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农村的一个特色之一。
每当家里种出什么经济作物,村民们总是要拿去进行相应的加工,然后变成各种特产。
比如花生、比如红薯、比如茶油子,这些经济作物的收成都会变成相应的特产,进入村民们的餐桌。
把红薯制成红薯干和粉条之后,刘家也只有十几斤的红薯被保存在储藏室之中。趁着今天大家烤火的机会,张桂芝就拿出几个放在架子上烘烤。
“老妈,我们去拿点花生来烤着吃哈?!”看着红薯一时半会熟不了,彤彤可是没有那么多的耐性等待。
“要去就去,不用问了!”看着女儿一脸期待的模样,张桂芝可是没有办法拒绝。
一听母亲答应,彤彤和刘智欢呼一声,一前一后地跑进了储藏室。
“刘智,你负责爆米花,我烤花生哈!”
彤彤知道刘睿爆米花的技术比自己好,很快就安排好了各自的任务。
对此,刘智自然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花生是夏天收获的,除开榨油一大部分之后,刘家也很少吃,储藏室之中还有一个20加仑油桶的花生储藏着。
玉米这是刘睿在周国栋那儿买回来的种子,经过几种状态的对比试验之后的产物。
正常状态的玉米又病虫害比较多,而且结的棒子不大,产量很低,收获之后就已经被刘睿拿去喂猪了。浇灌空间泉水的玉米不仅仅棒子大,颗粒饱满,而且还有一股很令人迷醉的清香。收获之后,刘睿把这些玉米送给了几个舅舅,也让他们尝一尝空间泉水种植出来的农作物的美味。
当然了,最好的还是在空间之中生长的玉米,它们简直令所有的人惊讶。不过,在刘睿瞒天过海的招式之下,这些玉米的存在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火塘之中的木灰在炭火的烘烤之下,温度是相当高,翻动的时候甚至可以看见火星在闪耀。
刘睿和彤彤各自拿着一把火钳,在火塘边上的木灰之中挖出一个小坑,然后轻车熟路地往里面丢进了花生和玉米。
两个小家伙手持火钳,不断地翻动木灰之中的花生和玉米,很快的就有成果了。
木灰极高的温度很快就让玉米开始受热膨胀,在木灰之中不断颤抖,最后‘噗’的一声,变成了雪白的爆米花。
就好像是得到了信号一般,放置在木灰之中的玉米接二连三地蹦起来,雪白的爆米花在通红的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诱人。玉米的焦香气在屋内弥漫开来,让冬天的季节变得更加温馨。
刘智手忙脚乱地用火钳把所有的爆米花夹了出来,稍微放冷一点儿之后就抓起来,在双手之间来回翻动,吹掉爆米花上的灰尘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放人了嘴巴。
一边吃着,彤彤的嘴巴还在不停地赞叹:
“好吃!真好吃!”
不一会儿,刘智和彤彤的脸上就沾上了一层薄薄的木灰,刘睿看了之后不由地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以前小的时候,每当冬天晚上一家人围坐烤火,刘睿总少不了给弟弟妹妹们爆米花、烤花生、烤红薯。转眼之间,自己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弟弟妹妹也变成了初三的学生,眼看着就要上高中了。
不过,无论世事如何变幻,萦绕在刘家堂屋之中的温馨亲情永远都无法消除。
吃过爆米花之后,那些深埋在木灰之中的花生也开始受热,花生地外壳开始被灼烧,冒出一丝丝的烟气。烟气从蓬松的木灰之间的缝隙冒出来,散发出淡淡的花生香味,准备到了熟透的时候。
烤花生其实也是很考究技术的,若是烧过了,花生被烧焦,那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若是烧不透,花生就不会香脆,吃上去就好像是橡皮泥一般。
不过,对于每年都练习烤花生的彤彤来说,这点事情并不在话下。
很快,她根据木灰之中冒出的烟气,判断花生已经基本上熟透了,就开始用火钳扒开木灰,然后不断地翻动花生。
不一会儿,彤彤就把所有的花生都取了出来,放在地方摊凉。
刘睿从地上捡起一个花生,在手里拍了拍灰尘,然后轻轻一夹,三颗滚烫的花生米就跳跃出来了。顾不上手心灼热的感觉,刘睿手掌一握,用力一撮,血红的花生衣就被轻松地剥落,被刘睿吹倒火塘之中。
把雪白的花生仁放入嘴里一咬,香脆、甘甜,虽然没有任何的配料,但是依J日令人回味无穷。
一看刘睿动手了,刘智和彤彤也都是老师不客气,开始对着地上的花生发起了攻击。一时间,屋里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令人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
外公外婆和刘家宏夫妇看着几个孩子欢笑的模样,心头自然是相当开心。
他们也没有想到,只是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刘家就经历了从低谷到高峰的传奇。当初刘家宏受伤之后,这个家庭上空笼罩着令人窒息的乌云,但是短短的时间,却变成了灿烂的阳光。
哪怕是张怀忠历经了解放土改、大跃进、困难时期还有文革斗争等等令人难忘的各种运动,但是他依1日是无从知道刘家快速崛起的秘诀所在。
张怀忠曾经想要了解刘家崛起的原因,但是无论他怎么看,刘家这一年以来的事情部是中规中矩,并没有太离谱的状况。唯一和别人有巨大区别的情况就是刘家的运气变得非常好!
无论是种植蔬菜、酿造米酒还是其他的产业,刘家的运气之中用逆夭来形容,或许真的是老天爷想要刘家翻身。有点迷信的张怀忠自然是在自己的心底形成了这样的观点。
当然,外孙刘睿的精彩表现依1日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对此,无论是谁都无法磨灭!
过了一会,铁架上的红薯外皮开始被烤焦,散发出焦香气,很快的整个屋里都弥漫这种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
或许,刘家这一年以来的经历,就如同这烤红薯一样,蛰伏大半年之后,终于要向所有的人展示出它们成熟的美味!
(未完待续)
【204章】损失惨重
一天、两天,……,随着时间的推移,绵绵的细雨一直下,根本就没有停歇的迹象。
这一下,种菜的村民都开始有些心慌了!
往常的时候,连续几天下雨都会造成蔬菜腐烂以及发黄,收成减产甚至绝收。如今好几天都是冰冷的冻雨,恐怕菜地里的蔬菜都要烂根了。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梁村的村民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菜地的一天天破败下去。
这样的雨天,冒雨出去摘菜,恐怕就是壮年人都要大病一场,村民们自然是不敢轻举妄动。路面上结冰很多,县城的餐馆也是不会冒险出门收购蔬菜,整个梁村一下子就变得安静了许多。
气温急剧下降使得电线、电话线上的水珠凝结成冰,村民们抬头就能看见明晃晃的冰柱在电线上悬挂着。这也是梁村绝大多数村民第一次看到天然冰,以往,在梁村这样的热带村落,要想遇到这样的极端天气还真的是百年难得一见。
不少曾经到过仙女湖的老猎人自然是见过茫茫白雪,见过那些冰川,不过,大多数的村民在生命之中还真的未曾出现过冰雪的印记。
或许,今年的极端天气会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恶劣的天气早已经是让梁村断电也没有什么车子来往,几乎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还好,电话因为还有备用的电源和发电机,一直保持着通话通畅。
不少村民手中还有收音机,可以收听各种广播,了解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从广播之中的新闻可以得知,今年冬天南方的大片的地区经受了大面积降温、寒流袭击以及冻雨泛滥的极端天气,出现了罕见的冰霜冻雨天气。不光是梁村这儿出现了供电故障的状况,哪怕就是在青州、青山等地,都也是相同的状况。
恶劣的天气使得道路结冰,道路交通和物资运输基本上已经是停顿了,这也是没有车子来到梁村收购蔬菜的重要原因。
现在,电信、电力以及交通部门的抢修队伍都把主要的力量集中在抢修重要城市、重要区域的通讯、电力和道路。于是,梁村这样的小地方自然而然地被遗忘了,几乎变成了一个孤岛一般。
一连七天,梁村的村民只能窝在家里,除非有必要的时候才会冒雨出门买点东西,到菜地选点蔬菜回家吃。这几天心情最好的莫过于王少童,虽然每天都是冒着冰冷的冻雨出门送酒,被冻得嘴唇发紫,但是依旧是乐此不彼。
对于王少童来说,这场雨就如同是异常及时雨一般,让他真正地接收了刘睿在青云镇附近的各个客户。
接收酿酒设备之后,王少章在刘睿的指点下成功地酿制出口感不错的米酒,也开始陆续往刘睿转交的客户那儿送酒。不过,王少章知道,这些客户都是看在刘家的面子上继续和自己订货,双方之间的关系并不牢靠。
一旦王少童酿制的米酒口感不佳,或者出现送货不及时的状况,有些客户就有可能流失掉。
就在王少童在绞尽脑汁,想着应该如何巩固与这些客户关系的时候,这场冻雨降下来了。
因为冻雨的关系,青云镇以及周边村寨的村民基本上都窝在家里聚餐喝酒,对于米酒的需求大幅上扬。青云这里有些习俗,村民们并不喜欢那些瓶装的高度酒,而是喜欢喝二十度左右的低度散装米酒。
这种米酒因为是纯粮食发酵酿造,即便喝醉之后也不会上头,隔天起来依1日生龙活虎,可以下地干活。另外,这些米酒价格比较便宜,对于挣钱辛苦的村民来说,正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巩固和客户的关系,这几天王少章可谓是豁出去了,每当客户电话一来,他二话不说就驾驶摩托车冲出雨雾,及时地把米酒送到客户手中。
在刘睿的指点下,王少章酿制的米酒口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一般的酒坊要好上许多,再加上他送货及时,为人也爽快,自然是赢得了客户的青睐。
正所谓福祸相依,这场冻雨给不少的村民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是对王少章来说,却是他酿酒事业稳固的一个契机。
因为下雨,又是临近春节的缘故,大多数的村民紧绷了一整年的神经终于是放松了下来,好好休息一番,开始做好过年的准备。
没有种菜的村民无忧无虑地在家里吃着火锅,喝着小酒,享受一年之中最安逸的时光。
至于种菜的村民,事到如今,也已经是认命了,不再去管那些被冻雨浸泡的菜地。
一直到了腊月甘三,漫天的乌云这才开始散去,露出了晴朗的天空。
腊月甘三是小年,从北国的白山黑水到南方的边陲都开始进入了过年的倒计时。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晚餐,用祭品祭拜灶王爷,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虽然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部让大部分的人都清楚所谓的神仙鬼怪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作为传统的一种习俗,祭拜灶王爷早已经是深入人心,永远不可能磨灭掉。
这一天一大早,刘智和彤彤在张桂芝的带领下,就开始对厨房进行全方位的清扫,力求做到一尘不染的程度。
刘家的厨房是砖瓦结构,房梁上很自然地就会滋生蜘蛛网,再加上烟熏火燎的,厨房的屋顶看上去不由一番风味。要说起来,这种黑乎乎的模样也只有农村的人看习惯,若是城里人看到了,难免会有点不自在。
将来梁村若是要发展农家乐,农户家里首先要改造的就是厨房和客房,只有干净卫生的饮食居住条件才能吸引游客们。
虽然刘家这般时间以来开始使用沼气煮饭,不过厨房里的格局还保留着以往的很多痕迹,还算不上是现代化的厨房。
在刘睿的计划之中,来年开春之后,若是经济条件允许,就把老房子给翻新了。
不过,现在他们还只能小心地把厨房给清理一番,把家里锅碗瓢盆都给细心地擦拭,铮亮地过一个春节。
以往,刘睿也会在母亲的带领下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过,今年的他已经脱离这个行列,变成了家里的主力军。
吃过早饭之后,看着弟弟妹妹开始在母亲指挥下团团转,刘睿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骑着摩托车离开了刘家大院。
虽然雨停了,天上不再是乌云密布的情况,但是依1日没有太阳出现,顶多是天光亮了一些。柏油路上湿漉漉的,似乎还有些湿滑的感觉,刘睿不得不放慢车速,缓缓地朝着养猪场驶去。
这几天一直刮着的北风并没有停下的迹象,依1日呜呜地从湖面的方向上吹来。空气之中的温度并没有因为雨停之后而升高,倒反是显得更加冷了。
摩托车路过湖边的菜地,刘睿就看到不少的村民在菜地里忙活,场面虽然热闹,但是一点也不喜庆。
往常村民们在菜地干活的时候,总是会大声地讨论关于农事的一些技巧,或者谈论刚刚发生的趣闻,笑声不断。甚至有些村民高兴的时候,还是不是高歌一曲,原汁原味的山歌就飘荡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田野上,给村民们带来的欢乐和希望。
不过,今天的菜地就显得很反常,菜地的气氛有些压抑!
村民们默不作声地把菜地里腐烂的蔬菜拔起来,扔在地上,然后继续往前走,继续把蔬菜都清理干净。
刘睿眼尖,一下子就看到这些蔬菜的根系都已经是腐烂,根本就已经无法支撑蔬菜的生长发育。看着所有的村民都是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把蔬菜都拔起来,只留下空空如也的菜畦。
若是按照往常的情况,这些蔬菜可以为村民们创造不错的经济价值,可以让这些菜农们过上一个愉快的春节。只可以,突如其来的冻雨让菜农们的希望化为泡影,村民们只能是忍痛把**蔬菜拔起来,准备把土地晒干之后继续种菜。
这几个月种菜的经历已经是让这些菜农尝到了甜头,虽然这一次冻雨让他们即将到手的收入化为乌有,但是并不能阻止菜农们继续生产的热情。
菜农们每拔出一颗蔬菜,就感觉是在自己心头上划了一刀,鲜血淋漓。不过,想到天晴之后又可以播种,可以种植新的蔬菜,还有希望,村民们的心情又变得好了许多。
其实,农民的要求就是如此简单,只要有地种,有收入,有希望,再大再多的困难都不能压弯他们的脊梁。
就在这样忧伤、压抑又有点希望的情绪之中,刘睿骑着摩托车穿过原野,来到了养猪场。
连续七夭的冻雨让气温变得非常低,特别是入夜之后,甚至在某些时段,室外的气温都已经无限地接近了零度,这可是梁村的最低记录。
停电之后,利用白炽灯给仔猪们提供热量的方案也就没有办法执行了,刘睿他们只能是采用稻草给仔猪们取暖。
连续七天,为了密切观察数百头仔猪的状况,张振光三兄弟还有刘睿的几个舅妈,几乎是吃住在养猪场,恨不能进入猪圈和仔猪们一起睡。
他们不辞辛劳地巡视各个猪圈,观察仔猪们在这种极端天气下的反应,然后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他们精心的照料下,养猪场大大部分仔猪总算是熬过了这突如其来的寒流袭击,安然度过!
这样的结果令刘睿等人是欢呼雀跃,毕竟若是这些仔猪们不能挺过来,张家将会损失十数万的投资。虽然这些投资还不足以让张家兄弟倾家荡产,但也是会让他们伤筋动骨。
刘睿走进猪场,就看见四舅张振祖双眼通红地守在门卫室,有气无力地对刘睿打了个招呼。”小睿,来了?!”
“舅舅,你去休息吧,今天不下雨了,应该不会再降温,情况会好起来的。”看着四舅疲惫的样子,刘睿也是有点心疼。
“嗯!”一看刘睿来接班,困意就立即涌上脑袋,张振祖打了个哈欠,摆摆手,走进了门卫室附近的房间。
当初养猪场建设的时候,就修了好几间房子,用来住人。原先是考虑留着以后等养猪场扩大之后,给再养猪场上班的工人住的,不过,现在张振祖等人因为守夜的缘故,也就只能是住在养猪场里了。
经过例行的消毒措施之后,刘睿全副武装地走进了猪圈,逐一巡视猪圈之中仔猪的状况。
相比于前段时间仔猪们活泼机灵的状况,现在猪圈里的仔猪似乎因为天气太冷的缘故,都不太喜欢运动,而是紧紧地挤在猪圈的角落,一副怕冷的模样。
在养猪场里走了一圈,虽然没有看到仔猪们有太大的问题,刘睿多少还是看出一些小小的状况。
或许是气温太低了,有些仔猪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冒了,哪怕是刘睿走在边上,也是能够听到仔猪们轻微的气喘声。
看来,必须往饲料之中添加预防感冒