人的效率几乎相同。凌云传来通知时,太史慈已经把粮食分发了下去。

    太史慈不敢怠慢,立即全城通知,安排人手收回粮食。有的百姓开始时还不信,也拿了一些粮食做实验,果然如太史慈所说。

    幸亏挽救及时,才避免一场惨剧发生,城中百姓一阵后怕。

    后来所占的几个城池,无不如此,有了先前的经验,赵云和太史慈都谨慎处理。

    本来赵云和太史慈先前攻占城池后,都以所得粮草补充补给,但这两城却没有那样做。

    一是经过以前几个城池的缴获,军中足够用一段时间。二是这两城中百姓极度缺粮。

    因为曹操派的人办此事时,为了给凌云的兵马造成大量的伤害,将城中百姓的粮食都进行充公处理,却只象征性地付少量金钱。如此城中无粮,赵云和太史慈也不能干看着,便把那些粮食分发给了百姓。

    荀彧的计谋不可谓不毒,不可谓不妙,如真按他的意思稳妥执行,想必对赵云和凌云的大军将是毁灭性打击。

    可是天算不如人算,其中出现了百姓缺粮的插曲,虽然死了十几人,但却挽救了更多人的性命。

    凌云得到这个消息,心中暗自后怕,纵有雄兵百万,也架不住歹毒人的算计。军营定点开饭,若把毒粮做成饭,全体军士肯定都得吃下去。后果,后果很严重啊。

    一场灾难,被莫名其妙地化解,虽然损失不大,凌云却是怒到了极点。

    吩咐赵云妥善抚恤中毒身死的百姓家人,而后迅速起兵,按原计划迅速攻占兖州。

    赵云和太史慈得令,安顿好有关事宜后,立即出兵,大军所到之处,攻城掠地,将大块兖州版图变成凌云的领土。

    曹操和荀彧得知这个消息后,二人面面相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的疏忽,致使满盘皆输。

    这个结果却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然而残局还得需要他们去收拾,那几城的百姓本来对曹操变相抢粮就颇有不满,又出了毒粮事件,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民怨极大。

    曹操的名声一落千丈。

    迫不得已,曹操率兵撤离陈留郡,绕路向兖州南部转移。

    陈留郡外魏辰的五万兵马虎视眈眈,赵云和太史慈在兖州腹地开花,兵锋直指陈留郡,几乎形成三面夹击之势。曹操若再不走,其城内的五万人马,肯定就被凌云包了饺子。

    曹操撤走之后,魏辰和满宠轻易占领了陈留郡。赵云和太史慈掉转矛头,尾随着曹操大军一路掩杀。

    曹操等人一直到退到了泰山郡才闻住阵脚。

    经此一役,曹操损失惨重,兖州七郡已失五郡,只余泰山郡和东平国,两郡共十七县之地仍在其手中。

    兵马损失更为惨重,昔日数十万兵马,如今只剩八万余人,好在青州还掌握在曹操的手中,内有兵马六万余人。

    总兵力加起来不足十五万人,外加袁绍的四万残兵,曹操真有一点日薄西山的感觉。

    好在赵云和太史慈将兵马停留在泰山郡之外,并未继续进攻。

    这对曹操来说是一个好事,让他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但没过多久,天子昭告天下,说曹操搬弄是非,混淆天子视听,纵兵抢粮,以毒粮荼毒百姓,昭告各路诸侯,起兵讨贼。

    曹操得到这个消息,当即吐了一口鲜血,若以前他绝对不在什么诏书。可是此时不同,大战新败,兵力不足,粮草紧缺,怎么还能承受雪上加霜的打击呢?

    而此时的凌云,却和贾诩坐在一起闲谈饮酒。

    凌云的脚边正放着封凌云为三州州牧的天子诏书。。。

第一百五十一章 满宠的计谋

    第一百五十一章满宠的计谋

    天子诏书,凌云花费了一些代价,当然那都是金钱方面的,凌云并不在乎。现在的他可算是名正言顺的州牧了,绝非以前山寨版的可比。

    对于李傕和郭汜,凌云短时间内,还没打算用兵。这两人能拉拢就拉拢,一旦开战,把二人打败之后,那个少年天子怎么办。凌云总不能找个爹回去供着吧,何况他是穿越来的人,对什么大汉根本没有归属感。

    凌云令赵云和太史慈暂时停止进攻,一方面是休生养息,处理新得来的领土。另一方面天子诏书的效用,是否有诸侯参与到讨曹当中。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凌云将政务方面的事务处理完毕,新得各城池百姓都安抚下来,毒粮也当众销毁。凌云从幽州调过来大批粮食,补充兖州的粮草不足。

    利用这段时间,凌云充实了护卫大营,将原来的两千人扩展到一万人,这一万人都是自兵营购买的军士。凌云在安全方面非常谨慎,绝对不会任用降军担任护卫。

    接到天子诏书之后,凌云重新对手下文武进行了封赏。

    基本上原来将领的官职都有所提升,这次赵云对典韦、文丑、张辽、高顺等人进行了重用。这些都是独挡一面的将领,必须物尽其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分解张辽、高顺与吕布之间的关系。

    吕布现在官职为一个县的县令,官职较

    在他身边,凌云安排了一些眼线,自然吕布也能想到这点。所以前一段时间以来,吕布行事还算谨慎。

    他本想得到凌云的重用,然后手握兵权,带着兵马脱离凌云的掌握。

    只是他总感觉到凌云在防备着他,所谋之事始终未能如愿。

    曹操曾派人来找他,让其归降曹操,可是吕布如何肯屈居人下。若是从前的吕布还好,现在的吕布曾经霸占长安,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心野了,志更大。所有的暂时屈服都是为了以后崛起做准备。

    吕布深居简出,处处心,却不知道凌云早已洞悉他的为人。根本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凌云这次封赏的将领自然瞒不过吕布,见凌云根本不给自己机会,想带出大军的美梦终要落空。吕布心中恨狠不已,但他暂时没有任何举动。

    离开凌云,他只能自己挑起大旗。当年董卓的班底已经被凌云消化了,倚为心腹的几个将领在凌云军中混得风生水起。想让他们跟着自己出去,肯定不那么容易。

    为此吕布寝食难安,日夜思考良策。

    这一表现,凌云也得到了汇报。在吕布的周围,凌云布置的人手并不在少数。

    对此,凌云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凌云在等待着最好的时机,如同等待天子诏书那样。

    这一天,凌云正在大堂休息,满宠走了进来。

    “主公,新得到的消息,公孙瓒与徐谦不和,二人发生冲突,公孙瓒被陶谦赶出徐州。此时公孙瓒投到了袁术处。”

    凌云点了点头,这件事他早在前几天就得到消息,只是并未公开而已。

    “伯宁此来不会只告诉本公这一个消息吧?”凌云微笑着让满宠落坐。

    “主公英明,宠今日来此,是为主公献计而来。”

    “哦?伯宁又有何妙计?”

    “徐州牧陶谦与袁术是为联盟之势,主公若拿下青州,有两个选择,一是面对袁术,另一面是对战陶谦。昔日公孙瓒、陶谦、袁术三家联盟,虽偶有摩擦,却为真正翻脸。如今公孙瓒欲谋徐州,被陶谦探知,二人反目,而袁术却收留了公孙瓒,主公可在这上面做一些文章。”

    凌云道,“伯宁,你定已想好计策,不妨详细说来。”

    满宠道,“徐州牧陶谦麾下有一重要人物,名为靡竺”

    凌云听到这里,眼露精光,看了看满宠。

    “主公也曾听说过此人?”满宠意外地问道。

    “略有所闻,伯宁请继续说。”凌云说道,他对糜竺的确是太熟悉了,别的不说,时候听三国演义评书时,袁阔成一提到刘备就会说,那刘备将不过关、张、赵云,谋士不过糜竺、糜芳、孙乾、简雍。

    每次都会提到这个人物,凌云怎么能不知道。更何况,凌云还一直惦记着他的妹妹。

    但凌云并未过多表露出来,继续听满宠说,看他能出个什么高明的主意。

    “主公,以为吕布如何?”满宠话锋一转,对凌云说道。

    凌云又看了一眼满宠,“吕布很勇猛。”

    “不错,主公所言不虚,但在下以为,吕布勇猛是其武力,而此子心之心性主公定然也知晓。养虎成患,不若早除之。”

    “莫非先生发现吕布有何不妥之举?”凌云笑问。

    “非也,主公,近日吕布的亲信频繁出入于他的旧将住所。在下以为并非是吕布自己的意思,是有人要将吕布的面纱揭开,让其早日暴露出来。”满宠停了一下,继续说道,“并非在下妄自揣测上意,也并非是宠诋毁同僚。在下知道主公一直留着吕布就是等待时机,现在时机来了。”

    凌云盯着满宠,面露笑意,点了点头。

    他什么都没有说,心中却非常惊讶,没想到这满宠居然如此心细,连他对吕布的态度都看出来了。

    “时何时机?”凌云问。

    “方才在下所说那糜竺有一妹妹,正是青春年华”

    “糜贞?”凌云不自觉地问道。

    “是,主公也知晓?”这次轮到满宠意外了。

    凌云做个手势让满宠继续说,看他怎么把糜贞,三国时代的大美人给扯到计策中。

    “主公,那糜贞尚待字闺中,主公以三州州牧之身派人前去提前,想必糜竺必定应允。陶谦借此与主公拉上关系,也必定不会有何异议,甚至也会从中撮合。主公可遣吕布为使前往徐州下聘。吕布从主公领地出去,必想着远走高飞,而他于袁术交恶自然不会投奔袁术。而曹操此时已是强弩之末,他有必不相投。

    而最让他满意的地方就是徐州,陶谦年已老迈,吕布此去必定有强占徐州的想法。同时吕布颇好美色,听闻糜贞有倾国之色,他必有霸占之心。一旦吕布与糜竺拉上关系,再取代陶谦之位,其势力将越来越大,吕布定然不会放过如此机会。

    到时,吕布必定提前召集他的旧部赶往徐州会合。主公一可凭借此事确定谁是真心相投,谁是虚与委蛇,如此可早除大患。

    二是在下可提前知会陶谦提防吕布,主公剪除吕布余党之后,吕布没有外援救,陶谦又有了准备,自然难以成事。

    如此一来,吕布只有两个命运,或被擒或被杀。无论哪一种结局,都是陶谦所为。

    到那时,陶谦定会给主公一个交待。

    而这个交待就是给公孙瓒和袁术看的,让他二人知道他陶谦与主公交好,再加上袁术收留了公孙瓒。袁术与陶谦之间的裂痕逐渐加大,等灭了曹操之后,主公可先攻袁术,陶谦必不会救。灭袁后,有糜竺在一边周旋,主公可兵不血刃取了徐州。如此,天下十三州,主公已占七州。”

    凌云将满宠所说的计策想了一遍,暗自叹了口气,都说满宠是大才,果然如此,这一计策,直接把天下半壁江山都给弄到了他的手里。而且其看得非常深远,甚至把凌云现在所要办的事情都一一给办好了。连吕布连同其下属的后患也永久地给除了去。

    凌云前后又思考了一遍,觉得此计可行,而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怕糜贞被吕布给祸祸了。

    糜贞的美貌,凌云以前就听说过,不然以刘备当时徐州牧的身份,也不会纳了此人。当然了,那件事应该发生在几年之后。现在的糜贞还是一个黄花大姑娘。

    凌云把刘备的爱将赵云给抢了,当然也不介意把历史上糜夫人给抢到身边。为了此人,凌云一直守身如玉,甚至连钟情于他的蒲柳之姿都没太在意。

    当然了,一旦计策成功,凌云还能获得另外一样宝贝。这件东西也是凌云早就内定了的,那就是吕布的赤兔马。

    收降吕布之后,凌云自然不能把吕布的马占为己有,但吕布起了祸心,凌云自然就不会再客气。

    说起来,这是以后关二爷的坐骑。

    这三件东西,本应该都是刘备集团之物,甚至包括徐州也是。可是最后都可能到了自己手中,凌云不禁会想到和刘备相冲。

    只是与此人交锋几次,都是一沾即走,都没真正打过。

    凌云思绪起伏想了一会,把该处理的细节都落实之后,传令召吕布来见。凌云要给他一个从事当当,不然让一个县官去给三州州牧提亲,成何体统?

    等满宠走后,凌云叫过了侍卫首领,轻声吩咐了许久,侍卫首领领令而去。

    该做的都做了,凌云坐在椅子上轻扣扶手,开始现象糜贞美丽的模样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糜贞

    第一百五十二章糜贞

    天子诏书的内容迅速在天下流传,曹操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众矢之的。

    尤其是兖州境内,一些亲身经历毒粮的百姓现身说法,更证实了天子诏书的真实性。在凌云的推波助澜之下,对曹操不利的言论迅速向附近区域,除兖州外,青州首当其冲。曹操治下的百姓对此人心惶惶,民心已乱。

    赵云和太史慈的两路大军趁此机会向兖州仅余的两郡之地发动攻势,烽烟又起,大兵压境之下,曹操接连丢地失城,连连溃败。

    邺城,凌云的临时府邸。

    凌云刚刚接到来自燕山大营的消息,在燕山大营百里之外的地下发现煤矿。煤矿的勘探工作旷日持久,到现在才有所进展,算是一个重大突破。煤矿与铁矿、铜矿不同,后两种矿藏的勘探只需冶炼矿石即可,而煤矿则需要勘探地理,而且要进行地下挖掘,过程非常复杂。

    凌云需要铁料,现在已经到了迫在眉睫之时,所以提高铁的产量成为当务之急。

    煤炭的开采,是提高铁产量的关键。

    从第一处铁矿勘探出来以后,到现在又发现了六处铁矿脉,只是冶炼效率低下,虽然六处铁矿脉都建有铁矿厂,但产铁的数量并不理想。

    勘探的煤矿,凌云如获至宝,立即给驻守在燕山大营的杨昭下令,让他亲自主持煤矿的建造和开采事宜。

    安排完毕,凌云心情大好,丢治下领地的前景非常乐观。

    凌云穿越到汉朝,有着超前两千年的见识,日常中,凌云偶尔会把后世所见到的先进工艺在这个时代试验一下。有一些对提高生产力起到巨大帮助,比如农具的改革,水利设施的换代,再用上后世所学的物理、化学等知识,生产力的提高,至少达到提前二百年的水准。

    凌云也曾想过发电,发电的原理他很清楚,但要大规模应用却有很大难度,因为需要许多相关的辅助产业,但现在的条件完全不具备。

    没有办法,凌云现在只能逐渐摸索,逐渐把各行业的平均科技水平提高上去。因而他更加重视教育的发展,凌云在闲暇之余还编制了一些教材,当然这很简单,把记忆中的课本写出来就可以了。

    经济永远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凌云深深知道这个道理。

    所以煤炭的发现,让凌云很是激动。

    正当凌云心情大好之时,有军士进来禀报。

    “报主公,一个时辰前,校尉成廉带领本部两千人马出大营向南而去。”

    凌云闻报,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终于有所动作了?

    吕布于四天前受凌云派遣,前往徐州提亲。自他走后,凌云暗中派人监视吕布的旧部。这成廉在邺城之外驻扎,也是凌云给成廉创造的一个条件。

    果然,成廉心存不轨,私自调动兵马,意欲前往徐州与吕布会合。

    凌云的大网早就拉开,一切后手都已布下,只等牛鬼蛇神露出本来面目。他当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